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从1825年英国爆发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时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或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就会再次发生。特别是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它使全世界经济陷入萧条,给世界经济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而,全世界都在迫切地寻找一种合适的理论来指导,希望尽快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论界把目光再次投向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希望在马克思那里找到解决危机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希望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解读,引发我们思考,加深我们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了解和认识。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便开始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现象,《资本论》的写作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我们共同梳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解读(板书)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板书)

煤版:一个小女孩瑟瑟发抖地问她的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咱们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家没有钱买煤。”

小女孩又问:“那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妈妈无奈地说:“因为煤太多了。”

可能同学们在中学时初读这段对话,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煤太多了,而普通劳动者买不起煤呢?在这里提到的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呢?

通过以往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交换活动是从物物交换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买与卖是同时发生的,因此不存在产生危机的因素,但当货币出现后,在货币执行购买职能的过程中,有的人只卖不买,这样便潜伏了危机的可能。而随着货币支付手段的出现,只要有一个人不能如期支付,就会导致一大批人无法支付,这样就扩大了危机发生的可能,但是这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引发资本主义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板书)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这些矛盾不断激化和尖锐时,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板书)

危机发生后,由于商品大量过剩,商品价格就会暴跌,促使大批企业倒闭,社会生产规模急剧缩小。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过剩商品的破坏、浪费和减价卖出,再加之企业的大量倒闭,生产大大下降,商品的供应量大幅减少,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渡过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因此说,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周期性存在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周期性特点,因而,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

4、社会资本再生产具有周期性(板书)

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周期由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组成。其中,危机是周期的基本阶段,又

是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同时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就像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周而复始的过程。虽然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调节机制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使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但危机阶段是必经阶段,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以上这些,就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内容,有些我们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有所了解了,“温故而知新”,今天我们随着自己知识的累积、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当我们再去分析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时,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带给我们更新的思考。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带给我们新的思考?(板书)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今天的资本主义、尤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的资本主义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今天的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经典马克思主义所设计与描述的社会主义也有了很大的不同。那么有同学就问了:《资本论》问世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其中所阐释的理论是否过时了呢?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否跳出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呢?

1、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否跳出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呢?(板书)

我们知道,为了千方百计提高有效需求,人为地使需求赶上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为求达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均衡。美国政府不仅鼓励居民透支消费,把目前的收入花光,把以往的积蓄花完,还通过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使“透支消费”成为一种非常普通的现象。而分期付款就是这种透支消费的重要表现形式美国人的汽车、房子、水费、电费、电话费,等等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通过分期付款、贷款消费、信用卡透支购物、次级房贷等形式,上演了一出经典的透支信用制造有效需求的假象。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在推动“透支经济”。连年巨额的赤字财政,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透支经济”与“透支消费”本就是“双刃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剩”问题。一方面,它使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相对狭小的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解,使美国经济得到了暂时振兴;另一方面,这种促进消费能力、发展经济的方式,不过是靠透支“未来”来而支撑“今天”!其结果,当美联储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导致借款人无法正常还贷,信用崩溃,导致了危机的发生。换言之,只要“透支”不停止,那么即便没有“次贷”问题,也必然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可以通过图示来看,这次经济危机的病灶在于违约率不断上升,违约的原因在于“透支消费”的不可持续,透支的起因是为了缓解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源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样,一个马克思的逻辑便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资本制度基本矛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

因此,虽然此次危机与以往的经济危机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当我们拨开迷雾,就会清晰地看到,这次危机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当代经济危机的一切表现,最终都可以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作出解释。当危机爆发后,马克思重新被世界所观注。(视频)央视网消息(朝闻天下):金融危机让很多人重新又崇拜起马克思来了,环球时报报道说欧洲人患上了“资本主义恐慌症”,很多银行家走进书店,重新捧起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在欧洲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一家《卡尔马克思》书店,资本论第一册的销量比去年涨了五倍。就连最近被金融危机搞的焦头烂额的德国官方高层也来买过《资本论》,老板高兴地说马克思又成时尚了。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产物这一判断

是与他的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密切相关的。回到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因为那时世界只有资本主义制度,而且资本主义各国都奉行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让市场独自发挥作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计划在配置资源上全面发挥作用。所以马克思所述的经济危机理论其实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考虑到,那么,同学们想一想,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国家有没有发生危机的可能呢?

