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储层试油工艺应用现状分析与发展探讨
浅析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现状

浅析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现状低渗透油藏是指具有较低的渗透率(一般小于1mD)的油藏,根据国内外油藏调查与评价结果,低渗透油藏的储量占世界原油总储量的70%以上。
这些油藏成因综合复杂,分布特殊,渗透性差,可采集性差,而且开发难度大,因此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一直是油田勘探开发领域面临的重大难题。
目前,低渗透油藏的主要开发方法有压裂油藏、水驱油藏、热采油藏等。
然而,由于低渗透油藏常常具有渗透率低、储量分散、大油滞留等特点,这些传统的开采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需求。
因此,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采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对于低渗透油藏开发,采油技术孰优孰劣就成为了关键问题。
渗吸采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采油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增加油层中的相对湿度,利用油层吸附、蒸发、驱替效应将原本难以采集的油移动到井口,进而实现低渗透油藏的开采。
渗吸采油技术的不同应用形式包括CO2气驱、低浓度聚合物水驱、低浓度界面活性剂水驱等。
这些应用形式与传统的压裂油藏、水驱油藏、热采油藏等开采方式相比,渗吸采油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适用范围广:渗吸采油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低渗透油藏,包括裂缝性油藏、碳酸盐岩、页岩、超深层水平井油藏等。
2.环保节能:相较于压裂和热采技术,渗吸采油技术不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使采油过程更加环保、节能。
3.采出率高:渗吸采油技术体现了有机物与水、二氧化碳、界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能够将原本无法开采的油井产出,提高采出率。
4.稳定性高:渗吸采油技术不需要特殊井筒设计和完善的地面设施支持,对地表环境要求也不高,因此操作简单,施工方便。
综合来看,渗吸采油技术被视为一种颇有潜力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渗吸采油技术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传统的CO2气驱、低浓度聚合物水驱、低浓度界面活性剂水驱等几种渗吸采油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调整驱动物参数、改进驱动工艺流程等方面也需要注意。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低渗透油田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通常小于0.1 mD)的油田,储量大,但开发难度较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难题之一。
传统的油田开发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往往效果不佳,研究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对于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丰富石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渗透油田的特点1.储层渗透率低,水驱能力差2.成本高,投资回收周期长3.目前技术手段难以实现有效开发二、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现状1.常规采油技术:包括常规油井开发、水驱开采、压裂等2.非常规采油技术:CO2驱替、聚合物驱替等3.先进采油技术:水平井、多级压裂、水力压裂等三、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方向1. 储层改造技术研究储层改造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化学驱油、物理方法改造储层,提高储层的渗透率和油水驱能力。
目前,聚合物驱替技术、CO2驱替技术等储层改造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聚合物驱替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成本高、渗透率难以提高等问题,储层改造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 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井网优化配置技术是指通过对油田井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
