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广西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参考答案

运动和力一、选择题(2011)7C、原因:北斗星在北极上方,相对地球静止,北斗星在北极侧面,北斗星每一年绕北极星转1周,相当于地球每年绕太阳转一周,所以人们以北斗星的位置定位1年四季,不也就相当于以地球为参照物了么!(2007)2C、解:惯性,力不平衡;(2000)3 B;(2000)7 C;(2000)1 B;解:摩托车飞越高大障碍物时,若前轮先着地,前轮受地面的摩擦力使前轮的速度减小或静止,而摩托车的后轮及其他部分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导致翻车;因此后轮先着地就可以避免翻车现象的发生.(1999)5A解:当三辆火车同方向,速度不同时,以速度处于中间的车为参照物时,看到另两列火车的关系就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故A选项错误,B、C选项正确;当乘客坐在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火车中,观察相对于地面向相反方向运动的另外两列火车时,会看到这两列火车向相反方向运动,故D选项正确.(1999)8A解:生鸡蛋的蛋液和蛋壳是两部分,转动时,蛋壳受力开始转动,蛋液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从而给蛋壳一个阻力,所以很快就停下来;熟鸡蛋的蛋液和蛋壳是一个整体,转动时,蛋壳和蛋液都受力开始转动,转动的时间较长.(1994)1 C;(1992)13 B;(1991)2 D;(1991)6 D解:甲同学看到路边树木向东运动,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说明他向西行走;乙看到甲静止不动,是以自己为参照物,他与甲同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他与甲同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走.二、填空题(2008)2解:由题知,客车的长度:L=11m×2.2×17=411.4m,经过的时间t=8s,小明相对于客车的速度:v=v1+v2=v1+108km/h=v1+30m/s,∵L=(v1+v2)t=(v1+30m/s)×8s,即:411.4m=(v1+30m/s)×8s,∴v1≈21.4m/s.故答案为:21.4.(2006)1解:由题意可知,小树、电线杆和村庄在一条直线上,村庄离车最远,所以相对于电线杆向后运动慢一点,人从车里往外看以电线杆为参照物时,村庄看上去是在往前运动;同理,可得出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向后运动.所以,村庄和小树绕着电线杆做顺时针转动.故答案为:前;后;顺.(2006)4解:如果轮胎有了磨损,轮半径减小,行驶相同的路程,车轮转动的圈数偏大,所以根据圈数测得的里程数和时速都要偏大;∵v=s/t,∴t=s/v,∵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程知道(准确),速度表上指示的时速偏大,∴估算的时间比实际用的时间要小.故答案为:小于;小于.(2001)1解:下雨的方向相对于地面来说,雨是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而此时的水平速度大小正好等于18km/h=5m/s,且方向也是由西向东,所以,此时该同学看到的是雨是成竖直状态下落,也就是雨相对于该同学是做自由落体运动了;故答案为:西,5.(2000)3解:虽然有风时雨是斜着下的,但是由于重力的作用,最终落入雨量筒的雨水的量是不受风向的影响的,所以有风的时候雨量筒竖立的方向不必变化,正确的使用方法为图(乙)所示,所以使用图中错误的方法即丙图,测得的雨量比实际降水量要多(因为落入雨量筒中的雨水多了)故正确答案为:乙,多.(1998)3解:由v=s/t得t=s/v=(L1+L2)/(v1+v2)答:两车从遇到离开所需时间为(L1+L2)/(v1+v2).(1998)8解:当车向右开动时,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水相对车向后运动,故会将气泡挤向右方;刹车时,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将气泡挤向左方;故答案为:右,左,水.(1997)5解:∵s=100米,t=9.86秒∴跑完100米的平均速度是v100=s100/t100=100米/9.86秒=10.1米/秒10米内平均速度最小的是v小=s10/t大=10米/1.88秒=9.2米/秒后20米的平均速度是v=s10/t小=(2×10米)/1.74秒=11.4米/秒10米内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v大=s10/t最小=10米/0.85秒=12.0米/秒>11.4米/秒答:刘易斯这次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10.1米/秒,他平均速度最小的是第一个10米,他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第八个10米.(1996)1解:汽车和汽车的像之间距离没有发生改变,方位没有发生改变,以汽车为参照物,汽车的像是静止的,相对速度为0.故答案为:0.(1996)8解:由题意可知甲比乙所走的路程多2个船距,即多走20m,s乙=v乙t乙=7m/s×80s=560m,所以,s甲=s乙+20m=560m+20m=580m,因此,v甲=s甲/t=580m/80s=7.25m/s.故填:7.25.(1993)2解:火车的速度v2=180km/h=50m/s,由公式s=vt得:列车鸣笛后3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1=V1t=340m/s×3s=1020m;3s内列车前进的距离为:s2=V2t=50m/s×3s=150m;根据关系式:2s=s1+s2;列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s=s1+s22=(1020m+150m)/2=585m.答:列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585m.(1991)1解:货物的质量:m=G/g=4.9N/(9.8N/kg)=0.5kg;过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如图所示(1991)3解:v=(N-1)L/t三、简答下列各题(2011)3、(1)①C所在部位。
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广西赛区复赛参考解答

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广西赛区复赛参考解答一、填空题1.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流的大小是否有关系。
2.3608欧;0—9999欧。
解:电阻箱上的四个旋盘的电阻是串联的,读数时,要看清每个旋盘下的倍数和每个旋盘上所用数值的大小。
