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优8377在麻阳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特优73” 超高产栽培技术共4页word资料

“特优73” 超高产栽培技术共4页word资料

“特优73” 超高产栽培技术邵武市是国家和福建省的商品粮基地县,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36万多亩。

近年来“特优73”作为我市超高产栽培组合,面积逐年扩大,2013年该组合在我市推广面积达21000多亩,在水北镇作单晚建立超高产栽培面积2200亩,获得得全面丰收。

现将“特优73” 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产量表现该组合2013年在我市水北镇作单晚建立超高产栽培面积2200亩,经过7个点实割验收,最高亩产为633公斤,最低亩产为512公斤,平均亩产553.52公斤,比汕优63增产10.48%。

二、特优73的特征特性特优73系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龙特浦A与明恢73配制而成,品审定编号:闽审稻2001010。

1.农艺性状:特优73主茎总叶片数17叶,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茎杆粗壮弹性好,抗倒性中,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

一般株高110-120cm,穗长25-26cm,穗形紧凑,无芒,一般每公顷有效穗270-300万,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8-29g。

2.熟期适中:做中稻全生育期150d左右,与汕优63相同,做连晚全生育期130d左右,比汕优63迟2-3d。

在我市作单晚稻栽培,一般的播种时间在4月20--25日,插秧的时间在7月20—25日,达到齐穗的时间是8月20日左右,成熟的时间是9月中下旬。

3.抗逆性:该组合在我市以种植表现出耐肥性好,抗倒伏,适应性广,适合各种类型田块种植,抗稻瘟病能力优于汕优63,稻曲病轻。

4.米质: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其糙米率82.2%,精米率75.6%,整精米率57.1%,粒长6.5毫米,长宽比2.7,垩白率62%,垩白度11.2%。

其中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碱消值、蛋白质含量六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

三、特优73超高产栽培技术特优73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水稻,它具有穗大粒多的特点,但这种水稻具有的分蘖力相对较差。

优质水稻川优8377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优质水稻川优8377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优质水稻川优8377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壮秧培育。

水稻川优8377播种日期应根据当地气候环境而定,海拔350 米以下的地区建议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海拔350~600 米的地区建议在3月中下旬播种,海拔600 米以上地区建议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播种方式可因地制宜选择旱育秧或湿润育秧,注意稀播培育壮秧,灌水覆膜增温预防低温寒潮。

2.合理密植。

苗龄40天左右移栽,每亩栽插密度建议在1万窝左右,可采用机插、宽窄行或等行距手插,每窝2粒谷苗。

3.科学施肥。

①底肥:每亩稻田用25千克复合肥(15-15-15),结合整地或移栽前一周施用。

②分蘖肥:每亩稻田用5千克尿素,秧苗返青后施用。

③拔节肥:每亩稻田用3千克尿素、3千克氯化钾,拔节期晒田复水时施用。

④粒肥:每亩稻田1千克尿素,破口期根据田间叶色酌情施用。

4.节约灌水。

分蘖前期:浅水灌溉,分蘖早生快发;拔节之前:“够苗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跑马水”灌溉,促大穗;灌浆结实期:保持田面湿润,养根保叶。

5.病虫害高效防治。

密切关注地方植保部门的情报,着重防治稻瘟病、螟虫和稻飞虱。

①稻瘟病:一般在破肚至抽穗始期和齐穗期亩用75%三环唑30克加40%稻瘟灵150毫升;或亩用富士一号80毫升加75%丰登20克;或亩用75%稻士可湿性粉剂20~25克预防2次。

②螟虫:一般在分蘖盛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各防治1次。

每亩可用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48%乐丝本乳油80毫升,手动喷雾器兑水50千克喷雾;机动喷雾器兑水15千克喷雾。

可兼治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蝽蟓、稻蝗等。

③稻飞虱: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防治。

可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克,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0~50克,兑水50千克均匀喷雾。

6.推广注意事项。

①大面积推广水稻川优8377的地区,每个有中稻种植的乡镇应建立示范点,示范点尽量安排在场镇、大路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

