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速和风量测算模块
风压风量风速计算公式

风量风压风速的计算方法离心式风机风量风压转速的关系和计算:n:转速N:功率P:压力Q:流量Q1/Q2=n1/n2P1/P2=(n1/n2)2功率(W)=风量(L/S)*风压(Kpa)/效率(75%)/力率(75%)全压=静压+动压。
风机马达功率(W)=风机功率(W)*130%= 风量(L/S)*风压(Kpa)/效率(75%)/力率(75%)*130%风机的,静压,动压,全压:所谓静压的定义是:气体对平行于气流的物体表面作用的压力。
通俗的讲:静压是指克服管道阻力的压力。
动压的定义是:把气体流动中所需动能转化成压的的形式。
通俗的讲:动压是带动气体向前运动的压力。
全压=静压+动压,全压是出口全压和入口全压的差值。
静压是风机的全压减取风机出口处的动压(沿程阻力)。
动压是空气流动时自身产生的阻力P 动=0.5*密度*风速平方。
1.两台型号相同且转速相等的风机并联后,风量最高时是两台风机风量的 90%左右,风压等于单台风机的压力。
2.两台型号相同且转速相等的风机串联后,风压是单台风机风压的 2 倍,风量等于单台风机的风量。
3.两台型号不同且转速不等并联使用,风量等于较大的一台风机的风量,风压不叠加。
4.两台型号不同且转速不等,型号较大的一台置前串联使用,风压小于单台风机的风压,风量等于较大的一台风机的风量。
我们知道,风压就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风的压力。
根据伯努利方程得出的风-压关系,风的动压为Wp=0.5·ρ ·v2(1)其中wp 为风压[kN/m²],ρ为空气密度[kg/m³],v 为风速[m/s]。
由于空气密度(ρ)和重度(r)的关系为r=ρ·g, 因此有ρ=r/g。
在(1)中使用这一关系,得到Wp=0.5·r ·v2/g(2)此式为标准风压公式。
在标准状态下(气压为1013 hPa, 温度为15°C), 空气重度r=0.01225[kN/m ]。
风速风量计算公式

风速风量计算公式风速和风量是气象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用于描述风的强度和空气的流动速度。
计算风速和风量的公式是通过观测数据和气象学原理推导得出的。
1.风速的计算公式: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经一些点的速度,通常以米/秒(m/s)为单位。
风速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推导,一种是直接测量空气流过一个距离的时间,然后除以距离,即风速=距离/时间;另一种是利用气压差和距离的关系来推导。
1.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适用于小范围的测量,可以使用一个测量仪器(如风速计)来测量风的速度。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一个预定的距离上放置一个风速计,然后记录风流经这个距离所用的时间,最后通过除以距离来计算风速。
1.2气压差法气压差法适用于大范围的测量,通过两个气压计的测量结果计算风速。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两个距离较远的地点上放置两个气压计,然后记录下两个地点的气压差,最后通过根据气压差和距离的关系来计算风速。
2.风量的计算公式: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些垂直截面的空气流量,通常以立方米/秒(m³/s)为单位。
风量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风速和截面积的关系来推导。
2.1计算公式风量=截面面积×风速其中,截面面积是通过测量或计算得到的一个值,可表示为S。
2.2示例例如,我们想计算通过一个长方形窗户的风量。
窗户的长度为L,宽度为W,风速为V。
首先计算截面积S=长度×宽度=L×W。
然后计算风量Q=截面面积×风速=S×V。
3.注意事项:在实际应用中,计算风速和风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单位转换在使用公式计算风速和风量时,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
如果测量结果使用的单位与公式中使用的单位不一致,需要进行适当的转换。
3.2精度和误差在测量风速和风量时,仪器的精度和人为误差会对结果造成影响。
因此,在进行计算时,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
3.3测量时间在计算风量时,需要明确测量的时间段。
测风方法步骤

7、根据表速查风表校正曲线,求出真风速v真
8、根据测风员旳站立姿势,将真风速乘以校正系数 K 得实际 平均风速v均
9、根据测得旳平均风速和测风站旳断面积,按下式计算巷道经 过旳风量
1、请同学们模拟测风
2、假设同学们所在测风站旳断面积是8.4㎡,用侧 身法测得旳三次读数分别为325、338、340,每次测 风时间均是1min。求算该测风站旳风速和经过测风站 旳风量各是多少?
