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8月至2_省略_年8月门诊老年患者维生素应用分析_罗玉鸿
中国老年人认知障碍诊治流程专家建议

万方数据
主堡耋生匿堂苤查;!!!生!旦箜;!鲞箜!塑垦!也』鱼!!堕!!垒!g!坠!!!!!y!!:ii!型!:!
发于其他系统性疾患如心房颤动、充血性心力衰 竭、糖尿病和肿瘤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认知损害区 域有所差异,见表1。单域或多域aMCI常被认为 是AD的前驱状态,naMCI进展为非阿尔茨海默 痴呆可能性更大,包括FTD或DLB。
‘是
◆否
l单区域的Il多区域的n多区域的事lI单区域的年l l遗忘型Ma I|遗忘蓥£M口II遗忘量Ma II遗忘曩lMa J
注:MCI: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图1老年人MCI的筛查和评估流程
痴呆的划界分为文盲组≤17分、小学组≤20分、中 学或以上组≤24分;④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9。: 常用的认知筛查量表,对MCI和痴呆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较高,缺点是文盲与低教育老人的适用性 差,总分30分,不同版本MoCA的痴呆划界分有 差别,在22~26分;⑤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m— ory and executive screening,MES)L1…:优点为不 受教育程度影响,满分100分,划界分为75分。
(三)痴呆的诊断和分型 痴呆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阶段,与MCI的 区别是已经明显影响到对个体的社会功能、日常生 活造成明显影响[1 2。。从病因分型角度可分为:原 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导 致的痴呆和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疾病 导致的痴呆。第一类包括神经变性性痴呆(AD 等)、血管性痴呆、炎症性痴呆、正常颅压脑积水、脑 肿瘤、外伤、脱髓鞘病等;第二类包括系统性疾病导 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和中 毒性痴呆(如酒精中毒、药物慢性中毒等);第三类 包括艾滋病(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梅毒、Wilson病 等。现对临床常见痴呆类型进行概述。 1.AD诊断标准[13q53: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 痴呆类型,包括无症状临床前期、MCI和痴呆3个 阶段。AD多在老年期隐匿起病,缓慢进行性加 重,女性相对多见。主要表现为记忆和别是近事遗 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今日药学》2020年总目次

《今日药学》2020年总目次第1期专家共识1医院信息药师能力素质模型和岗位职责(试行)广东省药学会 论著4改进中国药典方法测定苦木注射液中聚山梨酯80的含量邓双炳,徐滢,刘明颖,等7改进鉴别荆芥穗中胡薄荷酮的薄层色谱法卢秋梅,刘主洁,顾利红,等1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化橘红中26种无机元 素的含量 黎晓欣,李琼霞,曾远伟15中风复元合剂中芍药苷和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陈少茹,李智勇 19气相色谱法测定枳实及其炮制品中柠檬烯的含量朱慧茹,黄曼,潘银蕉,等23 HPLC法测定双羟萘酸曲普瑞林中残留的三氟乙酸刘智慧,周庚,郑佳彤,等2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晶体液优选模型研究及评价曹熙,雷桂华,何陵湘,等31姜黄人参提取物抗光老化效果评价廖志概,黄卫娟,杨丽玲,等临床药学36 CYP2C19和ABCB1基因检测指导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给药郭秀彩,银雪艳,许启荣,等 40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治疗风湿性疾病 相关干眼的疗效观察研究 李梓敬,李奇观43中西结合药师门诊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分析陈丽敏,何杏仪,黄景胜,等47疏肝消脂方对酒精性脂肪肝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伍月红,冯崇廉,刘丽莹,等51多索茶碱联合头孢他啶治疗老年结构性肺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 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黄雅菲,俞平,徐碧云55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分 析 李俊才59妊娠期哮喘患者疾病管理及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李璐,于恪,彭菲,等63儿童脓毒症患者低白蛋白水平下的营养及免疫状况分析祁俊华,何艳玲,杨文敏超说明书用药67利拉鲁肽治疗超重或肥胖超药品说明书用法的循证评价陈泽鹏,朱建红,伍俊妍,等第2期专家共识73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2019年版)广东省药学会综达99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在药物开发0期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侯露,蔡其君,王璐,等106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崔国宁,刘喜平,虎峻瑞,等论著110补骨脂定破坏L IF自分泌增强子宫内膜癌细胞对顺铂敏感钟媚共,阮晓红,陆文洁,等116大黄素下调ILK/PI3K/A kt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CACO-2细胞 增殖的机制研究 李中辉,董旺,陈敏,等121维生素A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角膜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及机制研究 吴文玉,钟健文,李卓芸,等124 TOPSIS模型在猴耳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陈家仪,甘丽慈,沈艺,等130不同产地三白草药材黄酮类成分薄层色谱鉴别研究黎黛清,胥爱丽,毕晓黎,等胳床药学132临床试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流程设计与应用周文菁,魏涵,卢燕,等135临床药师参与血液透析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杨伟杰,赖荣芬,李岩,等139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不同给药途径在心脏手术围术期的临床应 用 