2、中国有没有发生危机的可能?(板书)

(1)撇开制度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分析的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诱因都是存在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终极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商品生产者的商品都要经历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跳跃”,如果跳跃不成功,商品生产大量过剩,就会爆发经济危机。尤其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信用关系也极其发达,并与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市场相结合,更容易传导并扩大危机。

(2)中国加入WTO后,真正地融入了全球经济,国际经济活动日渐频繁,这种全球化的特征必然会导致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染”给中国。

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西方国家一发生危机,我们大量的企业倒闭,工人下岗,大学生生毕业的寒冬加剧,我们老百姓的股票、基金全部下跌。清华大学韩秀云在座客名家论坛讲《金融海啸与我何干》时,打了这样一个比方:美国打一个喷嚏,全世界都感冒,美国一得病,全世界都得吃药。简单而生动地道出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加剧了危机的传播,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一样面临着危机的挑战。

当经济危机的海啸袭击到中国的时候,中国在应对危机的冲击中,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中国答卷”。我们党和政府确定了“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总体思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可持续的、和谐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顺利而平稳地度过了经济危机的冲击。所以我们看到了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幕、当危机愈演愈烈,布什政府招驾不住的时候,召开了G20会议,把中国、俄罗斯、沙特、日本20个大国首脑召到了美国,把胡锦涛安排在自己左面,给中国主席胡锦涛最贵宾待遇,会上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首脑都有过这样的表态:现在我们都出事了,我们银行出事了,政府现在也没有钱了,现在能救我们于危难的只有中国了。中国兄弟帮帮我们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是西方国家首次意识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性,可以说,不仅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而且在国际经济舞台上都表现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地位,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以及对国际金融规则的知情权,增强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集中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指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全球性危机既是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又是一场深度的经济危机、思想危机、意识形态危机、社会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这场危机反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胜世界性金融危机成为必然。

中国人民大学周新城教授进一步指出,世界经济危机用严酷的事实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3、大学生如何应对危机?(板书)

几年的大学学习,满腹知识,准备投入社会,去实现人生大志,构筑自己的人生蓝图之时大学生却不得不面对全球经济衰退,行业不景气的尴尬时期。在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下,该怎样面对:

自信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一句曾多次被温总理提到的话,虽然唯美,但却是我们渡过经济危机,特别是大学生克服危机的基础。即使不出现这一经济危机,自信对于刚跨人社会第一步的大学生来说也弥足珍贵,自信并不是要高高在上、眼高手低,而是一种做事、做人的姿态,一种勇于接受挑战、承担责任的人生升华。

准确定位

定位,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并非一日之功,它与每个人的性格、气质、自我认知程度和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然而对于一个即将跨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对于自己各方面情况提问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譬如:“我所学的专业的就业形式怎么样?”“我在专业学长们的就业方向都有那些?”“我想要什么?”“我能干什么?”……

完善自我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学们既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生境界,学会做人,又要提高文化业务素质,培养科学精神,学会做事。古语有言: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深挖洞、广积粮”,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竞争力。大学学历,只是证明你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知识,但远远没达到是人才的地步。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当做“文盲”来看待,在社会中不断学习,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迟早会遇坎;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企业迟早会垮掉;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人迟早遭到不可测的横逆。因此,危机并不可怕,没有危机意识才是最大的危机。

