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钟鼓报天明。”原文、赏析
孟浩然《春晓》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孟浩然《春晓》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名浩,以字行,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曾隐居鹿门山。
开元十六年(728),至长安应试,落第回乡。
开元十七年至二十年,漫游吴越等地。
二十五年,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不久即辞归养病。
二十八年,友人王昌龄自岭南赦还,相见欢饮,食鲜疾发而卒,年五十二。
两《唐书》有传。
孟浩然可谓一生布衣,过的虽是隐居与漫游生活,但并未忘情仕进。
他和王维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并称“王孟”。
许《彦周诗话》云:“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
”他的诗风格冲淡清幽,但“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卷五引《吟谱》)。
尤工五言诗,谢榛云:“浩然五言古诗近体,清新高妙,不下李、杜。
”(《四溟诗话》卷二)现存诗二百六十余首,有《孟浩然集》传世。
【原文】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 。
夜来风雨声 [2] ,花落知多少?【注释】[1]“春眠”二句:谓春睡中不知天已明,是处处鸟鸣使人惊醒。
[2]夜来:昨夜。
【译文】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解读】春晓,春天的早晨。
诗中所写,乃隐居情事,可推测或是孟浩然四十岁以前隐居襄阳时所作,也可能是开元二十六年(738)辞幕还家到二十八年去世这一段时间内所写。
诗中两用倒装手法,而能自然无痕。
首句写春睡甜酣以至不知天明,紧接着又“处处闻啼鸟”,乃鸟啼惊梦之意,却并无惊破好梦的嫌恶之情,似是不觉中自己醒来,闻鸟鸣而悟天明,实则“闻”在前,“悟”在后。
此处为倒装一也。
第三句“夜来风雨声”,既然有“春眠不觉晓”之甜酣,又何从知夜来风雨,似乎突兀;第四句“花落知多少”,想来定是起床后见花落满地,始悟一夜风雨。
至此,方知首句“不觉晓”之甜酣为真实。
此处为倒装二也。
而此诗又岂仅卖弄精巧之作,赞春眠之酣,惜春归匆匆,幽居自适,忧乐自为。
蝴蝶自由的诗句

蝴蝶自由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蝴蝶自由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 描写蝴蝶渴望自由的诗词或句子1.草地里的蝴蝶全是白颜色的,如雪球在飘舞,虽然很美,但让人觉得有点单调、乏味。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很渴望得到1只,便纷纷拿起我们手中的扫把,衣服等大叫着去捉,捉住1个要兴奋好1阵子呢!2.在阳光下,有的蝴蝶在花朵上翩翩起舞;有的蝴蝶在相互玩耍你追我赶;还有的蝴蝶在5颜6色的花上采可口的花粉。
3.蝴蝶,就是那穿着明丽服装、翩翩地飘舞在花丛中的小仙子。
蝴蝶不仅是小小舞蹈家,身上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本事呢!4.过了1个月,我的凤仙花开花了,看看那多朵很美,看看这朵,也很美,我又观察蜜蜂在他身上采蜜,我看了,似乎多蜜蜂说,多谢你!5.蝴蝶之所以漂亮不仅由于它破茧成蝶时的华丽,更由于它在蜕变过程中所承受的苦痛与艰辛!6.1只大蝴蝶扇动着1对彩色的翅膀,扑向窗口来了。
它先在茶花的枝头兜了几个圈子,接着又飞到茉莉的上面,最终轻轻地停在雪白的茉莉花朵上。
可是茉莉花朵太小了,负担不了它的重量,摇摇摆晃的,好像有点站不稳。
可是,也用不到为它担忧,看,它扇动着宽大的翅膀,保持了身体的平稳,它若接若离地晃动着身子站在花朵上,又好像是悬在半空中。
7.那颗心乐得快要盛不下蜜糖般的喜悦。
2. 蝴蝶的诗句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唐·李商隐句子意思: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憧憬那自由拘束的蝴蝶,望帝那美妙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2、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清明日对酒》宋·高翥句子意思: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处处飘舞,凄惨地哭泣,犹如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1般。
3、蝴蝶上阶飞,烘帘拘束垂。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宋·陈克句子意思:蝴蝶在台阶上翩翩起飞,帷帘在微风里拘束飘垂。
4、8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长干行》唐·李白句子意思:8月里,黄色的蝴碟飘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
《关雎》阅读赏析

