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济阴纲目》四物汤加减法(转)

《济阴纲目》四物汤加减法(转)四物汤治妇人冲任虚损,月水不调,经病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脐腹痛,或腰足中痛,或崩中漏下,及胎前产后诸证。
常服益荣卫,滋气血。
若有他病,随证加减。
当归(和血。
如血刺痛如刀割,非此不能除)川芎(治风泄肝木。
如血虚头痛,非此不能除)芍药(和血理脾。
如腹中虚痛,非此不能除。
酒炒)熟地黄(补血。
如脐痛非此不能除。
酒洗用)上锉,各等分,每服四钱,水煎服。
春,倍川芎;夏,倍芍药;秋,倍地黄;冬,倍当归(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者,四时生物之功也。
物顺四时而为生长,则人身之气血,亦顺四时而为升沉矣。
若四物汤者,岂无精意于其间哉。
如当归之甘辛温润,可喻春日之和融;川芎之辛温而散,可喻夏令之敷荣,此生长之用也。
有生长而不为收藏,则何以成物?故用白芍之酸收以成秋,熟地之味浓以成冬,此又收藏之妙矣。
然四时之中,以甘为土德之用,故归地之甘以和之,此又五行之不离乎土也。
昔海藏云∶如用血药,当于四物汤中择其一二可也,又岂无意哉。
故如行血,则用芎归,以行春夏之令,如欲止血,则用地芍以行秋冬之令;此又升沉之道也。
观佛手散,犀角地黄汤,止用四物中之二物,盖可想矣。
虽然,物自物矣,物其物者,苟无主宰于其间,则物无物矣,即四物奚为哉。
故元神胃气,尤为吃紧者也)。
若春则防风,四物加防风倍川芎。
若夏则黄芩,四物加黄芩倍芍药;若秋则门冬,四物加天门冬倍地黄。
若冬则桂枝,四物加桂枝倍当归(此倍加法,便是四时妙理。
倍当归以迎春气,倍川芎以迎夏气,倍芍药以迎秋,倍地黄以迎冬。
用当归以生一阳,用芍药以生一阴,皆升降之妙也,识之识之)。
若血虚而腹痛,微汗而恶风,四物加术、桂,谓之腹痛六合,若风眩晕,加秦艽、羌活,谓之风六合。
若气虚弱,起则无力,然而倒,加浓朴、陈皮,谓之气六合(气不足而用泄气之药加乎?当以参易之);若发热而烦,不能睡卧者,加黄连、栀子,谓之热六合。
若虚寒脉微自汗,气难布息,清便自调,加干姜、附子,谓之寒六合。
四物汤

四物汤四物汤是一道传统药膳。
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材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膳。
四物汤药方最早出现记载于唐朝的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药方则是取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的记载。
一般来说,它具有补血调经的效果,可减缓女性的经痛。
药品名称四物汤是否处方药非处方药主要适用症补血活血,月经不调等营血虚滞症用法用量水煎服主要用药禁忌阴虚发热,血崩气脱之证运动员慎用慎用是否纳入医保未纳入目录.1来源.2组成.3临床应用.4秘方.5其他方剂.▪(一)组成.▪功用.▪主治.▪现代应用.▪方解.▪加减法.▪(二)组成.6效用注解.▪临床应用.▪药理作用.7推广应用.▪玫瑰四物饮.▪丰胸汤.▪桃红汤.8常见问题.9做法.10明星推崇来源编辑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
其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被用于外伤瘀血作痛。
后来被载于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书首先记载将四物汤用于妇产科疾病)。
以后在宋代《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产后方》、明代《医方考·调经用四物汤》、清初《济阴纲目·调经门》等医学书籍中均有记载和评说。
四物汤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血证立法”;“调理一切血证是其所长”及“妇女之圣药”等。
“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方药,方用当归、川芎、芍药、熟地四味药组成。
然而在中国台湾省,比较流行的玫瑰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肉桂、熟地黄或者是生地黄熬制而成,如果是属于体质偏热的人适合喝生地黄组成的玫瑰四物汤,如果是体制偏寒性的人适合喝由熟地黄组成的四物汤!(孙中山的“四物汤”并不是由上述四味药组成,他是集四种素食之精而成,即用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这四种食物。
)孙中山先生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
孙中山先生曾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1892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四物汤加减治疗各种病134方