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六次危机》一书中,有这么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就是一系列的危机,问题是你怎样去对待这些危机,如何使这些危机变为转机。”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经历很多磨难,会遇到很多次危机,危机也和机会并存。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我们就在历次的危机中成长、成熟。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书:易云著《危机改变人生》,相信同学们阅读后会有所思有所考。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讲的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一内容的学生有新认识、新收获。谢谢大家。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新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周建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新的不平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确实产 生了一些新特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暂时的繁荣和不断深化的危机表明:并不是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分子所谓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过时了”,而 是资产阶级的“反危机”理论和政策、措施破产了。 一、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现象、新特点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儿方面: 第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危机的次数参差不等,世界性危机的周期性也不象战 前那样明显,但从七十年代起周期性有加强的趋势。 自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除了个别例外情况,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危机的次数是一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条件相差很大,发展很不平衡,于是出现了各国危机次数参差不等的新情况。根据一般看法,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已发生五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第一次是1948一1952年,第二次是1957一1958年,第三次是1964一1969年,第四次是1973一1975年,第五次就是1979年开 始的、现在还在继续的危机。此外,美国、日本和英国还发生过两次个别危机。美国另两次是1953一1954年危机和1960一1961年危机,日本另两次是1954年和1962年的危机,英国 的另两次危机是1961一1962年的危机和1971一1972年的危机,就是说它们在战后已发生过 七次经济危机。西德和意大利战后各发生过六次经济危机,其中有五次分别发生于世界性经济危机期间。法国战后发生的经济危机次数与世界性经济危机基本一致。即便是世界性经济危机其周期性表现得也不象战前那样明显。例如,战后第一次发生在1948一1952年的经济 危机,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的影响不同,战时美国不仅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在战争中成了暴发户,经济实力大大膨胀起来;日本、西欧各国则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因此,当美国在1948一1949年发生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时,日本和西欧各国还没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不具备发生周期性危机的条件,这些国家的危机推迟到1951一1952年 才发生。又如发生于1964一1969年的经济危机,各国爆发的时间相差达五年。法国早在1964年5月开始,日本在1965年1月,英国和西德同在1966年4月,美国迟至1969年10 月才爆发 。但是,发生于1973一1975年的第四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各国发生危机时间又比较接近,再度呈现了比较明显的周期性。西德在1973年8月爆发,法国在1974年2月爆发,日、英在1974年3月爆发,美国在1974年9月爆发。 第二,战后危机深度和广度都不如战前严重,但七十年代后皇现出深化的趋势。 从生产下降幅度来看,战后较战前为小。以美国为例,战前的 .1920年危机,工业生产 下降22.了%,1929年危机下降46.1%,1937年危机下降21.了%。战后的危机工业生产下降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点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点。 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点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定义: 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有效需求来说是过剩的。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 生产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第一,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即生产资料从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生产过程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第三,产品的社会化,即生产出的产品通过交换供应整个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即生产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爆发,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要经过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是上一个生产周期的结束,又是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开始。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的巨大动荡和起伏中艰难地颠簸行进。 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以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为目标,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

世界上的近代的几次大些经济危机有

世界上的近代的几次大些经济危机有: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代表国家是英法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1973—1975年的石油危机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2008年次贷危机。 背景::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代表国家是英法等欧美资本主义 国家。 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的经济滞涨。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导致经济迅速过热发展,产品生产出来,但消费能力未能跟上,导致国家赤字上升,经济发展缓慢甚 至停止发展。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代表为金融业,范围波及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东 南亚诸国等。其问题出自于2方面:1方面是因为东南亚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引来 过多国际热钱,由于这些国家过分依赖这些热钱而且没有对应能力,在经济出现 问题时候,这些热钱迅速撤离,导致经济迅速崩塌。而另一个则是国际金融炒家 恶意炒卖货币,人为搞乱汇率,导致这些国家货币迅速贬值,引起世界范围内的 货币抛售,导致这些国家经济受损。除了中国香港外,其余地方均受到严重影响, 其中以韩国,泰国最为严重,甚至达到其货币几成废纸的地步。 2008~2009年次贷危机:不用多说,现在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在延续。 对于国外,这个次实在太大,我就找了一些在危机发生时期的主要国家的一些经济指标进行 了统计分析,因为有些资料实在是太难找。 1.当时的美国GNP,由危机前的1044亿美元降至1933年的745亿美元,由于当时罗斯福新政,在1933年以后又增加至2049亿美元。 2.美国失业人数从不足150万猛升到1700万。失业率猛的上升1000%不止。但是危机过后失业人数较少至800万。 3.在危机前夕美国规定公司税一律是13.75%但是危机过后规定,5万元以下为12%,

