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 第四单元测试02(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后作业及答案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朗读时,只要精神集中,就能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2)朗读时,要准确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这样才能读出文章蕴含的感情。
()(3)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文章的感情。
()2.下列关于顿号和逗号的用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逗号标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例: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B.顿号标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她是那么谦虚、美丽、善良。
C.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成分间用逗号,小的并列成分间用顿号。
例:我们吃的粮食、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烧的柴火,都和太阳有关。
D.逗号和顿号都可以用于数词后面。
例:一、明确演讲主题;二,准备书面材料。
3.补全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呕心()血③举世()名⑤兴高()烈⑦足()多谋②处心积()④臭()远扬⑥得意忘()⑧()计多端(1)我们在形容华罗庚名气极大的时候可以用(),在形容秦桧名声极坏的时候可以用();形容诸葛亮的智慧可以用(),形容敌人的奸诈可以用()。
我发现这两组词语的词性都是一褒一贬,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相反。
除了上面的词语,我还知道一对这样的词语:和。
(前四空填序号)(2)从上面的词语中分别选择一个褒义词和一个贬义词造句。
4.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2)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敬爱的先生5.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多事之秋家破人亡生灵涂碳B.兵慌马乱哀鸿遍野内忧外患C.民不聊生正襟危坐切切私语D.安居乐业路不拾遗流离失所6.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太平()()()衣()食国()民()()()人和夜()闭()人()年()(1)上面的词语都是形容社会环境好的,类似的词语我还知道:。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一、读语境,结合拼音写词语。
(9分)1.圆明园中的jiàn zhù( )十分hónɡ wěi( ),里面有jīn b ì huī huánɡ( )的diàn tánɡ( )。
2.英法联军侵入北京,chuǎnɡ jìn( )圆明园,抢夺珍宝,破坏园林。
为了xiāo huǐ( )罪证,还放火烧园。
3.走进景区,bǎo lǎn( )着shān línɡ( )春色,仿佛置身在幻想的jìnɡ jiè( )里。
二、选择题。
(12分)1.含有“殳”这个偏旁的字多与( )有关..。
A.沉入水中B.向井里扔大石头C.大浪扑打过来D.手持器械敲击的动作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疆域.(yǜ) 小艇.(tǐnɡ)B.喉.咙(hóu) 灰烬.(jìn)C.波澜.(lán) 壮哉.(zāi)D.鱼鳞.(lín) 步履.(lǚ)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乃”是独体字,第一笔是撇。
B.“祭”和“亥”的最后一笔都是点,“履”是半包围结构。
C.“渊”“恃”和“刺”都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
D.从偏旁来分析,“炊”的含义与火有关。
4.下列词组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 )A.兴高采烈——足智多谋轻蔑——优雅B.臭名远扬——得意忘形悲观——懒惰C.呕心沥血——忠心耿耿勤劳——呆板D.足智多谋——诡计多端乐观——活泼5.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①不但……还……②虽然……但是……③尽管……还是……④既然……就……(1)蜜蜂________能远游,________远游的能力比不上鸟。
(2)________小岛上环境恶劣,战士们________种出了青菜。
A.②①B.②④C.②③D.①④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亥杂诗》中“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少年中国说(节选) 》说课稿和知识点汇总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 少年中国说(节选)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 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和课后作 业及答案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 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 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 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 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 ,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 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象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美 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
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的写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
