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导学案 (1)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6.1数据的收集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1 •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与方法;2・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逬行济公、整理:3.通过调査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点:如何确龙调查范用与对象,收集的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预习案二、温故知新预习课本《数据的收集》这一节内容。
1.收集我们所在地区的用水情况的数据,本地的水资源问题。
2.数学兴趣学习小组对某校七年级全校学生每天到校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査,调查的数据如下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学校七年级有名学生:(2)______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校方式的人最多,有人:(3)______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校方式的人最少,有人:(4)____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校方式的人数是采用到校方式的人数的两倍。
探究案三、导学释疑活动探究一^阅读教材155页-156页,回答下列问题:1: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2:在小明调査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3: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卩水意识?活动探究二:为了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査问卷,在我们班开展一个调査。
调查问卷1.你在刷牙时会一宜开着水龙头吗?A.经常这样 B •有时这样 C •从不这样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 B •有时这样 C •从不这样问题1的调查结果1、温故:数据收集的方式有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统计活动的步骤是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2、知新:(1)假如我们想选岀大家满意的班长,通过什么方式选呢?(2)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和学生有许多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中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 全社会都在呼吁保护学生视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6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1 数据的收集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

word6.1 数据的收集1.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及方法.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3.初步学会设计调查问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4.知道可以从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一、情境导入小丽是班级的组织委员,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全民健身、阳光体育”号召,他假期里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他应该组织观看哪种球类的比赛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知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数据的收集方式下面调查适合用选举方式进行收集数据的是()D.想了解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情况解析:A选项应采用媒体调查法;B选项应采用民意调查法或选举形式;C选项应采用问卷调查法;D选项应采用上网搜索.故选B.方法总结:结合实际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就以下统计目标,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1)某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解析:(1)要了解此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需要实地调查;(2)要调查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需要查阅有关资料;(3)该问题需要动手实验.解:(1)实地调查;(2)查阅有关资料书或从互联网上查;(3)实验法.方法总结:①对调查X围比较小且容易调查的应采用实地调查;②采用何种方法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定.探究点二:调查问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难免有烦躁、焦急不安、恐慌、愤怒、嫉妒等情绪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比听别人劝说更重要的是进行自我心理调控.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有哪些呢?男、女同学排除烦恼的方法有没有区别呢?请对此做一番调查.这对你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很有帮助,也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要调查的是什么问题?(2)你要调查哪些人?(3)你要用什么分式进行调查?(4)你要向你的调查对象提出什么问题?解析:从数学的角度阅读题目,了解问题的条件与要求.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再依次明确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解:(1)心情不好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2)身边的同学们.(3)询问交谈的方式.(4)如“上次你的测验成绩不理想,怎么没看出你心情不好呢?”等.方法总结:主要步骤:明确调查问题,设计调查选项,确定调查X围,选择调查方式,实施调查,汇总调查数据,表示调查结果.以上各步骤具体进行时要灵活,有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新建成的红星中学,首次招收七年级新生12个班共500人,学校准备修建一个自行车车棚.请问需要修建多大面积的自行车车棚?