反驳“资本主义化中国难逃经济危机论”

反驳“资本主义中国难逃经济危机论” 摘要:直到今天我们回头看来,西方资本家一直鼓吹的“市场自由化理论”,原来是禁不起历史的检验的,2007年3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濒临破产,美国股市首次因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而出现大跌;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受次贷危机影响倒闭……. 但问题出现了,为什么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并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为什么也被无情的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中呢?一些失意的西方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理论进行无情的批判,原因在于在此次危急中社会主义国家并未摆脱“经济危机的魔爪”,另一些开始抛出他们预谋已久的“资本主义中国化”“中国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等谬论,妄图混淆视听转移公众目光,甚至以此为逼迫人名币升值做理论依据。 关键字:资本主义中国化难逃经济危机反驳

正文:直到今天我们回头看来,西方资本家一直鼓吹的“市场自由化理论”,原来是禁不起历史的检验的,2007年3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濒临破产,美国股市首次因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而出现大跌;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受次贷危机影响倒闭。这仅仅是开始,接着法国巴黎银行宣布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交易;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向相关银行提供948亿欧元资金——次贷危机波及其他西方市场;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到今年止世界经济才有所复苏。但问题出现了,为什么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并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为什么也被无情的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中呢?一些失意的西方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理论进行无情的批判,原因在于在此次危急中社会主义国家并未摆脱“经济危机的魔爪”,另一些开始抛出他们预谋已久的“资本主义中国化”“中国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等谬论,妄图混淆视听转移公众目光,甚至以此为逼迫人名币升值做理论依据。 要知道为什么经济危机会波及我国,中国先哲曾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以我们首先要探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其循环过程可以概括如下: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危机往往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繁荣时爆发,资本主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内容摘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资本家在追逐高额利润动机的驱使下,拼命扩大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市场上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衡引发了经济危机。因此,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私人占有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其表现为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个别企业的高度组织性、计划性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发展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这种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以及其他社会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控和控制,却分别由各自追求的最大限度利润的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社会生产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是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已生产过剩为基础的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最早两次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危机分别是1825年英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初,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约达一千四百万英镑。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1825~1826年间,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1 070万镑降至120万镑。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人员失业。1847年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当经济危机发生时,与1825年的情况一样,也是大量产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这样可以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 点 资本主义世界正面临着一场“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对于经济危机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而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说明才是科学的。如果要颁发经济学大奖,首先就要给马克思,所以危机爆发以来,《资本论》在有些国家成了圣诞节的礼物,科学的书籍竟成为宗教节日的礼物,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事! 一,经济危机的本质 关于这场危机的性质,通常的说明是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以后影响到实体经济等,这是掩盖危机真实性质的错误说法。人们所说这场危机是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次危机就是马克思指出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且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所谓的次贷危机,就是金融机构明知买房的人不具备借款条件,还要贷款给他们买房。这种现象从房屋生产方面看,这就是房屋的生产过剩;从购买力方面看,是“需求不足”。房屋是人们最主要的生活消费品,房屋生产过剩集中表现了生活消费品的过剩。当然,所谓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人们购买力的过剩。以房屋为例。“据美国房地产跟踪公司统计,目前,美国被银行回收的房产达到创记录的82万套,远远多于2006年底的22.4万套。”可见,这82万套房子原来是有人住的,而这些人是借钱买的房,现在还不了贷款才被赶出住宅;汽车等其他生活消费品的生产过剩,也已经陆续暴露出来,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先后被确认陷入衰退,充分证明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不仅仅是金融危机,其实质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在谈论这次资本主义的危机时,很多人只是就这次危机论危机,而不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早就预见到,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经济制度与生产的社会化,必然要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事实正如马克思预见的那样:“翻开资本主义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到一幅清晰的图景:自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全面性的经济危机以来,在英国、美国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每膈8-12年,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1937年,都爆发过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危机频繁、危机周期已经明显地缩短了。至1983年美国已经发生了7次经济危机;加拿大也发生了7次,日本6次,西欧国家6次。美国的7次危机分别发生在:1948—1949年,1953—1954年,1957—1958年,1960一1961年,1969年—1970年。1973年——1975年,1979一一1983年。美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了二战以来第8次经济危机,但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等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使美国获得机遇,很快由萧条转为复苏,经济持续增长长达10年的时间。”“进入21世纪,美国又发生了第9次经济衰退期。2000年至2003年,美国13次降息,经济仍没有复苏的迹象。于是,布什政府于2001年、2003年分别发动了侵略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结果,工厂设备使用率重新达到80%以上,失业率从2003年第二、三季度的6.1%下降到2006年第一季度的4.7%。”“在众多的危机中最为严重的有4次:1847—1848年,1929—1933年,1973—1975年和这一次。这4次经济危机不仅席卷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波及所有国家,造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教学设计】《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人教版)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本课是高中《历史》选修第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有以下几大构建: 1、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 2、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 3、希特勒上台和德军的扩军备战; 4、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本课是第三单元第一课,介绍了二战的源头: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法西斯势力的崛起。课本课内容丰富,知识点难易适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永远无法磨灭。学习本课可以使学生对二战爆发的源头有更清晰的认识。使珍惜和平并树立忧患意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大危机分别对德国和日本造成的重要影响:欧亚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 2、 理解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社会原因和根本原因以及德日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3、了解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分析,认识它是资本主义由社会经济危机进而演变到政治危机,是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比较归纳:通过德日法西斯专政形成的过程,比较两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不同特点。 2、问题探究:通过对德日法西斯势力建立过程,探究其各自形成的历史根源以及各自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不同特征。 3、问题评价:评价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其中的德国和日本等走上了扩军备战、对外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两个策源地由此形成。 2、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思想与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 德国、日本法西斯势力掌握政权的原因。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和平思想。 1、多媒体课件; 2、做好预习和导学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永远无法磨灭。这场浩劫是如何产生的呢?战争范围为什么会扩大到整个世界?今天就让我们探寻一下这次世界大战的源头吧。 [问题]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怎样爆发的? 2、德、日两国为什么会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讲授新课】 一、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板书)

