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课时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集体备教案时刻:20xx年11月26日地址:大会议室主备人:赵xx参加人员:六年级全部数学教师教研内容: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明白得分数除法意义及把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把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那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式,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通过教学,培育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定、探讨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重难点冲破: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的最后一块内容,也是学生最难明白得的一类。
关于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对来讲,学生明白得起来较轻松。
而分数除法应用题是乘法应用题的逆试探,学生关于这种逆向思维感到必然的困难。
针对这一情形,帮忙学生如何选择解题策略显得尤其重要。
能够不直接让同窗们解决问题,而是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咱们能够利用那些方式帮忙解许诺用题。
这时学生就归纳如下:画线段图、把应用题编成文字题、找出数量关系式、找准标准量和比较量、列方程解许诺用题。
这些确实是解题策略。
不同程度的同窗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从而解答题目。
关于程度较好的同窗,能够选择前3种方式,关于程度较差的同窗能够选择第4种方式,而关于适应于顺向思维的同窗来讲,选择列方程解许诺用题应该是最适合的方式。
模式方式:情境导入——合作探讨——解决问题——巩固练习作业设计:练习通过认真分析,找出每道题的数量关系式组内教师讨论要点:尊重学生的认知体会引入教学新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动身”,教师要做的事,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蓄要有足够的了解和重视,给学生应有的思维的空间。
在本学习之前,学生已把握分数大体应用题的分析方式和解答方式,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分析方式与前面相似,学生已具有分析能力,因此本教学中学生尝试解决,交流思路,在互动中明确思路,把握方式,体会成功,维持自主学习的踊跃性。
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_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节 约 了1 , 十 月 份 原 计 划 用 水 多少 吨 ? 9
• 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 看单位“1”是谁,求什么。用算式解题时, 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 单位“1”,用除法;求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用除法。用方程解题时,关键是找到数量 关系式。
解:设航模小组有 x人。
这一步根据什么?
字母通常 要省略乘 号,写在 数字后面。
x 1 x 25 4
(1 1)x 25 4 5 x 25 4
乘法分配率
x 25 5 4
x 20
答:航模小组有20人。
航模小组人数(1 1) 美术小组人数 4
你会
列方 程了
解 : 设 航 模 小 组 有x人 。
解题我最棒:
1.果 园 里 有 苹 果 树360棵 , 比 梨 树 多1。 4
梨树有多少棵?
2.一 个 足 球72元 , 比 一 个 篮 球 贵1 , 3
一个篮球多少元?
3.某 水 产 养 殖 场 今 年 生 产水 产 品
2000吨 , 比 原 计 划 超 出1。 原 4
计 划 生 产 水 产 品 多 少 吨? ( 用
a乘以4.5可以怎样写?s乘以h可以怎样写?
a 4.5或4.5a
s h或sh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 1、一只青蛙每天吃a只害虫,100天吃掉(100a) 只害虫。
2、小明今年b岁,再过十年是( b+10 )岁。
3、一堆货物x吨,运走24吨,还剩( x-24)吨。
4、水果店有x千克苹果,一共装6箱,平均每箱 装(x÷6)千克。
0.8x+1.2x=2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设计教材说明:教材根据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六年级上册P38页例5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线段图表示。
、3、感受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突破方法:分析关键句,画出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教学难点:学习运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突破方法:教师讲解并示范画线段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看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画图工具(铅笔、直尺等)。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示范画线段图,引导学生掌握画图方法。
学法指导: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发现解题方法、自主探索解题规律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分析句中的数量,并把相对应的数量连线。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3 男生人数 男生人数的83 女生人数是 看作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 男生人数的(1+83 ) 全班人数 男生人数的(1- 83 ) 2、看图列式 124千克熊二体重:熊大体重:2、集体交流,思考的步骤。
小结:这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有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3、揭示课题: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步骤,为后面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作铺垫。
)(二)探索交流千克1.出示例题。
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815,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阅读与理解。
(1)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条件和问题。
条件: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815问题:爸爸的体重是多少?3.分析与解答。
(1)独立思考,理清关系。
师:请大家独立思考,在两个人的体重中“谁”是单位“1”?尝试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表示出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并在线段图上标明爸爸的体重比小明的体重轻的815,然后写出等量关系式师:在画图的时候,我们要先怎样画?先画那个数量?为什么?生:要先画表示爸爸的线段,因为它是比较的标准。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六上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共17页文档

06.05.2020
教学课件
2
例2美术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比
航模小组多 1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4
画线段图:
?