林璐,曾英彤,陈文颖,等第3期专家共识145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经费管理•广东共识(2019)广东省药学会 新冤专栏15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药浓度检测技术指引广东省药学会 154 COVID-19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思考冯缤,陈正贤,金龙伟,等 157雾化吸人IFN-a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周花萍,吴红卫 16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临床试验现状及研究进展陈永,杨泽民,陈吉生,等论著164甘草酸对水飞蓟宾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邓英光,郭秀彩,李晓荣,等168康艾注射液对曲妥珠单抗心肌毒性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周捷,何伟佳,杜宝萍,等172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当归提取物混合工艺研究张正,干丽,刘远俊,等176 HPLC法测定果糖二磷酸钠注射剂中的5-羟甲基糠醛刘冰滢,穆矛,邓锋,等181阿魏酸对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卓晨琳,梅峥嵘,袁中文,等185宫炎平片的遗传毒性试验研究 滕云霞,黄炜忠,张清民190中医科儿童中药饮片处方分析与点评 唐榕槪床药学194临床药师对我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王丽,董雪,李林楷,等197基于医联体的COPD社区医药协作联盟模式探索蒙晓,何素珍,刘亮辉,等201 1例索拉非尼治疗甲状腺癌致高血压亚急症的药学监护张婧,李宝金,谭俊204我院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与精准药学服务实 践与总结 利程,陈文礼,李亚男,等209县级医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服务现状调査与分析杨镖,王勇,陈孝,等药学进展213谷氨酸脱氢酶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研究进展陈馨柔,阮奔放 第4期专家共识217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广东共识(2019) 广东省药学会新冤专栏220基于COVID-19"痰栓”本质的治疗思考冯缤,陈正贤,金龙伟,等225托珠单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用研究探讨陈碧珊,陈吉生 229中药活性成分大黄素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杨磊,刘佳琦,边原,等235 PD- 1/PD-L1抑制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行性探讨孔艺,吴红卫,陈永,等超说明书用药专栏239 2019版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的深入解读张梅,郑志华,陈泽鹏,等论著243三七总皂苷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与M IF的关系研究陈少贤,文鹏举,吴岳恒,等246中药石莼的生药学研究 谭颖仪,杨志业249多西他赛他莫昔芬脂质体体外释放研究李亚男,田琳,徐月红 252 HPLC法测定碘化钾滴眼液中羟苯乙酯的含量杜雨晴,梁光江,曹深,等255不同炮制辅料对何首乌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李润虹,甘国兴,龙国斌,等临床药学259推动“外科药师”的建立 郑志华,伍俊妍,曾英彤,等261伏立康唑治疗慢性肺曲霉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及其意义 苏铎华,李祥,肖海浩,等265心脏瓣膜疾病抗凝治疗的医护药共同管理模式的实践项梅,秦春香268 SGLT2抑制剂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刘英超316我院PIVAS应对COVID-19采取的防控策略甘金芳,刘丽亚,杨西晓 320 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常见慢病的患者药物治疗评价和监 护 边原,熊堉,蒋敏,等论著324海南黎药两粤檀性状与显微鉴别研究马换换,赵维波,张丹雁,等328 HPLC法测定格隆溴铵有关物质K、L、M曾少群,黄灿中,王琴,等33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和人血浆中坦西莫司的蛋白结合率李天娇,王颖,苑博临床药学336克龄蒙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及对血清 Flk-1、VEGF及远期复发的影响 王富海,曾彩贤,谭月英,等340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及血液生化指 标变化分析 李燕青,简凤璧,谭俊343临床药师与妇科医生合作进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门诊管理 的药学实践 张明子,凌静,孙业红,等348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医院合理用药指标体系构建钱慕仪,叶卫军,曾沛扬,等352某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分析邹刚玲,梁峰华,袁意敬,等356某院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调査分析与评价李丙添,卢荣枝,刘锐锋,等第6期专家共识361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药物治疗管理医药 广东省药学会新晃专栏372法维拉韦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潜力及其临床应用赖莎,马建春,杨泽民,等377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健康志愿者参与药物临床试验意愿调査沈勇刚,王丹锐,潘芸芸,等272我院分剂量药学门诊对儿科分剂量用药的影响王志鹏,朱健恩,刘亮辉,等275国产与进口头孢呋辛钠在剖宫产术预防性应用中的疗效及安 全性比较 何芳玲,符艳芬,袁意敬,等279临床药师参与1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脱敏方案优化的病例分 析 边原,熊堉,李文渊,等282医院药师在药品调配过程中的执业风险与对策的研究沈丽花药学进展285孟鲁司特的临床应用进展 陆洁,章晓骅第5期专家共识289免疫检査点抑制剂全程化药学服务指引(2019年版)广东省药学会新宠专栏308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发热门诊药房建设及防控 策略指引 广东省药学会31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药学部捐赠药品管理模式的探索何素珍,黎泽生,陈璐,等超说明书用药专栏381伐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超药品说明书用法循证评价陈泽鹏,余晓霞,陈楚雄,等385甘草配方颗粒多指标成分的近红外快速检测方法王闽予,刘丽萍,朱德全,等394 