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稿件朗诵中停顿的三种方法(强调停顿 生理停顿 语法停顿)
朗诵艺术中的一般语言技巧

朗诵艺术中的一般语言技巧一、停连1.停顿包括:文法停顿、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心理(情感)停顿。
● 文法停顿:第一种按照行文的标点符号进行停顿,第二种由文章结构决定的,这种停顿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部分等所作的停顿。
停顿是有思想,有内容的,并不是空的。
● 语法停顿:由句子的语法结构造成停顿。
①某些介词前面或后面②方位后③动词后④某些连词前面或后面(因为,如果,和等)●逻辑停顿:一般较短,只相当于顿号所作的停顿。
有强调性停顿,并列式停顿,呼应性停顿(有些词具有领属关系,比方说,是、想、要、有、像、如等,其后要停顿)领词,尾词停顿。
●心理停顿:由心理情绪决定的,常有激发诱导的意味。
达到的效果“此时无声胜有声”“虽无言,却有情;虽无声,却意无穷”例如:美丽的梦 / 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 / 而不可求的,常常在 / 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 / 出现——席慕容《初相遇》2、与停顿相反的一对观念——连贯(用~表示)朗诵过程中,思想情感一直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在意思延续或激情澎湃的地方,必须一气呵成,这就需要用语流连贯的表达技巧。
例如:你的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二、重音——重音的读法1、低中见高法:就是把要强点的字词读得重一些,响一些。
这是最常见的方法。
2、实中转虚法:虚声指声轻气多的声音。
采用重音轻读的形式。
3、快中显慢法:把某些字词的读音有意拉长,形成拖腔。
4、连中带停法:运用停顿来突出重音,几乎每个主要的重音都离不开它。
三、节奏:节奏是在一定思想感情起伏的支配下,呈现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音形式的循环往复。
基本要领:句首不同起,句尾不同落,句腰不同峰。
例:《最后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沉稳型《春》《天上的街市》——轻快型《沁园春雪》《济南的冬天》——舒缓型现代诗歌朗读技巧诗歌需在不断的诵读中方能体现其神韵,现代诗歌更是如此。
一般来说,朗读现代诗歌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朗诵中关于停连的技巧

朗诵中关于停连的技巧停连是指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所作的声音的中断和延续,是停顿和连接的统称。
在朗读的多种技巧中,停连是内容丰富且变化多彩的一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朗诵中关于停连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到你。
朗诵中关于停连的技巧停连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落停,即停顿时间相对较长,句尾声音顺势而落,声止气也尽。
这种停顿多用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读完之后,句逗停顿多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二是扬停,即停顿时间相对较短,停顿时声停但是气不断、意不断,停之前声音稍上扬或持平,声虽止但气未尽,停之后的声音或缓起或突起,一听便知道还有下文。
这种停顿多用在一个意思还未读完而中间又需要停顿的地方。
三是直连,即顺势而下,连接迅速,不露连接的痕迹。
多用于内容联系紧密,持续抒发感情的地方。
一般与扬停配合使用。
四是曲连,即在连接处有一定空隙,但又环环相接,迂回向前。
多用于既要连接,又要有所区分处。
常与落停配合使用在实际运用中,根据朗读者和听众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可以将停连分成十种基本类型,即呼应性停连、区分性停连、并列性停连、分合性停连、强调性停连、判断性停连、转换性停连、生理性停连、回味性停连、灵活性停连。
类型不同,停连的位置也不同。
呼应性停连是在理清语句大意的基础上,表达出前后语句之间的照应关系的停连。
要分清是一呼一应、一呼多应还是多呼一应。
“呼”和“应”是一种内在联系的表现。
在一呼多应中,要弄清多应之间的关系是并列、递进还是其他关系。
拓展:顾城现代诗精选【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叽叽喳喳的寂静】雪,用纯洁拒绝人们的到来远处,小灌木丛里一小群鸟雀叽叽喳喳她们在讲自己的事讲贮存谷粒的方法讲妈妈讲月芽怎么变成了金黄的气球我走向许多地方都不能离开那片叽叽喳喳的寂静也许在我心里也有一个冬天一片绝无人迹的雪地在那里许多小灌木缩成一团维护着喜欢发言的鸟雀【悟】树胶般缓缓流下的泪粘和了心的碎片使我们相恋的是共同的痛苦而不是狂欢我唱自己的歌我唱自己的歌在布满车前草的道路上在灌木的集市上在雪松和白桦树的舞会上在那山野的原始欢乐上我唱自己的歌【我唱自己的歌】在热电厂恐怖的烟云中在变速箱复杂的组织中在砂轮的亲吻中在那社会文明的运行中我唱自己的歌我唱自己的歌即不陌生又不熟练我是练习曲的孩子愿意加入所有歌队为了不让规范的人们知道我唱自己的歌我唱呵,唱自己的歌直到世界恢复了史前的寂寞细长的月亮从海边向我走来轻轻地问:为什么?你唱自己的歌【土地是弯曲的】土地是弯曲的我看不见你我只能远远看见你心上的蓝天蓝吗?真蓝那蓝色就是语言我想使世界感到愉快微笑却凝固在嘴边还是给我一朵云吧擦去晴朗的时间我的眼泪需要泪水我的太阳需要安眠。
朗诵停顿技巧范文