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解决这个问题.解析:决定自行车车棚面积的因素有两个,即自行车的数量与每辆自行车的占地面积.因此收集数据的重点应围绕这两个因素进行.解:调查方案如下:(1)对全体新生的到校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如下:你到校的方式是骑自行车吗?(2)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类统计骑自行车的人数;(3)实际测量或估计存放1辆自行车的大约占地面积;(4)根据学校的建设规划、财力等因素确定自行车车棚的面积.方法总结:确定调查方案时必须明确两个问题:(1)需要收集哪些数据?(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可以获得这些数据?探究点三: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小冰就公众对在餐厅吸烟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者中,不吸烟者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人数是;(2)被调查者中,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多少人?(3)求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4)面对以上的调查结果,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解析:由统计图所描述的对象内容,可以了解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及被调查的总人数,再求出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解:(1)97.(2)35+28=63(人),即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63人.(3)97+2397+23+35+28+10+7×100%=60%,所以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为60%.(4)答案不唯一,如“其他”的人数最少,只有17人;不吸烟的人数最多,达142人等.方法总结:解答这类题目,观察图表要细致,对应的图例及其关系不能错位,计算要认真准确.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收集数据⎩⎪⎪⎨⎪⎪⎧方式:调查问卷、访问、观察、查阅资料、实地考察、 试验、网上搜索等收集数据的步骤⎩⎪⎨⎪⎧(1)明确调查的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式,设计调查问题;(4)展开调查;(5)收集并整理数据;(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讨论、辩论、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教学活动的方法,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7上导学案北师大版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1数据的收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与方法;2.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济公、整理;3.通过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收集的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预习案二、温故知新活动探究一:阅读教材155页-156页,回答下列问题:1: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
3: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
活动探究二:为了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我们班开展一个调查。
调查问卷1.你在刷牙时会一直开着水龙头吗?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问题1的调查结果1.下面调查中适合用选举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的是()A、谁在2002年世界杯赛中进球最多B、5月1日是什么节日C、谁在入学考试中取得第一名D、谁最适合当班长(1)视力1.5的有人,视力0.6的有人,视力小于1.0的有人。
(2)如果视力在1.0(包括1.0)以上的为正常,则视力正常的有人,视力正常的占全班人数的。
(3)该班学生的视力情况。
(填“好”、“一般”或“差”)4.某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的同学“献爱心”活动中捐书情况如下:有25人各捐5本,30人各捐7本,15人各捐10本,7人各捐15本,请制成统计表并回答:(1)该班共有多少学生;(2)全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书;(3)捐书不低于10本的有多少人?五、走进中考1.某班组织30名团员为灾区捐款,其中捐款数情况是:10元6人,5元10人,2元4人,其余每人捐款不超过1元,那么捐10元的团员占团员总人数的()A、15℅B、20℅C、25℅D、35℅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6.2 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2.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验抽样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3.能根据具体情景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课前预习:1、温故:数据收集的方式有、、、等统计活动的步骤是、、、2、知新:(1)假如我们想选出大家满意的班长,通过什么方式选呢?(2)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和学生有许多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中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全社会都在呼吁保护学生视力。
BS北师版 初一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教学设计 教案)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1 数据的收集

6.1 数据的收集一、学生起点分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有关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简单知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前调查任务的布置,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以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评判与应用的顺序展开教与学。
进一步让学生体验统计活动对于人们在生活中作出决策的作用,信息的来源渠道和呈现方式的日趋多样化,为后续学习数据收集的两种方式,数据的表示方式和选择等内容做好铺垫。
