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版
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视盘及其周围血流密度的变化

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视盘及其周围血流密度的变化陶舒雅;曹国凡【摘要】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视盘和视盘周围血流密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并顺利完成现代复合小梁切除术的34例(52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眼术前及术后1周行眼压、OCT和OCTA等检查.观察手术前后患眼的眼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C/D值及视盘整体血流密度、视盘周围血流密度、视盘周围不同区域血流密度的变化.结果术后l周眼压为(10.88±4.26) mmHg(1 kPa=7.5 mmHg),与术前的(19.88±5.22) mmHg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后1周患眼C/D值、RNFL厚度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视盘整体血流密度和视盘周围血流密度分别为(50.73±5.74)%和(42.77±4.32)%,与术前的(49.34±7.27)%和(39.38±2.7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28、0.021).术后视盘周围鼻上、鼻侧、鼻下、颞侧和颞下血流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颞上血流密度术前及术后1周分别为(42.72±6.89)%和(43.09±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3).术后视盘整体血流密度和视盘周围血流密度的增加仅与术后眼压下降值有关,与年龄、术前眼压、C/D值、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及RNFL厚度均无相关性.结论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OCTA检查提示,随着眼压的下降,视盘区整体血流密度以及视盘周围血流密度显著增加.【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9(039)005【总页数】4页(P437-439,443)【关键词】青光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视盘整体血流密度;视盘周围血流密度【作者】陶舒雅;曹国凡【作者单位】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5.1青光眼是全球不可逆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视觉健康。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指以眼压升高、眼胀、视野逐渐缩小、视力下降,伴有典型视盘凹陷和视神经萎缩为特征的疾病。
本病根据不同发病阶段和程度,可归属于中医“青风内障”等范畴。
3诊断3.1诊断要点3.1.1病史双眼患病,发病隐匿,进展较为缓慢。
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有视物模糊、虹视、眼眶疼痛、眉弓疼痛、眼红眼胀等病史。
3.1.2临床症状早期多无任何不适症状。
病变进展时,可有轻度眼胀、视物疲劳、头痛等,休息及睡眠后缓解。
晚期双眼视野严重受损,视力下降,或有眼胀头痛等,最终视力完全丧失。
3.1.3局部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晚期角膜上皮可轻微水肿,瞳孔稍开大,对光反应迟钝。
眼底:视盘颜色苍白,凹陷大而深,视网膜血管移向鼻侧。
3.1.4其他检查眼压:眼压波动幅度大,多数眼压在22~40mmHg之间,眼压日曲线检查日差大于8mmHg者或双眼眼压差大于5mmHg时为病理性。
建议压平眼压计测眼压。
前房角镜:高眼压下前房角开放。
视野:早期表现有孤立的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状暗点(不超过水平子午线)或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暗点。
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环形暗点、鼻侧视野缺损及向心性视野缺损,晚期为典型的管状视野或只有颞侧岛状视野。
视觉电生理检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典型改变为P100波潜伏期延长和振幅降低。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查,表现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局限性变薄。
中央角膜厚度:中央角膜厚度测量以排除角膜厚度对眼压测量的影响。
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前房角形态及宽窄,多表现为房角开放。
3.2鉴别诊断3.2.1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多见于青年或中年患者,角膜上皮有轻度水肿,后壁有大小不等的羊脂样沉着物,眼压中度升高,但易复发。
青光眼专家共识ppt课件

8
PACG的诊断
1定义:原发性房角关闭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眼压升 高,伴有或不 伴有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根据临床表现可将PACG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2.筛查:建议针对高龄、具有浅前房、窄房角解剖特征 的人群进 行以医院为基础的机会性筛查。前期文献已证实房角镜检查和 UBM检查的一致性在80%~90%以上,因此这两种方法均可用于 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建议优先考虑用房角镜,有条件的医院建 议用房角镜联合UBM检查。
7
POAG的诊断
分类: (1)高眼压型:病理性高眼压[一般认为24h 眼压峰值超过
