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4 含答案 精品

高中历史必修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4 含答案 精品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2一、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早期中国政治制度中的禅让制,知道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起源在于夏朝;识记夏商的王位世袭制、夏商早期国家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及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重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产生的原因及分封制、宗法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其对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方法,通过史料及历史图片进行史料结合,引导学生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产生自己的思考,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本课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都到分封制、宗法制是我国古代人民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伟大创举,激发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并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增强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的理解,以此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四、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五、课时课型课型:讲授新课课时:一课时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欢迎大家进入高中的学习课堂。

高中和初中是有很多不同的,首先我知道大家在初中时期,历史学科只是语数英外的副科,而且你们的中招考试历史也是开卷的。

但我希望从本节课起,大家可以在内心重视起这门课来,首先说的功利一些,历史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抛开功利心不谈,著名的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他的《中国历史精神》中就认为在自然科学方面基础学科是几何,而在我们社会科学的学科中,钱穆先生就认为基础学科应属历史。

历史具有很高的文化涵养,至于钱穆先生为什么这样说,就让我们在今后三年的学习中慢慢领悟。

好,在我们高中阶段呢,我们需要学三本必修和两本选修,三本必修分别是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

那么我们本学期所要共同学习的就是必修一政治史。

2019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答案不全)精品教育.doc

2019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答案不全)精品教育.doc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1、了解夏商时期的王位世袭制,重点掌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及二者的关系。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问题导学】带着问题,研读教材,落实问题。

(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语言表达精炼)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夏商政治制度建立约公元前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标志着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概况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的局面形成。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有时“”。

巩固①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使王权具有了“”;②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

地方封侯和伯。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结合教材,客观叙述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作用。

2、如何正确评价分封制?(结合分封制的作用和局限进行分析;评价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内容、特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2、你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宗法制的影响吗?尝试举例说明。

(感悟历史与现实)【合作探究题】1、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阅读教材第6页<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示意图>及<历史纵横>分析。

)2、结合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内容,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探究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基础题】1、启对中国政治文明的贡献主要是()A.建立夏朝B.开创王位世袭制度C.实行分封制度D.完善礼乐制度2、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3、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里“封建”的含义是()A.封建制度B.分封诸侯国 C.王位世袭制D.封建生产关系产生4、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掌握夏、商、西周时期的统治者、政治组织和官职制度;3.吸收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夏、商、西周时期的统治者、政治组织和官职制度。

教学难点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宗教、文化的联系;2.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概述;2.夏时期的政治制度;3.商时期的政治制度;4.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5.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宗教、文化的联系;6.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活动活动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概述1.通过教师讲解和视频资料,了解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况;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梳理夏、商、西周时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3.各小组发言,进行讨论和比较,总结夏、商、西周三个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活动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组织和官职制度1.教师以夏、商、西周三个时期为主题,制作PPT介绍各时期的统治者、政治组织和官职制度;2.学生跟随教师的PPT,逐步理解各时期的官职名称、职责和作用;3.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官职进行介绍,展示各自认为最为吸引人的官职。

活动三: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宗教、文化的联系1.通过课文,教师讲解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宗教、文化的联系;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课本,形成小组讨论;3.小组之间分享讨论结果,总结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宗教、文化联系的特点。

活动四: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1.以教师介绍为蓝本,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展示,阐述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学生通过口头演讲和PPT展示,展示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如何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3.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点评和反馈,总结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材图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和微试题)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

教材图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和微试题)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新课标)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思维导图】]]]【微试题】1、2018上海高考].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

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

遂封叔虞于唐。

此则故事反映出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 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答案:D2、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可以用王国维的“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说明,此处他所谓的“天”是指( )]A.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B.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答案:A3、《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颂”为贵族在宗庙祭祀的颂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据此判断商颂属于以下哪国贵族祭祀先祖的颂歌( )A.商朝 B.齐国 C.楚国 D.宋国答案:D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

……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

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二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10分)答案:(1)变化:①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②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

影响:①加强了对地方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统治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对课本知识要熟悉,答案要简明扼要分层。

人教版必修一教学设计: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教学设计: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1.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他们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理解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历史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可适当提高要求,引导他们深入探讨;对历史知识掌握一般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问、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2.针对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政治制度,各选取一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阐述这些制度在当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影响,字数不少于300字。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认识,以及它们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字数不少于500字。
4.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其历史背景,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3.设计课堂讨论、问题解答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对历史现象的洞察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2.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历史的发展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
3.教学方法设计:
a.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b.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c.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教学评价设计: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问题解答等环节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能够运用历史地图、古籍文献等资料,提高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及其实质、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说明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其官僚政治与体制管理,无不与古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 •禅让制一代社会理想的政治模式 2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基础、确立、实质、神秘色彩 3 .夏商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二、西周的分封制1.建立2•主要内容、特点3•影响、发展演变三、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2.含义3•特点4•实质与作用 5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重点:分封制、宗法制难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法,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课堂讨论。