【知识学习】九年级历史下册《经济大危机》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历史下册《经济大危机》知识点 整理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特点?有何影响?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造成的。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大量企业破产,工人大批失业,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2、罗斯福新政有何作用?如何正确评价美国罗斯福新政? 作用: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肯定方面:“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局限方面:但是“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3、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做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作用? 借鉴作用:面对社会危机,决策者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走极端,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方面加强国企改革,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农业方面关注“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如提高农产品价格等,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新建许多社会公共工程,解决好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减少失业队伍。改革也是生产力,任何国家和制度要向前发展,必须根据国情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有生命力。等等。 4、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有何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日本为了转嫁经危机的严重后果,1931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三省。军部法西斯势力上台后,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给中国人民带了深重的灾难。 5、罗斯福新政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相同点:①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②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统治。③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④在农业政策上,两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

浅谈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 经济危机表现为:商品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社会经济陷入瘫痪、混乱和倒退状态。 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 1.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 2.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 4.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而对于中国来说以外贸为代表各个行业不同程度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1.大量外国资本外流,造成短期内流动资金不足,导致过高的 有形资产价格无法维持,如房地产价格,钢铁价格等等。 2.通货膨胀,物价走高,政府只能通过物价管制来控制物价, 但是对物价影响巨大的原材料价格确居高不下没办法,中国已经失去了国际市场上涨原材料的定价权。 3.经济衰退,根本无法保持10%以上的GDP增幅,大量中小企 业由于无短期资金拆借,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量生产加工企业倒闭 4.美元的持续走低导致其他国家存有的大量美元大幅度缩水, 债务经济,通过与石油以及大量市场绑定,使得全世界人民使用美元结算,作为硬通货,结果就是美元通过不断贬值免费收取世界人民的铸币税。 我国针对其做出了许多努力,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如:对货币方面有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商品经济本身就蕴含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当货币出现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经济危机的产生具有了形式上的可能性。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后,这种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了,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可能性,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还不会爆发。经济危机只有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才有了爆发的现实性。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应该由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已经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应该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但由于资本主义是资本家私人占有制,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资料、产品和生产过程,却被少数各自追求最限度利润和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占有和管理,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主义这种矛盾就越尖锐和突出。当这种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时,必然会引发经济危机。 表面上看,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但是