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但是受年龄特征影响,他们知识迁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总结的能力相对较差,对于知识的表述不是很全面、规范、准确。
二、教学任务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了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巩固了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和识别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本章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更要体现实践性、可操作性,增强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主动意识。
三、教学目标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等过程,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获取数据途径的选择,感受收集数据的必要性。
2.了解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等,体验统计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3.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节约用水意识;通过调查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数据的整理;第三环节:合作学习;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我们生活的地球可谓危机重重,粮食、能源、人口……每一项都将人类的发展推向困境,而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它所面临的危机无疑成为全球第一大危机。
2011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降水持续偏少。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全章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6.1 数据的收集学习目标1.通过收集数据,体会数据的作用,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简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D)品尝用数据说话带来的乐趣(D)重点:感受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情境中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整理数据的方法难点:数据如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 一、课前预学1.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直接观察、 、 和实验等手段得到;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使用 查询等间接途径得到.2.整理数据的方法有 、 、 、 .3. 、 可以将原来数量繁多、无序的数据简化、有序化.4.某校初三英语口试达到优秀标准的有80人,占总数的52,则总人数为 人. 5.在体检中,医生对某一组学生体温测试示数如下:37℃,37.1℃,37.2℃,36℃,37℃,37.3℃,37℃这组数据医生是用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呢? ( )(A)测量并记录 (B)查阅文献资料 (C)调查 D.直接观察 二、课中导学1. 以下是某校七年级南,女生各10名右眼裸视的检测结果: 0.2,0.5,0.7(女),1.0,0.3(女),1.2(女),1.5, 1.2,1.5(女),0.4(女),1.5,1.1,1.2(女),0.8(女),1.5(女),0.6(女),1.0(女),0.8,1.5,1.2(1)这组数据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2)学生右眼视力跟性别有关吗?为回答这个问题,你将怎样处理这组数据?你的结论是什么?2.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是( )(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 (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D)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 3.某届世界杯足球比赛中,瑞典队与阿根廷队这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如下表.(1)统计员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表中的数据?(2) 你从这些数据中获得了关于这场比赛的哪些信息和结论?4. 人类的血型一般可分为A,B,AB,O型四种.某校七年级两个班学生参加体检,第一班共有学生40名,测定血型的结果为:A型16人,B型5人 ,O型占45%,其余都是AB型;第二班共有学生45名,测定血型的结果为:A型占40%,AB型2人 ,O型20人,其余都是B型.请制作能反映这两个班各种血型人数的统计表.5. 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km2,其地形由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组成.请完成下表.6.小明从互联网上查到在第28,29届奥运会上获金牌数较多的前10个国家及它们的金牌数如下:中国 (32枚,51枚 );法国(11枚,7枚);意大利 (10枚,8枚);俄罗斯 (27枚,23枚 );澳大利亚 (17枚,14枚);德国 (14枚,16枚);美国 (35枚,36枚);英国 (9枚,19枚);日本 (16枚,9枚);韩国 (9枚,13枚).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各个国家金牌数的增减和名次的变化,你认为应怎样重新整理这些数?7.下面是七年级二班第一小组数学期终考试成绩(单位:分):64,93,81,53,78,76,88,98,100,97,86,73.请将上述数据按以下分数段分组: 100,90~99,80~89,70~79,60~69,60以下, 并制作能反映各分数段人数的统计表.三、学习体会1.本节课学到的数学知识2.本节课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3.易错点四、课后延学某服装厂去年童装生产情况如下:上半年原计划产量为1.5万套,实际产量为1.5万套,完成计划的100%;下半年实际产量为2.4万套,完成计划的120%.请制作反映该厂上半年、下半年的计划生产数、实际生产数和计划完成率的统计表五、自我测试一、选择题1.中考结束后,小明想了解今年杭州各普高的录取分数线,他需要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些数据? ( )(A)测量 (B)查阅文献资料、互联网 (C)调查 D.直接观察2.盒子里有黄、白两种颜色的球,其大小和数量都相同.摸五次,试求摸出白色球的百分比.