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加热器技术条件.doc

合集下载

高压加热器技术规范

高压加热器技术规范

高压加热器技术规范书2024年4月1.总则2.设备规范3.技术要求4.质量保证5.供货范围6.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7.监造、检查和性能验收试验8.技术服务与联络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热电机组辅机设备的高压加热器,本期工程安装二台机组,每台机组配备2台高压加热器。

它提供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供货范围、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技术规范书的意见和同技术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在签订技术规范后,因标书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买方有权以书面形式提出补充要求。

具体项目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1.5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6卖方对供货范围内的高压加热器成套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对外采购)的产品。

分包(或对外采购)的主要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买方的认可。

2设备规范2.1型式:立式、盘管形式设计工况、给水进/出口温度、加热蒸汽参数、上下端差等:根据汽机热平衡图(电子版)。

高压加热器的外形及接口定位尺寸在订货后根据设计院要求修改。

2.2.高加主要数据汇总表(空白处卖方填写完整)2.2.1CB15-8.83/1.6/0.8编号项目单位数据编号项目单位数据1号高压加热器1给水入口温度℃正常104最高1582给水出口温度℃~170 3给水流量(正常/最大)t/h130/133 4给水压力MPa16 5加热蒸汽压力(额定/最大)Mpa0.85 6加热蒸汽温度(额定/最大)℃261/259 7壳程设计压力Mpa(a)8管程设计压力Mpa(a)9壳程设计温度(过热段/凝结段)℃10管程设计温度℃11上端差℃12下端差℃13管侧阻力Mpa14汽侧阻力Mpa15总换热面积m216壳体规格(外径×壁厚)(过热段/凝结段)mm×mm17换热管规格(外径×壁厚)mm×mm18换热管材质编号项目单位数据19壳体材质20集水管材质21腐蚀裕度(管程/壳程)mm/mm22焊缝系数(管程/壳程)1/1 23外型尺寸,外径、长mm,mm24净重kg25重量(充水后重量)kg26数量台12号高压加热器27给水入口温度℃~170 28给水出口温度℃215 29给水流量(正常/最大)t/h130/133 30给水压力MPa1631加热蒸汽压力(额定/最大)MPa 2.226/2.396 32加热蒸汽温度(额定/最大)℃365/372 33壳程设计压力MPa(g)34管程设计压力MPa(g)35壳程设计温度(过热段/凝结段)℃36管程设计温度℃37上端差℃编号项目单位数据38下端差℃39管侧阻力MPa40汽侧阻力MPa41壳体壁厚(外径×壁厚)过热段/凝结段mm×mm42换热管规格(外径×壁厚)mm×mm43换热管材质44壳体材质45集水管材质46总传热面积m247腐蚀裕度(管程/壳程)mm/mm48焊缝系数(管程/壳程)1/1 49外型尺寸,外径×高mm,mm50净重kg51重量(充水后重量)kg52数量台1 2.2.2B15-8.83/0.8编号项目单位数据1号高压加热器1给水入口温度℃正常104最高158编号项目单位数据2给水出口温度℃~175 3给水流量(正常/最大)t/h130 4给水压力MPa165加热蒸汽压力(额定/最大)Mpa0.85/1.05 6加热蒸汽温度(额定/最大)℃255/316 7壳程设计压力Mpa(a)8管程设计压力Mpa(a)9壳程设计温度(过热段/凝结段)℃10管程设计温度℃11上端差℃12下端差℃13管侧阻力Mpa14汽侧阻力Mpa15总换热面积m216壳体规格(外径×壁厚)(过热段/凝结段)mm×mm17换热管规格(外径×壁厚)mm×mm18换热管材质19壳体材质20集水管材质21腐蚀裕度(管程/壳程)mm/mm编号项目单位数据22焊缝系数(管程/壳程)1/1 23外型尺寸,外径、长mm,mm24净重kg25重量(充水后重量)kg26数量台12号高压加热器27给水入口温度℃~175 28给水出口温度℃215 29给水流量(正常/最大)t/h130 30给水压力MPa1631加热蒸汽压力(额定/最大)MPa 2.248/2.497 32加热蒸汽温度(额定/最大)℃365/376 33壳程设计压力MPa(g)34管程设计压力MPa(g)35壳程设计温度(过热段/凝结段)℃36管程设计温度℃37上端差℃38下端差℃39管侧阻力MPa40汽侧阻力MPa编号项目单位数据41壳体壁厚(外径×壁厚)过热段/凝结段mm×mm42换热管规格(外径×壁厚)mm×mm43换热管材质44壳体材质45集水管材质46总传热面积m247腐蚀裕度(管程/壳程)mm/mm48焊缝系数(管程/壳程)1/149外型尺寸,外径×高mm,mm50净重kg51重量(充水后重量)kg52数量台13技术要求3.1高加技术要求3.1.1本次订货设备与CB15-8.83/1.6/0.8及B15-8.83/0.8汽轮机匹配,每台机组配2台立式高压加压器。