《关雎》阅读赏析《关雎》阅读赏析(通用7篇)《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雎》阅读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关雎》阅读赏析1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
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
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
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
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
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
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七 诗歌鉴赏第05讲 鉴赏诗歌情感价值观 练习(原卷版)

第05讲鉴赏诗歌情感价值观(基础题和拔高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谢寺①双桧②刘禹锡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
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
龙象界③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
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
【注】①谢寺:即法云寺,原是东晋大都督谢安的住宅,后其姑母削发为尼,遂改住宅为寺,故世称“谢寺”。
时诗人30岁,因回忆曾在杜佑军中任职所作。
②桧:一种常绿乔木。
③龙象界:佛界。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①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②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冶城: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
安石父王益为江宁(南京)通判,死后葬于江宁牛首山。
此诗是作者寒食节为父亲扫墓时所写。
②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代指官位爵禄。
★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三步复习方案》考点19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题组训练)(原卷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

古代诗歌阅读考点19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原卷版✬题组训练A组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曲江二首(其一)①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②。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注】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唐军暂时击退叛军收复长安后。
杜甫时任左拾遗,因屡次进言,被皇帝疏远冷落,频遭贬官。
②麒麟:传说中的瑞兽,此指冢边石塑之麒麟。
1.(2020西南名校联盟,3分)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从花瓣飘飞的景象落笔,描绘出“风飘万点”的暮春图景,“落花时节”所牵动的不仅是诗人的伤春之愁,还有国家大难未靖、自己忠而见弃的哀愁。
B.“一片花飞减却春”表现出诗人非同寻常的敏锐感觉,美好事物的一点点缺憾便引起诗人惆怅。
该句与成语“一叶知秋”异曲同工,堪称锤炼语言的典范。
C.颔联两句不仅形象丰富,对仗工整,而且“且”“莫”等虚词的运用,更利于传达丰富的意蕴和幽微的情绪,展现了格律与灵活辩证统一的特色。
D.颈联与刘禹锡的两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内容和手法相同,都是以小见大,于荒凉破败之景中寄寓了诗人慨叹盛衰兴亡的伤感。
2.(2020西南名校联盟,6分)尾联中的“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
诗人“细推”了哪些“物理”?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3~4题。
咏兰叶[明]张羽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泉州刺桐①[宋]丁谓闻得乡人说刺桐,叶先花发始年丰。
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
【注】①《泉州府志》云:“刺桐先萌芽,花后发,则其年丰,否则反之,故谓之瑞桐。
”3.(2023新编,6分)《咏兰叶》与《咏泉州刺桐》都是咏物诗,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4.(2023新编,6分)两位诗人都在诗中表达“爱叶不爱花”的观点,请分别概括其“爱叶不爱花”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晏几道与苏轼的梦词比较

文学评论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频频出现的意象。
词人爱写梦,其中苏轼和晏几道写梦尤其多。
260首小山词和三百多首苏词中,出现梦字的分别多达五十多首和近七十首。
这二人为什么都这么爱写梦,他们的梦词又有何不同呢?一、造梦与喻梦——晏几道与苏轼梦词的主要差异晏几道在《<小山词>自序》中说道:“考其篇中所记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
”随手翻翻《小山词》,便可见“春梦”、“秋梦”、“高唐梦”、“阳台梦”、“云梦”、“残梦”、……晏几道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彩迷离的梦境。
但是小晏梦词题材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抒写相思离愁和人生的孤独失意。
宋词中这类梦词不少,晏几道梦词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带有极强的主观性,他是在主动地创造着自己的梦境。
“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
”“别后除非,梦里时时得见伊。
”他分明是自己就想做梦的。
他通过创造梦境来建立一个与现实不同的情感世界。
因为现实中佳人不再、好景难长,所以只能寄情于梦境。
他留恋过去的美好,于是在梦中追忆:“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现实中失去的人,他在梦中追寻:“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现实中见不到的佳人,他只能想象在梦中相逢:“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
”,“唯有梦中相见,犹似旧,奈人禁,偎人说寸心。
”在这样的梦中,他可以忘掉烦恼忧愁。
他不愿从梦中醒来,因为“觉来何处放思量?”梦境越美好,醒来后便越觉得孤独凄凉。
梦醒后是痛苦的现实,所以他宁愿沉浸在自己所造的梦中。
“莫道后期无定,梦魂犹有相逢。
”他这样来安慰和麻醉自己,来消解现实人生中无法摆脱的苦闷。
于是,“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他全身心地投入于自己创造的梦境中,以至于都分不清梦境和现实了。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这样的“鬼语”,也只有像小晏这样全身心地投入梦境中,才能写得出来吧。
名家写作 _ 苏轼大大的神仙文