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 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在教学中 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 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 去汲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 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壮哉.(zāi)抖擞.(sǒu)鱼鳞.(lín)波澜.(lán)B.快艇.(tǐnɡ)隐瞒.(mán)履.行(lǚ)灰烬.(jìn)C.玲珑.(lónɡ)汤勺.(sháo)陵.园(lín)奉.命(fènɡ)D.矛.盾(máo)海域.(yù)喉.咙(hóu)搅.拌(jiǎo)二、看拼音,写字词。
(4分)在中国传統文化里,清明节nǎi( )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寄托āi( )思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bùlǚ( )匆匆,来到郊外,jì( )拜先祖之余,也能bǎo lǎn( )明媚的春光。
近年来,绿色清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人们用敬献鲜花、踏青遥祭等方式,免去了往日的烟xūn( )火燎,使公墓显得更加肃穆清雅。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结合语境选词填空。
(10分)举世( )( ) 足( )多( ) ( )( )多端( )( )远扬( )通( )和流( )( )所1.(1)他从来都是有借无还,已经( )。
(2)桂林山水( ),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2.(1)请葛亮( ),具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
(2)这家伙心术不正,( ),不可信任。
四、选一选。
(6分)1.下面对“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人死后本来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看不见祖国统一了。
B.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祖国统一而悲伤。
2.下面对“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中“熏”“醉”二字用得精妙无比,写出了杭州美丽的景色让人陶醉。
B.这两句诗是说权贵们已经被暖洋洋的风吹得昏沉沉、晕乎乎,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了。
部编版五年级小学语文上册期末阅读专项测试卷(二)含答案

上册五年级期末阅读专项检测卷(二)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吟诗园。
(33分)(一)观书有感(其一)(13分)---------------------,------------------------------------------,---------------------1.默写全诗。
(4分)2.这首诗的作者是_ (朝代)著名的理学家_ (2分)3.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4.诗人看到这种景象,联想到了什么?(3分)-----------------------------------------------------------5.这首诗将读书后的感想化为生动隽永的形象,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一样,人需要不断地_ ,不断地汲取知识,这样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思维才能更加敏锐。
(2分)(二)示儿(20分)1.这首诗是时期_ (人名)的绝笔,诗中作者以的口吻,表达了对的无比渴望。
(8分)2.解释诗中词语的意思。
(8分) 乃∶元∶_ 无∶但∶。
3.诗中作者的遗憾是作者的嘱咐是 。
(4分)二、课内阅读我最棒。
(42分)(一)桂花雨(6分)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浸"是__ 的意思,这样写的好处。
2.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3分(二)珍珠鸟(13分) 1.《珍珠鸟》一课,作者运用了很多描写方法,按要求找出有关句子。
(9分)(1)环境描写∶。
(2)外形描写∶。
(3)活动描写∶。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4分)------------------------------------------------------------(三)落花生(11分)1.按原文填空。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10套)第一单元测试题★卷面分:2分一、拼音、汉字。
(23分)1.看拼音写词语。
(12分)xìn lài( ) xiǎng shòu( ) xián qì( ) shì yí( ) ɡāo bǐnɡ( ) fēn fù( ) shì hào( ) ài mù( ) bō sǎ( ) chán rào( ) qīng chéng( ) yùn wèi(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9分)眼睑.(liǎn jiǎn) 蔓.延(wàn màn) 首都.(dōu dū)埋.怨(mán mái) 颤.抖(zhàn chàn) 榨.油(zàzhà)空.地(kōng kòng) 开辟.(pìbì) 啄.食(zhuózhuō)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为难勾子恩惠偶尔B.铿锵镜匣收获爱慕C.韵味嫩绿茅亭缠绕D.欣赏浸润雏儿咂嘴二、词语、句子。
(12分)1.选择合适的解释填空。
(6分)熟:A.食物烧煮到可以吃的程度 B.表示程度深 C.植物果实长成了(1)雏儿在我肩上睡得好熟.啊! ( )(2)秋天,果实成熟.了。
( )(3)米饭煮熟.了,香喷喷的。
( )深:A.经历的时间久 B .不易理解 C .从外到里的距离大(4)珍珠鸟在里面,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 )(5)这个问题他讲得深.入浅出。
( )(6)夜已经很深.了,王老师还在备课。
(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3分)虽然……但是……不仅……还……因为……所以……只有……才……(1)花生( )味道美,( )能榨油。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练习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练习题五 年 级 语 文【书写展示】 一、书写提醒:同学们,把字写工整、美观,保持整洁!二、专项书写。
把下列古诗抄写到横格上,注意笔画、结构等细节,同时要居中写。
【积累运用】三、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今年暑假,我b ǎo l ǎn ( )了很多f ēng j ǐng m íng sh èng ( )。
在北京,我参观了h óng w ěi ( )的建筑,也看到了j īn b ì hu ī hu áng ( )的di àn t áng ( ),仿佛置身在幻想的j ìng ji è( )里。