航模小组: 美术小组:
比航模小组多
1 4
25人
讨论:找出这一题的等量关系式。
06.05.2020
教学课件
3
例2
美术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 小组多14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用方程解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课件
12
校园里栽杨树30棵,比柳树 多 1 ,校园里栽柳树多少棵?
4
06.05.2020
教学课件
13
学校食堂买来一些蔬菜。茄子 2来8豆千角克多,少比千豆克角?的重量少15 。买
06.05.2020
教学课件
14
水果店运来一些水果。菠萝的 筐运数来比苹苹 果果 多少 少筐23。?运来菠萝20筐,
教学课件
7
八月份: 九月份:
06.05.2020
?吨 12吨
比八月份节约71
我们可以画线 段图来分析。
教学课件
8
八月份用水量-八月份的
1 7
=九月份用水量
设八月份 用水X吨.
06.05.2020
教学课件
9
06.05.2020
解:设八月份用水X吨.
(1 1)x 12 7
6 x 1.2020
教学课件
15
7
6
1
x14
答:八月份用水14吨.
教学课件
10
06.05.2020
解:设八月份用水X吨.
x 1 x 12 7
6 x 12 7
人教新课标数学六上《稍复杂的分数除除法应用题》WORD教案

人教新课标数学六上《稍复杂的分数除除法应用题》W O R D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利用其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找出单位“1”。
2.出示第88页的复习题。
(1)画图分析并列式解答。
(2)说说你是怎样思考和解答的?(3)学生分析教师板演线段图。
3.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
(二)学习新课现在老师把这道题改动一下。
1.出示例6。
千克?2.分析解答。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提问:这两道题有没有相同的条件?(有,都已知吃了这袋大米的不同的地方在哪儿?(前者已知一袋大米的重量,求还剩的重量,后者已知还剩的重量,求这袋米的重量。
)(3)我们把这道题也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应从哪个条件入手找单位(4)谁来分析这个条件?成8份,吃了的占其中的5份。
)学生分析的同时教师板演线段图:(5)上道题是已知单位“1”的重量,求还剩的重量,这道题呢谁能把条件和问题标在图上生在黑板上画出:(6)对比两道题的线段图说一说是怎样变化的。
(条件和问题互相转化了。
)(7)无论谁为条件,谁为问题,题中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变了吗?(没变)(8)说一说上题在解答的过程中涉及到哪些数量关系?(总重量-它(9)现在买来大米的重量是未知的,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列方程)(10)试着在练习本上列方程解答。
(11)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生口述: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答:买来大米40千克。
题中的等量关系式是什么?(买来的重量×还剩几分之几=还剩的重量。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六上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PPT课件精品文档19页文档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六上 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
题PPT课件精品文档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审定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一、解答题(共50题)1、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100的比配成的,要配制成这种药水404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2、在下面填上适当的整数.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3、六年级选出男生的和12名女生参加数学竞赛。
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已知六年级共有学生156人,其中男生有多少人?4、48比一个数的多4,求这个数。
5、一桶油用去,还剩吨.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吨?6、商店最近新购进一批面包,已经卖出去56包,还剩,那么商店还剩下多少包面包没有卖?7、西子大剧院昨天共出售600张票,其中上午售出的票的数量是下午的。
昨天西子大剧院上午、下午分别售出多少张票?8、东东家买来一袋面粉,吃了,正好是9千克。
原来这袋面粉重多少千克?9、一种200升的冰箱原来平均每天耗电千瓦时,由于采用了新技术,现在平均每天耗电干瓦时。
这种冰箱原来平均每小时耗电多少千瓦时?现在呢?10、我国某城市煤气收费规定:每月用量在立方米或立方米以下都一律收元,用量超过立方米的除交元外,超过部分每立方米按一定费用交费,某饭店1月份煤气费是元,月份煤气费是元,又知道月份煤气用量相当于月份的,那么超过立方米后,每立方米煤气应收多少元?11、五年级有学生300人,其中女生占总人数的,后来又转走几名女生,这时女生占总人数的。
转走多少名女生?12、打一份文稿,单独打小明要15小时,小刚要12小时,如果两人合打,几小时后可以完成这份文稿的一半?13、一项工作,第一天甲、乙两人合做4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第二天乙又独做了5小时,还剩全部工作的没完成.这件工作由甲一人独做完成需要多少小时?14、咱们学校的劳动基地共有菜地1200m2,其中的种的是西红柿,剩下的按2:3的面积比栽种了黄瓜和豆角,三种蔬菜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15、徒弟加工44个零件,比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多4个,师傅加工多少个零件?(用方程解)16、一个工厂,9月份生产零件1200个,比原计划少生产。
六年级数学教案《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明白得分数除法意义及把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把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那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定、探究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还剩多少千克?1、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
提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
