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卷工科

合集下载

工科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工科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工科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量单位是:A. 克B. 千克C. 千克的1/12D. 千克的1/6.02214076×10^232.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A. 1克原子B. 1千克原子C. 6.02214076×10^23个原子D. 1000个原子3. 化学键中,离子键是由:A. 离子间的共用电子对B. 离子间的静电作用C. 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D. 原子间的静电作用4.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氯化钠B. 硫酸C. 水D. 乙醇5.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A.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B.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离子结合C.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阴离子结合D. 酸中的氢氧根离子与碱中的氢离子结合6.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点是:A.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B. 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C. 氧化剂和还原剂都被氧化D. 氧化剂和还原剂都被还原7.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系统受到外部条件改变时,系统会如何变化:A. 向产生更多能量的方向移动B. 向减少外部条件影响的方向移动C. 向增加外部条件影响的方向移动D. 不发生变化8. 溶液的pH值表示:A. 溶液的浓度B. 溶液的酸碱性C. 溶液的温度D. 溶液的密度9.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这说明:A. 金属的还原性越强B. 金属的氧化性越强C. 金属的活性越低D. 金属的熔点越高10.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的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与:A. 颗粒的密度成正比B. 颗粒的质量成正比C. 颗粒的体积成正比D. 液体的粘度成反比答案:1-5 D C B D A;6-10 A B B A 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的是________反应。

《分析化学》试卷(附答案)

《分析化学》试卷(附答案)

《分析化学》试卷(附答案)分析化学试卷(答案)⼀、填空(共15分每空1分)1.⽤⽆⽔Na2CO3标定HCl溶液时,选⽤甲基橙作指⽰剂。

若Na2CO3吸⽔,则测定结果偏⾼。

2.标定EDTA时,若选⽤铬⿊T作指⽰剂,则应控制pH=10。

若选⽤⼆甲酚橙作指⽰剂,则应控制pH=5。

3.测定⽔的总硬度时⽤三⼄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

4.50ml滴定管的最⼩分度值是0。

1ml,如果放出约20ml溶液时,记录数据为位有效数字。

在滴定操作中左⼿控制滴定管,右⼿握锥形瓶。

5.铝合⾦中铝含量的测定中,在⽤Zn2+返滴定过量的EDTA后,加⼊过量的NH4F,使AlY-与F-发⽣置换反应,反应式为AlY-+6F-+2H+== AlF63-+H2Y2-6.⽤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右⼿拿移液管,左⼿拿吸⽿球,溶液上升⾄标线以上,迅速⽤⾷指按紧上⼝。

7.在定量转移中,当溶液由烧杯沿玻璃棒转移主容量瓶内,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稍向上提。

