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合集下载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摘要】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不断凸显。

当前,大学生对当代社会思潮的接受程度逐渐增加,其中一些负面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不利影响,需要采取有效对策应对。

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强化师生互动,增进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通过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其更好适应当代社会思潮,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建设。

【关键词】当代社会思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接受程度,对策,学校,内容,方式,师资队伍,深化,适应。

1. 引言1.1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社会思潮也在不断涌现,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态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容易受到外界思潮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当代社会思潮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民众的心理需求,了解和掌握这些思潮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增强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思潮,才能使他们成为时代的新人,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当代社会思潮在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代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大学生更加倾向于接纳不同的思想观点和文化背景,对传统思想观念产生了冲击和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和方法

阵地 ,社会 思潮 对大 学 生 的思 想和 行 为产 生不 同程 地影 响大 学 生 ,因此 ,研 究各 种社 会思 潮是 高校 思
度 的影 响 。高校 思想 政 治教育 要加 强对 多 样化社 会 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内容 ,引领社会思潮是高校思想
思 潮 的引领 ,排 除错 误 思潮 对大 学 生的 消极 影响 。 政 治 教育 的重 要职 责 。引领 的 目的是使 多样化 社会
孙树 桐
(渤 海大 学 马克 思主义 学院 ,辽 宁 锦 州 121013)
摘 要 :引领 社会 思潮是 高校思 想政治教 育的重要任务 。针对社会思潮现 实利益性 、复杂多变性和传播 方式 多样性的特征 ,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应采取提 高思想认识 ,重视 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 、加 强校 园文化建设 的途径和 方法,正确 引领社会思潮 。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 思潮;引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327X(2013)05.0069—03
党 的十 八 大 提 出 了“用 社 会 主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会 思潮对 大 学生进 行 思想政 治 教育 ,有 助于 解决 大
彩 的社 会 思潮对 大 学 生具有 诱 惑性 ,大学 生是 社会 社 会 思 潮 积 极 介 入 这 些 问题 的 讨 论 ,通 过 学 术 讲
思 潮 的接 受者 、传 播者和 实 践者 。因 此 ,高校 是社 座 、发表 文章 等形 式发 表意 见 ,吸 引青年 大学 生 ,
会 思潮 集 散地 ,是 引领社 会 思潮 的前 沿 阵地 。高校 引起 大学 生 的思想 共鸣和 精 神关注 。一 些社会 思潮
面 对复 杂 多样 的社 会思潮 ,高 校 思想政 治教 育 要 实现对 各 类社 会 思潮 的科 学 引领 ,必 须深 刻理 解

以课程思政推动马克思主义 引领高校社会思潮

以课程思政推动马克思主义 引领高校社会思潮

以课程思政推动马克思主义引领高校社会思潮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二、以课程思政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和发展高校课程思政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和思想引领中,以课程为载体,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方面,课程思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准。

在专业课程中,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专业领域中,推动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发展。

在经济学专业中,通过课程思政引导学生研究国内外经济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专业发展。

三、以课程思政引领高校社会思潮高校是知识分子和未来社会精英的摇篮,是社会思想潮流的重要源泉。

而课程思政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可以通过课程思政引领高校社会思潮。

通过深入开展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社会问题等,使他们对社会现实有更深刻的认识。

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人生观。

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状况,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会底层的生活和困难,启发学生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构建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为了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课程思政工作,需要构建完善的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

要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注重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深入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加强专业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促进专业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素养。

高校思政课在社会思潮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政课在社会思潮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思潮本质上代表、 反映着资产阶级 的价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是为 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和理论魅 力 , 从而 自觉作
资本主义辩护 的, 消极作用 、 面影响显而 易 出正确 选择 。 其 负 见 。在这 个 意义 上 讲 , 方 社 会 思 潮 与 思 想政 治 西 二 、 校 思政 课 在 引 导 大 学 生 辨 析 社 会 思 潮 高 教育 是对 立 的 , 一 定 程 度 上 消 解 了思 想 政 治 理 它 中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论课 的教 学 效 果 , 响 了大 学 生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影 值 观 的形成 、 成 大 学 生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的认 知 困 造 为确切掌握高校思政课引导大学生辨析社会
市 自治 区有 代 表 性 的高 校 为 研 究 单 位 , 用 问卷 社会 主义 思潮 为 例 , 民主 社 会 主义 思 潮 性 质 问 采 对 调 查 和个 案 访 谈 相 结 合 的方 式 进行 , 发 放 学 生 题的判断 , 共 典型地暴露 出不少思政课教 师需要 提 问卷 30 00份 , 回收 22 72份 , 有效 率 为 9 .3 ; 07 % 发 升 自身思 潮素 养 的现状 。 在对 社 会 民 主 主义 思 潮 只有 1 .2 的思 政课 教 师 能 89 % 放 教 师 问 卷 20 份 , 收 24 份 , 效 率 为 性 质判 断 的问题 上 , 2 回 0 有

