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及预防
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规范及措施

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规范及措施XXX医院的护理规范与措施旨在预防压力性损伤,以下是具体措施:1、及时正确评估患者的情况,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
2、落实正确、适当的护理措施,包括:①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压力性损伤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如勤换体位、勤换洗、勤检查、勤整理,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②缓解或移除压力源: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关键。
③适时变换体位:每1-2小时或根据病情翻身,避免拖、拉、拽;病情危重不宜翻身者,应每1-2小时在受压部位垫软枕以减轻受压部位压力。
④注意骨隆突及支撑区的保护:给予卧海绵式压疮垫、自制水床、气垫床;使用软枕、翻身枕翻身;骨突处贴水胶体、泡沫垫保护。
⑤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病人,床单应平整,松软适度,尤其是注意骨骼突出部位的床单,要仔细观察局部的皮肤和肢端皮肤颜色改变的情况。
如发现石膏、绷带凹凸不平或过紧,应报告医生及时调整。
⑥对手术时间长的患者,手术室护士应采取预防措施,如泡沫减压垫的使用,以免在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
⑦避免出现摩擦力、剪切力:半卧位时床头不宜超过30°,时间不超过30分钟。
3、注意皮肤的观察及护理:①密切观察皮肤的情况,特别是易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以及各种支具、管道对皮肤的损害。
同时指导患者和家属如何观察皮肤情况。
②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无渣,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
用温水和中性清洁剂清洁皮肤,及时更换汗湿被服,保持皮肤干燥;对大小便失禁患者,可予造口袋、气管导管收集大便,皮肤用水胶体、造口护肤粉、皮肤保护膜保护。
③避免皮肤过度干燥:清洁后予润肤霜或润肤膏。
④交接班时要诊断性地严格细致地交接局部皮肤情况以及护理措施。
4、加强营养摄入:加强饮食补充,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摄入,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必要时给予肠内营养。
5、避免使用橡胶圈及按摩发红的皮肤,以免加重软组织损伤。
6、对于有压力性损伤发生高危因素的患者,入院时虽未发生压力性损伤,但存在不可避免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潜在危险者,责任护士要及时上报科室护士长进行评估确认后上报片区护士长确认、登记。
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指南解读

鉴别
皮肤撕裂伤(Tears)
• 撕裂伤是由于剪切力、摩擦力或钝力引起皮肤层分离 • 表现为部分皮层损伤(表皮与真皮分离)或全层皮肤损伤(表皮和真皮都与深部组织分离)
——国际皮肤撕裂伤咨询小组(ISTAP)
Pressure Injury,DTPI)
I期压疮: 不可变白红斑
(NBE)
EH.90.0 压疮一级
1 期压力性 损伤:完整皮肤不 可变白红斑(NBE)
II期压疮 III期压疮
EH.90.1 压疮二级
2 期压力性 损伤
EH.90.2 压疮三级
3 期压力性 损伤
压力性损伤
问题1: DRPI如何分期?
推荐意见1:应用NPIAP 2016年更新的 压力性损伤分期系统对DRPI进行分期。
NPIAP/EPIAP 分 类 系 统 (2009、
2014)
WHO ICD-11 (2018)
NPIAP/EPIAP 分类系统 (2016、2019)
归属
——
非压力性损伤/压 力相关可
变白红斑(PrBE)
可疑深部组织损 伤
EH.90.4 压疮,伴至少全 层皮肤丢失,实
际深度未知
深部组织 压力性损伤 (Deep Tissue
358-365. • 朱文芳,范湘鸿,陈秋香,等.重症监护病房菲骨隆突部位压疮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F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
1.4 PI管理的重要意义
预防与减少患者院内PI的发生是我国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 PI的预防和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PI管理质量是衡量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PI的管理是等级医院评审要点 PI的发生率是医院13个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之一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 持,促进创面愈合。
抗感染治疗
对创面进行抗感染治疗 ,预防感染。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 减轻其焦虑和疼痛。
05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控制策略
加强医疗器械监管力度
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监管制度
01
使用气垫床
使用气垫床可以减少皮肤受压,改 善血液循环。
中度压力性损伤治疗与护理
去除坏死组织
对已经出现坏死组织的部 位进行清创,去除坏死组 织。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等消 毒液清洁创面,促进肉芽 组织生长。
定期换药
根据创面情况定期换药,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重度压力性损伤治疗与护理
手术治疗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研究结果和贡献
总结本次研究结果
通过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和风 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贡献
本研究为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
合理使用医疗器械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医疗器械,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部位,适 当调整使用姿势和位置,减轻局部压力,预防压力性损伤的 发生。
04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治疗与护理
轻度压力性损伤治疗与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期清洁皮肤,避免汗液、尿液 等刺激皮肤。
增加翻身次数
每2小时翻身一次,减少皮肤受压 时间。
进一步深入研究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病 机制、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 有效的指导。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ppt课件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恢复造成了负 面影响。
研究目的
探讨医疗器械相关性 压力性损伤的发病机 制和影响因素。
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 供预防和治疗医疗器 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 的建议。
