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D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UAER+的影响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娠期 急性病毒 性肝 炎患者的临床 资料 , 根据 随机数 字表 法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各 3 7例 。 对照组给 予常规药物 治
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给 予还 原型谷 胱甘肽 治疗 。结果 : 两组 患者 治疗后 主要肝 功能指 标与 治疗前 比较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 观察组与对照组 比较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 ) ; 观 察组 患者治 疗后 症状 消
及 临床 症 状 , 且对母体及胎儿均较安全 。
关键词 还原 型谷胱甘 肽; 妊娠期 ; 病毒性 肝炎 ; 作用 中图 分 类 号 :1 1 7 1 4 . 2 5 1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2 0 9 5—1 4 3 4 . 2 0 1 3 . 0 4 . 0 6 2
1 . 1 一般资料
本 组孕妇 7 4例 ,年龄 2 5—3 6岁 。初 产
妇5 1 例, 经产 妇 2 3例 。孕期 1 4— 3 8周 , 3 2例有人 工流 产 病史 , 其 中 习惯 性流产 4例 , 2次 以上 流产 2 2例。全部 患
4 7 6
V o 1 . 2 4 N o . 4
( 9 ) : 1 1 0 0—1 1 0 5 .
多重耐药菌 主要 是指 对临 床使 用 的三类 或 三类 以上
抗 菌 药 物 同时 呈 现 耐 药 的 细 菌 。有 调 查 显 示 , 铜 绿 假 单 胞
菌对碳青霉烯 类 药物 耐 药率 达 4 9 % ~6 2 %, 对 复方 新 诺 明、 阿莫西林 的耐药 率分 别 为 9 0 . 7 %、 9 3 . 7 %。不 合理 的
3 讨 论
28 7.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作用的临床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作用的临床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可产生多种补体、微生物、免疫复合物及内毒素等,这些物质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促使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导致体内存在慢性微炎症反应状态。
有研究表明慢性微炎症反应可导致CRF患者心肌梗塞、脑出血等心血管病以及营养不良、贫血等多种并发症,是引起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因此减少微炎症状态可有效保护残余肾功能、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患者死亡率。
我们采用还原性谷胱甘肽静脉注射观察其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方法。
我们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对我院维持血液透析(MHD)至少3个月以上的60例CRF患者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了在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60例维持血液透析至少3个月以上的CRF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31岁~84岁,平均57.4岁。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高血压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15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梗阻性肾病1例。
所有患者均病情稳定,血液透析4~106个月,近3个月无出血及输血史,并排除各种感染,严重营养不良,无肝脏、心脏功能不全,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病史。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无差异。
且透析条件相同(均为聚砜膜、每周透析2—3次,每次4小时,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流量200—300ml/min),透析器不复用,均采用碳酸盐透析液。
1.2药物剂量及方法1.2.1分别于用药前、用药1月、2月、3月后收集被检者的清晨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于-80?C冰箱分装保存待测。
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TNF-a、IL-1、IL-6的水平。
收集同期研究对象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hsCRP、Scr、BUN等资料。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及尿清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及尿清蛋白排泄率的影响魏娜;沈学飞;薛迪中【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炎症因子和尿清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DN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采用胰岛素控制等一般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d;对照组患者同时静脉滴注血塞通,1.2 g/d,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尿清蛋白排泄率,以2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CRP、IL-6、TNF-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血清CRP、IL-6、TNF-a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而治疗组患者血清CRP、IL-6、TNF-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R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R 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UAER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早期DN患者存在炎症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减轻DN患者的炎症状态,降低尿清蛋白排泄率,对早期DN患者有重要保护作用.%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duced glutathione on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in treating incipient nephropathy among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Methods Sixty cases of type 2 diabetics with microalbuminuri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and all subjects received general treatment including diet control , exercises , and insulin.Patients in the trialgroup received reduced glutathione ( 1.2 g/d ) intravenously for four weeks; while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Xuesaitong ( 1.2 g/d ) for four weeks the same way.Serum levels of C - reactive protein( CRP ).interleukin ( IL -6 ), tumor necrosis factor ( TNF - α ) and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 UAER )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wenty healthy subjects were also included in the study as controls.Results Serum CRP.IL - 6 and TNF - αlevels showed no differences hetween the two treating groups ( P >0.05 ), bu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0.01 ).After the 4 - week treatment, levels of CRP, IL - 6 and TNF - α w 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reduced glutathione group ( P <0.05 ), though still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 ).At the same