图中不难看出左上的电阻是3×1000欧,右上的电阻是6×100欧,左下是0,右下是8×1欧,故得到的电阻是3608欧;调节旋盘上的旋纽,最小值是0,最大值是都调到9,阻值为9999欧。
3.实际光线,虚焦点。
解: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都变成发散的光线,但当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透镜上,经凹透镜折射后变成发散的光线,其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因这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叫虚焦点。
4.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5.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6.材料解:用同样长度和横截面积的镍铬合金代替锰铜线时,会发现电流表的读数变小,说明导体的电阻不仅和它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还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7.温度,全部熔解后。
8.两;蜡烛和它所成像的大小;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9.2.5×103千克/米3解: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可得F浮+F拉=G石ρ水gV排+F拉=ρ石gV石,(V排=V石)=2.5×103(千克/米3)10.20R=R甲+R乙=484+1936=2420(Ω)甲、乙两灯实际发出的功率之和就是实际总功率,为二、单项选择题1.解:①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少,机诫能减少的说法是对的。
因为下降时相对地面的高度减小,故势能减小,但由于是匀速下降,故动能不变,其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之和,故机械能减少。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下降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
②跳伞员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的说法是错的。
前面所述是势能减少,动能不变。
③跳伞员的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的说法是错的。
④跳伞员的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的说法也是错的,应该说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2005年我校获航模

广西三等奖 张蕾 罗晶 詹妮 李钧杰 张蕾 黄心洁 韦薇 江琳 韦贤 刘阳
刁芸 陈梦曦 唐韵 叶璐 宫力 黄钰滟 许慧 梁希培 辛旋 唐甜甜
陈迪航 余韵 覃佳韵 罗鹏飞 习文翰 袁媛 白文顺 黄沁 蔡芸 庾杨
江薇 贺薇 陈婕如 夏凡 周文虎 曾环环 雷觐 霍晔 廖宇 容仕达
柳州市一等 奖
柳州市二等 奖
1999年全国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获奖名单
全国一等奖 潘翔
全国二等奖 陈华 贾文闻
广西二等奖 刘子杰 张思 梁雄杰
广西三等奖 蓝建德 李端捷 张林
柳州市二等 柳州市奖三等
奖
伍圆圆 韩婵祚
莫锦鑫 邓志烨
谭大成
刘广
伍洲燕
2
1999年广西第五届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名单
广西一等奖 吴虑 肖容 罗鹏魁 申文 广西二等奖 陈忠比 缪思远 文闻 马恒懿 广西三等奖 罗娴静 区东 肖岚岚 王俊杰 谢婵婵 艾晶 翟志宇
2003年全国中学英语能力竞赛
全国一等奖 谢威 梁康磊 黄宇 黄歆如 梁宇宁 甘盈盈 陈建伟 谭菲亚 陆啸宇 杨成钧
金捷 赵沛 吴彦 陈瑶 高峰 李瑞辉 韦宇明 卓晗 蒋雨舟 卢静芳
冯袤懋 余畅祺 潘雪菲
全国二等奖 雷宛露 刘静 钱蕾 龚蓓 王超文 莫雯兰 韩煜章 玉燕 刘倩 黄鑫
骆祥芸 王爽 李亦诗
全国三等奖 杨明奇 蒋国昊 柳州市十五中获团体第三名奖
3
2001年全国“创新杯”初中数学竞赛获奖名单
全国一等奖 陈忠比 关浩博 李坤 黄奕冰 郑达 黎智超
全国二等奖 班莉莎 李婵 李兰希 龙菲 刘恒科
全国三等奖 宋俊 丁丽 杨会平
安娜 肖容 高宇
黄岚
陈浩 朱嘉 黄冠君 黄翰晖 孟筠琳 覃丰丰 许智杰 王舒文 黄茜
初中物理学科竞赛活动方案

初中物理学科竞赛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与目的物理学科竞赛是对学生物理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能力的考察,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物理学科竞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1.知识竞赛知识竞赛是物理学科竞赛活动的核心内容,旨在考察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以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组成若干小组,进行知识竞赛。
竞赛题目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内容涵盖中学物理课程的各个知识点。
通过这种形式的知识竞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实验竞赛实验竞赛是物理学科竞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作为竞赛内容,如光的折射、小球自由落体等。
竞赛时,可以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应的问题。
通过这种形式的实验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科学思维。
3.创新项目创新项目是物理学科竞赛活动的特色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可以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一个物理学相关的课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在竞赛时,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创新项目进行展示,并进行相应的论证和解释。
通过这种形式的创新项目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