四、背诵积累,根据语境填完整.1.艾青的爱国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我爱这土地》);在陆游的诗中,爱国是“ , 。
”(《示儿》)的临终牵挂;在 (诗人)的诗中,爱国是对当时南宋统治者“ ,。
”(《题临安邸》)的质问;在龚自珍的诗中,爱国是对统治者“ , 。
” (《已亥杂诗》)的真诚劝告。
2. 红日初升, 。
河出伏流, 。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这段话分别把中国比作了_____________、黄河、______________。
3.“举世闻名”和“臭名远扬”这两个词语都有名气很大的意思,但感情色彩不同。
我还知道一组类似的词语,其中褒义词是 ,贬义词是 。
五、梳理辨析,根据要求作选择。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至(n ǎi) 熏.陶(x ūn) 鱼鳞.(l ín ) 剔.透(t ī) B. 矛.盾(m áo) 辛亥.(h èi) 惶.恐(hu áng) 灰烬.(j ìn) C. 搅.动(ji ǎo) 炊.(chu ī)烟 履.行(n ǚ) 喉.咙(h òu) D. 倾泻.(xi è) 抖擞.(sh ǒu) 海域.(y ù) 筷.子(ku 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第四单元 课文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1)1.(2)1.(3)A. 角色触角B. 钉下铁钉C. 相互相信D. 麻雀家雀儿C【答案】C【解析】A.“角色”的“角”读jué指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触角”的“角”读jiǎo指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读音不同B.“钉下”的“钉”读dìng指把钉或楔子打入他物把东西固定或组合起来“铁钉”的“钉”读dīng指竹木、金属制成的呈条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东西读音不同C.“相互”的“相”读xiāng指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相信”的“相”读xiāng指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读音相同D.“麻雀”的“雀”读què指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 泛指小鸟“家雀儿”的“雀”读qiǎo义同què 用于一些口语词读qiāo指雀字读音不同【答案】B【解析】A.“弯曲”的“曲”读qū指弯转与“直”相对“歌曲”的“曲”读qǔ指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读音不同B.“慎重”的“重”读zhòng指言行不轻率“重量”的“重”读zhòng指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读音相同C.“下降”的“降”读jiàng指降落落下“投降”的“降”读xiāng指投降读音不同D.“世纪”的“纪”读 jì指古时以十二年为一纪今指更长的时间特指“麻雀” 泛指小鸟“纪昌”的“纪”读jǐ指姓读音不同【答案】A【解析】A.“请假”“假日”的“假”读jià指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读jiǎ指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读音相同B.“要求”的“要”读yāo指求有所倚仗而强求“重要”的“要”读yào指重大值得重视的读音不同C.“归还”的“还”读huán指偿付“还有”的“还”读hái指依然仍然读音不同D.“起哄”的“哄”读 hòng指吵闹搅扰“哄堂大笑”的“哄”读hōng好多人同时发声读hǒng指说假话骗人读音不同2.下列加点成语或名言警句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小明刚才说图书是他撕坏的现在又说是同桌撕的真是undersetcdot自undersetcdot 相undersetcdot矛undersetcdot盾!B. 水果摊老板为了提高利润把普通苹果混在红富士里undersetcdot滥undersetcdot竽undersetcdot充undersetcdot数C. 今天我在学校犯了错老师不但没有责备我还耐心地教导我“undersetcdot人undersetcdot谁undersetcdot无undersetcdot过?undersetcdot过undersetcdot而undersetcdot能undersetcdot改﹐undersetcdot善undersetcdot莫undersetcdot大undersetcdot焉”D. 作文课上老师点评了我的习作特别指出文章的结尾写得非常精彩起到了undersetcdot画undersetcdot蛇undersetcdot添undersetcdot足的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和名言警句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B、C选项正确D.有误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结合语义可知用在此句不恰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3.默写24个韵母_________________【答案】a o e i u v 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解析】略4.(1)阳光洒向湖面湖面上顿时________4.(2)节日的夜晚到处都是________的花灯真叫人看花了眼【答案】金光闪闪【解析】【答案】五光十色【解析】5.在括号里写出意思相近的成语写写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追根究底, 自取灭亡, 畏首畏尾, 直言不讳, 孤掌难鸣, 气急败坏, 前边成语表达的简单明了后边成语表达的含蓄【解析】(1)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其近义词是“追根究底” 意思是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2)鸡蛋碰石头形容一个人做事没有分寸没有自知之明在事情上总是高估自己低估别人其近义词是“自取灭亡” 意思是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3)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其近义词是“畏首畏尾” 意思是前也怕后也怕借以形容胆子小、疑虑重重(4)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其近义词是“直言不讳” 意思是说话坦率毫无顾忌(5)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其近义词是“孤掌难鸣” 意思是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6)鼻子都气歪了表示气死了人死又称鼻子歪其近义词是“气急败坏” 意思是是呼吸急促狼狈不堪各组成语前后所表达的不同效果是前边成语表达的简单明了后边成语表达的含蓄6.(1)在抗疫前线医护人员穿着笨重的防护服________作战七小时6.(2)夕阳西下小区里各家各户的灯就________亮起来6.