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pdf

合集下载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中考三模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中考三模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中考语文三模试卷A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3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着落(zhuó)龟裂(jūn)蹑手蹑脚(niè)B.赃物(zāng)翘首(qiáo)重峦叠嶂(luán)C.侮辱(wǔ)粗犷(guǎng)深恶痛绝(wù)D.箴言(zhēn)呜咽(yàn)殚精竭虑(dān)2.(3分)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篷勃起来才好。

B.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C.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出生名门旺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乡野村夫的脸孔。

D.上野的樱花烂嫚的时节,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对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3.(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ㅤㅤ影片《我的阿勒泰》通过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抑扬顿挫的情节,唯美干净的画面,令观众叹为观止,这部连续剧改编自同名散文集,作者李娟说,她创作时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慢慢积累,甚至抑制一些冲动,把最真实的内容写出来,有人估计,阿勒秦将会在暑假迎接纷至沓来的游客。

A.抑扬顿挫B.叹为观止C.一气呵成D.纷至沓来4.(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B.“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C.在文学创作中,以淡然的人生态度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这才是真正的“大美”。

D.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学校,为同学们普及食品安全卫生,强调要购买放心安全的食品。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5.(12分)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甲ㅤ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难度系数:0.7。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 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sǒu)应和(hé)一霎(shà)呼朋引伴(yǐn)B.着落(zhuó)粗犷(guǎng)分歧(qí)咄咄逼人(duō)C.澄清(chéng)徘徊(huí)莅临(lì)絮絮叨叨(xù)D.棱镜(líng)酝酿(niàng)心绪(xù)繁花嫩叶(nèn)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年之际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D.你只会感到更高藐、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南国的冬天的那种清冷是柔和的,绝没有北国冬日那样咄咄逼人。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17.(6分)
①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②深化主题,以胡杨树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表现
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③由河到树,由树到人,承上启下,结构更加严密。
1.(6分)
①塔里木河身处沙漠,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长期坚韧的较量;②塔里木河给沙漠带来生命与文明,却又不得不亲历文
言 微:D、6、下列加点词语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C、吾每念,常痛于骨
髓 D、7、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C、
D、朝济而夕设版焉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共19分)。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
会呼吸困难。 知识,是河沙里的金,只要你勤奋地淘漉,总会有收获;知识,是沙漏中的沙,只要你不予以补充,就会全漏光。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 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 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 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 ,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 ,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 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翦出发后到 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 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 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 ? 高考学习网: 高考学习网:

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2023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2023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2023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什克洛夫斯基十分关注小说家如何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他在阐述“陌生化”理论时,以托尔斯泰在小说《耻辱》中对鞭笞的陌生化描写为例,指出:“托尔斯泰通过避免直接指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办法,使事物变得新奇陌生。

他的描写使人觉得是初次见到事物,或者感觉到某事为初次发生的那样。

”什克洛夫斯基这里所强调的“初次”,就是事物的新鲜感,也就是“陌生化”的新奇效果。

此外,什克洛夫斯基还提到托尔斯泰在《霍尔斯托密尔》中以一匹马为叙事者,通过这匹马的叙事视角,使得故事的内容和场景显得陌生,以动物的无是无非的眼光无声地披露了人类社会的自私和贪婪。

视角问题是小说叙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美国小说理论家路伯克曾指出:“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到角度问题——叙述者所站的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的调节。

”20世纪以来,出现了各种有关视角问题的分类。

传统小说大多采用上帝般超然的全知叙事视角,全知叙事者的目光无所不在、无所不及,叙事者对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了若指掌,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亦能明察秋毫。

与此相对应的是人物有限视角,叙事者转用故事中或故事外某个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对事件的发展知之甚少,对人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作品因而充满了悬念。