⼆、选择(共10分每题1分)1.⽤SO42-使Ba2+形成BaSO4沉淀时,加⼊适当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沉淀的更完全,这是利⽤何种效应?( E )A.盐效应;B.酸效应;C.络合效应;D.溶剂化效应;E.同离⼦效应.2.⽤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中铁的含量时选⽤下列哪种还原剂?( A )A.⼆氯化锡;B.双氧⽔;C.铝;D.四氯化锡.3.⽤下列哪⼀标准溶液滴定可以定量测定碘?(D )A.Na2S;B.Na2SO3;C.Na2SO4;D.Na2S2O3.4.⽤含有微量杂质的草酸标定⾼锰酸钾浓度时,得到的⾼锰酸钾的浓度将是产⽣什么结果?( B )A.偏⾼;B.偏低;C.正确;D.与草酸中杂质的含量成正⽐.5.不含其它⼲扰性杂质的碱试样,⽤0.1000MHCl滴定⾄酚酞变⾊时,⽤去HCl20.00ml,加⼊甲基橙后,继续滴定⾄终点⼜⽤去HCl10.00ml,此试样为下列哪种组成?( A )A.NaOH, Na2CO3 ;B.Na2CO3 ;C.Na2CO3 , NaHCO3 ;D.NaHCO3 , NaOH .6.EDTA在PH<1的酸性溶液中相当于⼏元酸?( E )A.3;B.5;C.4;D.2;E.6.7.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滴定时所⽤滴定剂溶液的体积⾄少应为多少ml?(D )A.10ml;B.10.00ml;C.18ml;D.20ml.11.配制0.1M的NaS2O3标准液,取⼀定量的Na2S2O3晶体后,下列哪步正确?( B )A.溶于沸腾的蒸馏⽔中,加0.1gNa2CO3放⼊棕⾊瓶中保存;B.溶于沸腾后冷却的蒸馏⽔中,加0.1gNa2CO3放⼊棕⾊瓶中保存;C.溶于沸腾后冷却的蒸馏⽔中,加0.1gNa2CO3放⼊玻璃瓶中保存.8.使⽤碱式滴定管滴定的正确操作⽅法应是下⾯哪种?(B )A.左⼿捏于稍⾼于玻璃近旁;B.右⼿捏于稍⾼于玻璃球的近旁;C.左⼿捏于稍低于玻璃球的近旁.9.欲取50ml某溶液进⾏滴定,要求容器量取的相对误差≤0.1%,下列容器中应选哪种?( D )A.50ml滴定管;B.50ml容量瓶;C.50ml量筒;D.50ml移液管.10.需配0.1MHCl溶液,请选最合适的仪器量取浓酸.( A )A.量筒;B.容量瓶;C.移液管;D.酸式滴定管.三、简答(共30分每⼩题5分)1.⽤草酸钠标定KMnO4溶液时,适宜的温度范围为多少?过⾼或过低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开始滴⼊的KMnO4紫⾊消失缓慢,后来却消失很快?写出该标定反应的化学⽅程式。

大学分析化学试题

大学分析化学试题

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大学分析化学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是:A. 物质的性质和组成B. 物质的合成方法C. 物质的应用规律D. 物质的物理性质答案:A2. 下列哪个实验方法不属于分析化学的常用方法?A. 核磁共振B. 紫外可见光谱C. 质谱D.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答案:B3. 下列哪个适用于溶液的常用分析方法?A. 恒电流电解法B. 恒电位电解法C. 恒温滴定法D. 恒温沉淀法答案:C4. 化学分析的定性方法是指:A. 确定物质的成分组成B. 确定物质的含量C. 判断物质的性质D. 判断物质的颜色答案:A5. 化学分析的定量方法是指:A. 确定物质的成分组成B. 确定物质的含量C. 判断物质的性质D. 判断物质的颜色答案:B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解释溶液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溶液的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常用的计量单位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和体积分数等。

计算方法根据溶质的性质和测量需求选择不同的计算公式。

例如,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质和溶剂的总质量)× 100%。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

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为体积分数 = (溶质的体积 / 溶质和溶剂的总体积)× 100%。

2. 请解释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和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定量测定溶液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利用金属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来测量元素的浓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是将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原子由气态转变为气态激发态或离子激发态,通过测量样品溶液中金属元素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推断出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药品分析等领域。

3. 请简要描述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及其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分离和检测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大学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大学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卷一、判断题。

10分1、(×)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微量分析。

2、(√)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要差一些。

3、(√)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4、(×)酸碱滴定中溶液愈浓,突跃范围愈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多。

5、(√)当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的显色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时,易产生封闭现象。

6、(×)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溶液如HNO3溶液中进行。

7、(√)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

8、(√)随机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

9、(×)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0、(×)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Q验。

二、选择题。

20分1、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 A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B: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2、下列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A:天平零点突然变化 B:读取滴定管的度数量偏高C:环境温度发生变化 D:环境湿度发生变化3、用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完成或没有适当的指示剂的滴定反应,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B)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4、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D )A:优级纯的Na2B4O7·10H2O B:99.99%的纯锌C:105-110。