这种过剩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 其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其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存在,经济危机虽然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但决不会从根本上消灭经济危机。要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就必须从根源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阐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阐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关系中,社会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的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求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却分别由各自追求最大限度地利润和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的需求,却被少数资本家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表现。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越高,不断发展的社

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的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是不可避免的。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一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但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者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高二历史人教选修3第3单元 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含详解)

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 基础达标(36分) 1.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股市一景,引发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有 ()。 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动摇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 涨上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①③B.①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20世纪20年代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世界,②③④均是引发那场危机的原因,①表述错误,故选D。 答案 D 2.1929年大危机中,有人甚至在日记中写道:“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反映了()。 A.经济危机导致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经济危机造成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苦难,出现了空前绝望的情绪 D.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荡 解析“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反映出人们对经济危机的恐惧和对未来的绝望情绪。

答案 C 3.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的一张报纸。据这份报纸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胡佛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B.奥斯卡奖的历史回顾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北京人”头盖骨追踪 解析从图片中特别突出的“黑色星期四”可以看出。 答案 C 4.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B.在沿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政策性调整 C.政治上民主,经济上专制 D.既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保存资本主义制度(旧民主秩序)前提下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即新应用)。 答案 B 5.1933年德国国会通过的《授权法》规定:“法律由政府规定,只要不影响国会和参政院的地位,可以与宪法相违背,内阁总理发布的法律于次日生效。” 这项法案()。 A.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了道路

第十七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

第十七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特点及影响,并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3、通过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同学们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政策的严重性; 4、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学会从根本上分析问题所在。 二、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特征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三、教学构思 第六单元主要介绍《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是本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对策之一和影响结果。该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 课文分三个部分,首先讲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即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膨胀,从而推导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接着概括叙述这次危机的特点:即波及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破坏巨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然后叙述美国胡佛政府对待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由其“失败”导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使两课紧密结合。 四、过程设计 A、【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法:1929年的冬天,在美国,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屋外,寒冷的北风呼啸着。“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她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而且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这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一个煤矿工人家的场景。同学们根据这个故事并结合我展示的两张图片(图片:1929年农场主销毁“过剩”的牛奶以及图片等待领取救济食品的人群),思考一下,当时的美国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B、【讲授新课】: (一)、经济危机的爆发:虚假“繁荣”的幻灭 1、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的表现:一战后,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商品丰富、物资充足,一派“繁荣”景象。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危机为什么会爆发呢?爆发危机前的美国到底怎样呢? (1)危机前的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持续繁荣(P98) 师:那么,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技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师:20年代美国经济虽出现繁荣景象,但经济繁荣的背后又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最终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纽约证券市场在经历了几次小小的预震后出现了坍塌,几十种主要股票价格狂跌,绝望的人们疯狂地抛售,当天就有1 289万股易手。崩溃的高潮终于在10月29日来到了:大批的股票涌到市场上来,不计价格地抛售,这一天疯狂交易以1 641万股的最高纪录收盘。从美国纽约

