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职教通讯》总目录
教育学毕业论文题目:建国60年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2009年第9期第24卷No.9,2009Vol.24General No.220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Communic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 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总第220期建国6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一个不断加速的发展过程。
特别是近10年来,在办学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建国60周年之际,回顾其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展望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对于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从总体上来看,建国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孕育到产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孕育了高等职业教育。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各部门都需要培训和培养大批生产干部,中央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职业教育。
毛泽东在1951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培养技术人员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之图”。
[1]周恩来在1952年发布的《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中指出:“我们的国家正在积极地准备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培养技术人才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
[2]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职业教育奠基并得以发展。
随着“四化”建设的深入,国家统一分配的高等专门人才,数量上既难以满足地方需求,培养目标上又不甚对口,学生所学与地方生产建设所需严重脱节。
当时,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很低,很多人认为不应该把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拒绝在大学之外,要求给他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文革”对高等教育的破坏,也使数百万高中毕业生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这些因素就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产生的政治及社会背景。
1979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产生。
中华职业教育社2004~2009年大事记

全国人 大常委会 副委 员长、职教社理 事 长 成 思危 ,全 国人 大 常委 会 原 副委
员长 、 教 社 名 誉 理 事 长 王 光 英 , 国 职 全
理事长李重庵 ,原职教社副理事长王
明达及 名誉 副 理 事长 黄 大能 出席 会
央 统 战 部 部 长 刘 延 东 ,全 国人 大 常 委
试 点 , 中华 职 业教 育 社 温 暖 工程 可 口 “ 可 乐农 民培 训 项 目”启 动仪 式在 湖 南 江 永 县职 业 中 专举 行 。项 目选 定 湖 南
中华 职 业教 育社 具 体 组 织 实施 , 湖 南
驻重庆领 事馆 的领事和教育参赞 出席
论坛
2 0 年3 1 日 06 月 6
联 合 国 千年 发 展 目标教 育 与 培 训
科技 职 业 学 院 为 该 项 目的 培 训 学 校 ,
湖 南 江永 县 职 业 中 专 为该 项 目的培 训 地 点 项 目的 实施 , 开 “ 拉 百县 百 万农
圆 桌 会议 在 北 京 召 开 ,联 合 国副 秘 书 长 、 合 国大 学 校 长 金 克 尔 , 合 国副 联 联
作演讲 。中华职教社 副理事长周远清、
李 重庵 、 贻 举 、 路 参 加 并 分 别 主 持 程 程
会议 。来 自美国、 大利亚 、 国 、 澳 德 英
委会 副委 员长、职教社理事 长成 思危
出席 会 议 并 讲 话 。会 议 由职 教 社 副理 事 长 李 重 庵 主 持 。教 育 部 副 部 长 吴 启
秘 书 长 、联 合 国培 训 与研 究 中心 总 干
会副委 员长 、中华职教社理事长成思
2009年度论著

和稳 定就业 。 加快 职业技能 培训工作 法
制化进 程 , 把职业 技能 培训纳 入 国民经
济和 社会发 展规划 中 , 明确各类 主体 的
程体系 中相互 交融 。当前 , 于职业 院 对 校 来说 , 实践 环节 成系 统是专业 教学 改
革 的重 点和难点 , 如何 围绕专业 培养 目
标 系统设 计 符 合本 专 业需 求 的实 习实
训 , 筹 安 排 实 践 教 学 手 段 、 法 、 全 统 方 安
策与就业 的关系 , 以思考。 并加
加 强与行业 企业 的合作 , 方位 构建优 全
质 资源共享 的管理 平台 。 通过这个 管理 平 台 , 职院校 把企业 的设 备 、 高 师资 、 需
广受 关注问题 的最权威解读 。
主 要观 点
报告一分析了金融危机
求 拿过 来 ,让 学 生在 这 个平 台上 学本
事。 书 中认 为 , 职教 育要注 重实践 课 高
报 告 在 政 策 方 面 的 建 议 指 出 , 大 要
和管理 等是亟待 解决 的课 题 。
力发 展职业教 育 , 健全 面向全体 劳动 者
的职业 培圳体 系 , 开展 “ 求导 向型” 需 的 职业 教育与 培训 。未 来经 济结构调 整 、 产业 结 构调 整 和技 术 升级 客 观上 对 劳 动者 的技能 素质提 出了更 高 的要求 。 同
们经常能 看到援引 本书 的思 想 :
方略系列研 究报 告》
主要观 点
本书以高等职业教育历
见证2009我们眼中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亮点:2009年度事件

过去一年 中国职 业技术教 育的亮点 , 记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就 与成长 。 在新的 6 0 0 期里 , 我们将继续 与伟大的 时代 同行 , 与壮 阔的 中国职业技
术教育事业 同行 , 与无数的戮 力、 超越 、 考、 思 感动 同行。 阳光打在脸上 , 温暖 与责任 永存心中 。
