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症的防治

合集下载

中国人群维生素D缺乏研究进展

中国人群维生素D缺乏研究进展

4、合理使用保健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下,可适当使用含有维生素D的 保健品。但需注意剂量,避免过量摄入。
总之,防治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 包括增加户外运动、规律作息、调整饮食和合理使用保健品等。在此过程中,理 解维生素D的作用机制和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至关重要。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 以有效提高体内维生素D水平,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及相关疾病,维护骨骼健 康。
结论
中国人群维生素D缺乏问题不容忽视,其对中国人群健康的影响应引起广泛。 通过营养补充、运动锻炼和光照治疗等手段可以有效改善维生素D缺乏状况。然 而,解决这一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提高公众对维生素 D的认识、优化饮食结构、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期 待更加深入地了解维生素D与中国人群健康的关系,以便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干预 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感谢观看
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于维持骨骼健康和预防一些疾病具有关 键作用。然而,根据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包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报告,中 国人群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不理想。
首先,从地理区域上看,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在北方地区尤为严重。2010年 《中国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北纬35°以北的华北、东北和西北地 区的人群,有58.7%的人维生素D缺乏,36.9%的人维生素D不足。相比之下,北纬 25°以南地区的人群维生素D状况较为充足。这种区域性的差异,可能与南北方 的日照时间、紫外线强度等因素有关。
科学证据表明,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降低儿童患佝偻病的风险。根据 《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的儿童患 佝偻病的风险降低了60%。此外,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 患感冒和呼吸系统感染的风险。

如何利用光照防治疾病

如何利用光照防治疾病

如何利用光照防治疾病
光照是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日常现象,但你知道光照也能预防和治愈疾病吗?那么如何利用光照来防治疾病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利用阳光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
维生素D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它能够促进钙的吸收,维持正常的骨骼发育。

而阳光中的紫外线就是促进人体自然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每天可以适量地暴露在阳光下,防止维生素D缺乏症的发生。

二、利用光照治疗心理疾病
阳光可以促进人体内的血清素分泌。

血清素又被称为快乐荷尔蒙,它可以提高人的情绪,缓解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所以提高光照的时间和强度,有助于治疗一些轻度的心理疾病。

三、利用紫外线治疗皮肤病
紫外线有杀菌、消毒和抑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皮肤病,如银屑病、异色痣、白癜风等。

当人体局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
可以促进皮肤细胞代谢,增强皮肤免疫力,从而减缓皮肤病的症状。

四、利用红外线促进身体恢复
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较长的光线,它能够穿透皮肤,进入皮肤下
方的组织中,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

因此,
利用红外线可以促进人体肌肉恢复,缓解身体疲劳。

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
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导致皮肤灼伤、皮
肤癌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在利用光照防治疾病的同时,也要注
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适当地使用防晒霜等防护措施。

光照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方法,但是一定要注意适量,
根据自己身体情况来选择使用。

同时,如果有疑问,也要及时咨
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以保证在利用光照的过程中能够更安全地进行。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缺乏
–天然食物,50IU –强化食品,100IU –补充剂,200-400IU –阳光照射,2000IU –总量,2350-2550IU
Lappe JM. Am J Clin Nutr 2007; 85: 1586. Talward SA. Am J Clin Nutr 2007; 86: 1657.
探讨中的维生素D推荐补充剂量
特异性强、准确性高——金标准测定法.
血清25-OHD—维生素D营养状况指标
• 成人:维生素D缺乏: –血清25-OHD <20ng/mL(50nmol/L)
• 维生素D不足: –血清25-OHD 20~30ng/mL(50~75nmol/L)
• 维生素D过量: –血清25-OHD >100ng/ml(>250nmol/L)
,改编和制HD水平
• 据估计,全世界大约30%一50%的儿童和成人 的血清25一(OH)D<20ng/m1。
维生素D不足的高危人群—— 新生儿、婴幼儿、孕妇及乳母、老年人等。
14
阳光照射是维生素D重要来源
• 阳光照射获得维生素D,占90% –紫外线使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转化 为维生素D3 –成年白人全身暴晒10-12分钟,产生 10,000IU 维生素D3
我国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 -推荐方案(2008年)
• 建议口服维生素D –2,000-4,000IU/d –一个月后,400IU/d
• 口服困难或腹泻,大剂量肌肉注射 –15-30万IU/次 –1-3个月,维持剂量400IU/d
国内推荐
• 25-OHD浓度<20ng/mL--罗盖全0.25ug/d,1~2个 月后仍<20ng/mL,原则上用维生素D3肌肉注射。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

