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不变的原因

合集下载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第十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LS——LM模型1.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联系与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是围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IS—LM模型被称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还在于IS—LM模型在阐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方面有很多优点:一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示经济短期波动究竟来自何方,是来自投资支出变动、消费支出变动、政府支出或税收方面因素的变动,还是来自货币供给和需求方面因素的变动。

如果属于前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IS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如果属于后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LM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

二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现出政府干预经济使用的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如果是财政政策,必然表现在IS曲线的移动上,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紧缩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如果是货币政策,必然表现在LM曲线的移动上,增加货币的扩张政策引起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减少货币的紧缩政策引起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五章 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五章  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Δm·1/ 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陡峭,IS也陡峭;B.LM和IS一样平缓;C.LM陡峭而IS平缓;D.LM平缓而IS陡峭。

解答:C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陡峭而IS平缓;B.LM垂直而IS陡峭;C.L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

解答:C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 g·ΔG(k 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平缓而IS陡峭;B.LM垂直而IS陡峭;C.LM和IS一样平缓;D.LM陡峭而IS平缓。

解答:A4.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解答:B5.“挤出效应”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解答:C6. 假设LM方程为y=500亿美元+25r(货币需求L=0.20y-5r,货币供给为100亿美元)。

(1)计算:1)当IS为y=950亿美元-50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40亿美元-10r,税收t =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和2)当IS为y=800亿美元-25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10亿美元-5r,税收t=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3)说明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情况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

全概率公式的教学研究

全概率公式的教学研究

全概率公式的教学研究[摘要]全概率公式是概率论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使用全概率公式的关键是找到完备事件组,a1,a2…,an.本文将通过典型的例题,帮助学生认识到,完备事件组就是题目中所有的并列的原因构成的集合,并充分的利用这一点来解题.[关键词]全概率公式完备事件组原因组全概率公式是概率论中的基本公式,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它将计算一个复杂事件的概率问题,转化为在不同原因下的简单事件的概率的求和问题.由于涉及全概率的题目多样而复杂,所以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无从下手.事实上,只要帮助学生明确以下两个问题,自然会豁然开朗.问题1:什么时候使用全概率公式?问题2:如何使用全概率全概率公式?我将通过下面的例题,来回答上面的问题.例1:人们为了解一支股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价格变化,往往会去分析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比如利率的变化.现假设人们经分析估计,利率下调的概率为60%,利率不变的概率为40%.根据经验,人们估计在利率下调的情况下,该支股票上涨的概率为80%,而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其价格上涨的概率为40%,求该支股票将上涨的概率.分析:从公式的结构可以看出,关键是寻找完备事件组,a1,a2…,an.虽然我们知道完备事件组具备两个特点:(1)两两互不相容;(2)和事件是样本空间.但是如何将这两点和实际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呢?这个纽带就是全概率公式中的完备事件组的另外一个身份,即,导致结果发生的所有并列的原因.简言之,完备事件组就是原因组. 其中,”所有”对应的含义就是”样本空间”,而”并列”对应的含义就是”两两互不相容”.于是,我们便可以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什么时候使用全概率公式呢?当题目中提到几条并列的原因而问题却是求结果的概率时,往往可以使用全概率公式.该例提到了两个原因,一个是利率下调,另一个是利率不变.也就是两个并列的原因,而问题是求结果(股票上涨)的概率.所以,我们判断应使用全概率公式如图1.既然明确了该例使用全概率公式,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用全概率公式.只要将题目中的所有的并列的原因找到,就等于找到了完备事件组.不难发现,在该例中”利率下调”和”利率不变”,是导致”股票上涨”的所有的并列的原因(原因组),自然,构成完备事件组.设a1=”利率下调”,a2=”利率不变”,b=”该支股票价格上涨”,则 .所以,a1,a2的确构成完备事件组.解:设a1=”利率下调”,a2=”利率不变”,b=”该支股票价格上涨”.p(a1)=0.6,p(a2)=0.4,p(b\a1)=0.8,p(b\a2)=0.4,由全概率公式得,p(b)=p(a1)p(b\a1)+p(a2)p(b\a2)=0.6×0.8+0.4×0.4=0.64例2:有三个罐子,1号装有2红1黑共3个球,2号装有3红1黑共4个球,3号装有2红2黑共4个球.某人从中随机取一罐,再从该罐中任意取出一球,求取得红球的概率.分析:我们发现取得的红球是结果,而取得的红球可能来自于1号罐,也可能来自于2号罐,还有可能来自3号罐,也就是说,导致结果发生的原因有三个,即,”取自1号罐”,”取自2号罐”,”取自3号罐”.如图2.我们判断该题已知并列的原因,求结果的概率,所以,使用全概率公式. 而这三个原因两两互不相容,并且共同构成样本空间,也就是所有的并列的原因(原因组),即,完备事件组.设a1=”取自1号罐”,a2=”取自2号罐”,a3=”取自3号罐”,b=”取得红球”,则必有,所以,a1,a2,a3构成完备事件组.解:设a1=”取自1号罐”,a2=”取自2号罐”,a3=”取自3号罐”,b=”取得红球”.则由全概率公式得,例3 设袋中装有10个球,其中2个带有中奖标志,两人先后从袋中任取一球,试问:(1)第一人中奖的概率;(2)第二人中奖的概率.分析:易知第一人中奖的概率为 . 而第二人中奖与否,受到两个原因影响,一个是”第一人中奖”,另一个是”第一人未中奖”.如图3.于是我们判断可以使用全概率公式解题.设a1=”第一人中奖”,a2=”第一人未中奖”,b=”第二人中奖”,则所以,a1,a2的确构成完备事件组.(1)解:p(a1)= .(2)解:设a1=”第一人中奖”,a2=”第一人未中奖”,b=”第二人中奖”则由全概率公式,例3的结果显示,不论先后,第一人和第二人的中奖概率相同.也就是所谓的”抓阄原理”,抓阄不分先后,抓到好阄的概率一样.从上面典型的例题,可以看出,是否能找到完备事件组是解题关键.而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完备事件组的钥匙就是成功找到所有的并列的原因(原因组).总之,全概率问题实际就是已知原因,求结果的问题.只要把握了原因就把握了”key”,问题也就随之迎刃而解了.[参考文献][1]梁之舜,概率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吴赣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一)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高低的最基本因素。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率仍取决于利润率,并受平均利率的制约。