成 为 国家最高权力 机构 的专项 议题 , 职 业 教育受 到 了前所 未有 的高度重视 。 这 种 重 视不 仅仅 是 对其 战 略地 位 的进 一 步肯定 , 更主要 的是对 其 与经 济社 会发 展 要求 的种种不适 应 的深刻认识 , 以及 加 以改革 的决心 。
教育 免费 。 在逐 步增加公 共财政 投入 的
的 意见 和建议 , 出 了职业 教育 发展 中 指 存在 的突 出问题 , 中体 现在 以下几个 集
方面: 一是 职 业教 育 发展 不 足 , 能型 技
口
本 刊 编 辑 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回望 过去 的 6 0期 , 0 弹指一挥 间。 我们 要向伟大的时代致敬 ! 正是生逢这样的 时代 , 我们和我们的传媒事 业尊严地存在 , 我们不断地聆听荡气 回肠的变革故事 , 我们幸 运地迎着风浪
立在 涨潮的海上。
我们 要向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已经做 出贡献和 正在做 出贡献的实 践者 、 研究者和决 策者 致敬 !正是 有 了你们 , 我们 记录中 国职业技术教 育精 神历程 的力量 才更 为强劲 , 野才更为开阔 , 视 表述才更为精彩 。 我们要 向我们的读者致敬 !从季刊 、 月刊 、 双 月刊 到半月刊 、 旬刊 , 正是 你们 3 年 的一路 陪伴 , 0 以及 关注的 目光——有兴奋 、 有焦 灼 、 期盼 、 有 有遗 憾、 有思索 、 鞭策 , 有 我们 才拥有 了无 比的前 行勇气 、 坚毅和智 慧 , 期期杂 一
四川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

四川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整理结果的通知》的通知
【法规类别】高等教育
【发文字号】川教函[2009]90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09.03.06
【实施日期】2009.03.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四川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整理结果的
通知》的通知
(川教函〔2009〕90号)
省内各有关高等院校:
我厅于2008年下发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008/2009年度高等院校高职高专专业备案的通知》(川教函[2008]535号),其中有12个新增目录外专业需教育部审核备案。
现将教育部《关于公布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整理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09〕10号)有关四川部分转发如下:
我省共有9个专业通过了目录外专业备案,从2009年起列入招生。
备案的目录外专业,均是为满足我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新兴行业、产业、技术的需求而设立的,希
望各有关院校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调整充实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全国高职高专目录外专业备案情况,请直接查看“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附件一:2009年四川省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外专业名单
附件二:2009年四川省未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外专业名单
四川省教育厅
二○○九年三月六日
附件一:
2009年四川省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
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外专业名单。
高职教育资讯

高职教育资讯高教研究室编2009年第5期 总第7期 责任编辑:姚培华 2009年9月30日目 录高高教教动动态态⏹ “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评选揭晓 ⏹ 中国·江苏第二届产学研合作展洽会在宁举行 ⏹ 中国职业教育成就网展正式启动⏹ 高职院校学生谭之平荣膺“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 教育部公布2008年专科专业就业状况 ⏹ 后危机时代软件业发展机遇⏹ 高职院校两专业将实施“双证书”制度 ⏹ 江苏省师资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大大赛赛启启示示⏹ 三大要素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分赛项总结--3G 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他他山山之之石石⏹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获国家级一类竞赛金牌 ⏹ 山西交通技师学院入选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改试点院校高教动态“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评选揭晓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由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承办,三江学院协办的“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揭晓仪式9月27日在南京举行。
以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为主任的评委会,最终评出20位入选人物,他们分别是:王湛、史绍熙、朱小蔓、李吉林、匡亚明、曲钦岳、严恺、吴天石、吴贻芳、闵乃本、陈鹤琴、杨瑞清、胡福明、胡百良、洪宗礼、侯晶晶、姚止平、殷雪梅、斯霞、鲁洁(以姓氏笔画为序)。
这20位当选人物的高尚师德、创新实践以及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都是江苏教育的宝贵财富。
他们推动着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步伐,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他们站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是江苏60年辉煌教育史的实践者与见证者。
20位“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有的已经故去,有的仍然健在。
