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状元桥状元桥高考总复习化学课件第30讲
2019状元桥状元桥高考总复习化学课件第1讲考点2课件

p1 n1 = p2 n2
压强之比 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同温同体积下, 两气体的___________
返回导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和分子微粒的大小无关。 (2)使用Vm≈22.4 L· mol-1时,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①一个条件:标准状况(0 ℃,101 kPa)。
前提条件 T、p 相同 结论 公式 V1 n1 = V2 n2 语言叙述
体积之比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_____________ 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密度之比 等于其摩尔质量(或相 ρ1 M1 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____________ T、p 相同 = ρ2 M2 对分子质量)之比
T、V 相同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0℃ (2)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 ( 指温度为 _________ ,压强为 22.4 L·mol-1 。 101 kPa ___________) 下约为________________
(3) 计 算 公 式 : 气 体 摩 尔 体 积 Vm 、 气 体 体 积 V 和 物 质 的 量 n 之 间 的 关 系 : V V ________ m= n 。 压强 。 温度 和________ (4)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决定于气体所处的________
(1)(2017·全国卷Ⅲ)2.24 L (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 ( ×) (2)(2016·四川卷)标准状况下,5.6 L 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 ) (3)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原子。( × )
(4)标准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的分子的数目为0.5NA。( × )
2019状元桥状元桥高考总复习化学课件第23讲考点1课件

D.③⑥⑦
返回导航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正确理解反应过程、能量图像
E1:旧键断裂吸逆反应的活化能。
ΔH=E1-E2,为此反应的焓变。 催化剂的作用:降低 E1、 E2 ,但不影响 ΔH,反应 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起点 (反应物)和终点 (生成物 )能量 的高低。
ΔH的符号
ΔH________0(“-”号) <
ΔH_______0( “+”号) >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判断依据 反应 过程 图示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化合反应 ②所有的燃烧反应 反应类型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金属与酸反应放出 H2 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D.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B ) ①生石灰与水反应 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 A.①②⑤ ② NH4Cl 晶体与 Ba(OH)2·8H2O 混合搅拌 ⑤H2在Cl2中燃烧 ⑥浓H2SO4稀释 B.①⑤⑦ ③醋酸电离 ⑦酸碱中和反应
C.①④⑤⑥⑦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判断依据
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 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与化学键的关系
放热反应
> E生成物 E反应物______
吸热反应
E反应物_______ E生成物 <
生成物成键时释放出的总
时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成键时释放出的总
时吸收的总能量
能量_________ 大于 反应物断键 能量_________ 小于 反应物断键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 ②盐类的水解反应 ③Ba(OH)2· 8H2O 与 NH4Cl 的反应 ④C 和 CO2、C 和 H2O(g)的反应
2019状元桥状元桥高考总复习化学课件课时达标12考点

课时达标第12讲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B)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工业上金属Mg、Cu都是用热还原法制得的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2.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D)A.Na→NaOH→Na2CO3→NaClB.Fe→Fe(NO3)3→Fe(OH)3→Fe2O3C.Mg→MgCl2→Mg(OH)2→MgSO4D.Al→Al2O3→Al(OH)3→AlCl33.取少量MgO、Al2O3、SiO2、Fe2O3的混合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X和滤液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上述四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Al(OH)3酸性最强B.向沉淀X中逐滴加入硝酸,沉淀慢慢溶解C.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D.溶液Y中加入过量氨水,所得沉淀为Fe(OH)3和Mg(OH)2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D)A.用图甲装置证明密度:ρ(煤油)<ρ(钠)<ρ(水)B.用图乙装置制备Fe(OH)2C.用图丙装置制取金属锰D.用图丁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解析钠放入装有水和煤油的烧杯中,钠在水和煤油的接触界面处反应,说明钠的密度介于二者之间,A项正确;利用煤油隔绝空气,将滴管插入试管底部,可以观察到白色的Fe(OH)2沉淀,B项正确;镁条引燃,氯酸钾助燃可以引发铝热反应,C项正确;NaHCO3被直接加热,温度较高,即使NaHCO3分解,也不能说明二者的稳定性差异,D项错误。
6.已知Fe(OH)3在pH为3.7时完全沉淀,而Ni(OH)2在pH为6.9时才开始沉淀,现在为了除去NiSO4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用重结晶法来制备NiSO4·7H2O,则加入的试剂应是(C)A.NH3·H2O B.NaOHC.NiCO3D.CaCO3浊液解析加入的试剂必须能调节pH在3.7~6.9之间且不能引入新杂质,故C项正确。
2019状元桥状元桥高考总复习化学课件第34讲考点1课件