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特点,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井网布置密度、井网结构等方面的优化调整,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3. 先进开采技术研究先进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水平井开采技术、多级压裂技术、水力压裂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但需要占用较多的资金和人力,如何降低开采成本、提高技术效率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四、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1. 技术难题: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挑战,例如储层改造技术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的井网结构优化方面的难题等。
2. 资金投入:开发低渗透油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市场上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投资回报机制,这也是制约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低渗透油气藏储层试油工艺研究与应用浅谈

层 的发 现 。
1 . 低渗透 储 层试 油存 在的 问题 1 . 1 选井 、 选层 问题 如何 选井 、 选 层 是低渗 透储层 试油 的首 要 问题 , 试 油层 位的选 择 是油气 勘 探 中非常重要 的工序 , 而 基础 的地 质条件 分析 是选井 、 选层 的关键 , 由于往往对 于基 础 资料 的分 析研 究 不够 ,选 井 、 选层 不够 慎 重 , 存在 着一 定 的盲 目性 , 导
近年来 , 河 南油 田井 下作业 公司 试油 队伍针 对三低 油藏 渗透性 差 、 排 液通 道不 畅 、 能量不足 的特 点 , 大 多试油 井射 孔后直接 采取压裂 或酸化 措施 改造 , 然
排液、 求产等配套技术对储层的针对性不强
1 . 4 适合 低渗 透储 层 的测试 资料 解释 软件 少 . 适 用 性差 。 1 . 5 特低 渗透 和超 低渗 透油 气层 的试 油技 术科研 攻 关强 度不够 , 相对 的
[ 摘 要] 随着油 田勘探 开 发工作 的 不断深 入 , 试油 作业 时低 渗透 类储 层所 占的 比例 越来 越大 , 由于此 类储层 普遍 具有 岩性 复杂 、 地 层 致密 渗透 率低 等特 点 , 而如何 做 好此类 储层 的试 油测试 工作 就显 得非 常重要 , 这 也 是勘探 目标 区块是 否 具有 经济效 益 的一个 重要环 节 , 因此不 断提高 低渗透 储层 试油 气技术 和水 平 , 找 出试 油工 艺应 用过 程 中存在 的 问题 并加 以革新 或改 进 , 对今 后开 展试 油气 作业 及提 高企 业市 场竞 争力 具有 非常 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 [ 关键 词] 低渗 透油 气 藏 试油 工 艺技 术 研 究 与应用 中图分 类号 : T E 3 4 8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5 ) 0 5 —0 3 6 9 — 0 1
浅析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现状

浅析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现状低渗透油藏是指孔隙度较低、渗透率较小的油藏,由于储层条件差、油层粘度大、产能低等特点,使得开采难度较大。
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渗吸采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就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的现状进行浅析。
一、渗吸采油技术概述渗吸采油技术是一种利用地层渗透性、压力差和化学物质的作用,将原油从岩石微孔隙中释放出来的一种采油方式。
其主要由地层渗透性改造、井筒处理和油藏压力维持等技术组成。
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地层渗透性小,原油难以流动,因此采用渗吸采油技术可以改变地层渗透性,提高原油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收率。
1. 地层渗透性改造技术地层渗透性改造是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的核心部分,包括增压驱油、物理方法改造和化学物质注入三大类。
增压驱油主要包括水驱、气驱、聚合物驱和聚合物驱组合驱等技术,通过增加地层压力和改变地层物理性质来提高地层渗透性。
物理方法改造主要包括水力压裂、酸压裂和微波改造等技术,通过物理力学的作用来改变地层孔隙结构和提高地层渗透性。
化学物质注入主要包括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酸性物质等,通过增加地层渗透性和改善岩石-油的协调性来提高原油采收率。
目前,地层渗透性改造技术已经在低渗透油藏中得到了较大的应用,如加拿大伦道夫油田的水力压裂、美国巴肯油田的聚合物驱等。
2. 井筒处理技术井筒处理技术是指通过改变井眼条件,提高原油采集能力的一种技术手段。
包括溶解气提升、井眼非生产层压裂和超级高渗生产层压裂等技术。
溶解气提升主要是指在井筒中注入一定的溶解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通过气体的溶解和释放来改变原油的流动性,提高采收率。
井眼非生产层压裂主要是指在井眼中通过压裂液将非生产层压裂,提高非生产层渗透性,降低压裂压力,提高采集率。
超级高渗生产层压裂主要是指利用高压压裂技术将生产层大幅压裂,提高生产层渗透性和产能,达到增产增储的目的。
目前,井筒处理技术已经在低渗透油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马来西亚皇后镇油田的溶解气提升、中国大庆油田的超级高渗生产层压裂。
低渗油田开发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藏工程新进展论文班级:油工08-4学号:************姓名:***低渗油田开发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低渗透油田在我国油田开发中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新发现的低渗透油田占发现的油气田的一半以上,并且其产能建设规模占到总量的70%以上,已经成为油气开发建设的主战场。