这个数据你是用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 ( )(A)实验并记录 (B)查阅文献资料 (C)调查 D.直接观察3.小李得到他所在居住楼里的小朋友的年龄数据如下(单位:岁):3,16,14,2,15,18,1,9,5,7 他是用什么方法获得这组数据的? ( )(A)直接观察 (B)实验并记录 (C)调查 D.查阅文献资料二、填空题4.某中学七年级三班共48人,在一次测试中得A的同学有6人,所占的比例是 .5.在中考自然实验操作考试中,七(5)班共有50人参加,其中有27位女同学,为了估计全班男同学的平均得分,则他应收集个数据.6.2007~2008赛季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第33轮的一场焦点比赛中,AC米兰与尤文图斯这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如下:(1)统计员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表中的数据?(2)你从这些数据中获得了关于这场比赛的那些信息和结论?6.2 普查和抽样调查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些基本概念.2. 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案(全)

教师提问:1、请问同学们早晨是怎么从家到学校的?2、从这些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3、你知道老师的这些数据是怎么收集的吗?活动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统计调查感受统计的过程,并能够通过观察统计图获取所需信息。
(二)、合作探索活动一:你最喜欢下列哪种水果?A B C D E统计表格种类 A B C D E 人数制作统计图篮球14%羽毛球 排球 20%乒乓球26%足球 30%10%321914182468101214161820苹果香蕉桔子葡萄其他系列1人数 5 10 15 30 25 20 35 406.2 普查和抽样调查学习目标1、了解病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这些基本概念。
2、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在调查中,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3、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应用、分析、判断能力。
一、自主预习1、温故:元旦汇演即将到来,为了了解班里同学最喜欢的节目形式,你将怎么展开调查?通过调查,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2、知新:(1)普查: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进行的____________调查称为普查.所要考查对象的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考查对象称为个体.(2)抽样调查有的同学认为不需要对全部学生调查,可以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叫做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3)下面的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A.为了了解七年级一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给全班每个学生发放调查表进行调查。
()B.为了了解全校学生某一周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4)你能举出生活中采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例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议一议(一)下列说法正确吗?为什么?1、要了解一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使用普查。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上册-6-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6.2普查和抽样调查「概念课」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了解收集数据的步骤、方法,能够区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 什么是统计调查?请举一个例子(00:00-02:13)1.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工作过程称为.2.请举一个视频中未出现的统计调查的例子:.引导问题2 什么是全面调查?什么是抽样调查?请各举一个例子(02:13-03:35)3.考察的调查,称为全面调查.4.请举一个视频中未出现的例子:.5.只抽取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的情况,称为抽样调查.6.请举一个视频中未出现的例子:.引导问题3 如何区分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03:35-04:27)7.小李想知道三家鸡蛋摊中挑选哪家的鸡蛋质量高,就从中随便挑了几个看了看.他用的是哪种调查方式?.8.小李想知道校篮球队员们的身高,用的是哪种调查方式?.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概念课」如何选择调查方式学习目标会根据要求选择调查方式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如何选择调查方式】,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各有哪些优缺点(00:00-01:23)1.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但一般花费、耗时、成本.2.抽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耗时、成本.引导问题2 怎样选择调查方式?(01:23-04:43)3.选择调查方式之前先要明确.如果要得知、的数据,则必须选择;如果要进行对样本有性的调查,则必须选择.4.在某些情况下,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都能够满足调查目的,这时就需要对两种方法的进行考虑.如果调查对象、需要时间,采用;如果调查对象、需要省时省力,采用.5.因此调查方式的选择方法是:先满足,再考虑.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概念课」简单随机抽样学习目标☐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能判断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简单随机抽样】,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 统计调查中有哪些关键概念?(00:00-02:23)1.在统计学中,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做;组成总体的每一个对象叫做;抽样调查中,被抽取调查的那部分对象叫做;一个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叫做.2.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填写“带有”或“不带”)单位.3.