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特殊的墙(14分)暑假里有一天,我做完作业,无意间打开电视机。
这时,电视里正在播抗洪抢险的紧张场面。
只见滔滔的洪水奔腾而下,抢险大军背着一包又一包沙袋,快速冲上堤坝。
谁知水流湍急,沙袋刚扔下去,就被洪水冲走了,把一辆卡车推下去堵决口,谁知又被洪水冲走了。
怎么办?怎么办?在这紧急..关头..,只见抗洪战士手挽着手,纵身跳入洪流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墙——不是该用砖和水泥砌成的建筑吗?面对这堵“墙”,我愕然了。
这是一堵不平凡的“墙”,它是由堂堂七尺男儿之躯,是一颗颗燃烧着的爱国有民的赤诚的心垒成的。
它完全可以与我国的世界之最的万里长城一样震惊中外,甚至比万里长城更伟大。
今天的社会上,不是还有一些人也在筑“墙”吗?他们是贪国家之财,用来堆砌个人的安乐窝。
这种人,也许能在这堵“墙”里取得暂时的欢乐,但这堵“墙”迟早是要倒塌的。
面对此情此景,我再也坐不住了。
我拿起自己心爱的储钱罐,跑出家门……1、用课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2分)(他在紧急关头总是沉着机敏。
)2、短文讲的三种“墙”,分别指的是什么?___一、血肉之躯的人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爱国有民的赤诚的心垒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用来堆砌个人的安乐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为什么其中的两种墙要加上双引号?(4分)_____可以与我国的世界之最的万里长城一样震惊中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认为作者跑出家门干什么去了?(2分)_______将自己的心爱的储钱罐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竹________(20分)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作文习作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作文习作1.课外阅读牵牛花娃娃蒲华清春天,爸爸带艳艳在阳台上的花槽(zāo cáo)里撒(sàn sǎ)下一排牵牛花种子。
不久,土里冒出绿芽了;又不久,绿芽长成胖胖的绿藤了。
爸爸在阳台边拉起一排长绳。
艳艳问:“爸爸,拉绳干吗?”爸爸说:“牵牛花藤儿要比赛爬绳呀!”艳艳不信。
只见爸爸把藤儿绕上长绳,一条绳一根藤儿,就像一排绿娃娃站在一道道起跑线上。
艳艳乐了,忙喊:“预备——爬!”绿藤儿一动也不动,爸爸骗人。
第二天早晨,呵!每根藤儿都向上爬了一段,中间那根最胖的藤儿爬得最快了,比旁边的藤儿高出了好长一段。
爸爸没骗人,艳艳乐得大声叫:“爸爸,来看!它们真的在比赛爬绳了!”接着,便拍着小手喊:“加油!加油!”但绿藤还是一动也不动。
谁也没见它们往上爬。
中午,艳艳放学回家,又见藤儿往上爬了一段。
艳艳想:牵牛花藤儿真奇怪,它们为什么总是悄悄往上爬,不让人看见呢?不久,牵牛花藤儿爬上阳台顶了,就像给阳台挂了床绿纱帐;又不久,绿藤儿上长满了红花朵,就像绿纱帐(chànɡ zhànɡ)挂满了密密的红喇叭。
艳艳家的阳台好看极了。
艳艳明白了:牵牛花是一群悄悄做好事的娃娃!(选自《一分钟床头小故事太阳》)(1)选出文中下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A. 表示说话中断或停顿B. 表示解释说明C. 表示声音延长D. 表示突然转换话题(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请照样子仿写一句:________。
(4)牵牛花藤儿为什么总是悄悄往上爬,不让人看见呢?(5)你还知道哪些攀爬的植物?请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
【答案】(1)cáo;sǎ;zhànɡ(2)C(3)比喻;书籍就像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4)因为植物生长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是用肉眼看不到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及答案今年春节,我收到了儿子送给我的礼物——一块德芙巧克力。
当我把巧克力放在手心里时,我看到了儿子从未有过的辉煌表情。
儿子已经二十岁了,他在一个自修大专班读书,用业余时间打工挣钱。
他在一家卡拉ok厅当服务员,每晚从6点干到午夜12点,第二天一早就要赶两趟车去上课。
在打工期间,他每晚要打扫三间包房,洗很多茶杯,为客人倒茶送水,直到深夜。
他学会了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能够识别和说出各种洋酒的英语名称,还学会了做水果盘。
两个月来,他没有向我透露任何事情,但我唯一能感觉到的是他变瘦了。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儿子在打工期间学到了哪些技能?4.你对儿子送给父亲一块巧克力这个礼物有什么看法?5.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A.儿子的辉煌表情B.儿子的打工经历C.儿子的礼物XXX和XXX是两只小田鼠,他们分别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XXX想要去欣赏最美的风景,享受惬意的生活;而XXX则想拥有一个大农场,种满庄稼。
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实现这些理想。
于是,他们想到去找智慧老人寻求帮助。
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智慧老人。
老人给了他们一粒种子,并告诉他们,能找到最好的保存方法的人,就能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
几年后,智慧老人再次见到了两只小田鼠,询问种子的情况。
XXX将种子放在一个衬着丝绒的锦盒里,每天都会拿出来看好几次,不让它受到任何损害。
但是智慧老人并不满意,转而向XXX走去。
最后,XXX告诉智慧老人,他将种子种在了地里,每天都会细心地照料它,让它得到充分的阳光和水分。
智慧老人告诉XXX,他找到了实现理想的途径。
这篇文章讲述了两只小田鼠的理想和抱负,以及他们寻求智慧老人帮助的故事。
通过保护种子的方式,文章告诉我们,只有将理想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它们。
同时,文章也强调了细心和耐心的重要性。
只见XXX摸了摸头上的汗珠,指着庄稼地,兴奋地对智慧老人说:“我已经在地里种下了种子,每天浇水、施肥,这样,每年都可以得到很多同样的种子。
新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

新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1.课内阅读《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______顺序来写的。
()。
A. 由远及近B. 由近及远(2)这段话从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这篇课文的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赞美了钱塘江的大潮是________ 。
【答案】(1)A(2)形状;声音(3)白线;水墙;战马(4)天下奇观【解析】【分析】(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是从远处县描写。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次写到了近处,所以判断是从远到近来描写。
(2)是从形状和声音来描写。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段话主要是介绍把浪潮比做什。
(4)作者开门见山就写了钱塘江是天下奇观,既然结尾和开头相互照应,那么结尾同样也是写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点评】这篇文章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所有的题目都离不开文章,从里面都可以找到答案。