英国新批评的代表人物I·A·理查兹曾将语言分为指称性的实用语言和非指称性的诗歌语言,诗歌语言是对实用语言的陌生化,人物有限视角则是对全知叙事视角的陌生化。

全知叙事视角将事件、人物的过往和将来娓娓道来,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盘托出,其结果往往是纷至沓来的信息使读者流于无意识的、被动的阅读。

在这样的作品里,事件得到了强调,而读者对事件的感受则被自动化、机械化。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陈国栋同志的报告是一个重要文件。

请各大区区长主持讨论,细致地讨论,讨论两次至三次。

我基本上同意这个文件所述的意见。

但觉:(一)假定今年年成比去年确实好的情况之下,征购一千一百亿斤,力争办到,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第一着。

今年年成如果在秋收以后确实较去年好,确实证明无妄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征购到这个数目字呢?(二)下年度销售计划,我感觉不但一千另二十亿斤,是太多了,这个文件上调整为八百五十五亿斤,似乎也略为多了一点。

是否可以调整为八百亿斤,或者八百一十、二十亿呢?告诉农民,恢复糠菜半年粮,可不可以呢?苦一年、两年、三年,就翻过身来了。

多储备,少食用,以人定量,粮食归户……忙时多吃,闲时少吃,有稀有干,粮菜混吃,仍然可以吃饱吃好,可不可以这样做呢?(三)多产粮,是上策。

田头地角,零星土地,谁种谁收,不征不购,主要为了解决饲料,部分为了人用。

恢复私人菜园,一定要酌给自留地。

凡此种种,可以多收。

既已多收,可以多吃(例如菜)。

(四)好好地精细地安排过日子。

是否可以按照一九五七年的实际产量安排过日子呢?一九五七年的日子不是过得还不错吗?这样做,农民的粮食储备就可以增得较多了。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以上几点意见,只供同志们此次讨论的参考,切勿下传。

不对之处,准备修改。

(摘自毛泽东《粮食问题》)【注】材料一是毛泽东于一九五九年七月五日为印发粮食部副部长陈国栋关于一九五九至一九六零年度粮食分配和粮食收支计划调整意见的报告写的批语,题目是毛泽东拟的。

此前毛泽东曾批示:“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

”材料二:一个国家唯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保障国运民生。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2024-2025 学年度上期入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50分)注意事项:1. 全卷分为A 卷和B 卷,A 卷满分100分,B 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 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 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 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 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 卷 (共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辈(háng) 沙砾.(lì) 羁.绊(jī) 挑拨离间.(jiān) B. 腈.纶(qíng) 旷.野(kuàng) 怅.惘(chàng) 戛.然而止(jiá) C. 雾霭.(ǎi) 沟壑.(hè) 眼眶.(kuàng) 拾.级而上(shè) D. 闭塞.(sè) 凋.零(diāo) 汩.汩(gǔ) 风雪载.途(zǎi)2.下列句子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潼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B.风不停地呼啸,彷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穿流不息。

C.历史赋于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要完成这任务。

D.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电视连续剧《我的阿勒泰》热播,不仅因为剧中新疆地区山清水秀....的风光和草原上马群前呼..后拥..的场面让观众大开眼界,演员的精湛表演也让大家叹为观止....:母亲的泼辣爽直,巴太的淳朴真挚, “我”最初的不谙人情世故....,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一、课文基础知识考查(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修禊.(qì)事流觞.(shānɡ)曲水放浪形骸.(hái) 桂棹.(zhào) 枕藉.(jiè) B.齐彭殇.(shānɡ) 临文嗟悼.(dào) 孤舟嫠.(lí)妇愀.(qiǎo)然匏.(páo)樽C.萧君圭.(ɡuī) 无物相.xiànɡ之山川相缪.liáo 庐冢.(cǒnɡ) 扁.piān舟D.字平父.(fù) 冯.féng虚御风江渚.(zhǔ)之上酾.(shī)酒横槊.(shuò)2.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清流急湍畅叙幽情游目聘怀列序时人 B.概当以慷余音凫凫幽壑潜蛟扣弦而歌C.世殊事异凭虚御风幽暗昏惑一叶偏舟 D.横槊赋诗沧海一粟举酒属客旌旗蔽空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有碑道,其文漫灭D.长乐王回身父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游目骋怀..(开畅胸怀)极.视听之娱(穷尽)B.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方.其破荆州(正当)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 七月既望..(农历十五)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无物以相.之(帮助)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火尚足以明.也常在于险远..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六王毕,四海一.C.一觞.一咏始舍.于其址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既其.出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C. 非常..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之观,常在于险处 D. 至于8.下列几组加点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何可胜道.也哉B.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此余之所得.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夫人之相.与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何为其然也A.托遗响于悲风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君欲何往 D.客有吹洞箫者10.下列句中的“赋”与《赤壁赋.》中的“赋”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是(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3级半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人很早就关注到劳动问题。