第34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2017,全国卷Ⅲ,13T
命题趋势 高考在本部分的考查点主要有沉淀溶 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溶度积的应用
1. 了解难溶电解质 2017,江苏卷,12T
的溶解平衡。
义及其表达式,能 进行相关的计算。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沉淀的溶解 CaCO3+2H+===Ca2++ ①酸溶解法:如CaCO3溶于盐酸,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H2O 。 ______________ Mg(OH)2+2NH=== ②盐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Mg2++2NH3·H2O 。 ____________________ Cu(OH)2+ ③配位溶解法:如Cu(OH)2溶于NH3·H2O溶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2OH-+4H O 4NH · H O=== [Cu(NH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2 3 4 2
Ksp ________ 增大 ________ 不变 ________ 不变 ________ 不变
返回导航
升高温度
加水稀释 加入少量AgNO3 通入HCl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①调节pH法 如除去 CuCl2 溶液中的杂质 FeCl3 ,可以向溶液中加入 CuO ,调节溶液的 pH , 使Fe3+形成Fe(OH) ②沉淀剂法
2019状元桥状元桥高考总复习化学课件课时达标11考点

课时达标 第11讲1.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A )①在人类对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性质活泼的金属单质最早被人们冶炼和使用 ②纯铁比生铁抗腐蚀性更强③单质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Na 2O 2粉末,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气泡产生 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钾元素和钠元素⑦将FeCl 3溶液滴入KI -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色⑧铝粉和氧化镁粉末混合,高温能发生铝热反应A .4B .5C .6D .7解析 ①金属活泼性越弱,越易被冶炼和使用;③Al 是活泼金属,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耐腐蚀;④Na 2O 2具有强氧化性,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后褪色;⑧Al 不能把Mg 置换出来,Al 与MgO 不能发生铝热反应。
2.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B )A .制钠:用海水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 溶液B .制铁:用CO 还原铁矿石得铁C .制镁:用海水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再用H 2还原得镁D .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 解析 电解法制取金属钠时,需要电解熔融的NaCl ,而不是其溶液,A 项错误;镁的还原性很强,不能用热还原法来制取,而应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C 项错误;熔融的氯化铝不导电,故不能电解其熔融物制取金属铝,而应电解熔融的氧化铝,D 项错误。
3.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辅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
”(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B .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C .冶炼Zn 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 3+2C=====高温Zn +3CO ↑D .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倭铅是锌,A 项错误;煤炭中的碳与碳酸锌反应生成锌,其中碳起还原剂的作用,B 、C 、D 项正确。
2019状元桥状元桥高考总复习化学课件第32讲考点1课件

mol· L-1,即水电离出的 c(OH-)=c(H+)=10-12 mol· L-1。 4.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 实例: pH=5 的 NH4Cl 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的 c(H )=10
+ -5
mol· L 1, 因部分 OH
-
-
- -9 -1 与部分 NH+ 结合使 c (OH ) = 10 mol· L 。 4
5.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OH 全部来自水的电离。 实例:pH=12 的 Na2CO3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10-2 mol· L-1,因部
- + -12 -1 分 H+与部分 CO2 结合使 c (H ) = 10 mol· L 。 3
-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3、Na2CO3),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 增大 ,Kw________ 不变 。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体系变化 条件 酸 平衡移动方 向 逆
Kw
不变
水的电离程度 减小
c(OH-)
减小
c(H+)
增大
碱
- 2- (4)由水电离出的 c(H+)=10-14mol· L-1 的溶液中,Ca2+、NH+ 4 、Cl 、SiO3 可以 +
℃,水的电离平衡右移,Kw 变大,pH 不变,水仍呈中性。
大量共存。 ( × )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向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或改变下列条件,能促进水的电离,并能使溶 液中c(OH-)>c(H+)的操作是 ( A )
2019状元桥状元桥高考总复习化学课件第39讲考点2课件

(3)加热的方式 加热方式 直接加热 适用范围 瓷质、金属质或小而薄的玻璃仪器(如试管)等
隔石棉网加热
较大的玻璃反应器(如烧杯、烧瓶等)
①需严格控制温度的(如硝基苯的制备)
浴热(水浴、油浴、沙浴等) ②需反应混合液静止的(如银镜反应) ③蒸馏沸点差较小的混合液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化学实验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烧杯、玻璃棒要洗涤2~3次;往容量瓶中加
液体药品 多量 瓶倾倒 一定量 (或移液管)
返回导航
用托盘天平 ________ 镊子 _______ 称量
用试剂 量筒、滴定管
第十章 化学实验
(2)向仪器内加入药品的操作方法。
①向容器内加固体药品
②向容器内加液体药品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化学实验
2.仪器的洗涤 凝聚成水滴 ,也不成股流 (1) 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 ____________ 下。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化学实验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 A.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B.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可制得无水三氯化铁 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中的几个重要数据 (1)酸碱指示剂的用量一般在2~3滴。不宜多加,否则会造成较大误差。
2 4
慢慢加入到________ 水中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化学实验
(3)气体的溶解 Cl2 等),为了增大气体分子与水分子的接触机 ①对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________
2019状元桥状元桥高考总复习化学课件第6讲考点3课件