分析当前预防和治疗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 性损伤的措施及其效 果。
研究方法
文献回顾
搜集与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 伤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该领域
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案例分析
收集医院和康复中心的病例资料, 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 病过程、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 。
调查问卷
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 损伤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
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推动医疗器械相 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水平的提
高。
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为医 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提供更加可靠的临床证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常规预防措施
01
02
03
常规翻身
定期为患者翻身,减轻局 部受压时间,是预防压力 性损伤的基本措施。
常规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 免潮湿、摩擦剂及排泄物 刺激,防止皮肤抵抗力下 降。
常规床单位管理
床单位应保持清洁、干燥 、平整,无碎屑,以减少 对皮肤的机械性刺激。
特殊预防措施
使用压力缓解垫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可使用气垫 床、水垫等压力缓解垫,减轻局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进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06
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制度

一、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实行科室护士长、大科护士长、医院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及护理部三级管理制度,预防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二、责任护士在患者就诊、入院时即进行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首次评估,对高危患者、危重患者每周评估1-2次,病情变化时动态评估;非高危患者进行动态评估;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时间〉4小时的患者进行评估;院外压力性损伤患者评估压力性损伤的部位、面积、深度及来源。
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院外压力性损伤情况,采取适宜的预防护理措施。
三、压力性损伤患者填写“压力性损伤报告表”,非预期压力性损伤患者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四、对危险因素评估W12分者,责任护士在“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登记表”上作好登记,24小时内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及时查看病人并提出指导意见,随时督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交接班质量。
五、压力性损伤患者责任护士24小时内报告科室护士长并登记,特殊病例科室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大科护士长,大科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主任。
有院外压力性损伤者,除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登记表”上作好登记外,还须填写“住院病人压力性损伤报告表”,于24小时内报告大科护士长,大科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主任。
护理部主任或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及时查看病人,确认患者危险因素评估的合理性、预防护理措施的针对性、院外压力性损伤处理措施的适宜性,将指导意见填写在压力性损伤报告表上。
六、各班护士认真落实预防护理措施,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告知和健康教育,取得理解和配合;邀请患者及家属主动预防;及时落实护士长、大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的查房意见;作好临床护理记录,并班班交接。
七、心、肺、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偏瘫、高位截瘫、骨盆骨折、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等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年龄三70岁、白蛋白W30g/1、极度消瘦、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等五项中的一项或几项,积极采取了预防护理措施后,发生了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可判断为预期压力性损伤。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进展摘要:现如今,我国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医疗器械引起重视。
医疗器械的广泛使用导致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日益频发,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增加医疗保健系统的负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也越来越受关注。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管理模式为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该文综述了预防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现状,并根据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给出实施的关键步骤,旨在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引言2016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发布声明,将压疮更名为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并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injury,MDRPI)作出明确定义:MDRPI是指由体外器械产生压力而造成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包括黏膜)的局部损伤,损伤形状与器械形状一致。