高压加热器热处理分析研究

高压加热器热处理分析研究

高压 加 热 器是 电力 系 统设 施 中的 重要 设 备 , 造 制
技 术 条 件 要 求 高 , 后 必 须 进 行 整 体 热 处 理 , 在 使 用 焊 其 当 中 的安全 性 、 定 性 关 系重 大 。 某 电厂委 托 , 们 稳 受 我
进 行 了 实 际 分 析 比对 , 析 结 果 见 表 2 分 。
1 化 学成 分 分 析
1 台高 压加 热 器 传 热 管采 用 奥 氏 体 不锈 钢 管 , 2 牌 号 . 0 L, 造 厂 提 供 的 这 批 传 热 管 原 管 材 的 化 学 成  ̄3 4 制
分分 析见表 1我们对 未 经过 热处 理 的原 管材 化学 成分 ,
用 性 能 。 目前 经 验 所 限 , 关 标 准 对 奥 氏 体 不 锈 钢 的 受 有 设 备 制造 过 程 中是 否需 进 行 热 处理 没 有 做 强制 规 定 。
收稿 日期 : 2 ap ,0 4—8—1 il h n at l / 7 8 .sx 2 0 te ie .
[] 曾柳 杨 . 于 C TA/ A 的虚 拟 装 配 约 束 关 系 分 析 与 干 2 基 AI CA 涉检 查 研 究 【 ] 南 京 :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0 5 D. 南 20. 【 】 董伊 鑫 , 平 . 于 C TA二 次 开 发 的五 坐 标 数 控 机 床 运 3 席 基 AI
制 造 厂 复 验值
03 .7 0
00 5 .4
12 . 0
1O .7
07 . 3
04 .2
00 .5 0
00 4 .0
02 .7 0
00 l . 3
12 8 .
1 .4 84

电加热器标准表

电加热器标准表

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 液体 加热器用(重量啮合式)耦合器的 () 特殊要求
汽轮机表面式给水加热器 性能试
验规程
()
汽油机用混合气加热器 型号编制 方法
()
汽油机用混合气加热器 技术条件 ()
汽车机用混合气加热器 试验方法 ()
电机用电加热器 第 1 部分:通用技 术条件
()
电机用电加热器 第 2 部分:普通型
量方法
infrared heater
红外辐射加热器寿命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lifetime of infrared heater
红外辐射加热器振动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vibration of infrared heater
红外辐射加热器表面温度分布测量 Measuring method for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红外辐射加热器电-热辐射转换效 率测量方法
Measuring method for electric-to-radiant p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of infrared heater
红外辐射加热器功率偏差检测方法 Measuring method for power deviation rate of infrared heater
电加热器标准表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电站在役给水加热器铁磁性钢管远 场涡流检验技术导则
()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 7 部分:特殊装置 或场所的要求第 703 节:装有桑拿 浴加热器的场所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buildings --Part 7:Requirements for special installations or locations--Section 703:Locations containing sauna heaters

汽轮机高、低压加热器调试措施

汽轮机高、低压加热器调试措施

汽轮机高、低压加热器调试措施1概述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昌吉热电厂2×330MW热电联产工程1号汽轮机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型号为CZK330-16.7/0.4/538/538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高中压合缸、单轴双缸双排汽、直接空冷汽轮机。

机组配用的高压加热器(以下简称高加)系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JG-1025、JG-1110、JG-885型高压加热器。

所配用的低压加热器(以下简称低加)系上海动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压加热器。

该机组由新疆电力设计院设计,山东电建二分公司负责安装,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机组的整套调试工作。

根据有关规程、规范,结合本系统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措施。

2调试目的全面检查高、低加系统设计、制造及安装的质量,保证高、低加系统安全可靠地投运。

3依据标准3.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

3.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

3.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111号]。

3.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

3.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8)23号]。

3.6《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0年版)》。

3.7《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手册》中国华电工[2003]第260号。

3.8高、低压加热器说明书及设计图纸。

4调试使用设备经校验合格、准确可靠的现场DCS测点和就地表计。

5组织与分工5.1建设单位的职责全面协助试运指挥部做好试运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参加试运各阶段的工作的检查协调、交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日常工作。

负责编制和发布各项试运管理制度和规定。

协调解决合同执行中的问题和外部关系等。

参加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工作。

负责管理制造厂家的调试项目等。

5项国标、45项行标

5项国标、45项行标

附件 1183项行业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等一览表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实施日期机械行业1JB/T 13517-2018V 型球阀本标准规定了 V 型球阀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和型号、技术要求、材料、检验与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防护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尺寸DN20 ~ DN500、公称压力PN10 ~ PN50 ,公称尺寸NPS3/4 ~ NPS20 、压力等级Class125 ~ Class300 ,工作介质为空气、水、油品、蒸汽、颗粒状介质等,法兰和对夹连接的钢制V 型球阀。

2JB/T 13518-2018高压加热器用三通阀本标准规定了电站高压加热器用三通阀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油漆、包装、贮存和运输、质量证明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尺寸DN150 ~ DN600 、公称压力 PN100 ~ PN760 ,公称尺寸 NPS6 ~NPS24 、压力等级 Class600 ~ Class4500,工作温度不大于350 ℃的高加三通阀。

3JB/T 13519-2018气动摩擦片浮动式制动本标准规定了公称转矩为16 kN ·m ~200 kN ·m 的器气动摩擦片浮动式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基本参数与主要2019-05-0 12019-05-0 12019-05-0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实施日期尺寸、标记示例、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重型机械压力机用气动摩擦片浮动式制动器,其它设备也可参照使用。

