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_诗词名句
望月楼诗句

望月楼诗句-1-秋月始纤纤,微光垂步檐。
朣胧入床簟,仿佛鉴窗帘。
帘萤隐光息,帘虫映光织。
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长门隔清夜,高堂梦容色。
如何当此时,怀情满胸臆。
——南北朝:刘孝绰《望月有所思诗》-2-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馀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南北朝:朱超《舟中望月诗》-3-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
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
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
灰飞重晕阙,蓂落独轮斜。
——南北朝:庾信《舟中望月诗》-4-今夜月光来,正上相思台。
可怜无远近,光照悉徘徊。
——南北朝:萧纲《望月望》-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代:李白《静夜思》-6-空洲夕烟敛,望月秋江里。
历历沙上人,月中孤渡水。
——唐代:刘长卿《江中对月》-7-天汉凉秋夜,澄澄一镜明。
山空猿屡啸,林静鹤频惊。
——唐代:张瑛《望月》-8-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9-皎皎山头月欲低,月厌羁愁睡转迷。
忽觉泪流痕尚在,不知梦里向谁啼。
——唐代:佚名《秋夜望月》-10-满山残雪满山风,野寺无门院院空。
烟火渐稀孤店静,月明深夜古楼中。
——唐代:元稹《雪后宿同轨店上法护寺钟楼望月》-11-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
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唐代:白居易《感月悲逝者》-12-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
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唐代:李涉《中秋夜君山台望月》-13-清秋新霁与君同,江上高楼倚碧空。
酒尽露零宾客散,更更更漏月明中。
——唐代:刘驾《望月》-14-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唐代:赵嘏《江楼旧感》-15-年年明月总相似,大抵人情自不同。
今夜故山依旧见,班家扇样碧峰东。
——唐代:徐凝《却归旧山望月有寄》-16-山下孤城月上迟,相留一醉本无期。
《滕王阁序》原文和翻译

《滕王阁序》原文和翻译《《滕王阁序》原文和翻译》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滕王阁序》原文和翻译《滕王阁序》原文和翻译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译文: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
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
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
雄伟的洪州城,房屋象雾一般罗列,英俊的人才,象繁星一样的活跃。
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荚俊之才。
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
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
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象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刀光剑影,如紫电、如清霜。
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
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2)《聊斋诗集》律诗集萃(下)

(2)《聊斋诗集》律诗集萃(下)《聊斋诗集》坐久(据手稿)坐久神逾远,日真如小年。
树浓多宿鸟,竹滑少鸣蝉。
秋气夜先觉,孤怀穷益坚。
空庭无客到,芳草绿生烟。
《聊斋诗集》大雪连朝(据手稿)窗扑银沙晓箭催,柴门乱落豆稭灰。
薄衾如铁朝寒人,老屋无风雪气来。
读过旋忘犹抱卷,饮少辄醉亦衔杯。
急烧柑柮煨新酒,为问梅花几朵开?《聊斋诗集》客邸晨炊(据手稿)大明湖上就烟霞,茆屋三椽赁作家。
粟米汲泉炊白粥,园蔬登俎带黄花。
罹荒幸不沟渠转,充腹敢求脍炙嘉。
余酒半壶堪数醉,青帘虽近不曾赊。
《聊斋诗集》三月赴郡途中作(据手稿)阴雨连朝(据手稿)马上吟鞭背晓晖,杏花卸尽燕飞飞。
风开细柳黄初褪,暖入平芜绿欲肥。
晚麦如丝春惨淡,旧村经眼梦依稀。
长途人自愁边至,惟见随阳雁北归。
《聊斋诗集》阴雨连朝(据手稿)东风迟日燕来初,近傍湖亭僦一庐。
旅邸思生归雁后,雨声愁在晚钟余。
登山屐作乘泥楯,贳酒藉为引睡书。
喜是吾乡春旱久,青畴此日麦新舒。
《聊斋诗集》送卫方伯代毕振叔白雪楼前晓露深,儒生初学惜分阴,惟馀千古名山业,惭负三年绛帐心。
马上风云已近日,车前辙迹欲为霖,蓝舆北去丰林远,怅望燕山思不禁。
方伯仁声四海闻,官移辇毂近明君。
千金更买燕台骨,一顾能空冀北群。
鹿洞门人归似市,鹅湖灯火夜曾分。
何年节钺仍东国? 稷下重瞻鹤盖云。
《聊斋诗集》二月朔日雪(据手稿)酿雪已连朝,浓云压柳条。
露繁花自落,风定絮常飘。
细碎沾衣湿,飞扬堕地消。
敲窗声不断,隔夜已平桥。
《聊斋诗集》清明后微雨,马上作(据手稿) 芳草返魂野烧青,东风瑟瑟雨冥冥。
芜菁十亩金铺地,桃李一行锦作屏。
趁暖黄花生客路,界云白鹭下渔汀。
清明小雪新寒后,北雁初从马上听。
《聊斋诗集》秋夜临池(据手稿)涨落萍粘壁,新寒潦水清。
净天孤月小,深树一灯明。
暑自宵中减,秋从雨后生。
山居犹未觉,蟋蟀已先鸣。
《聊斋诗集》重阳前一日(据手稿)节近重阳叶渐红,客窗又一听飞鸿。
愁添小雨新寒后,被拥秋声漏滴中。
既为伤农忧谷贱,尤缘多累祝年丰。
作文描写风景常用诗词佳句汇总