四物汤加减治疗各种病134方一、内科1.血虚腹痛。
微汗恶风。
加官桂(七分)、倍芍药、2嗽痰。
加桑白皮、杏仁、麻黄、贝母(各等分)。
3大便秘。
加桃仁、大黄、麻仁、枳壳(减半余各等分)。
4血虚头眩。
加天麻、防风、荆芥穗(各一钱)。
5虚寒脉微。
气难布息。
不渴。
便清。
加干姜附子(各一钱)。
6中湿。
身重无力。
身冷微汗。
加苍术、白术、白茯苓(各一钱二分)。
7筋惕肉瞤。
属血虚也。
加天麻、人参(各一钱伤寒筋惕肉自有本条)8转筋属热。
加酒芩、红花、木瓜、苍术(各等分)。
9两胁胀满。
加枳实、半夏(各八分)、白术(一钱)、去地黄、10 身上虚痒。
加黄芩、防风、煎调浮萍末(一钱)。
11 小便秘涩。
属血虚。
加茯苓、泽泻(各八分)、牛膝(一钱)、甘草梢(五分)。
12 盗汗属阴虚者。
加麦门冬、知母、黄、浮麦、麻黄根(各等分)。
13 自汗。
加人参、黄、麻黄根(各一钱)、桂枝(五分)。
14 劳瘵阴虚火动。
加白茯苓、贝母、陈皮、款冬花、杏仁、黄柏、知母(各一钱)、甘草(三分)有热。
再加秦艽、地骨皮(各一钱)。
15 阴虚喘嗽。
或吐红者。
加知母、贝母、黄柏、五味子(十二粒)、人参、麦门冬、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款冬花、紫菀(各等分如肺火盛者去人参换沙参)。
16 阴虚发热。
烦渴不能坐卧。
加麦门冬、山栀、黄柏、知母(各一钱)。
17 阴虚潮热。
加柴胡、知母、黄芩、地骨皮(各一钱)。
18 半身不遂。
左边。
加桃仁、红花(各八分)、姜汁(半盏)、竹沥(一盏)。
19 血痢。
加黄连、荆芥穗、地榆(各一钱)、木香(五分)、枳壳(七分)。
20 风虚眩运。
加天麻、秦艽、羌活(各一钱)。
21 香港脚冲心。
加炒黄柏(一钱)。
22 口干烦渴。
加麦门冬、乌梅(各一钱)。
23 四肢冷气痛。
加良姜、玄胡索、木香、吴茱萸(各等分)。
24 血气虚弱。
起则无力而倒。
加白术、陈皮、人参(各一钱)。
25 血虚刺痛。
五心热。
加山栀、香附、乌药(各一钱)、官桂、青皮(各五分)。
26 血虚甚者。
四物汤加减运用一百方

ill二金丹';如~1j :1罚、乌药、柴胡、;其壳、木 E巧'、青皮、II J
,则又在衍 j去基础上再增补益,
断、杜仲、白术、夜苓、甘草名量乌囚构;为(经验方)
7. 7治
if如汤(加黄连香[\的、古今医鉴清热调经汤(前方再加桃仁红花丹皮我术延胡) 均用黄连以清热凉血。若 i 於热;跟结成实,可配犬黄以洁热:去;下,如四物大黄汤③(加大黄生 地)治伤寒苔血、活血散淤汤②〈加槟、黄、萎、积等) 1台慢性肠痛者是。若痰;豆与血互
2平、连、胶、艾、香附草)而主治异,是去其因而血自止的异病同治之法。此类实热血证以
肝经火旺血不归藏,故用本方非但不忌川穹之辛温,反取 寒凉凝滞止血臼
j1; 词气血以畅遂肝郁;同I!.J:.~兔'
·w
i 快,正是本方独得之妙。若是湿热蕴蒸血分的下血,常伍清化
方去巧合槐花散为济生加减四物汤,治肠风脏毒; 痒漏下血皆是其例。
活天麻蜜丸各神应养真丹③,治足厥阴病之瘫痪。即使痹证日久之痛凤,东方加搜凤通络或 凉肝熄风之品亦佳⑥。 麻木眩晕脱发等亦属肝风,加羌防蜜丸名补肝丸,治肝家凤虚眩景;加芫活天麻冤丝木瓜 各神应养真丹(外科正宗) ,治脱发,又治肌肤麻术;加凌霄花治隐彦,虚风身痒(妇科病
方歌〉。风阳上扰之头晕与头痛,每难截分,可予同治。如本方加荆芥穗,或加薄荷羌活天 麻治血虚肝旺之头痛头晕⑤
四物汤加减运用一百方
毛德华
四物汤出于《和剂局方 ,由;~~!~地、当归、白巧、 J II 穹四昧组成。本方应用广泛,变化 少佐川穹行气活血,
灵活,现按临床运用约选其加减方如下。 -、用于挝、血:当重用;在地滋阴补血为君 z 归、巧养血和营为臣 使补而不滞,虚甚者可去之。 血的生成有赖于中气。证兼气虚,加参、茂为东垣圣愈汤,取阳生阴长,加参、草为六 物煎①,乃甘温平剂。脾气虚弱,合四君为八珍汤,气血双补
老中医:养血调经的经典方的四物汤

