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防治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宫颈癌防治知识

宫颈癌防治知识

宫颈癌防治知识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已有多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但仍然是全球范围内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威胁。

为了加强对宫颈癌的防治知识的普及,从而提高女性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本文将就宫颈癌的预防、早期筛查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介绍。

一、宫颈癌的预防1.接种宫颈癌疫苗宫颈癌疫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预防宫颈癌的方法之一。

宫颈癌主要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而目前市场上已有不同类型的HPV疫苗,如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

该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多种致癌HPV型别的感染,因此女性在16岁至26岁的阶段接种宫颈癌疫苗,能够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

2.规律妇科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的迹象,从而及早进行治疗。

妇科检查主要包括宫颈涂片(Pap试验)和HPV病毒检测。

宫颈涂片可以评估宫颈细胞的异常情况,而HPV病毒检测可以检测到宫颈上是否存在HPV感染。

建议女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异常情况。

3.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

例如,戒烟不仅对宫颈癌有益,而且可以减少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此外,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度锻炼也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因素。

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早期筛查是宫颈癌控制工作的关键,它可以帮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从而及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以下是常用的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1.宫颈涂片(Pap试验)宫颈涂片是一种常见、简便、无创的早期筛查方法。

通过刮取宫颈上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宫颈涂片可以发现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变等早期病变,早期发现可以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HPV病毒检测HPV病毒检测可以检测到宫颈上是否存在HPV感染,对高危型别的HPV感染更为敏感。

该检测方法可以帮助确定个体HPV感染的风险,有助于早期干预预防宫颈癌的发展。

3.宫颈活检对于宫颈涂片或HPV病毒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宫颈活检是进一步确诊的方法之一。

预防宫颈癌的健康普及教育

预防宫颈癌的健康普及教育

预防宫颈癌的健康普及教育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由宫颈内皮的非正常细胞增殖引起。

为了预防宫颈癌,我们需要进行健康普及教育,提高女性对于宫颈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1. 接种HPV疫苗: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
原因,接种HPV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某些高风险型别的HPV感染,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2. 定期进行宫颈筛查:宫颈抹片检查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女性应定期(通常是每三年一次)进行宫颈筛查,及早发现和
治疗异常细胞变化。

3. 培养健康行为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宫颈癌至关重要。

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和充足的锻炼都有助于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

4. 增强免疫力:充足的休息和健康饮食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更具抵抗力,减少宫颈癌发生的可能性。

5. 健康性生活:了解并采取正确的性行为保护措施,减少性伴侣数量,可以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

使用安全套是一种有效的避免感染HPV的方法。

6. 提高宫颈癌意识:加强对于宫颈癌的认识,了解危险因素、症状和预防方法。

宣传普及知识,增加女性对于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健康普及教育,我们可以提高女性对于宫颈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降低患病风险,早期发现并治疗宫颈癌,保护女性的健康。

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健康教育宣传

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健康教育宣传

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健康教育宣传一、什么是宫颈癌?宫颈癌是发生于宫颈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

二、宫颈癌有什么症状?宫颈癌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

三、哪些危险因素与宫颈病变相关?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1.有宫颈癌等疾病相关家族史;2.性生活过早;3.过早生育(18周岁以前);4.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5.多个性伴或性伴有多个性伴;6.HIV感染;7.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8.吸烟、吸毒者。

四、生活中怎样预防HPV感染?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避免性传播疾病发生。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五、接种HPV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吗?可以。

9-45周岁女性均可接种HPV疫苗,在此年龄段越早接种保护效果越好,其中9-15周岁女性是重点人群。

六、定期宫颈癌筛查有必要吗?有必要。

35-64周岁妇女应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并在发现癌前病变时及时治疗,可以阻断病情向宫颈癌发展。

七、女性间隔多长时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适龄妇女每3-5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

八、接种HPV疫苗后,是否还需要接受宫颈癌筛查?需要。

无论是否接种HPV疫苗,均需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

九、国家宫颈癌筛查项目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妇科检查、宫颈癌初筛(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高危型HPV检测),初筛结果异常还需要接受阴道镜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十、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结果异常需要治疗吗?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结果异常都不能作为疾病的最后诊断,应由专业人员结合检查结果和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再确定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方案。