一般情况下,利率以平均利润率为最高界限,且利率最低也不会等于零,否则就不会有借贷行为。

即利率总是在零到平均利润率之间摆动。

并且利率水平的变化与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变化成正比。

当平均利润率提高,利率一般也相应提高,平均利润率降低,利率也相应降低。

(二)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的高低决定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金的供求情况。

这是因为,借贷资金同其他资金一样,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运动,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当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当资金供过于求时,利率下降;同时,利率也反作用资金供求,利率上升对资金的需求起抑制作用,有利于资金来源的增加;利率下降,会使资金需求增加。

所以,资金供求关系是确定利率水平的一个基本因素。

(三)国家经济政策利率对社会再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因此,国家把利率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工具。

利率不能完全随借贷资金的供应状况自由波动,而必须受到国家的调节,因此而产生的一些代表国家意向的经济政策就对利率产生直接的干预和影响。

世界各国政府都根据本国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制定的金融政策影响市场利率,进而达到调节经济、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的目的。

(四)物价水平利率的变动与物价的变化有密切有关系,一方面,物价的高低影响着银行吸收社会资金的成本大小,从而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另一方面,物价上涨往往同货币贬值互为因果,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就必须考虑保持货币的实际价值。

同样,在信用关系的另一方也有一个货币保值的问题。

所以,为保证信用双方都不因物价变化而受到损失必须合理调整利率水平。

美联储维持现有利率不变,下半年利率进退维谷

美联储维持现有利率不变,下半年利率进退维谷


维普资讯
世 经 动 态
动 威 胁 ,所 有 这 些 都 会 成 为 美 国 经 济 复 苏 之 路 上 的 绊 脚 石 。 因此 为 了确 保 美 国经 济 不 至 于 陷入 第
二 次 衰 退 , 冒一 些 通 货 膨 胀 风 险 来 进 一 步 调 低 利 率 还 是 直得 的 , 毕 竟 美 联 储 不 像 欧 洲 央 行 那 样 把 物 价水 平 作 为惟 一 的 政 策 目标 。 维普资讯 世 经 Nhomakorabea动 惑
美联储维持现有利率不变 ,下半年利率
美 国联 邦 储 备委 员 会 (E ) 度 成 为 全 球 关注 的 中心 。该 委 员 会 北 FD 再 维 持 联 邦基 金 利 率 在 4 0年 低 点 1 7% 变 ,但 同 时 表 示 , 经 济 在 未 来 .5不 备在未来数月中降息。 实 际上 , 美 国 经 济 在 今 年 开 始 走 向复 苏 ,但 复 苏 之 路 很 不 平 坦 。 司 的 财 务丑 闻给 美 国 的 股 市 、汇 市 , 以至 于 公 司 会 计 制 度 都 带 来 了 沉
反 对 派 言 之 凿 凿 我 们 在 看 到 支 持 降 息 的 理 由 的 同 时 也 不 应 当忽 视 反 对 降息 的 声音 ,而 且 近 来 这 种 呼 声 变 得越 来 越 强 烈 。 目前 , 反 对 降 息 的 人 士 主 要 是饺 园 里 的 经 济 学 家 ,他 们 反 对 降 息 的 理 由 主 要 有 如 下 几
小 的争 论 。 .
支持 降息理 由充 分
