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诊断学课件
合集下载
最全面【人卫版第九版诊断学体格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课件

第十页,共四பைடு நூலகம்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八)副神经
支配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副神经受损时,向对侧转头(zhuǎn tóu)及同侧耸肩无力或不能, 同侧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萎缩。
(九)舌下神经(shéxià-shénjīng)
检查时嘱病人伸舌,注意观察有无伸舌偏斜、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单侧舌下神经麻痹时伸 舌舌尖偏向病侧,双侧麻痹者则不能伸舌。
尤其以腓肠肌和三角肌表现明显
第十三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二)肌力(jī lì)
肌力的记录采用0~5级的六级分级法。 ➢ 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 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chǎnshēng)动作 ➢ 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七)舌咽神经(shéyān-shénjīng)、迷走神经
1.运动 观察病人张口发“啊”音时悬雍垂是否居中,当一侧神经受损时,该侧软腭上抬减弱,悬
雍垂偏向健侧;双侧神经麻痹时,悬雍垂虽居中,但双侧软腭上抬受限,甚至完全不能上抬。
2.咽反射 有神经损害(sǔnhài)者则患侧反射迟钝或消失。
3.感觉 舌后1/3的味觉减退为舌咽神经损害。
熟悉
运动(yùndòng)功能的检查方法;感觉功能的检查方法。
了解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方法。
第三页,共四十二页。
第一节
脑神经检查(jiǎnchá)
第四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一)嗅神经
检查时采用病人熟悉的、无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先后(xiānhòu)检查两侧鼻孔对气味的嗅觉。嗅觉功能障碍如 排除鼻黏膜病变,可见于同侧嗅神经损害。
● 诊断学(第9版)
(八)副神经
支配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副神经受损时,向对侧转头(zhuǎn tóu)及同侧耸肩无力或不能, 同侧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萎缩。
(九)舌下神经(shéxià-shénjīng)
检查时嘱病人伸舌,注意观察有无伸舌偏斜、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单侧舌下神经麻痹时伸 舌舌尖偏向病侧,双侧麻痹者则不能伸舌。
尤其以腓肠肌和三角肌表现明显
第十三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二)肌力(jī lì)
肌力的记录采用0~5级的六级分级法。 ➢ 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 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chǎnshēng)动作 ➢ 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七)舌咽神经(shéyān-shénjīng)、迷走神经
1.运动 观察病人张口发“啊”音时悬雍垂是否居中,当一侧神经受损时,该侧软腭上抬减弱,悬
雍垂偏向健侧;双侧神经麻痹时,悬雍垂虽居中,但双侧软腭上抬受限,甚至完全不能上抬。
2.咽反射 有神经损害(sǔnhài)者则患侧反射迟钝或消失。
3.感觉 舌后1/3的味觉减退为舌咽神经损害。
熟悉
运动(yùndòng)功能的检查方法;感觉功能的检查方法。
了解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方法。
第三页,共四十二页。
第一节
脑神经检查(jiǎnchá)
第四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一)嗅神经