虽然低渗透油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的划分标准和界限因国家、时期、资源状况和技术条件的不同也不j司,但它都是指油层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油田。
南于其自身的特殊因素,给开发带来很大的麻烦,注定钻井作业时也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事故也随之产生。
如何安全、经济、高效地开发低渗透油田已被引起了高度重视。
(一)低渗油田开发概念严格来讲,低渗透是针对储层的概念,一般是指渗透性能低的储层,国外一般将低渗透储层称之为致密储层。
而进一步延伸和概念拓展,低渗透一词又包含了低渗透油气藏和低渗透油气资源的概念,现在讲到低渗透一词,其普遍的含义是指低渗透油气藏。
具体来说低渗透油气田是指油层孔隙度低、喉道小、流体渗透能力差、产能低,通常需要进行油藏改造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油气田。
目前低渗透储层的岩石类型包括砂岩、粉砂岩、砂质碳酸岩、灰岩、白云岩以及白垩等,但主要以致密砂岩储层为主。
世界上对低渗透油藏并无统一的标准和界限,不同的国家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石油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来制定其标准和界限,变化范围较大。
而在同一国家、同一地区,随着认识程度的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标准和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目前,在我国石油行业中,一般将低渗透砂岩储层分为低渗透(渗透率50~10mD)、特低渗透(渗透率10~1mD )、超低渗透(渗透率1~0. 1mD)储层。
我国陆相储层的物性普遍较差,相当一批低渗透油田储层渗透率在10mD以下。
(二)低渗油田开发现状1、低渗透油田前期评价油藏评价,就是通过在对油田的预探中算出储量,用必要的工艺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可经济有效开发动用储量的过程。
关于低渗油藏开发现状及下步方向的调研

关于低渗油藏开发现状及下步方向的调研摘要:针对目前油田开发形势,通过对低渗油藏在压裂工艺、小井距注水、仿水平井开发等三个方面的开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深化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应当重点聚焦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障实现低渗透油藏稳产增油。
同时通过提升钻采工艺技术、完善地面配套和加强动态分析监测,来明确下步开发的方向重点。
关键词:低渗油藏,压裂,注水,地层压力,地层保护1.前言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提高,低渗透油田储量、产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该类油藏开发变得日益重要在当前石油后备储量紧张的形势下,如何动用好低渗透油田储量,提高开发效益,对未来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的复杂性,在深化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储层进行分类潜力评价,并针对不同的潜力区,结合裂缝分布规律、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调整,从注采井网、注入方式等方面优化综合调整,对低渗透储层进行油层改造;在油层改造方面,通过低渗透油藏储层裂缝描述、作业过程中负压射孔油层保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逐步攻克了低渗薄层控缝压裂改造工艺技术的难关。
2.低渗透油藏开发面临的现状为了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需要对低渗透油藏进行精细分类,分析各类油藏在目前开发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暴露的矛盾,查明各类油藏的特点、开发状况和潜力,制定相应的开发技术对策。
研究区低渗透油藏自上而下共发育东营组、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四套含油层系,油藏埋深2500~3600米,平均埋深3100米,以中深层储量为主。
油层厚度薄且以单层为主,纵向发育较为集中,平均厚度仅9.5米,储量丰度低(56.6×104t/km2)。
2.1早期大规模压裂开发,产量递减大,重复压裂效果逐年变差目前国内外低渗油田的开发均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低渗储量的动用程度普遍偏低,只有储层条件好、埋藏浅的低渗油藏才得到较好开发,特低渗油藏更是如此。
研究区的特低渗难动用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注水开发效果差。
低渗透储层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