些 社会 思潮 及 其 理论 主 张进 行 评 析 , 引 导 性 地 有 进 行教 学 , 但会 丰富 思政 课 的教 学 内容 , 免 照 不 避 本 宣科 的空 洞 说 教 , 强 思 政课 教 学 的 现 实 性 和 增

高校 思政课 与社会 思 潮的辩证 关 系

社会思潮境遇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

社会思潮境遇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

性恰恰迎合 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所需要 的对社会变 迁的迅速感应 、 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反 映、 对社会问题的敏锐反应 。通过对 社会思潮进行有效地剖析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掌握丰富的现实资料。 其次 , 社会思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 态功能 的实现 提供具体 的指向资料 。不同的社会思潮反映的是不同的阶级 、 阶层 的利益需求 , 是 政 治 、 济 矛 盾 运 动 的直 接 反 映 , 而表 现 出 明 显 的 指 向性 。而 高 校 思 想 经 故 政 治教 育 只有 通 过解 决 思 想 问 题 与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相结 合 才 能 更 好 的 实 现 其意识形态功能 , 社会思潮 的典型指 向性无 疑为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解决 问题指 明了具体的方向, 有助于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 再 次 , 会 思 潮 为 高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意 识 形 态 功 能 的实 现 提 供 全 面 社 的背景资料 。不同国家和地区 由于文化背景 、 产力水平 的差 异会形成 生 不同的社会思潮 , 这就 使得一个时期 内并存 的社 会思潮具有显 著的差异 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是以其所传播 的意识形态 内 容 的不 断发 展 、 完善 为前 提 的 。通 过 对不 同社 会 思 潮 的去 粗 取 精 、 伪 存 去 真, 可以为主流意识形 态内容 的完善提供极其全 面的用 以学 习借鉴的背 景资料 , 进而促进其功 能的实现。 ( 社会思潮是 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 的助推器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意味着教育者 向受教育者传播和 灌输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活动收到实效 , 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 的主阵地得到 巩固。而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其所传播和灌输 的意识形态内容 的 不断发展 、 完善 , 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 以适 应时代发展 以及受教育 者思想行为发展的需要 。从总体上讲 , 社会思潮 作为一种特殊 的意识形 态形式 , 无论是其对于 旧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打破 , 还是其对于新的社会意 识 形态 的形 成 , 是 其 对 于 现存 社 会 意 识 形 态 的 巩 固来 说 , 起 着 推 波 抑或 都 助 澜 的作 用 。 首先 , 其 作 为 高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意 识 形 态 功 能 实 现 的 材 就

浅谈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浅谈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潮 的一个 关 键性 的载 体 。大 学生社会 思 潮 中能够 映衬 出青 年 主要思 大 学生群 体 生活在 这样 的思 想理论 环 境里 ,独 立判 断 的能力得 到 了 想特 征 ,也 能够 反 映出大 学 生普遍 关注 的理 论 与实践 的 问题 。青年 锻炼 ,但 思想 导 向却遇 到 了多 向性 的难题 。这 也 为大学 生接 受和 传
的意 见 》 中,要 求深入 推进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体 系学 习教育 ,有 效 复 杂 的一面 。社 会 主义运 动在 全球 处于低 潮 的现实 ,西 方敌 对势 力 引导 大学 生树 立正 确 的理想 信念 。大 学生 是祖 国 的未来 ,是 中国特
“ 分化 ” 、 “ 化 ”的攻 势 ,社会 主义 制度 自身不 够 成熟 和完善 的 西
的困惑 ,引 发各种 不 同的社会 思潮 。
色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建 设 者 和 接班 人 。 他 们 的健 康 成 长 关乎 国运 兴 现 实 ,改革 中各 种失误 和 消极现 象 的出现 ,都 会造 成大 学生 思想 上
衰 、民族 昌盛 。


社 会思潮及 其成 因
第 二 ,现 实社 会 经 济 环 境 。我 国 在 经验 体 制 改 革深 入 进 行 的 过 程 中 ,出现 了经济成 分 多样 化 、利益 关系 多样化 和分 配方 式 多样
思 潮是 思想 政治 教育 领域 应该 研 究的重 点课 题 ,是社 会思 潮 的一个 理论环境的复杂化 ,使得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再是单一地接受主旋律
点 ;回避 社 会思 潮 ,也就 脱 离 了群 众 的思想 实 际。大 学生 是社会 思 的 主旋律 ,是 在 与其他 的 声音相 比较 而存 在 ,相鉴 别而被 接 受的 。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社会思潮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社会思潮
限。
2 从 政 治 角 度 加 强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出发 , 分别从不 同角度论述如何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
生正确面对 当前社会思潮 。 1 从社会 历史角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思潮 , 从社会思潮的一般特征人手是

