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文言文古今同形异义词2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常考古今异义词汇总200个

常考古今异义词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行装。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古义]无,没有[今义]微小、较少。
3.东面而视。
【东面】[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
4.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
【面目】[古义]面部;[今义]面貌。
5.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至于】[古义]到了,达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古义]专家、学者,内行的人;[今义]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7.再拜奉大将军足下【足下】[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脚下面。
8.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怀抱】[古义]胸襟、抱负,思想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9.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随化】[古义]“听任自然的安排”,随,“依附”;化,“造化、自然”;[今义]随从变化。
10.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古义]骄傲;[今义]尽情。
11.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势12.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今义]肆无忌惮。
13.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4.吾从(之)而师之【从而】[古义]两个词,“从”是“跟从”,“而”是连词;[今义]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15.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很多人。
1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用不着。
1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所以】[古义]①缘故(名词)。
②表示原因的虚词。
③用来,靠它来,表凭借。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心】[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19.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20.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尘埃】[古义]监狱;[今义]尘土。
【高三备考】常见古今同形异义词归纳

常见古今同形异义词归纳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义:感,感动;激,奋激,激发。
今义:深深的感谢。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出师表》)古义:卑,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
常用作谦词。
今义:品质恶劣。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烈士,有节气有抱负的人。
今义:为革命或人民利益而英勇牺牲的人。
吾祖死于是..古义:于,介词.“在”;是,代词,此。
今义:承接连词。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古义:哪里用担忧;担忧什么。
今义:不必做,犯不着。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古义:山川阻隔。
今义:把持独占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今义:出路的境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选择关联词。
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古义:交接、交错。
今义:与运输有关的。
便可作婚姻..。
(《孔雀东南飞》古义:男女结为儿女亲家。
今义:结为夫妻。
可怜..体无比。
(《孔雀东南飞》)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
至于..暴矣。
(《诗经·氓》)古义:复合连词,另提一件事。
今义:副词,事实与所说的一样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古义..:饱的样子。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的相符。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明年..秋(《琵琶行》)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第二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因此作。
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古义:奔突而出今义:多指鼓起来或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副词。
著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古义:容貌今义:色彩。
整顿衣裳起敛容。
(《琵琶行》)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姬古义:年龄大。
今义:长兄,长子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刚才今义:介词和方位名词。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高考语文知识总复习文言文常用实词古今异义

高考语文知识总复习文言文常用实词古今异义学习古文的时候,你最痛恨的是什么?没错,通假字。
什么是通假字。
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
是不是呢?通假字就是古代作品中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文字。
就是用相同的音代替。
有很多古代文言实词古代的意思跟现代差别很大,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熟记于心。
本文带领大家一起复习有哪些的这样的古代文字。
通假字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
通假基本上是同音代替。
可分为完全同音、声母相同、韵母相同。
辨别通假字要注意:通假有固定,不能随意与某个音同音近字通假,如“倍”与“背”通假,但不和“备”、“被”通;甲字通乙字,不能倒过来乙字通甲字,如“县”可通为“悬”,反之则不行;有的字在现代汉语中读音读不同,但古音相同,如“趣”通“促”,现代汉语中不同音。
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以单音词居多,白话文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文言文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白话文的一个双音词,如“妻子”、“指示”、“地方”等。
也不要把双音词拆成单音词来理解,如“布衣”、“太息”、“社稷”等。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
要理解一个词在文段中的确切含义,就要具备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的知识。
所谓本义就是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比喻义是用打比喻的方法形成的新的词义。
如“畔”本义是“田界”,田界在田的旁边,所以旁边的意思也叫畔,如“河畔”,这是“畔”的引申义,又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后来有些诗文中用来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力,这是比喻义,现在又转化为贬义。
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如“我有亲父兄”中的“父兄”只有“兄”的意义。
古今异义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
词义缩小如“谷”,原来是谷类的总称,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专指稻子。
最新-高考语文 文言文古今同形异义词(二)素材 精品

中学文言文古今同形异义词(二) 21.逢迎今义:奉承、拍马古义:迎接例如: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孔雀东南飞》)22.夫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个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烛之武退秦师》)23.改错今义:改正错误古义:改变措施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离骚》)24.感激今义:深深的感谢古义:感;感动;激,奋激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25.根本今义:事物最重要的部分古义:树根例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26.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的委婉说法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27.供养今义:动词,供给长辈或年长的人生活所需古义:名词,供人享用的东西例如:事力劳而供养薄。
(《五蠹》)28.孤立今义: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古义:孤零零的一个人例如: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
(《报任安书》)29.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古义:①先例,旧事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②所以,事情……例如: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察今》)30.果然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所料相符古义:饱足的样子例如:适莽苍者,三飡而后反,腹犹果然。
(《逍遥游》)31.豪杰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②英雄人物。
例如: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伶官传序》)32.何苦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33.横行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权势做坏事古义:纵横驰骋例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34.会计今义:会计,管理财务计算的人;读kuàijì古义:会,聚会;计,商议。
读huìjì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
今:鼻涕)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
今:货币)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袒露一只臂膀。
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
今:称中医医生)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投击。
今:拿着)10、股:断其左股。
(古:大腿。
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鸿门宴》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6、所以: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高考复习:古今同形异义

