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_3

【导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老师曾经在必修学习中带领大家感受过一场山地中国行,而今天我们说走就走的旅行主题是:一起去看海。
我设计了这样一条航行线路,我们从西太平洋出发,一路向南经马六甲海峡到达孟加拉湾,再一路向西至好望角,越过大西洋,最终来到美国纽约。
海洋航行之前当然要进行万全的准备,要清楚的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
我发现沿途可能会遇见各种海洋自然灾害:例如在日本可能出现?这是海啸。
孟加拉湾这里常常有?热带气旋。
由此会产生?风暴潮。
而途径的这个海域,正是当年泰坦尼克号撞冰山沉没的地点,那我们还要小心海冰和冰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章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一、海洋自然灾害:请同学们在书本上找到关于海洋自然灾害的概念。
必修中,我们理解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地理要素产生异常,超出了人类承受范围而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的现象。
而地理要素的异常发生在海洋上的就是海洋自然灾害。
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日本9.0级地震引发海啸吞没城市》“同学们都被这触目惊心的场面震撼住了,这并不是什么灾难片,而是发生在我们地球上的真实一幕二、海洋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自然地理要素产生异常,超出了人类承受范围而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的现象。
发生在海洋上的就是海洋自然灾害。
定义:是由风、潮、浪、冰、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主要有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海冰、海雾等。
它们的成因多种多样。
有些是由气候异常引发的,例如热带气旋、风暴潮;有些是由岩石圈活动导致的,如海啸;还有些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如海冰、海雾等。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风暴潮、海啸、海冰和冰山灾害。
我们将会分别选取地球上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地点来学习,包括:孟加拉湾多发的风暴潮、在日本频繁发生的海啸,还有曾震惊世界的泰塔尼克号撞冰山沉没事件。
【风暴潮】1970年,在孟加拉湾沿岸发生了一次震惊世界的特大风暴潮灾害。
这次灾害夺去了30万人的生命,让100多万人无家可归;十年后,再一次风暴潮由于预报及时,灾害程度大大降低;但再次时隔十年,1991年,在有了风暴潮预警的情况下,依旧夺取了13万人的生命。
【高中地理】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分布: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沿海地区均可能台风风暴潮发生。
• 我国海区有些是在北方冷空气与温带气旋相配合的天 气形势下发生的。
风暴潮能否成灾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 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潮相叠。 也决定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 及海底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承 灾体)情况。 危害:
(二)海洋自然灾害防治
1. 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2. 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 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背景资料]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 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 (3)内力;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 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 块; (4)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 岸约30千米。这是南亚地区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并引发 候;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 强大的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受波及国家死亡人数已达 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12万人,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 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产损失…… ( 1)海啸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海洋灾害,其危害性极大, 3 )从成因上说,海啸是由于 (内、外力)作用 它与 、 和天文灾害并称为影响人类和地理 产生的;具体说来本次印度洋地震是由 和 的撞 环境的四大灾害。 1)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2)B; 击引起的。 ( 2 )发生海啸时是当地时间 2004 年 12 月 26 日上午 8 时 16 分 4)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的印度洋各国(南亚和东南亚国 (雅加达〈东七区〉时间),这时北京时间是 ( ) 家)从气候类型来看主要是 气候和 气候。受本次 海啸袭击严重的印度东部沿海(图中字母 A.12月26日上午7时16分 B.12月26日上午C 9一带)农业发 时16分 C.12 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 月27日上午7时16分 D.12月27日上午 9时16分。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11自然灾害与防治海洋灾害考点剖析

海洋灾害---考点剖析
主标题: 海洋灾害
副标题: 分析常见海洋灾害的成因、危害、防御措施, 利于学生备战高考
关键词:海洋灾害的成因, 防御措施
难度:3
重要程度: 4
内容: 考点剖析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命题时, 海洋灾害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 题型多以综合题为主, 很少出现选择题, 重点考查海洋灾害的成因、危害、防御等知识。
近几年高考试题主要突出考查学生通过材料和图示信息来解决地理问题, 考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侧重考生对课本知识的迁移应用的能力。
如2011年海南卷第25题考查海啸灾害的知识, 所考查知识既在书本上又在书本外, 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知识的积累, 不能死读书。
复习备考主要抓住以下知识点:
1.认清赤潮的成因与危害
(1)成因: 自然原因: 海区封闭, 海湾内的水与外海交换微弱。
夏季水温较高。
人为原因:周围地区工农业发达, 人口密集, 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 水体富营养化。
(2)危害: 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渔业生产;鱼类大量死亡。
2.认清海啸的成因与危害
(1)成因——地震等引发
(2)海啸的危害
①海上: 可颠覆海上船只, 破坏海上设施
②岸上:淹没城镇、村庄、耕地, 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
③人员伤亡。
高中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地理教学课件

孟加拉湾 风暴潮的多发区
地理位置 海岸形状 地势地形 河流 社会经济
飓风多发地区 呈半封闭或喇叭口状 低平开阔 河流众多,流量大 城市密集人口众多
风暴潮危害轻重取决于
? 风潮增水大小 ? 天文大潮高潮位 ? 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海底
地形、社会经济情况
海啸
海啸成因、特点、危害
?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 等所激起的巨浪
? 起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 ? 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思考:
? 为什么日本成为世界发生地震海啸最频 繁的国家?
