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青春叛逆期的孩子
如何教育叛逆期青少年

如何教育叛逆期青少年?1、尊重孩子,赢得孩子的信任进入叛逆期,孩子的内心变得敏感,因此自尊心也会变强,一些在大人眼中的小事儿,对孩子而言却重要无比。
尊重孩子自然要从这些小事开始,比如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看见他的需求,不漠视孩子的想法,尽可能做到事事有回应。
2、孩子犯错不要打骂成年人的犯错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所以吃过亏的父母都会严格要求孩子尽量地做到正确。
但是提醒各位父母:孩子有他自身发展的特点,本身就是边犯错边成长的。
父母对孩子的错误首先要表示理解,然后听听孩子的想法,再针对性地引导。
千万不要采取直接否定、讽刺、挖苦式的教育。
3、鼓励肯定孩子人无完人,孩子也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
对于孩子的优点,父母要及时肯定,多表扬,那么这个优点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对于孩子的缺点,父母要给他改正的时间,同时多从正面引导他,慢慢督促他改正。
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坏孩子、不听话”等标签,因为这样孩子很容易自暴自弃,更难以改正缺点。
4、宽严有度对任性的孩子,父母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其无理的任性与胡闹,一方面又要对他合理的自我主张采取宽容和引导的策略,这就是宽严有度的教育方法。
5、让孩子去体验孩子把父母说的话总当成耳边风,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作自受”的滋味。
让孩子吸取教训。
6、跟孩子协商不要试图去控制孩子,不要怕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孩子越长大,思想和认知也会跟着变化,他们能独立思考,所以一旦遇到问题,父母可以和孩子协商。
叛逆期青少年的五大特征:1、否定性对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学校制度,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和无端否定。
2、评判性评判学校和老师,评判老师的教学和行为。
由于对学校部分老师的不认同和抵制,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与相关科目学习出现滑坡情况;评判社会对社会负面情况不接受和不理解。
3、对抗性对父母十分冷淡,关系距离加大。
认为父母的管教不太符合我的现实生活标准,实施消极抵制、明显对抗;不接受倾向明显,甚至公开敌对;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偏偏不做,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孩子在青春期叛逆不听话有什么方法管教

孩子在青春期叛逆不听话有什么方法管教想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家长一定要切记,千万不要对他们使用暴力或者其他不恰当的行为,因为处于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很容易延长他们的叛逆周期,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那么,孩子在青春期叛逆不听话有什么方法管教呢?孩子在青春期叛逆不听话有什么方法管教1.不要打骂,不要冷暴力从以前开始,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用语言暴力和体罚打骂去解决孩子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虽然也出现了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是很多家长还是会用打骂去教育孩子,我只想问这些家长,你打骂孩子有什么用呢?孩子会有改变吗?不会!甚至会跟你对着干,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打骂语言冷暴力都是不应该用的教育方法,要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引导孩子,这才能彻底解决孩子的问题,让孩子没有烦恼的成长!2.完善家规,重建家庭生活秩序家规是家庭规则的简称,古代曾叫家法,近现代才被称之为家规。
现在很多家庭里恰恰缺少家规,没有规矩,哪能成方圆?正如一个国家,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没有严格的执法体系,社会焉能不混乱?再如一所学校,校规校纪同样要完善,同样要有专人去管理和监督,才能让校园秩序井然。
因此,对于家有青春期男孩的父母来说,想让孩子进入良性的家庭生活秩序之中,就必须要优先考虑完善家规,夫妻俩要先拟出初稿来,然后通过召开家庭会议的形式,让孩子参与到修改与完善家规中来。
只要家长引导得法,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接受,就如他们接受校规,遵守校纪一样。
3.学会尊重孩子随着孩子的成长,心智不断地增长,尤其是到了青春期这个阶段,孩子内心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的,但是在家长的眼里,你还是一个屁孩儿。
不过我们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比如带孩子出去玩询问孩子的意见,家庭大事的商讨也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觉得,自己确实是这个家里的一份子,而家长又很重视自己的意见,这样孩子才不会跟家长对着干。
切忌,家长不要以家长的身份去强压孩子,这样只会导致孩子跟你对着干,最后跟家里闹翻,做出离家出走或者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叛逆孩子教育(合集7篇)

