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转段考核正 …

合集下载

转段升学考试是什么?转段是什么意思?

转段升学考试是什么?转段是什么意思?

转段升学考试是什么?转段是什么意思?“转段”就是指新生入学预录为“3+2”的学生,以教育厅组织中转段考试考试成绩、抽测考试成绩划分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转段考试成绩上线、抽测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基本原则,核查明确转段初生的名单表。

这其中转段考试分两种,一类为文化基础知识检测,另外一种为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基本上专业技能测试。

1.例如高职专科中职院校,最后学习时间学生们通过选拔性考试升上本科大学开展学习,并得到本科学历。

2.通常情况下转段本科是纳入国家统招计划,学生们步入本科大学进行全日制在学校学习,得到全日制本科学历。

3.转段大学本科分成3+2本科和3+4大学本科,3+2本科是指大专升本科,3+4本科是指中专升本科。

转段考试语文数学英语合格线:总分不少于100分,且单科成绩不少于40分。

一转段选拔性考试,考试合格者转到高等学校进行2年大专学习发二年制大专学历。

学历证书电子基本信息中,考生们特性填三二分段。

如不及格,发中专毕业证书,按中专毕业生处置。

五年制高职的特征和优势是,这将中职和高职教育全线贯通,学生们以及家里花费的教育成本低,而教育经济效益和收益比较高。

转段方式:1.高职院校3+2:新生入学预录为“3+2”五年制的中职生(含中师),这其中职时期学校综合考核考试合格者,以教育厅组织中高职转段考试考试成绩、抽测考试成绩划分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转段考试成绩上线、抽测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基本原则,核查明确转段初生的名单表。

计划方案缺额一部分不会再补报志愿。

2.录取信息:教育厅划定的转段考试成绩、抽测考试成绩拟录取名单,报教育厅职成处审批同意后,将录取名册于5月底报招考办办理备案,占本年高职招生计划方案。

凡未被选进高职院校时期学习“3+2”五年制职业教育的中职生,三年学习到期,考试合格,发送给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

3+2中高职衔接分段管理与评价体系探究

3+2中高职衔接分段管理与评价体系探究

3+2中高职衔接分段管理与评价体系探究发表时间:2020-11-10T13:43:42.840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作者:吴清红1 王锡戎2 [导读] 3+2中高职衔接分段管理培养教学模式既是高职教育的需要,吴清红1 王锡戎21.崇阳县大集中学2.2.崇阳职业技术学校摘要:3+2中高职衔接分段管理培养教学模式既是高职教育的需要,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求。

但目前如何建立科学分段管理和评价体系,值得我们职业教育先行者去探讨。

积极探索和完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提出有效的切实可行方法,来促使中高职衔接内涵的对接和发展,是我们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分段管理;评价体系2017年,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对接咸宁职院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2019年,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与武汉铁院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对接3+2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工作,我们与合作院校进行了密切交流研讨,共同制定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转段考核方案,分段管理和评价体系等。

在探讨研究过程中,两校就中高职衔接工作达成了很多共识,在此以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探讨中高职衔接的分段管理与评价体系建设,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我们做到强化“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四个结合,突出“管理体系、评价体系”两个重点,优化了分段管理与教学评价体系。

一、构建协调一致的3+2中高职衔接管理体系通过实践调研,针对当前3+2中高职衔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推进3+2中高职衔接管理体系的协调一致发展,才能确保中高职衔接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从而构建有效的衔接管理体系。

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与武汉铁院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通过多次交流探讨,建立了一体化的管理和统筹协调的组织体系,实现3+2中高职教育的统一管理,具体如下:1.严格招生管理。

本专业“3+2”招生计划由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申报,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下达,2019年40个,2020年50个指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对口中职学校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转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对口中职学校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转

报考专业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姓名 黄小红 邬雨 范小姻 黄小妹 刁桂芳 黄志红 李惠兰 黄明秀 叶永珍 李楚红 朱碧雯 刘美珍 周云风 邹燕 周佳敏 黄遥媚 邓秋雪 郑晓玲 吴紫含 郭泽璇 吴晴南 蔡颜晖 胡菲楠 蔡慧珊 陈少平 钟炎芬 卢泽惠 林丽娜 刘家玲 潘玉美 陈丽婷 邓宝珍 彭嘉丽 钱晓娴 邓惠萍 谢佳霓 王佩珊 黄岚 苏李恩 黄彩霞 卢秋秋 李丹勉 蔡惠璇 吴华媚 杨烨卿 黄成欣 林娜慧 邝晶嬿 欧佟彤 杨燃珊 廖雪钊 林海浪
总分低 总分低 总分低 总分低 总分低 总分低 总分低
第 1 页,共 9 页
序号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专业技 能成绩 258 246.99 265.98 258 234.03 0 0 0 0 0 0 0 0 0 282.99 284.01 279 275.01 275.01 270.99 281.01 275.01 281.01 267.99 270.99 269.01 258.99 276 273 272.01 269.01 270.99 260.01 273 267.99 267.99 263.01 273.99 249.99 270 267 264.99 269.01 270 270 255.99 258 272.01 266.01 266.01 270 269.01