4JB/T 13520-2018气动摩擦片浮动式离合本标准规定了公称转矩为25 kN ·m ~315 kN·m 的器气动摩擦片浮动式离合器的结构型式、基本参数与主要尺寸、标记示例、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330MW火电机组#3高加泄漏故障原因诊断分析

330MW火电机组#3高加泄漏故障原因诊断分析

330MW火电机组#3高加泄漏故障原因诊断分析摘要:高压加热器受其形式、制造工艺、工作环境、运行操作和检修维护等因素影响,在运行期间存在一定的泄漏风险,一旦出现泄漏,机组的热效率随之降低,影响机组的经济性。

本文通过对某厂#3高压加热器(立式)频繁泄漏的原因分析诊断,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读者提供了防范高压加热器泄漏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高压加热器;经济性;泄漏;0 引言高压加热器(以下简称高加)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辅助设备,高加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1-2】。

立式高加较卧式高加液位横截面积小,运行中水位波动明显,换热管束冲刷严重,易造成泄漏。

该现象在立式高加泄漏普遍存在【3-5】。

某厂#1机组台高加采用山东北辰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立式高压加热器,疏水方式采用进口美国Copes Vulcan调节阀逐级疏水。

运行中#3高加运行期间水位控制较#1、#2高加调整困难,疏水调门动作后水位有30s至60s的延迟,增减负荷时自动无法投入,水位波动较大,高加端差偏大,长期低水位运行,#3高加泄漏频次较短,严重影响给水温度和机组经济性。

根据GB10865-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压加热器技术条件》规定,300MW机组以上单台高压加热器传热管管子和管口的泄漏根数不大于总数的1.2%,目前#3高加堵管率12.7%,已达到#3高加换热面积设计裕量10%。

本文针对该机组#3高加频繁泄漏现象进行分析诊断,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泄漏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保证了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读者提供借鉴。

1 #3高加频繁泄漏原因分析1.1 #3高加泄漏的直接原因根据《高加使用说明书》中4.5.3条“水位调试,给水加热器一般都标有正常水位的几何位置,由于水位取样管处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流速会产生不同的静压,这样仪表显示的水位就会高于容器的真实水位。

这一点对具有内置式疏水冷却段的非常重要,这个水位可使疏水冷却段的进水口露出水面,导致蒸汽进入疏水冷却段危害高加热器安全【6-9】”,#3高加液位经常控制在200-400mm之间,较正常水位500mm偏差较大。