LC-MS/MS法同时测定血浆中布南色林和N-去乙基布南色林 浓度的不确定度评价 王占璋,卢浩扬,倪晓佳,等399药品生产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设计中的问题分析蔡伊科,江映珠,谢正福,等临床药学404网络医院处方点评与反馈前后处方合理性分析吉家兴,姜晓杰,杨姘,等 407维生素D滴剂辅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对 炎症反应与气道重塑的影响 任菁,梁家李,刘远锋412 230例丙戊酸盐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李璐,王占璋,胡晋卿,等415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监测分析林春燕,黄华田,郑立,等419苦豆子片联合HAART治疗艾滋病患者临床研究傅晓霞,毛慧君,徐惠琼,等423四肢伤口分泌液中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早期应用调查林传辉,关钦强,何步高,等药学进展427多耙点抗阿尔茨海默病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李焱洪,赵培亮第7期专家共识433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损害处理•广东共识(2020年版)广东省药学会新晃专栏442广州29例境外输入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艾香英,谢敏,林路平,等44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院制剂室的感染防控策略黄会平,陈素芳,马灶亮,等超说明书用药专栏449某妇幼保健院米索前列醇片超说明书用药调查与分析董雪,王丽,李林楷,等论著45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苦木一穿心莲药对抗胆汁淤积的机制研究王美琪,林朝展,祝晨藤462菊三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周青青,步真宁,王宝东,等474益甘舒抗乙醇诱导斑马鱼兴奋期醉酒的作用研究钱星文,谭转换,朱晨,等478 HPLC法同时测定酶转化液中L/D精氨酸的含量王如意,黄百祺,吴细妹,等482加减玉液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陈伟韬,黄春瑶,刘璐临床药学485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药学监护叶陈丽,曹伟灵,董晓敏 489参苓白术颗粒对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肠屏障功能及免疫功 能的影响 王富海,曾彩贤,张栋武,等493药学监护联合用药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用药情况及生 活质量的影响 李基煜,周思行,刘添,等495药师指导联合电话随访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 及预后的影响 周思行,刘添,李基煜,等药学进展498新型眼用抑菌剂聚季铵盐-1的研究进展陈伟翰,谭佳佳,黄鸿章,等 501二陈汤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刘慈斌,何伟强第8期专家共识505临床重症与药学超说明书用药 广东省药学会超说明书用药专栏516精神科儿童青少年门诊患者超药品说明书使用情况及其影响 因素分析 陈曼,黄洁漩,朱秀清论著521黄芪联合湿生扁蕾抗肺纤维化的研究分析崔国宁,刘喜平,曾庆涛,等525猪源纤维蛋白贴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杨向阳,欧思琳,朱晋辉,等530川续断皂苷VI对大鼠颈总动静脉旁路血栓作用研究张友恒,刘佳慰,程小桂 534 18k a转运蛋白配体对抑郁大鼠不同脑区四氢孕酮水平影响的 研究 马建春,仇志坤,黄会平,等538薄层色谱法快速检查复方罗布麻片I中掺伪大花罗布麻叶方法 研究 谢思敏,侯惠婵,顾利红541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乳糖含量测定周志平,韩斌,董洁,等544近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不同厂家的头孢克肟制剂朱丹丹,阮玮婷,曾文珊临床药学548某三甲医院2017~2019年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合理 性分析 孔艺,袁少筠,林莉莉,等552 “互联网+药学服务”背景下设立医院信息药师岗位的SWOT分 析及对策研究 王勇,郑雅婷,赖伟华,等557 PK/P D指导MRSA肺部感染伴低蛋白血症患者使用替考拉宁 的临床研究 贾号561 PDCA管理循环法对住院儿童雾化治疗认知和治疗行为的影响 研究 李玲,陈佳佳,肖敏捷,等565不同给药剂量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蔡婕,刘香芳,倪穗琴569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抗真菌治疗分析与药学监护付昱,朱喜梅573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慢性病长期处方的现状及可行性研究曹伟灵,庄沿磊,叶陈丽,等第9期专家共识577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2020年版新增用法)广东省药学会 584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药学服务指引(2020 年版)广东省药学会新冤专栏592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互联网医院线上药师门诊服务实践温璐平,周本杰,阙富昌,等 596浅析羟氯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价值顾凯,李佳婕,唐玉林600 “新冠疫情”下我国医药储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应徐颉,周剑辉,吴应祺,等论著603铜绿假单胞菌纸片扩散法联合药敏试验研究朱柏珍,方容,余展鹏,等608基于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的猴耳环消炎颗粒指纹图谱研究刘主洁,张伟,顾利红,等 612威灵仙配方颗粒真空带式干燥工艺优选何海兵,常凯强,王怀豫,等616止痛擦剂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含量测定研究高珊,唐蕾,赵伟国,等620柱后衍生法测定鲜竹沥中氨基酸的含量洪挺,赵雯,周志强,等 625 ICP-MS法测定胃苏颗粒中6种有害元素的含量苏章轩,张恺东,刘潇潇临床药学629临床药师应用PDCA循环法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嘱审核干预中的实践 肖晓,林璐,陈志江,等634某院日间化疗中心PIV A S尼妥珠单抗超药品说明书适应证用 药分析 许依宁,温桐章,观荣贵,等638 