朗诵停顿技巧范文朗诵是一种通过声音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文字的方法,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音色的变化、语调的起伏等手段来传达文字的情感和意境。
在朗诵中,停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它可以帮助传达清晰的表达和更好地引导听众的理解和感受。
以下是一些朗诵停顿的技巧。
1.标点停顿:根据标点符号进行停顿是最基本的朗诵停顿技巧。
当遇到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时,可以稍微停顿一下,以示一句话的结束。
这样可以给听众一些停顿的时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你所表达的内容。
2.逗号停顿:逗号是一种比较短暂的停顿,它通常表示在句子中的小幅停顿,帮助区分句子中的各个成分。
在朗诵时,可以在逗号处稍微停顿一下,让听众有时间理解和消化你的话语内容。
3.短句停顿:在朗诵中,有时候短句可以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可以给听众一个思考和感悟的时间。
当你在朗诵中遇到一些短句时,可以稍微停顿一下,以突出短句的重要性和意义。
4.长句停顿:长句是指一些比较长的句子,在朗诵时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停顿来分解句子结构和表达层次。
在朗诵过程中,可以在长句中寻找一些适合进行停顿的位置,以保证句子的流畅和听众的理解。
5.语气停顿:朗诵是一种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和意境的方式,通过适当的停顿可以更好地传达语气和情感。
在朗诵时,可以通过停顿的长短和频率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语气,比如停顿可以做得稍长一些来表达疑问或者思考,可以做得稍短一些来表达激动或者紧张等。
6.故事情节停顿:在朗诵有故事情节的文本时,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来决定停顿的位置和长短。
当遇到一个情节的转折点或者高潮时,可以适当进行停顿,以增强故事的张力和吸引力。
7.重点词语停顿:有些词语在句子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通过适当的停顿来突出这些关键词语。
在朗诵时,可以在重点词语处稍微停顿一下,以增加词语的强调和表达。
8.引导思考停顿:朗诵不仅仅是给听众传递信息,还包括引导听众思考。
在朗诵中,可以适当设置停顿来引导听众思考,比如在一些问题挑战性较大的地方停顿,让听众有时间思考和思索。
演讲停顿技巧有哪些