21mmHg(1mmHg=0.133kPa)],眼底有青光眼的特征性损害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或视盘形态改 变)和(或)视野出现青光 眼性损害,房角开放,并排除引起眼压升高的其他因素,诊断为 POAG。 (2)正常眼压型:24h眼压峰值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眼压≤21mmHg), 眼底有青光眼的特征性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或视盘改 变)和(或)视野出现青光眼性损害,房角开放,并排除其他疾病引 起的眼底及视野变化,诊断为正常眼压型青光眼。 (3)高眼压症:眼压多次测量超过正常上限,但未发现青光眼性视网 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和(或)视野的损害,房角为宽角,并排除了继 发性青光眼或较厚角膜、检测技术等其他因素导致的假性高眼 压,可诊断为高眼压症,但要定期随访眼底视盘、视网膜神经纤 维层厚度和视野。眼压>25mmHg且中央角膜厚度≤555μm者 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建议给予降眼压治疗
3.对于房角关闭>180°但仍有部分开放区,眼压升高,行滤过手术 具有严重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可采取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术后 眼压仍高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
4.急性前房角关闭发作时,应给予局部和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迅 速降低眼压。若眼压无法控制或无下降趋势,可在手术前急诊 进行前房穿刺术以降低眼压,或者在手术中采取必要的降低眼 压措施。
原发性青光眼诊治专家共识学习

20081001
仅供眼科内部学习
18
五、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 疗原则
• 4.原发性急性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尚无任 何青光眼体征的对侧眼,存在前房角关闭 的可能时,应采用激光或手术方式行预防 性周边虹膜切开或切除术。
20081001
仅供眼科内部学习
19
五、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 疗原则
• 5.滤过性手术联合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指 征。 白内障手术指征参照白内障手术适应证。
20081001
仅供眼科内部学习
12
四、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 则
• 应尽可能为患者设定治疗的目标眼压。
20081001
仅供眼科内部学习
13
四、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 则
• 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阿法根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前列腺素类衍生物:卢美根(艾力根), 适利达(辉瑞) 局部碳酸酐酶抑制剂:派立明 拟胆碱能类药物:美开朗 根据患者进行降低眼压治疗的需要,选择 单一或者联合药物治疗。
20081001
仅供眼科内部学习
2
一、青光眼的基本检查和诊断方法
• 眼底检查: 在使用直接检眼镜检查的基础上,建议采 用裂隙灯前置镜检查法和眼底图像记录技 术进行眼底检查,以观察并记录眼底变 化。青光眼眼底检查应重点观察并记录视 盘的盘沿、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杯盘比的 改变。
20081001
仅供眼科内部学习
20081001 仅供眼科内部学习 14
四、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 则
• 激光治疗:可采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 术。 • 手术治疗:对出现明显视神经和视野损害 的患者,可选择滤过性手术治疗。
2008100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H40.2)/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H40.201)/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H40.2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2009年),《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7年),《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2014年)及美国眼科学会2011版《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临床诊断治疗指南》(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1.定义:原发性房角关闭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眼压升高,伴有或不伴有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
根据临床表现可将PACG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2.筛查:建议针对高龄、具有浅前房、窄房角解剖特征的人群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机会性筛查。
前期文献已证实房角镜检查和UBM检查的一致性在80% - 90%以上,因此这两种方法均可用于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建议优先考虑用房角镜,有条件的医院建议用房角镜联合UBM检查。
3.分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按ISGEO分类系统分为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原发性房角关闭(PAC)、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按房角关闭机制分类为瞳孔阻滞型、非瞳孔阻滞型和多种机制混合型;按疾病过程的传统分类方法分为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期、缓解期、慢性期。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早期、进展期和晚期。