不 同的社会思 潮代表着不 同的社会意识 。社 会思潮反 映的 是一定 阶级 、 阶层或不 同社会 群体 的理想 、 愿望 、 利益 、 要求 。不 同的阶级 、 阶层的社会理想 、 需求 、 利益不 同 , 所表 现出来 的社会 意识就有 所差别 。而各 种社会思潮 又是从相应 的社会 意识 中产
政治性这 个结论 。简单 直接 的说 , 各种各样 的社 会思潮 , 其根本
目的就是 为了维护 和实现各 自阶级 的利益。社会思潮 的政治性
是必然 的 , 不存在 没有政治性 的社会 思潮 , 只是存在政 治性 强或 弱、 明显或隐蔽 的差别 。因此 , 我们在 引导 大学生如何 面对社会
思潮的影响时 , 也有必要对大学生进一步加强政治教育 。
阶层或不 同社会 群体 的理 想 、 愿望 、 利益 、 要求并在传播 中产生较
大影 响 的思 想潮 流 。 ” I l l 这段话 也体现 了社会 思潮 的三个基 本特 征, 即社会 历史性 、 政治性 、 现实性。本文从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
革命 , 认 为革命 没有 起到任何促进 社会发展进步 的作用 , 起到 的 都是破坏作用 ; 历史 虚无主义还否 定民族文化 , 特别是对 民族传 统文 化全 盘否定 , 迷信 “ 外来 和 尚会念 经 ” , 主 张“ 全 盘西化 ” 等 等。对大学生进行历史 唯物 主义教育 , 他们就能依靠 自己明确做 出判 断 , 明白我们 中华 民族 向来注重 、 尊重历史 , 对历史虚无主义 那些 自以为是 , 任意 的虚构 、 歪曲并加 以否定 历史 的种种行 径嗤 之 以鼻 , 自然也就不 屑与之为伍 , 会 自觉 同历史 虚无主义划 清界

社会思潮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引导对策

社会思潮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引导对策

社会思潮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引导对策1. 引言1.1 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社会思潮是一种具有普遍性、时代性和影响力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不仅影响着社会整体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

在当代社会,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社会思潮的多样性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启迪。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多元化的进程,不同的思潮、观念不断涌现,大学生面临着更加广泛和复杂的选择。

这些思潮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大学生需要具备辨别和选择的能力。

其次,社会思潮的快速传播和强大感染力使大学生更容易受其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十分迅速,各种思潮和观念通过互联网平台迅速传播,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

大学生往往容易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出现跟风、盲从的情况。

综上所述,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大学生需要在这种影响下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

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思潮,形成独立、理性的思考能力,是当前重要的工作之一。

1.2 重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在当代社会,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其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重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和政治观念,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建设美好社会的责任。

其次,当代社会发展迅速,信息爆炸,大学生面对各种思潮,需要正确引导。

如果大学生没有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思想的混乱和迷茫。

再次,当代社会存在一些思想偏激、极端化的倾向,大学生如果没有受到足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能容易被这些错误的思潮所左右,导致思想的偏离和极端行为的产生。

因此,重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卷第 1 6 期
Vo . 6, . 12 No 1
滨 州 学 院学 报
J u n l fB n h u Unv ri o r a o iz o i e s y t
2 1 年 2月 00
F b. 2 1 e ,0 0
【 育教学研 究】 教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张西峰 崔 , 伟
(. 1 中国政法大学 国际法学院, 北京 124 ;. 02 9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法律系, 北京 108 ) 00 9