(3)爸爸在阳台休息了以后又回到书房________工作【答案】连续【解析】【答案】陆续【解析】【答案】继续【解析】7.附加题按要求填空你知道下列称谓指的是什么吗?布衣之交 ________ 忘年之交 ________ 贫贱之交 ________“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 “花中四君子”是指________【答案】普通人(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 , 不同辈分的人之间的交往、友谊 , 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 松、竹、梅, 梅、兰、竹、菊【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的积累布衣之交普通人(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忘年之交不同辈分人之间的交往、友谊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刎颈之交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岁寒三友”指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8.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只有……才……如果……就……因为……所以……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的一般说来(________)一个人的兴趣越广泛读的书越多他的视野(________)越开阔也越能增长自己的才干(________)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飞速发展(________)我们(________)通过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________)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答案】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只有, 才【解析】考查关联词填空①“个人的兴趣越广泛读的书越多”是假设“他的视野越开阔”是结果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②“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飞速发展”是原因后后面分句构成因果关系用关联词”因为……所以……”③“通过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是条件“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是结果用关联词“只有…….……”9.《湘西吊脚楼(节选)》和《绿色之都莫斯科》两篇文章均是________(写人记事状物)类文章文章《湘西吊脚楼(节选)》主要从湘西吊脚楼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而文章《绿色之都莫斯科》则围绕莫斯科是座“________”来写它们都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文章《湘西吊脚楼(节选)》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绿色之都莫斯科》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状物, 建筑形式, 妙处, 绿色之都, 引用, 作诠释, 列数字, 打比方【解析】10.按要求写句子1.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句子)________ 像________3.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仿写句子)虽然________ 可________4.李明同学不光勤快聪明也很(修改病句)________【答案】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池水清清的一面镜子他成绩不好他真的很聪明李明同学不光勤快也很聪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型变化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变化即可1.本题考查的是陈述句改为感叹句将陈述句改写感叹句的方法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啦”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所以本句话可以改为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2.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①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②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注意句子结构B.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按照原句的格式使用相同的关联词语前后两句话之间转折关系的句子进行相应的仿写即可4.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本句话中问题在于语序不当应改为也很聪明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第一句话中“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11.(2)第二句话的大意是什么?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11.(3)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能够【解析】(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意思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克能够的意思邦古代诸侯封国之称后指国家俭节俭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答案】(2)大意是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之不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解析】(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是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之不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缕线恒常常总是本句话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答案】(3)道理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节约用水、用电等【解析】(3)联系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中两句话都在倡导节俭、节约告诉我们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对第二小问回答时围绕“节俭”“节约”进行展开即可示例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节约用水、用电等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文中加点的“小偷”指的是________ “珍贵宝石”指的是________12.