“在全校1000 个学生中抽取80 个人调查最喜欢哪款文化衫”这个调查中,总体是;个体是;样本是;样本容量是.引导问题2 如何合理的选取样本?(02:23-06:15)4.第一点:要合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取的样本容量;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定.5.第二点:样本要有性.抽取样本时要尽量使总体中的个体都有的机会被抽到,这种方法是一种.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学习目标会使用表格整理数据6.3数据的表示「概念课」用统计表整理数据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用统计表整理数据】,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 如何对数据进行整理?(00:00-03:55)1.杂乱无章的数据不利于我们发现其中的规律.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中经常用整理数据.2.在分组表中,通过划“正”字计算数据数量的方法叫做.3.每个数据的具体数量可以帮助我们用图展示数据;每个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可以帮助我们用图展示数据.引导问题2 如何根据给定数据推算其他数据?(03:55-05:26)4.请用给出的数据推算出未给出的数据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概念课」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学习目标☐掌握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特征与制作☐能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进行相关计算或说明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 条形统计图用来描述数据时,有哪些特点?(00:00-01:32)1.条形统计图定义:形如右图的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并根据各个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而宽度(填写“相同”或“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2.条形统计图有两个优点:○1直观地显示每组中的数据;○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引导问题 2 折线统计图用来描述数据时,有哪些特点?(01:32-02:57)3.折线统计图定义:形如右图的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所统计的数量的多少,以一定的,描出相应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成一条,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折线统计图.4.折线统计图有两个优点:○1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2易于反映数据的.引导问题3 折线统计图用来描述数据时,有哪些特点?(02:57-05:54)5.扇形统计图定义:形如右图的统计图,用圆代表,圆中的每一部分分别代表中的一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也叫饼图.6.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扇形代表数据的⨯ .7.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有:○1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2能直接得到每组数据所占的.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概念课」频数与频率学习目标☐理解频数和频率的概念☐能够根据数据计算频数和频率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频数与频率】,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 什么是频数?什么是频率?(00:00-02:50)1.频数定义: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的叫做频数.(____ )2.频率=,计算方法与相同,但频率一般用表示.总数3.频率都在到之间,各组的频率加起来等于.4.频数分布表是一种统计表,主要有分组、划记、等内容.引导问题2 如何根据数据计算频数和频率?(02:50-04:34)5.小李要调查一下全班40 名同学的血型,结果是这样的:O 型血17 人,A 型9 人,B 型10 人,AB 型3 人,△型1人.求各种血型的人的频率.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概念课」数据分组与频数分布表学习目标能够对数据进行分组,并根据分组结果画频数分布表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数据分组与频数分布表】,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 对数据进行分组要注意什么?(00:00-04:33)1.在对“多长、多重、多高”等等的“多少”类问题,答案是不同大小的数.对这样的数据进行分组整理时,每个组对应的不能是一个,而是一个.2.分组的范围要使用表示.在使用不等号时,要保证每个数据只能被放在唯一一组,避免漏算或重算.引导问题2 什么是组数和组距?如何确定组数和组距?(04:33-07:07)3.分组的个数就是组数,每个小组的两个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根据问题的需要,各组的组距可以相同或不同,一般情况下,都会采用等距分组.4.分组时,可以先把数据中值与值相减,得到,代表数据的变化范围,除以,得出的数向上取整数,得到组数.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概念课」频数分布直方图学习目标☐掌握用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方法,☐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频数分布直方图】,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 频数分布直方图有什么用处?(00:00-00:43)1.频数分布直方图可以直观形象地看出频数分布的情况,可以看出数据的规律和数据的整体、、大局观.引导问题2 如何画频率分布直方图(00:43-07:00)2.小李班上随机抽取的20 名同学的身高如下:140 148 148 150 152 153 154 155 156 158158 159 159 161 163 164 165 168 171 176 单位:cm第一步:先画表.○1先确定和,进行分组;算出极差为,组距为,组数为.○2算出各组的和.频数分布直方表第二步: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1画出横轴和纵轴,横轴是身高,纵轴是.○2在横轴上标出各组的分界点,在纵轴上标出频数“分点”.○3为每一分组都画一个长方形,它的宽就是横轴上这一组的范围,高就是这一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把这些长方形上面的边的中点连接起来,会得到一条折线,叫做.