40例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于东港,曾晓云,陈宏镇,等641新媒体时代下医院药师药学科普传播能力提升辛莉,邱凯锋药学进展644 H E R-2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新药吡咯替尼王彪,房文通第10期专家共识649抗呼吸道病毒药物临床药学指引 广东省药学会论著668 D D X n-A S l在食管癌细胞对紫杉醇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陈晨,廖巍,傅永锦,等673米诺地尔醇质体和脂质体促绒毛生长作用的研究杨志荟,喻樊,缪怡烨,等678梅归参鼻用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制剂学评价徐文杰,张建军,李智勇,等683基于A H P-信息熵综合加权法的参芪消渴丸提取工艺研究李树民,张建军,李洁环,等688复方咽喉颗粒的质量标准提高 王汝山690青黄软膏质量标准研究 刘丹,张万青,罗光浦,等694丹参破壁饮片与破壁粉的稳定性比较研究张前亮,邓雯,罗铮,等临床药学699某肿瘤专科医院静脉配置中心退药情况统计与分析刘海,贾守薇,刘业娜,等703药学门诊药物治疗管理分级实施情况分析陈杰,蔡乐欣,陈孝,等707肠外营养液对小儿短肠综合征患者体重和生活质量等影响的 回顾性分析 邓贵华,方瑞,陈小葵,等711药学服务转型与健全医保付费体系的关系探索廖敏辉,曾平,杨西晓,等715阿卡波糖仿制药与原研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综合评价洪小媛,潘芸芸,陈吉生第11期专家共识721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平台规范化管理 广东省药学会728药物临床试验制度建设•广东共识(2020年版)广东省药学会 731药物临床试验安全评价•广东共识(2020年版)广东省药学会 741药物临床试验监查稽查•广东共识(2020年版)广东省药学会 论著747犬尿氨酸代谢通路中重度抑郁障碍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研究谢焕山,邓书华,张沐钦,等 751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六味地黄丸缓解二甲双胍所致腹泻的作用 机制 姚宇峰,王美琪,祝晨陳,等759 —种龟甲抗肝癌活性研究及其甲胶制备与蛋白质含量测定左蕴泽,孟维伟,王卓,等763苋菜红荧光猝灭法测定叶酸含量 马喆767 IC P-M S法测定富马酸福莫特罗原料药中催化剂钯的残留量李春盈,张静,钟依雯,等769 G C法同时测定广藿香中21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沈小钟,崔穗旭,邱蔚芬,等丨佐床药学775硫嘌呤类药物和美沙拉嗪预防克罗恩病复发疗效及安全性的 M eta分析 赵丽,魏娟,陈媛媛,等782 1例硫酸镁联合利托君诱发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的病例分析邓贵华,鲁培,陈小葵,等综达785心血管系统疾病合并抑郁的患者管理研究现状王玥媛,边原,凌蔚,等药学进展789银杏黄酮的提取与功能研究进展权明春,苏振宏,方大维,等第12期专家共识793正电子类放射性药物0期临床研究申请工作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799药物临床试验C R C管理•广东共识(2020年版)广东省药学会 802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广东共识(2020年版)广东省药学会 807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隐私保护•广东共识 广东省药学会815药物临床试验文档目录•广东共识(2020年版)广东省药学会 822药物临床试验药物管理•广东共识(2020年版)广东省药学会 826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广东共识(2020年版)广东省药学会 新風专栏830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标本热灭活后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郭健雄,袁进,季波,等83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成人哮喘的治疗建议及患者管理杨志成,郭素娟,陈爱伦,等837法匹拉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应用评价与药学监护洪晓冰,杨琢儿,杜佳虹,等论著841麝香拔湿膏质量标准研究 颜瑞琪,栗建明,袁震霆845气相色谱法测定薄荷喉片中的桉油精、三氯叔丁醇、薄荷脑和 八角茴香油的含量 王浄帅,舒展,郑篮君,等丨眩床药学848合理用药管理系统结合人工审核的模式对中成药处方点评的 应用效果 王小平,郑小清,邓义卫,等851临床药师参与1例CK D5期透析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方案 调整的药学实践 陈文秀,潘裕华,谢剑腾,等854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某三甲医院实行的效果分析黄小珊,李春秋,潘珍858 —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行血浆置换对高剂量苯巴比妥 血药浓度影响的病例分析 陈振金,王可馨,彭世立,等药学进展861陈皮主要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李思琦,李华附:《今日药学》2020年总目次。
抗感染药物不合理联合应用处方分析

JournalofClinicalandExperimentalMedicineV01.5,No.4Apr.2006抗感染药物不合理联合应用处方分析吕冬梅邱述玲邵珠民王来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江苏徐州221002)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在临床上广泛而复杂。
为了增强药物的协同作用,减轻毒副反应,抗感染药物常联合应用。
但是,随着合并用药的品种增多,药物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发生药效学、药动学改变或理化配伍禁忌的几率亦增大,不合理配伍反而起到相反的效应,使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多,造成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加重以及卫生资源浪费。
为了促进临床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本文对1材料与方法某地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03年7~9月份门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一日的全部处方,三个月共抽取2879张,其中使用抗感染药处方1400张,占实查总处方数的48.6%;抗感染药物不合理联合应用处方共258张,占总抗感染药物处方的18.4%,占实查总处方比例9.0%;应用抗感染药物约有16类,共112种。
2结果某地区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进抗感染药物不合理联合应用情况见表1。