古今同形异义一、什么叫古今异义?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古今异义的种类:1.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
“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
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母亲。
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
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2.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
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
“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妻,与“丈夫”相对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古义:因此写作。
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高考复习专题四之文言文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高考复习系列专题六文言文复习——通假字、古今异义一、高中常见通假字梳理1. 昂其直2. 臣愿奉璧往使3. 将军禽操4. 属予作文以记之5. 四支犹温,一目未瞑6.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7. 五万兵难卒合8.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9. 距关毋内诸侯10. 君子生非异也11.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1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13. 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14.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5.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16. 召有司案图17. 被明月兮佩宝璐18. 顷之,烟炎张天19. 张良出,要项伯20.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1. 令将军与臣有郤22. 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23.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4. 至莫夜月明25. 愿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6. 窥谷忘反27.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28. 或师焉,或不焉29. 暮霭沈沈楚天阔30.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31.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32. 屈平既绌33. 今王田猎于此34. 曾益其所不能35 一尊还酹江月36 乃瞻衡宇37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8 夙遭闵凶39 五万兵难卒合40 尊则振龙42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43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44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45 其次诎体受辱46 见狱吏则头枪地47 网罗天下放失所闻48 终老不复取49 刑于寡妻50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51 而御六气之辩52 小知不及大知53 乃今张仪佯去秦,厚璧委质事楚54 使臣奉壁,拜送书于庭55 与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56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二、古今异义词:1.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却看妻子愁何在3.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4.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入河中6.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7. 自言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8.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9.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10.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11. 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12.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13.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山东豪杰遂并起14. 旦日,卒中往往语…15.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16.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7.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18. 大都不过三国之一19.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1. 天子春秋鼎盛蝼蛄不知春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22.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王顾左右而言他帅左右登牙城拒战23.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24.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25. 可以已大风26.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部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2、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23、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古今同形异义词2
文言专题
0111 2057
文言文古今同形异义词2
51.可以
今义:能够古义:可,可以;以,凭,靠
例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52.口舌
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古义:口和舌,代指语言
例如: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53.空中
今义:天空中
古义:中间是空的
例如: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石钟山记》)
54.空文
今义:说空话的文章;有名无实的规章条文
古义:文章
例如: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也。
(《报任安书》)
55.来信
今义:寄来或送来的信件
古义:来送信的人,信使,这里指媒人
例如: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孔雀东南飞》)
56.牢笼
今义:关鸟兽的地方;骗人的圈套;束缚,束缚人的事物
古义:包罗,概括
例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愚溪诗序》)
57.老大
今义:长兄,长子,船老大
古义:年龄大
例如: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
58.烈士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例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59.美人
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歌伎、宫妃
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60.明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古义:第二年
例如: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
61.模拟
今义:模仿古义:想象,揣摩
例如: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模拟得之。
(《与妻书》)
62.南面
今义:南边
古义:面南而坐,(称帝)
例如: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63.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
古义:妻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
64.其实
今义:实际上(副词)
古义:①它的果实
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
②那实际情况
例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赤壁之战》)
65.前进
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
例如: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66.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67.勤恳
今义:勤劳而踏实古义:殷勤恳切
例如: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报任安书》)
68.秋天
今义:四季之一,秋季古义:秋季的天空
例如: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9.去就
今义:担任或不担任职务
古义:舍生就义
例如: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报任安书》)
70.然而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古义:这样,可是(却)……
例如: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71.人情
今义:应酬送礼,情面、情谊古义:①人的常情
例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论贵粟疏》)
②人心、世情
例如: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原君》)
72.人物
今义: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古义:人和货物
例如: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货殖列传序》)
73.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
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
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74.孺子
今义:小孩子
古义:年轻人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勾践灭吴》)
75.扫除
今义:清除肮脏的东西;除去有碍前进的事物
古义:打扫台阶
例如: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
(《报任安书》)
76.山东
今义:山东省
古义:①指战国时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例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
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例如:晋兵先下山东。
(《史记·晋世家》)
77.伤心
今义:内心痛苦
古义:心灵受到损伤
例如: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
(《报任安书》)
78.稍稍
今义:稍微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79.审问
今义:审讯
古义:详细地询问
例如: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问说》)
80.师徒
今义:师父徒弟
古义:指军队
例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勾践灭吴》)
81.使者
今义:奉使命办事的人
古义:送信的人
例如: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
(《祭十二郎文》)
82.是非
今义:①事理的正确与错误;②口舌
古义:这不是
例如:是非贿得之。
(《记王忠肃公翱事》)
83.首领
今义:本指头和脖子,现多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古义:指头颅
例如: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
(《五人墓碑记》)
84.束手
今义:没办法
古义:捆起手来,意思是投降
例如: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之战》)
85.树立
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事情)
古义:做出的业绩和从事的职业
例如:何也?素所树立使然也。
(《报任安书》)
86.虽然
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词
古义: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
例如:虽然,董、聂不足道也。
(《谭嗣同》)
87.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
例如: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
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88.条理
今义:思想、言语、文字的层次;生活、工作的秩序
古义:指具体措施、办法
例如: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
(《谭嗣同》)
89.童子
今义:男孩儿,儿童
古义:童生,科举考试读书人没有考中秀才之前均称童生
例如: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促织》)
90.同志
今义:革命群众的互称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例如: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
(徐光启《甘薯疏序》)
91.痛心
今义:极端伤心
古义:在内心痛恨
例如:吴之民方痛心焉。
(《五人墓碑记》)
92.突出
今义:超过一般
古义:突然出击
例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
93.往往
今义:常常
古义:处处
例如: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94.文采
今义:文艺方面的才华
古义:文章
例如: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报任安书》)
95.无赖
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古义:①胡作非为
例如: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段太尉逸事状》)
②活泼好玩
例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
96.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97.牺牲
今义:为正义而死
古义:作祭礼的牲畜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98.戏弄
今义:耍笑捉弄,拿人开心
古义:“戏”是“游戏”“开玩笑”,“弄臣”是君主身边狎近宠爱之臣
例如: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99.形成
今义: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
古义:“形”是“形势”,“成”是今天的“形成”
例如:……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之战》)
100.下车
今义:从车上走下来
古义:指官吏初到任
例如: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
(《张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