叛逆孩子教育(合集7篇)1、和孩子做朋友,叛逆期孩子不是只有追求个性,此时孩子需要朋友和理解。
2、叛逆期的孩子喜欢和朋友谈心,以朋友的方式和孩子交往,孩子更能和父母说出心里话。
父母要充分认识孩子的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长和成熟的表现。
3、人有三个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
4、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5、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1、和孩子做朋友,叛逆期孩子不是只有追求个性,此时孩子需要朋友和理解。
2、叛逆期的孩子喜欢和朋友谈心,以朋友的方式和孩子交往,孩子更能和父母说出心里话。
父母要充分认识孩子的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长和成熟的表现。
3、人有三个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
4、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5、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1、要多去倾听孩子的声音。
孩子因为还年幼,有时提出自己的小小要求,但是可能会表达不清,这时候大人如果没有耐心去倾听的话,这就会使孩子感到非常的沮丧和不开心。
但如果大人能够学会去倾听孩子的需求,孩子自然也会听从大人的一些要求和命令。
2、孩子身上出现叛逆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叛逆期,当然要保持冷静的对待。
所以父母要多观察,多体谅孩子,要知道教育孩子已不能再靠施以拳头暴力和辱骂等简单粗暴的形式,要文明,要,要有修养,要掌握现代教育理念知识,才能做一个好父母,才能让孩子走好,走对青春期这一段人生的必经历程。
3、再次、给孩子一个笑脸,不要把工作或者工作以外的不愉悦的心情带回家。
即使自己在外面多么的不如意,也要记得在进门之前提醒自己:调整好心态,当孩子开门迎接你的时候,给她一个笑脸。
这点很重要。
让孩子看到笑容满面你,其实也减轻了她的心理压力,让她觉得你很容易接近,这样一来,她对你就少了一份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有话也愿意和你说。
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教育引导

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教育引导?1、用平等的方式沟通交流家长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用平等的方式来跟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的各种意见和想法别一一否定,而是要多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这样可以彻底解决孩子的逆反心理。
2、以柔克刚青春期的孩子本来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该再被管束,尤其在家庭中孩子期望父母的认可,想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想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
父母要学会以柔克刚,尽量少说多做。
平时多关心关心孩子,不只是对孩子的学习关心,更多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关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
3、信任孩子因为他们有非常明显的个性概念,我们必须给予他们相对的信任。
孩子们经常说我的父母不相信我或不理解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他一定程度的信任,让他能够独自做一些事情,并接受自己做不好的那一面。
因为他们处于半成人和青少年的状态,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4、多一些耐心和包容一定要多些包容和耐心,千万不能过于急躁,或者对孩子的一举一动总是以否定的态度来对待,很容易造成更加紧张、更加叛逆,多些耐心和自己的孩子多些陪伴,这都是非常好的办法。
5、不妨降低期望的高度为人父母者不妨降低期望的高度,给孩子设定一个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待他实现后,再提出一个高一层次的目标。
如此循环往复,既可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又可促使他不断进步,并逐渐逼近家长的期望。
6、适当满足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是再正常不过的时候,我们有时候要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看看他们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合理的话就适当的满足一下他们,不要一味的老是责怪孩子,要试着去了解一下孩子的内心世界。
7、懂得换位思考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有时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记住不要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时候要考虑一下想想孩子的想法,看看他们内心想法是怎么样的。
8、树立良好的家庭气氛和家庭规矩孩子的叛逆行为可能是家庭气氛和家庭规矩不良所致。
家长应该极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感到温馨和安全。
叛逆期的教育方法

叛逆期的教育方法
1. 尊重孩子的个性。
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他们的叛逆行为可能是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愿望的一种方式。
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做到让步、理解、宽容、耐心。
2. 加强沟通。
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理解,要把握好与孩子的沟通时机,多多与孩子沟通,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多多倾听孩子的诉求,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3. 加强纪律教育。
叛逆期的孩子不容易接受纪律,但家长要坚持纪律,要清楚地规定孩子的行为准则和惩罚措施,要给孩子明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4. 加强自尊和自信教育。
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更加明白自己的价值,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从而减少叛逆行为的发生。
孩子进入叛逆期有什么好处理方法?

