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10的加减法练习

合集下载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引导学生说出图中大括号的问号的含义
(3)根据图意,提出问题:一共有几只?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自己做并反馈。让学生说说算式所表达的含义,引导学生把算式放到具体的情境中来理解其含义。
2、苹果图(1题第二幅)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表达图意,(树上原来有7个苹果,摘走了2个,树上还有几个苹果?)
4、使学生比较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及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1、能熟练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
2、会比较大小和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1、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法设计:操作、观察
第一课时6和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你有何收获?
五、我练习、我能行
1、完成46页“做一做”
2、完成47页“做一做”
六、我思考、我领先
练习十第6题。
七、课时作业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图文应用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巩固他们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巩固6和7的加减法,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解决?
五、我练习、我能行
(1)教材第41页“做一做”
(2)师指导生完成练习九的第4题。
六、我思考、我领先
将左起第6只企鹅圈起来。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第九课时:10的加减法

第九课时:10的加减法
特= 10-5=
引导学生直接从10的组成去想
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操作,写算式
抛10个花片,根据正反面的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要注意交流活动的落实)
师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课题:10的加减法
备课人:修改人: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6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笔头练习:10的组成
二、自主探究
1、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通过对照点子图,引导孩子从10的组成入手想想,进行计算。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书翻到66页,试着填一填。
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课题)
4)学生上黑板归类整理,即时记忆
四、巩固深化
1、小狗熊爬楼梯
看到10个台阶,小狗熊爬上了1个台阶,你会想到什么问题?根据这些问题,你会列出哪些算式?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课时练习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课时练习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课时练习3.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1)1填空。

(1)14个百减5个百是()个百,写作()。

(2)8个百加7个百是()个百,写作()。

2在〇里填上“>”“<”“=”。

300+700〇400+500 70-30〇80-50150+130〇120+200 300-130〇190-203口算。

40+80= 300+460=430+880= 720-270=参考答案1 (1)9 900 (2) 15 15002 >>< =3 120 760 1310 4503.2整十整百数的加减(2)1填空。

(1)90里面有()个十,210里面有()个十。

(2)16个十是( ),260里有()个百()个十。

2选择:小明家里面有100千克大米,已经吃掉了40千克,还剩下()千克?A.70 B. 60 C. 1403计算下列各题。

530+880= 700+500=810-790= 1340-450=参考答案1 (1) 9 21 (2) 1602 62 B3 1410 1200 20 8903.3练习六1在□里面填上适当的数。

□+150=350 400+900=□830-□=140 700-□=4502 二年级的学生乘车去博物馆,二年级共有学生75人,每辆大巴车可以乘坐30人,2辆大巴车能坐的下吗?需要多少辆?3小明家离学校有7千米,小明每小时能步行3千米,小明在家从6:00出发,8:00能到学校吗?参考答案1 200 1300 690 2502不能 33不能4 3.4加减法的简单估算51下面的数分别接近几百?填一填。

6 397() 415() 204() 708()72估一估,填上合适的数。

8一个电磁炉原价507元,现价304元,大约便宜()元。

9一个电视机原价999元,现价698元,大约便宜()元。

103白楼小学的同学共捐出了398本故事书,另外他们还捐赠了596本科技书,11捐出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大约多了多少本?121314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大约捐了多少本?15161819202122232425参考答案261 400 400 200 700272 200 300283 200 100029 3.5练习七301估一估,把得数填在后面的□里。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第十一课时10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第十一课时10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第十一课时 10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第十一课时,内容是10的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1. 理解10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 学会用实物和图片进行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掌握10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10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 能够运用实物和图片进行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掌握10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0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10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实物(如苹果、小球等);2. 图片(如数字卡片、加减法算式等);3. 黑板和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实物,如苹果或小球,并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苹果或小球分成两组,每组有几个,总共又有几个呢?”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回答问题。

2. 例题讲解:我会用图片和实物来展示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例如,我会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6个苹果,然后再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4个苹果,我会问学生们:“我们怎样才能得到10个苹果呢?”让学生们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找到答案。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用实物或图片来进行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计算方法讲解:我会讲解10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例如,如何从10中减去几个数,如何将几个数加到10中,并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5. 巩固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用黑板和粉笔来进行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0的加法:10 + 1 = 1110 + 2 = 1210 + 9 = 1910的减法:10 1 = 910 2 = 810 9 = 1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实物或图片进行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将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

10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的基础上,学会得数是10的加减法和10减几的减法,并能正确口算。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看图说图意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的基础上,学会得数是10的加减法和10减几的减法,并能正确口算。

教学具准备:苹果数字卡、数字卡片、小花、小棒、五角星、小黑板。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1.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提问:哪些数可以组成10呢?(答: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表扬。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同学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10的组成,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10的知识——10的加减法。

二、新授。

1、出示圆圈图:9个白○,1个蓝○。

问:小朋友,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问:你能根据你说的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9=10、9+1=1010-1=9、10-9=1学生齐读算式。

2、出示圆圈图,8个白○,2个蓝○。

问:你们会用四道算式表示呢?学生写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8+2=lO 2+8=10l0-2=8 10-8=2学生齐读算式。

3、问:你们能看图写出四道算式吗?试试看!打开书61页,将剩余两幅点子图的算式补充完整。

①写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别人写的算式是否和自己的一样,并且说说自己的理由。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独立完成,然后下座位与别人进行交流)②请两位学生把算式写在黑板上,集体订正。