电力工业标准目录2004

电力工业标准目录2004

电力工业标准目录总目录火电卷第一分册通用标准GBJ 49—83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试行)DL 454—91 水利电力建设用起重机试验方法DL 5000—94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9.1—9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T 5026—93 电力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规定SD 160—85 水利电力建设用起重机技术条件SD 230—87 发电厂检修规程SDJ 68—84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1994年)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生产)管理制度(1982年)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试行)(1981年)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3年)第二分册锅炉及燃煤机械GB 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DL 435—91 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T 455—91 锅炉暖风器DL 465-92 煤的冲刷磨损指数试验方法DL 466-92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DL 467-92 磨煤机试验规程DL 468-92 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DL 469-92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规程DL 470-92 电站锅炉过热器再热器试验导则DL 471-92 锅炉锅筒内部装置制造安装导则DL/T 512-93 KRC系列环锤式碎煤机DL/T 513-93 NJG型耐压式计量给煤机DL/T 514-93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DL/T 530-94 水力除灰排渣阀技术条件DL/T 531-94 电站高温高压截止阀闸阀技术条件DL/T 554-94 SZJ-12T-1型碎渣机技术条件SD 118—84 12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SD 146—85 DT型电动推杆SD 167—85 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SD 180—86 斗轮堆取料机型式和基本参数SD 183—86 斗轮堆取料机技术条件SD 195—86 300MW机组直流锅炉运行规程SD 211—87 FM系列风扇磨煤机技术条件SD 214—87 MG型埋刮板给煤机SD 215—87 HS系列环锤式碎煤机SD 241—87 油隔离泵输灰系统运行、检修规程SD 247—88 油隔离灰浆泵型式与基本参数SD 248—88 油隔离灰浆泵技术条件SD 257—88 2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SD 268—88 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试行本)SD 293—88 DZ系列电站阀门电动装置(试行本)SD 300—88 10~22MPa双色水位计SD 324—89 刮板式入炉煤机械采样装置鉴定标准SDJ 66-82 火力发电厂耐火材料技术条件与检验方法SDJ 68-85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材料技术条件与检验方法SDJ 245-88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修订本SDGJ 11—90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技术规定SDGJ 59—84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油漆设计技术规定ZBJ 98018—90 入炉煤机械采制样装置系列型谱ZBJ 98019—90 入炉煤机械采制样装置技术条件第三分册汽轮机及辅助设备GB 4773—84 供热式汽轮机参数系列GB/T 5837—93 液力偶合器型式和基本参数GB 7520—87 汽轮机保温技术条件GB 8117—87 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GB 8542—87 透平齿轮传动装置技术条件GB 9782—88 汽轮机随机备品备件供应范围GB 10764—89 汽轮机低压给水加热器技术条件GB 10865—89 高压加热器技术条件GB 10968—89 汽轮机投运前油系统冲洗技术条件DL 5011—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SD 216—87 300MW机组汽轮机运行规程火力发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维护守则(1983年)第四分册管道DL 473—92 大直径三通锻件技术条件DL/T 515—93 电站弯管DL 5031—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GJ 23—81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试行)DLGJ 26—82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试行)SDGJ 6—90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第五分册火电厂热工自动化DL 5004—91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SDJ 279—90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DLGJ 9—92 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热工自动化部分DLGJ 116—93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NDGJ 91—89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试行)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1983)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运行规程(试行)(1986)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暂行规定(试行)(1992)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若干技术问题规定(1993)第六分册电厂化学上册(综合部分)GB 3097—82 海水水质标准GB 4554—84 蓄电池用硫酸GB 6816—86 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GBJ 109—87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J 125—89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DL 422.1—91 火电厂用工业合成盐酸的试验方法DL 422.2—91 工业盐酸含量的测定——容量法DL 422.3—91 工业盐酸中铁含量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DL 422.4—91 工业盐酸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DL 424—91 火电厂用工业硫酸试验方法DL 425.1—91 工业用氢氧化钠试验方法DL 425.2—91 工业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滴定法DL 425.3—91 工业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汞量法DL 425.4—91 工业氢氧化钠中铁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DL 425.5—91 工业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容量法DL 425.6—91 工业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DL 519—93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验收标准DL/T 523—93 盐酸酸洗缓蚀剂应用性能评价指标及浸泡腐蚀试验方法DLJ 58—81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SD 116—84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SD 135—86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SD 202—86 火力发电厂垢和腐蚀产物分析方法SD 223—87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SD 246—88 化学监督制度SDGJ 2—85 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设计技术规定SDJJS 03—88 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ZBJ 98020—90 水处理设备系列型谱JB 2932—86 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中册 (离子交换树脂锅炉水汽试验方法)GB 1631—79 离子交换树脂分类、命名及型号GB 5475—85 离子交换树脂取样方法GB 5476—85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方法GB 5757—86 离子交换树脂含水量测定方法GB 5758—86 离子交换树脂粒度分布测定方法GB 5759—86 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水量测定方法GB 5760—86 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测定方法GB 6903—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GB 6904.1—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pH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 6904.2—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pH的测定比色法GB/T 6904.3—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pH的测定用于纯水的玻璃电极法GB 6905.1—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摩尔法GB 6905.2—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电位滴定法GB 6905.3—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汞盐滴定法GB/T 6905.4—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GB 6906—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联氨的测定GB 6907—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GB 6908—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GB 6909.1—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高硬度GB 6909.2—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低硬度GB 6910—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钙的测定络合滴定法GB 6911.1—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GB 6911.2—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光度法GB 6911.3—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硫酸盐的测定电位滴定法GB 6912.1—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硝酸盐紫外光度法GB 6912.2—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亚硝酸盐紫外光度法GB 6912.3—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α-萘胺盐酸盐光度法GB 6913.1—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正磷酸盐GB 6913.2—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总无机磷酸盐GB 6913.3—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总磷酸盐GB/T 6913.4—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GB 8144—87 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测定方法GB 10538—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季胺盐的测定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GB 10539—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钾离子的测定火焰光度法GB 10656—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锌离子的测定锌试剂分光光度法GB 10657—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锌预膜液中锌的测定络合滴定法GB 10658—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锌预膜液中铁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 12145—89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 12146—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氨的测定苯酚法GB 12147—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纯水电导率的测定GB 12148—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全硅的测定低含量硅氢氟酸转化法GB 12149—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硅的测定钼蓝比色法GB 12150—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硅的测定硅钼蓝光度法GB 12151—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浊度的测定(福马肼浊度)GB 12152—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 12153—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油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GB 12154—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全铝的测定GB 12155—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钠的测定动态法GB 12156—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钠的测定静态法GB 12157—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溶解氧的测定内电解法GB/T 12598—90 离子交换树脂强度测定方法渗磨法GB 13659—92 001×7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GB 13660—92 