三、活动组织与实施1.活动组织(1)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物理学科竞赛活动的举办时间和地点,确保能够容纳所有参赛学生并提供必要的参考设备和场地。
(2)选拔参赛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科学素养,对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初步选拔,确保参赛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学知识和实验能力。
(3)确定竞赛形式和组织形式:根据活动内容和参赛学生的人数,确定竞赛的形式和组织方式,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制定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根据竞赛的内容和目的,制定竞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
历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1]
![历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1]](https://img.taocdn.com/s3/m/6d07cd2a192e45361066f52c.png)
199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2)199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参考解答 (7)1993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10)1993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答案 (15)1994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17)1994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答案 (21)1994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 (21)1994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答案 (24)199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27)199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参考解答 (31)199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 (33)199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答案 (36)1996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 (39)1996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42)1996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 (44)1996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答案 (46)1997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卷 (48)1997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参考解答 (51)1997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 (54)1997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答案 (58)19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初赛试卷 (63)19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参考解答 (67)19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68)19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参考答案 (70)1999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 (74)1999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初赛参考解答 (80)1 9 9 9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82)1999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85)第十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89)第十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参考解答 (93)2 0 0 0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96)2000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98)第十一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100)200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103)第十一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107)第十一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110)第十二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初赛试题 (113)2002年第l2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初赛答案 (117)第十二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120)2002年第12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答案 ................................................. 