7+3=10 3+7=lO l0-7=3 10-3=76+4=10 4+6=10 10-6=4 10-4=64、想一想。

出示:5+5=口10一5=口请全班同学用手指来表示出得数。

将书上的算式补充完整。

三、巩固练习1、游戏“找朋友”:用数字卡片组成l0。

让学生随便出一张10以内的数字卡片,自由的和其他同学组合,使两张数字卡片的和为10。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二》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二》精品教案

《练习二》精品教案一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

(教材第48~49页)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 在运算过程中提高口算速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综合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把10以内的加减法都学完了。

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疑问?学生可能回答:•我知道了在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画图形,可以摆小棒或花片。

•我知道了可以用算式记录我们分物体的过程。

•对于看图列式有什么窍门吗?•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师:同学们既有收获,又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这很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知道学习,知道学习才会有进步。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相信只要你好好学,就会有收获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和不足,为练习课层次的提升做准备。

让学生有点压力,努力学习,慢慢进步。

自主探究1. 看图列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第5题)(1)师:仔细观察第一幅图、第二幅图,有什么相同之处?生1:物体都是两堆的。

生2:有两堆物体的图问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列式;如果知道总数了,问其中一堆的数量,就用减法列式,让总数减去知道的那一堆的数量就是要问的那一堆的数量。

师:总结得很好。

这样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看图列式的窍门了。

试试看,能做对吗?学生写好后,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想法。

(2)师:仔细看看第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生1:图中不是分成堆的物体。

生2:但是图中告诉我们总数是6人,能看见2人,问号表示问我们船里有几人。

这就是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师:对啊,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就是从总数里面去掉已知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快试试看。

新课标第一网点名让学生汇报结果。

(重点放在前面对此类问题有疑问的学生身上)(3)师:看第四幅图,谁能给大家讲讲,像这样的该怎么办呢?生1:跟物体分成两堆的一样,用加法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第三课时三位数加法1

三位数的加减法第三课时三位数加法1

试。

2.算法交流①把这两个加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个加个,再十加十,最后求出他们的结果。

②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③先加到整十数,再继续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这些学过的本领来研究三位数加法横式计算的方法。

师:我们想用横式计算,可以请哪些数学工具来帮忙?(板条块,简图和数射线草图。

)师:请选择你喜欢的计算工具,圈一圈画一画写出计算过程。

a.用正方体积木块组成的板、条、块摆出356+247356 +247=603个加个 6 + 7= 13十加十 50 + 40 = 90百加百 300 + 200=50013+90+500=603利用板条块,把这两个加数分别拆成了整百数、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用百加百、十加十、个加个的方法求得了结果。

b.用简图画出356+247356 +247 =603百加百 300 + 200 = 500十加十 50 + 40 = 90个加个 6 + 7 = 13500 + 90 + 13 = 603师:A、B两看台共坐了603人。

c.在数射线上画出356+247① 356 +247=356+200+40+7 先加百=556+ 40 +7 再加十=596+ 7 最后加个=603用这种方法先加百、再加十、最后加个,不仅能像一年级时写分步算式的形式,还可以像他这样写成递等式的形式。

② 356 +247=356+ 7+40+200 先加个=363+ 40 +200 再加十=403+ 200 最后加百=603巧算356+247=353+250=350+250+3=600+3=603(三)归纳算法1.师生共同观察、讨论:第1、2种方法是百加百,十加十,个加个。

第3种方法是先加百,再加十,最后加个或先加个,再加十,最后加百。

第4种是巧算的方法,即把其中一个加数看成整十数先加,再加个位数。

这几种算法都是通过分拆,变为原来学的本领进行计算。

2.追问: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跟进练习:345+543小结:在解决三位数横式计算时,我们可以像这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最后合并在一起,也可以像这样,把其中的一个加数分拆成几百、几十和几,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课课练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课课练

人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课课练目录1.小数的加减法第1课时相同数位小数的加、减法 (1)第2课时不同数们的小数加、减法 (5)第3课时小数加、减法练习 (8)参考答案 (11)第1课时小数相同数位的加、减法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对齐,也就是把()对齐,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如果得数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3.97+0.48= 验算:14.81-5.69= 验算:9.67+17.48= 验算:98.96-47.68= 验算: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5+()=8.9 ()-2.6=9.6 3.05-()=1.9 ()+2.35=4.21 2-()=0.8 1.9+()=3.6 2、在○里填上“<”、“>”或“=”。

18.7-11.5○3.92+0.65 7.34+3.08○8.52-0.5210-5.88○7.28-1.5 26.52+4.48○19.9+11.13、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米”作单位计算,“7米5厘米+4米50厘米”的正确式是()。

①7.5+4.5 ②7.05+4.05 ③7.05+4.5(2)减数增加4.5,被减数不变,差( )。

①增加4.5 ②减少4.5 ③不变(3)两个小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0.7,另一个加数减少3.6,和( )。

①增加4.3 ②增加2.9 ③减少2.91、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2、门洞的高度是1.6 m ,羊的身高是多少米?骆驼呢?3、解决问题 (1)一枝钢笔8.55元,一个笔记本比一枝钢笔便宜1.35元,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一共需多少元?75.80元 我们班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58.00元 92.50元 45.50元 我的身高比洞高0.9 m 。

我的身高比洞矮0.8 m 。

(2)小刚和小红两个人的钱比小红的多0.87元,比小刚的多5.2元,小刚和小红两人一共有多少钱?漏掉小数点的悲剧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独自一人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经过一昼夜的飞行,完成了任务,胜利返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