检查时采用病人熟悉的、无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先后(xiānhòu)检查两侧鼻孔对气味的嗅觉。嗅觉功能障碍如 排除鼻黏膜病变,可见于同侧嗅神经损害。
诊断学课件:第三篇 体格检查 第九章 神经系统检查

病人紧张影响腱反射的检查时可以嘱其 同时用力收缩其他肌肉以转移注意力。
1、肱二头肌反射
• 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 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 反射中枢在颈髓5~6 节
2、肱三头肌反射
• 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 前臂稍伸展。
• 反射中枢在颈髓6~ 7节
3、桡骨骨膜反射
• 正常反应为屈肘、前 臂的旋前。
• 反射中枢在颈髓5~6 节
Oppenheim
Gordon
霍夫曼征 (Hoffmann’s sign)
拇指和其他手指掌屈, 为阳性。
由于中指深屈肌受到牵 引而引起。一般较多见 于颈髓病变。
四、脑膜剌激征
检查内容、方法与阳性表现 1. 颈强直 2. Kerning sign 3. Brudzinski sign
临床意义
(向内、向上及向下),瞳孔及对光反射,调 节反射
• Ⅳ滑车神经:眼球向外下运动 • Ⅵ外展神经:眼球向外运动
• Ⅴ三叉神经:
– 面部感觉: – 角膜反射: – 运动功能:咀嚼动作、张口动作
• Ⅶ面神经:
– 运动功能: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是否对称 皱额、闭眼、露齿、微笑、鼓腮动作
– 味觉检查:
• Ⅷ位听神经:听力及前庭功能
下降(肌肉松软,伸屈肢体时阻力低,关节活动
范围增大) 多见于下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炎、前角灰质 炎)、小脑病变、肌源性病变等
(三)不自主运动
意识清楚的情况下,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 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多为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
表现
✓ 震颤:静止性:帕金森 意向性:小脑疾患
✓ 手足徐动 ✓ 舞蹈样运动
3、病理反射检查
(一)浅反射检查(刺激皮肤或粘膜)
• 检查内容及方法
1、肱二头肌反射
• 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 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 反射中枢在颈髓5~6 节
2、肱三头肌反射
• 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 前臂稍伸展。
• 反射中枢在颈髓6~ 7节
3、桡骨骨膜反射
• 正常反应为屈肘、前 臂的旋前。
• 反射中枢在颈髓5~6 节
Oppenheim
Gordon
霍夫曼征 (Hoffmann’s sign)
拇指和其他手指掌屈, 为阳性。
由于中指深屈肌受到牵 引而引起。一般较多见 于颈髓病变。
四、脑膜剌激征
检查内容、方法与阳性表现 1. 颈强直 2. Kerning sign 3. Brudzinski sign
临床意义
(向内、向上及向下),瞳孔及对光反射,调 节反射
• Ⅳ滑车神经:眼球向外下运动 • Ⅵ外展神经:眼球向外运动
• Ⅴ三叉神经:
– 面部感觉: – 角膜反射: – 运动功能:咀嚼动作、张口动作
• Ⅶ面神经:
– 运动功能: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是否对称 皱额、闭眼、露齿、微笑、鼓腮动作
– 味觉检查:
• Ⅷ位听神经:听力及前庭功能
下降(肌肉松软,伸屈肢体时阻力低,关节活动
范围增大) 多见于下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炎、前角灰质 炎)、小脑病变、肌源性病变等
(三)不自主运动
意识清楚的情况下,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 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多为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
表现
✓ 震颤:静止性:帕金森 意向性:小脑疾患
✓ 手足徐动 ✓ 舞蹈样运动
