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第四十六篇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堂练习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堂练习

历史-资料-打印版
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1.进口产物居唐朝首位的是()
A.大秦
B.天竺
C.新罗
D.波斯
2.《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A.崔志远
B.鉴真
C.晁衡
D.玄奘
3.唐朝时期,外贸活动频繁的城市有()
①长安②洛阳③广州④扬州⑤敦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4.下列事件不属于中国与日本交往的史实是()
A.日本商人来中国经商,日本物品居唐朝进口首位
B.贞观年间来中国的遣唐使有10多批
C.日本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
D.由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
5.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D.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6.列举唐朝时中日、中印交往中的著名使者。

7.列举与唐朝往来密切的三个亚洲国家。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B
6.鉴真、玄奘
7.日本、新罗、天竺。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

历史-资料-打印版
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
1.玄奘西行是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2.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 《水经注》
B. 《史记》
C. 《大唐西域记》
D. 《贞观政要》
3.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4.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张骞B.班超C.鉴真D.玄奘
5.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主要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科技水平很高
7.辨析题:(本小题有两处错误,请找出错误被说明理由)
小林同学在学习了唐代中外交往的历史后整理了如下笔记: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鉴真大师只为日本传布佛教,他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8.我的本课知识整理:。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堂训练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堂训练

历史-资料-打印版
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1.世界各国开始把中国人成为“唐人”开始于()
A.明朝 B.清朝
C.隋朝 D.唐朝
2.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
A.晁错 B.玄奘
C.鉴真 D.僧一行
3.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阿倍仲麻吕 B.崔志远
C.尺带珠丹 D.玄奘
4.今天的印度半岛,唐朝时成为()
A.天竺 B.波斯
C.大秦 D.大食
5.传说中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发生在()
A.唐太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玄宗时 D.唐中宗时
6.列举唐朝对外交往活跃时有频繁外贸活动的城市。

参考答案:
1.D 2. C 3. D 4. A 5.A
6.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练习【含答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练习【含答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
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一、图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有什么相同的作用?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
北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朝政权,它在孝文帝改革时对鲜卑等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材料一体现了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
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一种怎样的态度?此外,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又体现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根据以上材料中的话是谁说的?他在位时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
材料一体现了这位皇帝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中以人为鉴中的人指谁?
材料三中说明这位皇帝认识到了什么重要问题?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放促进发展,封闭导致落后。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智能点拨【例】各国为什么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解析】解答此题可从分析题意入手。

唐朝时,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人称作唐人,因为从那时起,唐朝成为中国的象征。

这丰要表现在唐朝的实力及对各国的影响。

唐朝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这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因而受到各国的尊重.享有很高的声望。

另外,唐朝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也很大。

【答案】因为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叉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较大。

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是中国的象征,因此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随堂反馈大浪淘沙1.世界各国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开始于( )。

A明朝 B清朝 C隋朝 D唐朝2.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 )。

A晁衡 B玄奘 C鉴真 D僧一行3.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A阿倍仲麻吕 B崔志远 C尺带珠丹 D玄奘4.今天的印度半岛,唐朝时称为( )。

A天竺 B波斯 C大秦 D大食5.传说中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发生在( )。

A唐太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玄宗时 D唐中宗时6.进口物产居唐朝首位的是( )。

A大秦 B天竺 C新罗 D波斯7.《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

A崔志远 B鉴真 C晁街 D玄奘8.唐朝时期.外贸活动频繁的城市有( )。

①长安②洛阳③广州④扬州⑤敦煌A①②③④ 8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9.下列事件不属于中国与日本交往的史实是( )。

A日本商人来中国经商,日本物品居唐朝进口首位B贞观年问来中国的遣唐使有10多批C日本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D由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1O.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

其根本原因是( )。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C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D制度先进.疆域广大思维提速11.列举唐朝对外交往活跃时有频繁外贸活动的城市。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岳麓版习题精选六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岳麓版习题精选六
A、空海
B、鉴真
C、玄奘
D、阿倍仲麻吕
【答案】:
【解析】:
(1)唐中宗时,吐蕃赞普______向唐朝皇室求婚,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了他。他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______”。(2)1038年,党项羌首领______称帝,国号大夏,定都______(今宁夏银川)(3)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建立了南宋,他就是宋高宗。(4)唐太宗统治年间,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这一时期为“______”(5)元朝设置了______管理琉球和澎湖列岛。(6)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______。(7)“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对______瓷的赞誉。(8)8世纪初,在唐朝的扶持下,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______统一了各诏,建立了南诏政权。(9)唐朝高僧______六次东渡日本,在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10)回纥是______的祖先,788年回纥改称______。
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是( )
A、天竺
B、韩国
C、欧洲
D、日本
【答案】:
【解析】:
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不包括( )
A、经济的繁荣
B、开放的对外政策
C、对外交通的发达
D、开明的民族政策
【答案】:
【解析】:
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哪部典籍( )
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两宋时期(北宋和南宋),还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存的?
【答案】:
【解析】: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举办一期题为“古代中外交往风雨历程”的展览,搜集到一下材料: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作业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作业