演讲停顿技巧有哪些停顿是普通话应用里较为重要的表达技巧之一,它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受众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在实践中我们要结合以上的停顿技巧来进行表达,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演讲停顿技巧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何恰当地使用停顿(一)、准确把握语境。
停顿的涵义非常丰富,它以语言形式的最小值换取最大意义的交流。
不同语境下的停顿表述完全不同的意思:停顿可以表示默许,又可以是保留己见;既可以表示举棋不定,又可以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标志;既可以表示抗议、愤怒,又可以是心虚的流露……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明白停顿的确切含义。
(二)、正确把握时机。
并非每次交谈必有停顿,不恰当的停顿,会使一个连贯的说话过程中断,影响表达效果。
如果不分场合故作深沉、高雅而滥用停顿,只会给人留下矫揉造作的印象。
其次,停顿的时间长短要适度。
停顿的确能对听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如果时间掌握不当,其结果将会适得其反:停顿的时间太短,听众来不及反应,等于没有停顿; 停顿的时间过长,听众有足够的时间“想一想”,在高潮到来之前做好心理准备,本想强调的话反而变得平淡无味。
停顿多长时间为宜,要根据说话内容、目的、对象、场合而定。
(三)、恰当辅以其他态势语言。
停顿不是全部说话活动的停止,只是有声部分的暂停。
停顿时,要求姿态、表情等态势语言充分发挥作用。
常见的停顿,一是以“目”说话,要表达的情感,从目光中流露。
二是以“表情”说话,表情或严肃,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
虽未吐一字一词,但停顿给了听者揣摩其“潜台词”的时间。
同样可以获得答案。
三是以“感情”说话,举手、投足、坐相、站姿都能传递信息,使听者于无声处看姿势,谈究竟。
(四)、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
耐心地沉默,本来就是一种修养。
停顿,不仅要给对手施加心理压力,使对手在长久的沉默中失去冷静。
而且,可以有助于你的倾听,及时分析对手言行的目的和意图,从而达到超出停顿本身的作用。
这就要求,运用停顿时,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有耐心。
播音主持停连讲义

播音创作基础——停连播音主持语言表达得基本技巧(外部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在一组稿件或一档节目中,语句得形态就是千变万化得。
一句话里,哪里该停,停多久,哪里就是重音,哪里该轻读,一段话中,哪几句该连,哪几句不连,哪几句就是重点;整个句子得声音形式就是升就是降,就是强就是弱,就是急就是缓……这都大有学问。
这节课我们来讲一下其中得表达技巧之一,“停连”。
什么就是停连呢,简单地说,有声语言得停连就是指语流中停顿与连接得总称。
为什么要把停连作为播音主持语言创作得技巧之一单列出来讲呢。
下面让我们三个方面来了解下停连在有声语言创作中得必要性。
从生理角度瞧,播音员、主持人得声音就是靠气息支撑得,除了发较短得句子外,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停歇地一口气说到底。
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必须有不断补充与调节气息得自然生理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瞧,语言就是思维与情感得反映,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肯定会有思维活动、情感运动,会有一个组织与选择恰当得语言,来表达思维并准确发出声音得心理过程。
内容表达上讲,适当得停连让听者有时间领会内容,突出重要信息。
在广播电视传播中,我们播音主持语言得停连就是以心理需要为主、生理需要为辅得。
要想正确运用停连为内容与思想感情服务,首先要照准停连得位置。
其次虽然停连在口语表达中很重要,但就是还应注意,停顿不宜太多,否则会支离破碎,特别就是新闻类节目得播报中,应少停多连。
停顿与连接都就是有声语言中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得方法,就是有声语言中得标点符号。
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个例子来感受下“停连”在语义表达中得重要作用。
例子:相传主人请客,给客人发请柬,客人回复: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于就是主人做了一桌青菜,结果客人很生气。
请问:主人与客人分别对这句话怎么断句?客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主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一、播音主持得节奏——停连停连:有声语言得流动过程中,声音得中断与延续。
朗诵技巧之语调、重音、停顿、语速、句调方法要领提示指导

朗诵技巧之语调、重音、停顿、语速、句调方法要领提示指导朗诵基本技巧之语调、重音、停顿、语速、句调1、语调语调是用来表达句意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
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文章的内容不同采用的基调也不同,如《小溪流的新家》一文的基调是欢快活泼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基调是深沉悲痛的,读的时候要注意区别。
2、重音重音包括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心理重音。
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
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如: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
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
内容和感情支配的。
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我去过上海。
(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3、停顿停顿有语法停顿、心理停顿、逻辑停顿。
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
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
播音主持在主持时有什么技巧?怎么学会讲话的停顿和连接?

