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介绍《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背景和重要性。
阐述本教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主题和观点。
1.2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
分析文中的主要论点和论据。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1.4 教学内容简要介绍作者和文中的背景。
分析文中的主要论点和论据。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中提出的问题和挑战。
第二章:国家的艰难历程2.1 课程内容介绍国家在历史上所经历的艰难时刻和挑战。
分析国家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策略和国民的精神风貌。
2.2 教学目标了解国家历史上的艰难时刻和挑战。
分析国家应对困难的方式和国民的精神风貌。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意识。
2.3 教学方法采用历史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
通过小组讨论和小组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2.4 教学活动分析国家历史上的艰难时刻和挑战。
讨论国家应对困难的方式和国民的精神风貌。
学生分组进行历史案例研究和小组报告。
第三章:国民的雄健精神3.1 课程内容探讨国民在面对国家困难时的雄健精神表现。
分析国民的团结、坚韧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3.2 教学目标了解国民在面对国家困难时的雄健精神表现。
分析国民的团结、坚韧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和价值观。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国民的雄健精神。
通过小组报告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4 教学活动分析国民在面对国家困难时的雄健精神表现。
讨论国民的团结、坚韧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研究和小组报告。
第四章:国家与国民的互动4.1 课程内容探讨国家与国民之间的互动关系。
分析国家发展对国民的影响以及国民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4.2 教学目标了解国家与国民之间的互动关系。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案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介绍中国近代历史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中国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人民在困境中展现出的雄健精神。
1.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困境与挑战。
培养学生对中国人民在困境中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认同和尊重。
1.3 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历史背景介绍。
中国人民在困境中的抗争与奋斗。
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近代历史背景,分析中国人民的抗争与奋斗。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中国人民精神的认识和体会。
第二章:中国近代历史的困境2.1 课程内容通过讲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使学生了解国家在面临内忧外患、民族危亡的困境时,人民所经历的艰难岁月。
2.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困境,认识到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挫折。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反思能力。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案例分析法:分享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三章:中国人民的抗争与奋斗3.1 课程内容通过讲解中国人民在困境中发出的抗争与奋斗,使学生了解国家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
3.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困境中的抗争与奋斗,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
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奋斗事迹。
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从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
第四章:雄健国民的精神风貌4.1 课程内容通过分析中国人民在困境中展现出的雄健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4.2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雄健国民精神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中国人民的雄健精神。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5.1 课程内容通过总结课程内容,使学生对《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一主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精神。
【初中语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 人教版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设计:老骥伏枥【学习目标】(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2)通过对文章的学习,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3)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
(4)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
【学习难点】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学法指导】(1)文章使用了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文字的含义同时丰富了起来。
作者在说理,在鼓动人民大众;(2)又在抒情,抒发豪情壮志。
比喻的运用,使作品中的一些语言具有多重的含义,值得反复品味。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案1、下列词有四个错别字,请把正确的字写出来:逼侠()骑岖()阻仰()回环屈折()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其经历亦复如是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奇绝壮绝的境界老于旅途的人以成其浊流滚滚魄势阻抑3.仿照例句写一段话: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课内探究案一.精心导入播放《国歌》的音乐,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
她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着向前。
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样也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
二、合作探究:(一)读一读a:下面一个人读一段,请五个学生读。
b:四人小组讨论,哪个同学读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情,3分钟后,派代表发言。
c:分部朗读:男、女个一名担任领读,读第一段。
第二段由全体女同学朗读。
男同学读第三段。
【VIP专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课题:《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时:1课时主备人:罗茂班级:七年级时间:2013年4月11日学习要点:1、反复朗读,品味词语,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
2、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3、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4、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2、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逼狭() 崎岖( ) 阻抑( )2:解释下列生词(1)逼狭:(2)崎岖:(4)回环曲折:(5)亦复如是:2:本文的一大特点是气势磅礴,适于朗读。
宜注意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注意把握本文的比喻,宜对文中比喻所蕴含的哲理、洋溢的感情有所理解和领悟,而不必死扣本体、喻体之类概念。
4:先行搜集有关本文的背景以及作者情况的资料。
二、检查导入1: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同学们知道共产主义思想吗?那么大家知道是谁最早将共产主义理论引进到我们中国来的呢?有谁知道一些关于李大钊的情况吗?2:学生补充介绍背景和作者3:检查预习,听写生字词三:学习研讨(一)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整体感知1: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标题,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2:当时我们面临怎样“艰难的国运”呢?3:如果要鼓励同胞挺起胸来战胜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读标题呢?重音该放在哪呢?4:下面快速阅读课文,并归纳各段内容。