目前国内外对MDRPI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正式明确定义后,才逐渐受到关注,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其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干预方法,对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识别MDRPI发生的高危因素,筛查高危患者,并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对MDRPI的危险因素及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护理实践有所帮助。
1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表现传统的PI好发部位是骶尾部等骨隆突处,研究显示MDRPI好发于头面部(包括耳廓、鼻翼、面颊部、颈部)、上臂、手指、股部等,骶尾部发生减少。
研究表明,MDRPI以1期和2期压力性损伤为主,还有一部分患者发生不可分期的压力性损伤和深部组织损伤,发生部位以耳廓为主,下肢和足跟次之。
研究显示,MDRPI多发生于头面部,以2期和3期压力性损伤为主,MDRPI的发现时间相对非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较迟,发现时多比较严重。
MDRPI中还常发生于留置人工气道的气道黏膜和留置胃管的鼻胃肠道黏膜,好发部位为唇、鼻等黏膜处,但深部黏膜损伤常难以观察与记录,难以分期。
什么是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什么是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ies ,DRPI)是指为了诊断和治疗而有计划地使用器械,由于体外器械产生压力而造成患肢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包括黏膜)的局部损伤,该损伤通常完全符合器械的式样或形状,颜面部和颈部由于皮下脂肪较少,更容易造成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常见于鼻部、脸颊部、额部、耳廓后部。
造成器械相关压力损伤的原因?三力作用:压力、摩擦力、剪切力作用下,皮肤长期受压,导致局部血流不畅和/或细胞形变,从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致组织受损。
局部潮湿:潮湿环境下,皮肤防御功能降低,摩擦力增加,更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
器械材质:研究显示,硬的/无弹性的器械,难以调整/固定/抬起/移除的器械会增加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
在抗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配备的护目镜边缘接触面积小、质地较硬,增加了局部组织压力。
防护服透气性及活动性较差,易造成摩擦,增加皮肤潮湿度。
增加了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器械使用时间:研究显示,器械使用时间越长,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性越高。
在此次疫情期间,大部分的医护人员持续使用防护用具时间较长,更易造成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如何预防?(2019中文版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指南制定相关防护措施)正确评估(1)选择正确、合适的医疗器械:确保医疗器械幸好正确,佩戴合适,以避免过度受压或固定不稳。
(2)评估医疗器械下及周围皮肤:观察皮肤有无潮湿、发红或破损。
保护皮肤(避免皮肤过潮)(1)保持医疗器械下皮肤的清洁干燥和适度湿润。
(脸部清洁后,涂抹少量的保湿霜,保持皮肤弹性)(2)利用塞肤润、3M皮肤保护膜等液体保护膜保护皮肤,以防局部皮肤过度潮湿等。
局部减压(1)尽可能选择材质柔软、可塑、透气的器械。
(2)在不影响医疗防护效果的前提下,对医疗器械进行适当的微移动,使局部压力重新分布。
(3)利用新型减压泡沫敷料进行剪裁局部减压。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课件

汇报人:日期:•引言•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概述•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措施•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治疗方法•典型案例分析目•总结与展望录引言背景介绍压力性损伤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引发感染等并发症,增加医疗成本和患者痛苦。
基于此背景,研究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长期使用医疗器械导致的压力性损伤问题日益凸显。
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深入研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提高医护人员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水平,加强预防和治疗措施的落实。
降低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概述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指患者因使用医疗器械而导致的局部皮肤、皮下组织、深部肌肉等受损的情况,常表现为压疮、烫伤、擦伤等。
分类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可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类,直接型指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皮肤部位受损,如使用气管插管、鼻胃管等过程中的压疮;间接型指使用医疗器械时,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受损,如长期卧床时出现的压疮。
定义与分类发生机制风险因素发生机制与风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临床表现与诊断03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措施定期检查与评估定期检查医疗器械定期评估患者合理使用防护用品配备适当的防护用品根据患者需要,配备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压力缓解垫、支撑带等。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向患者和护理人员指导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方法,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治疗时间,避免长时间持续使用医疗器械。
减轻器械压力采用压力缓解技术,如改变体位、使用软垫等,减轻医疗器械对患者身体的压力。
合理安排治疗时间调整治疗时间和压力VS患者自我保护措施提高患者认知加强护理人员培训04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伤口护理调整医疗器械健康教育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清除坏死组织,减轻感染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部位特殊:
发生在仪器接触部位 不一定在骨隆突处; 好发于脂肪组织缺乏的部位
压力性损伤分期
4期
不可分期
深部组织
21: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2016).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NPUAP) announces a change in terminology from pressure ulcer to pressure injury and updates the stages of pressure injury
周围皮肤
健康教育
选择匹配的医疗器械
●根据器械功能,对机构现有的医疗器械做审查并加以选择选择 材质更加柔软和合适的医疗器械 ●所有医疗器械的使用都要遵照厂商意见 ●确保医疗器械足够安全,在不造成额外压力的情况下防止脱落.
