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一元备课北京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语文天地”:北师大教材是主题单元结构,教师要树立单元整体备课的意识,钻研教材,融会贯通,整合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本单元“语文天地”的内容可以贯穿在主体课文的学习中。
“畅所欲言”:可以安排在学习了《天马》、《古诗二首》之后,组织学生搜集带“马”字的成语和成语故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课外积累的兴趣。然后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实现语言的积累。
课时分配
《天马》2课时
《古诗二首》2课时《巩乃斯Biblioteka 马》2课时《语文天地》3课时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编写者:张娟
执教时间:2014.8.28
单元主题

计划课时
9课时
单元教材分析
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它体态优美,奔放有力,狂放不羁。伟大的性格,坚毅进取的精神使它成为自由奔放的象征,文明崇高的化身。本单元以“马”为主题,编选了三篇主体课文,一篇拓展阅读课文。编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题材来选编课文。本单元由一篇说明文、一篇散文、两首古诗、一首现代自由体诗歌组成。其中陈树青的《天马》是一篇说明文,杜甫的《房兵曹胡马》、李贺的《马诗》是古诗,周涛的《巩乃斯的马》是散文,李幼容的《马背小学》是一首现代诗。选编的这些课文,不论是古代作品,还是当代作品,作者们都以自己细腻的文笔,丰富的想象来状物抒情,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马的外形特点:静态中的马形神兼备、生动健美、苍劲有力;动态中的马如“山洪奔泻”般雄伟壮阔,气势恢宏。无论是哪一篇作品,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马的亲切、热爱、敬仰之情。四篇课文所表现的主题都与“马”这一核心词语有关联,从而围绕这个核心词语构成了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单元。
2.鼓励学生尝试用快速的阅读方法阅读,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华彩段和精彩的句子,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讨论、感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课文:《草原》、《花钟》、《古诗两首》2. 生字词:草原、花钟、古诗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激发对新学期的期待。

2. 课文学习: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妙,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词汇。

4. 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章: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内容:1. 课文:《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只有一个地球》2. 生字词:窃读、小苗、大树、地球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激发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课文学习: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妙,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词汇。

4. 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章: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对历史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课文:《麻雀》、《灰雀》、《司马光》2. 生字词:麻雀、灰雀、司马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所学,激发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课文学习: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妙,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词汇。

4. 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2.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学习记提纲式笔记。
3.尝试快速阅读法。
4.使学生了解马的精神,及其中国特色和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探究
问题
“天马”的造型特点和其中蕴涵的科学艺术价值是什么?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摘录本课重要的句子
3.练习册
实践应用
快速阅读法
文化
阅读
拓展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3.自读课文,完善"摘录笔记",独立学习生字新词。
学时课
7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课文片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马在历史上的作用,探讨马现在的用途。
2.能用自己的方法自学生字、词语。能有目的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3.提高自学古诗的能力,掌握学习古代文言的方法
学习
重难点
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3.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学习记提纲式笔记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激趣导入,进入首学
1.集体读单元题目,课文题目,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马的认识和了解。
2.先观察“天马”的课文插图,然后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天马的资料。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1.完善“摘录笔记”,继续学习生字词。
2.自读《拓展阅读》(本单元的)
实践应用
收集和马有关的成语和成语故事,找出和马有关的艺术品,进行介绍。
文化
阅读
《同步拓展阅读》以及与马有关的故事
学习
重难点
了解马在历史上的作用,探讨马现在的用途。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能有目的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认识与运用。

2. 课文的正确朗读与情感把握。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情感的深入理解。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激发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3.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4. 课文解析: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课文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口语表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语表达。

第二章: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认识与运用。

2. 课文的正确朗读与情感把握。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情感的深入理解。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3.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4. 课文解析: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的课文内容,包括意群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课文中的事件和情节。

3.通过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小组讨论,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难点: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保持积极参与。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材。

2.单词卡片和图片。

3.小组讨论的分组表。

4.课堂展示稿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课文标题,并让学生猜想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1.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重点放在语调和表达情感上。

2.解释生词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文字进行解读和讨论,然后汇报给全班。

3. 操练1.学生按照小组讨论的内容做展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师生共同分析课文,讨论其中的逻辑关系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思考。

4. 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完成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1. 导入2. 学习3. 操练4. 总结- 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本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上为《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的集体备课教案。

(语文教案)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教案)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北京版五班级语文上册教案阅读是同学的共性化行为……应让同学在主动乐观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通过三次阅读让同学把握自主阅读的方法。

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生疏,熟知故事或许意思。

一起看看北京版五班级语文上册教案!欢送查阅!北京版五班级语文上册教案1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同学的共性化行为……应让同学在主动乐观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通过三次阅读让同学把握自主阅读的方法。

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生疏,熟知故事或许意思。

从而体会包公断案出神入化,足智多谋。

四、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慌张失措〞、“懊恼〞、“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2.培育同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力量,通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育同学的概括力量。

五、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到达教与学的和谐完善统一。

基于此,我接受的教法是讲授法。

通过讲授法老师可以系统的传授学问,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同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同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六、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预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开放。