日本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全球75%的破坏性海啸均发 生在这个带上
小结
? 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 ? 风暴潮的成因、特点、危害 ? 海啸的成因、特点、危害
课后探讨
? 我国沿海各地区受海啸的影响 是否严重?
热带风暴袭击孟加拉国海岸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海洋自然灾害
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风暴潮
温带、热带风暴潮的比较
热带风暴潮
温带风暴潮
成因
直接因素:连续向岸吹的强风
台风或热带气旋引起
温带气旋引起
多发季节
夏秋
春秋,夏季时有发生
特点
来势猛、快、强 度大、破坏力强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危害
风暴潮引起的水位暴涨以及相伴的狂风巨浪,可使 船只沉没、沿岸堤防决口、农田被淹、房屋被毁、 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还造成海水入侵现 象,使地下水遭受污染,耕地盐渍化
高三地理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共30页文档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0
高三地理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6.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案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2、分析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的形成、危害和预防措施。
3、了解科学防灾措施,提高灾害自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调查厦门主要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了解海洋自然灾害的重要性,树立海洋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沿海地区城市和人口不断聚集,海洋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大。
因此,重视并加强对海洋自然灾害的研究、监测、预报和预防,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以下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类型:(一)海洋自然灾害:1.定义:是由风、潮、浪、冰、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主要有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巨浪、海雾等。
2.风暴潮:按照成因的不同,风暴潮又可以分为哪两类?(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潮。
)(阅读P69材料,思考活动题。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3.海啸(1)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引起的巨浪称为海啸。
(2)成因: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如图所示:(3)海啸危害特点:其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等特点。
(思考)为什么日本成为世界上发生海啸地震最频繁的国家?4.海冰和冰山(1)海冰:狭义的海冰是指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
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
(2)形成: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形成海冰。
(3)危害: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发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4)冰山:是淡水冰的一种,是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
(承转)海洋自然灾害危害巨大,我们如何应对呢?(阅读P72,回答)(二)海洋自然灾害防治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教学后记]高中地理术语全集一、等潜水位线将潜水位线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
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① 定义 ② 产生的条件 ③ 产生的危害
减
灾
⑶ 海冰和海雾
① 监测和预报
三、防灾与减灾 ② 加强沿海工程建设
③ 提高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合作探究 P70
思考:为什么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 ①地处两大板块碰撞地带,本国多浅源大地震,易引发海啸 ②面向太平洋,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海啸都能传到日本 ③东侧临太平洋并且直抵深海沟,海啸能量衰减很少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宜兴市第二高级中学
学习目标
1. 了解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2. 分析风暴潮、海啸、海冰、冰山灾害的形成、 危害和预防措施。 3.了解科学防灾措施,提高灾害自救能力。
一、海洋自然灾害
按 成 因 分 类
形成条件:热的带广或阔副洋热面带上海面温度在26℃以上
热带风暴
热
区分
带
台风 飓风
气 旋
强度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12级以上
灾害特征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印度洋: 热带风暴
西北太平洋: 台风
大西洋: 飓风
(一)风暴潮
1、概念: 2、成因: 连续向岸的强风(与大潮叠加)
3、类型: 4、危害阅:读 常常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5、影响风暴潮灾害的因素 自然因素 地理位置、河流、地形、海岸形状、海底地形 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人口、工业等
三、海洋灾害的防范
1、加强对海洋灾害的监测、预报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课堂小结
⑴ 受海水扰动或状态骤变引发的灾害
一、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 ⑵ 海底岩石圈震动引发的灾害
海 洋
⑶ 大气扰动产生的灾害
自
高中地理 选修二 6.1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优质PPT课件

第一节 海洋自 然灾害与防范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2013 年 8 月 19 日 16 时发布海 浪、风暴潮消息 受今年第 12 号热带风暴“潭美”影响,预 计明天夜间起,我省海域将有一次大浪过程,我省近岸将出 现 4 米以上的巨浪,外部海域将有 6 米以上的狂浪。与此 同时,时逢天文大潮期,预计明天夜间起,我省中南部沿海 将出现一次风暴潮过程,部分验潮站将出现超过当地警戒 潮位的高潮位。海洋灾害有哪些?