121 第十三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 122 第十三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 125 第十四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 128 第十四届全国初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参考解答............................................................ 132 第十四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135 第十五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143第十五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153 第十六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161)199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一、选择题(共42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所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2001年广西省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复赛试题

2001年广西省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复赛试题一、(12分)甲、乙两列客车在并排的平行轨道上相向匀速行驶,每列车的长都是120m.甲车的速度是90km/h,当其前端经过某一路标时,乙车末端距该路标280m,再过4s两车开始交会,求在两车交会的整个过程中乙车前进了多少米?二、(12分)在图1中,MN是一块竖立的平面镜,S是一个发光点,0'0是过平面镜中点0的法线,O'S=SO.某同学为了观察s的像,他的眼睛在MABN所包围的范围里移动,结果在每处他都看到了S的像,图中AO’=O'B=O.84m,求该平面镜MN的长.三、(10分)请说说护士给病人注射时用什么办法使药液进入针筒注射器里,解释其中的物理原因.四、(12分)图2中的玻璃杯底而的横截面积为100cm2.杯中盛有780g水,水面上漂浮有木块A,其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为30cm2,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8cm.现把木块B放在A 上,结果A恰好浸没水中,如图3所示.玻璃的厚度可以不计,求在图 3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五、(14分)如图4,某同学把细沙放到一支细试管里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沙与试管的总重为1N,这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为1×l03kg/m3至2×l0kg/m3,刻度线部分的长度ab为10cm,求这个密度计上分别写有 1.2(g/cm3)和1.4(g/cm3)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六、(13分)在图5中,用一一水平力,F=10N将一个边长为5cm的l上方体木块压在竖直墙MN上;又用一条轻细线将重为 3.6N的铁球系在A上.观察到一向下匀速滑动.现再用8N竖直向上的力对A作用(注意:图中没有画出这个力).结果发现A向上匀速滑动,则A重为多少?若把A取出来,放在一块面积为100cm2的水平小板上,其对水平木板的压强为多少?七、(12分)一个空瓶质量为m0,装满水后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若先在瓶里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m2,然后往瓶里再装水直至满瓶,用天平测得这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m3,则瓶里金属颗粒的密度为多少?八、(15分)如图6所示,两个铜铝合金正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其边长之比为hA/hB=1/2、A、B材料中铜、铝的含量比例不同,A材料中铜和铝的质量相等;B材料中铜和铝的体积相等.可以认为制成合金前后总体积不变,铝的密度为ρ=2.7×103k/m3,为计算简单起见,铜的密度取ρ铜=9×103kg/m3.问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多少?2001年广西省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复赛试题答案三、先把针筒里的活塞向下推,排出空气(3分),接着把针头插入药液,使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针筒(2分),然后提起活塞,iL大气压力使药液进入针筒.(5分)四、杯中水的体积为题中图 2 和图3中木块A所排开水的体积分别为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由平衡条件依图3得A和B的总重为又杯中水重故图3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五、刻度线a和b所表示的密度分别为设管的刻度部分横截面积为S,刻度线6以上部分体积为△V,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得同理,若设刻度线 1.4(g/cm3)以卜部分管的体积为△V'刻度线 1.2(g/cm3)和刻度线1.4(g/cm3)之间的距离为△h,则有六、根据平衡条件得式中,卜墙对木块A作用的摩擦力,联立①②解得若把A取出来放在水平木板上,其对木板的压强为七、瓶的容积为瓶中金属颗粒的质量和体积为联立①②③得瓶中金属颗粒的密度为八、铜铝合金的密度为。
2002年广西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

2002年广西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试题(初赛)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对的请在属于该小题的括号里打“V”;错的打“X”;答错给一1分,共10分)1.液体不能够传声.()2.图17 9中的人射光线x的折射线也要经过S’点.()3.图180中的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应读作“摄氏零下3度”.()4.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其所受到的重力.()5.Inm(纳米)一10’m.()6.图181中的人射光线(图中没有画出来)与反射线的夹角为80”.()7.若把图182中的国际千克原器移到月球上,则其密度变小.()8.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9.质地均匀的长方形薄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10.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M、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4分)1.把平面镜M;和M。