孩子进入叛逆期有什么好处理方法?1、家长还要学会稳定自身的情绪,学会倾听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逾加抗拒。
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
待冷静后,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倾听孩子的心声,以朋友的身份主动和孩子沟通,帮助指导子女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对孩子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接受并予以重视。
2、请尊重你的孩子许多父母觉得孩子需要管教,所以他们利用大人的权威,试图强迫孩子服从。
事实上,这种方法不会有任何效果。
首先,这种方法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创伤,永久性地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
其次,这种方式会激发孩子更多的叛逆,从而导致他们使用极端的方法来对抗你。
3、别逼孩子听话中国式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都习惯用“听话”来要求孩子,然而,青春期仍过于听话的孩子,说明家长过于专制,对孩子有很强的控制欲,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学习和生活,不给孩子留有独立的空间,甚至打压孩子的抗议,抑制孩子的叛逆。
虽然听话的好孩子可能不经历正常的叛逆期,但会造成叛逆期推迟或对生活缺乏应有的热情,后患无穷。
4、多在行动上去侧面关怀,“偷偷的”爱更容易感化孩子如果家长已经不太容易叛逆期的孩子正常交流,就可以采取这种侧面迂回的方法。
既然孩子不愿意和你对话交流,那就为他多做一辅助的事。
比如为孩子准备好爱心早餐,收拾好他无心整理的书桌,在他睡着后关掉他忘关的灯等等。
家长们悄悄地去做做这些小事,时不时给孩子送去关爱的目光,当一定时间之后,孩子肯定能察觉并心有所悟,这也更能帮助家长打开孩子紧闭的心扉,最终获得孩子心灵的回归。
孩子进入叛逆期的一些表现:自我意识增强,既独立又依赖;变得大胆、勇敢,追求个性,关注自我;注重打扮自己,表现自己,吸引异性注意力;敏感,有逆反心理,很多话不爱同家长说;喜欢成群结伴,易受同龄人影响;情绪波动大,呈现两极性(如强烈与温和、稳定与冲动、自尊与自卑等)。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叛逆期?人的一生一般会有三个叛逆期,两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的阶段,被称为“宝宝叛逆期”;到了七岁左右,迎来了人生第二个叛逆期,被称为“儿童叛逆期”;12-18岁左右,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孰知的“青春叛逆期”。
孩子叛逆期家长的应对方法有哪些

孩子叛逆期家长的应对方法有哪些叛逆期是每个家长都会头疼的,叛逆期的孩子比较的敏感,正确应对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下面是分享的孩子叛逆期家长的应对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保持自己的头脑冷静孩子叛逆,父母一般会不满,一般会用自己的权力来压制孩子。
其实,此时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等孩子冷静下来再去进行沟通。
孩子叛逆时,言语和行为会犹如暴风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父母是成年人,应该懂得何时该保持冷静。
切勿过分保护孩子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培养自立能力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告诉他思考问题要多从正面去想不要总有怨言。
父母也可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
信任孩子因为他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我们要给予他们相应的信任。
孩子们常常说,我爸爸、妈妈不信任我、不理解我。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予他一定的权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让他独立去做,接纳他们做得不那么好的一面。
因为他们处于半成人期、儿童化的状态,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隐藏教育目的千万别翻旧账面对孩子的种种叛逆行为,家长切忌直接说“不”。
比如孩子说要买高档衣服,如果你说“不行,没门”,只能引发孩子的反抗心理,觉得父母无法沟通,不理解自己。
而应开启沟通的大门,好好与孩子交流。
要允许孩子犯错误,教育孩子不情绪化、不翻旧账、不侮辱人格尊严,以提问的方式疏导孩子,而非威严地提出要求。
孩子叛逆的原因1、因为青少年的心理随着这个年龄段自身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给他们的心态造成了冲击,他们面对自身的变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浮躁心态和对抗情绪。
2、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孩子心理上不成熟的表现。
青少年在心理上的成熟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在心理的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认识是不坚定的、容易动摇的。
思维虽然有独立性、批判性,但认知事物和问题时由于不全面客观而会出现偏激、片面、固执甚至极端化,把家长、教师的劝说、指点、提醒和督促都看成是不理解、不尊重的管教与约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作出违背施教者初衷的事情。
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女儿