宫颈癌防治基本知识

宫颈癌防治基本知识

宫颈癌防治基本知识————————————————————————————————作者:————————————————————————————————日期:宫颈癌防治基本知识一、开展宫颈癌筛查的原因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宫颈癌的筛查?我们看下这张剧照,这张剧照我们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这就是著名的影星李媛媛,她为我们创造了许多非常精彩的荧幕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但是,她却过早地就里开了我们,其实她可以给我们创造更多、更好的荧幕形象,那么她为什么这么早就离开了我们?她在 41 岁的时候就走了。

那么就是因为子宫颈癌,所以说宫颈癌是妇女的一大杀手。

宫颈癌发病的情况。

在发展中的国家,在女性的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是占第一位的,但是在全球的女性恶性肿瘤的发展情况来说,宫颈癌是占第二位,乳腺癌是占的第一位,那么在生殖道的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也是占了第一位的。

有人做过统计,全世界每年的新发病例数大约有 46 万多例,那么这 46万多的病例绝大部分都在发展中的国家,发展中的国家占到了 80% ,发达国家占很少一部分。

那么像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等,他们占的比例是占到最高可以达到50% 。

那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我们占了多少?那么我们国家占了新发病例数,占了是将近三分之一,将近 15 万。

所以从刚才这张幻灯片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宫颈癌的发病是非常高的,而且它有一个发病的新的趋势,这个新的趋势是什么?就是第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来说,它的发病有增加,第二个就是它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宫颈癌在宫颈癌中已经占到了5% 的比例。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全球发病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又倾向于年轻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HPV 感染的增加,有人也是做或者观察发现,在年轻的宫颈癌中,其中腺癌的比例更高,而且中晚期的病例占的数量反而多,预后往往比年长者还要差一些,所以说宫颈癌对于妇女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下面有两组数据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一组是国外的来自澳大利亚的数据,他们统计的是 35 岁以下宫颈癌的发病的情况,现在一般把年轻的宫颈癌就定义在 35 岁,35 岁以下的就算做是年轻化的宫颈癌。

宫颈癌防治知识竞赛题

宫颈癌防治知识竞赛题

宫颈癌防治知识竞赛题
1. 宫颈癌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答案: 宫颈癌最常见的病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2.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答案:早期宫颈癌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异常的阴道出血、不规则月经、阴道异味、痛经等。

3. 哪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宫颈癌?
答案:子宫颈涂片检查(Pap测试)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宫颈癌或癌前病变。

4. 宫颈癌可以通过哪些方式预防?
答案:宫颈癌可以通过接种HPV疫苗、定期进行子宫颈涂片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
吸烟、注意性行为健康等方式预防。

5. 如果早期发现宫颈癌,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案:常见的宫颈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6. 患有HPV感染的女性一定会得宫颈癌吗?
答案:并不是所有患有HPV感染的女性都会得宫颈癌,但感染HPV是宫颈癌的主要风险因素
之一。

7. HPV疫苗可以治疗已经感染HPV的人吗?
答案:HPV疫苗不能治疗已经感染HPV的人,但可以预防尚未感染HPV的人。

8. 宫颈癌的预后如何?
答案: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患者,预后通常较好。

但晚期宫颈癌的预后相对较差。

9. 孕妇可以进行宫颈癌筛查吗?
答案:孕妇可以进行宫颈癌筛查,但需选择合适的方法,如孕期宫颈涂片检查。

10. 宫颈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案:宫颈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特别是与感染HPV的性行为有关。