拼接起来,使两镜面平行,中间隔一硬纸板条NN’,如图183所示.现若在镜前置一发光点S,允许随意选择观察位置,那么观察者能看到几个S的像?()A.只能看到1个B.最多能看到2个C.最多能看到4个D.能看到8个2.某人观察到: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有固定的坐椅,河岸k有一座石碑.他可能提出的下列这些说法中哪个正确?()A.相对于河岸来说,坐椅是静止的B.相对于坐椅来说,河岸是运动的C.相对于船来说,石碑是静止的D.相对于石碑来说,船是静止的3.把一块0℃的冰投人0℃的水里(周围的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如何?()A.冰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OCB.水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冰和水的质量都没变,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仍为OC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测得一铜铝合金球的密度为产一6 X 10’kg/m‘,设其中所含铜和铝的体积分别为V@、V。
,为了比较V@和V。
的大小,又由查表得知铜和铝的密度分别为产钢一8.gX10‘kg/m‘、p$一2.7X10‘hp/m‘.于是可以断定().A.V铜>V$B·V铜一V铝C.V$MV。
1999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参考解答

[科目] 物理[考试时间] 1999[文件] js26.doc[标题] 1999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参考解答[内容]1999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参考解答一、答案和评分标准全题30分,每小题3分。
1.A,2.A,3.D,4.D,5.A,6.C,7.B,8.A,9.D,10.C。
二、答案和评分标准全题27分,每小题3分。
1.乙。
2.乙。
3.0.76。
答案在0.757至0.774之间都给分。
4.低(或小),蒸发,高(或大)。
每个空给1分。
5.10000。
6.A,500。
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
7.1.1×106千瓦时(或度)。
8.丙,乙,甲,丁。
全部正确才给这3分。
9.F的像如图。
远离,下。
像给1分,两个空各给1分。
10.裂变,聚变,聚变。
每空1分,前两个顺序可以颠倒。
三,参考解答:注水时水位高于D点才有水流出,水位降到C点才停止出水。
排水口会间歇式地放水。
评分标准:本题共5分。
第一问2分,第二问2分,第三问1分。
四、参考解答:R应该远大于发热板等效电阻。
1五、参考解答:解答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m1—干砂子的质量,m2—水的质量,m—砂子和水的混合物的质量;c1—干砂子的比热容,c2—水的比热容,c—砂子和水的混合物的比热容;Q1—干砂子吸收的热量,Q2—水吸收的热量,Q—砂子和水的混合物吸收的热量;△t—温度差。
砂子和水的混合物、砂子、水各自吸收的热量可以表示为:Q=c(m1+m2)△t(1)Q1=c1m1△t(2)Q2=c2m2△t(3)由这三个式子可以解出代入数值后,得评分标准:本题共8分。
(1)式2分,(2)、(3)两式共3分(写对一个给1分),(4)式2分,(5)式1分。
六、参考解答:(1)电压表的读数约为6伏,电流表的读数约为0,小灯泡不发光。
(2)答案如图。
评分标准:本题共8分。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各2分,小灯泡的发光情况1分。
所连导线3分,但导线没有连在接线柱上,而连在其他导线中间的,只给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9年广西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试题(初赛)一、判断题(对的请在括号里打“V”,错的打“X”.答错倒扣1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2、“千米/时”应该读作“每小时千米”.()3、固体不能够传声.()4、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5、如图所示,从点S射向平面镜的任何一条光线的反射线在镜后的延长线,都经过S1点.()6、二枚大头针的质量约8.0×10—5g.()7、某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8、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还能显示人体的温度.()9、如图所示的两个力彼此平衡.()10、把物体挂在弹簧秤钩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4分)1.如图所示,人所观察到的像()A.由凹透镜所成,这个像是虚像B.由凸透镜所成,这个像是实像C.由凹透镜所成,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D.由凸透镜所成,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2.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冬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B.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树阴下干得快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D.早晨树叶上形成小水滴3.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于地心,它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D.它转动一周需要12小时4.冰的密度为0.9 ×103kg/m3,一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和体积变化的情况是()A.质量和体积都变小B.质量和体积都变大C.质量不变,体积变大D.质量不变,体积变小5.图14和图15表示什么?()A.图14表示月食的成因,图15表示日食的成因B.图14表示日食的成因,图15表示月食的成因C .两个图都表示日食的成因D .两个图都表示月食的成因6、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所受的总阻力为f ,人重和伞重分别为G 人和G 伞,它们的关系是().A 、G 人+G 伞>fB 、 G 人 = f 一G 伞C 、f 十G 伞= G 人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木块,前进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这是由于( )A .