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维生素D: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维生素D是一种关键的营养素,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它不仅有助于维持骨骼的健康,还在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心脏健康以及肌肉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关注维生素D的摄入。

1. 维生素D的作用维生素D有两种主要形式:D2(麦角甾醇)和D3(胆钙化醇)。

最常见的维生素D来源是阳光照射皮肤,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维生素D。

同时,少量的维生素D也可通过某些食物(鱼类、奶制品等)摄入。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钙的吸收,从而维持骨骼的健康和强度。

它通过调节钙的代谢,帮助钙离子在血液和骨骼之间的平衡。

此外,维生素D还参与到许多其他的生物学过程中,如细胞生长、免疫调节和减轻慢性炎症等。

2. 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缺乏的关系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特点是骨骼脆弱和易碎。

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是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骨骼中钙的流失,使骨骼变薄,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

此外,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导致肌肉功能下降和免疫系统受损,进一步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然而,骨质疏松症并非维生素D缺乏的唯一原因。

其他因素,如遗传、年龄、性别、营养不良和缺乏运动等,也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

因此,在预防骨质疏松症时,维生素D的摄入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3.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维生素D摄入建议根据专家的建议,以下是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中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 对于婴幼儿和儿童:建议每日摄入400-6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

- 对于成年人:建议每日摄入600-8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

- 对于老年人(65岁及以上):建议每日摄入800-10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

需要注意的是,饮食和日常生活习惯对于维生素D的摄入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增加维生素D摄入的建议:- 食物来源: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鲑鱼、沙丁鱼等)、奶制品(牛奶、酸奶等)和蛋黄等。

维生素D、钙缺乏防治中的有关问题

维生素D、钙缺乏防治中的有关问题
>250<300
>300 >250≤300
≤200
一般保健
经Vit D及钙,冬春季尤应注意预防,重视呼 吸系统疾病影响,必要时摄腕骨X线片,辅助 诊断。
除注意预防外,用Vit D后一个月应复查BAP, 仍不正常者查找原因,如贫血、铁、锌等。
及时用Vit D及钙治疗,一个月后复查BAP, 如好转继续用药一个月。

1901 362 210
≤200 U/L 200-250 U/L >250 U/L 例 % 例 % 例% 1893 99.8 4 0.2 12 3.3 308 85.1 42 11.6 5 2.4 24 11.4 181 86.2
正常标准: ≤200U/L;≥250U/L为治疗水平。
13
早期诊断——部分生化指标的解读
400IU /d
1989年,VD供应量(RDAs),<6个月 300 IU /d
>6个月 400 IU /d
24
每天400IU的维生素D够用吗?
理想的血25( OH) D 水平和维生素D 摄入量
相当多的学者认为血25 (OH) D 浓度应至少维持在50 nmol/ L ,为了骨骼健康和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应达78~100 nmol/ L 。
佝偻病
VD缺乏性佝偻 病和手足抽搐症 的发病机制
PTH分泌不足 血钙不能恢复正常
婴儿手足搐搦症
三、佝偻病的诊断中的问题
早期诊断问题
试验诊断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诊断扩大化问题
7
早期诊断——部分生化指标的解读
血清钙磷测定
VD缺乏时,肠道对钙磷吸收减少,血钙磷下降。血钙下降反 馈性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旧骨脱钙和肾小管保钙排磷, 保持血钙基本正常。佝偻病早期血液钙磷水平受机体代谢调节而 变化不显著,早期诊断价值小。

维生素缺乏对老年人的影响

维生素缺乏对老年人的影响

贫血
维生素C的缺乏会影响铁的吸 收和利用,从而导致贫血。
贫血会导致老年人出现疲劳、 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严重 时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
贫血还会导致老年人更容易感 染疾病,因为贫血会使免疫系 统的功能下降。
04
维生素D缺乏对老年人的 影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维生素D缺乏的常见后果之一。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缺乏会导致骨骼变薄和脆弱,增加骨折的风险。
疾病。
视力问题
维生素E可以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保护眼睛免受自 由基的损害。缺乏维生素E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白内 障等眼疾,影响视力。
研究发现,维生素E缺乏的老年人容易出现视力模糊、 畏光、干眼症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
肌肉萎缩
维生素E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缺乏维生素E可能 导致肌肉萎缩和无力。
缺乏维生素A和铁等营养 素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自身免疫性疾病
某些维生素缺乏可能与自 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
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缺乏维生素E和叶酸等营养素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
缺乏维生素C和E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心力衰竭
某些维生素缺乏可能与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
02
维生素B缺乏对老年人的 影响
记忆力减退
记忆力减退是维生素B缺乏的常见症状之一。老年人缺乏维生 素B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思维 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维生素B12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重要营养物质,缺乏 时会影响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进而导致记忆力减退。
情绪波动
维生素B缺乏还可能影响老年人的情绪波动。缺乏维生素B 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导致情绪不稳定、焦 虑、抑郁等表现。

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的最好方法?