C烘干2h的Na2C2O4 D:烘干的Na2C035、某AgNO3标准溶液的滴定度为T AgNO3/NaCl=0.005858g/L,若M NaCl=58.44,则AgNO3标准溶液的浓度是:…………………………………………………………………………( B )A:1.0 mol.L-1 B:0.1002 mol.L-1C:0.0100 mol.L-1 D:0.1 mol.L-16、下列各组混合液中,可作为缓冲溶液使用的是:…………………………………( C )A:0.1mol.L-1HCl与0.05mol.L-1NaOH等体积混合B:0.1mol.L-1HAc0.1mL与0.1mol.L-1NaAc1L相混合C:0.2mol.L-1NaHC03与0.1mol.l-1NaOH等体积混合D:0.1mol.L-1NH3·H20lmL与0.1mol.L-1NH4CllmL及1L水相混合7、在EDTA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B )A: 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C: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D:上述A项与B项的混合色8、在间接碘量法中,正确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机是:……………………………(D)A:滴定前 B:滴定开始后C:终点前 D:近终点9、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是:………………………………………………( C )A:Na2S2O3 B:NaNO3C:K2Cr2O7 D:KMnO410、使用碱式滴定管时,下列错误的是:…………………………………………( C )A: 用待装液淌洗滴定管2-3次B: 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辅助夹住出口管C: 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D: 读数时滴定管应保持垂直,视线、刻度线、液面凹月面三点一线三、填空题。

河南理工大学《分析化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河南理工大学《分析化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河南理工大学《分析化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分析化学考试时间:120分钟专业:化学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共40分)1. 下列哪种方法属于重量分析法?()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B. 滴定分析法C. 离子交换法D. 沉淀法2. 在滴定分析中,酸碱滴定的指示剂应具有()A. 明显的颜色变化B. 低的摩尔质量C. 高的溶解度D. 稳定的电位3. 在气相色谱中,固定相通常是()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液体或固体4. 电导率的单位是()A. 欧姆(Ω)B. 西门子(S)C. 伏特(V)D. 安培(A)5. 在分光光度法中,朗伯-比尔定律描述了吸光度与()A. 溶液浓度的关系B. 溶液体积的关系C. 溶液温度的关系D. 溶液密度的关系6. 酸碱滴定曲线的特征点是()A. 酸的浓度B. 碱的浓度C. 等当点D. 电位差7.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样品的吸收峰位置主要由()A. 分子量决定B. 化学键的类型决定C. 样品的纯度决定D. 样品的颜色决定8. 电位滴定法中,电极的电位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之间关系描述的是()A. 亨利定律B. 朗伯-比尔定律C. 能斯特方程D. 盖-吕萨克定律9. 在液相色谱中,样品分离的依据是()A. 样品的电导率B. 样品的分子量C. 样品的极性差异D. 样品的体积差异10. 在酸碱滴定中,酸式碱度是指()A. 可被滴定的酸的浓度B. 可被滴定的碱的浓度C. 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D. 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一般是()A. 氢灯或钨灯B. 氖灯或氙灯C. 氙灯或汞灯D. 钨灯或汞灯12. 在沉淀滴定法中,使用的指示剂是()A. 酸碱指示剂B. 氧化还原指示剂C. 沉淀指示剂D. 络合指示剂13.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元素的吸收波长主要取决于()A. 元素的原子量B. 元素的价态C. 元素的电负性D. 元素的电子结构14. 色谱分析中,保留时间是指()A. 组分在色谱柱中的停留时间B. 组分从进样到检测器的时间C. 组分从进样到流出色谱柱的时间D. 组分从流动相到固定相的时间15. 在化学分析中,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是()A. mol/LB. L/(mol·cm)C. cm²/molD. mol/(L·cm)16. 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常用的氧化剂是()A. 盐酸B. 高锰酸钾C. 硝酸D. 硫酸17. 在重量分析法中,样品的称量通常需要达到()A. 毫克级B. 微克级C. 克级D. 纳克级18. 在离子选择电极法中,参比电极通常使用的是()A. 氢电极B. 银/氯化银电极C. 钙电极D. 钠电极19. 在光谱分析中,单色光的获取通常需要使用()A. 棱镜B. 光栅C. 滤光片D. 以上皆可20. 在电位分析中,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时间一般为()A. 几秒B. 几分钟C. 几小时D. 几天---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21. 滴定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分析化学中的常用仪器?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核磁共振仪D. 离心机答案:D2. 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测定溶液的pH值?A. 滴定法B. 重量分析法C. 电位法D. 色谱法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缓冲溶液?A. 醋酸钠和醋酸B. 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C. 硫酸钠D. 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答案:C4. 分析化学中,哪种方法用于分离和检测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A. 质谱法B. 核磁共振法C. 色谱法D. 红外光谱法答案:C5. 标准溶液的配制,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直接配制法B. 稀释法C. 沉淀法D. 蒸馏法答案:B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分析化学中的常用试剂?A. 硫酸B. 盐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D7. 什么是摩尔浓度?A. 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B. 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C. 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体积D. 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重量答案:A8. 哪种仪器用于测量溶液的电导率?A. 电位计B. 电导仪C. 滴定仪D. 离心机答案:B9.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A. 滴定法B. 重量分析法C. 色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D10. 分析化学中,哪种方法用于测定物质的分子结构?A. 质谱法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C. 红外光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摩尔浓度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mol/L2. 缓冲溶液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因加入少量的酸或碱而发生显著变化,这种特性称为______。