(一)、音乐导入(二)、明确学习目标(三)、初读课文自同学字、新词、重点理解词意(四)、再读课文概括大意,列小标题(五)、观看短片,深化回忆(六)、拓展训练(七)、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七、板书设计:包公审驴换驴(小偷)告驴(刘五)审驴(包公:饿驴三天,痛打四十大板,放驴,跟踪驴) 找到驴北京版五班级语文上册教案2一、教材分析:本文叙述了一个布满才智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调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四个局部: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秀丽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奇妙“审〞驴捉住了小偷。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我们爱你,中国》原创教案北京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我们爱你,中国》原创教案北京版

我们爱你,中国一、本课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

2.读课文,能简单的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歌颂祖国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4小节。

4.感受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感情,激发爱国之情。

二、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简单的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歌颂祖国的。

三、教学设计思想:先初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作者是怎样歌颂伟大祖国,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的?再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歌颂伟大祖国的。

在学习时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在朗读的过程中,抓住词语展开想象,感悟用词的贴切。

四、教学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预习能力。

二、本课时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媒体准备:课件五、板书设计: 1.我们爱你,中国盎杭抹绸德戈革册六、作业设计: 1.生字抄词。

2.熟读课文,查找有关这篇课文的资料。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简单地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歌颂祖国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4小节。

3.感受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感情,激发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简单地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歌颂祖国的。

三、教学媒体:1.歌曲《我爱你,中国》2.祖国大好河山现代化变化等图片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1.我们爱你,中国地域辽阔名山大川名特产品六、作业:由北京众多的特色,推想到祖国更多的特色文化,激发自豪感。

……第3课时一、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完成作业。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4小节。

2.感受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感情,激发爱国之情。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4小节。

贵定县XX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北京老人》教学设计(朗读指导)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