2、掌握用机械 翼式风表测风旳 措施和环节
技能点:
1、能用测风仪表 测量井下巷道中旳 风速
2、会计算平均风 速和风量
一、测风措施 前面讲述过,空气在井巷中流动时,风速在井巷断面上旳分布是不均 匀旳,为了精确旳测定井巷旳平均风速,我们采用旳措施是:
1、按风表在井巷中旳移动方式划分 ( Nhomakorabea)线路法 风表沿预定路线均匀移动,1分钟内走完全部 旅程。风表移动“线路”。
矿井通风技术
井巷风速测定
上次课旳内容中已经为同学们简介了井巷风速测 定所用旳仪表,常用旳仪器为机械翼式风表,它旳构 造和原理大家已经很清楚,那么我怎样详细操作使用 风表进行井巷风速旳测定呢?这节课为同学们处理这 一问题
模块1矿内空气
项目2 矿井气候(三)
内容及目的
知识点:
1、明确井下测 风旳措施及其分 类
为了掌握矿井旳通风情况,实际风量和漏风情况,需 要对各个用风地点进行风速测量,本节课向同学们简介 了用机械翼式风表测风旳措施和环节,大家应熟悉测风 旳集中措施,掌握翼式风表测量风速旳措施及平均风速 旳计算。
教材第63页13题 计算测风站内旳平均风速和风量
复习回忆:翼式风表旳构造部件
风量风压风速的计算方法

风量风压风速的计算方法一、测定点位置的选择:通风管道内风速及风量的测定,是通过测量压力再换算取得的。
要得到管道中气体的真实压力值,除了正确使用测压仪器外,合理选择测量断面,减少气流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也很重要。
测量断面应选择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上。
由于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压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因此必须在同一断面上多点测量,然后求出平均值。
圆形风道在同一断面设两个互相垂直的测孔,并将管道断面分成一定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
矩形风道可将风道断面分成若干等面积的小矩形,测点布置在每个小矩形的中心。
二、风道内压力的测定。
测试中需测定气体的静压、动压和全压。
测全压的孔应迎着气流的方向,测静压的孔应垂直于气流的方向,全压和静压之差即为动压。
气体压力的测量通常是用插入风道中的测压管将压力信号取出,常用的仪器是皮托管和压力计。
标准皮托管是一个弯成90°的双层同心圆管。
压力计有U形压力计和倾斜式微型压力计。
皮托管和压力计相配合测出压力。
三、风速的测定。
常用的测定管道内风速的方法有间接式和直读式。
间接式先测得管内某点动压,再算出该点风速。
此法虽然繁琐,由于精度高,在通风测试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直读式测速仪是热球式热电风速仪,测头会受到周围空气流速的影响,根据温升的大小即可测出气流的速度。
四、局部吸排风口风速的测定:1,匀速移动法:使用叶轮式风速仪,沿风口断面匀速移动,测得风口平均风速。
2,定点测定法:使用热球式热电风速仪,按风口断面大小,分成若干面积相等的小方块,在小方块的中心测定风速,取其平均值。
五、局部吸排风口风量的测定:1,用动压法测定断面动压,计算出风速,算出风量。
2,用动压法不易找到稳定的测压断面时,使用静压法求得风量。
风速与风量的检测方法

洁净室的风速与风量的检测方法1、风速与风量的检测方法A 、风量、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
各项净化效果都是在设计的风量、风速下获得。
B 、检测前检查风机是否运转正常。
必须实地测量被测风口、风管的尺寸。
C 、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洁净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风量。
(取离高效过滤器 0.3m 垂直于气流处的截面作为采样截面,按照测试点间距不宜大于 0.6m 在截面上设置不少于 5 个测试点,所有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