201×7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GB/T 14415—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固体物质的测定GB/T 14416—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锅炉蒸汽的采样方法GB/T 14417—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全硅的测定GB/T 14418—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铜的测定GB/T 14419—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碱度的测定GB/T 14420—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快速法GB/T 14421—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聚丙烯酸的测定比浊法GB/T 14422—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苯骈三氮唑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4424—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余氯的测定GB/T 14425—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硫化氢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14427—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铁的测定DL 434—91 电厂化学水专业实施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DL/T 457—91 水、汽取样装置DL 502—92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低浊度的测定方法SD 163—85 火力发电厂水汽质量标准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1984年)下册 (燃料、电力用油和六氟化硫)GB 211—84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 212—9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 213—87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 214—83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 215—82 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GB 217—81 煤的真比重测定方法GB 218—83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GB 219—74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GB 220—89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GB 474—83 煤样的制备方法GB 475—83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GB 476—9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 483—87 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GB 507—86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方法GB 1572—89 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GB 1573—89 煤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GB 2536—90 变压器油GB 2537—81 汽轮机油GB 2565—87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GB 3715—91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GB 4632—84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GB 4633—84 煤中氟的测定方法GB 4634—84 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5447—85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GB 6949—86 煤灰视比重测定方法GB 7252—87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 7560—87 煤中矿物质的测定方法GB 7595—87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GB 7596—87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 7597—8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GB 7598—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定法(比色法)GB 7599—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酸值测定法(BTB法)GB 7600—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GB 7601—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测定法(气相色谱法)GB 7602—87 运行中汽轮机油、变压器油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 GB 7603—87 矿物绝缘油中芳碳含量测定法(红外光谱分析法)GB 7604—87 矿物绝缘油芳烃含量测定法GB 7605—87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GB 8905—88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GB/T 14541—93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维护管理导则GB/T 14542—93 运行中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DL 418—91 绝缘液体雷电冲击击穿电压测定法DL 419—91 电力用油名词术语DL 420—91 电气绝缘液体的折射率和比色散试验方法DL 421—91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DL 423—91 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测定真空压差法DL 429—91 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DL 430—92 油中微量铜的测定方法(锌试剂分光光度法)DL 432—92 油中颗粒污染度测量方法(显微镜对比法)DL 433—92 抗燃油中氯含量测定方法(氧弹法)DL 449—91 油浸纤维质绝缘材料含水量测定法(萃取法)DL 450—91 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测试方法(二氧化碳洗脱法)DL 506—92 六氟化硫气体绝缘设备中水分含量现场测量方法DL/T 520—93 火电厂入厂煤检测试验室技术导则SD 304—89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SD 305—89 六氟化硫气体中水分含量测定法(重量法)SD 306—89 六氟化硫气体中水分含量测定法(电解法)SD 307—89 六氟化硫新气中酸度测定法SD 308—89 六氟化硫新气密度测定法SD 309—89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法SD 310—89 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含量测定法(红外光谱分析法)SD 311—89 六氟化硫新气中空气、四氟化碳的气相色谱测定法SD 312—89 六氟化硫气体毒性生物试验方法SD 313—89 油中颗粒数及尺寸分布测量方法(自动颗粒计数仪法)SD 321—89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SD 322—89 燃料检验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准则SD 323—89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SD 328—89 KM-88型仪测定VTI可磨性指数的方法SD 329—89 火电厂燃料质量监督名词术语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第七分册金属和焊接DL 438—91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 439—91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DL 440—91 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评定及处理规程DL 441—91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导则DL 505—92 汽轮机焊接转子超声波探伤规程DL/T 541—94 钢熔化焊角焊缝射线照相方法和质量分级DL/T 542—94 钢熔化焊 T形接头角焊缝超声波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DL/T 551—94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L 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SDJ 67—8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SD 143—8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 SD 263—88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SD 339—89 钛材管板焊接技术规程SD 340—89 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电力建设金相检验导则第八分册勘测DL 5001—91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T 5034—94 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SDJ 24—88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勘测技术规程SDGJ 57—83 电力水文地质钻探技术规定SDGJ 58—83 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SDGJ 81—88 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定第九分册水工DL/T 458—91 板框式旋转滤网DLGJ 24—91 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NDGJ 5—88 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技术规定NDGJ 88—89 冷却塔塑料淋水填料技术规定NDGJ 89—89 工业冷却塔测试技术规定SDJ 280—90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水工结构工程篇)冷却塔水泥格网板淋水填料技术质量暂行标准(1983年)第十分册土建DL/T 456—91 混凝土搅拌楼(站)用搅拌机DL 5022—93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 5024—93 火力发电厂地基处理技术规定(试行)DL/T 5029—94 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 5032—94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 5035—94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SDJ 69—87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DLGJ 99—91 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暂行规定SDJS 4—82 施工机械保修技术规程混凝土搅拌楼(JL3×1500)第十一分册环境保护GB 5468—91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3223—91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L 414—91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 461—92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管理导则DL/T 498—92 粉煤灰游离氧化钙测定方法SD 127—84 水质监测规范SD 164—85 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SD 208—87 火力发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原则和内容深度规定DLGJ 102—91 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设计规定(试行)SDGJ 95—90 火力发电厂污染气象测试技术规定(试行)能源部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1991年)含多氯联苯(PCBs)电力装置运行管理规定(1991年)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规定(试行)(1990年)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原则及参考额度(试行)(1990年)第十二分册:火电卷1995DL 543—94 电厂用水处理设备质量验收标准DL/T 552—95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DL/T 561—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67—95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DL/T 568—95 燃料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高温燃烧红外热导法)DL/T 569—95 船舶运输煤样的采取方法DL/T 570—95 发电用煤质量验收及抽检方法DL/T 571—95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DL/T 576—95 汽车运输煤样的采取方法DL/T 581—95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过滤装置DL/T 582—95 水处理用活性炭性能试验导则DL/T 586—95 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DL/T 5045—95 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技术规定DL/T 5046—95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7—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 5048—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篇电气卷第一分册电气通用及基础GB 311.7—88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GB 2706—89 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GB/T 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 8905—88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GB 12325—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 12326—90 