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危机

合集下载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光荣与梦想》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 危机。 实质: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于资本要带来更 多剩余价值而言的过剩。 1、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1)货币的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 上分离,出现只卖不买的危机。 2)货币的支付手段形成商品的债权与债务链 条,加深某环节中断的危机。
有人这样形容当前各国面临的困境:
美国之难被比喻为二战时的“珍珠港”,
欧洲之难比美国更重更危险,
日本快速重回“失落的十年”,
俄罗斯则无奈地告别了“黄金十年”,
中国也未能例外。
-----新西兰中文网
确实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 确实有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步行900 曼哈顿六号大街某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 确实有5000人来应聘。华盛顿州确实有人到 树林里放火,为的是人家能雇他当救火员。 ------《光荣与梦想》
经 济 危 机 的 主 要 表 现
1929年10月华尔街 前惊慌的人群
1929年经济危机
30年代美国汽车 工人失业游行
经 济 危 机 的 主 要 表 现
30年代危机期间流 浪街头的美国人
30年代危机期间排 队领取食品的美国 饥民
德国经济危机
2、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 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比例关系破坏 2)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 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商品积压过剩
经济 危机 的周 期段 生产下降
萧条阶段 经济停滞
3、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 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美国经济、政治史上的两个紧要事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这两个事件。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概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市场经济周期性爆发的危机。

20世纪初,经济危机的爆发严重影响到了很多国家的经济进展。

1929 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随后传播到全球范围内。

世界各国的政府纷纷实行了各种措施来应对这场危机。

2. 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多而杂,其紧要原因包括:股票的过度炒作、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生产和消费的不平衡等。

这些原因导致了美国经济的一系列问题:企业倒闭、就业人员削减、投资和消费削减等。

3. 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为了解决美国经济危机,联邦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措施。

罗斯福新政就是其中之一、二、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概述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最知名的经济政策之一、它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出台的一组政策。

这些政策的紧要目的是改善美国经济的情形,促进社会和谐进展。

2. 罗斯福新政的紧要内容1.银行改革: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制度,保障了个人与企业的储蓄安全。

2.金融改革:建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加强了对股票市场的监管。

3.农业改革:实施了“农业调整法案”,通过调控农产品价格来保护农夫权益。

4.工业改革:加入了国家劳资协议、建立了劳动法院,保护了工人权益。

5.社会改革:建立了社会保障机制,向居民供应失业接济和养老金等福利。

3. 罗斯福新政的成效罗斯福新政的效果显著,它使美国经济渐渐走出了危机。

很多失业者得到了接济,农夫和工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该政策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使美国金融市场恢复健康,再次引领全球经济进展。

结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紧要的事件,反映了美国经济的进展历程。

在今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要认得到经济进展是非线性和波动的。

在经济危机时期,政府需要实行有效的政策措施,保护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经济和社会利益。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①劳动人民生活恶化 ,示威游行、罢工等 抗议运动不断发生;
•②法西斯势力兴风作 浪,社会动荡不安。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2)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世界)
•①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② 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 尖锐。 •③ 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意、日走上法西 斯道路。
•经济危机的表现 :
•(3)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 人濒临破产。
•苏联
•为什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 ,又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①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和形成,整个 世界的经济联系紧密。
•二、经济危机的爆发
•1、标志
•2、表现