宫颈癌科普宣传PPT课件

宫颈癌科普宣传PPT课件

谁容易得宫颈癌?
HPV感染
长期感染高风险型HPV是宫颈癌的主要风险因 素。
大多数女性在一生中都会接触到HPV,但大多 数不会发展为癌症。
谁容易得宫颈癌? 其他风险因素
吸烟、免疫力低下、长期口服避孕药等也会 增加风险。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可降低患病风险。
何时进行筛查?
何时进行筛查?
筛查建议
建议从21岁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直到65岁。
宫颈癌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宫颈癌? 2. 谁容易得宫颈癌? 3. 何时进行筛查? 4. 怎样预防宫颈癌? 5. 如果被诊断为宫颈癌,怎么办?
什么是宫颈癌?
什么是宫颈癌?
定义
宫颈癌是一种发生在女性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
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
什么是宫颈癌?
发病率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每年约有40万人因宫颈癌死亡,尤其在发展中国 家更为严重。
什么是宫颈癌?
类型
宫颈癌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宫颈癌在发病机制和预后上有所不同 。
谁容易得宫颈癌?
谁容易得宫颈癌? 年龄
宫颈癌多发于30至50岁的女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风险也会增加。
如果被诊断为宫颈癌,怎么办? 随访管理
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风险。
遵循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
谢谢观看
根据个人健康状况,筛查频率可为每年一次或每 三年一次。
何时进行筛查?
筛查方法
主要的方法有宫颈涂片(Pap Smear)和HPV检测 。
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检测早期病变。
何时进行筛查?
筛查的意义

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计算公式

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计算公式

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计算公式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是评估公众对宫颈癌防治知识了解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通常是通过一定的调查方法,获取相关数据后进行计算得出的。

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算这个知晓率。

就好比你准备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得先搞清楚路线和方向吧。

了解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就像找到了防治宫颈癌这条路上的“导航”,能帮咱们清楚地知道大家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和防治工作。

那具体怎么算呢?假设我们做了一个针对 1000 人的调查,设计了一套包含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的问卷,总共有 20 个问题。

每个问题答对得 5 分,答错或不答得 0 分。

然后把这 1000 个人的得分都加起来,假设总分是 40000 分。

这时候用总分除以总可能得到的最高分(1000 人 × 20 题 × 5 分 = 100000 分),再乘以 100%,就能得到知晓率了。

计算公式就是:(实际得分总和 ÷理论上可能得到的最高总分)×100% 。

在上面的例子中,知晓率就是(40000 ÷ 100000)× 100% = 40% 。

我给您举个细致点的例子吧。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社区做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宣传和调查。

社区里的人形形色色,有年轻人,有老人,还有带着孩子的妈妈们。

我们摆好了桌子,准备好问卷和小礼品,吸引大家来参与。

有一位大姐,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可能啥都不懂。

但在我们的鼓励下,她坐下来认真地回答问题。

结果发现,她对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比如定期做妇科检查、接种 HPV 疫苗,还是比较清楚的,但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比如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和筛查方法的细节,就不太明白了。

最后她的得分不算高,但她很诚恳地说,通过这次调查,她知道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以后会多关注这方面的知识。

这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计算知晓率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背后反映的是大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和差距。

宫颈癌防治科普小知识

宫颈癌防治科普小知识

宫颈癌防治科普小知识一、宫颈癌的原因有哪些?1、性生活过早:倘若患者发生性生活的年龄过小,那么便会导致患有宫颈癌的可能性不断上升。

因此患者要想避免宫颈癌,需要注意自己的性生活年龄。

2、过早生育:过早生育的患者便会导致体内的性器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当有害因素进入到患者的体内,就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危害。

出现多次分娩与流产症状的患者也会存在相似的状况。

3、有宫颈疾病史:宫颈疾病史是患者患有宫颈癌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病因。

患有宫颈疾的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存在明显的缺陷,免疫系统功能失效,倘若患者不及时接受治疗,那么便会出现病变。

4、生育因素:生育因素是宫颈癌的原因之一。

倘若患者的生育年龄过早,那么便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病率不断提高。

据调查显示,未婚妇女患有宫颈癌的可能性较低。

多次结婚的女性患者患有宫颈癌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患者需要加强对生育因素的重视。

5、病原体因素:病原体因素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不同病原体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的症状,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也会根据患者的病原体因素进行治疗。