作文描写风景常用诗词佳句汇总1.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出处:近现代·毛泽东《沁园春·雪》。
原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释义: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用法提示: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查士标曾为自己的一幅画题了四个大字“如此江山”,后来吕留良又在后面追加了四句:“其为宋之南渡耶?如此江山真可耻。
其为崖山以后耶?如此江山不忍视。
”表达了前代遗老的反清复明之意。
这首词反其意而用之,歌咏的对象没变,感情却迥然不同了。
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词没有了“北国”的限制,只要在中华大地,皆是我国江山。
2.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出处: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原文:“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释义:美丽野花尽收眼底,林中鸟鸣犹感清新。
一幅充满春天活力的画面尽情铺展。
用法提示:这是张九龄在洪州任职时,送别挚友所作。
整首诗气度恢宏,意境开阔,尤其是“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联,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异曲同工,都是千古名句,广为后人传诵。
在公文写作中,“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一联可以用在段首,也可以用在段中,调节文章层次,免得整体过于厚重。
比如,“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春天已至,万物新生,各项工作尽数有序铺开。
3. 凤笙龙笛数巡酒,红树碧山无限诗。
出处:唐·章碣《癸卯岁毗陵登高会中贻同志》。
原文:“流落常嗟胜会稀,故人相遇菊花时。
凤笙龙笛数巡酒,红树碧山无限诗。
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
长杨羽猎须留本,开济重为阙下期。
”释义:笙声笛声不绝于耳,推杯换盏之间,酒已过数巡;屋外花红山青,此情此景,诗情无限。
形容宴饮的热闹场面。
用法提示:在唐朝那个时代大诗人俯拾皆是,章碣真的差一点儿就被埋没了。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
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江楼晚眺景物
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着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1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赏析这首抓住大雨刚过,彩虹尚存,
海市蜃楼将要消失的一刹那,将这一精彩场面剪辑下来,绘成一幅色彩绚丽
的丹青图画。
首联从阳光写起,描摹斜阳余晖,由淡烟疏雨的间隙中射到水面。
这个意境就倍显清新可人。
加上江面经雨水一洗,新鲜明净,海风阵阵
袭来,凉爽人。
题中所谓“景物鲜奇”足见并非虚言。
颔、颈二联展开笔墨,逐一描绘“鲜奇”景物。
颔联描绘了难得见到的海市
蜃楼和雨后彩虹两种奇观。
“蜃散”句写的是海市蜃楼景色,不过诗人未曾描绘其全景,而是抓住了蜃散云收、空中幻影残破的刹那,摄下了“破楼阁”的镜头。
诗人是登楼眺望,目中所视,必有亭台楼阁。
所以“蜃散云收破楼阁”云
云是实景虚写。
“虹残”句也是同一法门。
雨后天空出现的虹,弯弯地好像拱桥,此是常景。
诗人静候至虹影渐渐消残,水中仿佛映着一座断桥时,他眼明手。
描写断桥的诗句

