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黑龙江工程学院体育工作改革与实践探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黑龙江工程学院体育工作改革与实践探析【摘要】本研究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体育教学发展为研究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定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背景下体育工作改革和创新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体育工作;改革前言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是整个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并且也是终身体育教育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我院在推进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计划”工作中,完善和落实一些措施和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本院在体育课程项目设置上,充分考虑我院的体育场地设施、师资状况以及学生对课程项目设置的需求,充分挖掘学院体育资源,增加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和文化底蕴的运动项目。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研究,逐步丰富了教学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体育理论课、体育保健课、体育实践课和运动训练课等体育课程内容与结构,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进行分类指导。
规划开出了11门教学必修课程,13门公共选修课程,4门体育实践课程,8门运动训练课程。
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俱乐部活动参与、体育道德及合作精神。
2、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组织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活动。
根据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体育课程中增添与学生专业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形式和专业技能培养方案,制定新型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基本要求。
积极开展课内分层次教学、体育作业、课外教学辅导、体育实践活动、运动训练课程、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探索与实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体育理论课程普及和推广“健康第一、生命第一”的健康理念,通过健康知识的传播,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增强学生对体育文化的了解,使学生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与手段。
应用型本科体育教学内容未来职业相结合研究

应用型本科体育教学内容与未来职业相结合研究摘要:面向专业实际,开展专业性体育教学,是应用型本科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值得体育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文章主要阐述了应用型本科体育教学内容与未来职业相结合必要性、方法及对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要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基层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而体育教学是其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高校教育教学及实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abstract: it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nd an important issue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to be oriented to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carry out profess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necessary and method of combining physical education content with future career, and the requirement of pe teacher.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is to train senior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for the grass roots of production.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ining objectives. it plays a role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practice.关键词:改革;体育教学;应用型本科key words: reform;physical education;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61-020 引言应用型学生是我国的高级技术人才,一般就业后,多数从事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很多在生产一线工作,需要承受紧张的流水作业和机械的噪音等,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特定的职业身体素质。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教考分离的思考

2012年6月Jun.,2012收稿日期:2012-02-06基金项目:常熟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立项一般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CITJGGN201121)作者简介:张伟(1970—),男,江苏常熟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教考分离”的思考张伟,浦义俊(常熟理工学院体育部,江苏常熟215500)摘要: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实施“教考分离”的利弊,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俱乐部制下体育教学“教考分离”的实施条件和具体实施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教考分离”中图分类号:G64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794(2012)06-0115-02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大学基础课程之一,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而且随着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推广,体育课程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社交领域拓展方面凸显其现实价值。
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无论是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作为体育教学改革评价的一个重要参考,体育教学考核也在酝酿着变革,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宗旨的体育“教考分离”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之中。
一、实施“教考分离”的利弊分析所谓教考分离是指将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效果评价过程分离进行的一种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它要求任课教师不参与出题、试卷评阅和成绩分析等教学评价过程,其核心是公开、公平、公正、客观[1]。
然而体育教学考核不同于其他理论课程考核,它不仅包括达标等量化考试内容,也包括学生的技术能力、进步幅度以及体育活动参与态度等定性评价指标。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教考分离”更为复杂,要做到有效科学的“教考分离”更加不易,尤其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背景下,“教考分离”的实施有利有弊。
体育“教考分离”之所以逐渐获得关注并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自然有其积极的一面。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在新形势下的问题与路径研究

DOI:10.16655/ki.2095-2813.2012-1579-6958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在新形势下的问题与路径研究①董金蕾(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北京 100083)摘 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新形势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路径,旨在提升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研究发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面临着教师理论知识匮乏、教学方法落伍、课程内容设置单一、体育教学功效淡化和大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不纯等客观问题,提出了丰富高校体育教师理论知识、转变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提高体育科目考试分值和个性化教学等路径措施。
关键词:大学 体育教学 改革 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1)03(c)-0153-03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Paths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DONG Jinlei(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view to discuss some problems in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improving the phys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its specific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lso faced with such objective problems as the lack of teachers'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e outdated teaching methods, the single curriculum content, the weaken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ffect and the impure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learning. 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such as enrich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hanging teaching methods, reforming teaching contents, improving examination scor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ubjects and individualized teaching.Key Words: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College students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在新形势下的问题与路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一、引言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应用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科和本科教育机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推动教育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中。
本文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1. 实用性导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大学强调知识传授和理论研究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该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教学模式都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 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实践教学的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将会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工程实训,通过实际项目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班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采用小班教学的教学模式。
小班教学可以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改革研究1. 课程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更加注重与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相结合。
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调整和修订相关课程,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也加入了一些前沿的技术和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实践教学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特色,但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上进行了改革。
应用转型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以铜仁学院为例