注意:频数分布直方图的长方形之间(填写“有”或“没有”)空隙,纵轴永远表示.当横轴上第一个数据与原点距离很大时,可在中间画一个表示.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解题课」补全残缺的统计图学习目标☐能够通过对照补全残缺的表格和统计图☐能从表格和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进行相关计算或说明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补全残缺的统计图】,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 如何补全残缺的图表组合题?1.王小锤找了的一些女生对他的颜值进行打分,然后把得到的结果绘制成如下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但他把表中的部分数据换成了a 、b 、c 、d ,并把图中的一个条和一个数擦掉了,请你对照统计表和统计图分别求出a 、b 、c 、d 的值并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分数段打分人数所占百分比0 - 59 分 a 60%60 - 79 分 6 b80 - 100 分 c d解题时有两个关键步骤:○1对照图表补数据.○2求出总人数.关键公式:部分÷所占百分比=整体.2.小卖部老板想知道学校里的学生都爱吃什么口味的冰淇淋,于是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并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个统计图(均不完整).请对照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并通过计算将其补充完整,并估算出每种口味喜爱的人数(全校共800 人).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解题课」合理选取组距能力目标根据已知数据进行预测满分必学 「解题课」数据收集整理综合问题-上拔高练习 不.看.视.频.先.试.试.!.做完再看数学视频【数据收集整理综合问题-上】讲题. 1. 三角星是一个美丽的旅游星球,吸引了全宇宙的游客,接待处的三角君针对5 月份三角星接待的外星游客的旅行首选景点做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表所示.问:(1) 此次共调查了多少游客?(2) 请将下面中的图表补充完整.(3) 三角君预计 6 月份接待外星游客 2500 人,请你估计首选去等腰屯的人数约有多少人.2. 实验中学举办了1分钟跳绳比赛.共有600 名同学(其中女同学320 名)参加,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同学的成绩,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问:(1) 共抽取了多少名同学的成绩?(2) 若规定男同学的成绩在130 次以上(含130 次)为合格,女同学的成绩在120 次以上(含120 次)为合格.在抽取的成绩中,男、女同学分别有多少名成绩合格?(3) 请估计该校八年级有多少名同学成绩合格.攻略频率 频数 总数样本的频率可以用来估计总体的频率检查梳理看视频【利用数据进行预测】,核.对.拔.高.练.习.标.准.答.案.并.订.正.,最后完整梳理一遍解题过程. 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 攻略频率 频数 总数样本的频率可以用来估计总体的频率「解题课」数据收集整理综合问题-下能力目标根据已知数据进行决策拔高练习不.看.视.频.先.试.试.!.做完再看数学视频【数据收集整理综合问题-下】讲题.1.等腰屯在实施定额用水管理前,对屯里6000 户居民生活月均用水情况(单位:t )进行了简单随机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1)请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2)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各用水段居民户占总居民户的百分比;(3)为了鼓励大家节约用水,自来水公司要确定一个用水量的标准:超出这个标准就要双倍收费,但要保证60% 的用户用水支出不受影响,求月均用水量的标准是多少?攻略文字语言↓数学语言↓找要求数据2.方块君承包了一家冰淇淋店,今年8 月,他准备每天制作800 份冰淇淋销售.已知去年8月,一份冰淇淋成本价是5 元,售价是8 元.下面为去年冰淇淋日销售量的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由于今年水果涨价,该冰淇淋的制作成本提高了10% .方块君计划今年冰淇淋还按8 元/ 份销售,设下个月该冰淇淋的日销售量为m 份(0 <m < 800 ).(1)请根据以上信息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并标明相应数据;(2)用含m 的式子表示下个月销售该冰淇淋的日利润;(3)方块君估计下个月该冰淇淋的销售状况和去年同期保持一致.○1请你帮助方块君估计下个月日利润小于1200 元的天数;○2为减少冰淇淋卖不出去的损失,方块君要对滞销的冰淇淋打八折,请你帮助计算一下方块君下个月的日利润范围.攻略文字语言↓数学语言↓找要求数据检查梳理看视频【利用数据进行决策】,核.对.拔.高.练.习.标.准.答.案.并.订.正.,最后完整梳理一遍解题过程.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数据的收集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知识与技能】了解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学习设计调查问卷,体会并掌握数据收集的过程.【过程与方法】收集数据的过程要有组织性,也要有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良好习惯.重点: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难点: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会设计调查问卷.多媒体课件.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中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约为28 000亿m3,约占全球淡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不足2 200 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人均淡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怎样收集数据来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呢?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1: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教师:请同生们阅读教材P155图6-1及与图相关的内容,思考回答教材中的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只要答案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探究2:设计调查问卷让学生阅读教材P155下方及P156“做一做”上面的内容.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合理答案应给予鼓励性评价.