描写断桥的诗句1、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2、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王士祯《浣溪沙·红桥》3、两水缠明镜,双桥落下彩虹。
——李白《秋登宣城胡脁北楼》4、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5、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存有容》6、莫道蓝桥路远,行云中隔幽坊。
——吴文英《风入松·为友人放琴客赋》7、图画舸停在桡,槿花篱外竹横桥。
——欧阳炯《南乡子·图画舸停在桡》8、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
——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9、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导仙?——杜牧《递扬州韩绰推官》10、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
——陈维崧《临江仙·寒柳》11、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孤独溪桥畔。
——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在针线》12、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13、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酒着无人唤。
——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14、又是宾鸿重来后,猛赋得、归期才定。
——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15、朱雀桥边野草花掉,乌衣巷口夕阳横。
——刘禹锡《乌衣巷》16、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秦观《纳凉》17、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则兰舟。
——万俟咏《木兰花快·怨莺花渐老》18、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
——吴文英《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19、高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李梦阳《汴京元夕》20、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21、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
——姜夔《侧犯·咏芍药》22、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王士祯《浣溪沙·红桥》23、眺望涓涓流,青莲扬扬萧萧诗云。
关于桥的诗句

关于桥的诗句关于桥的诗句1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陆游《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陆游《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冯延已《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现代诗:徐志摩《再别康桥》卞之琳《断章》: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窗口看我;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关于桥的诗句2《纵游淮南》原文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纵游淮南》鉴赏扬州是一座古代名城,自从隋堤的杨柳开始在东风里垂缕飘绵以后,虽经历兵燹,却无法夺去这芍药之乡的繁荣秀丽。
历代有多少才华富赡的诗人和艺术家,在这水木清华的城市,度过了他们艺术上的黄金时代,用生花妙笔把这座艺术城市渲染得彩色缤纷,令人神往。
有一个时期,扬州在人们的心目中,简直是一所人间乐园。
唐代扬州诗坛,不但有杜牧写扬州的许多名章俊句,还有徐凝的《忆扬州》为之增辉。
但他们都不知道扬州竟还是人生最好的死所。
这是诗人张祜纵游淮南之后的“发现”。
这首《纵游淮南》以出语惊人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十里长街市井连”,实际上也就是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但不及杜诗之丰神饱满。
“月明桥上看神仙”,所谓神仙,唐人惯以代称妓人。
李师师周邦彦经典语录(李师师宋徽宗周邦彦诗词)