河源2014年中考招生方案

河源2014年中考招生方案

河源2014年中考招生方案导读:本文河源2014年中考招生方案,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以下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由高考频道为您提供,希望对您有用!河源市2014年初中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基[2001]17号)、《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秩序意见的通知》(河府办明电〔2010〕39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市2014年初中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提高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水平和质量,巩固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水平,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初中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改变以升学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普通高中录取唯一标准的做法,力求在改革初中学业考试、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办法等三方面逐步予以改革,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逐步构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初中学业考试初中学业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是普通高中学校录取的主要依据。

2014年初中学业考试由河源市教育局统一组织,采用省命题试卷,统一评卷。

所有参加学业考试的学生统一在省中招服务平台上报名、填报志愿、录取。

学业考试具体工作由县区组织实施,市直学校由源城区负责组织实施。

(一)报考条件。

1.本地户籍的应届毕业生、结业生或具有初中毕业同等学历,年龄在18岁以下的均可参加此次学业考试。

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不得参加报名考试。

八年级在册在校全体学生参加地理、生物学业考试。

2.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条件依据市政府《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市参加中考工作意见的通知》(河府办[2013]20号)制定,具体是:①积分入户的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的条件。

从中职角度谈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从中职角度谈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从中职角度谈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模式的优势和问题易飞【期刊名称】《广东教育(职教版)》【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2页(P34-35)【作者】易飞【作者单位】江门市新会冈州职业技术学校【正文语种】中文广东省坚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理念,于2009年正式启动“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优势、成效体现出来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有招生制度的衔接问题、课程体系与教材的衔接矛盾、评价机制衔接的不完善。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基本要求。

广东省于2009年正式启动“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

江门市新会冈州职业技术学校(下称我校)是一所中职学校,其物流专业是省重点专业, 2014年冈州职校物流专业与江职院开始合作“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两年来,随着“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笔者作为中职学校的一线教师于2016年6~9月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培训,通过学习和讨论,发现中高职衔接出现了不少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优势所谓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概括地说,就是指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选取相应专业,统筹安排中职3年、高职2 年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中职生升上公办大学就读全日制的途径主要有四种:全国高考(3+证书)、五年一贯制、自主招生、三二分段。

下面通过列表的比较,寻找三二分段的优势(详见表1)。

从表中可看出,“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获得文凭上与通过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差异,在学制上要比通过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短一年,在进入大学前就拥有了技能证书,而且在中职阶段免交学费,考试又比自主招生容易,因为有了这几个优势,大多数中职生愿意选择三二分段模式入读高职。

天津市2014年三二中职接高职数学考试大纲

天津市2014年三二中职接高职数学考试大纲

D.
D.
1 和 4 3
)个.
9.从 1,2,3,4,5 中任取 3 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有( A.10 B.24 C.36 D. 60 ).
10.长轴长为 4,短轴长为 3,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x2 y2 1 A. 4 3
C.
x2 y2 1 B. 3 4
五、教学用书及复习参考用书 1.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配套教学用书 《数学》 及配套练习册、 教学参考书。 2.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总复习《数学》及配套练习册。
六、典型题示例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考纲,特编制下列题型示例供参考。需说明的是,所列的题型示例,力求 体现试题的各种题型及其难度,但是它与考试时试题的题序安排、考查内容、难度没有直接对应 关系。 一、选择题 (每题 5 分,共 60 分) 1.设集合 A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本学科的复习考试内容包括代数、三角、几何、概率与统计四个部分。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 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意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在有关的 问题中进行识别和直接应用。 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定义、定理、法则等)有理性认识,能利用所列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掌握: 要求对所列知识有较深刻的认识, 并形成技能, 知道与其它相关知识的联系,能解决与 所列知识有关的问题。 I.代数部分 (一)集合 1.理解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和时间
第 4 页 共 7 页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全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分值 题号 一 二 三 (三)试卷内容比例 代数:约 30﹪ (四)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中等难度题 简单综合题 约 70﹪ 约 20﹪ 约 10﹪ 三角:约 20﹪ 几何:约 30﹪ 概率与统计:约 20%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题量 12 4 4 分值 60 分 16 分 24 分 答题形式 四选一 每题一空 演算过程

关于制订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关于制订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关于制订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总体要求,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权威性指导性文件,是实施人才培养和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对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过程的总体设计。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形成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文件精神和方针政策,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适应市场为前提、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科学制定修订符合学校“立足职教、强师优质、服务地方、创建一流”办学定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符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要求的“一能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考核评价机制,规范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调查研究,做到多方参与。