沈健在揭晓仪式上讲话,他说,20位当选人物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精益求精探求教育规律,有辉煌成就,有重大影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楷模和榜样。
【免费下载】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09版

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修订)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函〔2009〕272号关于颁布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09年修订)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精神,进一步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
现将《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09年修订)》(以下简称《目录》)予以颁布,自2010年春季学期起施行,原《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同时废止。
新修订的《目录》涵盖了技工院校机械加工制造、电工电子、计算机信息、交通运输、商贸服务、农林等7类120个主体专业,是规范技工院校专业设置、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目录》修订工作充分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现状,紧密结合企业和人力资源市场发展需求,体现了技工院校的办学方向和职业能力培养特点,突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注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与国家职业资格的相互衔接。
各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要依据新修订的《目录》设置和调整专业,按照《目录》中所列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学习年限组织招生和安排教学,并及时将按此设置和调整的专业名称录入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
考虑到不同行业、地区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有所差别,各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可对《目录》内各专业的职业能力、主要教学内容等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各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可在《目录》中某些较宽专业下开设部分特色专业,招生时可在该专业名称后加括号注明。
对于目前在校生,各技工院校可不改变原专业名称和学习年限。
对开设《目录》外的专业,各技工院校可暂按地方或学校现有的专业名称招生。
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论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论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摘要:中职语文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手段,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改变现状的基础。
只有改善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广”与“大”,用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逐步提高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以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中职语文、兴趣、教学手段、重要性“语文”学习历来是重点,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和中学时期都离不开语文学习。
而近年来,国家又大力提倡“国学”,在各大媒体都有相关的宣传及节目,以此来提醒国人“国学”的重要性。
当然,“语文”不能直接等同于“国学”,充其量“语文”只能算“国学”的一小部分,而“国学”则涵盖了我国从古至今在历史、地理、天文、军事、饮食、医药、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了解“国学”,则是对我国文化的了解,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如是。
但当今,在我们的中职校园内,很多中职学生对国家文化漠不关心,对于普通语文知识中“诗仙”是谁尚不清楚,又如何奢求他们了解国学?因此,在中职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仍担负着重要作用。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虽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职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然困难重重。
首先,在生源方面。
大部分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都是因为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中学,最后选择中职学习一技之长,生源的差异造成了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同时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寻求学生的平衡点。
另外,在学生学习态度上。
正是由于大部分学生非常明确他们来中职学校是学习一技之长的,因此当他们不得不面临基础文化学科时,他们会表现出厌烦、抵触的情绪。
一方面很多学生基础不好,而今学习语文,无法跟上进度导致学生厌倦语文;另一方面,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到中职学校是学习技术、专业知识的,像语文这种基础学科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对他们未来毕业找工作没有任何帮助和作用,因此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态度上极差,语文课常被学生归为休闲课,心情好时则听,不好时则连书都不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 1 2 9 .2,00