李师师周邦彦经典语录(李师师宋徽宗周邦彦诗词)推荐一些周邦彦的诗词名句1、《念奴娇·醉魂乍醒》年代:宋作者:周邦彦醉魂乍醒,听一声啼鸟,幽斋岑寂。
淡日朦胧初破晓,满眼娇晴天色。
最惜香梅,凌寒偷绽,漏泄春消息。
池塘芳草,又还淑景催逼。
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
荏苒时光,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
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
重愁叠恨,万般都在胸臆。
2、《满庭芳·白玉楼高》年代:宋作者:周邦彦白玉楼高,广寒宫阙,暮云如幛褰开。
银河一派,流出碧天来。
无数星躔玉李,冰轮动、光满楼台。
登临处,全胜瀛海,弱水浸蓬莱。
云鬟,香雾湿,月娥韵涯,云冻江梅。
况餐花饮露,莫惜裴徊。
坐看人间如掌,山河影、倒入琼杯。
归来晚,笛声吹彻,九万里尘埃。
3、《蝶恋花·鱼尾霞生明远树》年代:宋作者:周邦彦鱼尾霞生明远树。
翠壁粘天,玉叶迎风举。
一笑相逢蓬海路。
人间风月如尘土。
剪水双眸云鬓吐。
醉倒天瓢笑语生青雾。
此会未阑须记取。
桃花几度吹红雨。
4、《点绛唇·孤馆迢迢》年代:宋作者:周邦彦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
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知人闷,故来相趁,共结临岐恨。
5、《点绛唇·台上披襟》年代:宋作者:周邦彦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
柳丝轻举。
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
愁凝贮。
楚歌声苦。
村落黄昏鼓。
6、《蝶恋花·月皎惊鸟栖不定》年代:宋作者:周邦彦月皎惊鸟栖不定。
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7、《浣溪沙》年代:宋作者:周邦彦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柳梢残日弄微晴。
8、《浣溪沙》年代:宋作者:周邦彦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的上空不时有淡淡的烟云荡过,不时还夹杂着稀疏细雨,当云过雨收之际,一轮夕阳把金灿灿的阳光撒在湖面上。
风吹江面浪滚波涌,深碧色的波浪在夕阳的照射下,一边是金光跳动,如金蛇游泳,一边是暗色背光,水色对比如呈墨绿,天上的彩云在变化,水面的云气在飘涌,好像刚散的海市蜃楼,雨霁残云像破了的楼阁,由于细雨刚停,空间的水珠与夕阳映照,一条彩虹如桥梁一样架在江上,而彩虹照水倒影入江,一一相应,美不胜收。
加之水波动荡,风吹浪翻,好像许多花片飞舞一样,时暗时明,非常美观;彩云过后晴空一碧,雁群凌空飞翔,好像是青天上的一行字迹。
如此美的景色,只能用颜料勾勒出来,画上题诗,寄送给不在身边的好友。
注释
⑴江楼:杭州城东楼,即望海楼。
吟玩:吟咏玩赏。
水部张员外:
1 / 4
即张籍,中唐著名诗人,当时任水部员外郎。
白居易对其作品评价甚高。
水部,古代中央官署名,魏置水部郎,晋设水部曹郎,隋唐至宋均以水部为工部四司之一。
⑵澹(dàn)烟:清淡的云烟。
疏雨:稀疏的小雨。
间:间隔。
斜阳:夕阳。
⑶江色鲜明:江上的颜色很明亮。
海气:海上吹来的风。
⑷蜃(shèn):大蛤蜊。
江海边或沙漠中,因空气冷热骤变,光线折射,而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到空中或地面上,古人误以为是蜃吐气而成,称海市蜃楼。
散:消散。
⑸虹残:雨后虹影渐渐消残。
⑹花千片:风吹江水,浪花喷涌,如片片白花。
⑺字一行:雁群从青天经过,排成“人”字或“一”字。
⑻著(zhuó)丹青:用颜料著色画起来,即彩色画。
丹青,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
图画取:临摹下来。
画,一作“写”。
⑼题诗:画上题诗。
水曹郎:水部曹郎,水部官职名。
当时张籍在水部任职,故称水曹郎。
【赏析】
这首诗抓住大雨刚过,彩虹尚存,海市蜃楼将要消失的一刹那,将这一精彩场面剪辑下来,绘成一幅色彩绚丽的丹青图画。
首联从阳光写起,描摹斜阳余晖,由淡烟疏雨的间隙中射到水面。
这个意境就倍显清新可人。
加上江面经雨水一洗,新鲜明净,海风阵阵袭来,凉2 / 4
爽人。
题中所谓“景物鲜奇”足见并非虚言。
颔、颈二联展开笔墨,逐一描绘“鲜奇”景物。
颔联描绘了难得见到的海市蜃楼和雨后彩虹两种奇观。
“蜃散”句写的是海市蜃楼景色,不过诗人未曾描绘其全景,而是抓住了蜃散云收、空中幻影残破的刹那,摄下了“破楼阁”的镜头。
诗人是登楼眺望,目中所视,必有亭台楼阁。
所以“蜃散云收破楼阁”云云是实景虚写。
“虹残”句也是同一法门。
雨后天空出现的虹,弯弯地好像拱桥,此是常景。
诗人静候至虹影渐渐消残,水中仿佛映着一座断桥时,他眼明手快按下了快门。
本来雨后彩虹已是奇观胜景,诗人更从水中映照之倒影着笔,又把景色之妙提高一筹。
“破楼阁”、“断桥梁”,既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又显示出诗人于选景上别具只眼的匠心。
颔联为静境描写,颈联遂作动势点缀。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翻”字以诗情作画,写得生动;“点”字以画笔入诗,下得有神。
一“翻”一“点”,使江天景物增添了无限生意,而遗词用意之精微传神,尤为人叹服。
诗人从作画的角度作诗,则诗中有画就不奇怪了。
如此天然胜景,诗人不愿独自欣赏,赶快画为图幅,寄给好友。
张籍有《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就是和这首诗的。
诗中有“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之句,从侧面也可看出白居易诗情画笔的非凡不俗。
景物鲜奇,引动诗人雅兴,故不仅吟玩成篇,且请人画作图幅,题此诗于上,寄赠张水部,末联即写此,字里行间含蕴着难捺欣喜而3 / 4
欲使同道好友共享之心情。
张籍《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诗尾联“见君向此闲吟意,肯恨当时作外官?”即谓白居易身处“天堂”杭州,得优游闲吟,则当无外放任职之遗憾。
这也透露了白居易心情已不似数年前在忠州(今四川忠县)时那样悲郁的消息。
此诗写景层层铺设,淡墨白描,新颖有致而明白如话;其情则寄寓在景物描写中,又涵咏在尾联之点题中,而使人读之有味,味之有趣,得到了轻松愉悦的美感享受。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