完全失明的患眼为绝对期。
4.激发试验: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的激发试验,即监测短期房角闭合状态(采用明暗光UBM或3 min暗适应对房角进行评估),随后以l h的暗室试验判断眼压水平。
改良后的闭角型青光眼激发试验以房角关闭及眼压升高两项指标为判断标准,从而决定是否对闭角型青光眼的高危眼进行及时处理。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

DOI: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4.05.022通信作者:葛坚,510060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Email:gejian@mail.sysu.edu.cn ㊃标准与规范探讨㊃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㊀㊀为了进一步规范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美国㊁欧洲和亚太地区眼科学会相继制定了各自地区的青光眼临床工作指南㊂多年来我国一直沿用1987年制定的‘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初步建议“,该建议为提高我国青光眼防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㊂2005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以美国青光眼建议工作模式(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PPP) (2005)为基础,结合我国青光眼临床工作特点,制定了‘中国青光眼工作指南(2005)“㊂然而经过两年的临床实践,广大眼科专家认为该指南较为繁琐,临床应用针对性不足,因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于2008年重新讨论并制定了‘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08)“,为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更为全面㊁简洁的工作指导㊂近年来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因此规范我国青光眼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㊂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于2013年在广西省桂林市和广东市清远市召开学组全体委员工作会议,通过开放㊁自由㊁民主的讨论,以眼科循证医学为基础,对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基本检查和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达成共识性意见,以供临床医师在对青光眼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参考使用㊂一㊁青光眼的基本检查和诊断方法1.眼压检查:在现有的各种眼压计及其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建议使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或被公认的类似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㊂测量时应记录测量前使用降低眼压药物的情况㊂眼压异常时应除外影响眼压的其他因素㊂2.眼底检查:在使用直接眼底镜检查的基础上,建议采用裂隙灯前置镜检查法和眼底图像记录技术进行眼底检查,以观察并记录眼底变化㊂应重点观察并记录视盘的盘沿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杯盘比的改变,视盘检查可采取国际公认的ISNT法则或我国首先提出的鼻侧最宽原则㊂3.视野检查:在现有的各种视野检查方法的基础上,建议使用国际标准的计算机自动视野计进行视野检查,在分析视野检查结果时应注意其一致性和可靠性㊂4.前房角检查:先进行静态观察,在不改变前房角解剖状态的条件下区分房角宽窄,并采用Scheie分类法进行分级㊂后进行动态观察,确定房角开放㊁关闭和周边前粘连的程度和范围㊂记录房角检查结果时应注明动态与静态,建议按时钟方位对房角全周进行文字和画图描述,并记录虹膜周边部的形态(膨隆或后凹)和小梁网的色素分级,同时应记录检查时的眼压及用药情况㊂二㊁POAG的诊断1.定义:POAG是一种慢性㊁进行性的视神经病变,病理性高眼压是造成视神经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㊂POAG的特征是获得性的视神经萎缩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丢失,且无其他可能引起上述病变的眼部及全身疾患,眼压升高时房角始终保持开放㊂2.分类:(1)高眼压型:病理性高眼压[一般认为24h 眼压峰值超过21mmHg(1mmHg=0.133kPa)],眼底有青光眼的特征性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或视盘形态改变)和(或)视野出现青光眼性损害,房角开放,并排除引起眼压升高的其他因素,诊断为POAG㊂(2)正常眼压型:24h 眼压峰值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眼压ɤ21mmHg),眼底有青光眼的特征性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或视盘改变)和(或)视野出现青光眼性损害,房角开放,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眼底及视野变化,诊断为正常眼压型青光眼㊂(3)高眼压症:眼压多次测量超过正常上限,但未发现青光眼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和(或)视野的损害,房角为宽角,并排除了继发性青光眼或较厚角膜㊁检测技术等其他因素导致的假性高眼压,可诊断为高眼压症,但要定期随访眼底视盘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野㊂眼压>25mmHg且中央角膜厚度ɤ555μm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建议给予降眼压治疗㊂三㊁PACG的诊断1.