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前景及应对建议

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前景及应对建议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三件分外值得关注的大事:一是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是1991年的苏联解体及苏东剧变;三是2008年9月美国开始并正在向全球蔓延的金融乃至经济危机。这三件大事对世界格局都已产生或正在产生巨大的影响。 美国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的经济动荡仍在全球激剧演进。可以说,从现在开始直到本世纪前二、三十年乃至上半个世纪的历史极有可能已处于一种动荡、激烈变动和跳跃状态的时期。这种激烈变动,发端于世界经济,并由此必然带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新变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实践已证明,这一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一、美国这块“经济无比繁荣与安定的绿洲”为什么突然发生如此巨大的金融海啸?它的直接原因、深层次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应该说,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次贷,深层次原因是金融监管不力;直接和深层次原因中都有公众信心问题。但我认为,仅从技术经济学或经济运营学或经济管理学或公众心理学的角度,可以讲清美国这场金融海啸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但都无法讲清它的根源。我认为,只有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才能解释清楚这件大事的根本原因。这也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重新获得青睐的根本缘由。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亦即帝国主义阶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此同时,我们人类社会也由此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时代作为一个历史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极其复杂的过程。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决定时代的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的那些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但这些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起主导作用的主要矛盾都会发生变化,因而时代的内涵会发展,时代的主题会改变。 列宁有段著名的论述:“这里谈的是大的历史时代。……我们能够知道,而且确实知道,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1] 这就是说,时代,是世界范围内按一定标准划分的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是处在时代中心的一定阶级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亦即时代的性质。时代主题或时代特征,是一定“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也是一定时代的不同时期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世界社会力量斗争的焦点。从时间上看,时代常常是比较漫长的历史阶段,常常以数百年为时间单位。而时代 1

近代几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工业从1825年英国爆发普遍生产过剩危机后,开始了其现代生活的周期循环。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国家。而美国产业革命的起点始于19世纪20年代,较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阻碍其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障碍,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于19世纪70年代赶上了英国。因此,若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经济周期发展的进程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考察,不仅能揭示出美国经济周期本身的特点,也能展现出美国经济周期运动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发展的总进程中所占的地位。 美国自1783年取得了对英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先后分别于1825年、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21年、1929-33年、1937-38年、1948-49年、1957-58年、1969-70年、1974-75年、1980-82年、1990-91年多次发生过经济危机。通过对上述历次美国经济周期以及世界经济周期进行研究,我们发现,1857年和1929-33年美国也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世界上历次经济危机中最重要的,它们对分析和预测未来的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帮助很大 1、1857年经济危机 1857年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也是第一次在美国、而不是在英国开始的危机。由于英国对美国铁路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故美国铁路投机的破产对英国也造成了很大的震动。1847年经济危机结束后,从1850年开始的周期性高涨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世界贸易急剧的扩大,19世纪50年代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额比前20年提高了2倍。机器工业的发展,运输业的革命,新兴国家和新兴部门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以及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 1848年至1858年,美国建成的铁路约达33,000公里,超过了其他国家所建铁路的总和。而英国在40年代的建设热潮中,所铺设的铁路却只有8,000公里。美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按道理应会带动其冶金业的大发展,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而且,这一时期,美国生铁产量长期停滞不前,棉纺织业的增长速度也不快。与此同时,铁轨、生铁、机车、棉布和其他英国制成品的进口却增长得十分迅速,英国产品充斥美国市场阻碍了美国冶金业和棉纺织业等当时的重要工业部门发展。 随着危机的爆发,美国的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业破产。粮食生产过剩,粮价和粮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国工业品的剧烈竞争,促使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加深。反过来,英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美国危机的打击。由英国向之提供资金的美国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产,也使英国的投资者持有的有价证券急剧贬值。 1857年秋季,美国还爆发了货币危机,整个银行系统瘫痪了,美国的货币危机在10月中旬达到了顶点,当时纽约63家银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贴现率竟然超过了60%,股票市场行市则下跌了20-50%,许多铁路公司的股票跌幅达到80%以上。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 1857年经济危机波及面很广,之后,爆发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其后,奴隶制的消灭、宅地法的实施、重工业的发展,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欧洲是这次战争的主战场,英、德、法、