V0.4 1 2 G n r l .2 e e a No2 3
20 0 9年《 教 通 讯》 目录 职 总
专 稿
积极探索 扎实工作 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创业 教育 殷 翔文副厅长在“ 第四届江苏职业教育创意论坛暨创业 教 育研讨会 ” 开幕式 上的讲话 3O (5) 实践论视 阈中的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新 中国成立 6 o年 以来 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实践活动看 陆树 程 王 淼 9 O (5)
— —
钱 静 民办高职教育发展 中的问题 与思考 陆晓萍 建国 6 O年来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 回顾 与展望 刘彩琴 郭 俊朝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思想发展 史的探究 余 娟 曹 晔 四维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方略 胡立和 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收支分析 熊 颖 郭文富 学生发展与就业促进 : 高校职业发展教育 双重 功能探 究 苑 国栋 中职课堂教学管理的 内涵解析 与内容建构 朱丹丹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中专 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 验 钟名湖 徐 姜谈 共享机制 : 高职教育“ 常州模 式” 的核心 杨兴华 职业 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校企合作 张利庠 庞 连义
— —
理 论 研 究
中职 学 校 师生 相 互 认 知 差异 研 究 群体认知结构 的视角 从认知到情境 : 习成就理 论及 启示 学 职业教育课程演变 : 一种来 自管理学的诠释 职教课程设计思维 的转 轨 : 从教学单元到项 目
— —
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下 的学生评价初探 职业学校开展半工半读实践现状 的调查与分析
梁 燕 高职院校风险管理 : 现状 、 困境 及化解策略 设立基金 : 职业教育经费筹措 与管理的有效手段 黄 日强 关于“ 普职融合” 的系统思考
徐 国庆 1 0 ) (5 王妮妮 1 1 ) (4 曹 哗 2O) ( 5 冯艳妮 2 1 ) (O 梁 卿 3O ) (8
司文君 李名梁 3 1) ( 1 40) ( 5
冯文艳 4(9 0) 张振元 5 0 ) ( 5 可怕的壅滞 : 实习系统 的信息传递结构 分析 臧志军 5 1 ) (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若干难题 的理论破解 张海峰 6 0 ) ( 5 职业学校 的系统意识与 自适应 机制 构建 李峻峰 米岩军 6 O ) ( 9 职业技术教育 中的课程分类 、 教育分类 和教育 目标分类 严 雪怡 7 0 ) ( 5 比较视野下“ 核心技能职业技术教育范式 ” 的理性认识 徐 向平 7 0 ) ( 9 技术视阈 中的高等技术教育 杨若凡 夏建国 刘 晓保 8 0 ) ( 5 新教伦理和职业教育 的孕育 徐平利 8 1 ) ( 2 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假设定位研究 苗素莲 9 1 ) ( 1 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 中的功 能 马蒙蒙 张 浩 9 1 ) ( 6 不为?还是不能为? 高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之反思 张爱芹 徐国庆 1 ( 5 00) “ 职教专家” 办学 的理 论思考 徐 家林 1 ( 9 00) 技 术 哲 学 视 野 下 高 职 教 育 若 干 问题 的理 论 思考 张 健 l ( 5 l0 ) 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观及其实现策略 王 华 女 1 ( 0 1) 1 职业发展中的“ 一职匹配” 人 演化过程与职业指导 的模式创新 王 博 l (5) 20
— — — —
农村 中职免费政策对农 户教 育投资偏好的影响 以江西省鄱 阳县 为例 陈胜祥 王秋萍 7 1 ) ( 6 农村弱势群体教育 的问题 与对策 邓叶丽 徐 君 7 2 ) (1 社会资本与 民办高职 院校 的可持续发展 侯耐荣 8 1 ) ( 6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质量危机 的致 因剖析及化解策略
— — — —
20 09年第 1 期 2 第2 4卷
总第 2 3 2 期
江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报 ( 教 通 讯 ) 职
J un l f in s ah r ie i f e h ooy o r a a g uTe c esUnv r t o c n lg oJ s y T
82) ( 0 82) ( 5
92 (0) 92) ( 5 1 (2) 01 1 ( 6 O1)
1 (4) 11 1 ( 8 11)
l (O) 21 1 ( 5 21) l发展三十年 主要成就 回顾 曹 晔 1 2 ) (5 中等农业 职教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赵一鹏 1 3 ) ( 1 从新 手到专家的三种核心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教学 的启示 朱丹丹 22 ) (3 利用 现代技 术进行有意义的学 习 构建 职业 教育教学新环境 陈 夏 22 ) (8 改革开放三 十年农 村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查吉德 3 2 ) ( 6 统筹城 乡就业 视野下职业教育功能 的探讨 从“ 民工荒 ” “ 与 返乡潮 ” 说起 张 宇 33 ) (2 我 国职业教 育三 十年发展的数量分析 和 震 崔 剑 42) ( 9 改革 开放 以来我 国中职师资培养政策发展与变迁 王 秋 4(5 3) 关 于县域职业教 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雷世平 5 3 ) (0 论县域职业教育 的均衡 发展 肖化移 5 3 ) ( 4 免费 中等职业教育 与财政保 障措施 于洪姣 6 2 ) ( 4 大力发展 中等职业 教育的经济学审视 申家龙 6 2 ) ( 9 心理学视野 中的德 国职教 行动导向教学范式 崔景贵 7 2 ) ( 5 德 国职教行动导 向教学 范式的心理过程理论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