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
•• 贫贫富富悬悬
• 财富高度集中到资本家手
殊殊

• 消费能力不足
•股票投机掩盖
• 产品相对过剩
•投资下降 •股市崩溃
•20年代产品严 重过剩
•分期付款
• 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用这种方法 来刺激消费市场。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 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 付款。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 付清赊购的钱。有的家具店对年青的新婚夫妇说 :“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姑娘,我们来布置新 房。”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 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思考:有人说:“1929年的经济危机是由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造 成的,如果没有股票市场的崩溃,就不会有经济危机或者危机没 有如此严重。”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说明你的观 点。
• 1825年,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1857年资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一、经济危机(一)原因1、根本: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2、具体: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供需矛盾日益尖锐3、直接:金融市场由于股价哄抬不稳定(二)爆发:1929年10月,华尔街股价狂跌(三)表现1、银行倒闭2、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3、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4、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濒于破产(四)特征: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五)影响:1、加深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1)政府丑闻不断(2)游行罢工不断(3)法西斯主义横行2、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设置关税壁垒(2)加紧殖民掠夺二、罗斯福新政(一)背景1、经济危机日益严重2、胡佛政府无力挽救经济3、国内民众要求改革4、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二)目的1、根本: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2、直接: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三)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四)措施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1)下令银行暂时停业修顿,恢复信用(2)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1)通过工业复兴法(2)要求各行业制定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工资标准等,防止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3、调整农业政策(1)鼓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2)稳定农产品价格(3)改善农业生产环境4、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五)本质: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六)影响1、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回复2、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3、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三、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一)背景1、经济危机使德国经济遭受重创2、德国统治阶级日益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政府3、纳粹党利用混乱局势(二)对内——掌权1、1932年,国会选举,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2、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的形成3、制造国会纵火案4、1934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加强法西斯独裁统治(三)对外—备战1、1933年,推出国联2、1935年,公开撕毁《凡》,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3、1936年,进一步践踏《凡》,开进莱茵非军事区4、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四、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一)背景1、经济危机打击2、阶级矛盾尖锐(二)特点:以军部为核心(三)进程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2、1936年,“二二六”事变,军部势力大增3、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揭示了资本在流通过程中的运动规律。马克思指出了资本流通 过程是资本三种循环形态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其中任一 种形态的转化和任一种循环形态的转化发生障碍,就会导致整 个再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中断和破坏,形成危机。接着又从 宏观上,对全社会资本的流通过程作了进一步分析,指出,社 会总资本的运动不过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各个单个资本运 动的总和。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股票
$ 1000万
$100万
100万股 $ 10
1929、10、股价暴迭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各行业带来的危害
地产行业
物流行业
金融行业
•可流通交易的物资减少 •物流业效力下降 •效益下降
•经济不景气 •消费下降 •房地产消费自然下降 •地产滞销
•企业不景气 •已借贷款还不上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与危害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应对策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孩子问妈妈:“为什么要租房不 买房呢?”妈妈:“因为你爸爸失业了,家里没有钱。”“ 他为什么失业?”“因为他是卖房子的,房子太多了。” 这个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识?不错,这是根据美国经济 大萧条时期一个反应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根本 原因的一个报道改编的,不过目前尚未发生,却一定 会发生。
农业领域: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
业生产环境 。
就业领域: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
产,稳定社会秩序
政府为稳定社会而在一定程度上照顾穷苦百姓的基本
生活,启动内需,增加就业。
通过改善管理和提高科技水平,促使产业升级来渡过
危机。
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件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件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政府可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同时,应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机 制建设,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此外,还应提高金融 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抵御能力,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 运行。
国际经济合作与贸易自由化
总结词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资源要素的 跨国流动和优化配置,缓解经济危机。
特征
经济危机通常表现为企业破产、失业 率上升、生产萎缩、消费低迷、信贷 收缩等。
经济危机的历史回顾
1929-1933年大萧条
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失业和经济衰退,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干预措施,如美国 的新政。
2008年金融危机
由房地产市场崩溃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多国政府采取救市措施,并引发 了长期的债务和财政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 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的社 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公平和效 率低下问题,推动政府加强对市 场的监管和干预,促进公平与效
率的平衡。
改革资本主义制度,探索公有制 和私有制的混合所有制,发挥政 府和市场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
效率。
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道路
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 因。
详细描述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这导致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过度扩大。同时 ,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无法吸收全部生产,导致产能过剩和 商品积压。
金融体系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总结词
金融体系在经济危机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际经济贸易摩擦
经济危机可能导致国家间贸易关系紧张,引发贸易战、关税壁垒等摩擦。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七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美国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逐步渡过了这次危机。

德国和日本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第一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猛烈冲击。

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危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造成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

同时,“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不合理以及美国战后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对经济危机的爆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经济秩序,战后重建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

美国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其黄金储备占世界总储备的一半,纽约开始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作为世界金融霸主,美国还在海外、特别是在欧洲大量投资,世界经济特别是欧洲经济严重依赖美国金融,使得债务国经济受制于美国。