6、其他因素:经济地位较低的妇女患有宫颈癌的可能性较高,而频繁吸烟的妇女患有宫颈癌的可能性较高。

二、宫颈癌症状有哪些?1、患者阴道出现不规则出血:患者在患有宫颈癌之后,阴道出血大多数都为接触性出血,接触性出血主要是指患者在发生性生活后出血,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没有加以重视,进而导致病情不断加重。

倘若患者患有宫颈肿瘤,那么便会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症状。

之所以会出现阴道出血,主要是因为肿瘤血管破裂。

倘若患者的出血量过大,那么便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症状,患者的身体也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患者阴道的分泌物明显增多:患者在患有宫颈癌之后,相比于之前,阴道分泌物不断增多。

倘若患者在第一时间内没有接受治疗,那么便会导致分泌物量增多。

3、患者还会出现其它症状:患者不仅会出现不规则出血与分泌物增多的症状,而且存在其他症状。

当病情恶化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反应,例如尿频,尿急,贫血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防治基本知识一、开展宫颈癌筛查的原因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宫颈癌的筛查?我们看下这张剧照,这张剧照我们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这就是著名的影星李媛媛,她为我们创造了许多非常精彩的荧幕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但是,她却过早地就里开了我们,其实她可以给我们创造更多、更好的荧幕形象,那么她为什么这么早就离开了我们?她在 41 岁的时候就走了。

那么就是因为子宫颈癌,所以说宫颈癌是妇女的一大杀手。

宫颈癌发病的情况。

在发展中的国家,在女性的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是占第一位的,但是在全球的女性恶性肿瘤的发展情况来说,宫颈癌是占第二位,乳腺癌是占的第一位,那么在生殖道的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也是占了第一位的。

有人做过统计,全世界每年的新发病例数大约有 46 万多例,那么这 46 万多的病例绝大部分都在发展中的国家,发展中的国家占到了 80% ,发达国家占很少一部分。

那么像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等,他们占的比例是占到最高可以达到 50% 。

那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我们占了多少?那么我们国家占了新发病例数,占了是将近三分之一,将近 15 万。

所以从刚才这张幻灯片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宫颈癌的发病是非常高的,而且它有一个发病的新的趋势,这个新的趋势是什么?就是第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来说,它的发病有增加,第二个就是它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宫颈癌在宫颈癌中已经占到了 5% 的比例。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全球发病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又倾向于年轻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 HPV 感染的增加,有人也是做或者观察发现,在年轻的宫颈癌中,其中腺癌的比例更高,而且中晚期的病例占的数量反而多,预后往往比年长者还要差一些,所以说宫颈癌对于妇女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下面有两组数据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一组是国外的来自澳大利亚的数据,他们统计的是 35 岁以下宫颈癌的发病的情况,现在一般把年轻的宫颈癌就定义在 35 岁, 35 岁以下的就算做是年轻化的宫颈癌。

那么这个澳大利亚的这组数据它表明,从 1953 年到 1986 年,一共有 2628 例的浸润癌, 35 岁以下有 418 例,它是看的年轻患者所占的比例是逐年增加的,在 1953 年到 1968 年的时候这个比例是占到了 9% ,到了 70 年代的时候,这个比例就上升到了 21% ,这个比 9% 增加了两倍,然后到了 80 年代又有所增加,增加到了25% 。

还有一组是国内的数据,是来自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的数据。

也是看小于 35 岁的宫颈癌在全部宫颈癌中所占的比例,在 70 年代的时候,它只占 1.22% ,到了 80 年代的时候,上升得也不太明显,有 1.42% ,但是到了 90 年代初,就有明显的增加了,这个比例占到了 5.01% ,这个比 70 年代上升了好几倍了。

到了 90 年代末又有增加了,它增加了达到了 9.88% ,已经接近了 10% ,这比前几个都是有非常明显的增加的。

宫颈癌发病有新的趋势,就是全球范围内发病增加和年轻化,那么宫颈癌的病因是什么?现在已经比较明确,宫颈癌的病因就是人乳头瘤病毒,简称 HPV 感染引起的。

1977 年,德国这个学者他利用电镜在宫颈癌的标本中观察到了 HPV 病毒的颗粒,这个就是一个电镜的扫描图,这是一个 HPV 病毒的颗粒,它很小,大概只有 45-55 个纳米,是 20 面体的对称型的,没有包膜的。