3、病理反射检查
(一)浅反射检查(刺激皮肤或粘膜)
• 检查内容及方法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PPT课件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全面、系统、重点突出 从头到脚 对称部位比较
检查工具
叩诊锤 棉签 大头针 音叉 双规仪 电筒 压舌板 眼底镜 近视力表 试管
一般检查
一、意识状态 (1)嗜睡:睡眠状态,轻微刺激可唤醒 (2)昏睡:熟睡状态,较强刺激可唤醒简单答题 (3)昏迷:不能唤醒
1)浅昏迷:对疼痛刺激有反应,生理反射存在,生 命体征多无改变
6、位听神经:分为蜗神经和前庭神经
称、悬雍垂是否居中 (1)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
①髌阵挛: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拇食两指夹住髌骨上缘,突然向下方推动,并维持不放松,附着在髌骨上缘的股四头肌腱 被拉长,当膝反射增高时引起该肌收缩,肌腱继续拉长,髌骨即出现连续上、下有节律的颤动。
嘱患者发“啊” 嘱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手按压患者一侧鼻孔,用如香皂、香烟等置于另一侧鼻孔,嘱患者说出嗅到的气味
(1)运动: 注意点:检查时须排除因疼痛、关节强直或肌张力过高所致的活动受限
2、提睾反射
有无声音嘶哑、 0级:完全瘫痪;
1、肌力(0-5级):六级记录法
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1、痛觉
(1)嗜睡:睡眠状态,轻微刺激可唤醒 角弯曲,检查者将患者小腿
双侧腭弓是否对 (2)视野:手试对比检查法粗略测定视野,必要时作视野计测定
2、快复轮替试验:嘱患 者前臂快速旋前和旋后, 或一手用手掌、手背连续 交替拍打对侧手掌。
运动系统检查
四、共济运动
3、跟膝胫试验:患者取仰 卧位,抬起一侧下肢至一定 高度,用足跟置于对侧膝盖 上,再沿胫骨前缘下移。
4、闭目难立(Romberg) 征:嘱患者双足并拢站立双 手向前平伸同时闭目。①后 索病变:出现感觉性共济失 调,睁眼站立稳,闭眼时不 稳,称为Romberg征(+); ②小脑病变:睁眼闭眼均不 稳,闭眼更明显。
全面、系统、重点突出 从头到脚 对称部位比较
检查工具
叩诊锤 棉签 大头针 音叉 双规仪 电筒 压舌板 眼底镜 近视力表 试管
一般检查
一、意识状态 (1)嗜睡:睡眠状态,轻微刺激可唤醒 (2)昏睡:熟睡状态,较强刺激可唤醒简单答题 (3)昏迷:不能唤醒
1)浅昏迷:对疼痛刺激有反应,生理反射存在,生 命体征多无改变
6、位听神经:分为蜗神经和前庭神经
称、悬雍垂是否居中 (1)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
①髌阵挛: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拇食两指夹住髌骨上缘,突然向下方推动,并维持不放松,附着在髌骨上缘的股四头肌腱 被拉长,当膝反射增高时引起该肌收缩,肌腱继续拉长,髌骨即出现连续上、下有节律的颤动。
嘱患者发“啊” 嘱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手按压患者一侧鼻孔,用如香皂、香烟等置于另一侧鼻孔,嘱患者说出嗅到的气味
(1)运动: 注意点:检查时须排除因疼痛、关节强直或肌张力过高所致的活动受限
2、提睾反射
有无声音嘶哑、 0级:完全瘫痪;
1、肌力(0-5级):六级记录法
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1、痛觉
(1)嗜睡:睡眠状态,轻微刺激可唤醒 角弯曲,检查者将患者小腿
双侧腭弓是否对 (2)视野:手试对比检查法粗略测定视野,必要时作视野计测定
2、快复轮替试验:嘱患 者前臂快速旋前和旋后, 或一手用手掌、手背连续 交替拍打对侧手掌。
运动系统检查
四、共济运动
3、跟膝胫试验:患者取仰 卧位,抬起一侧下肢至一定 高度,用足跟置于对侧膝盖 上,再沿胫骨前缘下移。
4、闭目难立(Romberg) 征:嘱患者双足并拢站立双 手向前平伸同时闭目。①后 索病变:出现感觉性共济失 调,睁眼站立稳,闭眼时不 稳,称为Romberg征(+); ②小脑病变:睁眼闭眼均不 稳,闭眼更明显。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PPT课件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河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何锦照