tim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noted hetween the Xuesaitong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 P >0.05 ).UAER between the two treatment group were of the same level before treatment ( P > 0.05 ) and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fterward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UA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s decreased notably ( P < 0.05 ) and remained unchanged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 ).Conclusion Inflammation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exist in DN patients with incipient nephropathy; Reduced glutathione can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status as well as decrease urme albumin excretion efficiently , which in turn may exhibit protective effects in DN patients with incipient nephropathy.【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1(014)023【总页数】3页(P2620-2622)【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还原型谷胱甘肽;白蛋白尿;炎症【作者】魏娜;沈学飞;薛迪中【作者单位】450052,河南省郑州市,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心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401医院崂山分院肾内科;450052,河南省郑州市,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心肾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4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DN发生率为20%~40%,为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武秀玲;李向荣【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duced glutathione on oxidative stress in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patients.Methods:Forty-seven cases of DK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randomly: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and plus reduced glutathione treatment group. The level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 SOD),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 TAC ), malondialdehyde (MDA),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y plus reduced glutathione, the content of SOD,TAC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 0. 01 ), however, the level of AOPP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1 ). Conclusions: Reduced glutathione could reduce the level of oxidative stress in DKA, and thus protect the body.%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47例DKA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23例,加用GSH治疗组24例,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含量.结果:DKA患者应用GSH治疗后SOD和TAC均显著升高,且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AOPP较则明显降低,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SH在治疗DKA时可明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对机体有保护作用.【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6)006【总页数】3页(P600-601,605)【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应激【作者】武秀玲;李向荣【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肿瘤医院,内分泌科,236022;安徽省阜阳市肿瘤医院,内分泌科,236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2氧化应激的概念于1990年提出[1],它是指机体在遭遇各种有害刺激时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自由基和活性氮自由基)产生过多,氧化程度超出氧化物的清除能力,从而使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失衡,大量自由基蓄积损伤组织。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说明书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
妊娠:在医疗监护下使用儿童:新生儿、早产儿、婴儿和儿童应谨慎用药,尤其是肌内注射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说明书【说明书修订日期】核准日期:2007年01月30日修改日期:2013年01月04日【药品名称】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英文名】Reduced Glutathione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Huanyuanxing Guguanggantai【成份】本品主要成份:还原型谷胱甘肽化学名称:N- (N-L-Y—谷氨酰基-L-半胱氨酰基)甘氨酸辅料:氢氧化钠【性状】本品为白色多孔的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①化疗患者:包括用顺氯铵铂、环磷酰胺、阿霉素、红比霉素、博来霉素化疗,尤其是大剂量化疗时;②放射治疗患者;③各种低氧血症:如急性贫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败血症等;④肝脏疾病:包括病毒性、药物毒性、酒精毒性(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急性酒精性肝炎)及其他化学物质毒性引起的肝脏损害;⑤亦可用于有机磷、胺基或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辅助治疗;⑥解药物毒性(如肿瘤化疗药物,抗结核药物,精神神经科药物,抗抑郁药物,扑热息痛等)。
【规格】0.3g、0.6g、0.9g、1.0g、1.2g、1.5g、1.8g、2.0g【用法用量】1.给药途径:①静脉注射:将之溶解于注射用水后,加入100ml、250〜5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②肌内注射给药:将之溶解于注射用水后肌内注射。
2.用量:①化疗患者:给化疗药物前15分钟内将1.5g/m2 本品溶解于100ml生理盐水中,于15分钟内静脉输注,第2〜5天每天肌注本品0.68。
使用环磷酰胺(CTX)时,为预防泌尿系统损害,建议在CTX注射完后立即静脉注射本品,于15分钟内输注完毕;用顺氯铵铂化疗时,建议本品的用量不宜超过35mg/mg顺氯铵铂,以免影响化疗效果。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高胆红素血症合并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血清微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高胆红素血症合并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血清微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作者:薛晓霞薛冬霞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26期[摘要] 目的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高胆红素血症合并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血清微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筛选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胆素血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分别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500、1000、1500 mg静脉滴注;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对照组。