电能质量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DL 407—91 农村电气化标准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 40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 416—91 用于测量直流高电压的棒—棒间隙DL 417—91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DL 418—91 绝缘液体雷电冲击击穿电压测定法DL 474.1~6—92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DL 475—92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 477—92 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DL 493—92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DL 499—92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 503—92 电力工程设计代码DL 504—92 电力工程规划设计任务来源代码DL 558—94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DL 5001—91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T 5026—93 电力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规定NDGJ 8—89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SD 119—84 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SD 137—85 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统计办法SD 240—87 电力系统部分设备统一编号准则SD 258—88 全国地方小型火力发电厂绝缘监督实施细则SD 301—88 交流500kV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SD 334—89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技术条件SDGJ56—83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ZBF24001—90 冲击电压测量实施细则ZBF24002—90 现场直流和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测量装置(系统)的使用导则ZBF24003-90 便携式直流高压发生器通用技术条件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第二分册电力网、电力系统及变电所GB 8349—87 离相封闭母线GB 11920—89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 5014—92 330~500kV变电所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SD 126—84 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SD 131—84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SD 325—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SDJ 2—88 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 5—8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 5—8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条文说明SDJ 161—85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试行)SDGJ 60—88 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 63—84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定(试行)SDZ 045—87 离相封闭母线质量分等标准(试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1981年)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1985年)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1988年)第三分册电机及变压器GB 755—87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1094.1~1094.5—85 电力变压器GB 1207—86 电压互感器GB 1208—87 电流互感器GB 4832—84 大电机振动测定方法GB 6450—86 干式电力变压器GB 6451.1~6451.5—86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 7064—86 汽轮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GB 7328—87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GB 7409—87 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条件GB 10068.1~10068.2—88 旋转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GB 10069.1~10069.3—88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GB 10585—89 中小型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要求DL/T 492—92 发电机定子绕组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导则DL/T 572—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3—95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 574—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SD 242—87 交流电动机定子模压磁性槽楔基本技术条件SD 243—87 交流电动机定子模压磁性槽楔装配工艺导则SD 252—88 全国地方小型火力发电厂电气运行规程(发电机、变压器部分)(试行) SD 270—88 汽轮发电机技术条件(试行本)SD 271—88 汽轮发电机交流励磁系统技术条件(试行本)SD 320—89 箱式变电站技术条件SD 326—89 进口220~500kV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SD 327—89 进口330、500kV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SD 333—89 进口电流互感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SDZ048—87 消弧线圈质量分等标准ZBK40001—89 组合式变电站第四分册开关设备GB 3804—90 3~63k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DL 402—91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03—91 10~35kV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04—91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DL 405—91 进口220~500kV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技术规范DL 406—91 交流自动分段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27—91 户内型发电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42—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86—92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订货技术条件SD 147—87 220~500kV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进口设备的技术规范SD 290—88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技术条件SD 317—89 10kV交流自动重合器技术条件SD 318—89 高压开关柜闭锁装置技术条件SD 319—89 户外交流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及熔丝技术条件第五分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和仪器仪表GB 6829—86 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GBJ 63—90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15145—94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 400—9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 426—91 SZH型数字频率继电器检验规程DL 428—91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DL 447—91 电能计量柜DL 448—91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DL 460—92 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DL 478—92 静态继电保护安全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 479—92 静态距离保护装置技术条件DL 480—92 静态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装置技术条件(继电部分) DL 481—92 静态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装置技术条件DL 482—92 静态零序电流方向保护装置技术条件DL 483—92 静态重合闸装置技术条件DL 484—92 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技术条件DL 497—92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程DL 500—92 电压监测仪订货技术条件DL/T 524—93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DL/T 525—93 数字型频率继电器及低频自动减负荷装置技术条件DL/T 526—93 静态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条件DL/T 527—93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DL/T 528—93 静态发电机逆功率保护装置技术条件DL/T 529—93 静态发电机匝间保护装置技术条件NDGJ 8—89 火电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SD 109—83 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SD 110—83 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SD 111—83 交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方法SD 112—83 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方法SD 234—87 电力定量器SD 235—87 电力时控开关SD 236—87 电力定量器检验规程SD 261—88 电测计量监督规程(试行)SD 276—88 静态比率差动保护装置技术条件SD 277—88 静态功率方向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78—88 静态过激磁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79—88 静态阻抗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80—88 静态负序反时限电流保护装置技术条件SD 281—88 静态型发电机转子接地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82—88 静态型发电机定子接地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83—88 静态电流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84—88 静态电压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85—88 静态时间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86—88 线路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技术条件SDJ 9—87 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1987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评价规程(1987年)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1987年)电测量变送器校验导则(1984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1982年)第六分册电网调度自动化及通信GB 7255—87 单边带电力线载波机技术条件GB 7329—87 电力线载波结合设备GB 7330—87 交流电力系统线路阻波器GB 11920—89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29—92 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30—92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850.1~13850.2—92 交流电量变换为直流电量的电工测量变送器GB/T 14429—93 远动设备及系统术语GB/T 14430—93 单边带电力线载波系统设计导则DL 410—91 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DL 411—91 镶嵌式电力调度模拟屏通用技术条件DL 412—91 电力系统复用调制解调器600bit/s移频键控调制解调器技术要求DL 451—91 循环式远动规约DL 476—92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DL 516—93 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DL 535—93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数据传输规约DL 548—94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 5002—91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 5003—9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 5025—93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程DL/T 532—93 无线电负荷控制单向终端技术条件DL/T 533—93 无线电负荷控制双向终端技术条件DL/T 534—93 电力调度通信总机技术要求DL/T 544—94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 545—94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6—94 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7—94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50—94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JJG 01—94 电测量变送器SDZ 024—87 线路阻波器、结合滤波器质量分等标准。