Y两优837在龙山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Y两优837在龙山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Y两优837在龙山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周作义;向军;田红霞;张军【摘要】Y两优837在龙山种植表现株高适中,分蘖力强,穗大粒多,耐肥抗倒,丰产性好.生产中采取培育壮秧,宽窄行栽培,重施穗肥等关键技术,百亩示范平均亩产806.2 kg.【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3页(P161-163)【关键词】Y两优837;种植表现;栽培技术【作者】周作义;向军;田红霞;张军【作者单位】湖南省龙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龙山 416800;湖南省龙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龙山 416800;湖南省龙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龙山 416800;湖南省龙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龙山 416800【正文语种】中文Y两优837,由衡山县农业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联合选育。

产量表现:2013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00.31 kg,比对照增产7.01%,增产效果极其显著。

2015年由湖南省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12,品种来源:Y58s/r837。

2015年引进龙山县作中稻百亩高产示范,平均亩产806.2 kg,现将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示范地选择在龙山县石羔镇甘比村2组,海拔488 m,地理位置:东经109°28′,北纬29°32′。

实施面积为108.6亩。

境内地势开阔,阳光充足,排灌方便,肥力上等。

2.1 产量2015年9月12日,受农业部科教司委托,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科教处组织有关专家对该示范片进行测产验收,示范片水稻生长平衡,青秆黄熟,没有明显病虫害,最高亩产814.0 kg,平均亩产量806.2 kg。

2.2 生育期2015年4月6日播种,5月6日移栽,7月28日始穗,8月2日齐穗,9月8日成熟,全生育期155天。

2.3 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08.9 cm,总叶片数15.5叶。

株型较紧凑,叶片直立不披;分蘖期叶色浓绿,孕穗期叶为绿色;剑叶长33.92 cm、宽2.33 cm。

科优8377在麻阳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科优8377在麻阳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科优8377在麻阳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优质杂交中稻新组合科优8377的特征特性,从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定量控苗、均衡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对科优8377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科优8377;麻阳;高产;栽培技术科优8377是武汉金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用自选不育系金科1A和自选恢复系R8377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组合,2006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国审稻:2006035),2009年在麻阳县谭家寨乡、岩门镇作中稻种植栽培,种植面积共1 05hm2,每公顷平均产量1.05万kg,最高产量达1.20万kg。

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科优8377在2004-2005年2a的区试中,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3%;2005年生产试验比对照汕优63增产8.89%,比对照II优725增产8.14%;2007年参加湖北省京山高产栽培每公顷平均产量达1.20万kg。

1.2稻米品质整精米率60.20%,粒长7.20mm,长宽比3.30,垩白粒率27%,垩白度4.70%,透明度一级,碱消值5.50,胶稠度53mm,直链淀粉22.40%,均达国家优质稻谷三级标准。