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进行充分的区域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在校生学情调研。

方案制(修)订要注重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充分考虑对口中职院校师生意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避免闭门造车、照搬照用,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课程内容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

(二)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德技并修。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促进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招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招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招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吴强何静来源:《职教通讯》2015年第23期摘要:基于广州市高职院校开展“三二分段”试点的实际状况,总结归纳出“中高职三二分段”存在录取率低,流失率高;招生专业数量有限,招生人数偏少;缺乏选择对口院校招生自主权;人才培养很难做到整体设计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扩大“三二分段”招生规模及试点专业数量;实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增加中高职院校参与衔接的自主权以及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等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招生培养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TJA880055)作者简介:吴强,男,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何静,女,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3-0030-25“中高职三二分段”是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对口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联系,选取对应专业,制定五年一体化(中职学段三年、高职学段二年)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展开教学,即学生先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三年,取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学历证书,并获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后参加高职院校转段选拔考试,通过后在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二年,并取得相应的专科毕业证书的一种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1]“中高职三二分段”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互通“立交桥”、实现人才可持续成长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现实层面来看,“中高职三二分段”在招生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制约着中高职衔接的有效开展。

在此形势下,本文依托广州市高职院校开展“三二分段”的实际情况,总结归纳出招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中高职三二分段”在招生培养方面的有效衔接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转段考核正式录取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姓名 性别 考生号 中职学校 中职专业 录取专业 备注 杨宇乐 女 1481112018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陈鑫 男 1481112013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陈广智 男 1481112008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张碧霞 女 1481112009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陈三娇 女 1481112010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何燕林 女 1481112012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罗文艺 女 1481112022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张锦扬 男 1481112016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伍小旺 女 1481112028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陈彦霖 男 1481112020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宋慧华 女 1481112017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张美英 女 1481112021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钟妙萍 女 1481112011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钟彩妮 女 1481112027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陈其高 男 1481112002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朱文棋 男 1481112001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邹睿禹 男 1481112023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黄哲 男 1481112004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林柯 男 1481112024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刘福泰 男 1481112030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叶逊 男 1481112019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刘芬 女 1481615003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丘嘉雯 女 1481615014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何飘逆 女 1481615010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赖秋宇 女 1481615004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邱舒如 女 1481615005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江静仪 女 1481615015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谢惠婷 女 1481615007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陈文婷 女 1481615017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吴碧 女 1481615011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赖玲玲 女 1481615013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邱苏丽 女 1481615002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苏婷 女 1481615009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吴美娴 女 1481615006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刘燕华 女 1481615001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廖玲 女 1481615012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周芬琪 女 1481615008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黄佩 女 1481615019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凌静 女 1481615020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 林康坚 男 1481214004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模具制造 模具设计与制造 曾健生 男 1481214010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模具制造 模具设计与制造 吴怡洋 男 1481214002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机电一体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 谢德敏 男 1481214001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机电一体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 孙志强 男 1481214005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数控加工 模具设计与制造 程凯 男 1481214003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机电一体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 黄志杰 男 1481208035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应用电子技术 曾庆荣 男 1481208034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应用电子技术 陈择良 男 1481208037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应用电子技术 黄怀锡 男 1481208038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应用电子技术 陈建超 男 1481208043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应用电子技术 黄可辉 男 1481208039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应用电子技术 潘依拓 男 1481208048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应用电子技术 吴俊锋 男 1481208041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应用电子技术 第 1 页,共 2 页
序号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姓名 性别 考生号 中职学校 中职专业 张建勋 男 1481208045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陈铮 男 1481208044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温振浩 男 1481208046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宋伟镜 男 1481208015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农村电气技术 刘宇明 男 1481208001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杜奕锋 男 1481208006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黄主峰 男 1481208004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李威锋 男 1481208012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农村电气技术 张妙忠 男 1481208011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黄镇桢 男 1481208027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张富生 男 1481208020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赖燕标 男 1481208007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彭国彬 男 1481208029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罗鑫军 男 1481208031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叶文辉 男 1481208032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张嘉兴 男 1481208005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赖开华 男 1481208026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农村电气技术 刘锋胜 男 1481208030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刘扬星 男 1481208016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农村电气技术 王维强 男 1481208025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农村电气技术 钟勇泉 男 1481208018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农村电气技术 钟建立 男 1481208019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农村电气技术 贺锦锋 男 1481208023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农村电气技术 何志坚 男 1481208008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温国彬 男 1481208022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农村电气技术 温志林 男 1481208010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赖健聪 男 1481208003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张万田 男 1481208021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李相清 男 1481208009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黄文彬 男 1481208014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冯涛 男 1481112007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邹茂仁 男 1481208028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农村电气技术 陈敬 男 1481208033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陈勇平 男 1481208017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钟舜权 男 1481208013 紫2 页
录取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