(2)友人说“我”自欺欺人是因为________12.(3)选文说明的重点是()12.(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作者引用的名言意在劝诫我们珍惜时间读书请你也写出一句这样的名言________12.(5)读了选文你有什么感受?________【答案】让时间悄悄溜走的“临时有事”等事由, 文化知识【解析】考查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结合“而这一点点时间还要时时防备‘临时外出、紧急意外事件、没有计划与目标的瞎忙乎’等小偷的窃取”可知这里的“小偷”指让时间悄悄溜走的“临时有事”等事由结合“而为了获取更多文化知识的宝石”可知这里的“珍贵宝石”指文化知识【答案】等人老了就会体弱眼花更没有精力读书了【解析】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相关句子回答由“想想也是一个人年轻时轻而易举便可以做到的事为什么一定要推到年老体弱手抖眼花时才做呢?”可知友人说“我”自欺欺人是因为等人老了就会体弱眼花更没有精力读书了【答案】A【解析】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全文可知本文通过举例子、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了人的一生中用来读书的时间是很少的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读书故选A【答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解析】考查了对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的积累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乐府诗集的《长歌行》【答案】读了选文我觉得一个人用来读书的时间是很少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读书【解析】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结合主题“珍惜时间好好读书”来谈言之成理即可故答案为(1)让时间悄悄溜走的“临时有事”等事由文化知识(2)等人老了就会体弱眼花更没有精力读书了(3)A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5)读了选文我觉得一个人用来读书的时间是很少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读书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符号(1)每个学生都要________________(2)西沙群岛的海底有________________(3)早上起床后 ________________【答案】遵守学校纪律山崖有峡谷我就到院子里做早操【解析】联系句子前后表达意思要连贯合理14.写信封铜陵市东方小学(邮编 230061)的李兵同学要给合肥市第一实验小学(邮编 244000)的陈亮同学写一封信请你替他写个信封【答案】244000合肥市第一实验小学陈亮同学(收)铜陵市东方小学(李兵同学寄)230061【解析】本题考查了对信封格式的了解结合对于书信这一应用文的学习根据题目中所给内容将信封填写好信封格式信封上的内容包括收信人邮政编码、收信人详细地址、收信人姓名、寄信人详细地址、寄信人及寄信人邮政编码等六个部分信封的书写格式左上角的方格中我们要填入对方的邮政编码在第一行及第二行中即第一道和第二道横线上面我们要填入收信人的地址在第三道横线上面写上收件人的姓名最后一道横线要填入寄信人的地址以及寄信人的名字即你的地址和名字以免信邮寄不到的时候可以再返回交给本人右下角的方格中填入寄信人的邮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测试一、文化知识积累填空。
(8分)1.圆明园坐落在___________,是一座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组成。
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被___________联军烧毁。
2.《七子之歌》中的“妈港”是指___________,它于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3.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日。
二、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府邸.(dǐ)汴.州(biàn)B.己亥.(hài)万马齐喑.(ān)C.鳞.爪(lín)剔.透(tī)D.搅.拌(jiǎo)哽.咽(gěng)三、给“肖”字加偏旁,组成新字补全词语。
(8分)()失踪影山峰峻()()毁证据()遥自在元()佳节容貌()丽九()云外()然无声四、词语积累与理解。
(18分)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B.题临安邸.(旅店)C.地履.其黄(踩、踏)D.死去元.知万事空(为首的)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分)(1)圆明园中,有___________的殿堂,也有___________的亭台楼阁。
(富丽堂皇玲珑剔透金碧辉煌)(2)在这一海域,为了___________岛上的负担,吃住___________返回军舰。
(削减减轻必须必需)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2分)A.()心沥()足()多()安()乐()国()民()B.()()多端()心()虑生灵()()()()失所(1)我发现;上面词语中,A组词语是___________词,B组词语是___________词。
称赞诸葛亮聪明有计谋可用___________组中的___________;讽刺一个人挖空心思干坏事可用___________组中的___________。
(6分)(2)A、B两组中有两对反义词,请找出来。
(2分)()——()()——()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9分)1.白白的礁石冒出海面聚成一堆,在天边浮着。
(1分)用比喻手法扩写:白白的礁石冒出海面聚成一堆,___________在天边浮着。
2.按要求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
(4分)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①原因在前,结果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结果在前,原因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4分)(1)《题临安邸》中,诗人一语双关。