极强的破坏力造成 巨大人员伤亡、财产 损失和生态破坏
海 冰
气温低
风弱、浪小、流速 慢、海水含盐偏低 的近岸浅水区最 — 先形成
岸冰:封锁航道,使港 口瘫痪;浮冰:摧毁港 口建筑物,甚至撞倒 海上采油平台
大陆冰川滑
冰 入海中断裂 高纬度靠近冰川
山 而形成的巨 的海域
—
撞毁船只,危害航行
大冰块
海 雾
海面低层 大气中水 汽凝结
季节,它的特点是什么?
(2)这次台风在我国沿海地区引起了风暴潮。在风暴潮这种灾害中,受灾体
是
,致灾因子是
。
(3)分析闽江口是福建省在这次台风袭击过程中潮位最高的原因。
1 2 3 4~5 6
解析:台风是一种发育在广阔的低纬度洋面上的气象灾害;其中灾害发生的 诱因为其致灾因子,承受其灾害的各种客体为受灾体。风暴潮潮位的高低不 仅与距台风登陆点的距离有关,还受地形、风向、径流等要素的影响。 答案:(1)夏秋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1.了解主要的海洋 自然灾害及其成 因。 2.分析风暴潮、海 啸、海冰灾害的形 成、危害和预防措 施。 3.掌握科学防灾措 施,提高灾害自潮 (1)定义:风暴潮是在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引起 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 (2)影响因素:连续向岸吹的强风是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特别是大 风与大潮相遇时,大风引起的增水与大潮的高潮相叠加,可使水位异常抬升, 风暴潮来势倍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拦海大堤
被风暴潮摧毁的设施
风暴潮过后的烟台海滩
1、概念:
2、类型:
3、危害: 原因:水位暴涨,狂风巨浪
表现:船只沉没、堤坝决口、农业田淹没、房屋被毁、 交通通讯受阻、渔生产、人员伤亡等
4、影响风暴潮灾害的因素
自然因素: 地理位置、河流、地形、海岸形状、海底地形
社会因素: 城市、人口、工业等
(二)海
啸
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激起 1、概 念: 的巨浪
沿海及岛屿 海洋站观测
海洋监测网
遥感观测
船舶观测海 洋浮标观测
水下及海底 观测系统
2、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3、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4、加强国际合作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引发海洋灾害原因的是 C A. 海底地壳变动 B. 大气的强烈扰动 C. 围海造陆、建人工岛 D. 海洋水体状态骤变
课堂 反馈
2. 下列有关风暴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风暴潮表现为海水水位急剧的升降并伴有狂风巨浪 B. 热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C. 北海、波罗的海均属内海,其沿岸国家不易遭受风暴潮灾害 D. 墨西哥湾、几内亚湾等沿海地区热带风暴潮发生频率最高 3. 下列有关海啸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海啸都是由海底浅源大地震引起的 B. 相对受灾现场讲,海啸可分为遥海啸和越洋海啸两类 C. 海啸的表现形式就是先涨后退,反复多次 D. 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一致 4. 天文潮汐、风暴潮、海啸相似之处是 B A. 分布区域 B. 水位表象 C. 形成原因
3、危
害: 降低能见度,造成船只迷失航向、搁浅、碰撞等
海洋 灾害
目前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 或减少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呢?
风暴潮
成因不同 表象相似
热带气旋
海啸
①成因 ②分布 ③影响风暴 潮灾害轻重的因素 ④……
①成因 ②形成的 必要条件 ③……
二、海洋灾害的防范
1、加强对海洋灾害的监视监测、预报,建 立灾害预警和防御体系!