答案:缓冲性3. 在分析化学中,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中某一组分的浓度与溶液的吸光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比尔-朗伯定律4.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______是指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从而产生吸收光谱。

答案:原子吸收5. 色谱法中,______是指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分析化学试卷一一。

填空(每空1分,共35分)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1) NH4H2PO4: [H+]+[H3PO4]=[OH-]+[NH3]+[HPO42-]+2[PO43-]2) NaAc-H3BO3: [H+]+[HAc]=[H2BO3-]+[OH-]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透射比减小。

3.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t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F检验法。

4.二元弱酸H2B,已知pH=1.92时,[H2B]=[HB-];pH=6.22时[HB-]=[B2-],则H2B的pKa1=1.92,pKa2=6.22.5.已知Φ(Fe3+/Fe2+)=0.68V,Φ(Ce4+/Ce3+)=1.44V,则在1mol/L H2SO4溶液中用0.1000 XXX滴定0.1000 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0.5时的电位为0.68V,化学计量点电位为1.06V,电位突跃范围是0.86-1.26V。

6.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EDTA,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

7.某溶液含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则Fe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为99:1.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

9.I2与Na2S2O3的反应式为I2+2S2O32-=2I-+S4O62-。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为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最大吸收波长,可用符号λmax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部分四部分组成。

12.XXX灵敏度以符号S表示,等于M/ε;XXX灵敏度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波长无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水是固定相。

分析化学试卷及其答案

分析化学试卷及其答案

分析化学测试卷一. 选择(40分)1.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 C )。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2.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 C )。

A. 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B.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C. 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D. 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 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B. 反应必须完全C. 反应速度要快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K2CrO4指示剂法,在溶液pH=12时,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含Cl-试样,会产生正误差B. 共沉淀、后沉淀和均匀沉淀都会使测定结果产生正误差C. 偶然误差可通过增加测定次数减小D. 在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高的结果,其准确度一定高5.重量分析法测定0.5126 g Pb3O4试样时,用盐酸溶解样品,最后获得0.4657 g PbSO4沉淀,则样品中Pb的百分含量为( C )。

(已知Pb3O4=685.6,PbSO4=303.26,Pb=207.2)。

A. 82.4%B. 93.1%C. 62.07%D. 90.8%6.用含少量NaHCO3的基准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时(指示剂变色点为pH5.1),结果将( D )。

A. 偏低B. 不确定C. 无误差D. 偏高分析:m不变,但消耗盐酸的V减小,由m/M =CV,则C增大7.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时,其主要成分CaCl(OCl)与Na2S2O3的物质的量比为( B )A. 2:1B. 1: 2C. 1: 1D. 3: 18.磷酸的pKa1=2.12,pKa2=7.21,pKa3=12.66。

当用0.200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mol/L盐酸和磷酸混合溶液时,可产生明显的滴定突跃最多为(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第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卷()适用班级:考试日期时间:1、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C)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D)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2.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分析(D)滴定终点3. 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4. 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个可靠区间的概率(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5.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A)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B)指示剂应在pH 7.00时变色(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D)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6.用0.1mol/L HCl滴定0.1mol/L 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9.7-4.3,用0.01mol/L HCl 滴定0.01mol/L NaOH的突跃范围是()(A)9.7~4.3 (B)8.7~5.3 (C)8.7~4.3 (D)10.7~3.37. 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