《诗经》里就有很多描述劳动的场景,如《伐檀》《七月》等,对不劳而获的贵族流露出不满、讽刺甚至反抗。

传统中国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受其影响劳动的地位不高。

《论语》写到:“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可见,孔子对劳动者所从事的事情是非常轻视的。

孟子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是广为流传,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

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一书,虽然反对轻视农业生产劳动的观念,重视对农业知识的学习,批评士大夫“未尝目观起一垡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认为“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不过,《颜氏家训》也只是主张士大夫粗识农务,“知稼穑之艰难”即可,依然认为劳动人民是下愚,反对弃学从农的做法。

当然也有一些学派重视劳动,但都没有形成主流。

战国时期的墨家重视劳动,代表了劳动者的要求。

他们从劳动者利益出发提出“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掠夺劳动者的衣食之财,甚至牺牲劳动者的生命为统治者殉葬。

不过,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后,墨家思想便销声匿迹了。

战国时期农家学派的许行主张取消君主、官吏与民众的分工,要求贤君与民众并耕而食。

这与同时代的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针锋相对。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提倡在劳动的过程中体现佛法的大意。

僧人要参加劳动并自食其力,在劳动中体悟得道,把“行住坐卧皆是禅”运用于具体的活动中。

明清时期一批出身劳动阶层的思想家提出“百姓日用就是道”,强调“格物”“习行”,重视动手实际操作,表现了他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劳动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给(jǐ)予 粗犷(guǎng) 疾风劲(jìng)草 咎(jiù)由自取 B.偌(nuò)大 讣(fù)告 掎(jǐ)角之势 蜚(fēi)声文坛 C.僭(jiàn)越 症(zhēng)结 拾(shè)级而上 厝(cuò)火积薪 D.弄(lòng)堂 刽(guì)子手 返璞(pǔ)归真 力能扛(gāng)鼎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积腋成裘 令人发指 老态龙钟 独当一面 B.掂斤播两 合盘托出 动辄得咎 厉兵秣马 C.理屈词穷 断章取义 振聋发聩 计日成功 D.当仁不让 艰壁清野 疾言厉色 划地为牢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秋雨打湿了他单薄的衣衫,瑟瑟秋风吹过,他颤抖着,噤若寒蝉。

B.张校长多次深入班级,察看宿舍,对同学的关怀真是无所不至。

C.从前有个寒士,虔诚地供奉吕祖神像。

吕洞宾深受感动,下凡到他家,见他家别无长物,便用手指了一下院中的石头,将石头变成金子,送给寒士。

寒士不要。

吕祖更加感动,要授以大道,带他修炼,度其成仙。

但寒士说:“我只要你的手指头。

” D.这样的小错误对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的、不足为训的,我们绝不能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多年没有见到老先生了,这次回来,看到先生头上全是白头发,嘴里的牙齿也都掉光了,可开口说话,声音依旧那么洪亮。

B.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973号决议,同意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之后,法国、英国和美国开始对利比亚进行空中军事打击。

C.在国家强调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任何脱离学生实际去追求应试效应都是不恰当的。