2.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考点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考点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从前,大海里长着一棵树,名字叫扶桑,这棵扶桑又高又粗,是太阳的家。
那个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一起住在这棵扶桑树上。
这十个太阳是十兄弟,他们轮着到天上去,一天一个。
过了几千年,几万年……有一天夜里,太阳十兄弟一起叽叽喳喳地说:“咱们十天才上一次天,太没意思了。
明天,咱们一起上天去玩个痛快。
”第二天,公鸡“喔喔”一叫,太阳十兄弟一起上天了。
这可不得了了,天上亮得叫人睁不开眼,地上热得叫人喘不了气。
不一会儿,河里的水全都被烤干了,地里的庄稼全被烤焦了,还有许多人热死了。
要是太阳十兄弟在天上玩上一整天,那么整个世界都要毁了,怎么办呢?那时候,有一个天神名叫后羿,他有一张弓,很多箭。
他射起箭来,又远又准。
他知道了这件事,立即拿出他的弓,又拿了十支箭,去射太阳了。
“嗖嗖……”后羿陆续射了五箭,射下了五个太阳,地上不像先前那么热了。
他又一口气射下了四个太阳,这下可好了,天气跟平常一样了,一位老者赶忙对他说:“不要再射了!要把太阳都射下来,大家也没法活了。
”后羿一想,对呀!要是把太阳全射下来,整个天下就黑咕隆咚了,庄稼长不成,人也没法活了。
后羿射日的传说就这样被流传下来了。
1.为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叽叽喳喳又远又准3.后羿为什么要射日?他又是怎样把太阳射下来的?( )A.因为十个太阳在天上同时出现,让人接受不了。
后羿自己用弓箭先射下五个太阳,又射下了四个太阳。
B.因为十个太阳在天上同时出现,让人接受不了。
后羿是在一位神仙的帮助下把太阳射下来的。
4.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了,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写下名字来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五月的田野麦子熟的时候,豆也长大了。
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
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xian)静地微笑。
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那时候,麦子和豆英诱惑着我们,我们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到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地,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
折一根柔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
啪鸭子跚(pan shan)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把羊儿牵到河边去,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田埂上,豆地里,扯一小嫩青草,放进竹篮里。
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和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英…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没有能够比得上的。
()(2)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再仿写一句。
3.作者主要回忆了乡村五月和孩子们的田园生活;全文洋溢着作者对麦子和豆荚的之情及的心情。
4.大自然就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丰盛午餐,文中描写的“色”有;描写的“香”有。
5.在麦子熟了、豆荚长大的时候,“我们”做的有趣的事有()(多选)A.握着镰刀、挎着篮子收麦子、豆荚。
B.赤着脚在软软的泥土上走,很舒服。
C.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D.赶着鸭子,放着羊儿,扯嫩青草喂兔子E.在田野里睡觉。
(二)____________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项附答案(21页)

课外阅读专项第一单元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突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炫目的花纹……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
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
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着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
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合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
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
这样的(精致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这句话是句,这句话的作用是。
3.找出在周庄泛舟有诗意的景物。
4.你如何理解“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这句话?5.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A.美丽的周庄B.周庄水韵C.我爱周庄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儿子的礼物今年春节,我生平第一次收到儿子的礼物——一块德芙巧克力,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的表情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
儿子二十岁了,在一个自修大专班读书,钱是他业余打工挣来的。
他在一家卡拉ok厅当服务员,从晚上6点干到午夜12点,第二天一早,赶两趟车去学校上课。
打工期间,他每晚要打扫三间包房,洗很多茶杯,给客人倒茶送水,递吃递喝,直至深夜。
他学会了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能识别和说出各种洋酒的英语名称,还学会了做水果盘。
两个月来,他没有向我透一点风,我惟一的感觉是,他瘦了。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作文习作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作文习作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
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他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这外面,触须轻微的摆动。
不大一会儿,他又进去继续工作。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1)找出第一段中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A:蟋蟀的出名________由于它的唱歌,________由于它的住宅。
B:________它的工具是那么简单,________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C:蟋蟀________自己一点一点挖掘,________肯随遇而安。
