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压计算表

合集下载

通风风压计算表-(容易)不打印

通风风压计算表-(容易)不打印

通风风压计算表反风
风路 编号 1 起止点 井巷名称 引风道 回风斜井 +1865m回风石门 +1866m联络巷 K7 通风、行人上山 +1890m行人石门 行人井 小计 局部阻力(15%) 总计
b
支护 方式 砌碹 砌碹 锚喷 锚喷 锚喷 锚喷 锚喷
阻力系 数α 0.008 0.008 0.010 0.010 0.010 0.010 0.010
净断面 S(m2) 5.4 6.4
2 8 风阻(N*S /m )
井巷 0.031 0.076
合计
调整后
风量 Q(m3/s) 20.0 8.0
风速V(m/s) 实际 3.704 1.250 允许 12 8
风压 (Pa) 12.484 6.4 6.4 5.4 5.4
0.320 0.124 0.081 0.053 0.046 0.032 0.005 0.768
风压计算表反风(行人井) 风压计算表反风(行人井)
净断面 2 S(m ) 5.4 5.4 5.4 6.4 6.4 5.4 6.4
2 8 风阻(N*S /m )
井巷 0.005 0.065 0.037 0.202 0.028 0.125 0.063 0.189
合计
调整后
风量 Q(m3/s) 9.2 9.2 9.2 9.2 9.2 9.2 9.2
8.0 8.0 8.0 8.0 8.0 23.0 23.0
1.818 1.270 1.250 1.250 1.250 4.259 4.259
8 0.25~4 8 8 8 15 15
20.51 7.93 5.21 3.39 2.95 16.74 2.39 76.48 7.65 84.12
213 60 201 131 114 70 10

风荷载

风荷载

3.4 风荷载计算本工程位于城郊,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风荷载可按下式计算:w k=βz∙μs∙μz∙w0(3-10)式中βz—风振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w0—基本风压。

风振系数βz=1.0,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根据各楼层处高度可按《荷载规范》查的,基本风压w0=0.35kN m2⁄。

各楼层处风荷载P i=w ik∙ℎi∙b i,第i楼层处受风面的高度ℎi取计算楼层上下层层高各半,顶层取至女儿墙墙顶。

楼层出受风面的宽度b i取6m。

只考虑轴线○5一榀框架。

计算过程见下表。

表3-1 风荷载作用下各系数计算表层次βzμs Z(m) μz w0(kN mm2⁄) hi(m) b i(m) P i(kN)5 1.0 1.316.95 1.18 0.35 2.55 6.0 8.21图3-22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计算简图D值法计算风荷载作用下内力:一般层k=∑i b2i c ,α=kk+2,底层k=∑i bi c,α=k+0.5k+2,柱子的抗侧移刚度D =α12i c h j2,计算结果如下表:表3-2 框架柱抗侧移刚度计算表层次 柱的类型 kα D (kN m ⁄)2~5层 中柱 (1根) 2.44 0.550 1.884×104 边柱(2根) 1.22 0.379 1.298×104 底层中柱(1根) 3.15 0.709 1.138×104 边柱(2根)1.570.5800.931×104注:∑i b 指框架梁线刚度之和,i c 指柱子的线刚度,k 指框架梁柱线刚度比,α指柱侧向线刚度降低系数。

3.4.1 各楼层风荷载剪力计算风荷载作用下各层剪力可按公式3-11计算: V jk =D jk∑D jk mk=1V j (3-11) 式中 V jk —第j 层第k 柱所分配到的剪力; D jk —第j 层第k 柱的侧向刚度D 值; m —第j 层框架柱数;V j —第j 层框架柱所承受的层间总剪力。

风力等级风速对照表和计算公式

风力等级风速对照表和计算公式
0-0.2
0-0.0025


1
软风
1-5
0.3-1.5
0.0056-0.014
烟能表示方向,但风向标不动
微波
2
轻风
6-11
1.6-3.3
0.016-0.68
人面感觉有风,风向标转动
小波
3
微风
12-19
3.4-5.4
0.72-1.82
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小波
4
和风
20-28
5.5-7.9
1.89-3.9
66.42-85.1
陆上极少见,摧毁力极大
海浪滔天
风级风压风速对照表
计算公式:
风力(即风压)
其中v=风速m/s,b=风级
例题:每秒20米的风速等于多大风力
所以b^3=(v/0.836)^2=(20/0.836)^2≈23.9^2=571.21两边开立方得:b≈8.29每秒20米的风速8级风
能吹起地面纸张与灰尘
轻浪
5
清风
29-38
8.0-10.7
4-7.16
有叶的小树摇摆
中浪
6
强风
39-49
10.8-13.8
7.29-11.9
小树枝摇动,电线呼呼响
大浪
7
疾风
50-61
13.9-17.1
12.08-18.28
全树摇动,迎风步行不便
巨浪
8
大风
62-74
17.2-20.7
18.49-26.78
风力等级风速对照表和计算公式
风级、风速、风压对照表(机构与结构设计参考)
WindscaleandWindspeed,Windforcelist(fordesigned)