要: 高校 思想政 治工作应 坚持 以社 会主 义核 心价值 体 系引领社 会 思潮 , 索并构 建 以社 探
会 主义核心 价值体 系引领社 会 思潮的主要机 制 , 如社 会 思潮 的预 测和 收 集机制 、 诸 疏通 和 引导机
传 播和集 散场 所 , 免受 到 各 种社 会 思 潮 的影 响 。 难
收 稿 日期 :0 9 1 —l 20 — O 7
第 一作 者简 介 : 峰 (96 )男 , 南商 丘人 , 师 , 张西 17- , 河 讲 主要从 事思 想 政治研 究 。
第1 期
张西峰 , 崔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社 会思潮 的引领
引 导 , 必 会 使 大 学 生 的 政 治 观 和 价 值 观 偏 离 社 会 势
主 义 方 向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中 坚 持 以 社 会 主 义 核 心价值 体 系引领 社会思 潮 , 助于广 大学 生在各 有 种纷繁 复杂 的社会思 潮 中分清是 非 , 康成 长 。 健 第 二 , 持 以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 体系 引领社会 坚 思 潮 是 高 校 加 强 和 改 进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的必 然 要 求 。
和 凝 聚 力 ” “ 极 探 索 用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引 ,积 领社会 思潮 的 有效 途 径 , 动 做 好 意识 形 态 工 作 , 主 既 尊 重 差 异 、 容 多 样 , 有 力 抵 制 各 种 错 误 和 腐 包 又 朽 思 想 的影 响 ” 。 这 就 为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提 出 了一 个 重 要 任 务 , , 有 效 地 把 握 各 种 思 潮 的 特 即 要 点 和规 律 , 极 地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引 导 。 高 校 思 想 政 积 治工作者 应该深人 分析 、 究 、 判各 种 错误 思 潮 , 研 批 坚 定 不 移 地 用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引 领 社 会 思
制、 评价 和反馈机 制 、 错误 和腐朽 思 潮 的 防御机 制 等 , 确保 当代 大 学生 沿 着正 确 的政 治 方 向健康
成 长。
关键 词 : 高校 ; 思想政 治工作 ; 社会 思潮 ; 引领 机制
中图分类号 : 4 G 6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 68 21) 1 12 0 1 3 2 1 (00 0 —02 — 3 6 Nhomakorabea13 2
大学生 是我 国现 代 化 的未 来 , 们 的政 治 思 想 、 他 价
和政 治观 , 大 程度 上取 决 于在 高校思 想 政治 工作 很 中 能 否 坚 持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的 正 面 灌 输 和 教 育 。要 确 保 广 大 学 生 的 政 治 思 想 和 价 值 观 念 不
党 的 十六 届 六 中 全 会 通 过 的《中共 中 央 关 于 构
社 会 思 潮 在 本 质 上 是 一 种 复 杂 的 群 体 意 识 , 社 会 是
建社会 主义 和谐 社 会 若 干 重大 问题 的决 定 》 出 : 指 “ 持 以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引 领 社 会 思 潮 , 坚 尊
潮 , 保 青 年 一 代 沿 着 正 确 的政 治 方 向 健 康 成 长 。 确


高 校 思 想政 治 工 作 以社 会 主 义 核
心价值 体 系 引 领 社 会 思 潮 的重 要 性 和 紧
迫 性
随着 改革 的深人 和开放 的扩大 , 方 国家各种 西
社会思 潮也纷 至沓来 。高校作 为 思想文 化 的生 产 、
明 的 价 值 导 向 性 、 元 性 、 动 性 。 学 校 作 为 德 育 多 变
的 主 阵 地 、 战 场 , 充 分 发 挥 主 导 作 用 , 持 以 先 主 要 坚 进 的 办 学 理 念 指 导 德 育 工 作 , 学 生 管 理 中 认 真 贯 在 彻 “ 等 、 重 、 作 、 展 ” 基 本 内 涵 的 人 本 思 平 尊 合 发 为 想 , 情 感 人 , 理 服 人 , 学 生 的 学 业 成 才 、 神 以 以 为 精 成 人 和 事 业 成 功 创 造 良 好 的 成 长 环 境 。 此 , _因 3 高 校 在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中必 须 加 强 对 社 会 思 潮 的 引 领 。 第 一 , 持 以社会 主义 核心价值 体系 引领社会 坚 思 潮是 高校思 想 政 治 工 作 的根 本 。社 会主 义 核心 价值 体 系 为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指 明 了正 确 方 向 。 在 当前条 件 下 , 国 高 校校 园里 存 在 的社 会思 潮 , 我 有 的 是 非 社 会 主 义 的 , 果 不 对 这 些 社 会 思 潮 加 以 如
心理 的集 中表 现 , 社 会 演 变 合力 的精 神纽 带 , 是 直
接 反 映社 会 中 的 热 点 问 题 , 能 够 形 成 舆 论 , 右 它 左 社 会 决 策 , 进 、 扰 、 碍 社 会 发 展 进 程 , 有 鲜 推 干 阻 具
重差 异 , 容 多 样 , 大 限 度 地 形 成 社 会 思 想 共 包 最 识 。_党 的 十 七 大 报 告 进 一 步 提 出 :建 设 社 会 主 ” 1 “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 强 社 会 主 义 意 识 形 态 的 吸 引 力 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