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上海高考作文佳作赏析:独一无二
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追求内心的修行塑造独一无二形象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追求内心的修行,塑造独一无二形象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个人形象的塑造,传统儒家主张通过自身的修为和努力,追求精神的完善和道德的提升,正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如今网络发达,社交媒体活跃,人们越来越关注外界对自己的观点,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说过:“你的形象就是你不在房间时,人们对你的评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文题解析】:首先,题目提到了传统儒家主张通过自身的修为和努力,追求精神的完善和道德的提升。
这告诉我们,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修身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基石,也是社会道德风尚的体现。
其次,题目提到了如今网络发达,社交媒体活跃,人们越来越关注外界对自己的观点。
这表明,在现代社会,个人形象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内在修养,还注重外在的评价和口碑。
最后,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名言:“你的形象就是你不在房间时,人们对你的评价。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形象在社交场合的重要性。
它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它们将影响别人对我们的评价。
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立意:1.个人修养与形象的关系:内在修养决定了我们的品质,而品质塑造了我们的形象。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内在修养。
2.网络时代个人形象的塑造: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形象不仅仅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还体现在虚拟世界中。
因此,我们要学会在网络世界中维护自己的形象,传播正能量。
3.社会评价与自我提升:我们应该关注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但不应完全依赖他人的看法。
通过自我反省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树立起独特的个人形象。
4.个人形象与社会责任:良好的个人形象不仅关乎个人的名誉和地位,更体现了社会责任。
09年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09年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篇一:2009全国卷(Ⅰ)满分作文:因材施教,发展自我】“因材施教”这是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思想。
成功需要汗水需要付出,但更需要对学习主体客观的分析与了解,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兔子是短跑冠军不会游泳,这是由它先天条件决定的。
而鸭子教练却逼着兔子、松鼠学游泳,功夫费了不少,但成效却不大!自己却还不明原因地而嚷嚷“成功的90%来自汗水。
加油!加油!”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例子,试想,如果那只兔子不但没有学会游泳,反而把跑步的本领也给忘了,那又该怎么办呢?有一篇文章曾写道:“不是任何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太嫩的竹子质地过于松软,无法吹出悠扬的笛声来。
但他们不是没有用了,它们还可以发挥自己柔性强的特点,还用做编竹席的材料!”倘若非要嫩竹做笛子,那想必是费力不讨好,别说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样勾起客居者的思想(乡)之情,恐怕是自己自娱自乐也显它声音太艰涩难听了吧!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材施教,辩证客观地看待人和物,而不是一个模板育人办事,这样才能突出每个人的个性,使其成为自己领域中的“爱因斯坦”、“毕加索”,而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庸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客观地分析我们的潜能,我们才能实现飞跃!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是否文理分科。
我想:作为一个学生当然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美好的愿望。
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个人爱好不同,目标和愿望不同,因此很难实行一个模板的教育方式。
让热爱文学、醉心于诗词歌赋的文学少年整天沉浸在物理、化学艰涩难懂的公式中,让精于严密推理的明日科学家整天哼吟着散发着发散性思维气息的散文长诗,这是多么难以想象!就像非得让陈景润写抒情诗,让李白研究数学公式一样,最后只能一心期望,终归要破灭!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的个性。