支 持 降息 的一 派 认 为 ,面 对 当前 严 峻 的 经 济 形 势 ,美 联 储 如 果在 年 内继 续 降 息 则 可 以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发 挥 积 极 作 用 : 首 先 ,降 息 可 以刺 激 美 国疲 软 的股 市 。当前 美 国股 市 已经 跌 到相 当低 的位 置 , 目前包 括 美 林 、 莱 曼 兄 弟 等 证 券 机 构 都 认 为 当前 是 最 佳 的 买入 时机 。 而 普 通 投 资 者 并 不 买 账 , 其 中最 大 的原 因就 是他 们 看不 到 来 自政 策 面 对 股 市 的 支 持 。尽 管 布 什 总统 已经 颁 布 了新 的 公 司 财 务 法 案 ,但 是 无 疑 降 息所 起 到 的政 策 示 范 作用 远 远 超 过 其 他 任 何政 策 举 动 。 其 次 ,降息 可 以继 续刺 激 企 业 投 资 。8月 9日,美 国 供应 管 理 协会 IM公 布 ,今 年 7月 工 厂 指 S 数 由 6月 份 的 5 . 6 2降 至 5 . ,是 这 项 数 据 2月 开始 使 用 以来 最 低 水 准 。 正 是 由 于 企业 投 资不 足 O5

日本央行:维持0.1%的利率水平不变

日本央行:维持0.1%的利率水平不变
经济有望今年开始复苏
世界银行7 在新一期的《 目 东亚经济半年 20 年经济增长预期从 6 %下调至 5 % 09 . 7 . ;并 3 报 》中称 , 随着大规 模经 济刺激 计划 的开始 实 警告称 , 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 , 东亚失业率
施 , 国经 济有望在 今年年 中触 底回升 , 中 并于 可能明显急升。 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包括 , 中国、 2 1 年全面 复苏 。 00 印尼 、菲律 宾 、泰 国 、越 南 、柬 埔寨 、老挝 、 报 告预 测 ,中国经 济今 年 年 中将 触底 反 蒙 古 、巴布 亚新 几 内亚 、以及 太平 洋岛屿 。 弹 ,全年 增长 6 %,明年预计 增长 75 ,并 . 5 .% 对东 南亚其他经 济体产 生 良好影 响 。
澳大利亚中央银行 7日宣布将基 准利率 激 国内需求 。 下调 02 个百 分点至 3 . 5 %,为该 国 4 年来最 低 9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怀恩 ・ 斯旺认为 , 降息
利 率水平 。
对澳大利亚经济衰退会起到缓冲作用。
新 利 率 自4月 8日生效 。澳 央行 当天在 理 为缓解金融危机对澳大利亚国内经济的 事会月度会议后宣布这一决定时说 , 政府的货 负面影响 , 澳央行从去年9 月以来已降息 6 , 次 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有效刺 累计下调利率 4 5 . 个百分点。 2
将银 行 间 的无担 保 隔夜 拆借 利 率仍然 维 持 在 明宣布 , 央行 决定扩大 央行能 够接受 的抵押 品 01 .%的水 平不变 。 范围, 以放宽对 商业银行 及相 关企业 的融 资限 声明指 出 , 从金 融环 境方面 看 , 管 商业 制 。 尽
票据 和企业 债券 的发 行环 境正 在改 善 , 但总体

贷款合同中的利率浮动规定详述

贷款合同中的利率浮动规定详述

贷款合同中的利率浮动规定详述在贷款合同中,利率是一个重要的条款,直接关系到贷款人和借款人的利益。

利率的浮动规定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贷款利率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

本文将详细介绍贷款合同中的利率浮动规定。

一、利率浮动的原因利率浮动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经济运行中,利率是一个重要的调控手段,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和需求,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因此,贷款合同中的利率浮动规定可以使贷款人和借款人能够共同应对市场的变化,确保双方的利益。

二、利率浮动的方式利率浮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贷款合同签订时确定一个固定的利率,整个贷款期限内利率保持不变。