教师:调查问卷需要设计什么?学生思考、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调查问卷的设计往往包括问题的设计和答案的设计.探究3:收集数据的步骤让学生阅读教材P156的“做一做”.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统计活动大致包括哪些过程?学生思考、交流,得出结论,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归纳总结:收集数据的步骤:(1)明确调查问题;(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展开调查;(5)记录结果;(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探究4:收集数据的方式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答教材P157“想一想”.(1)如果想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你打算怎样获得这些数据呢?(2)为了得到“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5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你打算如何收集这个数据?(3)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我们经常通过调查、试验等方式获得数据信息.当调查或试验项目很大,我们个人无法完成时,还可以通过查阅报纸、相关文献或上网的方式,获得数据信息.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运用举例例教材P157随堂练习解:(1)15 365+13 270+4 540+1 048+698=34 921,即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34 921.(2)69834 921×100%≈2%,即“从来不让座的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2%.答案不唯一,如“每次都让座的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44%,“大多数时候让座的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38%.1.知识回顾.2.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我们初步了解了数据的收集,学习了收集数据的方式和步骤.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6.1”中选取.2.完成《少年班》P97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孕育新知,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2.教师创设情境,给出实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教师引导与启发、点拨与设疑相结合,师生互动,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地位.3.增设例题难度,让学生产生困惑,避免今后犯类似错误,增加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若你每天都用8小时来学习,则3年时间你学习的时间为多少分钟? (一年按365天计算)
2、能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流程
感受生活---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重难点
重点: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主动实践,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能从多种角度体会某个数据。感受100万有多大.
难点: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能从多种角度体会某个数据。
教师活动(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感受生活!
据统计全国一天要产生约19.5亿千克垃圾。
世界首富的总资产有720亿美元。
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千米
赤道长约为4万千米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这些数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教师活动(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教师活动(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活动(试一试):
估测你的1万步大约有多长?那么你的100万步呢?它可以绕我们的操场多少圈?(一圈250米)
活动三:
1.估计语文课本第57页的字数。
2.根据你的估计,1万字占多少页?
3. 100万字的书大约有多厚?
活动四:
〔1〕请估计你所在的教室有多少平方米?估计有70平方米
若每个人一天节约1粒米,中国共有人口13亿,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千克米?这些大米可以解决多少三口之家的吃饭问题?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请节约每一粒米!
课题
6.1认识100万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00万进行感受,发展数感.
〔2〕1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多少间这样的教室?
〔3〕100万人站在一起,约占多少间这样的教室?(假设一人约占0.5平方米空间)
活动五:测量数学课本的厚度,估计100万册这样的数学课本摞在一起有多高?能与珠穆朗玛峰比高吗?
三、巩固练习
1.小明每走一步长约0.3米,则他走1万步的路程约为( )
A.30米B.300米C.3000米D.30000米
2.有680万字的资料,要平均分成40本书来印刷,这样每本书约( )字.
A.1700 B.17000 C.170万D.17万
3.一个电冰箱每天耗电约1度,100万这样的冰箱大约每天耗电( )
A.104度B.105度C.106度D.107度
4.赤道长约40000km,大约相当于学校400m跑道的( )
中学导学案
教师活动(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主备人:辅备人:审批:,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估计100万粒大米的质量
1、先量出一定数量的大米(如200粒)的质量。(约?克)
2、计算100万是它的多少倍,用比例的方法解决。(?倍,约?千克)
假设一个三口之家平均一天食用大米1千克,那么这些大米能够这样的家庭吃多长时间?
A.104圈了B.105圈C.106圈D.107圈
5.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亿km2,大约相当于多少个面积为10km2的大广场?( )
A.3.6×104B.3.6×105C.3.6×106D.3.6×107
四、拓展延伸
1.某市共有中学80所,2003年预计参加中招考试的人数为40000人,则平均每所中学参加中考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