“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扬长避短让我们都成为自己世界的“爱因斯坦”。
2009-2017上海高考作文分析及范文

2009-2017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真题作文解析及范文2009年二写作70分28.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
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考点】作文题目要仔细思考的,尤其感觉最后一句话,想了一分钟其实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独一无二,不可无一=双重否定=独一不可有二=无二,所以说主题还是创新结合政治中提到的扬弃的概念,取百家之长,成一派风格。
所以作文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要创新,更要有创新的基础,没有临摹众家,没有画竹技巧,何来板桥体。
要给空谈创新的人以警示。
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这个作文题太难了,难就难在学生没有创新的意识,更没有创新的经历。
其实,这个题目应该并不难,其中心意思:做任何事情,不仅需要专业的基础,更要有自己的创新。
【优秀习作】贵在独创我从小喜欢集邮。
我看见邮票,就从信封上剪下来,贴到我的集邮本上。
据说,像我这样的中国的集邮迷,已经多达三亿。
在众多的集邮爱好者之中,北京的刘超是特殊的一位。
他不是泛泛的收藏邮票,而是把目光投向邮票上的帽子。
比如,“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中李时珍戴的帽子;“八一”纪念邮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帽子;关汉卿纪念邮票上关汉卿的帽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邮票上志愿军战士的帽子;杜甫纪念邮票上杜甫的帽子;儿童特种邮票那12个孩子戴着12种不同式样的帽子……他专门收藏这些跟帽子有关的邮票,接着他去查阅资料,去请教历史学家、戏剧家、文学家,深入研究帽子,透过邮票这小小的窗口,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帽子的演变史!他举办了《新中国邮票上的帽子》专题邮展,引起参观者莫大的兴趣。
我所感兴趣的不在于这邮展本身,而在于刘超独创的视角:他展出的邮票,都是普普通通的邮票,然而独具慧眼的他吹响了“帽子”邮票的“集结号”,产生了平中出奇、凡中显异的效果,成为三亿集邮爱好者中惟一的“帽子邮票专家”。
2009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800字 传承与创新

2009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800字传承与创新“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
如果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入一条死胡同。
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真理。
正如贾平凹在信中对小妹所说:“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
”“板桥体”与“扬州八怪”的其他艺术风格的诞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在那个压制人才发展、摧残人才天性的清王朝,“扬州八怪”用一种不合乎世俗审美标准的艺术风格,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高尚情操,是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于权贵的蔑视和抗争。
可以说,“板桥体”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是挣脱束缚,思想和心灵获得自由的象征,这也便是郑板桥作品的韵味所在。
后人如果模仿“板桥体”,只能有其形而无其神。
这样的作品,当然“不可有二”。
然而,许多人并不信奉这个原则。
当文学与时尚产生了关联,似乎文学创作也能产业化发展,作家也能按一个模子批量生产了。
书店里,占据“畅销书架”的一会儿是悬疑小说,一会儿又是通俗哲理。
花样总在翻新,却大都千篇一律。
那些书虽畅销一时,不久却被遗忘在角落,蒙上尘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垢,挂上蛛网。
马克思说过:“所有的价值最终都只剩下时间。
时间会滤去所有跟风的作品,最终只留下一部或几部体现时代精神,关注人类和人生的作品。
”这么说,我们是否就不要学习他人的作品了呢?当然不是。
那些肤浅的跟风之作,正是因为对文化艺术传承、研究不够,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落于俗套。
因此,传承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不仅艺术创作如此,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许多方面,都要传承与创新并重。
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外界的科技、文化等交流频繁,汲取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尝到了甜头。
但是现在,我国的创新实力却比较薄弱。
以独一无二为话题的作文_上海高考作文五篇精选