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的最好方法?

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的最好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人开始迈入老年阶段是身体的各项机能也随之下降,随之而来好多症状,其中最为常见的就属缺乏维生素的问题。

维生素也分为好多种,今天小编就主要和您说一下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的问题。

那么怎么才能给好的更加合理科学的补充维生素d呢?以下就是小编为您搜集的相关资料。

(1)食物补:中老年人补钙和维生素D,主要以食补为主,实施平衡膳食,注意粗细粮、荤素搭配,食物多样化,多吃"杂"食。

因为这些营养素如钙、磷、锰、锌、铜和维生素D、C均存在于粗杂粮、牛奶、鱼虾、蛋黄、瘦肉、动物内脏、大豆及其制品、水果和蔬菜中。

有些蔬菜如菠菜、茭白、笋等含有较多的草酸,能"夺走"胃内食糜中的钙、锰、锌等矿物质,所以烹调这些蔬菜时须用沸水焯一下,除去草酸。

如果在每天正常的饮食中,再喝1杯牛奶(250克),约可补钙300毫克,这样一般情况下就不会严重缺钙。

(2)运动补:中老年人应当力所能及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因为体育锻炼能壮关节、强筋骨,增强骨质代谢,延缓随衰老而脱钙的速度,并阻止骨中钙质向血液中转移,避免骨钙的流失。

中老年人锻炼的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老年体操。

(3)阳光补:提倡在户外活动,常开窗让阳光进入卧室。

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维生素D促进胃肠对钙、磷的吸收。

综上所述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的最合理科学道德办法就是进食食补、运动和晒阳光。

这些方法都特别的简单容易,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就能完全的做到。

老年人就如同一株老树,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健康,但内在却有着不同的问题,平时的时候做好保养,关键时刻才能屹立不倒。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Ddeficiencyrickets),这是儿童常见病,占总佝偻病的95%以上。

这种疾病是由体内维生素引起的D缺乏导致全身钙磷代谢异常,导致钙盐不能正常沉积在骨骼生长部位,最终骨畸形。

佝偻病虽然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由于发病缓慢,容易被忽视。

一旦出现明显症状,身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并发肺炎、腹泻、贫血等疾病。

一、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是本病开门见山的主要原因。

VitD来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同源性,从阳光波长296~310μm紫外线照射储存在皮肤基底层的紫外线7-脱氢胆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转化为胆骨化醇(cholecalciferol)即维生素D3(VitD3)。

另一种方式是外源性,即摄入地食物中含有VitD,如肝类含15~50IU/kg,牛奶3~40IU/L,蛋黄25IU但是在这些食物中VitD含量很少,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紫外线照射后,麦角固醇可形成维生素D2(骨化醇,Calciferol)。

VD2与VD3人工合成对人的影响是一样的。

二、紫外线照射不足紫外线照射不足也是如此VitD缺乏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北方。

紫外线照射皮肤,你可以得到足够的东西VitD3。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条件不同,尤其是日照时间长短不同,南方合照时间长,佝偻病发病率低,北方日照时间短,发病率高。

然而,紫外线在阳光下很容易被灰尘、烟雾、衣服和普通玻璃覆盖或吸收。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建筑较多,在一些地方也带来了空气污染。

高层建筑的灯光和休眠生活都会影响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

三、其它因素1.生长过快,所需VitD也有很多。

因此,生长迅速的儿童容易患佝偻病,早产儿钙磷储备不足,生后生长迅速,如缺乏VitD,佝偻病很容易发生。

2.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合适也会导致佝偻病。

如果人乳中钙磷比例合适,比例为2:1,易于吸收;虽然牛奶中钙磷含量高,但磷含量高,吸收率差,因此牛奶喂养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高于人乳喂养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症的防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维生素D的临床表现及诱发因素以及防治方法。

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诊治的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症的病例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慢性病患者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营养失调的患者,很少晒太阳是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

结论无论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必须具有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知识,老年人维生素D的水平与骨密度、肌肉强度密切相关,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可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髋部骨折的危险性。