(4)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A:在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________B: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________C: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________D: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________【答案】(1)扒;搬;踏;推;铺(2)蟋蟀不辞辛苦挖它的住宅,非常勤劳。
“我”是一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3)蟋蟀的出名是因为它的和。
唱歌|住宅(3)不光;还;因为;所以;宁可;也不(4)拟人;设问;比喻;夸张【解析】【分析】⑴考查动词。
一般就是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汇。
第一段中动词有:扒、搬、踏、推、铺。
⑵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撇开表面意思;找到在文章中的深层的意思。
依据课文内容可知蟋蟀不辞辛苦挖它的住宅,非常勤劳。
“我”是一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⑶考查对按课文填空。
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找到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________
春天的阳光特别地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
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的欢叫声。
傍晚,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在田野里叫个不停。
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来了。
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
在阳光下,草儿快乐地挺直了腰,分布在广州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
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新生的绿草笑眯眯地站立在地上,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蒲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
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
枝头上吐出了细嫩的叶子,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
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
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
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川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
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
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情满怀,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请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5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0分)
(1)川流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等景物。
(14分) 4.用“——”画出文中的一句格言。
(6分)
三个猎人
一只狼正在追一只小羊,眼看就要追上了,情况很危急。
正好有两个猎人路过这里,见到这一情景,他们决定射狼救羊。
一个猎人说:“我看咱俩先射狼的眼睛。
我射左眼,你射右眼。
狼瞎了两只眼睛,羊就得救了。
”
另一个猎人说:“不,我看还是先射狼的前腿。
你射左腿,我射右腿。
狼没了前腿,羊就得救了。
”
第一个猎人说:“不,要不然咱俩就一起射狼张大的嘴巴。
”
这时候狼已经追上了小羊,张开大嘴就要吃羊。
突然,“嗖”的一声,不知从哪里飞来一支利箭,恰好箭中狼头,狼一下子就被射死了,羊也得救了。
又有一个猎人走过来,对他们俩说:“你们俩要是再争论一会儿,那只羊就被狼吞掉了。
”
1.查字典并填空。
(9分)
“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音节是(),是()结构。
2.到底是谁救了小羊?他的话说明了什么?(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吐鲁番盆地
在每年的六月到八月期间,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气温都高于40℃,最高可达47℃,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这里有“火洲”之称。
百余公里的火焰山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
盛夏,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人。
假如此时你来到这里,就可以带一些生鸡蛋,不用锅,不需生火,把它们埋在沙坑里,很快就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
吐鲁番盆地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都卷起漫天风沙,因而这里还有“风库”之称。
这里的大风和酷热()考验了人,()锻炼了人,使吐鲁番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他们植树造林,变沙漠为绿洲。
其中有一位县委书记,他带领当地人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的地段上,建了一条林荫路:两侧的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李子树。
昔日无遮无挡的沙漠路,今日却成了遮天蔽日的桃李园。
走得又热又渴的游人都会惊喜地扑向这清凉的树荫,大口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内心无比感激这些不知名的种树人!
1.短文中,新疆吐鲁番盆地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
(10分) 2.读读短文中画“——”的句子,这句话写出了吐鲁番盆地____________的特点。
(10分)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4分)
4.短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种)(8分) 5.“吐鲁番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春来了
2.(1)形容人来人往连续不断的样子。
(2)形容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
3.小草树木 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二、1.S shè左右
2.是第三个猎人救了小羊。
说明争论是救不了小羊的。
3.遇到事情,及时采取恰当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三、1.火洲风库 2.气温高
3.不但而且 4.列数字、举例子
5.植树造林,变沙漠为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