)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地面 0.8m ~ 1m 的水平截面;水平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送风面 0.5m ~ 1m 的垂直截面;截面上测试点数量应不少于 10 个,间距不应大于 2m ,均匀布置;D 、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和风口净截面积的乘积确定风量。
(在风口截面或引用辅助风管的截面上按不少于 6 个均匀布置的测试点得出平均风速。
)E 、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打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
(在出风口前不小于 3 倍管径或 3 倍大边长度处打孔;)F 、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大于 200mm ,测试点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不宜少于 3 个测试点;对于圆形风管,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和确定测试点数;在风管外壁上开孔,插入热式风速计探头或皮托管。
(通过测动压,换算为风量。
)2、风速和风量的评定标准( 1 )、对于乱流洁净室:A 、系统得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但不应超过 20% ;B 、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 ;C 、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 ;( 2 )、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A 、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 20% ;B 、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 ;( 3 )、新鲜空气量:洁净室(区)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A 、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量的 10% ~ 30% ,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量的 2% ~ 4% ;B 、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C 、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 40m3 ;3 、相关标准数据净化空调系统,根据室内容许噪声级要求,风管内的风速:总风管: 6 ~ 10m /s ;无送、回风口的支风管: 4 ~ 6m /s ;有送、回风口的支风管: 2 ~ 5m /s※为保证空气洁净度等级的送风量,制药洁净室按下表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洁净度等级( ISO14644-1 )气流类型平均风速( m/s )换气次数( h-1 )应用实例1 ~ 4单向流0.3 ~ 0.5—无菌加工5单向流0.2 ~ 0.5—直接支持无菌加工的其它加工区6非单向流—50 ~ 60无菌加工的支持区;包括受控的制备区7非单向流—15 ~ 258~9非单向流—10 ~ 15微电子洁净室实例:洁净度等级( ISO14644-1 )气流流型平均风速( m/s )单位面积送风量(m3/㎡·h )应用实例2 U 0.3 ~ 0.5—光刻、半导体工艺区; 3U0.3 ~ 0.5—工作区、半导体工艺区; 4U0.3 ~ 0.5—工作区、多层掩膜工艺、密盘制造、半导体服务区、动力区; 5U0.2 ~ 0.5—6M0.1 ~ 0.3—动力区、多层工艺、半导体服务区; N 或M—70 ~ 1607N 或 M —30 ~ 70服务区、表面处理; 8N 或 M— 10 ~ 20 服务区U :单向流N :非单向流M : 混合流(单向流和单向流的组合流型)医院中,采用空调的手术室、产房工作区和灼伤病房的气流速度宜 ≤ 0.2m /s ;核医学科的通风柜应采用机械排风,排风口的风速应保持 1m /s 左右; 生物实验室用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得连接方式:生物安全柜级别 