高压加热器5、6号低压加热器吊装方案

高压加热器5、6号低压加热器吊装方案

REV 版次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签名日期MODI.修改STATUS状态编写AUTH. 审核CHK’D BY批准APP’D BY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GUANGDONG POWER ENGINEERINGCORPORATION文件号DOCUMENT NO. GPEC/SWP/OG/QJ/03/0003 汕尾工程项目部作业指导书3号机高、低压加热器吊装目录1. 工程概况 (3)2. 依据的图纸、文件、标准 (3)3. 作业准备和条件要求 (4)4. 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4)5. 的作业程序内容 (5)6. 相关计算 (7)7. 安全措施 (8)8. 环保要求 (9)9. 附录 (9)发文范围:(共份)归档夹类:夹号:发文份数发文份数发文份数项目经理物资部调试工区项目副经理施工管理部金检工区项目书记施工管理部焊接工区项目总工施工管理部力特工区项目副总工计划信息室土建一工区安全部技术室土建二工区质量部锅炉工区土建三工区行政人事汽管工区脱硫工区计财部(合同) 电仪工区广电一局计财部(财务) 综合工区文件中心归档备查(N为电子分发)本版文件于年月日开始实施。

批准人:3号机高、低压加热器吊装1. 工程概况广东汕尾红海湾电厂一期工程3、4号机组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3号机组,1号高压加热器、5号低压加热器布置在主厂房BC间13.7m层。

1号高压加热器净重110t,外形尺寸为Ф2462×9750mm,位于5-7轴之间。

5号低压加热器净重24.717t,外形尺寸为Ф1656×11150mm,位于3-5轴之间。

2号高压加热器、6号低压加热器布置在主厂房BC间6.89m层。

2号高压加热器净重114t,外形尺寸为Ф2442×11500mm,位于5-7轴之间。

6号低压加热器净重25.135t,外形尺寸为Ф1656×11400mm,位于3-5轴之间。

1号、2号高压加热器吊装采用M2250履带吊从A排外吊至9-10轴外拖运轨道上,然后用卷扬机、手拉葫芦拖运至吊装位置,再用两台汽机房80t汽机房行车抬吊至8-10轴A3-B 排的拖运位置1,最后用卷扬机、手拉葫芦拖运至就位位置,并用千斤顶顶升就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压加热器技术条件GB 10865-89Specification for high-pressure feedwater heaters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9-03-25批准 1990-01-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主要规定了“U 形管管板式”和“螺旋管集箱式”高压加热器产品性 能的要求及质量的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对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中水侧设计压力为6~38MPa , 设计温度不大于350℃;汽侧设计压力不大于10MPa 、设计温度不大于510℃的 U 形管管板式和螺旋管集箱式高压加热器产品性能的评定,也适用于对相类似的 疏水冷却器和蒸汽冷却器产品性能的评定。

2 引用标准ZBJ 98 013 电站安全阀技术条件JB 3343 高压加热器制造技术条件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3 术语3.1 高压加热器的热力设计工况高压加热器运行时,各个参数达到高压加热器热力设计值时的工况。

3.2 高压加热器的热力性能在热力设计工况下,高压加热器的主要指标:a.给水端差;b.疏水端差;c.汽侧压降;d.水侧压降。

3.2.1 给水端差高压加热器进口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出口给水温度之差。

3.2.2 疏水端差离开高压加热器汽侧的疏水温度与进入水侧的给水温度之差。

3.2.3 汽侧压降介质流经高压加热器汽侧的压力损失(不包括静压损失)。

3.2.4 级间压差一组高压加热器中邻近两台高压加热器进口蒸汽压力之差。

3.2.5 水侧压降给水流经高压加热器水侧的压力损失。

3.3 投运率机组经72h 试运行后,停机消除缺陷经24h 试运行后正式投运起,在一年内 高压加热器可以运行的小时数与机组运行的小时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投运率机组运行小时数高压加热器事故检修小时数机组运行小时数×=-100%(1)4 技术要求4.1 高压加热器的设计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和《钢制石油化工压力 容器设计规定》及JB 3343等有关规定。

4.2 给水端差设有内置式蒸汽冷却段高压加热器的给水端差应不小于-2℃,无蒸汽冷却段 的高压加热器的给水端差应不小于1℃。

当给水端差要求小于-2℃时,应采用外置式蒸汽冷却器。

末级高压加热器的出口给水温度不得低于设计值4℃。

4.3 疏水端差设有内置式疏水冷却段高压加热器的疏水端差不小于5.5℃。

当疏水端差要求小于5.5℃时,应采用外置式疏水冷却器。

4.4 汽侧压降高压加热器汽侧的压力损失不大于高压加热器级间压差的30%。

4.5 高压加热器各种接管内的介质流速应符合如下规定:4.5.1 U 形管管板式高压加热器给水管内的水速在16℃时不大于3m/s ;螺旋管集 箱式高压加热器给水管内的水速在16℃时不大于4m/s 。

4.5.2 疏水出口管内的水速不大于1.2m/s ;当疏水为饱和疏水且水位不受控制时, 其疏水管内水速不大于0.6m/s 。

4.5.3 疏水进口管内的介质流速。

4.5.3.1 双相流体的质量流速应不大于下列两者中的小值: G=77.16ρ;G=1220 (2)4.5.3.2 疏水进口扩容后的蒸汽流速应不大于45.7m/s ,且蒸汽质量流速不大于式 (3)计算值: G=38.58ρ (3)4.5.4 蒸汽进口管内的蒸汽流速不大于式(4)计算值: υ=487009..p (4)上三式中 G ——质量流速,kg/(m 2·s); ρ——扩容后的蒸汽密度,kg/m 3; v ——蒸汽流速,m/s ; p ——蒸汽进口管处的蒸汽压力(绝对),MPa 。