木块重大于它受到的支持力B .木块重小于它受到的支持力C .木块失去了惯性D .木块受到阻力的作用8、在池边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的要浅,这是由于( )A .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光线在水面处发生了镜面反射D .光线在水面处发生了漫反射9、一人用 100 N 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一个重 150 N 的木箱在地板上匀速前进,如图所示.若另一人再加给木箱50 N 竖直向下的力,那么( )A .木箱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B .木箱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 .木箱重变为200 ND .木箱共受到四个力作用10.弹簧秤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甲用大小为F 1的水平力拉弹簧秤的秤钩;乙用大小为F 2的水平力拉弹簧秤的秤环,结果弹簧秤静止不动,示数为10N ,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 .F 1一F 2=10 NB .F 2一F 1=10 NC .F 1=F 2=10 ND .F 1=F 2=5 N11.某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8kg /m 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 l /4,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 、8 kg /m 3B 、6 kg /m 3C 、4 kg /m 3D 、2 kg /m 312.用密度为ρ甲的材料制成体积为V 甲的甲种球,用密度为ρ乙的材料制成体积为V 乙的乙种球;然后,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2个甲种球,右盘上放3个乙种球,天平恰好平衡.由此可以断定( )A 、ρ甲/ρ乙=3/2B 、V 甲/V 乙=3/2C 、23=乙乙甲甲V V ρρD 、32=乙乙甲甲V V ρρ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分:有选对但选不全的给l 分,凡有选错的给0分)1.以下奇景可以用光的反射现象来解释的有( )A .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取火B .海市蜃楼C .近视眼患者配戴眼镜矫正视力D .利用潜望镜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2.“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这个结论是从以下哪些最基本的研究工作得到的?( )A .比较质量不同的物体的重B .比较材料不同、体积相同的物体的质量C.比较同种材料、体积不同的物体的质量D.比较相同的力对不同质量的物体的作用效果四、填空题(请将答案写在横线上,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每空2分,共24分)1.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依规范操作到读数时,在右盘里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该物体的质量是2.测量一根钢管的外径,四种放置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的方法分别如图20甲、乙、丙、丁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所示的方法.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晶体熔化现象,试管里盛有海波,需要注意观察海波状态变化过程,并且每隔半分或卫分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海波后再过几分为止.4.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B.用天平称出量简的质量C.在量筒中盛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D.把石块放人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以上四个步骤中,字母代号为的步骤是多余的.5.如图所示,把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木块两端的小盘里加减硅码,以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过程,先使两盘里的砝码不相等,再使桂码相等,观察木块在什么条件下静止,在什么条件下运动;接着,保持两盘里的砝码相等,把木块,观察木块的情况.6.量筒里有水40 g和铝块54 g(铝的密度为2.7 X 103kg/m3),现再把某种合金270 g投人水中,结果如图所示,这种合金的密度是。
7.一个瓶子能盛1.6 kg酒精.用这个瓶子能盛kg水.(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8.如图,都是平面镜,M1放置在水平地面上,M2竖直放置.一束光线与水平成30°角入射,经M1、M2和M3反射后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射出,图中的 = 。
9.两列客车在并排的平行轨道上相向匀速行驶,速度都是20 m/s,每列车的长都是80 m,两列车交会共历时。
10.两次到达人耳的声音间隔0.1s以上,人耳才能将它们分开.一次,海面上一炸弹爆炸,岸边的人听到了两次爆炸声,设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50 m/s,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600 m/s,那么爆炸处离岸至少有m.11.起重机用1200 N的力向上吊起100 kg的钢件,如果钢件还受到150 N的阻力,那么钢件受到的合力方向是,大小为。