贵定县XX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北京老人》教学设计(朗读指导)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
第二站——初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虎口藏宝”中的“宝”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课文,理解难句。
1、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2、提问:这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请你试着说一说.
(第一自然段: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在知道“我"迷失方向后,主动把“我”送到车站.
第二自然段:写“我”在公共汽车上连续三次让座后,一位北京老人主动为“我”
让座。使“我”感动.
第三自然段:概括写在北京经常能感受到北京老人的关心照顾,赞扬北京老人具有关爱他人的品质。写自己坚持从小事做起,像北京老人那样关爱他人。)
眶()框()遮( )蔗()胶()
校()陌( )佰( )堪()甚()
晕()荤()歹()夕()徒()
陡( )忡()忠()谍()蝶()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1.“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
2.谁藏的?()
3.为什么藏?()
4.理清文章层次,全文围绕着“藏"字,分三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写:
3、学生重点理解:“……犹如一头雾水般不得要旨……”
“……他终于灰心地说……”
那个美丽的秋日,被冷风吹的感觉竟然十分惬意。
……被记忆中关于老人的火温暖着。
……那是被人理解的喜悦和被认可的感动。
五、熟读课文,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和作者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2.拐杖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意思。能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都发生了什么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提示写一段话。
4.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
教学难点
能结合上下文体会“我”的感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预设
课前精彩一分钟分享:
1.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赞颂伟大祖国的?
(1)读第一小节,提出不懂的问题:有可能提到帕米尔高原,结合地图指出在西部的位置。
(2)结合地图方位和诗句,说说读懂了什么?
品味词语:想像北方“银装素裹” 南方“盎然春色”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说。
(3)想象读,读出祖国地域之辽阔,读出赞美和自豪。——借助课件演示背诵
二、新授
1.学习生字
轻读课文,读准字音。
再读书后田格里面的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说一说每一个生字的部首
画出生字组成的词,在小组里读词语。
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词语的意思
把不理解意思的词语画下来读认读词语
观察生字的占格特点,认真练习书写生字。
点评学生的书写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
要求:要抓住重点介绍,不要面面俱到。
注意要说明白,言之有序。
结构相同,反复出现5次“我们爱你”
学生读文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听的同学边听边思考,评选“特色小导游”。
小组交流,评选“北京特色小导游团”。
(板书:中国)
——表达了强烈的爱。
(板书:我们爱你)
——祖国面积辽阔。
(地域辽阔)
反思:
第一单元课时教学计划
板书课题:1 我们爱你,中国
第一段(1):祖国幅员辽阔。
第二段(2-6):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7):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3、思考:
(1)这一段从哪两个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 (借助地图)
(2)“啊,我们爱你,中国”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反思:
第一单元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1. 我们爱你,中国
第一单元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1.我们爱你,中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
2.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通过正确、流利的朗读初步理解诗歌语言。
3.通过默读课文,简单的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歌颂祖国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习归纳,初步体会作者从多角度、选取不同的有代表性的事物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2、给生字注音,认读生字词。
3、同学之间,互查生字词语
二、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讲的?
1、读文,交流。
三、森林警察给“我”的印象是什么?你使从哪儿体会到的?
四、交流:
四、 美国马里兰州关于钓鱼的规矩以及森林警察的严格执法,是否有点小题大做呢?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
1、组内交流:
(4)结合内容,为本段补充一句:我们爱你,爱你的(地域辽阔)
师:诗歌还分别从哪几方面歌颂了祖国呢?
请你默读诗歌,为每节诗,补充一句:我们爱你,爱你的
2.第二小节
(1)引领学生概括出“名山大川”
(2)把你了解的诗中提到的美景介绍给大家。
(3)借助图片,说出对这些美景的感受,引出“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缥缈”“波澜壮阔”的理解和想象。
(二)、以小姑娘为线索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小姑娘的句子。可以写一些简单的批注。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呢?从那感受到的?读中体会小姑娘的善良,富有爱心。
(三)、我的心理变化
1.小姑娘第一次让座,看到她尴尬的表情,我的感受?——从书中找到答案——疑惑
2.小姑娘第二次让座,看到她惊恐的表情,我的感受?对比读:
教学内容
2.拐杖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能够利用工具书词语的意思
4.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到描写表示时间的语句,理清课文的思路。能按照顺序说一说围绕拐杖发上了哪些事情。
5.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找到描写表示时间的语句,理清课文的思路。能按照顺序说一说围绕拐杖发上了哪些事情。
二、巩固
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形近字组词
3、朗读课文
(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说一说使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生字)
(重点指导独体字的部首确定方法)
(使学生掌握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连字义、联系上下文等)
(1)(2——8)(9)教师巡视进行订正
时间 我 小姑娘
刚上车
靠站再启动
车到站
反思:
第一单元课时教学计划
②读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生活实际理解,交流。
③指名分节朗读,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从哪几方面歌颂伟大祖国的?边读边划出重点词句。
4、初步理解,归纳交流。
幅员辽阔(地域)
山河壮丽(山川)
物产丰富(名产)
文化灿烂(多民族)
民族伟大(历史发展)
奋发开拓(民族精神)
5、诗歌可分为几个部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流利的朗读理解诗歌语言。
2.学习作者从多角度、选取不同的有代表性的事物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3.以吟诵、感悟、抓词语展开想像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感情,激发爱国之情,同时积累词汇,学习归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4小节。
教学重点
以吟诵、感悟、抓词语展开想像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感情,激发爱国之情,同时积累词汇,学习归纳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找到描写表示时间的语句,理清课文的思路。能按照顺序说一说围绕拐杖发上了哪些事情。
教学过程2014.9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预设
课前精彩一分钟分享:
一、引入新课
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哪些人拄拐杖的人,你觉得他们需要哪些帮助?
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拄拐杖的人,咱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发生了什么故事。
反思:
第一单元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3.北京老人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产生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的愿望。
3、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班内交流:明确几点:1、森林警察是忠于职守,依法办事。2、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3、处罚是一种必要的手段。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讲人情就是践踏法律。
6、朗读全诗,初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四、自读第一段
1、读诗。
2、理解诗歌中的部分词语: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指导写字:
巩固生字的读音,自己找出形近字比较组词。
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2、朗读诗歌。
3、抄写课后四字词语。
同伴交流。
学生谈谈诗歌中展示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
“我”这些表现想告诉大家什么?
三、拓展练笔:
这篇课文讲的是()的感人故事。反映了小姑娘(),以及我()。
第二段(让座)
第四段(扶住)
第五段(照顾)
第七段(搀扶)
“小心!”她一脸惊恐地叫出声来。(读出担心、关心)
“小心!”她叫出声来。
——健康的人板书我
拿——拄——提
内容上,讲的是“我” 为丈夫买了一根拐杖,为了放松自己的手脚,无意间拄着拐杖行走,被一位小姑娘当做“脚不方便的人”,一路上受到关照的感人故事。
(3)欣赏图片,读出特点,读出赞美、自豪。怎样读出颂扬之情。本节四行我们要读出节奏变化。
三、巩固
1.出示图片,选择词语与之对应
银装素裹盎然春色清奇俊秀浓妆淡抹
云雾飘缈波澜壮阔光洁绚丽壮丽巍峨
2.我们生活在风景优美的北京郊区,这里的特色众多,把你知道的内容与同学分享。
了解同学想表达的内容,据此分组。
开展小组活动:
4.初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意思,默读初步感悟诗歌语言,学习简单归纳,初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教学难点
能简单的归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歌颂祖国的,感悟归纳的方法。初步体会作者从多角度、选取不同的有代表性的事物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时间:2014.9.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预设
课前精彩一分钟分享:
另一件事是:另一位北京老人看见我在公共汽车上屡屡给别人让座,始终没有坐稳当,主动给我让座的事情。
1)那个美丽的秋日,被冷风吹的感觉竟然十分惬意。
2)可车刚启动,……被认可的感动。
反思:
第一单元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4.森林警察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这个故事。
一、课前学习:上网或其他途径了解文中相关的事物;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二、新课导入: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说说歌曲内容。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诵祖国的诗歌。
3、教师范读。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组成的词或不理解的词。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生字,读准音,识记形。
课前预设
课前精彩一分钟分享:
一、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边读课文,边借助字典及课后认读字表认识生字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