定期评估医疗器械及周围皮肤
●定期检查医疗器械下面和周围的 皮肤(至少2次/天),查看周围组 织有无压力相关损伤的迹象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及预防
本院第三季度全院压疮培训
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 安之一
GUANG
XI
ZHONG
YI
YAO
DA
XUE
FU
SHU
RUI
KANG
YI
YUAN
前言
1. 几乎所有的住院患者均需要至少一种医疗器械来进行护理和治疗,从而 使其面临发生损伤的风险。 v
2.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PRIs)是一种常见但可以通过简单措施 预防的患者护理问题;
XI
ZHONG
YI
YAO
DA
XUE
FU
SHU
RUI
KANG
YI
YUAN
定义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ies, MDRPIs) 是由于使用诊断或治疗用医疗器械而导致的压力性损伤,损伤 通常与器械的设计或形状一致。
特点
容易进展为深度压力性损伤
理解风险 因素
根据器械 类型制定 预防策略
与其他团队 成员合作以 确保护理的
延续性
密切监 视变化
与MDRPIs相关的风险因素
1. 器械固定太紧,导致局部循环不佳、摩擦、或剪切力; 2. 患者体位不当和/或某个体位持续时间太长(足够大的压力仅用10分钟即可以导致PI
的发生); 3. 热,导致出汗增加; 4. 器械下潮湿导致皮肤浸渍,器械下皮肤水肿增加张力; 5. 医护人员和患者及照护者对预防措施和PI风险缺乏意识; 6. 没有能够定期评估患者皮肤和器械(皮肤评估应该在最早接触患者时完成,如在急
压力性损伤分期
1期
2期
3期
21: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2016).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NPUAP) announces a change in terminology from pressure ulcer to pressure injury and updates the stages of pressure injury
诊室或入院时,同时须参考器械制造商的建议,以及考虑患者合并症和用药情况)
02
风险因素与评估
GUANG
XI
ZHONG
YI
YAO
DA
XUE
FU
SHU
RUI
KANG
YI
YUAN
NPUAP预防指南包括
1. 选择适合患者的正确的医疗器械尺寸; 2. 在高危部位(如鼻梁、器械边沿)使用敷料作为衬垫和保护皮肤; 3. 在可能的情况下去除或移动器械,每日评估皮肤; 4. 避免在已经发生过或当前有PIs的部位上使用器械; 5. 对医护团队进行培训,教授正确使用器械和进行皮肤损伤的预防; 6. 密切监视器械下皮肤水肿和皮肤破溃可能(水肿会在器械使用后发生,尤其
MDRPI易患人群
新生儿、婴儿和幼童 ● 皮肤未发育成熟 不能表达疼痛
重症患者
老年人
●病情危重
●移动、活动和感觉较差, 不能表达疼痛
●使用医疗器械多且时间 长
高龄相关
●不能移动,营养不良或有液体 和电解质紊乱
●认知能力下降或严重疾病,老 年人可能无法沟通疼痛.
常见部位
Kayser等在2018年的研究发现MDRPIs最常发生于耳部和足部,最常见 的与MDRPIs相关的器械包括鼻氧管、石膏和夹板、持续正压通气 (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面罩。
常备物品 便盆 尿布
抗血栓袜 护理垫 针帽
常见致伤物件
物件 玩具 餐具 食品 化妆品 牙刷/梳子 毛刷/眼镜 瓶盖
医疗需要物品 正压通气面罩
输液管 气管内管
引流管 尿管 脑电双频谱显示器 血压袖带
电子设备 电话/手机. 音乐播放器 平板电脑 充电器/电线
呼叫铃 剃须刀 助听器.
护理人员在预防MDRPIs要点
3. 预防指南和基于证据的临床实践有助于减少MDRPIs。
GUANG
XI
ZHONG
YI
YAO
DA
XUE
FU
SHU
RUI
KANG
YI
YUAN
目 录
01
02
03
定义与分期 风险因素与评估 预防指南
GUANG
XI
ZHONGຫໍສະໝຸດ YIYAODA
XUE
FU
SHU
RUI
KANG
YI
YUAN
01
定义与分期
GUANG
2014年的NPUAP专家共识
专家建议通过7个安全措施来促进早期识别
持续监控
评估
教育
团队合作
体位
记录和沟通
器械护理
预防要点
解决合并症
减压或压力 再分布
鼓励移动
控制皮肤微 环境
改善营养
预防措施
保持医疗器械
下的皮肤合适
定期重置医疗
的湿润度 选择匹配的医
器械
疗器械定期评 估医疗器械及
预防性使用敷 料
●对于水肿的患者,对皮肤器械交界处进行更为频繁的皮 肤评估(>每天2次)
定期重置医疗器械
勿将患者直接放在医疗器械上,除非这样做不可避免 为患者调整体位,以使医疗器械所致压力和剪切力得到再分布 若可能,交替使用或重新摆放医疗器械按需要为医疗器械提供
是在接受大量输液或有未得到纠正的软组织炎症的患者); 7. 确认器械没有置于卧床或移动受限患者的身下。
早期识别
早期识别和发现MDRPIs对于最大化减小损伤是必需的。 早期识别和事先消除MDRPI原因可能具有挑战。 “当调整或移动器械属于医疗禁忌、器械妨碍患者翻身或变换 体位、当器械下方潮湿或组织水肿而降低组织耐受力和增加压 力和剪切力损伤风险时,一些MDRPIs可能是无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