定义:原发性房角关闭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眼压升高,伴有或不伴有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㊂根据临床表现可将PACG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㊂2.筛查:建议针对高龄㊁具有浅前房㊁窄房角解剖特征的人群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机会性筛查㊂前期文献已证实房角镜检查和UBM检查的一致性在80%~90%以上,因此这两种方法均可用于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建议优先考虑用房角镜,有条件的医院建议用房角镜联合UBM检查㊂3.分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临床前期㊁先兆期㊁急性期㊁缓解期㊁慢性期㊂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早期㊁进展期和晚期㊂完全失明的患眼为绝对期㊂4.激发试验: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的激发试验,即监测短期房角闭合状态(采用明暗光UBM或3min暗适应对房角进行评估),随后以1h的暗室试验判断眼压水平㊂改良后的闭角型青光眼激发试验以房角关闭及眼压升高两项指标为判断标准,从而决定是否对闭角型青光眼的高危眼进行及时处理㊂激发试验阳性可作为诊断依据,激发试验阴性不能排除PACG㊂建议采用ISGEO分类㊁按房角关闭机制分类和临床症状学分类3种分类方法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临床或相关研究㊂四㊁POAG的治疗原则1.根据患者的眼压㊁视野和眼底损害程度,结合医院的条件和医师的经验,可选择药物㊁激光和滤过性手术给予降低眼压治疗㊂2.降低眼压治疗时,应尽可能为患者设定个体化目标眼压㊂3.可应用的局部降眼压药物制剂:建议前列腺素类衍生物可作为POAG一线用药㊂(1)前列腺素类衍生物;(2)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3)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4)局部碳酸酐酶抑制剂;(5)拟胆碱能类药物㊂根据患者目标眼压的需要,选择单一或者联合药物治疗㊂单独用药不能达到目标眼压,可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治疗㊂4.激光治疗: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作为部分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首选治疗㊂5.手术治疗:(1)对药物或激光治疗不能控制病情进展㊁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应考虑滤过性手术治疗㊂手术方式包括小梁切除术㊁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㊁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㊁睫状体光凝术等㊂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基于患者年龄㊁疾病程度㊁药物治疗反应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获得最大的益处㊂(2)根据患者年龄㊁眼部情况,术中㊁术后选择应用抗代谢药物(如丝裂霉素C㊁5-氟尿嘧啶)可减少滤过手术失败风险㊂(3)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适用于滤过性手术失败和(或)药物治疗无效的青光眼㊂(4)睫状体光凝术是治疗各种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㊂6.视神经保护治疗也应引起关注㊂五㊁PACG的手术治疗原则1.周边虹膜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急性或慢性前房角关闭㊁前房角粘连闭合范围累计<180ʎ㊁无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者,可选择激光或手术方式行周边虹膜切开或切除术㊂2.滤过性手术的适应证:急性或慢性前房角关闭㊁前房角粘连闭合范围>180ʎ㊁药物无法控制的眼压或视神经损伤较重者,应选择滤过性手术,推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㊂3.对于房角关闭>180ʎ但仍有部分开放区,眼压升高,行滤过手术具有严重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可采取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术后眼压仍高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㊂4.急性前房角关闭发作时,应给予局部和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迅速降低眼压㊂若眼压无法控制或无下降趋势,可在手术前急诊进行前房穿刺术以降低眼压,或者在手术中采取必要的降低眼压措施㊂5.原发性急性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尚无任何青光眼体征的对侧眼,存在前房角关闭的可能时,应采用激光或手术方式行预防性周边虹膜切开或切除术㊂如存在非瞳孔阻滞因素,可进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㊂6.滤过性手术联合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指征:符合滤过性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白内障手术指征参照白内障手术适应证㊂7.