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一、单项选择题1.中日文化交流非常密切,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下列哪一事件最能说明这一点()A.张骞出使西域B.鉴真六次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玄奘西行天竺2.唐朝皇帝居信和处理的地方位于长安的()A.皇城B.宫城C.外郭城D.东市3.下列人物,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是()①松赞干布②文成公主③玄奘④鉴真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4.《西游记》以玄奘西行为原型,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高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玄奘历经艰辛去“西天”是指()A.大食B.天竺C.大月氏D.波斯5.下列各项,位于唐都长安的外郭城的是()①皇族居住地②政府机关所在地③居住区④商业区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下列人物,被日本人民赞誉为“天平之甍”的是()A.鉴真B.玄奘C.吉备真备D.阿倍仲麻吕二、史实辨析题下面这段文字中有四处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唐朝洛阳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有大量来自外来的居民。

贞观初年,高僧戒贤历经艰险,前往天竺,遍访名寺,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后来,他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唐玄宗时,玄奘应日本人邀请东渡日本。

他在日本十年坚持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

错误:改正:错误:改正:错误:改正:错误:改正:三、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1)材料中的“舍己为人传道艺”指什么?(2)上述材料表现了鉴真的什么精神?(3)“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2.识读下图,请回答:(1)上图中的人物是谁?(2)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3)他有什么著作?四、问答题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你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参考答案一、1.B 2.B 3.D 4.B 5.C 6.A二、错误:洛阳改正:长安;错误:戒贤改正:玄奘;错误:《西游记》改正:《大唐西域记》;错误:玄奘改正:鉴真三、1.(1)鉴真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播唐文化。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四十六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四十六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四十六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唐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 )
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
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武则天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唐朝灭亡的标志( )
A、刘裕建立刘宋
B、朱温建立后梁
C、曹丕建立魏国
D、王莽建立新朝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教训,注重( )
A、虚心纳谏
B、轻徭薄赋
C、科举选才
D、微服私访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被称为画圣的唐代画家是( )
A、顾恺之
B、阎立本
C、吴道子
D、展子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主轴”展开于中国哪一朝代?请将下列文化成就与所属地区文明对应起来,然后把相应的英文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
①造纸术的发明A.恒河文明
②佛教的创立B.黄河文明
③《荷马史诗》C.两河文明
④《汉谟拉比法典》D.希腊文明
""
材料反映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鼎盛。请将下列知识卡片填写完整。
""
材料中体现的平等交往、互惠贸易的方式,在当时有何积极的作用?
""
【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材料二:唐僧师徒四人把佛经送回首都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师徒四人也终成正果,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又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受封净坛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罗汉,白龙马被朝对外交往路线图
材料二: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仔细观察上图,材料一图中①和②分别是哪两个国家?请你举出这两个国家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一例?
材料二中的市舶指什么?为获市舶之利,宋朝政府采取什么措施?
A、中俄两国
B、中美两国
C、中英两国
D、中日两国
【答案】:
【解析】:
唐朝时,成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的是( )
A、鉴真
B、阿倍仲麻吕
C、玄奘
D、崔致远
【答案】:
【解析】: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职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的僧人”的贡献是( )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这一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
材料三: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答案】:
【解析】: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促进中日友好交流
B、反抗沙俄入侵,维护国家统一
C、促进中印友好交流
D、推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答案】:
【解析】:
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 )
A、鉴真
B、玄奘
C、戒贤
D、戒日王
【答案】:
【解析】:
唐朝时,留学生人数最多的是( )
A、东汉
B、天竺
C、新罗
D、波斯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正从历史深处走来,顺应了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从古至今,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不断延伸,传播着文明和友好。
【文明交汇】
材料一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古代丝绸之路)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等国家。并请你列举一个唐朝最有影响的对外交往使者并简单说说他的事迹。
唐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友好交往,请举一例说明?
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写出两点)
【答案】:
良好的民族关系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
①见证了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中原大都会是______。
②见证了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汉藏联系的雪域高原的历史名城是______。
③“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其基本政治制度保障是
______。
【答案】:
【解析】: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第四十六篇
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以及我国新疆的历史状态,应该查阅( )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史记》
D、《西游记》
【答案】:
【解析】:
“睦邻友好——同为天涯沦落人——狼子野心——发动侵略战争——从战败国复活——领土争端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这一过程反映概括的是哪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 )
【解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我国古代在这方面也取得较好的成就,请回答:
请举出唐朝主动传播中国先进文化和虚心吸纳别人优秀文化的史实各一例。
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最远到达的地区在哪里?
由此,你觉得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该如何做?
【答案】:
【解析】:
【经贸繁荣】
材料二时间转回宋代,……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从广州或泉州出发后,经南海海域,运送到菲律宾、占城、波斯湾等地,再由波斯商人把这些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地甚至欧洲。
【航海壮举】
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和同一家】贞观十五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材料反映的这件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海内知己】下图可见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材料一中,“舍己为人传道艺”指的是谁?试举一例说明“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二中,唐僧的原型是谁?根据所学知识,他终成正果的表现是什么?
【答案】:无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唐朝堪称我国古代文明开放社会的典范,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曾出现过两次盛世局面,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两次盛世局面的名称。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贞观之治】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
“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材料反映了他具有怎样的高贵品质?唐太宗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治理国家?(举出一个例子)
【盛世经济】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唐朝对农业工具进行了哪些创新?(举出一个例子)
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这一考试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读了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三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在“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那烂陀寺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答案】:
【解析】:
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你从他们身上感悟到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解析】:Biblioteka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