这是它的 HPV 基因的结构图。

人乳头瘤病毒它又分好多型,和人类相关的是有一百多型,那么其中和生殖道病变相关的有 30 多型。

那么这些型别又按照致癌的危险因素给它分成,它的危险性来分成高危型和低危型,分为两大组,一个高危型,一个低危型,那么高危型是以 16 型和 18 型为代表的,其中还有三十几型,像 31 、 33 、 35 、58 型等等。

低危型是以 6 型和 11 型为代表的,它型别的不同,造成的病变是不一样的,像低危型 6 型和 11 型主要是引起生殖器的湿疣,引起 CIN -1 的病变,那么高危型的病毒像 16 型、 18 型,它主要是引起 CIN -2 、 CIN -3 和宫颈癌的病变。

HPV 的致癌机理。

第一个框子显示的是 HPV 感染,人体感染 HPV 病毒了,假如 100 个人感染了 HPV 病毒,那么到两年左右的时间就有 80 多个病毒 HPV 病毒都会自然地消失,大概只有 10-15% 的病例会形成持续的 HPV 感染,那么这个持续要持续多长时间,一般定义是一年也有的定义为两年的,就是 HPV 病毒在人体内持续存在达到一年以上,我们就认为这个病例是 HPV 的持续感染了。

但是持续感染率是很低的,也就有百分之十几。

这个主要是和宿主的免疫力相关。

然后,再往前继续发展,那么高危型病毒,就会整合到宿主的细胞的 DNA 中,引起细胞的恶性的改变,同时还要有其他的因素,其他的致癌因素的协同作用,然后有一部分病人会继续往前进展,发展成癌前病变 CIN ,然后还有个别的会再继续往前进展,那就是发展成浸润癌,也就是宫颈癌了。

那么宫颈癌都给我们妇女造成了哪些危害?这个图显示的是一个一期的病人,就是说它的癌变主要局限在宫颈,那么这个图显示的就是一个很晚的病人了这个是子宫,这个前面是膀胱,后面是直肠,我们可以看到癌组织已经把膀胱、直肠全都侵犯了,这时候预后就很差了。

宫颈癌的五年生存率在一期到四期它可以从百分之八十直降到百分之十几。

所以说它给妇女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对于妇女的健康和生理都会造成危害。

而且因为如果在生育前就发生了宫颈癌,那有可能就不可能保证妇女的生育功能,那么这会给家庭和幸福带来很大的影响。

通过前面的介绍了,我们知道了宫颈癌对妇女的危害是这么大,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降低宫颈癌的危害?降低它引起的死亡?一般说来,治愈癌瘤,诊断是一定要早的,如果等到病人有自觉症状了,再去找医师看病,或者说是医师修改病人有可疑的病灶去取活检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了,所以这会就不早了,就很晚了。

所以说一定要想办法在病人没有症状之前,在医生还没有肉眼发生可疑病灶之前就进行诊断,来发现宫颈癌甚至癌前病变来进行治疗,所以说这个早诊断是一个肿瘤预后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那么宫颈癌也是这样,越早诊断,它的预后越好,那么宫颈癌发病的过程中,它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叫癌前病变,就是介于正常和癌之间的一个阶段,还没有到癌,是在癌前的一个阶段。

它的英文简称叫 CIN ,翻译成中文就是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分成 1 、 2 、 3 级。

这个就是一个模式图,这是一个鳞状上皮的模式图,这是基底层细胞,这是棘细胞层,上面是表层细胞。

这是一个正常的鳞状上皮。

这点显示的就是癌前病变的 CIN1 级。

它主要就是说,癌细胞有病变的细胞占据了上皮全层,就是上皮全层的下三分之一,没有超过下三分之一的界限。

这就是一级的病变,就是 CIN1 级,也就是以前我们所说的轻度的非典型增生,下面的这一个表示的是 CIN2 级病变,它的就是癌变的细胞,有病变的细胞超过了下三分之一的范围,但是没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范围,所以这会的病变就叫 CIN2 级病变,也就是以前我们所说的中度非典型增生。

