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2023年文学_李白的古代经典诗词作品鉴赏

2023年文学_李白的古代经典诗词作品鉴赏

2023年李白的古代经典诗词作品鉴赏李白诗词鉴赏(一)《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赏析: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

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

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

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

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

“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

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

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

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

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李白古诗词及鉴赏

李白古诗词及鉴赏

李白古诗词及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李白古诗词及鉴赏李白古诗词及鉴赏(10首)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古代诗词鉴赏李白的豪情壮志

古代诗词鉴赏李白的豪情壮志

古代诗词鉴赏李白的豪情壮志李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充满了豪情壮志的气息。

他的作品体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展现了他豁达豪放的个性和对自由无拘束的追求。

本文将从李白的生平背景、诗词风格以及具体作品三个方面,展开对李白豪情壮志的鉴赏。

一、生平背景李白出生于唐朝,是一个家道中落的读书人家庭。

他自幼聪慧好学,酷爱读书和诗词,对于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由于家境贫寒,他在求学过程中多次受挫。

这些经历锤炼了他的性格,使他具备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诗词风格李白的诗词风格独特而多样,他的作品从形式上主要包括长诗、短诗、乐府诗等。

他的诗词不拘一格,既有写景抒怀的田园诗,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爱情诗,更有写人写事的叙事诗。

在豪情壮志的表现上,李白的诗词常常表达着他内心的热望和志向。

无论是描绘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色,还是抒发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现象的触动,李白的诗作都透露出他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豪迈和激情。

三、具体作品1.《赠汪伦》:这首诗是李白向好友汪伦表达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之作。

诗中描绘了壮阔的江山和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李白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豪迈不羁的个性。

2.《将进酒》:这是李白最有名的一首诗,也是他感慨人生、表达豪情志向的代表作。

诗中李白以豪放的笔调,描述自己的生活境遇和自由奔放的心境,并寄托了他对未来的追求和理想的赞美之情。

3.《静夜思》:这首短小精悍的诗作是李白创作的代表之一。

诗中描述了他独自一人在寂静的夜晚,抬头望月,思绪万千。

这首诗展示了李白豪迈而独立的个性,以及他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结语:李白的豪情壮志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他的作品流露出浓烈的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激励着后人追逐理想、追求自由的勇气。

通过诗词的鉴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李白的心境和世界观,感受他那不拘一格、信心满满的豪情人生。

文学_李白的经典诗词鉴赏

文学_李白的经典诗词鉴赏

李白的经典诗词鉴赏李白的经典诗词鉴赏1《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⑴洛城:即洛阳城,今河南省洛阳市。

⑵玉笛:华美的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

暗飞声:因笛声在夜间传来,故云。

⑶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⑷闻:听;听见。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

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

’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皆言《折柳曲》也。

”一方面内容多写离情别绪,一方面又暗含一种习俗:人们临别时折柳相赠。

柳,暗指“留”。

⑸故园情:怀念家乡的情感。

故园,指故乡,家乡。

【赏析】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已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

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

“暗”字为一句关键。

注家多忽略这个字。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

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散”字用得妙。

“散”是均匀、遍布。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

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李白诗词鉴赏

李白诗词鉴赏

李白诗词鉴赏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词以雄浑豪放、富有想象力和奇特的形象而著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思想感受。

本文将从诗人的人物形象、创作风格和主题意义等方面进行李白诗词的鉴赏分析。

首先,作为诗人的形象,李白象征着一种豪放不羁的个性和精神状态。

他常常以饮酒作乐、仗剑天涯、游历世界的形象出现在自己的诗歌中,给人一种放浪形骸的感觉。

例如他的《将进酒》一诗,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开头,通过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李白像一个放浪者,他同情悲伤,喜欢时光匆匆流逝,通过自己的狂放不羁和奔放不羁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次,李白作为一位诗人,创作风格以雄浑豪放著称。

他的诗歌语言流畅自然,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和高亢激昂的抒发感情方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他的《静夜思》一诗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四句简朴平凡的古体诗道出了诗人在寂静夜晚所感受到的思乡情愫。

整首诗句简短而富有感情,读来耐人寻味,令人产生共鸣。

另外,李白的诗词还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诗歌常常带有一种梦幻的色彩,给人以追求理想和超越现实的感觉。

比如他的《白日依山尽》一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更上一层楼”就是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超越现实的表达。

诗句中的意象丰富多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最后,李白的诗词还具有深刻的主题意义。

他的诗歌大部分表达的是对自由、对生命、对理想的追求。

通过自己的诗词抒发出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带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这种精神力量正是李白诗词的重要特点之一。