单纯白内障手术的指征:符合白内障手术指征又需要做虹膜周边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可采用单纯白内障摘除术来治疗㊂形成共识意见的专家组成员:葛㊀坚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执笔)王宁利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孙兴怀㊀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徐㊀亮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赵家良㊀中国医学科学院㊀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以下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陈晓明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蔡鸿英㊀天津市眼科医院段宣初㊀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眼科方爱武㊀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傅㊀培㊀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贺翔鸽㊀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黄丽娜㊀深圳市眼科医院吕建华㊀河北省邢台眼科医院林㊀丁㊀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刘旭阳㊀深圳市眼科医院潘英姿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任泽钦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孙乃学㊀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眼科王大博㊀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汪建涛㊀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吴仁毅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吴玲玲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徐㊀岩㊀河南省眼科研究所谢㊀琳㊀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杨新光㊀西安第四医院眼科余敏斌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袁志兰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袁援生㊀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原慧萍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张㊀虹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郑雅娟㊀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周和政㊀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眼科卓业鸿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稿日期:2014-02-27)(本文编辑:赵巍)志谢㊀爱尔康(中国)眼科产品有限公司对我国青光眼研究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作者单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刊名:中华眼科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年,卷(期):2014(5)被引用次数:15次1.赵光明,周衍文,赵平,曲勃青光眼引流管外露致低眼压综合征一例[期刊论文]-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03)2.麦志昌,林沾醒,陈建丽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前房角超声生物显微镜下的变化[期刊论文]-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06)3.高宏杰,李朋英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02)4.冯俊,于静,唐由之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6年随访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5(02)5.傅浩勤,毛文娟,张剑虹,许薇琦,朱圣洁影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血管因素研究[期刊论文]-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4(05)6.沈琪敏,黄慧慧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基层医药2014(24)7.王艳玲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期刊论文]-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1)8.韩光杰,周和政,张文强,江文珊,刘川P50型与P200型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对开角型青光眼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03)9.刘洁琼,王丽平,沈扬,冬雪川,张纯,古雅兰,杜晨,宋昱伴轻度认知障碍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多导睡眠图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5(9)10.王圣霞,张璇,唐凤英,杜允宏5年复明工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期刊论文]-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1)11.李浩,吴志鸿夜间眼低灌注压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02)引用本文格式: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期刊论文]-中华眼科杂志 2014(5)。