4、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假如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能够依照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截了当用乘法运算。
二、新授1、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15千克。
买来大米多少千克?(1)吃了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引导学生明白得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依照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x-x=152、教学例2(1)出示例题,明白得题意。
(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3)依照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4)依照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解:设航模小组有人。
+=25(1+)=25=25=20三、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差不多上未知的数量,都能够列方程来解,如此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摸索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四、练习练习十第4、12、14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
应用题(课本第38页例5,练习八的第5~6题。
)
课型
新授
课
第(1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和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等量关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难点
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例5:
解:设小明爸爸的体重是x kg。
爸爸体重×(1-
15
8
)=小明体重爸爸体重-爸爸比小明重的部分=小明体重35
)
15
8
1(=
-x35
15
8
=
x
x-
35
15
7
=
x35
15
7
=
x
7
15
35⨯
=
x
7
15
35⨯
=
x
75
=
x75
=
x
答:小明爸爸的体重是75kg。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媒体
运用
学习活动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1.复习。
六(1)班有8人参加了校合唱队,占校合唱队人数的
15
8
,校合唱队有多少人?
(1)学生独立解答。
(2)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名板演订正。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
板书课题:“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二
讲析研讨课件
1.课件出示例题5:
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
15
8
,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格式要求:填写内容用五号宋体,单倍行行距,新课时另起一页。
格式要求:填写内容用五号宋体,单倍行行距,新课时另起一页。
【阅读与理解】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明的体重是35kg ,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15
8
问题: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
(1)思考:“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
15
8
”是什么意思? 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体重的几分之几呢? (2)学习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等量关系。
教师讲解并示范画线段图分析等量关系的方法,学生尝试画线段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看线段图。
爸爸: 小明体重比爸爸轻15
8
小明:
(3)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并解答。
爸爸体重×(1-
15
8
)=小明体重 爸爸体重-爸爸比小明重的部分=小明体重 解:设小明爸爸的体重是x kg 。
35)1581(=-
x 35158=x x - 35157=x 35157=x
71535⨯=x 715
35⨯
=x 75=x 75=x
算术方法解答:35÷(1-15
8
)=75(千克)
【回顾与反思】
(1)检验小明的体重是否比爸爸的体重轻
15
8: (75-35)÷75=
15
8 (2)写答句。
2.即时练习:
学校美术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4
1。
学校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是爸爸体重的几
分之几
35千克 ?千克
格式要求:填写内容用五号宋体,单倍行行距,新课时另起一页。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展示订正。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解:设航模小组有χ人。
χ+
4
1
χ=25 χ=25÷4
5 χ=20 算术法:25÷(1+
4
1
)=20(人) 答:学校航模小组有20人。
3.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
)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 运用 巩固
课件 (一)基础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39页练习八的第5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完成练习八的第6题。
(引导学生先求出单位“1”——爸爸妈妈两人的工资和3000
+2500,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 (二)能力训练
1.阳光大课间,操场上跳绳的同学有45人,比玩滑板的同学多9
1,
操场上玩滑板的同学有多少人?
2.小张文具店上周卖出钢笔45支,比圆珠笔少6
1。
上周卖出圆珠笔多少支?
五
评价 延伸
(一)想一想这一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二)有什么收获?
(三)希望以后学习、生活中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课后 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