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渴求天降人才、振兴国家的心愿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品读下列语句,完成练习。
(7分)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句中连用“不可估量”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1)“少年中国”指___________,中国少年指___________。
(2分)(2)“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性学习。
(7分)“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
我校五年级(3)班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我们读过许多表达爱国主题的古诗词。
请你默写出两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段活动的开场白,请你参照画线句,再仿写一句话,与之构成排比句。
(2分)每个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在有些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有些人认为不需要重建,要留着废墟警醒后人。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古诗阅读理解。
(10分)(一)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诗中的“乃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2.诗中的“王师”指哪个朝廷的军队?()(1分)A.北宋B.南宋C.元朝3.本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恨是“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的遗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诗中语句回答)(3分)4.结合诗人另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说说本诗中的“万事空”指的是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11分)概说圆明园①圆明园是清代的御苑,其基址为明代皇帝亲戚的故园遗址。
1709年,即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修整旧园,后又赐予皇四子胤禛(yìn zhēn,即雍正),并题名为“圆明园”。
1725年,雍正即位第三年,扩建圆明园,增建殿堂和楼阔,作为听政之所。
乾隆即位后,六次巡游江南,喜江南湖山之美,将所见的名园胜景,绘制成图,仿置园中。
嘉庆、道光、咸丰三个朝代,益发辉煌。
整个园区占地52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
前后经历150多年,先后建成“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主要部分。
因“圆明园”建置最早,规模最大,又是外朝内寝区,所以习惯上将三园统称为“圆明园”。
②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取自神话中的(),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或采取江南绮丽多姿的(),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官廷建筑的特点,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建筑集大成者。
③这座大型行官御苑,是封建帝王的官苑,皇帝和他的后妃们,在园中过着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
园外兵营林立,没有皇帝的特别赏赐,就是那些封疆大吏,也不得擅自入园游览。
1897年,李鸿章自西欧回国,前往颐和园朝见慈禧,受到慈禧的赏赐。
他在宴饮、听戏之后私带几名手下游览圆明园废址。
虽然当时的圆明园已被英法联军焚毁成为废墟,但仍然还是皇家禁苑,像李鸿章这样的宠臣,也因私闯禁苑的罪名,受到罚俸处分。
④今天驰誉世界的颐和园,不过是圆明园的一个外围园林,由此可以想象昔日的圆明园该是何等的宏伟和壮观,而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片废墟。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根据当时的一位英国军官回忆:“9月4日,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抢夺,每个人都腰囊累累,满载而归。
”当英军吹集合号时,一个师的军队,每个团能准时报到者不到10人,余下的仍在抢掠之中。
1861年l月14日,英国《泰晤士报》刊载了以“北京和平”为题的通讯,其中谈到当时圆明园被掠夺的情况时说:“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
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fàláng)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了。
”掠夺后,指挥官就下令焚烧圆明园。
英国人温华尔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两天两夜的大火熊熊地烧着,仿佛一张幔(màn)子罩着整个圆明园,并且随着大风,烟雾吹过联军驻扎的营盘,蜿蜿蜒蜒到了北京,黑云压城,日光淹没,看起来仿佛像一长期的日食。
”这一页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
1.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的部分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请根据第②自然段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将选项序号填入括号内。
()(3分)A.深山幽谷B.名园胜景C.仙宫幻境3.文中通过一个什么事例来体现圆明园是皇家禁苑,不得擅自入园游览?请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
(不超过25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介绍顺序,短文先后介绍了什么?()(2分)A.名字由来—李鸿章受罚—造景意境—被掠夺与焚烧B.修建概况—是园林建筑集大成者—帝王的专属宫苑—被掠夺与焚烧C.修建概况—是园林建筑集大成者—李鸿章受罚—昔日的宏伟壮观5.“这一页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句中,“这一页帝国主义的侵华史”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