1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内容
★
一般状态 颅神经 运动功能 感觉 反射 特殊体征和自主神经功能
检查前要准备一些必须的工具
2
体格检查的顺序
一般按身体自上而下的 部位顺序检查。
肢体检查
运动—感觉—反射
检查后汇总
3
一般检查
4
一般检查
9
Ⅱ 视神经 optic n.(3)
视野:眼睛固定不动,正视前方时所能 看到的空间范围 解剖生理:视N(起源圆锥、圆柱) → 视通路 →视皮质枕叶贯穿全脑
对照法 视野计测定法
10
11
全盲:视网膜、视神经:单眼、双眼
盲侧光
双颞侧偏盲:视交叉 (bitemporal hemianopia) 对侧同向偏盲:视 束 (homonymous hemianopia)
光反射通路: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中脑顶盖前 区→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 肌(瞳孔变小) 23 ↘ 睫状肌(晶体变厚)
Ⅴ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1) 性质 — 混合性 一般躯体感觉性 → 头面部皮肤及粘膜 特殊内脏运动性 → 咀嚼肌
眼神经
•三叉神经诸感觉核 中枢突 三叉神经节 周围突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19
动眼神经麻痹 ( 右 ) 的临床 表现 眼肌麻痹:上睑下垂、 向内、上、下转动不 能→眼外斜视 复视:麻痹侧、外侧 像 瞳孔变化:瞳孔散大、 光反射消失 调节反射消失:注视 近物时,无眼球会聚 及瞳孔缩小反应
20
滑车神经麻 痹的临床表
现
21
河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何锦照
1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内容
★
一般状态 颅神经 运动功能 感觉 反射 特殊体征和自主神经功能
检查前要准备一些必须的工具
2
体格检查的顺序
一般按身体自上而下的 部位顺序检查。
肢体检查
运动—感觉—反射
检查后汇总
3
一般检查
4
一般检查
9
Ⅱ 视神经 optic n.(3)
视野:眼睛固定不动,正视前方时所能 看到的空间范围 解剖生理:视N(起源圆锥、圆柱) → 视通路 →视皮质枕叶贯穿全脑
对照法 视野计测定法
10
11
全盲:视网膜、视神经:单眼、双眼
盲侧光
双颞侧偏盲:视交叉 (bitemporal hemianopia) 对侧同向偏盲:视 束 (homonymous hemianopia)
光反射通路: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中脑顶盖前 区→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 肌(瞳孔变小) 23 ↘ 睫状肌(晶体变厚)
Ⅴ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1) 性质 — 混合性 一般躯体感觉性 → 头面部皮肤及粘膜 特殊内脏运动性 → 咀嚼肌
眼神经
•三叉神经诸感觉核 中枢突 三叉神经节 周围突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19
动眼神经麻痹 ( 右 ) 的临床 表现 眼肌麻痹:上睑下垂、 向内、上、下转动不 能→眼外斜视 复视:麻痹侧、外侧 像 瞳孔变化:瞳孔散大、 光反射消失 调节反射消失:注视 近物时,无眼球会聚 及瞳孔缩小反应
20
滑车神经麻 痹的临床表
现
21
神经系统查体(讲课)PPT精选课件

• 缺氧性脑病:即去皮层综合征,有特殊表 现: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有正常睡 眠周期(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未受损),无 意识睁眼、闭眼,可有视物跟踪及无意识 呼叫,可有无意识咀嚼和吞咽动作。常见 于缺氧性脑病。
18
特殊类型意识障碍
无动性缄默:又称去传入状态或者醒状昏迷, 主要为脑桥背盖部或丘脑病变导致网状上 行激活系统及前额叶-边缘系统损害所致。 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四肢不能 动,可有无目的的睁眼或者眼球运动,睡 眠觉醒周期可保留或有改变,如呈睡眠过 度状态,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多汗、 体温高等,无锥体束征。