4.6 高压加热器的制造应符合JB 3343的有关规定。

4.7 高压加热器的主要附件4.7.1 高压加热器的安全附件高压加热器的保护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4.7.1.1 高压加热器的水侧应设置安全阀。

4.7.1.2 高压加热器汽侧安全阀应符合ZBJ 98 013的规定,其流量应能通过下列 流量的较大值:a.高压加热器最大给水流量的10%;b.U 形管-管板式高压加热器一根传热管完全断裂时,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 两个断口流至汽侧的给水量按式(5)计算:Q d p p t t s =⨯--641662 (5)螺旋管-集箱式高压加热器存在φ10mm 裂口时,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一个 裂口流至汽侧的给水量按式(5)计算:Q d p p t t s=⨯--321662 (6) 式中 Q t ——传热管破断流出的给水量,m 3/s ; d ——传热管的公称内径,mm ; p t ——水侧设计压力,MPa ;p s ——汽侧设计压力,MPa 。

4.7.1.3 高压加热器的给水进水阀应能在高压加热器两根管子完全断裂时,保证在 汽侧满水前关闭且同时打开旁路。

高压加热器给水进口阀的关闭时间应不大于式 (7)计算值:T VQ =z (7)Q z 为下列流量中的较大值:a.高压加热器最大给水流量的10%;b.Q d p p z t s =⨯--1281662 (8)上两式中 T ——高压加热器两根管子完全断裂时,水充满最高水位以上的汽侧空 间所需的时间,s ; V ——高压加热器最高水位以上的汽侧空间,m 3;Q z ——高压加热器最大给水流量的10%或传热管的四个断口流至汽侧的给水量的较大者,m 3/s ; d ——管子公称内径,mm ;p t ——水侧设计压力,MPa ; p s ——汽侧设计压力,MPa 。

4.8 水位控制高压加热器的疏水调节阀应有良好的调节特性,以保持高压加热器的正常运 行。

4.9 高压加热器的年投运率应不小于85%。

4.10 单台高压加热器传热管管子和管口的泄漏根数见表1。

表 1注:①双列高压加热器按机组容量的1/2计算;②蒸汽冷却器和疏水冷却器的管子和管口的泄漏根数不多于8根。

4.11 高压加热器应具有合理的结构、可靠的安全性能,并能承受机组负荷的变化。

5 高压加热器的测试5.1 高压加热器的热力性能的测试应符合本标准和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

5.2 高压加热器的测试应满足下列要求:a.高压加热器在设计工况下运行;b.高压加热器应保持正常水位;c.高压加热器汽侧应排除非凝结性气体;d.使用合适的仪表;e.正确的测试方法。

5.3 高压加热器的测试宜在投运后的第一年内进行。

6 高压加热器的运行高压加热器的运行应符合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火力发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维护守则》和高压加热器制造厂提供的高压加热器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电站辅机厂、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哈尔滨锅炉厂及东方锅炉厂等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负责起草人陈建生、薛之年。

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热交换学会《表面式给水加热器标准》。

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

阑珊灯火,映照旧阁。

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

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

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

流年为祭。

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

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

寂寞琉璃,荒城繁心。

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

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

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

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8、缘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拥抱。

你踮起脚尖,彼此的心就会贴得更近。

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

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

9、海浪在沙滩上一层一层地漫涌上来,又一层一层地徐徐退去。

我与你一起在海水中尽情的戏嬉,海浪翻滚,碧海蓝天,一同感受海的胸怀,一同去领略海的温情。

这无边的海,就如同我们俩无尽的爱,重重的将我们包裹。

10、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

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面下恹恹欲睡。

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

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

又轻柔的一缕缕编织着麻花辫。

她脸上写满笑意,似乎满心的慈爱永远装不下,溢到嘴边。

流到眼角,纺织进长长的。

麻花辫。

阳光亲吻着长发,像散上了金粉,闪着飘忽的光辉。

女儿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不停地说着什么,不时把母亲逗出会心的微笑,甜美的亲情融化了冬的寒冷,使萧索的冬景旋转出春天的美丽。

11、太阳终于伸出纤纤玉指,将青山的柔纱轻轻褪去。

青山那坚实的肌胸,挺拔的脊梁坦露在人们的面前,沉静而坚毅。

不时有云雾从它的怀中涌起,散开,成为最美丽的语言。

那阳光下显得凝重的松柏,那苍茫中显现出的点点殷红,那散落在群山峰顶神秘的吻痕,却又增添了青山另外的神秘。

12、原野里那郁郁葱葱的植物,叫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秋天的萧索,勃勃生机与活力仍在田间高山涌动。

谷子的叶是墨绿的,长而大的谷穗沉甸甸地压弯了昨日挺拔的脊梁;高粱仍旧那么苗条,满头漂亮的红缨挥洒出秋的风韵;那纵横原野的林带,编织着深绿浅黄的锦绣,抒写出比之春夏更加丰富的生命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