四物汤【名方出处】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使用历史】约1100年。
【主要成分】熟干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整体药性】温热。
【功能主治】补血和血,主治营血虚证。
【典型征象】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等。
【禁忌人群】湿盛中满,脾虚便溏及血崩气脱之证,不宜使用。
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原方只有简简单单四味药:当归、地黄、芍药、川芎,其功效为活血、补血、调经,是中医用得最多的方剂。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也是妇科最常用的药方,它的知名度很高,在医学界可用耳熟能详、如雷贯耳来形容。
别看四物汤只有四味药,它在经过加加减减后,会衍生出一系列的“子方”“孙方”。
据不完全统计,四物汤的系列方达800多个,真可谓是方剂中的“祖师爷”。
女人以补血为重略懂中医的人应该都听说过“妇女以血为本,以血为用”这句话。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脏腑、经脉等有滋养、调节作用。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血肉之躯”,在气血的活动上基本相同。
不过,女性因为生理上的“磨难”,有着耗血和失血的特点。
所以,在临床治病和用药上,更要注重血的问题。
《本草纲目》记载:“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
”《圣济总录》也指出:“妇人纯阴,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金匮要略》妇科三篇中介绍了很多治疗方法,始终本着妇女以血为主,以血为用,“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特殊情况,在遣方用药上,时时刻刻不忘以血为宗。
从来月经那一天起,女人就面临着失血的问题,在生育时更是如此。
俗话说“一个胎儿三桶血”,孩子在母亲的腹中是完全依靠母亲的营养气血喂养大的,整个孕期就是一个耗血失阴的过程。
女人如果不注意补血,就会像枯萎的花儿一样,黯然失色,失去向上的生机。
如何补血呢?我国传统医学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和实践,开发出不少针对女性健康的经典方剂,其中四物汤被专家称为“女性补血第一方”。
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四味中药组成,其中又以当归、熟地为主药,熟地和当归的搭配可以称作是“黄金组合”,两者相互作用增强疗效,能对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中药方剂四物汤

中药方剂·四物汤【组成】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冲任虚损。
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
血瘕块硬,时发疼痛。
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用法】现代服法:作汤剂,水煎服。
可一日服用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
【禁忌】斟酌。
【类别】:补益类[1]当归:当归的首要功效就是补血调经,此外还有泽颜润肤的功效,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熟地:能对付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与当归配伍还能增强当归的补血、活血疗效。
川芎:既为妇科主药,又是治疗头痛良方,还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减轻乳房不适、心情焦虑及沮丧等经前症状。
白芍:《唐本草》说它“益女子血”,现代中医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对月经不调有着很好的疗效。
【时节】四物汤最合适复用的季节是夏季,小满、芒种时节左右[2]。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来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异名】地髓汤(《圣济总录》卷一六四)、大川芎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六)。
【组成】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用法】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功用】补血和血,调经化瘀。
【主治】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亏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腹痛血下;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跌打损伤,腹内积有瘀血。
【方论】本方是治疗营血亏虚,血行不畅的常用方剂。
方中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君;熟地黄滋阴补血为臣;白芍药养血柔肝和营为佐;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为使。
四味合用,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养血活血,可使营血调和。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禁忌】对于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四物汤·《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
【药物组成】桔梗3分,紫菀3分,甘草1分(炙),麦门冬7分(去心)。
【处方来源】《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
加味四物汤