1.3农艺性状科优8377组合4月5日播种,5月4日移栽,7月15始穗,8月20日成熟,全生育期135d。

株高123.80cm,穗长27cm,每穗总粒17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9g。

稻瘟病平均抗性3.60级,白叶枯病抗性7级。

2在麻阳县的种植表现2.1抗倒性强科优8377株型比较理想,叶色深绿,茎秆粗壮,剑叶上挺,抗倒性好,通风透光好,病害少。

2.2熟性好属中穗大粒型组合,剑叶中长直立,库源比较协调,籽粒饱满,熟期转色好,成熟期青枝蜡秆,叶青籽黄。

2.3熟期适宜麻阳县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d。

2.4产量高该组合生长旺盛,源大库大,穗粒重比较协调,采用中高肥水平栽培,可获得高产。

杂交稻新组合科优8377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新组合科优8377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 1 年第 1 期 01 2
农艺学
杂 交稻 新 组合 科 优 8 7 3 7的特 征 特性 及 高产 栽培 技 术
邹 征慧
( 福建 省建 阳市 麻 沙 镇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站 , 建 建 阳 3 4 0 福 5 24)
摘 要 介 绍杂 交稻新 组合 科优 8 7 3 7的特征 特性 以厦 高产 栽培技 术 , 包括 播 种 、 密植 、 肥 、 施 管水 、 虫 害防治 等方 面 内容 , 病 以为 其 高产 提 供 参考 。 关 键 词 科 优 8 7 特 征 特 性 : 培 技 术 3 7: 栽 中图分类 号 ¥ 1. 1 文献标 识码 B 5 1 2 文 章 编 号 10 — 7 9 2 1 )2 0 6 一 l 0 7 5 3 (0 1 1— 0 3 O
该组 合在 国家 稻瘟 联 合鉴定 ( 上杭 点 )鉴 定叶 瘟 3级 , : 穗瘟 发病 率 53 穗 瘟损 失率 l , .%, 级 发病 率 17 2年 综 合 . %。
表现 稻瘟病 36级 , . 穗瘟 损失 率最 高 9级 . 性频 9 %, 瘟 抗 0 叶 平均 54 穗 瘟 发病 率 57 穗 瘟 损 失 率 37 , 权 平 均 .%, .%, . 加 % 46级 。 建 阳市 种 植 3年 , 田 间调 查 , 未 发 生 稻 瘟病 、 . 在 经 均 白叶枯病 。 飞 虱也 比其他 品种 轻 。 稻
秧 龄 3 ~ 5d 烟 后 稻 宜 在 5月 底 至 6 月 上 句 播 种 , 龄 3 0 3 ; 秧 O
该组 合属基 本 营 养型 , 长江 中下 游作 一 季 中稻 种植 . 在 全生 育期 平 均 159d 比对 照汕 优 6 3. , 3迟熟 1 : . d 在建 阳市 6 作 中稻种 植 , 生育期 16 1 0d 比对 照汕 优 6 全 3~ 4 , 3长 1 2d ~ : 在 高 山 区种 植 , 生 育期 10 1 5d 与 对 照 汕 优 6 全 5 ~5 , 3相 近 。 该 组合 生 育期适 中 , 在建 阳 市适 宜区 域作 中 、 稻和 烟 后 可 晚

T优640在麻阳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doc

T优640在麻阳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doc

T优640在麻阳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T优640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T98A与R640 配组育成的中熟偏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2006年在湖南省麻阳县高产示范栽培13. 3hm2,单产达8. 91t/hm2,表现高产稳定,熟期适中,抗性较好,适于麻阳县作中稻栽培。

总结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杂交水稻;T优640;种植表现;栽培技术T优640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T98A与R640配组育成的中熟偏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叫2003年参加湖南省中稻中熟组区试,平均单产8. 42t/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6. 2%,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续试,平均单产8. 29t/hm2, 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5.5%,达极显著水平;2a区试平均单产8. 36t/hm2o于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5014 )。

2006年T优640在湖南省麻阳县推广种植333. 3hm2,其中在岩门镇平原村高产示范种植13. 3hm2,平均单产8. 91t/hm2,高产丘块达9. 75t/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8.5%。

T 优640已成为麻阳县中、低海拔地区主推水稻品种。

1在麻阳种植表现1.1主要农艺性状T优640株高100cm左右,主茎叶片数16叶,叶片宽长, 剑叶功能期长,叶下禾,成熟落色好,分藥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大。

每公顷有效穗数262.5万,每穗总数167. 9粒,结实率82. 5%以上,千粒重26g。

1. 2抗逆性较强T优640抗倒力强,耐寒力中等、耐高温能力强,在中后期遇到高温干旱条件实率仍达80%以上,适应性广。

较抗纹枯病和稻瘟病,抗虫能力一般,但后期有轻度稻粒黑粉病发生。

1.3生育期适中T优640在麻阳县海拔300 - 700m地区于4月8-15日播种叫全生育期135d左右,属中熟偏迟类型,适宜作中稻种植。

杂交稻新组合科优8377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新组合科优8377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科优8377(原名金科籼杂7号)是武汉金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用金科1A 与R8377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建阳市引进试种。