加入过量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

该滴定方式是()。

(A)返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C)直接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8. 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B)EDTA-M络合物的颜色(C)指示剂-M络合物的颜色(D)上述A+B的混合色9. 下列测定中,对高锰酸钾滴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B)直接法可测定还原性物质(C)标准滴定溶液用标定法制备(D)在硫酸介质中进行滴定10.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

一般来说,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A)增大,减小,小得多(B)增大,减小,大得多(C)减小,减小,差不多(D)增大,减小,差不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滴定分析法包括、、、和四大类。

2. 进行滴定分析计算时,如果选取分子、离子或这些粒子的某种特定组合作为反应物的基本单元,这时滴定分析结果计算的依据为: 。

3. 减免系统误差的方法主要有 、 、 。

减小随机误差的有效方法是: 。

4. 在弱酸(碱)的平衡体系中,各存在型体平衡浓度的大小由 决定。

5.NaOH 滴定HAc 应选在 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HCl 滴定NH 3应选在 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这是由 决定的。

6.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别,主要决定于 、 、 。

此外, 等外界条件的变化也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

7. 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电位突跃范围的大小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 有关 ,它们相差越大,电位突跃越 。

三、问答题 (每题10分共20分)1. 为何测定 MnO 4-时不采用 Fe 2+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而是在 MnO 4-试液中加入过量Fe 2+标准溶液,而后采用 KMnO 4 标准溶液回滴?2. 某学生按如下步骤配制NaOH 标准溶液,请指出其错误并加以改正。

准确称取分析纯NaOH 2.000g ,溶于水中,为除去其中CO 2加热煮沸,冷却后定容并保存于500mL 容量瓶中备用。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分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百分数,得如下数据:37.45%,37.20%,37.50%,37.30%,37.25%,求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中位数、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2. 某一元弱酸(HA)试样1.250g ,加水50.0mL 使其溶解,然后用0.09000 mol .L -1标准NaOH 溶液滴至化学计量点,用去NaOH 溶液41.20mL 。

在滴定过程中发现,当加入8.24mLNaOH 溶液,使溶液的pH 值为4.30,求(1)HA 的分子量;(2)HA 的K a ;(3)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pH 值。

3. 可以下述方法测定混合试液中Bi 3+, Pb 2+两组分的浓度。

移取Bi 3+, Pb 2+混合试液50.0mL ,其中一份以二甲酚橙(XO )为指示剂,以0.010 mol .L -1EDTA 滴定至终点时,消耗25.0mL ;于另一份试液中加入铅汞齐,待Bi 3+被置换完全后,仍用上述浓度的EDTA 滴定至终点,消耗30.0mL 。

计算原混合试液中Bi 3+和Pb 2+的浓度。

4. 欲使0.8500g 石膏(CaSO 4.2H 2O)中的硫酸根全部转化为BaSO 4形式,需加入多少毫升15%的BaCl 2溶液?假设溶液体积为500mL ,要想溶液中BaSO 4的损失不超过0.2mg ,则需向溶液中多加多少毫升BaCl 2溶液?()(4BaSO sp K =1.1×10-10,O H CaSO M 242 =172.17,2BaCl M =208.24,4BaSO M =233.39)分析化学试卷8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2. 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时,被测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3. 对照试验、空白试验、校准仪器、方法校正、进行多次平行测定4. 溶液H +浓度5.弱碱,弱酸,化学计量点的pH 值6.金属离子的电荷数,离子半径,电子层结构,溶液的酸度7. 条件电极电位,大三、问答题 每题10分共20分1答:MnO 4-氧化能力强,能氧化 Mn 2+生成 MnO 2, 2分 若用 Fe 2+直接滴定 MnO 4-,滴定过程中MnO 4-与Mn 2+共存有可能生成 MnO 2,就无法确定计量关系。

3分采用返滴定法,化学计量点前有过量Fe 2+ 存在,MnO 4- 量极微,不会有MnO 2生成。

5分2答: NaOH 试剂中会含有水分及CO 32-杂质,其标准溶液须采用间接法配制, 5分 因此不必准确称量,亦不必采用容量瓶定容, 2分而是在台秤上约称取2g NaOH ,最后定容体积约500mL ; 3分四、计算题(每题10分)1.解:平均值:%34.37%525.3730.3750.3720.3745.37=++++=x 1分 中位数:%30.37=x 1分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它也是数据分散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这里极差为:R=37.50%-37.20%=0.30%。