总之,李白的诗词以雄浑豪放、富有想象力和奇特的形象而著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思想感受。

他的形象、创作风格和主题意义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魅力。

他的诗词既有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又有现实主义的时代意义,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诗词鉴赏大全

李白诗词鉴赏大全

李白诗词鉴赏大全李白诗词鉴赏大全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对李白的深厚友情。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都是渲染朋友为李白所设的饯,行之宴的丰盛与隆重。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这时却“停杯投箸”不能饮,足见内心的不平静,继而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添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然而当他的思绪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

通过这样曲折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江上吟李白木兰之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李白的写作风格与思想内涵

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李白的写作风格与思想内涵

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李白的写作风格与思想内涵唐代诗人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鉴赏分析。

一、李白的写作风格李白的写作风格独具特色,常常展现出豪放的气息和宏大的气势。

他的诗歌往往情感丰富,表达直接,具有浓厚的个性色彩。

他尤其善于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使作品具有戏剧性的效果。

李白的诗作大多数采用五言古体诗的形式,其韵律悦耳动听。

他善于使用大量的形象、比喻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充满生动感和艺术感。

同时,他还擅长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

李白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赞美。

他常常以山水、花草、月亮等自然元素为题材,通过精细而生动的描写,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视角。

这种写作风格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怀和诗意。

李白的诗作还富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时代气息。

他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自然、社会等问题的思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苦难。

他以个人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赋予了他的诗歌独特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二、李白的思想内涵李白的诗歌作品不仅仅是美的表达,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的诗歌思想包含了对人生和人类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自由、自然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李白的诗作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无常的洞察力。

他观察社会和人生的变幻,以及人们的欢乐与苦难,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他以深沉的语言和如泉涌般的情感,表达出对生命短暂和逝去的思索和警示。

李白的诗作中蕴含着对自由和个人独立的追求。

他追求内心的自由和人文精神的解放,反对权威主义和约束。

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个人独立和不羁的向往,展示了对传统规范和束缚的冲破。

李白的诗作还表现出对自然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他常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力量的崇拜。

他通过诗歌将个人的情感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融入自然景色之中,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鸣。

关于李白古典诗词鉴赏5篇

关于李白古典诗词鉴赏5篇

关于李白古典诗词鉴赏5篇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内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典诗词鉴赏之李白,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古典诗词鉴赏之李白篇——《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赏析:先写美人盼望的动作,后写美人失望的神情。

此作写一位美人由于殷殷盼望的情侣不至而引起的幽怨之情。

她那暗自蹙眉垂泪的神情,写得惟妙惟肖,楚楚动人。

【注解】:1、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

颦蛾眉:皱眉。

【韵译】: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评析】: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

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

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

着重于“怨”字落笔。

“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

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

古典诗词鉴赏之李白篇——《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这是一首色彩浪漫、气势豪放的写景诗,诗人描绘了一幅景象壮观的“庐山飞瀑图“。

掩卷遐想,人们不禁恍然领悟;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瀑布,岂非诗仙狂放不羁,豪迈恢宏之气慨于艺术领域中之写照乎?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

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

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

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

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

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

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注释:
瀛州:传说中的海上三座神仙山之一,另两座名蓬莱、方丈。

天姥: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

赤城: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天台山的南面。

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

剡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嵊县南。

谢公屐:谢公,南朝诗人谢灵运。

据《南史·谢灵运传》记载,他“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

常着木屐,目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

”金银台:指神仙居所。

白鹿:传说中神仙所骑的神兽。

【赏析】:
李白在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准备由东鲁(今山东省南部)南游越中时,写了这首向朋友们表白自己心情的诗。

全诗既写梦境,也写现实,构思缜密,极富想象,将神话传说和实境奇幻地交织在一起。

这是诗人迭遭失意后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觉得只有梦境才更值得流连;然而梦总是要醒的,一旦接触到现实,只能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呼喊。

全诗兴到笔随,酣畅淋漓地倾泻感情,完全不受形式的束缚,只有李白
这样的伟大诗人才有如此磅礴的气势。

这首诗又题作《别东鲁诸公》。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
名为饯别诗,而离情别绪却并非重点,只因诗人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抱负不能实现,于是发出了深沉的喟叹。

全诗感情
沉郁,狂放不羁,是太白诗中很有特色的诗篇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凋谢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予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
左迁:即贬官,降职。

王昌龄左迁龙标,其实他并无舛误,以故在《芙蓉楼送辛渐》
诗中表明自己的无辜:“洛了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知道他的不幸遭遇后遥寄此诗,深表同情与安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