应用转型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以铜仁学院为例*鲁娜娜1,张学飞2,文兵1(1.铜仁学院大健康学院,贵州铜仁554300;2铜仁学院科研处,贵州铜仁554300)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社会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人才的供给和需求发生质的转变,地方本科院校开始积极探索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发展道路。
同时,2016年围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而展开的新一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做为师资输出方的体育教育专业必须积极响应新型体育师范人才需求。
作为铜仁师专体育系升格而来的铜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势也踏上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之路。
相比较省属师范院校,资源支持、师资队伍、生源基础等均处于下风。
如何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关系专业存亡与发展。
然而,目前铜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培养目的操作性差、自身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毕业生教育教学素养较差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密切相关。
因为,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灵魂,它的制定需要根据服务地区精准定位岗位群,解析岗位群所需能力结构,再寻找培养载体,如此目标制定才体现应用型、操作性和特色。
而课程设置由培养目标统领,“课程设置摘要: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围绕“核心素养”而展开的学校体育改革,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都开启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之路。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铜仁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改革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趋于精准,但培养目标的基本素质表述缺乏专业化达成路径,体现了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设置理念;专业课程学时数有所下降,技能基础课程和专项选修课程学时均大幅缩减;专业选修课程以知识为逻辑进行模块化设置;实践课程方面独立设置实践课程学时增加;开拓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依托项目课程等打造综合性课程。
课程实施方面,对接基础教育,授课形式多元化;技能类、实践类课程一课多师,实行小班授课;课程评价改革方面,加大过程评价,注重自主学习;实行集中考核,严格结果评价。
体育院校以专业应用为主的术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如果说 2 世纪是科学技 术飞速发展 的时代 , 0 随着我 国高等体育教育事业在深化改 革中的不断发展 , 提高学 生思想观念
和掌握 全面知识结构是教育与教学 改革 的重 要内容。现今体育院校 的术科课程任没有完全传 统教 学的模式 , 在一种封闭 处 式教育教学 中 , 没有完全 步入现代教育理念 当中, 缺乏教育教学的创新和较 为开放式 的教 育教 学中 。纵观教育改革 的前线 ,
1 理论 与专 业相 结合 术科 课程 教 学 内容 的重 组和优 化
进行体育专业课 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 的改革 , 关键取决于该课程在专业 培养 目标 中的作用与地位 。根据体育 专业 以 术科课 程为主干 , 理论课程 为支撑 、 实践应用能力 为 目的 , 以一专多能 的教 学原则 , 结合体育 院校术科 课程 的特点 以及社会 化、 大众化体 育发展趋势 的现实 , 在制 定术科课程教 学内容课程体 系改 革方案时 , 提出 了“ 教材 内容专 门化 、 多样 化 , 程模 课 式、 方式多样化 , 内容讲授结合化 、 实用化” 的教改模式。并将体育专业术科课程 的教学 内容分 成术 科理论基础模块 、 术科专 业结合模块 、 术科实践能力模块 三个 方面 , 在教学 内容 上 , 三者结合使得体 育术科 在向专业基础和实践渗透 ; 在教学实践上 ,
设定对术科课程 的设置和教 学内容要 求遵照基础课“ 一专 多能、 强 实践能 力、 较 专业服务” 的原则做 如 下改革 ,
从而满足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 目标对术科课程教 学诸 多要 求的集合 。 [ 关键词 ] 体育专业 ; 术科课程 ; 学改革 教 [ 中图分类号  ̄ 6 2 G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0 8 5 4 (0 20 — 14 0 10 — 19 2 1 )2 0 1— 2
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参与式教学研究——以《体育休闲》课程为例

方法。
合能力 ,才能不被社会的潮流所淘汰。同时在学习 的过程 中增加 实践 的 机会 ,把动 口、动脑和动手结合 起来 ,符合学校 培养应用 人才 的 目标 。 将校 园中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和理论 ,运用到实践 中去 ,指导 实践 ;又将 实践 的结果反作用于理论 ,达到理论 和实践 的统一 。
一
、
能动性 ,正确面对过程中的痛 与乐 ,得 与失 ,积极对出现 的情况 进行及 时 的处理和协调 ,这对于学生在心智 、 情商 、综合素质和综 合能力 的提 高 中起到 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的社会 中,社会发展和前进 的步伐在 加快 ,科技 的日新月异 ,使得 事物的发展变化也是瞬息万变 的。要想在 这样 的社会 中求得一席 发展 之地 ,需 要我们不 断 的学 习新 的知识 和技 能 ,不断的学习 ,不断的充电 ,不断 的完善 自己,不断的提升 自己的综
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 一)参与式教 学的 内涵 参与式教学是 由 “ 参与 ”和 “ 教学 ”两 词的构成 ,根据参 与的状 态 ,可将参与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 ,主动参与是指 由于主体的需要 而积极地参与 ,而被动参 与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的参与 。而高校课堂教学 参与是指主动参与 ;所 谓教学 ,乃是 教师 教和学 生共 同学 习的统 一活 动 ;在这一活动 中,学生掌握专业 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心理和社会适 应获得一定 的发展 ,形成一定 的思想 品德。 ”故 ,参 与式教学 就是教师 和学生以主动参与的方式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完成教学 目标 的一种教学
表 1 传统教学法与参与式教 学法 的比较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使 小组成 员之间互相帮助 ,突破 了以往传统 教学 中强调师生之间互动的界限 ,主张要充分调动教学 中的各种 关系进 行互动 ,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 准 ,改善班 级 中的学风 、班风 ,促使 学生们 之间的团结 、互助 ,培养学生们 的团队 合作意识 。这样开展教学 ,也能促使 学生们更好 的学 习领悟相关 的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作者:王樱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体育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在改革期间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相关教育部门以及教育人员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考虑,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应用性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应用性本科院校体育教学课程的必要性,然后以樂山师范学院为例,对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006-01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地位逐渐上升,属于我国的一种新形式的教育体系,现在体育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还注重学生实践应用以及岗位适应等综合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改革可以为社会输出更多的应用型体育人才,进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1.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学可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所谓的应用型人才就是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较高,现在市场上需要的就是这类应用型人才。
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可以使我国的体育理论深入发展,现在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对体育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体育课程,为我国体育发展事业做出贡献。
最后,公共体育教学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进而提高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1]。
2.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本文主要对乐山师范学院进行调查,进而分析出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