• 昏睡:表现为意识障碍较前加重,高声呼 喊或较强的疼痛刺激方能唤醒,能简单回 答,但经常错误,不能配合检查;停止刺 激后很快转入深度睡眠状态;
• 昏迷:不论何种刺激均不能转入清醒状态。 分有以下三种。
16
• 浅昏迷:不能唤醒,强痛刺激如压眶等时 有反应,生理反射正常存在,(腹壁反射 可消失),生命体征平稳(皮层抑制)
全身查体
神经系统查体
6
神经查体的格式
• 意识状态
• 颅神经 • 运动系统检查 • 感觉系统检查 • 反射系统检查
7
一. 意识状态检查
• 清醒度和注意力 • 定向力 • 记忆力 • 语言功能 • 计算力
8
1. 清醒度和注意力
清醒度: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注意力: 正数6位数 倒数4位数 (538792)
19
鉴别昏迷
•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为桥脑腹 侧面病变导致锥体束受损,除I、II、III颅神 经外其余颅神经功能障碍(四肢和桥脑及 其以下脑神经均瘫痪),患者意识清楚, 但仅能通过眼球运动和外界交流。
20
神经查体的格式
18
特殊类型意识障碍
无动性缄默:又称去传入状态或者醒状昏迷, 主要为脑桥背盖部或丘脑病变导致网状上 行激活系统及前额叶-边缘系统损害所致。 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四肢不能 动,可有无目的的睁眼或者眼球运动,睡 眠觉醒周期可保留或有改变,如呈睡眠过 度状态,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多汗、 体温高等,无锥体束征。
• 昏睡:表现为意识障碍较前加重,高声呼 喊或较强的疼痛刺激方能唤醒,能简单回 答,但经常错误,不能配合检查;停止刺 激后很快转入深度睡眠状态;
• 昏迷:不论何种刺激均不能转入清醒状态。 分有以下三种。
16
• 浅昏迷:不能唤醒,强痛刺激如压眶等时 有反应,生理反射正常存在,(腹壁反射 可消失),生命体征平稳(皮层抑制)
全身查体
神经系统查体
6
神经查体的格式
• 意识状态
• 颅神经 • 运动系统检查 • 感觉系统检查 • 反射系统检查
7
一. 意识状态检查
• 清醒度和注意力 • 定向力 • 记忆力 • 语言功能 • 计算力
8
1. 清醒度和注意力
清醒度: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注意力: 正数6位数 倒数4位数 (538792)
19
鉴别昏迷
•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为桥脑腹 侧面病变导致锥体束受损,除I、II、III颅神 经外其余颅神经功能障碍(四肢和桥脑及 其以下脑神经均瘫痪),患者意识清楚, 但仅能通过眼球运动和外界交流。
20
神经查体的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障碍的鉴别
构音障碍:
言语表达阶段所包括的各结构的损害或生 理过程的失用所造成的言语表达障碍。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假性球麻痹特点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喉返N麻痹等 小脑病变:呐吃,吟诗样,爆破音 肌肉病变: 重症肌无力;
三、颅神经的检查
(一嗅神经 Olfactory nerve
解
剖
嗅丝嗅球嗅 束内 / 外侧嗅 纹额叶内侧皮 层 / 颞叶钩回 扣带回,杏仁核, 海马回,灰结节, 乳头体,僵核, 丘脑前核等
失语症:
运动性失语:Broca下区损害 完全性,不完全性(单词/电报样) 感觉性失语:Wernicke氏区损害 语言混乱,答非所问,喋喋不休 混合性失语:运动+感觉 命名性失语:枕叶和颞叶交界区病损 意义性失语:角回和缘上回病变 复杂语句结构不理解- -饭前洗手?xx碰xx 被动语态理解困难--苹果被小孩吃了 失读/失写症:角回/额中回后部受损 失算症:左侧枕顶区病损
一、意识状态与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
• 环境接触: 意识状态:昏迷(深,中度,浅) 昏睡,嗜睡,清醒 意识模糊 / 谵妄 定向能力:对时间,地点,人物的 辩识能力。
• 智能情况: 记忆:远期记忆, 近期记忆, 记忆的保持力 计算:100-7=?-7=?-7 判断:鸭子~鸡 坚硬~生硬 常识:首都, 人物,重要事件 思维:贫乏,中断,强迫,联想转移 • 情感: 低落,忧郁,焦虑,紧张,欣快 • 行为: 冲动,刻板,违拗 • 知觉: 幻觉,错觉
(二)视神经 optic nerve
解剖
视锥/视杆细胞视N 视交叉视束 外侧膝状体视放射 枕叶 中脑顶盖前区EW核 动眼N 对光反射
检 查