以独一无二为话题的作文_2020上海高考作文五篇精选篇一:独一无二的我我的右手掌心,有一颗小小的痣,当我发现的时候,心里一点也不开心,觉得怎么这么丑。
后来,冯老师告诉我手掌心里的痣,是代表上一辈子曾经和某个人约定了今生还要再度相守,为了重逢,于是在彼此手心作下了记号。
我听了好感动,怎么会这么浪漫呢?老师还告诉我,手心有痣的人聪明而不缺钱用,老来蛮有成就的呢!听说手掌有痣的人,是抓着星星出生的人,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下,我超级喜欢我这颗独一无二的痣了。
我还有一个特殊的绰号,叫做“阿凡达”,后来班上的一个男生偷偷告诉我:“因为你的鼻子跟阿凡达一模一样啊!”我听了差点没有昏倒,这也差太多了吧?别看我在家里是个爱哭鬼,笑点又很低,但在外头我可是一个威风凛凛的洽女生,很爱打男生,一点也不好惹。
这样“双面人”的个性,有人问我会不会太辛苦?我笑着说,哪里里会?我快乐的很,拥有这许多的独一无二,是我的骄傲,一点也不想跟别人换呢!篇二:独一无二的我上天创造了人类,但是因工匠手艺皆不同,于是就有着每一个人独一无二的特质。
与生俱来的个性与特质,和家庭的成员与构造都是无法改变的。
能接受它、喜爱它、包容它,这应该是我要去学习的。
我身体完好无缺,但是经常体弱多病,让父母担忧;我智能正常,但是经常漫不经心、忘东忘西;我手脚活动自如,但是常常摔得鼻青脸肿;我家人俱在,但是我常惹他们生气。
虽然种.种现象,代表着我是个幸福的人,但是我并没有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我不会去整容,因为爸爸妈妈给我已经是最好的。
我没有很聪明,但是我可以更努力;我没有很坏,但是我可以更乖、更听话;我没有很健康,但是我可以更爱惜自己。
自己的改变或许不多,只要肯努力不懈,纵使得不到赞赏,也可以让爱我们的人得到安心与欣慰。
我没有很好,但是我一直很知足。
老天给予我们外在的一切、拥有的一切虽然不能改变,但是我可以改变我的心念、我可以更努力,相信大家明天会更好。
篇三:独一无二的我我芸芸众生中之一,百草园中一棵不起眼的无名的草,地球不会因缺少我而停止转动,正如美丽的世界不会因缺少我而不完美,尽管我知道,我不是改写历史的那个人,但是我有颗年轻的心,梦是有的,我渴望成功,我不甘平庸一生。
高中满分作文:独一无二

高中满分作文:独一无二
我们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满分作文:独一无二,供大家参考。
高中满分作文:独一无二
人常说隶书给人的感觉太张扬,而楷书给人的感觉太拘泥。
而聪明的郑板桥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板桥体”。
歪歪斜斜而又错落有致,实属妙哉!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实为有理,我颇有同感。
不仅是书法界还是我们的社会,不是缺乏“郑板桥”,就是“郑板桥”仿品太多!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板桥体”,需要创新,而不是泛滥的空壳。
幼时学习书法,前期都是以临摹为主,刚开始练得很辛苦;直到后来,我才深究其意。
原来,学习别人的字体与风格是难,特别是要将那种字体与自己思想情感甚至你的笔法融于一体,然而,真正的境界在于练就你自己的风格,这就是难上加难。
学习多年,我仍还未成气候。
因此甚是佩服郑板桥这类的先驱。
然而,现在书法界中许多自称“书法家”的人,其实也与我的处境一样尴尬,只不过他们的“火候”比我更深罢了。
其实也缺少了他们的“个性”。
他们的“描摹”虽能形似,却不神似,也验证了“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道理。
又岂止书法需要“板桥体”,我们的社会也需要其注入。
在我们的作文界时常会闹出两个字“抄袭”。
如今书籍泛滥,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可有一两本“着作”。
然而,却有大部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为狼狈。
他们把名家的珍品抄袭一番,汇就一本书,却弄得个四不像。
所以说,真正有价值的、意境高的你也抄不像,不如开创自己的品牌,自力更生呗!
且说最近红爆一时的小沈阳,大家都被他的搞笑天赋所吸引。
小。
09年高考语文作文作文佳作赏评

山外有山”命题作文佳作赏评1、思想深刻,结构较好的作品山外有山人生,需要一种如山的庄重,如山的谦逊。
绵延青山,横亘于天地之间,上可穷达天籁,下可深探黄泉——山是如此气势雄壮而又厚重!但是,山的伟大正在于它的准则,深谙山外有山。
一方天地之间必有更高的山,我何意去争夺那虚名呢?守住自己一方水土,不荣、不辱、不惊、不喜,享受自己的林密涧幽。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锋芒毕露,只会招致无尽烦恼。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以为的强大实力,也许在别人眼中一钱不值。
君不闻,老子曾说:“夫唯有不争,方天下未有能争之与。
”学学那山吧!“懂得山外有山,方可安渡人生困苦。
禅宗六祖惠能,生于破落之家,少时逞勇好斗,横行乡里,自诩为一世豪杰。
后来他深谙佛法,懂得一切人生皆如梦幻电露,瞬失瞬现。
于是他潜心佛法,不再逐名争利,正因如此,他才能在轰轰烈烈的禅宗分裂运动中安然无恙,更因谦逊而与仇家一笑泯灭。
可见,谦逊是一种智慧,一种游离化外的智慧。
若惠能未收敛心性,岂不是早已横死,何来后曹溪宗之繁盛?跳出这井吧,天地并非如你想象之狭小。
南宋名将虞允文也曾是轻狂少年,但经他父亲点化后变得恭逊礼重,在困境中也不失色,最终濡须一战荡平十万金寇,名震天下。
心静才能激荡你的智慧,切勿让你的心被无用之欲望胀开。
想当高山的山往往会因根基不稳而崩灭。
懂得山外有山,方可成就人生辉煌。
古往今来的成功者,未有沾沾自喜于已有的成功而停止不前。
他们深知自己的发现对于无穷的知识来说,只是沧海一粟。
只有愚人才会为手中那微不足道的成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
爱迪生曾说:“我懂得越多,越为我的无知感到羞愧。