日 本
太 平 洋
我国东部及近海海域:
地处两大板块碰撞地带 ①有浅源大地震 沿海地区地质构造中很少有大的断 裂层和断裂带 ②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运动极少 近海大陆架宽广,滩平水浅
地震海啸形成的基本条件
1.海底地震震源要浅,震级要高
(小于20~50千米)(里氏6.5级以上)
2.要有海底大面积垂直运动 3.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 水深 (1000米以上)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一、海洋自然灾害 (一)风暴潮
1、概念: 由热带气旋 或 温带气旋等强烈的天气系统的作用下, 引起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 连续的向岸风是风暴潮的 直接因素
热带风暴潮
温带风暴潮
一、海洋自然灾害 (一)风暴潮
1、概念: 由热带气旋 或 温带气旋等强烈的天气系统的作用下, 引起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 连续的向岸风是风暴潮的 直接因素 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势力
③水体较浅
2004年印度洋海啸
(三)海冰和冰山
1、海冰:狭义的海冰是指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广义的海冰 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
2、形成: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 会最先形成海冰。
3、危害: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发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 很大的破坏性。
2007年3月3日至5 日(正月十四至十六), 渤海湾地区遭遇196 9年以来强度最大的风 暴潮,处在风暴中心的 山东省烟台市四日下午 五点后,阴霾的天空突 然狂风大作,狂风刮得 人站立不稳,暴雪铺天 盖地而来,海上巨浪滔 天,惊涛拍岸
1、此次风暴潮由哪种天气系统作用下产生的? 温带气旋
2、此时渤海湾沿岸盛行什么风? 强劲的西北风
D. 发生前兆
假若明年6 ~ 9月你有机会 去世界著名旅游胜地 —— 普吉岛去学习考察,那么从 防范海洋灾害的角度来说, 从现在直至明年9月这段时 期里,你个人最应留心或准 备做的事项有哪些?
课外活动: 计划与实施
课后请按上面的要求 将这段时期里你应留 心或准备做的事项用 文字描述出来!
(字数在70~100之间)
地震引起的海啸多且灾害严重 2、形成过程:
海底地震引起海水 波动,形成海啸波
海啸以超大波长、极 低高度的波浪,十分 快速越过海洋
海底地震引起海水 波动,形成海啸波
3、特点: 能量巨大、传播速度快、突发性强、形成滔天巨浪 4、危害: 巨浪引起
1.1960年智利沿海 地区发生大地震并 引发海啸,海啸波 以极快的速度在太 平洋传播,使海啸 灾害遍及夏威夷和 日本等地。 为什么智利沿岸多 地震? 2.日本为什么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 而我国则很少有海啸发生。
4、冰山:是淡水冰的一种,是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 巨大冰块。
思考:冬季纬度低的天津港结冰,而纬度较高 的秦皇岛港不结冰,为什么?
冬季冰冻线
(四)海
雾
1、概念:海面底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的一种天气现象 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
2、形成条件:
有凝结核 已凝结成的水滴或冰晶长时间悬浮海面空气 底层,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
1、概念:
2、类型:
成因分类 热带气旋 引起的风 暴潮 温带气旋 引起的风 暴潮
出现 时间
夏、影响的沿岸 来势猛、速度快、 地区:孟加拉湾、 墨西哥湾、杭州湾 强度大 中纬度沿海地区: 北海沿岸、渤海湾 沿岸、美国东部海 岸
春秋季, 也有夏季
增水过程缓慢
一、海洋自然灾害 (一)风暴潮
3、海底地震都能产生海啸吗?
2.日本为什么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 啸最频繁的国家而我国则很少有海 啸发生。
日本及其东侧海区
地处两大板块碰撞地带 ①多浅源大地震 沿海地质构造多大断裂层和断裂带 ②海底地壳有大面积的垂直运动 东侧临太平洋并且直抵深海沟 ③水体很深
与地震海 啸形成的 三个基本 条件符合
中 国
3、为什么此次风暴潮特别强大? 风力强大;天文大潮 4、图中城市ABC中受风暴潮影响大的是什么?为什么?
A C B
温带气旋:中纬度地区—美国东海岸、北海沿岸、渤海湾沿岸等
60°
40°
0°
60°
西太平洋热带地区、北印度洋、 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对照地图指出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多发的地区?
一、海洋自然灾害 (一)风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