风荷载计算(Excel表格)

风荷载计算(Excel表格)

0.35 0.3 0.55 0.4 0.45 0.4 0.4 0.4 0.55 0.4 0.4 0.4 0.55 0.55 0.55 0.6 0.55 0.6 0.5 0.55 0.45 0.6 0.55 0.65 0.55 0.65 0.5 0.5 0.45 0.4 0.55 0.65 0.55 0.5 0.45 0.55 0.65
1.54
1.64 1.83
40
1.52
1.60 1.77
50
1.51
1.58 1.73
60
1.49
1.56 1.69
70
1.48
1.54 1.66
80
1.47
1.53 1.64
90
1.47
1.52 1.62
100
1.46
1.51 1.60
150
1.43
1.47 1.54
200
1.42
1.44 1.50
广州 汕头 深圳 湛江 桂林 柳州 梧州 南宁 北海 海口 三亚 绵阳 成都 内江 涪陵 遵义 贵阳 大理 昆明 丽江 118
0.5 0.8 0.75 0.8 0.3 0.3 0.3 0.35 0.7 0.75 0.85 0.3 0.3 0.4 0.3 0.3 0.3 0.65 0.3 0.3
6.0 m
(KN/m2),按 1.67 1.674
>
(KN/m 2)
1.0 0(K
对于平坦 或地稍面有粗起糙 度可分为
A
B
C
D
2 B
石 邢 张 承 秦 唐 保 沧 大 太 阳 临 包 呼 通 阜 朝 锦 鞍 沈 本 营 丹 大 四 长 吉 通 齐 鹤 绥 佳 哈 牡 德 烟 威

设计抗风压值与台风级别对应表

设计抗风压值与台风级别对应表

台风等级与风压窗户有内外之分,假如是外窗,要计算抗风压性能4 级能抗多大风力,还需要其他参数,只能给公式你自己计算:计算方法:1. 计算围护结构风荷载标准值:Wk = βgz μsl μzw o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7.1.1-2 )式中:Wk 为风荷载标准值(KN/㎡)Βgz为高度z 处的阵风系数(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5.1 )μsl 为局部风压体型系数(建筑结构荷载规范41 页取1.8 最大值)μz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2.1 )wo 基本风压值(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表D4 中50 年一遇)2. 作用在建筑玻璃上的风荷载设计值:W = yw Wk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5.1.1 )式中:W 为风荷载设计值(Kpa)(根据其计算结果查抗风压性能分级表,确定抗风压等级)yw 为风荷载分项系数取1.4Wk 为风荷载标准值(根据1 式计算的值)2、台风等级与风压关系?台风等级与风压差的大小有关。

3、台风等级与风压值如何对应?台风,中心风速32.7-41.4 米/秒,12-13 级风力强台风,中心风速41.5-50.9 米/秒,14-15 级风力超强台风,中心风速=〉51 米/秒,16 级以上14 级台风属于强台风,风速为41.5 ~ 46.1 米/秒强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强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 米/秒以上,甚至在60 米/秒以上。

据测,当风力达到14 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1700-2000 公斤(也就是说,如果你在车里,车的受风面积在一平方米以上、重量在1.7 吨以下的话,车子会被强风吹跑)。

暴雨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

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 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 毫米。

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

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隧道施工通风计算

隧道施工通风计算

隧道施工通风计算妹子娘冲斜井长2686m ,大里程最长达1100m ,其压入式通风距离最长可达3736m 。

以妹子娘冲斜井大里程方向作为控制标准,若此工作面能达到要求,则其余工作面均可。

4.3.1 计算参数表4.1 通风计算参数计算参数 符号 量值 计算开挖断面积 S 130.19 m 2 一次开挖最大长度 L p 3.5m 一次爆破用药量 G 319.97kg 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m 150人 内燃机功率 N 173kW 洞内最大内燃机数量n 7台 通风管直径 Φ 1.8m 风管百米漏风率 P 100 1.25% 漏风系数 P 0.019 风量备用系数 k 1.15 炮烟抛掷长度 L S78.79m 空气密度 ρ1.2kg/m 3 风管弯曲处曲率半径R50m风管拐角 α 120o转弯管道风速 v s 20m/s 风管直径 D1.8m风道摩擦阻力系数γ423310/kg s m -⨯⋅风道长度L3736m4.3.2 需风量计算(1)需风量的计算风量计算从四个方面予以考虑,即按洞内要求最低风速计算得Q 1;按洞內最多工作人员数计算得Q 2;按排除爆破炮烟计算得Q 3;按稀释内燃机废气计算得Q 4。