检测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晚期蛋白氧化终产物(AOPP)、丙二醛(MDA)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并将其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治疗前,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hs-CRP、TNF-α、AOPP、MDA、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hs-CRP、TNF-α、AOPP、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小剂量组hs-CRP、MDA、S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TNF-α、AOPP水平则显著下降,BUN水平显著上升(P < 0.05);治疗后,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与治疗前比较,中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治疗后hs-CRP、TNF-α、AOPP、MDA水平均显著下降,BUN、Scr水平均显著上升(P < 0.05)。
结论对于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选择适当剂量的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静脉滴注,可有效抑制微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起到逆转肾功能衰竭的作用。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和免疫疾病。
它是由谷氨酸和甘氨酸两个氨基酸构成的,具有强烈的抗氧化活性和细胞保护作用。
在人体内,谷胱甘肽以还原型的形式存在,与其他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共同作用,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加细胞内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对抗氧化剂进行还原,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
此外,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可以参与细胞的DNA 合成和修复,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等生命活动,对维持细胞功能和稳态至关重要。
在临床应用中,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和免疫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
它可以通过提高体内谷胱甘肽水平,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治疗剂量较小,可以静脉滴注或注射给药,每天一次或两次。
治疗期间需要监测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以便调整用药剂量和治疗方案。
虽然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治疗炎症和免疫疾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它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在使用前,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药物过敏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虽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过敏反应等。
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治疗方案或停药。
总的来说,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具有抗氧化和细胞保护作用,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炎症和免疫疾病。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选择剂量和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安全性。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

采取常规治疗后 , 2组患者 的 AI J T 、 A S T 、 G G T均显著下降 , 与治疗前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和 P<0 . 0 1 ) ; 且治 疗组 3 项 测定结果的下降幅度 明显大 于对 照组 , 差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见表 1 。 ( ±s , n g / L )
后, 2组患者的 A L T、 A S T 、 G G T均显著下 降 , 与治 疗前 比较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和 P<0 . 0 1 ) ; 治 疗组 A L T 、 A S T、 G G T的下降 幅度 明显 大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结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 引起全 身炎性反 应 的在 深入 发展后 减压治疗术应用在 重症胰腺 炎患 者 的治 疗上 。治 疗组 患者在 此基础上采用还原 型谷胱甘 肽静 脉滴注 , 每 天 1次 , 治疗 时 间 为1 周。 1 . 3 观察 内容 对 2组 患者 的丙氨 酸氨基 转移 酶 ( A L T ) 、 天
1 冒国光 , 章辉 , 张道友 , 等. 注射用哌拉 西林/ 舒 巴坦 治疗 呼吸和泌尿 系统感染多中心临床研究[ J ] . 药学与 l 临床研究 , 2 0 1 1 , 1 ( 9 ) : 1 3 .
床药 理学 杂志, 2 0 1 1 , 1 0 ( 9 ) : 7 9 7— 8 0 0 . 3 宋宏 伟. 哌拉西林一舒 巴坦 治疗呼 吸和泌尿 系统等感 染 8 5例疗 效 分析[ J ] . 中外 医疗 , 2 0 1 2, 1 9 ( 9 ) : 9 2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0 3—1 6 )
1 . 2 治疗 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D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UAER的影响孙中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 观察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CRP、IL-6、TNF-α)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
方法 选择早期DN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
对照组给予积极对症处理,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同时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
两组均治疗4周。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UAER的变化。
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UA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UA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两组各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改善早期DN患者炎性症状,降低UAER,延缓疾病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炎性因子;尿白蛋白排泄率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13.036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13-0082-02 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
目前,关于DN发病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国内外研究均发现,炎性反应在糖尿病血管性并发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参与的炎性因子包括CRP、IL-6、TNF-α[2]。
还原型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广泛分布于肝、肾、心肌等组织细胞中。
在机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与自由基结合,降低血浆炎性因子水平。
因此推测,静脉注射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可能对早期DN有益。