而浮动利率是指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贷款利率会相应地进行调整。

三、利率浮动的条件利率浮动的条件是贷款合同中的关键内容。

一般来说,贷款合同中会明确规定利率浮动的条件和调整的方式。

常见的利率浮动条件包括:市场利率的变动幅度、时间间隔、调整的基准等。

四、利率浮动的基准利率浮动的基准是决定利率调整的依据。

常见的利率浮动基准有以下几种:1. 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是指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如央行基准利率、同期国债收益率等。

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动时,贷款利率也会相应调整。

2. 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指贷款合同中约定的一个利率基准,如基准利率加/减一定比例。

基准利率可以是银行的基准利率或者其他机构的基准利率。

3. 指数利率:指数利率是指利率浮动的基准以某个指数为依据,如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等。

当指数发生变动时,贷款利率也会相应调整。

五、利率浮动的影响利率浮动对贷款人和借款人都会产生影响。

对于贷款人来说,利率浮动可以使其收益更具弹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对于借款人来说,利率浮动可能会导致还款额的增加或减少,需要提前做好预算和规划。

六、利率浮动的风险利率浮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贷款利率也会相应上升,借款人需要承担更高的还款压力。

宏观经济学答题

宏观经济学答题

宏观经济学答题(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货币需求:是指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出于不同的目的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GDP: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均衡收入(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1.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并用IS—LM图形表示这一政策建议。

解答:应当实行扩大货币供给和增加税收的混合政策。

扩大货币供给可使LM曲线右移,导致利率r下降,刺激私人部门的投资支出。

税收增加时,人们可支配收入会减少,从而消费支出相应减少,这使IS 曲线左移。

如图所示,y0为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政府增加货币供给使LM移至LM’,利率由r1降至r2,与此同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左移至IS’,这样国民收入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y0,而私人投资增加了,消费支出减少了。

2.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

(2)货币存量不变。

说明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后果有什么区别。

解答:(1)政府减税,会使IS曲线向右上移动至IS’曲线,这使得利率上升至r1,国民收入增加至y1,为使利率维持在r0水平,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至LM’曲线处,从而利率仍旧为r0,国民收入增至y2,均衡点为LM’与IS’曲线的交点E2(2)货币存量不变,表示LM不变,这些减税使IS曲线向右移至IS’曲线的效果是利率上升至r1,国民收入增至y1,均衡点为LM与IS’曲线的交点E3(3)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后果显然有所区别,在(1)情况下,在减税的同时由于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不变,国民收入增至y2,而在(2)情况下,在减税的同时保持货币存量不变,这使得利率上升,从而会使私人部门的投资被挤出一部分,因此,国民收入虽然也增加了,并未达到最大可能的y2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汇率的资产组合分析法,为什么当经常账户发生盈余时,本国货币会升值,利率却保持不变?
答:按照资产组合分析法,一国居民持有三种形式的资产——本国货币(记为M)、本国政府发行的以本币为面值的债券(记为B)、外国发行的以外币为面值的资产(记为F ,具体可以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债券等等)。

外币资产的本币价值等于eF(e 为直接标价法时的汇率)。

以本币计的一国资产总量(总财富)由下式构成:
W =M 十B 十eF (1)
假设分析对象是一个小国,其汇率、利率、货币供应等变动不会影响外国利率水平,从而,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外币资产的需求分别是:
()(,,,),0()(,,,),0()(,,,)0d s s s d s s s s s s d m M m i W e M B F i
b B b i W e M B F i
f i W e M B F f F e i
∂= <∂∂= >∂∂= , <∂ 其中m 、b 、f 分别是愿意以本国货币形式、本国债券形式和外币资产形式持有的资产比例,m 十b 十f =1。

随着本国利率的上升,投资者倾向于增持本国债券,减持本国货币和外币资产。

随着本国资产总量的上升,投资者对各类资产的需求都会增加。

当经常账户出现盈余时,外币资产供给F 增加,本国债券供给B 、本国货币供给M 都不变,同时,F 上升后,本国汇率可能也会发生变动,从而,本国财富总量的变动还不能确定。

对此可以分情况讨论。

①假设在新的均衡状态下总财富W上升。

在本国货币和债券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了让本国货币和债券市场同时出清,只有让m 和b都下降,前者要求利率相对原有水平上升,后者要求利率相对原有水平下降,出现矛盾,因此,新的均衡状态下,总财富不可能上升。

②假设在新的均衡状态下总财富W下降,也会出现类似的矛盾,因此,总财富不可能下降。

③所以,在新的均衡状态下,总财富W不变。

这意味着外币资产供给上升的同时,本币发生等比例的升值,从而eF保持不变。

此时本国货币和债券市场同时出清的要求是m、b不变,也就是利率保持原有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