一、《济阴纲目》卷一:【处方】当归(酒洗)1钱半,川芎1钱半,芍药(炒)1钱,熟地黄1钱,玄胡索1钱,蓬术(醋煮)1钱,香附(醋煮)1钱,砂仁8分,桃仁(去皮尖)7分,红花(酒炒)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经水将来,作疼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血亏挟滞,不能统营气于经,故脐腹疼痛,然后经行。
方中熟地补血以滋冲任,白芍敛阴以益肾肝,川芎行血海以调经,当归养血脉以荣经,蓬术破气中之血,香附理血中之气,桃仁破瘀血以通经,延胡活滞血以止痛,红花活血生新,砂仁醒脾行气,水煎温服,使滞化气行,则经血调和而脐腹疼痛无不退,天癸循环无不自如。
卷四:【处方】当归、白芍药(炒)、川芎、生地、地骨皮、牡丹皮各等分(1方加白术)。
【功能主治】妇人骨蒸。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6钱,水煎服。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汪淇笺:此方以四物生四脏之阴,以地骨、牡丹解骨蒸之热。
其加白术者,以土为万物之母也。
卷六:【处方】当归(酒洗)2钱,白芍药(炒)2钱,肉苁蓉2钱,熟地黄(酒洗)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人参5分,川芎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不孕。
【用法用量】水煎服。
每月经前3服,经正行3服,经行后3服。
卷六之一:【处方】当归2钱,川芎2钱,白术(微炒)1钱半,熟地黄(酒洗)1钱半,白茯苓1钱,芍药(微炒)1钱,续断1钱,阿胶1钱,香附(醋煮)8分,橘红7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久服有子。
主血虚不孕。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空腹服。
卷七:【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生地黄、柴胡、山栀子、牡丹皮、龙胆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妇人阴户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八:【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香附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少胎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紫苏汤调下。
卷九:【处方】四物汤加香附、桃仁、枳壳、缩砂、紫苏。
【功能主治】补血行滞。
四物汤加减13方

四物汤加减13方导读:今天学习治疗内科、妇科疾病的四物汤加减13方。
四物汤来源于《和剂局方》。
其药物组成是当归10克,地黄(生地或熟地)12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方中当归补血活血,地黄补血滋阴,两味药重在补血,为本方君药;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臣药,川芎行血中之气,为行气活血药,并使全方补而不腻,为佐使药。
本方组成少而精,配合恰当,既是补血剂的主方,又是活血的基础方剂。
余在45年临床中常以四物汤为基础方治疗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眩晕、胸痹、胃痛、腹痛、单纯性肥胖症、低热症、神经衰弱、汗症等多种内科病,以及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不定期、月经过少、月经过多、闭经、痛经、阴道炎、盆腔炎、不孕症等多种妇科病,收效满意,灵活运用到出神入化之程度,具体加减经验方如下。
01 丹栀四物汤【经验方组成】牡丹皮10克,焦山栀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赤芍10克,炒黄芩10克,荆芥炭10克,侧柏炭10克,甘草3克。
【适应范围】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衄血及经期超前,量过多,色鲜红或紫红以及经期出现周期性鼻出血或吐血(倒经),伴有面色红赤,心烦口渴,喜冷恶热,苔黄舌边红、脉数而有力。
辨证属于血热证,治以清热凉血。
02 姜桂四物汤【经验方组成】官桂6克,干姜6克,当归10克,赤芍、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吴茱萸5克,延胡索15克,牛膝12克,丹参15克,炙甘草3克。
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腹痛、脉管炎及闭经,经期延后,量少色暗红,质稠有血块,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减,苔白或质紫,脉沉紧或迟。
辨证属于血寒证,治宜温经散寒。
03 桃红四物汤【经验方组成】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尾10克,赤芍10克,生地黄12克,川芎10克,牛膝15克,香附10克,延胡索15克,丹参15克。
【适应范围】适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脉管炎及闭经,经期延后,量过少或过多,延久淋漓不尽,色紫暗,质稠、血块多且大,经期小腹疼痛剧烈,按之更甚,或见下大血块后痛减,舌质青紫或见小瘀点,脉弦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效:补血养血。
主治:
惊惕头晕,目眩耳鸣,唇爪无华
,妇人月经量少或经闭不行,
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
辨证要点:唇爪无华,
舌淡脉
细(涩)。
药物组成:当归10川芎6克白芍10克熟地15
克,水煎服。
加减运用:
1
阴血虚滞,咳血等症:本方加知母、黄柏,为
知柏四物汤。
2
冲任亏损,经血少,虚寒作痛,妊娠胎动不安,下血不止:
本方加阿胶、艾叶、炙甘草,为
胶艾四物汤
3
经水不调,临行作痛,子宫虚寒:本方加艾叶、香附、吴茱萸、川
断、肉桂、黄芪
4
经闭腹痛拒按,脉沉结有力:本方加大黄、芒硝,为
玉烛散。
5
气虚不足,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徽言,心悸怔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加党参、白术、茯苓、炙甘
草、生姜、红枣
6
气血虚而致身体瘦弱,经期不准,行经腹痛,赤白带下,腰酸腹胀,倦怠食少:本方加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为八珍丸
7
虚劳喘嗽,遗精失血,妇女崩漏,经候不调:本方加四君子汤、黄芪、肉桂,为十全大补汤
8
本方加党参、白术、炙甘草、黄芪、川断、黄芩、砂仁、糯米,为泰山磐石散,用于妇人气血两虚,倦怠少食,有堕胎先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