浅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全球化影响

摘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全球化的新时代有了一系列的新变化,中国参与的全球化的经济生活中也难免会受到多种影响,中国要在充分利用自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地位的同时,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不足,从引进技术和自我创新出发,评估中国的经济危机影响水平,把全球化中国受到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减到最小。关键词:经济危机全球化自我创新危机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马克思那里是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大发展和私有制的内在矛盾决定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全球化和一体化的经济已经是时代的特征,我们要想在全球化中远离经济危机、独善其身,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的社会主义中国要如何才能保护好自身,不会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太大的干扰和影响,建设好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在二战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第三次工作革命作为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在这一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也进行了一定的制度调整,这些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甚至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还吸收了一些属于社会主义的内容,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但是不管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什么样的调整,资本主义的性质都不会改变,只要资本主义还是以私有制为其制度的核心,那么资本主义就不可能脱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矛盾圈子,因为资本主义在私有制制度下的分配调整只能是一种折中的方法,没有办法使得社会化大生产真正地得到充分的发展。本文主要着重研究全球化水平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会怎么样影响全世界,而在全球化的经济危机中作为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中国,又将要怎么样才能调整好自身,使中国在经济危机中得到稳定有序的发展。战后的资本主义大国,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直接成果,占领了时代发展最前沿的技术要素,这也使得资本主义的制度上出现了封锁技术出口的禁令,因为一旦其他国家可以享受工业革命的成果时,其他国家的发展也会突飞猛进。由此可知,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在技术上占优,就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技术转移,对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过去由本国生产出来产品再寻找发展中国家去进行销售的情况一定不会再出现,因为此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要出口技术和资本就能获得高于自己生产再销售的利润,因此,对于熟练地运用自己制定的经济游戏规则的大国而言,利用资本到各国去投资再销售到当地或其他国家,甚至于自己的国家一方面能获得超额的利润,还能使得本国的环境保护取得较大的进展,赢得本国人民的支持。但是在时代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美元主导的经济中,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继续享受全球其他国家为其生活成本买单的同时,只有处于一种赤字的状态或是外贸上入超的状态才可能实现,因为一旦美元通通地收回到本国,美元就不可能成为世界货币了。与此同时,资本的输出就会更多地表现为美元的输出,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发行到全世界各地,同时由于金融业的高度发达使得外汇等各种市场发展得比较完备,美元在各国形成的储备定然要找到一个出口,对于全球最发达的市场而言,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更有投资价值了,因此,当前的许多经济危机已经发展到了金融危机的水平。危机一方面表现为直接的,另一方面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实在是太紧密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的国家也是如此。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会有相互间的贸易,这些贸易的涉及面广,哪怕是一些发展水平一般的国家也可能有许多的投资在国外。这两个方面的情况使得全球化中的经济危机不仅演变得影响面大,而且是更多地集中在金融和资本层面的危机,这些危机比原来的经济危机危害性要更大,因为这种经济危机下的通货变化情况往往会使一个国家陷入濒临崩溃的边缘。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今,已经从普通的一国范围内的生产相对过剩演变成了资本生产相对过剩。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加之当今市场化和全球化水平进一步加快,资本会寻找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去获利。所以当前的经济危机在全球化的影响是更值得关注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 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XX年高中历史3-1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3 ★课程标准:熟知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识记: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大危机分别对德国和日本造成的重要影响:欧亚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 2、理解: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社会原因和根本原因以及德日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3、了解: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分析,认识它是资本主义由社会经济危机进而演变到政治危机,是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 (二)过程与方法:、比较归纳:通过德日法西斯专政形成的过程,比较两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不同特点。 2、问题探究:通过对德日法西斯势力建立过程,探究其各自形成的历史根源以及各自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不同特

征。 3、问题评价:评价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其中的德国和日本等走上了扩军备战、对外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两个策源地由此形成。 2、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思想与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德国、日本法西斯势力掌握政权的原因。 难点: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主要介绍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下简称“大危机”)的爆发及其对世界造成的影响,以及德日法西斯乘机掌握了政权。由于本课的部分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建议教师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重要方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指出本课探究的主要内容有两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怎样爆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