美国的对欧金融政策,与战债挂钩。

如果欧洲国家不归还战债,就不能从美国借债。

欧洲国家因无力偿还战债而得不到美国的大额借款,从而影响本国生产的恢复,导致出口减少,外汇匮乏,不得不减少从美国进口商品,特别是农产品。

这使得美国的海外市场急剧缩小,出现了生产“过剩”危机。

其次,美国的经济结构严重不平衡。

20年代美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工业各部门之间发展也不平衡。

汽车、电力、电气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纺织、煤矿、造船等行业长期萧条;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长期不景气。

再次,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也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1920—192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率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只增长了2%,农业工人的工资更低,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

即使在较为繁荣的1921—1929年,美国的失业工人平均每年也达220万左右。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讲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讲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讲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讲义一、引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系统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存在着资源有限、消费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

这些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引发经济危机,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起因、类型和影响,并探讨如何应对和避免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的起因1.资本积累与利润率下降:资本主义经济系统追求无限增长,但市场的扩张是有限的。

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企业会加大生产投资,导致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进而压低商品价格和利润空间。

随着市场饱和的逐步加重,企业的利润率会下降,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2.金融泡沫与债务危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金融系统存在着泡沫的风险。

金融机构会过度扩张信贷,导致债务积累和负债扩张,最终形成泡沫。

泡沫破裂时,会引发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进而传导至实体经济领域。

3.经济周期与投资波动: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周期性波动,即经济的繁荣和衰退交替出现。

经济繁荣时,投资活动增加,经济增长。

但经济衰退时,投资大幅减少,经济下滑。

这种波动是资本主义经济系统内在的,而当波动加剧时,会引发经济危机。

三、经济危机的类型1.景气周期性危机:这是最常见的经济危机类型,是由经济周期性波动引发的。

通常由于投资的增减不平衡,导致经济的过热或过冷,从而引发经济的衰退或萧条。

2.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由金融体系的风险积聚、金融泡沫破灭引发的。

金融危机一般与大规模的倒闭、资金流动停滞和资产贬值等现象相关。

3.供需失衡危机:资本主义经济中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紊乱,导致产能过剩或消费不足,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供需失衡危机与产业结构的失调、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相关。

四、经济危机的影响1.经济衰退:经济危机会导致经济的停滞和下滑,企业经营困难,失业率上升,消费和投资减少。

经济衰退给社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生活水平的下降。

2.社会动荡:经济危机容易引发社会不满和抗议,进而导致社会动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
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商品越来越多,劳动人民没钱买不起;
1929年大崩溃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在此之前的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 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 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 “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 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 的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 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 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 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1913 年。农产 品价值降到最低点,资本家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 象屡见不鲜
1720年南海泡沫
英国
荷兰
1637年郁金香狂热
美国 美国
1929 年大崩溃 2008 年金融危机 1837 年恐慌
1637年郁金香狂热
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东西。 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 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 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大家都 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 沫。而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一个市场 已经明显失灵的交换体系下,政府到底应该承担起 怎样的角色
2008年金融危机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 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 国金融危机而震惊。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 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终酿苦果。此次金融危机迅 速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经济基础遭到重创,堪比1929罗斯福执政时期的经济 大崩溃。
经济周期: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
首先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在时间上 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如果有一些商品生产者出卖了自己商品后,不接着购 买其他人的商品,就会有另一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卖不出去。同时商品买卖有更 多的部分采取赊购赊销的方式的情况下,如果有些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支付, 就会使整个信用遭到破坏,但这是危机形势上的可能性。
大多数企业都按自己的计划生产,没有相互协调, 也没有一个机构,比如政府,来调节他们怎么生产,生产多少,生产什么
有钱人和普通人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
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 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 影。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然 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 权,因为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 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 购买新股的方式。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 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 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 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 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大下降,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度过经济危 机。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样,随 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 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罗斯福新政
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 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 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 续到1843年。 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贵金属由联邦政府向州银 行的转移,分散了储备,妨碍了集中管理;英国银 行方面的压力;储备分散所导致的稳定美国经济机 制的缺失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