(二)精读课文,尝试解决学习要点1:文中最显著的特色是比喻说理,文中哪些比喻可以表现“雄健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含义何在?2:再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两组词的位置可否调换?3:什么是雄健的精神?4:怎样理解课文“奇趣横生”、“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中的“趣味”?5:本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三)品读课文,尝试解决学习要点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案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本介绍中国历史与国家发展的书籍,通过阐述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国民如何坚韧不拔地克服困难,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和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历史中的一些关键时期和重要事件,理解国民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理解历史背景的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尊重和认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精神。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兴起2.1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等,阐述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2.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理解能力。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和认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第三章:国家的分裂与统一3.1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国家分裂和统一时期,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等,分析国家分裂和统一的原因和过程。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国家分裂和统一时期,理解国家分裂和统一的原因和过程。
3.2.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理解历史背景的能力。
3.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尊重和认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精神。
第四章:近代中国的苦难与抗争4.1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苦难与抗争,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分析中国人民在困境中的抗争精神和对外来侵略的抵抗。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第一章:国家与国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国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国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国家概念的定义与特征。
国民的概念与角色。
国家与国民之间的互动关系。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国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4 教学评估:提问:让学生回答国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国民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理解。
第二章:艰难的国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让学生理解艰难国运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国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外部困难。
艰难国运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我国历史上的艰难国运及其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历史上的艰难国运及其影响。
2.4 教学评估:提问:让学生回答国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我国历史上艰难国运的理解。
第三章:雄健的国民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雄健国民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雄健国民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雄健国民的概念与特征。
雄健国民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
培养雄健国民的方法与途径。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雄健国民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雄健国民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3.4 教学评估:提问:让学生回答雄健国民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雄健国民对国家发展作用的understanding。
第四章:国家与国民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国家与国民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让学生了解国家与国民之间的互动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国家与国民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国家与国民之间的互动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我国国家与国民关系的现状及其挑战。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家与国民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导学案

1、积累生字生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并从中选四个词语写一段话。
逼狭崎岖阻抑险峻一泻万里奇趣横生回环曲折亦复如是
2、体会文章应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来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3、抓住割断的关键词来看作者的行文思路:
人类历史的道路——民族生命的进程——人类历史的生活——中华民族的史路——中华民族的精神
一、字。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词语。
bīxiá()qíqū()xióng jiàn()hàodàng()
2、根据汉字拼音写出词语。
丛山dié()岭jué()壁断崖
回huán()曲折一xiè()千里
3、修改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俊峭()膝黑()严历()关建()立既()
二、解释词语。
逼狭:
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8、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9、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10、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补充材料
表达爱国感情的诗句、名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作者李大钊的生平经历。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导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学生理解艰难国运与雄健国民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介绍《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篇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2. 阐述艰难国运对国民的影响以及雄健国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课程主题。
2. 利用提问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教学步骤】1. 引入课程主题,说明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 讲解艰难国运与雄健国民的概念及其关系。
3.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国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第二章:艰难的国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艰难时刻。
2. 使学生认识到艰难国运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分析我国历史上的艰难时刻,如战争、贫困、疾病等。
2. 探讨艰难国运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艰难时刻。
2. 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艰难国运对国家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分析我国历史上的艰难时刻,展示相关案例。
2. 引导学生讨论艰难国运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雄健的国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雄健国民的内涵及其对国家的重要性。
2. 使学生认识到培育雄健国民的意义。
【教学内容】1. 阐述雄健国民的内涵,包括身体素质、精神风貌、道德品质等。
2. 分析雄健国民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雄健国民的内涵。
2. 利用实例展示法,展示雄健国民的积极作用。
【教学步骤】1. 讲解雄健国民的内涵,包括身体素质、精神风貌、道德品质等。
2. 分析雄健国民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育雄健国民。
第四章:艰难国运与雄健国民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艰难国运与雄健国民之间的相互影响。
2. 使学生认识到在国家发展中,国民应具备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