1.简单反应的电子得失守恒计算 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先找出氧化剂 (或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 (或还原剂)得(或失)电子的量(或化合价降低与升高的总价数),然后根据得失电子守
恒列出等式,求解等式中的未知量。
2.微粒先后反应时的电子守恒问题 当一种物质同时氧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时,强还原剂先被氧化。当一种物 质同时还原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时,强氧化剂先被还原。被氧化和被还原到何种程 度,由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来决定,具体计算时用电子守恒规律。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例 1]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 2+ 16H 8H2O 5 2 10 2 (____)MnO4 +(____)C2O4 +______===(_____)Mn +(_____)CO 2↑+______
解析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由得失电子相等可得 n(MnO 4 )∶n(C2O 2 4 )=
质,再用其他守恒法配平,如果无法确定所缺物质,可先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总
数相等原则将已知的物质配平,然后再根据质量守恒确定所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 计量数。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4.奇数配偶法:适用于物质种类少且分子组成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如 S+C +KNO3―→CO2↑+N2↑+K2S,反应物 KNO3 中三种元素原子数均为奇数,而生 成物中三种元素的原子数均为偶数,故可在 KNO3 前配 2,然后用观察法配平得 S+ 3C+2KNO3===3CO2↑+N2↑+K2S。
2
Ce + 1 H2O2+ 6
3+
H2O=== 2 Ce(OH)4↓+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x(HI)=0.85,所以 v 正=0.002 7 min 1×0.85×0.85≈1.95×10
-
-3
min 1。(3)升高
-
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平衡正向移动,HI 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H2 的物质 的量分数增大,分析题图,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相应的点分别是 A、E。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解析 (1)设开始加入的 HI 为 x mol,达平衡时转化的 HI 为 a mol,则有: 2HI(g) 开始/mol 转化/mol 平衡/mol x a x-a H2(g) 0 a 2 a 2 + I2(g) 0 a 2 a 2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虚拟思想 所谓虚拟思想,就是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和可能,虚拟出能方便解 题的对象,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即把一种状态与另 一种状态平衡时的情况(如转化率、物质的量浓度及含量等)进行比较,可以假设一个 中间转化过程,便于比较。该方法的思维模型为: 设计一个可以 恢复到现实状况或 得出相应的 比较的虚拟状态 → → 题干要求的状态 判断结果 作为中介
返回导航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a a × x-a 0.108×0.108 2 2 所以 x =0.784,得 a=0.216x,K= = 。(2)达平衡时,v 0.7842 x-a2
正
2 k x HI 正 2 =v 逆,k 正 x (HI)=k 逆 x(H2)x(I2),k 逆= =k 正/K。v 正=k 正 x2(HI),在 40 min xH2xI2
- 1。 1.95×10-3 0.002 7 min-1,在t=40 min时,v正=______________min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3)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 A、E 填字母)。 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0.108×0.108 0.7842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 。
(2) 上 述 反 应 中 , 正 反 应 速 率 为 v 正 = k 正 x2(HI) , 逆 反 应 速 率 为 v 逆 = k 逆 k正/K 以 K 和 k 正 表示 ) 。若 k 正 = x(H2)x(I2) ,其中 k 正 、 k 逆 为速率常数,则 k 逆 为 ________(
返回导航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突 破 训 练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制作者:状元桥
适用对象:高中学生 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 Photoshop cs3 运行环境:WindowsXP以上操作系统
栏目导航
题 型 结 构 解 题 思 维 真 题 剖 析 突 破 训 练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题 型 结 构
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正逆相等,变量不变”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从催化剂的使用活性分析 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解 题 思 维
1.极值思想 该方法常用来判断混合物的组成,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范围等。解题的
关键是将问题合理假设成某种“极值状态”,从而进行极端分析。一般来说,对于
混合物成分的确定,常把混合物看成某单一组分进行讨论;对于化学平衡来说,常 假设可逆反应向某一反应方向进行到底,再进行讨论30讲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 ——化学平衡题的题型结构及解题策略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题型特点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 主干知识。近年高考试题中的化 学平衡题呈现出了如下三个特 点: (1) 体现化学学科思想; (2) 注 重对图像、图表和数据的分析和 判断; (3) 注重平衡移动理论在日 常生活、科学研究领域等方面的 迁移应用。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化学平衡中包含很广阔的 2016,全国卷甲,28T 创新空间。预计 2019 年高 2016,全国卷丙,13T 考化学平衡会在情境、取 2016,北京卷,13T 材上创新,化学平衡中实 验分析、设计、化工生产 中选择适宜温度、酸碱性 环境等将是热点考查内 分值:6~10分 容。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真 题 剖 析
[例 1]Bodensteins 研究了下列反应: 2HI(g) H2(g)+I2(g)
在 716 K 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 x(HI)与反应时间 t 的关系如 下表:
t/min x(HI) x(HI) 0 1 0 20 0.91 0.60 40 0.85 0.73 60 0.815 0.773 80 0.795 0.780 120 0.784 0.784
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化工生产适宜条件 原则
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
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 从原料的利用率分析 从实际生产能力分析
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
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致性,又要 注意二者影响的矛盾性
增加易得廉价原料,提高难得高价原料的利用率,从
而降低生产成本 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