部份药品的通用行了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
名与商品名对照见表2。
表1抗感染药物不合理联合应用情况表2部分药物通用名商品名对照表3讨论258张不合理联合用药处方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繁殖期杀菌剂和速效抑菌剂合用繁殖期杀菌剂对繁殖旺盛的细菌作用最强,对受抑制而不繁殖的静止期细菌几无作用¨J。
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琦红霉素、克拉霉素、螺旋霉素、红霉素等)为速效抑菌剂,能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使细菌繁殖受到抑制而进入静止状态,从而减弱了繁殖期杀菌剂的杀菌作用。
常用的繁殖期杀菌剂有青霉素类(青霉素钠、阿莫西林、青霉素v钾等)、头孢菌素类(头孢克洛、复方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孢噻肟钠、先锋V等)、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氟罗沙星、司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氟哌酸等);常用的速效抑茵剂有酰胺醇类(氯霉素)、四环素类(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等。
全科医学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答案

全科医学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全身用药可治疗多种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是A、灰黄霉素B、两性霉素BC、制霉菌素D、咪康唑E、酮康唑正确答案:D2、在对老年进行管理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的和未被上级医院诊断的可疑慢性疾病的老人,为了解目前情况、症状变化,危险因素干预情况等,电话随访的频率应为A、每月2次B、每年1次C、每季度1次D、每半年1次E、每月1次正确答案:C3、有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的研究,研究者发现肺癌的吸烟比例为80%,非肺癌组的吸烟比例为50%,这项研究属于A、横断面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实验性研究E、历史性队列研究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病例-对照研究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
4、卡介苗的初种年龄是我要纠错我要收藏A、出生2天~2个月B、出生3天~3个月C、出生4天~4个月D、出生5天~5个月E、出生6天~6个月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卡介苗于出生24小时后接种。
5、建立基本健康行为的健康咨询内容不包括A、合理饮食B、戒烟限酒C、疫苗接种D、识别突发症状E、合理用药正确答案:D6、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策略和途径是A、初级卫生保健B、社区卫生服务C、健康教育D、全民健身E、健康促进正确答案:A7、体重约12kg、身长约85cm的小儿年龄约为我要纠错我要收藏A、1岁半B、9个月C、1周岁D、新生儿E、2岁正确答案:E8、下列选项描述不是正态分布特征的是A、曲线位于横轴上方均数处最高B、以零为中心,左右对称C、均数为其位置参数D、标准差为其变异度参数E、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有一定分布规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正态分布有以下特征:正态曲线在横轴上方,均数处最高;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和标准差,均数为其位置参数,标准差为其变异度参数;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有一定分布规律。
【真题】2023年8月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A类)

【真题】2023年8月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A类)注意:此试题来源于网友回忆及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材料一S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市疾控中心) 是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依法承担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售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公共职能。
......小沈是综合科科长助理,协助科长完成工作任务。
材料二“全民营养周”是由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等单位共同发起,为宣传营养健康理念、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而集中开展的营养教育和知识传播活动。
2023年5月的第三周是第九届全民营养周,本届全民营养周的主题为“合理膳食食养是良医”。
今年S市的全民营养周活动由S市卫健委、教育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营养学会共同主办,市疾控中心承办。
活动启动前,市疾控中心李主任在本单位动员会上说:“往年全民营养周活动主要靠我们中心来组织,力量有限,也就是去社区搞讲座、办义诊,市民群众兴趣不大,活动效果不够理想。
今年市里特别重视,要求也比较具体,而且是多家单位共同组织,我们作为承办单位,工作要更主动、更细致,要深入活动现场,做好组织与服务。
”在提工作要求时李主任强调综合科要做好活动记录,挖掘工作亮点,及时总结经验。
5月14日9时,小沈来到全民营养周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S市副市长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在启动仪式上,市疾控中心首次发布了S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
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S市有91.56%的居民摄入不足,85.89%的居民维生素A摄入不足76.07%的居民维生素C摄入不足,79.97%的居民钾摄入不足,还有52.64%的居民脂肪摄入超标,71.91%的居民钠摄入超标。
随后,市疾控中心营养研究所韩所长针对S市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结合居民膳食习惯,作了“食养是良医”的专题讲座。
采用ABC分析法分析某医院2011年药品使用情况