1) 最低风速需风量1Q160Q v s =⨯⨯(4-1)式中:1Q ——最低风速需风量v ——《铁隧规》要求最小风速,取0.15m/s60——1min=60s2) 按洞内最多工作人员数计算得2Q2Q q k m =⨯⨯(4-2)式中:2Q ——隧道内作业人员总需风量q ——一般标准每人每分钟需要新鲜空气量3m 3/人 3) 按排除爆破炮烟计算得3Q (4-3)又有1s v s L =⨯ (4-4) 2v a G =⨯ (4-5) 15/5s L G =+(4-6)式中:3Q ——排除爆破烟尘需风量1v ——每次爆破产生的炮烟体积2v ——每次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a ——单位重炸药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换算成的CO 体积,取0.04m 3/kg 100k ——允许浓度值,取100ppm4) 按稀释内燃机作业废气计算得4Q401ni Q k N =⨯∑(4-7)式中:4Q ——内燃机械作业所需风量0k ——单位功率内燃机作业所需风量,取3m 3/(min.kW )5) 隧道需风量Q 计:{}1234max ,,,Q Q Q Q Q =计(4-8)故正洞工作面需风量由稀释内燃机作业废气控制,需风量为: (2)考虑漏风的风量计算通风机的供风量除满足上述计算的需要风量外,还应考虑漏失的风量(风管最长状态下的漏风系数)。

风力、等级、风速对照表和计算公式.doc

风力、等级、风速对照表和计算公式.doc
陆上极少见,摧毁力极大
海浪滔天
风级风压风速对照表
计算公式:
风力(即风压)
其中v=风速m/s,b=风级
例题:每秒20米的风速等于多大风力?
所以b^3=(v/0.836)^2=(20/0.836)^2≈23.9^2=571.21
两边开立方得:b≈8.29
每秒20米的风速8级风
狂浪
9
烈风
75-88
20.8-24.4
27.04-37.21
建筑物有小损
狂涛
10
狂风
89-102
24.5-28.4
37.52-50.41
可拔起树来,损坏建筑物
狂涛
11
暴风
103-117
28.5-32.6
50.77-66.42
陆上少见,有则必有广泛破坏
狂涛
12
飓风
>117
32.7-36.9
66.42-85.1
轻浪
5
清风
29-38
8.0-10.7
4-7.16
有叶的小树摇摆
中浪
6
强风
39-49
10.8-13.8
7.29-11.9
小树枝摇动,电线呼呼响
大浪
7
疾风
50-61
13.9-17.1
12.08-18.28
全树摇动,迎风步行不便
巨浪
8
大风
62-74
17.2-20.7
18.49-26.78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阻力甚大


1
软风
1-5
0.3-1.5
0.0056-0.014
烟能表示方向,但风向标不动
微波

建筑风荷载计算

建筑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为:0k z s z w w βμμ=,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为:0W z s z P w A βμμ= 式中:W P -作用于框架节点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KN) z β-风振系数s μ-风荷载体型系数 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w -基本风压(KN/㎡)A -一榀框架各层节点受风面积(㎡)本建筑基本风压为:200.3/w KN m =,由《荷载规范》得,地面粗糙为C 类。

s μ风荷载体系系数,根据建筑物体型查得 1.3s μ=。

z β风振系数,因结构总高度H=21.128m<30m ,故 1.0z β=。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μ查《荷载规范》表7.2.1。

一榀框架各层节点受风面积A 计算,B 为3.3 3.9() 3.622m +=, h 取上层的一半和下层的一半之和,屋面层取到女儿墙顶,底层取底层的一半。

底层的计算高度从室外地面取()mm 45003004200=+。

一层: 24.5 3.9() 3.615.1222A m =+⨯= 二层: 23.9 3.9() 3.614.0422A m =+⨯=三层: 23.9 3.9() 3.614.0422A m =+⨯=四层: 23.9 3.9() 3.614.0422A m =+⨯=五层:23.9(1.50) 3.612.422A m =+⨯=计算过程见表所示:欠左风、右风荷载受荷简图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见表表7-1 纵梁线刚度计算表表7-2 柱线刚度Ic 计算表7.2.2 侧移刚度D 值计算 考虑梁柱的线刚度比,用D 值法计算柱的侧位移刚度,表7-4 柱侧移刚度计算表2~5层柱D 值计算2~5层柱D 值合计:D ∑=1.572+1.572=3.144KN/m底层柱D 值计算低层柱D 值合计:D ∑=1.612+1.612=3.224KN/m 7.2.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位移的计算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可按下式计算,即jj ijV u D∆=∑式中:j V -第j 层的总剪力;ij D ∑-第j 层所有柱的抗侧刚度之和;j u ∆-第j 层的层间位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