经过2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出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应性较广、抗性较强、综合形态好等特点。

2006年,该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6035)。

1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该组合属基本营养型,茎秆粗壮,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剑叶上挺,长势繁茂,抗倒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后期转色好,穗部较耐高温。

区试结果表明:有效穗数256.5万穗/hm 2,株高123.8cm ,穗长26.9cm ,每穗总粒数161.5粒,结实率78.7%,千粒重28.7g 。

1.2生育期该组合属基本营养型,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9d ,比对照汕优63迟熟1.6d ;在建阳市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140d ,比对照汕优63长1~2d ;在高山区种植,全生育期150~155d ,与对照汕优63相近。

该组合生育期适中,可在建阳市适宜区域作中、晚稻和烟后稻种植。

1.3抗性表现该组合在国家稻瘟联合鉴定(上杭点):鉴定叶瘟3级,穗瘟发病率5.3%,穗瘟损失率1级,发病率1.7%。

2年综合表现稻瘟病3.6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90%,叶瘟平均5.4%,穗瘟发病率5.7%,穗瘟损失率3.7%,加权平均4.6级。

在建阳市种植3年,经田间调查,均未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也比其他品种轻。

1.4产量表现1.4.1国家区试产量表现。

2004年,参加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平均产量9060.9kg/hm 2,名列小组第1,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3%,达极显著水平。

其中,建阳试点产量10425kg/hm 2,比汕优63增产19.8%;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8397.15kg/hm 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86%,达极显著水平,2年区试平均产量8728.95kg/hm 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7%。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年第09期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发展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而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阔,已经成为大部分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其中贵州省是中国水稻的重要种植区域之一,贵州省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降雨较多,十分适宜水稻生长,为了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如何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成为当前种植户们的重点关注问题。

随着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新型水稻种植技术,例如良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也逐渐得到大规模应用。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前水稻种植户提供参考。

1选种种子质量对水稻发芽率、植株长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首先需选择优良的品种。

优良的水稻品种具备产量高、口感好、抗倒伏、抗病性等优点,选种时应加强观察,确保种子饱满,不存在任何病虫害等,目前常见的优良品种有贵州省友禾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友香优2017、湖南省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粮两优1378、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培育的D优35与安优101等。

选种完成后还需对种子进行处理,保障其发芽率。

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确保种子水分达到标准;将晒好并脱芒的种子放在60%吡虫啉10 mL 兑水10 mL后的液体中48 h,在提高种子发芽率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预防恶苗病、灰飞虱等病虫害的作用。

2育苗在育苗阶段,需要为其营造一个温度适宜的环境,一般将温度保持在30℃左右可以促进出苗,当苗长为1.5~2.0叶时再降低到25℃进行炼苗,若温度升高需注意通风降温,在秧苗长到3叶时,通过昼揭夜盖的方式确保秧苗质量。