五、作图题(5分)发光点S置于平面镜MN前,如图所示,人站在什么范围可以看到S在平面镜里的像,请画出这个范围.六、问答题(S分)有人说:“就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而言,重力就是它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七、计算题(16分)1.(5分)在图中AB和BC是两条相交成直角的公路,路段DB=4 0m,BE=30m,DE也为笔直的公路.甲沿AB做匀速运动,速度为2 m/s,到达B后停留5 s接着立即沿BC做匀速运动,速度为3m/s;乙在甲经过DB的中点时由D出发沿DE做匀速运动,结果两人同时到达E处.求乙的速度.2.(5分)某种金属的密度为ρ,现将1g这种金属熔进10 g密度10 倍于它的另一种金属,求所制成的合金的密度是ρ的多少倍.3.(6分)硫酸的密度是1.8X103kg/m3,现有硫酸和水各1kg,问最多可配制成密度为1.4X103kg/m3的稀硫酸多少干克?1999年广西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试题(复赛)1.(18分)发光点S1和S2置于平面镜MN前,如图所示,人站在什么范围可以同时看到S1和S2在平面镜里的像S1′和S2′,请画出这个范围(用阴影线把这个范围表示出来);并请画出人站在这个范围里的什么区域看到S2′在右边(在阴影线上加“×”号把这个区域表示出来).2.(12分)日常生活中可以说“铝比铁轻”,这不会引起太大的误会,物理学中却不能认可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并请指出这句话的意思要怎样说才是准确的?3.(12分)一个玻璃瓶装满水后,称得瓶和瓶中的水总质量为m,现再把一个质量为M 的金属球放进瓶中去,结果测得这时瓶中的水、瓶和球的总质量为M′,求该种金属的密度.4.(l8分)甲、乙、丙、丁同场竞技比赛100 m跑,甲的成绩为11s.甲到达终点时,乙距终点还有12 m;丙比乙快0.5 s跑到终点;丁比乙和丙都跑得快,他跑到终点时,乙和丙相距3.45 m.设他们的运动都是匀速运动,求丁用多少时间跑完100 m全程.5.(20分)如图,往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放人一个边长为0.lm的正方体A,结果正方体漂浮于水面,有4/5体积没人水中,已知由于放入这个正方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20 Pa.如图所示,现再把底面积为0.005 m2的圆柱体B放在A上,结果A没人水中在h=0.2m处保持静止.(1)容器的底面积为多少?(2)B的物重为多少?6(20分)甲和乙都是圆柱体,由不同合金材料制成,其底面积分别为S= 20cm2,S=15cm2,高度之比为23=乙甲hh,密度之比为2=乙甲ρρ。
如图所示,把甲放在水平桌面上,乙放在甲上,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为7 500 Pa.现把乙取下来托在手中静止不动,求这时乙受到的支持力为多少牛.(请计算出具体的数值)1999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初三组试题(初赛)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为小刚所连的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的电路图,通电后发现不能正常工作.下面几个措施中可能引起危险的是()A.拆掉灯丙,两条导线连在一起B.拆掉插座甲,两条导线连在一起C.拆掉开关S3,两条导线连在一起D.拆掉开关S3,两条导线连在一起2.关于电冰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冰箱内温度比较低,这是液体蒸发吸热造成的B 电冰箱散热器摸起来烫手,这主要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C.夏天,打开电冰箱门看到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D.家用电冰箱的耗电功率通常超过1000 W3.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人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4.在抗洪救灾中,大堤上的许多人都身穿厚厚的“背心”,这种“背心”的主要作用是()A.能阻碍热传递,从而可以抵御风寒B.跌倒或碰撞时减小其他物体对人体的作用力,起保护作用C.不同的背心反射不同颜色的光,便于识别D.以上说法都不对5.车站里,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日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D.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6.航天飞机关闭发动机后正在太空中飞行.如果科学家要在其中进行实验,下列哪些操作不能正常进行()A.用温度计测温度B.用弹簧秤测力C.用天平测质量D.用电子表测时间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a应为()A.30°B.45°C.60°D.90°8.有两个鸡蛋,一生一熟,让它们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转动()A.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B.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C.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转动D.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然后同时停止9.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33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小于8 cmC.一定在10 cm到16 cm之间D.一定在8 cm到10 cm之间10.山间公路往往环绕山坡,盘山而上,这样可以使上山的汽车()A.提高功率B.提高机械效率C.减小所需的牵引力D.减小所需的功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严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中的那一副.2.公路交通标志由基板和附着其上的反光膜组成,夜晚它可以反射汽车射来的灯光,使司机看清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的反光膜结构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图.s.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人体的平均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质量为60 kg的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大约是N.4.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于湿泡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这是由于温布中的水在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