D.当前科学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致力于解决好以下两个首要问题:一是要培养更多的硕士、博士,二是要向世界科学高峰峰顶冲击。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凉爽的三月,我们一行相约到少林寺游玩。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游遍寺内所有景点,“禅、武、医”三者合一的独特文化给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少林寺门前有石狮一对,雌雄相对,威武无比,亦为清代石刻。

进了景区大门后,我们沿着道路两旁的树阴,朝少林寺方向缓慢而去。

下车后,我们冒着酷暑奔赴少林景区。

我们沿着一条长长的甬道往里走,甬道两旁是松柏掩映的碑林,碑林尽头耸立着的是巍峨壮观的天王殿 ⑤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

我们走进少林寺,只见眼前古木参天,烛烟缭绕,殿宇敦实古朴。

C.③②⑥④⑤①D.③⑥④⑤②① 6.下列对有关名著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孙瓒战败,吕布举画戟要刺,一旁的关羽挺丈八蛇矛上阵来战吕布。

接着张飞舞着青龙偃月刀来夹攻。

两人仍战不倒吕布。

这时刘备来助战。

三人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

最后吕布退兵,刘、关、张紧追至虎牢关下。

B.朵拉患了重病,在佩葛蒂去澳前夕离开了人世。

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期间,艾妮斯始终与她保持联系。

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艾妮斯始终爱着他。

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女仆佩葛蒂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大卫·科波菲尔》 C.在巴黎愚人节的狂欢活动中,爱斯梅拉达优美的舞姿使侍卫队队长弗比斯为之倾倒,神甫克洛德指使加西莫多将爱斯梅拉达抢走。

在这危急时刻,弗比斯救下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加西莫多擒获。

D.宁国府贾琏的儿媳妇秦可卿病亡,悲痛欲绝的贾琏决心为儿媳妇操办一场隆重体面的葬礼,然而妻子尤氏这时却偏偏卧病在床,不能料理家事,于是贾琏想到要请精明强干的王熙凤过来帮忙。

(《红楼梦》) 7.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B. 凌万顷之茫然C.于嗟女兮,无与士耽D.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21分) 李君山房记 苏 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

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

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

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

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

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

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辞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

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藏书凡九千余卷。

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于当世矣。

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

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

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 弊:坏 B.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 苟:马虎 C.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 涉:渡过 D.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 遗:赠给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①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C.①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D.①公择既已涉其流 ②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B.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C.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D.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分) 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①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译文: ③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译文: 四、 阅读下面一首元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综观全词,“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词中用了哪几种手法写“心事”?“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三句在景物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梁晓声 (1)如果不是子诚的缘故,我是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2)子诚曾经是我学生,他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茶村。

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

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

(3)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

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4)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5)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

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

子诚在小路上与一老妪驻足交谈。

我见那老妪,一米七左右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6)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7)“八十三了。

” (8)“八十三还采茶?!” (9)我望着老妪的背影,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10)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

及嫁龄,镇上乃至县里的富户争娶,皆拒,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

当年当地,农村人大抵文盲,连黄历也看不懂的。

她丈夫有超强记忆,一部黄历倒背如流,经常穿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

“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

她的丈夫嗓子也好,称得上是脱口成秀。

“说”得兴浓,别人随意指点什么,竟能马上唱出一套套合辙押韵的掌故来,百难不倒,像是现今的流行歌手。

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

然而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原本皆大开心之事,遂成罪过。

丈夫进了学习班,年轻的徐阿婆一急之下,卖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

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

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

对我们,清名重要。

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

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 (11)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12)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多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

媳妇改嫁,带着孙子远走高飞。

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

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

” (13)“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 (14)“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老人们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 (15)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16)“办法是很好,多数干部也算做得比较有责任。

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一位副县长,明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却贪污受贿,酒色财赌黑,五毒俱全,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 (17)“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

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一天采了多少斤,就按当日茶价五五分成。

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

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 (18)“啊!”我一时失语。

(19)“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