1分 各次测量的偏差x x d i i -= 分别是:+0.11,-0.14,-0.04,+0.16,-0.09,则平均偏差为:%11.0%5|09.0||16.0||04.0||14.0||11.0|||=-++-+-+=∑=n d d i 2分相对平均偏差为:%29.0%10034.3711.0=⨯=x 1分标准偏差为:(%)13.015)09.0()16.0()04.0()14.0()11.0(1)(2222212=-++++=--=∑=n x x s n i i 2分相对标准偏差为:RSD=x s %100⨯=%35.0%10034.3713.0=⨯ 1分2解:(1)设该一元弱酸的分子量为M ,则M 250.11009000.020.413=⨯⨯- 1.33709000.020.411000250.1=⨯⨯=M 3分(2) HA A a c c pK pH -+=lg 2分101273.024.800.5009000.024.8-⋅=+⨯=-L mol c A 07416.0501.3371000250.1=⨯⨯=始HA c 105093.024.800.5009000.024.807416.000.50-⋅=+⨯-⨯=L mol c HA 于是 2499.0lg 05093.001273.0lg 30.4+=+=a a pK pK pK a =4.902 K a =1.25×10-5 2分(3)化学计量点时,HA 与NaOH 完全反应生成NaA ,104066.020.4100.5007416.000.50-⋅=+⨯=L mol c NaA 5001025.1/1004066.0514>⨯=--b K c 故可用最简式计算溶液中OH -的浓度165141070.504066.01025.1100.1][-----⋅⨯=⨯⨯⨯==L mol c K OH b 2分 pOH =5.24 pH =8.76 1分3解:设原混合试液中Bi 3+和Pb 2+的浓度分别为c 1和c 2 mol .L -1,依题意 0.25100.10.50)(221⨯⨯=⨯+-c c (1) 2分铅汞齐与Bi 3+的置换反应为:2Bi 3+ + Pb = 3 Pb 2++Bi 1分 则有c 2=1.5c 1的关系, 2分 ∴ (c 1 +1.5c 1)×50.0=1.0×10-2×30.0 (2) 2分 解(1),(2)两式得到c 1=3(Bi )c +=2.0×10-3 mol .L -1 c 2=2(Pb )c +=3.0×10-3 mol .L -1 3分 4 解:设需加入x 1mL BaCl 2溶液来沉淀该石膏样中的硫酸根,要使BaSO 4的损失小于0.2mg ,要多加x 2mL BaCl 2溶液。

由反应方程式: Ba 2+ + SO 42- = BaSO 4 可知,石膏中的SO 42-摩尔数与BaCl 2的摩尔数相等, 即224%150.18500.012BaCl O H CaSO M x M ⨯⨯=⋅ 24.20815.017.1728500.01x ⨯= x 1 = 6.8 (mL) 2分 这里我们把15%的BaCl 2溶液的比重看作是1.0g/mL 了。

要想在500mL 溶液中BaSO 4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不超过0.2mg ,相当于要求溶液中BaSO 4的或SO 42-离子的浓度为:[ SO 42-] ≤ 0.2×10-3/500×10-3×M(BaSO 4)= 1.7×10-6(mol .L -1) 2分 根据BaSO 4的溶解平衡,[Ba 2+]应为[Ba 2+]=)(4BaSO sp K /[ SO 42-] ≥ 1.1×10-10/1.7×10-6 即 [Ba 2+] ≥ 6.5×10-5(mol .L -1) 2分 这相当于BaCl 2的量为2B a C l m ≥ [Ba 2+]×500×10-3×M(BaCl 2)= 6.5×10-5×0.500×208.24 即 2B a Cl m ≥ 6.7×10-3(g) 2分 相当于15%BaCl 2溶液的体积为 x 2 = 2BaCl m /1.0×15% ≥ 6.7×10-3/0.15即 x 2 ≥ 4.5×10-2 = 0.045(mL)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