工作口平均进风速度( m/s ) 循环风比例( % ) 排风比例( % ) 连接方式 Ⅰ级 0.380 100 密闭连接 Ⅱ级A10.38 ~ 0.507030可排到房间或设置局部排风罩A2 0.50 70 30可设置局部排风罩或密闭连接B1 0.50 30 70密闭连接B2 0.50 0 100密闭连接Ⅲ级—0 100密闭连接4 、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a 、测试单位的名称与地址、测试人名称、测试日期、数据采集系统得名称;b 、所参考的测试标准的编号与版本日期,如 ISO 14644-3 : 2002 ;c 、所测设施名称及毗邻区域的名称及测试点的座标;d 、测试类型与测试条件;e 、指定的性能标准,包括占用状态;f 、所采用的测试方法;g 、测试结果;h 、所参考的测试标准对特定测试所规定的其他具体要求;。
风量风压风速的计算方法

离心式风机风量风压转速的关系和计算n:转速 N:功率 P:压力 Q:流量Q1/Q2=n1/n2 P1/P2=(n1/n2)平方 N1/N2=(n1/n2)立方风机风量及全压计算方法风机功率(W)=风量(L/S)*风压(Kpa)/效率(75%)/力率(75%)全压=静压+动压。
风机马达功率(W)=风机功率(W)*130%= 风量(L/S)*风压(Kpa)/效率(75%)/力率(75%)*130%风机的,静压,动压,全压所谓静压的定义是:气体对平行于气流的物体表面作用的压力。
通俗的讲:静压是指克服管道阻力的压力。
动压的定义是:把气体流动中所需动能转化成压的的形式。
通俗的讲:动压是带动气体向前运动的压力。
全压=静压+动压全压是出口全压和入口全压的差值静压是风机的全压减取风机出口处的动压(沿程阻力)动压是空气流动时自身产生的阻力P动=0.5*密度*风速平方P=P动+P静、两台型号相同且转速相等的风机并联后,风量最高时是两台风机风量的90%左右,风压等于单台风机的压力。
2、两台型号相同且转速相等的风机串联后,风压是单台风机风压的2倍,风量等于单台风机的风量。
3、两台型号不同且转速不等并联使用,风量等于较大的一台风机的风量,风压不叠加。
4、两台型号不同且转速不等,型号较大的一台置前串联使用,风压小于单台风机的风压,风量等于较大的一台风机的风量风速与风压的关系我们知道,风压就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风的压力。
根据伯努利方程得出的风-压关系,风的动压为wp=0.5·ro·v² (1)其中wp为风压[kN/m²],ro为空气密度[kg/m³],v为风速[m/s]。
由于空气密度(ro)和重度(r)的关系为r=ro·g, 因此有 ro=r/g。
在(1)中使用这一关系,得到wp=0.5·r·v²/g (2)此式为标准风压公式。
风量的计算方法_风压和风速的关系

风量的计算方法_风压和风速的关系在通风工程、空调系统以及许多工业领域中,风量的准确计算至关重要。
而要理解风量的计算,就不得不涉及到风压和风速这两个关键因素。
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着空气的流动特性。
首先,我们来谈谈风量的定义。
风量,简单来说,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截面的空气体积。
通常用立方米每秒(m³/s)或者立方米每小时(m³/h)来表示。
那么,如何计算风量呢?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测量风速来计算,另一种则是根据风压来推算。
通过风速计算风量是比较直观的方法。
假设我们有一个风道,其截面面积为 A 平方米,通过测量得到截面处的平均风速为 V 米每秒。
那么风量 Q 就可以通过公式 Q = A × V 来计算。
例如,风道的截面是一个边长为 1 米的正方形,即 A = 1 平方米,测量得到的风速为 5 米每秒,那么风量 Q = 1 × 5 = 5 立方米每秒。
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一下风压和风速的关系。
风压是指空气在流动过程中对物体表面产生的压力。
风速越大,风压也就越大。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伯努利方程来描述。
伯努利方程表明,在理想流体(不考虑粘性和能量损失)中,沿着一条流线,总压(静压与动压之和)保持不变。