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们观察了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DN患者炎性因子(CRP、IL-6、TNF-α)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同期选择我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72例,均符合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且UAER水平为20~300mg/24h。
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发热、感染、风湿性疾病、急性应激性疾病等。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
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43.4±7.0)岁,病程(7.4±3.3)年;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42.2±6.8)岁,病程(7.1±3.0)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低盐、低蛋白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同时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9.0mmol/L)。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265)1.2g静脉滴注,每天1次。
共治疗4周。
1.3 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UAER检测 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2mL,1h后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血清,-80℃冰箱保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LISA法检测血清CRP、IL-6、TNF-α水平。
治疗前后留取患者24h尿液,采用ELISA法检测UAER。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CRP、IL-6、TNF-α水平及UAER比较见表1。
3 讨论 DN属于内分泌及肾病科常见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终末期肾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但其病理机制尚未明确。
临床研究发现,炎性反应在DN的发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4~6],主要参与的炎症因子包括CRP、IL-6、TNF-α等。
DN的炎性反应机制比较复杂,国外研究发现,高糖状态能够促进单核细胞表28山东医药2015年第55卷第13期表1 两组治疗前后CRP、IL-6、TNF-α水平及UAER比较(-x±s)组别nTNF-α(mg/L)IL-6(mg/L)CRP(mg/L)UAER(mg/24h)观察组36 治疗前107.2±23.5267.3±48.76.5±1.5151.6±27.3 治疗后76.4±27.0*#105.9±45.8*#4.7±1.6*#106.2±23.0*#对照组36 治疗前105.9±25.0264.6±46.06.3±1.7154.9±26.8 治疗后101.6±28.4254.6±47.36.0±1.8157.6±30.4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达出现炎性因子,进一步刺激其向肾脏炎症处聚集及活化,释放各种炎性因子[7];同时,持续的高糖状态会产生非酶,并与肾小球内皮细胞受体结合,诱导各项因子炎性化[8,9]。
另外,氧化应激可导致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肾脏肾小球系膜细胞包含大量的还原型辅酶,持续的高糖状态能有效激活氧化酶,进一步增加活性氧在机体内的产生,最终激活核因子及活化蛋白等,导致炎性因子高表达[10~12]。
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积极抗炎治疗,预防早期DN炎性反应的发生。
UAER检测对于早期DN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当DM患者UAER水平维持在20~200mg/24h时即可确诊为早期DN[13]。
还原型谷胱甘肽属于一种还原剂,主要由谷氨酸、半胱氨酸以及甘氨酸组成,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器官,尤其是肝、肾、心脏等。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避免蛋白质及酶分子出现氧化反应,同时与嗜电子毒物结合,有效阻断毒性化合物对人体蛋白质的损害;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提供含巯基的半胱氨酸,可与自由基结合,清除过氧化氢或其他过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减少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抑制多种由氧化应激反应引起的炎性因子的活化[1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UA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UA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各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外源性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改善早期DN患者的炎性状态,降低UAER,与国内罗远标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改善早期DN患者的炎性状态,降低UAER,延缓DN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张艳.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2,7(6):710-712.[2]李雪竹,严海东,王俊,等.银杏叶提取物、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RAGE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4):525-531.[3]WangST,XuJM,WangM,etal.Increasedplasmaosteoprote-gerinconcentrationsinType1diabeteswithalbuminuria[J].ClinNephrol,2013,79(3):192-198.[4]NielsenSE,RossingK,HessG,etal.TheeffectofRAASblock-adeonmarkersofrenaltubulardamageindiabeticnephropathy:U-NGAL,u-KIM1andu-LFABP[J].ScandJClinLabInvest,2012,72(2):137-142.[5]潘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3):716-718.[6]WangB,NiQ,WangX,etal.Meta-analysisoftheclinicaleffectofligustrazineondiabeticnephropathy[J].AmJChinMed,2012,40(1):25-37.[7]SomaniR,SinghaiAK,ShivgundeP,etal.AsparagusracemosusWilld(Liliaceae)amelioratesearlydiabeticnephropathyinSTZinduceddiabeticrats[J].IndianJExpBiol,2012,50(7):469-475.[8]MichaelST,GaneshRN,ViswanathanP.Effectoflongactingin-sulinsupplementationondiabeticnephropathyinWistarrats[J].IndianJExpBiol,2012,50(12):867-874.[9]魏娜,沈学飞,薛迪中,等.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及尿清蛋白排泄率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3):2620-2622.[10]王晓敏,刘庆华,屠叶平,等.缬沙坦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0):1935-1937.[11]肖云,肖洁,谢辉,等.灯盏花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042-2044.[12]刘滇军,刘辉辉,沈建明,等.羟苯磺酸钙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5):3932-3934.[13]韩立坤,孙洪涛,常宏,等.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68-2569.[14]PanJ,GaoF,BaoY,etal.Non-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isassociatedmorecloselywithalbuminuriainChinesetype2diabeticpatientswithnormalrenalfunction,comparedwithtradi-tionallipidparameters[J].JClinLipidol,2012,6(4):382-387.[15]罗远标,苏华燕,黄少珍,等.替米沙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5):442-443.(收稿日期:2014-10-14)38山东医药2015年第55卷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