采用ABC分析法分析某医院2011年药品使用情况作者:张海荣艾登滨苏家茹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青岛某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用药概况,重点对其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ABC分析法,将该医院的2011年消耗的药品,按照金额分为A类、B 类和C类,并将每一类的药品按照药品种类分别计算金额,然后排序分析。
结果:A类药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数量、金额均最大,循环系统药物在A类中排第2,但在B类和C类中将军排第1。
结论:该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还需进一步规范;循环系统用药量偏大;部分药品使用量过大。
需加强监管,采取相应措施,以规范用药。
【关键词】ABC分析法;抗菌药;循环系统用药【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25-021 ABC分析分类原则A类大约10%~20%的药品,耗费的资金占药品总金额的75%~80%。
B类大约10%~20%的药品,耗费的资金占药品总金额的10%~20%,但是位列于A类累积百分比后的15%~20%。
C类大约60%~80%的药品,耗费的资金只占药品总金额的5%~10%。
2 ABC分析结果根据ABC分类原则,对该医院的2011年1月~12月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ABC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再将ABC分析表中的A、B、C类药物分别按照药物学[1]分类,并分别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表3、表4。
同时,对全部药理作用各类别的品种占总品种比例和金额占总金额比例进行统计,结果见表5。
对A、B、C各类药物中消耗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品进行统计,结果见表6。
3 ABC分析总结在2011年的西药ABC分析中,共包括969个品种。
另有265个已删除信息和22个总入出库均为负数的品种,未能统计。
从ABC分析表看出,A类药物共计129种,其中品种百分比占18.538%,金额百分比占69.25%;B类药物共计171种,其中品种百分比占24.57%,金额百分比占20.69%;C类药物共计669种,其中品种百分比占69.04%,金额百分比占10.06%。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2)2

・108・生圄塑岱药塑应用!鲤!笙§旦筮!鲞筮!!翅g竖!!丛鲤坠塾蝎叁EP!:丛型;螋!:!!!:!t丛!:!Q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张树梅【摘要】目的了解门诊处方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门诊处方13412张。
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处方分析。
结果不合理处方总计1451张(占10.82ok),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合并用药品种多。
结论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对不合理的处方用药问题值得重视,应多管齐下,综合管理。
【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分析;合理用药医药科学日新月异,药物品种不断增加,处方用药也日渐复杂,药源性疾病常因不合理用药而发生。
处方分析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
1资料与方法取某天的门诊处方13412张,处方样本覆盖我院门诊各科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将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归纳分析:2结果在抽查的13412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451张,不合理本资料抽取我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lO月每月各抽用药处方分类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不合理用药处方分类统计结果3分析与讨论3.1重复使用同类药物如青霉素与头孢呋辛钠,头孢唑啉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这些药物均属于B.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相同。
头孢拉定Ⅵ与哌拉西林钠,有报道可致d,JL血尿…。
分析认为,两药均主要通过肾脏以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的形式代谢,同类药物间可能有竞争性抑制,减慢药物的排泄速度,增加血药浓度,加重肾脏损害。
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同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格列喹酮与格列齐特(同属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因刺激胰岛素中正常的B:一细胞释放胰岛素而起降糖作用,联用后剂量掌握不当可引起低血糖。
维拉帕米、尼莫地平、硝苯地平,三者均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同服会出现明显心悸、头痛、血压过低等不良反应。
甲氧氯普胺与多潘立酮,两者同属于多巴胺受体拈抗剂,作用基本相似,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易发生。
我院2011年门诊、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7 ] 饶 翠琼 . 水 溶 性 维 生 素 在 利 巴韦 林 治 疗 小 儿 手 足 口病 中
的疗效 [ J ] . 临床医学工程 , 2 0 1 2 , 1 9 ( 1 1 ) : 1 9 1 3 — 1 9 1 4 .
g・ L 氯化钠注射液 、 水溶性维生素和维生 素 B 6注 射 液 的 使
用率都 在 6 5 以上 。在应 用 抗 病 毒药 物 的同 时 , 补 充 维 生
3 . 5 不合 理 用 药 有 2例 同 时 使 用 喜 炎 平 注 射 液 和 炎 琥 宁 注射液 , 二者治疗作用相近 , 联 合 使 用 可 能会 增 加 药 物 不 良反
[ 2 ] 魏萍. 喜 炎 平 联 合 利 巴 韦 林 注 射 液 治 疗 小 儿 手 足 口病
1 2 5例 疗 效 观 察 [ J ] . 中 国 中西 医结 合 儿 科 学 , 2 0 1 2 , 4
( 4 ) : 3 3 4 - 3 3 5 .
水 溶性维生素治疗婴 幼儿手 足 口病可显 著 改善病 情 , 减 少 痛 苦, 缩短病程 , 降低 并发 症 的发生率 , 不 良反应 少_ 7 ] 。 同 时 嘱
[ 5 ] 周 静. 维 生素 C与 维生 素 B 6 联 合 治 疗 小 儿 手 足 口病
[ J ] . 齐 齐 哈 尔 医 学 院 学报 , 2 0 1 1 , 3 2 ( 7 ) : 1 1 0 6 .