• 视力:视力表,数指,手动,光感 • 视野:视野计,对向法, 毛巾中断法,假击 • 眼底:视乳头 对向法视野检察 视网膜 动静脉比例 静脉搏动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 神经系统检查是全身体格检查中的 一个重要部分。 •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包括两部分: 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 • 准确的神经系统检查---获取神经系 统阳性体征---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 详细的病史采集---定性诊断
神经系统检查内容
• • • • • • • 意识状态与精神状态 语言功能 颅神经 运动神经 神经反射 感觉神经 脑膜刺激症
上直肌
下直肌 上斜肌 下斜肌
上转
下转 下转 上转
内转、内旋
内转、外旋 外转、内旋 外转、外旋
复视
同向性 --虚象位于患眼同侧(外直肌) 交叉性 --虚象位于患眼对侧(内直肌) 单眼复视 -- 眼部疾病
协调运动
1、侧方注视麻痹:
一侧内直肌和另侧外直肌麻痹,但两眼聚 合时,内直肌仍可收缩。 随意侧方注视中枢(额中回后部8区) 不能主动侧视,但能跟随 视反射侧方注视中枢(枕叶皮层17,18,19区) 有随意动作,不能跟随 脑桥注视中枢(旁展核) 常伴展N核病变,出现 同侧外展不能,持续时间长
突出:甲亢,眶内肿瘤,海绵窦A-V瘘 凹陷:Horner 征 偏斜:侧视中枢病变 (额中回后部病变 -- 注视病灶侧; 副展核病变 -- 注视病灶对侧)
3、眼球活动
检察六个方位; 同向运动; 协调运动,集合运动 核间性眼肌麻痹
眼外肌的动作(原始位)
眼外肌名称 外直肌 内直肌 主要动作 外转 内转 次要动作 — —
眼 底
• 视乳头边缘,色泽, 生理凹陷, • 视网膜渗出出血, • 动静脉比例(2 :3), • 静脉搏动
(三)动眼N,滑车N,外展N oculomotor nerve trochlear nerve abdect nerve
解 剖
• 动眼N: 中脑上丘大脑脚海绵窦眶上裂 提上睑肌,上下内直肌,下斜肌。 副交感N(EW核)瞳孔括约肌 • 滑车N: 中脑下丘前髓帆交叉海绵窦 眶上裂 上斜肌 • 外展N: 桥脑颞骨岩尖海绵窦眶上裂 外直肌
检察内容
1、眼裂大小相等? 2、眼球位置; 3、眼球活动; 4、复视; 5、瞳孔; 6、两眼幅辏 7、眼球震颤
1、眼裂大小
眼裂大 : 眼轮匝肌麻痹(面N) 眼睑下垂:Muler肌麻痹(交感N)--Horner症 提上睑肌麻痹(动眼N) 肌源性--眼型肌病, 重症肌无力 癔病性--无代偿性皱额
2、眼球位置
2、垂直注视麻痹:
见于脑干头端病变 垂直注视中枢--上丘: 头端:顶盖区;Darkschewitsch核。 ----双侧动眼神经上部----上视 尾端:动眼神经核下部----下视 松果体肿瘤;(常伴阿罗氏瞳孔) 四叠体胶质瘤: Parinaud症群:垂直注视麻痹 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两眼幅辏消失
集合运动
二、言语功能
二。言语功能
• 言语感受功能检查: 声音言语的理解:词意的理解(单词) 句子的理解 相关意义的理解(兄弟的父亲~~) 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左手摸右耳) 文字言语的理解:(阅读理解力)词义,句子 • 言语表达功能检查: 说话能力:自动化言语,物体命名,表述 书写能力:自动化书写,听写抄写,作文
方
法
两侧分 开检查, 忌用酒精, 氨水,醋 酸等
意 义
• 嗅觉丧失:炎症(鼻炎,颅底蛛网膜炎), 无嗅脑畸形,嗅器老化, 前颅凹筛板处骨折(伴鼻漏) 额叶眶面肿瘤(Foster-kennedy征) • 嗅觉过敏:应用士的宁,苯丙胺,可卡因后 • 嗅觉倒错:脑外伤,脊髓痨,孕妇 • 幻嗅: 癫痫,精分症,颞叶海马钩回病变
由于内侧纵束病变而产生不完整的凝视瘫痪, 称为核间性麻痹。
眼球活动异常的部位鉴别
1。核上性麻痹: 为眼外肌协同运动麻痹,两眼不能同 时偏向一侧,同时向上,向下;聚合或 回到中央。但两眼的作用仍然是平衡的, 不产生复视。 病变在大脑皮层或脑干。
调节辐辏反射: 由远视迅速改为向近视时,两眼向中 线会聚,同时瞳孔缩小。 集合运动麻痹:
中脑正中核,Parlia 下核损害:
甲型脑炎,ms
特征:辐辏不能;
但瞳孔调节(瞳孔收缩)存在;
核间性眼肌麻痹
前核间型:凝视中枢(旁展核)至对侧动眼N核病变。 向病侧注视时:对侧内直肌不收缩, 但辐辏正常。 后核间型:旁展核至同侧外展N核病变。 向病侧注视时:同侧外直肌不收缩, 但反射刺激 ,可有外展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