名家写作| 苏轼大大的神仙文笔,还能这样惊艳改写,跪了!苏轼,众所周知,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巨闪亮、巨灿烂的明星啊!有时候,纸条君会忍不住想:如果将他的神仙文笔改写一下,变成考场上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会怎样?emmm……估计篇篇都是50+。
不信往下看,原来苏轼大大的文章,改写后竟会这样惊艳,分分钟撩动老师的心弦~苏轼的诗词佳句,或直接或间接地都诠释出了他本人的浩然之气、豁达快意。
跟着纸条君的脚步,看看之中的文人风度、人生哲理可以怎样化在我们的作文里吧~一、超然出世,羽化登仙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若是议论文,诗句可以这样仿写:东坡与友人月夜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将己身融入江水天地之中,于其间尽享清风、白露、月色、天光之美,作千古绝赋《赤壁赋》。
悠然旷然,乘一叶扁舟,纵其所如,随波飘荡。
神思纵游,于百代千载、魏阙江海之中驰骋;心境开阔,于经营人生,尘世机务之中超脱。
终得精神之自由,飘飘然出世,羽化而登仙。
适用于亲近自然、自由自在、超然出世等主题,如2015年广东卷《感知自然》。
若是记叙文,诗句可以这样仿写:月出东山,流淌出莹白的亮光,倾进无边无际的江水中。
江面辽阔,升腾起茫茫的白雾,氤氲万事万物的轮廓,消弭天地之间的分际,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好似千里尺素铺展开来,仙人作画:一笔浓墨轻点,是雾中远山青黛;笔锋余韵不绝,拖带出一线长横,是堤岸;云袖沾染墨迹悄然落下,是一叶轻舟。
尺幅千里俨然仙人之境,人于其间逍遥自在游。
二、师范渊明,归园田居1.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西江月·顷在黄州》2.一片懒心双懒脚。
好教闲处著。
——《谒金门·秋兴》3.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鹧鸪天》若是议论文,诗句可以这样仿写: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只因于尘世间寻得一方净土,守得一世静心,春看百花秋赏月,夏喜凉风冬观雪。
春季蝴蝶的诗句

春季蝴蝶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春季蝴蝶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蝴蝶的诗句[诗词]咏蝶 --转载 [诗词]咏蝶蝴蝶自古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吟诗作词中常提到蝴蝶,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1诗中布满对亡友的追思,抒发悲欢离合的情怀,诗中引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上句“庄生晓梦迷蝴蝶”喻物为合,而下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喻物为离。
李白在《长干行》的诗中,也有1句:“8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杜甫诗《曲江2首》中写道:“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靖蜒款款飞”。
将蝴蝶在花丛中飘舞觅食、交配、产卵和蜻蜓点水产卵,1触即飞之状,描绘得栩栩如生。
北宋谢逸在《蝴蝶》中描述到:“狂随柳絮有时见,舞人梨花何处寻”。
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2首》诗云:“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
”分别描述菜白蝶在白色的梨花中飘舞和黄粉蝶喜在黄色的油菜花中飘舞的情景……《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510弦, 1弦1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2联,大抵说往事如烟)《春夕旅怀》崔涂(唐)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3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5湖烟景有谁争?(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惜春,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富有诗意)《骄儿诗》李商隐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
(写少年活泼飞奔追蝴蝶抓柳絮)《杂诗之8》(晋)张协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
下车如昨日,望舒45圆。
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
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
闽*越衣文,胡马愿度燕。
土风安所归,由来有当然。
《和主薄季哲怨情》(南朝)谢眺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
《春感诗》(唐)李白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
《古意2首》(之2)(南朝)梁武帝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
《曲江2首》(之2)(唐)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知钟鼓报天明。
出自宋代苏轼的《南歌子·再用前韵》
原文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
不知钟鼓报天明。
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
求田问舍笑豪英。
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在凤翔通判任的苏轼赴长安(今西安),往岐山,过宝鸡,重游终南山,游途中遇到晴雨变化,苏轼由景生情写下该词。
译文
山中下雨我便冒雨去喝酒,傍晚天气晴好我便和衣而睡。
不知道报时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