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女儿1、换位思考:父母或老师要常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孩子,你会怎么做,假如你做了同样的事情,你想得到什么,站在孩子的角度角度多想想,不要老是说你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这样的话语往往带有强制性,孩子是最不喜欢听的。
2、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教育孩子要找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目的是让孩子接受家长的教育,有的家长并不注重教育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批评教育孩子,造成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和打击,当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孩子知道不好和认识到错误孩子也不会承认的,也会和家长蛮横,所以家长多注意方法。
3、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女孩子叛逆期有哪些表现1、心思敏感细腻,容易钻牛角尖,走极端。
2、情绪不稳定,容易与家人发生争执,认为家人不了解自己。
3、独立意识变强,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但实际上离不开父母。
4、自我意识强烈,渴望表达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5、拒绝与父母沟通,领地意识较强,不希望父母过多干扰。
6、以自我为中心,特立独行,不希望自己与他人相同。
7、出现虚荣心,喜欢与他人攀比,过分追求好看的衣服和装扮。
女孩子叛逆期的心理疏导方法1、要多体谅女孩。
有些家长在教育女孩的时候,态度往往都十分偏激,有些人甚至还会动手打骂女孩,这是非常不利于女孩成长的。
教育专家告诉我们,在叛逆期,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处理女孩的种种叛逆行为。
2、及时疏导。
当发现初中生出现过激的行为和表现时,这时候需要家长及时疏导。
了解发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找其好好地谈谈,耐心倾听和引导,不要以责备的语气或者严厉的批评,这样会适得其反。
3、给女孩足够的关爱。
初二女孩正是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一般都非常敏感,稍不注意就会让她们产生被忽视的感觉,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有些女孩就会出现各种叛逆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教育青春叛逆期的孩子
平常听不少做父母的人讲,自己的孩子从上了初中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开始爱顶嘴,不再听父母的管教,在家里独来独往;有的孩子玩电脑上瘾,本来一向听话的孩子处处和父母对着干;有的为了表现自己的个性,把头发染成彩色的,甚至穿另类的服装等等。
亲爱的朋友,请你不要见怪,这是因为你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变化而引发的心理变化,国外将其称为“狂躁期”、“困难期”。
进入中学的孩子,生理、心理上在成长变化,加上学习上的压力较大,他经常做出在家长、老师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阶段的孩子情感起伏大,变化大并很难教育。
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遇事已开始思考,形成不成熟的主见。
他们对父母的话开始怀疑,有了喜怒哀乐,不但不愿向父母吐露,还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
如果父母处置不当,对孩子的表现刨根问底,或是漠不关心就会增强孩子的反抗情绪。
而父母在权威动摇后,一时难以适应又不愿降低姿态、调整教育方法去面对孩子,对此孩子便心生抗拒,让家长觉得难以驾驭。
在这里我建议广大父母大人不要和叛逆的孩子硬碰硬!作为父母首先要找出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并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心理障碍期”。
下面分析一下导致孩子叛逆的几点原因:
(1)孩子的心理很难适应生理的变化。
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成年了,所以所作的事情表现出独立性,但这幼稚的独立性被父母理解为反抗。
(2)孩子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由于人际关系带来的集体压力、由于考高分带来的学习压力等。
(3)社会和家庭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以及生活中的无奈情绪等。
(4)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好奇心不断增强,加之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孩子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一些非正常的外界因素往往会激发孩子潜意识的反抗,刺激孩子对外界采取抗拒行为。
(5)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特别是来自父母的的赞赏。
所以对于叛逆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沟通!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了解孩子到底想什么。
要让孩子平安度过叛逆期,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尊重孩子
父母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不要老夸奖别人的孩子,也不要老是说自己的孩子有多笨。
不要总认为自己讲的话是对的,孩子是错的。
在与孩子接触时父母应尽可能找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孩子,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父母要给孩子发言权、自主权、表决权、时间支配权。
父母不要搞独裁专制,
要给孩子一个有着民主气氛的家庭,这样孩子才会向父母靠近。
例如,家中的一些大事,如搬家、买房之类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征求孩子的意见。
父母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不要用“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之类的口头禅。
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父母不要自作主张,将孩子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满满的。
要将时间交给孩子自己去安排,对安排的不合理处父母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千万不要全盘否定孩子。
父母尤其不要偷窥孩子隐私,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关心孩子
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有几个能做到正确的关爱孩子。
孩子叛逆主要是因为父母不会关心孩子。
青春期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父母要包容孩子,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
还要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父母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要少说多看,不要只讲道理,还要给出方法。
要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以尊重、疏导为主。
不要只看学习成绩,可以让孩子每天运动一小时,让孩子承担家中一定的事务,让孩子在赋予责任中学习自律、自觉。
指导学习
父母要分析孩子厌学的原因,要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不要给孩子过多的负担,先给孩子定一个小一点的目标,多多鼓励孩子,千万不要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父母还可以让孩子的兴趣来带动他去学习,带动他去完善性格。
因为当孩子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孩子的注意力特别集中,一直在想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倘若父母这时多多关注孩子的话,就不会出现孩子对父母不理睬,不听父母建议的情况。
有效沟通
当孩子出现叛逆现象的时候,父母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父母首先要换位思考,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
有了共鸣之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到问题的症结。
和孩子沟通时不要以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不想和父母交流。
父母也不要以孩子错误的行为入题,这样只能让孩子更加叛逆。
要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孩子聊一些看似漫无边际的话题,其实落脚点是孩子现在的问题。
父母更不能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这样也会导致孩子更加抗拒,所以,父母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要挑心平气和的时候与孩子交流。
总之,父母千万要记住:叛逆的孩子看似有个性,有主见,他们实则很脆弱,很迷茫。
他们就像迷途的羔羊站在十字路口,面对周围的诱惑与困扰而无能为力,于是就选择任性而为。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真心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要用宽大的胸怀、有效的教育方法,让我们亲爱的孩子们知道路该怎么走。
(转发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