【关键词】
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症
老年人因为皮肤合成、饮食摄入和胃肠道吸收功能的减低,又常常仅限于在室内活动,很少晒太阳,皮肤合成维生素D减少,进一步导致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降低。

严重维生素D缺乏和低钙血症的患者会出现神经肌肉过于敏感,包括麻木、肌肉痉挛、喉痉挛、手足抽搐和癫痫。

而轻微缺乏维生素D的患者经常会诉肌肉乏力或疼痛,而易被忽视。

由于维生素D的产生和吸收减少,促进了甲状旁腺素释放。

如果不补充维生素D,就会出现继发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矿含量减少。

严重维生素D损耗的成年患者会发生骨软化,并出现局部骨骼疼痛,肌肉无力、疼痛,行走困难,假性骨折等[1]。

为提高对本病的重视,对本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本科诊治的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症的病例1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4例,年龄60~71岁,该组患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的6例。

因进行性乏力、低血钾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的7例。

住院期间,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非肠道全静脉高营养。

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住院后,给予利尿、补钾、补镁和补钙治疗。

入院后查血钙为 6.60 mg/dl~6.90 mg/dl(1.72 mmol/L),正常值为8.40~10.20 mg/dl(
2.10~2.55 mmol/L)。

磷为2.12 mg/dl~2.30 mg/dl(0.74 mmol/L),正常值为2.50~4.50 mg/dl(0.81~1.45 mmol/L)该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肌肉过于敏感,包括麻木、肌肉痉挛、喉痉挛、沃斯特克征、特鲁索现象、手足抽搐和癫痫等症状。

出院后给予血钙和血磷水平监测。

出院前患者血钙和磷仍低,消瘦、呼吸困难,沃斯特克征阳性。

临床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症。

1.2 治疗方法口服维生素D 50 000 IU/次,3次/周。

患者出院1周后,25-羟-维生素D为6 ng/ml(15 nmol/L)。

严重或出现症状的低钙血症患者须经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每10 ml含钙90 mg,葡萄糖酸钙对血管壁的刺激性比氯化钙要小。

口服100~180 mg元素钙片剂5~10 min可使血钙升高,并维持1~2 h。

每2~4 h检测血钙1次,血清钙应保持在正常水平的低限。

如果钙水平恢复正常,开始给予元素钙1~4 g/d口服。

如果单纯补充钙剂不能维持血清钙水平,采用骨化三醇治疗。

2 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本组病例麻木、肌肉痉挛、喉痉挛、沃斯特克征、特鲁索现象、手足抽搐和癫痫等症状均消失。

3 讨论
3.1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促进钙和磷的吸收,促进肾重吸收钙和磷,促进骨中钙和磷的动员。

维生素D并不直接促进骨钙沉积,而主要是促进肠黏膜吸收钙。

3.2 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中老年患者中出现维生素D缺乏有两种情况,慢性病患者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营养失调的患者。

3.3 维生素D缺乏预治在体检中发现非特异性的肌肉乏力和疼痛,经常被错误地诊断为纤维性肌痛。

血清25-羟-维生素D是诊断维生素D缺乏最敏感的检测指标。

在维生素D缺乏的早期或轻度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PTH水平是正常的。

只有在持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如骨软化、骨质疏松)才能发现PTH异常。

根据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间,就有关维生素D的摄入做出如下建议[2]:51~70岁400 IU/d;>70岁600 IU/d。

然而,对所有成年人来说,800~1 000 IU/d维生素D补充量并不是合理的量。

尤其对于患有肾脏和肝脏疾病、胃切除、营养失调、使用抗癫痫药物和镇静安眠药物治疗的患者,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为了维持血钙正常需要补充2~5倍的维生素D。

但如果患者不晒太阳或者吸收不良,或使用抗癫痫药物则需要较大的维生素D维持剂量(50 000 IU/次,1~3次/周)。

抗痉挛药物也可以增加肝脏的维生素D和25-羟-维生素D的代谢,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

危重患者常有白蛋白结合钙水平下降或出现低钙血症。

因此,对血钙的检测是必要的,特别是对ICU 的患者尤为重要。

大多数低血钙患者,血磷水平都较高,而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血磷水平却低,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低钙血症。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周波,王松涛,等.老年人血浆维生素K和D水平的季节变化.中国公共卫生,2005,(01).
[2] 周淑新,李尔曼.易被忽视的维生素D缺乏症.中国全科医学,2005,(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