静压是指流体静止时的压力,而动压则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动压=05 × ρ × V²,其中ρ 是空气的密度(通常在标准状况下约为12 千克每立方米),V 是风速。
静压=总压动压风压通常可以分为全压、静压和动压。
全压是指静压和动压的总和。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根据风压来估算风速或者风量的情况。
例如,在风机选型时,已知风机所能提供的风压,就需要根据风压来推算出能够产生的风速和风量,以确定是否满足系统的需求。
如果已知风压 P 和空气密度ρ,我们可以通过公式 V =√(2P /ρ) 来计算风速。
然后再根据前面提到的通过风速计算风量的方法,求出风量。
风量风压风速的计算方法

风量风压风速的计算方法风机的静压、动压和全压是其重要的参数。
静压指气体对平行于气流的物体表面作用的压力,用于克服管道阻力。
动压则是将气体流动中所需的动能转化为压力的形式,是带动气体向前运动的压力。
全压则是静压和动压的总和。
空气密度通常在20摄氏度时为1.205kg/m3.当两台型号相同且转速相等的风机并联使用时,风量最高时约为两台风机风量的90%,风压等于单台风机的压力。
而当这两台风机串联使用时,风压为单台风机风压的2倍,风量等于单台风机的风量。
若两台风机型号和转速不同,且并联使用,则风量等于较大的一台风机的风量,但风压不叠加。
若较大的一台风机置前串联使用,则风压小于单台风机的风压,但风量等于较大的一台风机的风量。
风速一般在10-20米每秒之间,而风力则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大小。
风力根据吹到地面或水面上物体所产生的现象分为13个等级,最小为0级,最大为12级。
陆地上出现的风力一般在0-9级之间,而10-12级的风力极其猛烈,可造成巨大的破坏。
为便于记忆,可使用如下口诀:级静风,风平浪静,烟往上冲;1级软风,烟示方向,斜指天空;2级轻风,人有感觉,树叶微动;3级微风,树叶摇动,旗展风中;4级和风,灰尘四起,纸片风送;5级清风,塘水起波,小树摇动;6级强风,举伞困难,电线嗡嗡;7级疾风,迎风难行,大树鞠躬;8级大风,折断树枝,江湖浪猛;9级烈风,屋顶受损,吹毁烟囱。
风量是指风机的风速与风道截面积的乘积。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可以将风速换算成风速对应的风压大小。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风速的单位是米/秒。
静压是指气流在管道内部的压力。
可以通过计算流速和雷诺数来求得静压。
其中,雷诺数是指管道内平均流速与流体的运动黏度之比。
摩擦阻力系数λ则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其中包括风管内管壁的粗糙度、管道内径以及雷诺数等参数。
计算每米管道的沿程摩擦阻力时,需要将摩擦阻力系数λ与流体的运动黏度、空气密度等参数相乘。
而总阻力则是沿程摩擦阻力与管道长度的乘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风速计 :测量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距离的仪表。
(普遍使用) 1、机械式风速计(风表) 据风力感受部件分:叶片式、风杯式 据测量范围分: 高速风表(0.8~25m/s)(风杯式) 中速风表(0.5~10m/s) 微(低)速风表(0.3~5m/s)
1)叶片式风速计:(普遍使用)
叶轮式风表主要由叶轮、传动涡轮、蜗杆、计数器、指针及 回零杆、离合闸门、护壳底座等构成。 离合闸板能使计数器与叶轮轴联结和分开, 用来开关计数器。回零杆的作用是能够使风表 指针回零。风表的叶轮由铝合金叶片组成, 叶片与旋转轴的垂直平面成一定角度。 当风流吹动风轮式,通过传动机构将运动传给 计数器,指示出叶轮的转速,称为表速。再按风表校正曲线 差得真实风速,即为测风断面上的风速。 中速风表一般为翼式风表,其受风翼轮是由8个叶片按照与旋转轴 的垂直平面成一定角度安装组成。当翼轮转动时,通过蜗杆轴将转 动传给计数器,使指针转动,指示出翼轮转速。关闭开关,翼轮虽 仍转动,但指针不动。回零压杆为回零装置,不论指针在何位置, 只要按下压杆,长短指针立即回到零位。 低速风表的构造与中速风表相似,也为翼式,只是其叶片更薄更轻, 翼轮轴更细。
《矿井通风》第九章 矿井风量计算
§9-4井巷风速和风量的测算 教学要点:
了解测算风速和风量的目的和井巷断面上的风速分 配规律 掌握测风仪表(机械式风表)测风方法 熟练掌握计算平均风速和通过井巷的风量的方法 熟悉用机械式风表测风时的注意事项及对测风站的
一、测算风速和风量的目的
1.检查各用风地点实际得到的风量是否满足要求。 2.检查各井巷中的实际风速是否符合《规程》规定。 3.检查漏风情况。 测量风速计算风量是矿井通风工作的基本操作 技能之一,也是检查、分析、改善矿井通风工作 的手段。 《规程》对测风的规定: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 度,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 其它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 测风结果应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
一般风速在0.2~0.3m/s以上时,表速与真风速呈线性关系 故风表校正曲线也可用下式来表示:风表校正曲线-表速(指 示风速)v表与实际风速(真风速)v真的关系。
v真=av表+b (a=tanα)m/s
式中 v真—真风速,m/s; b—表明风表启动初速的常数, 决定于风表转动部件的惯性和摩力 a=tanαa—校正常数,决定于风表的构造尺寸; v表—风表的指示风速,m/s。
(二)风速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主要适用于煤矿井下具有瓦斯爆炸危险的 各矿井通风总回风巷、风口、 井下主要测风站、扇风机井口 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等处,以及相应的矿产企业。 可连 续监测上述地点的风速、风量(风量=风速x横截面积)大小, 能够对所处巷道的风速风量进行 实时显示。 (三)机械式风速计的校正 由于风表本身的构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机件的损坏和 锈蚀,检修质量等原因),翼轮的转速(表速)不能如实反 映出真实的风速,因此必须进行校正,根据风表校正仪得出 的数据,将表速与真风速之间的关系记载于风表的校正图表 上。每只风表出厂前或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都必须进行校正, 并绘制出风表校正图标,以备测风时使用。
七、测风站及其要求
1.测风站应设在支架齐全、没有漏风、断面变化不大的直线 巷道中,测风站前后10m内不能有拐弯和障碍物; 2.测风站本身长度不能小于4m; 3.测风站应挂有记录牌板,上面注明地点、编号、断面积、 测风日期、平均风速、风量、测定人等内容测风站最好设在 混凝土砌暄的巷道中,在水泥或木支架的巷道中可设置木板 测风站。木板测风站的两帮和顶板应塞严填实,与巷道壁接 触严密,使巷道内的全部风流都能从测风站内通过。 如果需要在没有测风站的地点测风时,可以选择一段规 整、断面变化不大的直线巷道作为简易临时测风站。
机械式风表校正曲线
四、测风方法及步骤
(一)测风地点 (1)应在矿井的总进风、总回风,各水平、各翼的总进风 总回风,各采区和各用风地点的进、回风巷中设置测风站, 但要避免重复设置。 (2)测风站应设在平直的巷道中,其前后各10m范围内不得 有风流分叉、断面变化、障碍物和拐弯等局部阻力。 (3)若测风站位于巷道断面不规整处,其四壁应用其它材 料衬壁呈固定形状断面,长度不得小于4m。 (4)采煤工作面不设固定的测风站,但必须随工作面的推 进选择支护完好、前后无局部阻力物的断面上测风。 (5)测风站内应悬挂测风记录板(牌),记录板上写明测 风站的断面积、平均风速、风量、空气温度、大气压力、瓦 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日期以及测定人等项目。
(二)测风方法
1.定点测风和线路法(风表移动路线) 2.侧身法和迎面法(测风员测风姿势)
1 4 7 2 5 8 3 6 9
分格定点法(九点法)
(a)
(b)
(c )
起点
起点
起点
终点
终点
大断面巷道
中断面巷道
小断面巷道
五、计算井巷的平均风速和风量
(1)先估测风速范围,然后选用相应量程的风表。 (2)风表和秒表回零,正迎风流,约20~30s后,开始计时,同时开 启计数器和秒表,(特别注意)1min均匀走完测量路线。同一地 点测三次,每次测量结果的误差不应超过5%取平均值,(误差= (最大读数-最小读数)/最小读数),取3次有效风速的平均 值, 并按公式计算表风速:
8
6 4 4
二、井巷断面上的风速分布
井巷断面上的风速分配 空气在井巷中流动时,由于空气的粘性和井巷壁面 粗糙程度的影响,风速在井巷断面上的分布是不均 匀的,如图。一般来说,在巷道的轴心部分风速最 大,而靠近巷道周壁风速最小,通常所说的风速都 是指平均风速。(特别注意)
y V
三、测风仪器仪表
测量井巷风速的仪表叫风表,又称风速计。目前,煤矿 中常用的风表按结构和原理不同可分为机械式、热效式、电 子叶轮式和超声波式等几种。
Q=V均×S( m3 /s)
式中Q——测风巷道通过的风量, m3 /s; S——测风站的断面积,m2; 矩形和梯形巷道,S=HB; 三心拱巷道,S=B(H-0.07B); 半圆拱巷道,S=B(H-0.11B); 不规则巷道,S=0.85BH; H——巷道净高,m; B——梯形巷道为半高处宽度,拱形巷道为净宽,m。
2)杯式风速计 它的感应部分是由三个或四个圆锥形或半球形、 的空杯组成。空心杯壳固定在互成120°的三叉星形 支架上或互成90°的十字形支架上,杯的凹面顺着 一个方向排列,整个横臂架则固定在一根垂直的旋 转轴上。在风力的作用下风杯绕轴旋转,其转速正 比于风速。
2、热效式风表 测风原理是:一个被加热的物体置于风流中,其温度随风速 大小和散热多少而变化,通过测量物体在风流中的温度便可测量 风速。由于只能测瞬时风速,且测风环境中的灰尘及空气湿度等 对它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这种风表使用不太广泛,多用于微风 测量。 3、电子叶轮式风表 电子叶轮式风表由机械结构的叶轮和数据处理显示器组成。 它的测定原理是:叶轮在风流的作用下旋转,转速与风速正比, 利用叶轮上安装的一些附件,根据光电、电感等原理把叶轮的转 速转变成电量,利用电子线路实现风速的自动记录和数字显示。 它的特点是读数和携带方便,易于实现遥测。 4、超声波风速计 超声波风速计是利用超声波技术,通过测量气流的卡蔓涡街 频率来测定风速的仪器,目前主要用于集中监控系统中的风速传 感器。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寿命长,性能稳定,不受风流的影 响,精度高,风速测量范围大。
矿井井巷中的允许风流速度
井 巷 名 称 容许风速(m/s)
最
无提升设备的风井和风峒 专为升降物料的井筒
低
最
15 12
高
风桥
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井筒 主要进、回风巷
10
8 8
架线电机车巷道
运输机巷,采区进、回风巷 采面、掘进中的煤、半煤岩巷 掘进中的岩巷 其它通风行人巷道
1.0
0.25 0.25 0.15 0.15
本模块小结:
归纳为几点: 1.井巷测风的目的; 2.风表的种类和常用风表; 3.机械式风表原理、结构; 4.机械式风表测风方法的操作技能; 5.测量结果的校正、测量数据的整理; 6.使用风表测风时的注意事项及对测风站的技术要求。
课后作业
在井下的测风站内测风,测风站的断面积是10m2 , 用侧身法测得的3次读数分别为330,338和340。每次测风 时间均是1min。求测风站的风速和通过测风站的风量各是 多少?(风表校正曲线如图)
V表=n ∕ t
式中 V表——风表测得的表速,m/s; n——风表刻度盘的读数,取三次平均值,m; t——测风时间,一般60s。
(3)根据表速查风表校正曲线,求出真风速V真:
v真=av表+b (a=tanα)
(4)将真风速乘以校正系数K得实际平均风速v均,即:
V均=KV真 ,m/s
K ——校正系数,采用侧身法时K=S -0.4 ∕ S;采用迎面法时 K=1.14 (5)按下式计算巷道通过的风量:
六、用风表测风时的注意事项
1.风表不能距人体太近,以免引起较大误差。 2.风表按预定路线移动时,速度要均匀。 3.翼轮端面一定要与风流方向垂直,尤其在倾斜巷道测风时,更要注意 这一点。 4.在同一断面测风次数不应少于3次,每次测量结果的误差不应超过5%, 否则必须重测。 5.所使用的风表应与测定的风速相适应,否则,将损坏或测量不准确, 甚至吹不动轮叶。 6.为了方便计算与减少误差,一般要在1min(或100s)内刚好从移动路 线的起点均匀移动到终点(或测完全部方格) 7.在有人或车辆通过时不要进行测风。 8.为了测量的精确,风门启开或关闭时刻都不能测风。 9.在大断面巷道测风时,为了精确测出通过巷道的平均风速, 应使用测风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