[ 6 ] 赵杰. 维 生 素 C配 伍 应 注 意 的几 个 问题 [ J ] . 西 北 药 学 杂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一 O 7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目的: 评价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患者使用维生素的合理性。方法: 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 2011 年 8 月至 2012 年 8 月门诊使 用维生素的老年患者处方 11 690 张, 参照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对处方内容进行统计、 分析。结果: ≥60 岁的老年患者 中, 男性占 47.10% , 女性占 52.90% ; 其中 60~69 岁者占 43.20% , 70~79 岁者占 41.90% ; 以过敏性疾病 (14.88%) 、 心血管疾病 (18.30%) 、 糖尿病 (9.37%) 等为主; 维生素单张处方平均金额为 154.82 元; 使用 1 种维生素的处方占 84.28%; 使用维生素类注射 剂的处方占 17.46%; 不合理用药处方有 26 张 (0.22%) 。结论: 该院老年患者门诊使用维生素存在不合理情况。临床医师应按需 控制维生素类药的用量; 药学人员应加强对老年患者使用维生素类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为患者提供安全、 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 维生素; 老年患者; 处方分析
品种数, 种 1 2 3 ≥4 合计 处方数, 张 10 008 1 526 141 15 11 690 比例, % 85.61 13.05 1.21 0.13 100.00
老年患者处方中使用维生素类注射剂的情况 老年患者应用维生素类注射剂的处方共 2 041 张, 占维生 素类处方的 17.46%。老年患者处方中使用维生素注射剂情况 统计见表 4。 表 4 老年患者处方中使用维生素注射剂情况统计 Tab 4 Utilization of vitamin injec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 2.4
使用维生素的老年患者处方基本情况 将每位门诊老年患者使用维生素的处方金额 、 品种数进 行统计 , 结果显示 , 单张处方平均金额为 154.82 元 ; 最高金额 为 2 177.6 元 ; 最低金额为 0.12 元 。 老年患者单张处方使用维 生素类药品种数见表 3。 表 3 老年患者单张处方使用维生素类药品种数及比例统计 Tab 3 The number of varieties of vitamin per prescrip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and their constituent ratio 2.3
年龄段 使用维生素处方数, 张 构成比, % 老年患者总处方数, 张 维生素使用率, % 60~69 岁 5 050 43.20 148 230 3.41 70~79 岁 4 898 41.90 134 260 3.65 ≥80 岁 1 742 14.90 37 624 4.63 合计 11 690 100.00 320 114 3.65
参照不合理用药的判断与评价标准 , 5 张存在配伍禁忌 , 如维生素 C+ 维生素 B2 等 ; 21 张处方存在重复使用维生素 , 如 复合维生素 B+多维元素片等。
3
3.1
讨论
使用维生素的老年患者的主要临床诊断及用药情况 维生素作为维持生命活动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 质, 在老年患者中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 所抽 取的 11 690 张处方主要疾病诊断分布情况统计见表 2。 表 2 老年患者使用的维生素品种及主要疾病诊断情况统计 Tab 2 The varieties of vitamin in elderly patients and their principal diagnosis 2.2
Analysis of the Utilization of Vitamins in Elderly Patients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a Third-grade Class-A Hospital during Aug. 2011-Aug. 2012 LUO Yu-hong,YUAN Xiao-bin,WANG Jia-lin,HUANG Hao-wu (Dept. of Pharmacy,Zhuhai Municipal People’ s Hospital,Guangdong Zhuhai 519000,China)
1
1.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 从某三级甲等医院 2011 年 8 月至 2012 年 8 月门诊全部处
究方向 : 医院药学 。 电话 : 0756-2157683。 Email: luoyuhong@ · 2800 · China Pharmacy 2013 Vol. 24 No. 30
用药情况 维生素 C 注射液 维生素 B6 注射液 维生素 B12 注射液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 C+B6 注射液 其他 (维生素 D、 B1 注射液等) 合计 处方数, 张 594 563 429 164 266 25 2 041 构成比, % 29.10 27.58 21.02 8.04 13.03 1.23 100.00
某三级甲等医院 2011 年 8 月至 2012 年 8 月门诊老年患者维生素应用分析
罗玉鸿*, 袁晓斌, 王嘉琳, 黄好武 (珠海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广东 珠海 519000)
中图分类号 R969.3; R287; R977.2 文献标志码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3.30.05 C 文章编号 1001-0408 (2013) 30-2800-04
2.5
不合理用药情况
2013 年第 24 卷第 30 期
不同性别及年龄老年患者维生素使用情况 调查发现 , 该院使用维生素类药治疗的女性患者比男性 患者多 5.80%, 这可能与女性患者的健康状况有关。有关分析 结果表明 , 中国女性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男性老年 人口, 可能与后天不利的社会环境 (如社会、 经济地位较低) 有 关[3]。不同年龄组老年患者的处方比例存在差异, 其中对卫生 服务的需求和医疗费用为主要原因 , 60~69 岁组的患者主要 倾向于选择门诊治疗, 80 岁以上患者则支持家庭诊治。由表 1 可见 , 80 岁以上患者的维生素使用率最高 , 为 4.63% , 而 60~ 69 岁组和 70~79 岁的维生素使用率分别为 3.41%和 3.65% 。 这与老年人随年龄增长 , 其生理功能降低导致维生素易缺乏 和其体内药动学改变的特点有关。 3.2 维生素联合用药分析 由表 3 可见 , 处方中使用两种以上维生素处方共有 1 682 张, 占 14.39%。如, 共有 165 张处方采用维生素 B1+维生素 B12 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维生素 B1 对人体有促进糖类新 陈代谢 、 增进食欲和消化系统功能 、 维护循环系统健康 、 保护 [4] 神经系统的作用 ; 维生素 B12 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 维生素, 它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 此酶对神经细胞内合成用 于组成轴突的结构蛋白至关重要。