如果再往前发展,病变的细胞超过了下三分之二的范围,占据了上皮几乎全层了,那么这会就是称为 CIN3 的病变,就是包括了以前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一般说来三个转归有三种结局,就是逆转、持续不变,还有进展。

那么具体到每一例病人来说,每一个病例来说,我们是无法预测的,我们不能预测这个病例它是逆转,还是持续不变,还是往前进展。

但是,随着 CIN 级别的升高,也就是说,从 CIN1 级到二级再到三级,从这个级别的升高来看,进展率它是越来越高的。

这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下,转癌率 CIN1 的转癌率是 0.69%-6.2% , CIN2 的转癌率是 4.3%-13.3% , CIN3 的转癌率是 12%-65% ,可以看到, CIN 的级别越高,它的转癌率是越高的。

这个图就是帮助我们理解一下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个绿颜色的框子是表示正常的,黄颜色的框子,这里面表示的是癌前病变, CIN ,这个粉颜色的框子,表示的就是浸润癌,就是宫颈癌了。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绿框子正常鳞状上皮和这个粉颜色的框子宫颈癌之间它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阶段,就是癌前病变的阶段。

一般说来,宫颈癌的发生,它都是逐渐进展的,打个比方今天晚上我们睡觉前,这个宫颈鳞状上皮还都是正常的,可是明天早上一睁眼 8 点钟所有的鳞状上皮都癌变了,不是这样。

一般癌变它都有一个规律的,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一般都遵循这样一个规律。

它先从正常的上皮发展到癌前病变 CIN1 级的病变,然后再进展到 CIN2 级,然后再进展到 CIN3 级,再往前那就是这个粉颜色的框子了,就是早期浸润癌,它和前面癌前病变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发现,癌前病变时候病变细胞没有突破基底膜,而这个在癌变这一部分,这个病变的细胞癌变的细胞突破了基底膜了,侵犯了间质了,所以这就是浸润癌了。

所以说宫颈癌的发生是从正常到癌前病变,然后到浸润癌。

浸润癌里面它又分一个早期浸润癌,早期浸润癌的定义,实际上就是它侵犯的间质比较浅,一般说来深度是不超过 5 个毫米,宽度不超过 7 个毫米,这就是早期浸润。

然后再往前发展会侵犯的更深的部位,这就是浸润癌了。

所以说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它一般情况下都遵循这样一个规律,是逐步往前进展的,而且这个过程相对说来是比较漫长的,大约是 8 年到 10 年的时间。

当然,也有少部分的病例它不遵循这个规律,它可以从 CIN1 级或者二级病变,一步就进展到浸润癌了。

从刚才那个图我们就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在癌前病变这个漫长的阶段有好几年的时间,我们把癌前面病变发现了,把它检出来了,而且把它治疗了去除了,那么我们等于就是把这条路给阻断了,这样的话就不可能发展到这个粉颜色的框子来了,所以说如果我们把癌前病变发现了,而且给它进行了治疗,去除了病变,那么宫颈癌也就不应该存在了。

所以说,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主要就是 CIN 的阶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绝大多数的 CIN 病灶,它都很局限的,一般说来宫颈就像一个大表盘似的,从 1 点走一圈,顺时针一圈到 12 点钟,一般来说不会从 1 点到 12 点,顺时针这么一整圈,都同时发生癌变,一般说来它都是很局灶的,比如在 1 点的部位,比如在 10 点的部分,比如它可以在五点和七点的部位发生癌变,刚开始的病灶很局限,我们取活检的时候就把病灶给取没了,因为我们临床上经常碰上这样的病人,我们在阴道镜指导下取活检,病理报告是 CIN3 ,但是,等着我们做了宫颈椎切以后,再做活检,病例报告就没有看见 CIN3 的病变或者说是比它轻的级别了,那么这个是什么情况?是不是我们第一次看错了?那就是说它这个病变很局限,我们做活检的时候就把这个病变给去除了,所以再做宫颈椎切的时候病理报告就报不出有癌前病变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