”的确,在自然面前,没有谁能称之为渊博。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潜心于自己的工作,哪管它淳名虚利。
李时珍穷首皓经四十年,方得《本草纲目》大成,面对天下盛誉,他只是笑了笑又回到他的药庐;王选独创激光排照技术,在鲜花与掌声中,他还是投身于自己钟爱的科研事业;乔丹一代飞人,独步于篮球场上,但他永远都在准备“被别人超越”;微软笑傲世界IT行业,但其掌门人并未夜郎自大,而是专心研发,说:“微软十八个月就会倒闭。
上海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点评与解读

上海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点评与解读
材料作文: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他自幼爱
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
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
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
直到后来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
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根据这段材料写
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点评:上海作文题未做任何要求,就很好写。
第一角度,郑板桥的这种书
法体是他独创,就是一种创新,考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写,结合现实也好,结
合自己曾经也有类似的经历也好等。
第二角度,可以写成议论文,书法艺术也好,或者是其他学科门类等,都要在继承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社会才能
进步。
不能简单的模仿,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能获得成功,否则就只能生活
在别人的影响下。
估计,这两个角度写的考生较多。
也可以剑走偏锋,谈郑板
桥这种书法体独一无二,但评判标准是否值得推敲?还可以谈到网络时代,写
书法的人少了,如何弘扬我国的传统艺术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一无二
人常说隶书给人的感觉太张扬,而楷书给人的感觉太拘泥。
而聪明的郑板桥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板桥体”。
歪歪斜斜而又错落有致,实属妙哉!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实为有理,我颇有同感。
不仅是书法界还是我们的社会,不是缺乏“郑板桥”,就是“郑板桥”仿品太多!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板桥体”,需要创新,而不是泛滥的空壳。
幼时学习书法,前期都是以临摹为主,刚开始练得很辛苦;直到后来,我才深究其意。
原来,学习别人的字体与风格是难,特别是要将那种字体与自己思想情感甚至你的笔法融于一体,然而,真正的境界在于练就你自己的风格,这就是难上加难。
学习多年,我仍还未成气候。
因此甚是佩服郑板桥这类的先驱。
然而,现在书法界中许多自称“书法家”的人,其实也与我的处境一样尴尬,只不过他们的“火候”比我更深罢了。
其实也缺少了他们的“个性”。
他们的“描摹”虽能形似,却不神似,也验证了“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道理。
又岂止书法需要“板桥体”,我们的社会也需要其注入。
在我们的作文界时常会闹出两个字“抄袭”。
如今书籍泛滥,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可有一两本“着作”。
然而,却有大部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为狼狈。
他们把名家的珍品抄袭一番,汇就一本书,却弄得个四不像。
所以说,真正有价值的、意境高的你也抄不像,不如开创自己的品牌,自力更生呗!
且说最近红爆一时的小沈阳,大家都被他的搞笑天赋所吸引。
小沈阳却实在是别出心裁,独树新枝,但是小沈阳可有一,却不可有二。
有一,可谓之新潮,有二,有三则不然,不仅大大削减了其新意,还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这可就不讨好了。
因此,无论怎样,我们的社会都需要“板桥体”,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更丰富的元素,就像字体一样。
“板桥体”不仅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既不可太张扬,也不可太拘泥,要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才适度、中和。
要根据自身条件,打出自我的天地,勇于创新,塑造独一无二的个性。
放眼未来,希望我们的社会将会有更多不同的“板桥体”,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
轻松舞出自己的舞台!
[点评]考生对材料的理解紧扣提倡创新、发展个性这一主题,足见其有阅读提炼能力。
开篇对楷书和隶书特点的评价,自然引出作文材料,足见其对材料的处理能力。
正文由“板桥体”的“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开去,写到了幼时学习书法“描摹”的感受、写作界的“抄袭”、小沈阳的搞笑新潮,这一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议论,足见其有认识事理的思想素质。
虽然语言表达尚待锤炼,但作为考场作文功底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