【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从国家诞生起,中国历代在制度安排方面凝聚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经验,及其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或民族所难与相比的。

一-自《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夏商周时期正处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教学过程】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一。

阅读课本标题下小字,并阅读下面两幅图,然后回答:大禹为什么能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一-?禹治水成功,舜传位与他;部落争斗中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从而享有极高威望。

指导读图:《戴冠冕的夏禹》、《大禹治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一启阅读教材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一目,回答下列问题: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的基础是什么?禹的威望;启的实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12: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12: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教材分析】本课以专题史的方式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可以更完整、更集中呈现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过程,同时也有利于教与学。

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影响着以后数千年的文明,有些理念甚至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文明中。

例如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等浓厚的亲情观甚至民族的凝聚力,都与古代的宗法制有密切关系。

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我国的深厚的文化背景,同时也为整章做了铺垫。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2)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及其实质;(3)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师讲授、史料解读、问题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说明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其官僚政治与体制管理,无不与古代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1)西周的分封制重点突破: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开发边远地区,稳定和扩大统治区域。

(2)宗法制重点突破: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是从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发展而来,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难点突破: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周王对诸侯国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属于一种松散的政治联盟关系,周王对诸侯国没有绝对的支配权);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划分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赋予王权以神秘色彩,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也是我们第一次接触高中历史,可能你们会以为初中已经学习了世界史和中国史,没有必要再学习一遍,但今天我将以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视角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中国史的开篇——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你们能不能以认识一个新朋友的心态来学习我们这本书?那你们还记得中学学的夏、商、西周都有哪些制度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

人教版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夏、商、西周时期的文物图片、遗址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政治制度的环境和氛围。
2.利用角色扮演、模拟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政治制度的具体操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如:“你认为古代政治制度对社会历史发展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通过提问、解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4.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为他们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合作中交流思想,共同探讨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历史思维、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展示夏、商、西周时期的文物图片、遗址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政治制度的环境和氛围。
3.作业小结环节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运用以上教学内容与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历史思维、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2.设置小组合作任务,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深入研究。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1.了解夏商时期的世袭制;武王、周公的分封,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及作用;理解
和掌握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及影响;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归纳教材相关叙述和补充历史材料,按照“论从史出”的原则,总结中国早期政治
制度的特点;结合图表理解大宗、小宗的关系;运用史料,联系现实,探究宗法制的历史影
响。
3.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体会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宗法制与今天“认祖
归宗”的关系,体会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情景创设:
1.西周初年,通过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众星捧月
遥的政治格局。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王室衰微,诸侯国还再认真履行对王室的
义务,开始挑战周王室的权威,春秋时期楚王问鼎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阅读子目“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尝试说出相关问题:
(1)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文明古国。我国古代的政治文明主要是受
大河文明还是海洋文明影响?

(2)结合教材,客观叙述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影响。
(3)如何正确评价西周的分封制?
2.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到大陆时,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盛大
祭祖仪式。连战说,人亲不如土亲,今天请允许我讲一句话:连家的列祖列宗,我回来了,
我终于回来了!连战表示,我们根同宗,血同源,命运相同。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的影响仍然存
在,如“认祖归宗”祭祖与修族谱等现象。
阅读子目“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尝试说出相关问题:
(1)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的实行有哪些作用?如何理解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2)你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吗?尝试举例说明。

过程指导:
1.对于分封制的学习
(1)要用文明史观来看待它是中国大河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
(2)准确理解分封制的内涵,分封制主要涉及作为西周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双
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要注意分封制是一种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诸
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贵族为卿大夫;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
后代为士。
(3)用辩证的观点去评价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一方面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另一
方面诸侯权力过大,使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对于宗法制的学习
(1)利用知识树和知识结构的形式可以强化对复杂知识的理解。对宗法制下各宗之间的关
系的理解可用下图进行教学。

(2)如何理解“大宗”和“小宗”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大宗和小宗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就
周王室而言,周王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在诸侯国内,诸侯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
在卿大夫封地内,卿大夫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
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周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归纳小结: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了以宗法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王位世袭制、宗法
制、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
们应运用比较法,分析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王位世袭制(周王)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诸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