播音主持在主持时有什么技巧?怎么学会讲话的停顿和连接?
播音主持在主持时有什么技巧?怎么学会讲话的停顿和连接?
一、呼应性停连
在理清语句本意的基础上,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照应关系。
要分清是一呼一应、一呼多应还是多呼一应或先呼后应。
在一呼多应中,要理清多应之间的关系,是并列、递进还是其他关系。
二、区分性停连
区分语意、顺畅语气,以求听众一听就懂,不会造成歧义,产生误会。
在稿件中词与短语之间、句与句、层与层、部分与部分之间都有区分性停连。
三、并列性停连
这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个类型了,因为有标志性的连词和标点符号提示我们。
当句子中有“和、与、跟、同、及”或者顿号时,涉及到并列关系。
并列词的两端或者顿号的两端是否是平等关系,停连的时间和方式是否一定相同,这要灵活处理。
四、分合性停连
一般用在分合句式上,这种句式一般都有领起句、分说句和总括句,停连的位置一般在分合的交叉点上。
五、强调性停连
与重音有密切的关系,是用得最多的一种。
六、判断性停连
清楚表达思维过程的脉络和思维过程中的感受,主要是在判断和思索的地方进行停连。
七、转换性停连
利用停连将语意和感情色彩的转换表现出来。
注意先在心里实现转换,嘴上才能出声。
八、生理性停连
指稿件中人物因生理上的需要产生的异态语气。
比如,激动、上气不接下气、无力完整说话断断续续地、口吃等状态。
要注意把握好
分寸,能够提点传神即可,以免打断稿件语气的脉络。
九、回味性停连
这是为了加深听者的印象,引发其思考和回味。
十、灵活性停连。
句子太长读着喘不上气朗读中应该如何停顿

句子太长读着喘不上气朗读中应该如何停顿上学的时候,每当语文课学习新课文,老师总是让第几排第几个开始,一人独一段的把全文读完。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总是配合标点符号来呼气吸气,碰到很长的、没有标点的句子,经常处理不好气息的分配。
那么在朗读中,怎么处理好停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句子太长读着喘不上气朗读中应该如何停顿,欢迎借鉴参考。
一、气息停顿气息停顿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朗读者的呼吸在不影响成句的地方进行一个短暂的停顿。
不能妨碍语意表达,也不能分割语法结构。
二、符号停顿根据符号不同,停顿时间的长短也不相同。
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三、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
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
例如:遵义会议║纠正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性质”的严重的原则错误,团结了│党和红军,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遵义会议”之后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为了突出“遵义会议”的地位,强调“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应有一个停顿,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强调停顿时间要长一些。
“纠正了”、“团结了”、“使得”、“转到了”、“执行了”这些词语后面也没有标点,但为清楚显示“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应用停顿,句中划“║”和“│”的都表示强调停顿。
而在播音主持中:停顿也分为以下几类。
一、生理停顿生理停顿是指表达者根据自身气息的需要,在表达过程中,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做一个短暂的停歇或换气。
需要注意的是: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也不可割裂语法结构。
例如:“在建设工作中,犯一些错误,有一些缺点,是难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音主持稿件朗诵中停顿的三种方法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
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1.生理停顿
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
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2.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
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
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3.强调停顿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
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
例如:
遵义会议║纠正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性质"的严重的原则错误,团结了│党和红军,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遵义会议"之后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为了突出"遵义会议"的地位,强调"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应有一个停顿,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强调停顿时间要长一些。
"纠正了"、"团结了"、"使得"、"转到了"、"执行了"这些词语后面也没有标点,但为清楚显示"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应用停顿,句中划 "║"和"│"的都表示强调停顿。
如果不仔细揣度作品而任意作强调停顿,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
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