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比较武洪安;陶奕瑾;袁援生;魏嘉;范道青;杨文艳【摘要】目的评估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SMS治疗模式("手术-药物-二次手术")和LMS治疗模式("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药物-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连续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2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2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166眼行SMS治疗模式,B组146眼行LMS治疗模式.随访12个月,比较两种治疗模式下眼压、杯/盘比值及视野的变化情况.结果首次小梁切除术后6个月眼压控制成功率为84.9%,12个月时为80.1%;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6个月的眼压控制成功率为27.4%,12个月时为17.1%.SMS治疗模式组和LMS模式组的二次手术率分别为10.2%和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治疗至6个月和12个月时,SMS模式和LMS治疗模式的垂直杯/盘比及视野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S模式和LMS治疗模式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年期随访在控制视野及视神经进展方面效果相似,但从控制眼压方面SMS治疗模式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LMS模式.【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22【总页数】5页(P98-101,104)【关键词】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小梁切除术;药物【作者】武洪安;陶奕瑾;袁援生;魏嘉;范道青;杨文艳【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人民医院眼科,云南楚雄 675400;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云南昆明 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云南昆明 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云南昆明 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云南昆明 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云南昆明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5.2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PCACG)为眼科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常由于小梁网被周边虹膜阻塞引起房角狭窄或关闭,房水流出受阻,进而导致眼压进行性或急骤升高的一种眼病,中国60%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属慢性型[1]。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版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 治疗原则
五、原发性急性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尚无 任何青光眼体征的对侧眼,存在前房角关 闭的可能时,应采用激光或手术方式行预 防性周边虹膜切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 治疗原则
三、筛查
专家共识:建议针对高龄、具有浅前房、 窄房角解剖特征的人群进行以医院为基础 的机会性筛查。优先考虑用房角镜,有条 件的医院建议用房角镜联合UBM检查。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
四、分期(传统的分类方法) 1.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临床前期(另眼浅前房、窄房角而无症状,激发试验阳 性) [2]先兆期(小发作症状) [3]急性期(急性发作症状) [4]缓解期(自然缓解或停药眼压不回升,房角可以重新开 放或大部分开放) [5]慢性期(由急性发作期未缓解迁延而来) [6]绝对期(无光感)
青光眼的基本检查和诊断方法
一、 眼压检查
专家共识:在现有的各种眼压计及其测量 方法的基础上,建议使用Goldmann压平眼 压计或被公认的类似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 测量时应记录测量前使用降低眼压药物的 情况。眼压异常时应除外影响眼压的其他 因素。
青光眼的基本检查和诊断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二.、眼底检查青光眼的基本检查和诊断方法
三、视野检查
专家共识:在现有的各种视野检查方法的 基础上,建议使用国际标准的计算机自动 视野计进行视野检查,在分析视野检查结 果时应注意其一致性和可靠性。
青光眼的基本检查和诊断方法
四、前房角检查
1.房角镜检查法 [1]静态检查 [2]动态检查 2.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法(UBM ) [1]眼球的矢状切面扫描 [2]眼球的冠状切面扫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î")@˽DLM\!Ç^¢& )&Úg¦¢ µ PQR ¦¢E¦¢\ p! S Ú g¦¢\pEPQR$"PQR¦¢\pÍTPQR ¦¢ ÄÀ& (&óUPQR ¦¢E\ p! S PQR ¦¢\ p V ò tW\!LMúé¢ECD- $ ) òd ó UPQRX é ¢`IJ&