对于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 糖尿病患者若能早期发现和诊断维生素 B12 缺乏, 可以尽早补 [5] 充治疗, 减缓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但应警惕两者合用有 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6]。有 33 张处方采用阿法骨化醇+钙尔奇 D600。 阿法骨化醇能增加小肠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 两药 联用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老年患者患多种疾病的比例较 高, 应用多种治疗药物使药物-药物、 药物-疾病之间互相作用 的机会加大 , 同时药品不良反应的危险亦会呈指数性上升 。 因此, 老年患者应尽量选择简单的用药方案, 同时加强药物监 测及用药咨询。 3.3 维生素类注射剂的使用情况 维 生 素 注 射 剂 的 处 方 数 为 2 041 张 , 占维生素处方的 17.46%。注射用药不仅给药不便, 而且成本较高, 患者比较痛 苦 。 特别是静脉注射 , 因其直接入血 , 无肝脏首关效应 , 故毒 副作用较其他给药方式严重 , 对老年患者尤甚 。 通过收集 1996-2006 年国内 200 余种医学、 药学期刊和医学院学报及其 他杂志上公开发表的中 、 西药不良反应病例 [7], 检索出由维生 素导致的不良反应有 153 例 , 其中 28 例为严重不良反应 , 占 18.3%。以神经系统、 皮肤及黏膜、 呼吸系统不良反应为主, 其 中静脉滴注维生素 C、 肌肉注射维生素 B1 或 B12 都有可能导致 过敏性休克 。 维生素类药口服不良反应较轻 ; 静脉滴注或肌 肉注射不良反应多 , 休克率和死亡率高 , 高敏体质者尤为严 重 。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代谢适应能力衰退 , 药物代谢和排 泄功能降低, 因此维生素类药应尽量采用口服方式给药, 且用 药剂量一般比成年人小 , 仅在危 、 重、 急和无法选择口服等给 药方式时才选择注射给药方式, 并需注意个体化给药。 3.4 不合理用药情况 3.4.1 配伍禁忌。在 5 张有配伍禁忌的处方中, 均使用维生素 C 与维生素 B2 配伍。维生素 C 是最不稳定的维生素, 具有强还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rationality of vitamins use in elderly patients from a third-grade class-A hospital. METHODS: Totally 11 690 prescriptions with vitamins of elderly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e third-grade class-A hospital during Aug. 2011- Aug. 2012. The contents of those prescription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according to key index among national index of rational drug use. RESULTS: Among elderly patients over the age of 60,males accounted for 47.10% and female accounted for 52.90%;43.20% were 60 to 69 years old and 41.90% were 70 to 79 years old. Allergic diseases (14.88%) ,cardiovascular diseases(18.30%)and diabetes(9.37%)took up the largest proportion;the average vitamin amount of each prescription was 154.82 yuan;the prescriptions which only adopted a kind of vitamin accounted for 84.28%;the prescriptions which adopted vitamin injection accounted for 17.46% ;irrational drug use was found in 26 prescriptions (0.22%) . CONCLUSIONS: The utilization of vitamins in elderly patients is unreasonable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Clinicians should control the amount of vitamin;pharmaceutical staff should strengthen ADR monitoring of vitamin in elderly patients and to provide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KEY WORDS Vitamin;Elderly patients; Analysis of prescriptions 维生素是一类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 合物 , 目前作为非处方药被大量人群 (包括老年人) 广泛使 用 。 老年人作为特殊用药人群 , 其机体各种细胞 、 器官 、 组织 的结构与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老化, 适应能力减退, 抵抗 力下降, 易发生代谢紊乱, 导致罹患营养缺乏病和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因此, 关注老年人营养缺乏问题, 适当 补充维生素制剂是十分必要的。但因老年人患病后联合用药 情况较多, 大多数老年患者会同时服用 4~6 种治疗药物, 长期 使用某些药物的患者在补充维生素的同时需特别注意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如何指导老年患者正确选择及使 用该类制剂 , 应引起临床关注 。 现笔者对某三级甲等医院 2011 年 8 月至 2012 年 8 月门诊老年患者处方中维生素的使用 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 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 以期为临床用药 提供参考。 方 1 138 727 张中, 抽取所有 60 岁以上老年患者并使用维生素 的处方共计 11 690 张进行统计、 分析。 1.2 方法 [1] 1.2.1 处方分析指标设定。参照合理用药国际指标 (SDUI) 的核心指标, 并加入自设指标。所设计的调查项目包括: 患者 年龄 、 性别 、 诊断 、 每张处方的用药种数 、 维生素类药使用率 、 维生素类注射剂使用率、 维生素类药联用情况、 不合理用药分 析等。 1.2.2 统计学处理 。 应用 Excel 及 SPSS 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 对患者的年龄、 性别、 诊断、 用药品种等分别进行统计。 1.3 不合理用药的判断与评价标准 参照合理用药指标[2]并作相应修改,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即可判断为不合理用药: (1) 用药指征不明确; (2) 药物选择不 恰当 ; (3) 药物剂量 、 用法不当 ; (4) 用药疗程不当 ; (5) 用药对 象不适宜; (6) 有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