在正式播种前,需察看幼苗的整体质量,并选择叶身挺立,矮小而壮实,茎基扁薄的幼苗,观察选择好的幼苗根部是否出现腐根、黑根、虫伤的现象,确保幼苗健康。

3优良的土壤、水肥条件要想实现水稻的高产高效栽培,还需要为水稻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土壤水肥环境,确保土壤土质疏松、不含重金属且肥力适中,田地周围需地势开阔、通风良好;确保灌溉条件优良,肥料充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 南农 业 科 学
2 1 , 1 )4 - 14 0 0 (7 :0 4 ,4
H n nA r utrl c ne u a gi l a Si cs c u e
科优 8 7 在 麻 阳种 植 表现 及 高产 栽 培 技术 37
罗祖 礼 , 光雄 , 长水 , 周 张 向 阳
( 阳苗族 自治县 农业技 技术推广 中心 , 南 麻 阳 4 9 0 ) 麻 湖 14 0
粒多, 结实率高 , 秕谷少 , 产量高。20 年参加麻阳 07 县 杂 交 稻 品 比试 验 , 均 产 量 93 5 t m 比对 照 平 . h , 3 / Ⅱ优 5 增产 1. 8 3 %;其中在尧市乡大坪村示范 2 6 h2 m ,平 均产量 产 9 2 h . 7t m ,高产丘 块产 量达 5 / l.7t m , 0 / 比对 照 Ⅱ优 5 4 h 8增 产 1. ; 长 潭 乡 76 在 %
p o u t n p r r a c sa d t e k y p i t o i h yed c l r c n q e fK y u 3 7 w r U ito u e . r d ci e fm n e n h e o ns fh g — il ut e t h i u so e o 8 7 e e a n r d c d o o u e
成 的高产 、 质杂交 中籼新 组合 。其 中不 育系金 科 优 1 于 20 A 07年 3月 7日通过 了湖 北 省农 作 物 品 种 审定 委员会 审定 。科优 87 37于 20 ~0 5年通过 04 20 了南 方 稻 区长 江 中下游 中籼 迟熟 B组 区域 试 验 和
生 产试 验 ,0 6年 9月 通 过 了 国家农 作 物 品种 审 20 定 委员会 品种 审定 ( 国审编 号 :0 6 3 , 参 试 名 200 5原 为金 科籼 杂 7号 ) 0 7年 以来 笔 者 对科 优 8 7 。2 0 37
长潭溪村 示范 1. h 平均 产量 915t m , 33 m , .1 h 2比对 / 照 Ⅱ优 5 8增产 1.%;08年 品 比续试 , 55 20 平均 产量 918t m , . h 比对 照 Ⅱ优 5 增 产 98 两 年品 比试 7 / 8 .%。 验 平 均 产 量 923 m , 比 对 照 Ⅱ优 5 . 2 6 8增 产 1. 达 极显 著水 平 。20 22 %, 0 8年在 长潭 乡长 潭溪 村 进 行 的 品种 展 示 中 ,科 优 87 均 产 量 915t 37平 . 6 / h 。比对 照 Ⅱ优 5 m, 8增产 1.%, l 展 示 品种 22 居 2个
The Pl ntn r o m a c sa g a i g Pe f r n e nd Hi h-y ed lur c i ue il Cu t e Te hn q s
o y u8 7 n a a g fKe o 3 7 i M y n
L UO u I Z Z —i HO U Gu n - in , , a g xo g ZHANG a g s u, ANG n Ch n - h iXl Ya g gi h r eh o g E tninC ne r u ua Tc nl r x so e t o yn a uoozu o n , yn 1 4 0 P c l o e rfMaagMi oA t nosC ut Maag4 90 , R n y
g o ie q Mi n t n e itn e t o g n ,ec . h xe s n a e f Ke o 8 7 a e c e 3 m f m o d r u t a d sr g r s a c o ld ig t . T e e tn i r a o y u 3 7 h sr a h d 2 3 9 h c y o s o r o 2 0 o 2 0 .wh c a e o n f t e man c mb n t n o y r c l ne n Ma a g C u t.T e 6 l 0 7 t 0 9 i h h s b c me o e o h i o i a i f h b d r e pa td i y n o n o i i y h ed
Ab t a t e o 8 7 a r a lnig p r r n e n Ma a g C u t fHu a rvn e u h a ra eti , s r c :K y u 3 7 h sg e tpa t e oma c si y n o ny o n n P o ic ,sc sge tfrly n f it
摘 要: 科优 87 在湖南麻 阳县种植表现出丰产性好 、 37 米质优 、 抗倒性 强等特点。 0720 年推广面积已达 2 3 m, 20~09 9h 2 3 成为麻
阳县杂交水稻主栽组合之一 。根据该组合多年大田生产表现 , 总结提 出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关 键词 : 杂交水稻 ; 87 ; 科优 37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中图分 类 号 :5 1 s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00 (00 1-000 10—6X 2 1)704—2
Ke y wor s y r c ; y u 3 7 pa t gp roma c ; utr eh iu d :h b dr e Ke o 8 7 ; lni e r n e c l etc nq e i i n f u
科优 87 3 7是 武汉 金 科生 物 技 术有 限公 司 , 用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