M]E^?) _` Ù Ha * H bc ÿE d îw G" e ÌÞ ßÂÃÌE-ÐÄdãåæ& " L FEFG f %E $&Vg!E " L FhAÓig%@ËgEý" j û"jk " L FE go-Ðhl Çý " mn E2tî o A& E phq«gEý" rs 9ýÿ !" tuv ÄÕ wxy z"{|Õí)}~ Ø [j ûE- ] Ä " -Ð oÌ<= ·»& 3&wÜ!) $ * o-Ð ! jk go-Ð + A > 32 K , M 9 )$ , , M 9 N %& $'' OE * , " -ïÒC -Ð 3$ , D-Epgm ) ýÿ !" #$%m Ùýþ ^?( û* H) Ù* ý 3. ÑCD-g m" <= ·»" é ~ " L F & ) 3 * è-Ð !32 K -ÐoEÕíî"FG> E , M 9 * "-ïÒCD -ÐèØ) -Ð3$ , -Ep g m ) ýÿ !" #$%m Ùýþ ( û * H ) Ù* ý3.ÑCD-gm"<= ·»" éÕí j~ E-ïÄý3ûü"FG> è-Ð CD-& ) ' * oÐ!-Ð^Ö× èØ " fÑCD-gýÿ !"#$%mH) Ù* ý 3 E m" <= > 2=" é ?TfgCD-Ù=!%ÂÖ¡¢Õíî : E go-Ð")FG>o-Ð"tVi-ïýþ%ýÿ 36 , , M 9 !"#$%Q Hý 3& -Ð P { ) =! , Q666 $ÒoEg"kl á-ÐIJ& L Q FEFG ¡ %E $&Vg!efg <=JK¢ : E £ gÙ i g-Ð o"¤ÒÙ¤ÒCD-gýþ(ûHý3m& ¥¦ YZ L Q Fw>£gHig ÓÜ& §Ñ)¨ E 3&©Ã!klo ª% Ò « à <% F<=@A p E¬@Ëyv® >|}E 5 Rg © Ã& ài W¯° À4 S T ÂÃEA : g 5%U V @%U yØ" <=ñÂÃH R ± Ó¨©²)dK=CD-E©Ã"kl³- Î ´ d S T ÂÃ& <=ñ"ÒCDEv®kld<=ñµ R '&wi!efg £ g K= CD- T¶· Ewܨ© w>YZài%-¸ i% £ gi% ¹@ i% i gi& efg i gK=CD-w>hi%@£iHºi& »zS E >¼i& 2&½f¾5! K= CD- $òd (¿ E ½ f ¾ S TÙ ' , / 1à 5"ÀÁÖÂi<=KB?) òd Sà D R Ä<=@ËÅÆ * " H y $ K E à 6 ¾ 5 Ç G-Ðq r& (¿HEK= CD- ½ f ¾ 5y <=JK Ä-Ð o È\7>ÇG78"ÉÊVhËK=CD-Eo -@ËÄÌÌk& ½f¾5Íg)#>FGΦ"½ f ¾
) ÁÂÃi!3%$24 %34 3( *
$ '53$
K/ 1W " AKD K8 , G 8 "T < 3%$2 " X G 8 & 6% " I G & 6 )u-.ÏÐ 3%$2 _ 6 Ñ;<= $
!"#$%&'()*+,-./01 3%$2 2
!"#$%&'$(%)*&$+
??>?@AB:;CD-EFGHIJ" K0% LMHN OPQ-.,RSTUV?WXPQECD-YZ[#\ ]& ^_`a0Abcd $@5( _UVE ' efgCD-h iFGEjBkl( "mkl>noa0CD-pIqrf s?2t#d& 3%%6 _)uv,R-.,wRCD-,x : C : B B : > AB + D / + :AD D : B 1" E E E * yK0CD-kl[#z{ ) AB ) 3%%6 * >|}"~a0CD-YZ[#3" UV? ' ) 0CD-[#\]) 3%%6 * ( & _EYZ4" ' +-.1>m\]>" YZdg" )uv,R-.,wRCD-,x 3%%5 _2= UV?' a0efgCD-FGHIJ1 ) 3%%5 * ( " >a0efgCD-EYZFG9IJn?>% E[#\& _`CD-EFGHIJ¡¢f£¤¥" EFG¦§HIJ¨©GdYZ":;a0C D-EYZFGHIJ[#ª«¬>2t& )uv,R.,wRCD-,x 3%$' _'®¯°±²H'³²´ µ²¶·,x¸¹º[#Rl"!·»%X¼%½¾E= "y-.¿Àv,>|}" a0efgCD-E|Á ÃHFG¨©yÄIJeÅÆÇgÈÉ"yYZvÊ CD-@ËFGHIJÌÍÎÏd& A%CD-E|ÁÂÃHFG¨© $&-ÐÂÃ!ÑÒEWÓ-ÐÔÄÕÖר©E| G 8 >, 11 Ðr-ÐÔÙÚÛEÜÝ-Ð }Ø"klÏd F Ô@Ë-ÐÖ×& Ö×ÌÞßÖ×àÏdáâ-Ðãä Eåæ& -ÐçèÌéêëì-ÐEÕíî& 3& -ïÂÃ!Ïdbð-ïñÂÃE|}Ø" klò dóôõàöñÂéH-ï÷øÞß¡¢@Ë-ïÂÃ" yùúÞß-ïûü& 23ùúÞßýþEþc%ý ÿ!"#$%Ä&þ'E(û"ýþÂÃ)ò*0 + Û HI J©ÅÙa0,-n.E/012eÅ& E# '& ý3ÂÃ!ÑÒEWÓý 3 Âè©E|}Ø" k lÏd0+78EÔ45X6ý3Ô@Ëý3ÂÃ"w 7 ý3ÂÃ~8Ì9ÈÕA:gH);g& 2& à<=ÂÃ!-@Ë>? ùú" ( ûà <=@A K: / : B?ECDE Qw <=2F" òd H+ wÜ©@Ëw G& H@Ë6?ùú"I V <= ·»% JK H LM à NO E PQH;R& Þß<=ÂÃ~8Ì9S6?9>?"kl TÌU¨V<=L@ËWXHY÷Z["Þß \!L
! " # !$%& '()% * + , & . & / 0 0 1& %2$34 2%5$& 3%$2& %6& %33 !"#$!%&"6$%%)% '(" )*+,)*-.)/ -., , / 8 !9 : . / 1;, / 8 & 0 < 0 =& : >=& + 1 0123456#7
!"#$%&'()*"+ %?&?)*+,)*-.)/) YZ* [\]?,^v.+, _`ab e c v ® ab e c -.)/ ab²-.ÕÖ¢ def??g+,_`-h/i.v®-. j?k?,^v.+, _`ab e c v ® ab e c -.)/ ab²-.ÕÖ¢ l1¿?)0v,.,®?abmHv®-. ) yETnopq,Xrs* tuS?×v+,u®v®-. wxy?z{²-.v® §|j?)]+,}~Òfv®-. ¨?(v,®_`-ýDv® ??ab+, v®-. ?2Ò¡v+,+v® ? ²-.v® ku?a¯-.v® ±??-.v® Í? ²-.v® y?ab+,ÒAv®-. J?ab+,¬½v®-. d,?®8!+,Òfv®-. [+?C +,v,®_`v®-. ¡k¢?z{v.+,-.)/ £c¤?¥¦+,v,®_`Òfv®-.)/ £§§?ab+,Ò¡v® ab+,-.)/ j?¨?]¯-.ÕÖ¢ *?©?2Ò¡v+,+v®-. ªD?®8Ò×v®-. «¬?)*+,)*-.)/ ®Ð¯?]bv.+,_`¦°¯¬½v®-. ®±ä?²Sv,®_`ÒAv®-. e³´?µ¶v.+,_`Òfv®-. ·?\?u).¡+,e¸v,®_`e¸v®-. ¹~º?»±+,Òfv®-. LH¼?'(Q½¾v®-. ¿Àx?)*+,)*-.)/
K/ 1W " AKD K8 , G 8 "T < 3%$2 " X G 8 & 6% " I G & 6 )u-.ÏÐ 3%$2 _ 6 ÑÒ 6% ÓÒ 6 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