低渗透储层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低渗透储层测试诱流启动压力高,原油地饱压差大,常规抽汲诱流储层产能得不到充分释放;压裂改造返排速度低,且易压开邻近水层,造成测试评价周期长,甚至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储层。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低渗透储层测试工具及工艺技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现场实施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低渗透联作测试工艺技术应用研究一、概述国内低渗透储层测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测试工艺技术是采用负压射孔,或射孔测试二联作,利用螺杆泵或水力泵等进行排液。
对地层压力低的稠油井、低渗透油藏或低压漏失井等需要连续排液的油气层,适合联作测试工艺。
其特点是,一趟管柱可以完成试油工艺的多项工作,节约成本费用,周期短,保护地层,安全环保,降低各项施工风险。
二、低渗透储层测试工具根据低渗透储层高温高压、常温常压、大斜度井等特征,选择不同的测试工具及配套工具。
目前国内外各使用较多的测试工具主要有MFE、HST、APR 全通径工具、膨胀式工具等。
1.低渗透储层高温高压测试工具对于高温高压井,国际上没有统一解释和规定。
油田常把压力系数在0.8~1.2称为常压地层,大于1.2的称为高压地层,小于0.8的称为低压地层,井底温度大于150℃的油气层称为高温地层。
高温高压井钻探和试油成本高、风险大,采用何种测试工具和测试技术,一直是大家共同研究的问题。
测试技术经过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高温高压井测试工具。
1.1高温高压井测试工具测试难点。
一是开关井操作难,采用MFE工具进行高温高压超深井测试时,工具的开关井操作受井温、井底压力、泥浆密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工具开关井自由点不明显,易造成开关井判断失误;另一方,超深井测试时,由于测试阀的延时机构、换位机构的特点,工具延时性能不稳定。
二是高温高压超深井测试封隔器密封难,由于高温、压差大导致P-T封隔器密封性能降低。
三是高温高压条件下测试工具密封件性能降低,工具密封件长时间处在高温状态下密封性能减弱,导致测试工具渗漏或压力波动。
低渗透油藏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前景研究

低渗透油藏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前景研究摘要:采油作用是国内绝大数低渗透油藏的主要采油机理。
渗吸采油的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储层特征、采油制度、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其作用机理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指出了渗吸采油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低渗透油藏;现在随着我国大多数油田开发阶段到达了中后期,提高低渗透油藏原油采收率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常规油藏的大规模开发,导致可采储量逐年急剧下降,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开发已成为石油工程师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由于这些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常规的开发方法如注水开发等效率普遍较低。
此外,注水开发往往会出现水淹、地层能量递减速率快、注水井周围水资源聚集、滞留层的原油无法流动等问题。
近年来,渗吸采油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采油提高采收率作用机理主要包括:降低界面张力、改善岩心表面润湿性、加强裂缝和基质之间的油水交换能力等。
尽管目前现场采油数据很少,但通过实验室实验或模拟进行的采油研究很多。
本文系统综述了渗吸采油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简述了采油作用机理,分析了储层特征、采油制度、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对采油作用的影响,报道了研究渗吸采油的实验方法技术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改善渗吸采油效果的建议。
1基本概念采油是指润湿相通过毛细管力或重力取代非润湿相的侵入过程。
油藏采油是指当油藏处于水湿时,其基质体系在毛管压力驱动下从裂缝系统中吸入水或压裂液,然后将基质体系中的油驱入裂缝系统。
根据采油方向的不同,可将油藏采油分为同向采油和逆向采油。
同向采油受重力控制,其水的吸入方向与油的排出方向相同;逆向采油是指水的吸入方向与油的排出方向相反,主要受毛管压力的控制。
根据基质与裂缝间的作用形式和规律的不同,可将油藏采油分为静态采油和动态采油。
2低渗透油藏采油技术的现状问题部分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少对现代化的采油工艺技术进行研发和使用,这些企业觉得其现阶段用到的采油技术已经实现其日常生产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渗透储层试油工艺应用现状分析与发展探讨-企业管理论
文
低渗透储层试油工艺应用现状分析与发展探讨
王超
大港油田第六采油厂产能建设办公室天津300280
摘要:石油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低渗透储层构成比持续增大,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发意义。
对于这部分油层来说,其具有着地层致密性强、渗透率低以及岩性构成复杂等特点,并因此在实际试油方式、技术方面同常规储层试油方式具有着较大的差异。
在本文中,将就低渗透储层试油工艺应用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试油工艺;应用现状;发展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油气资源需求量的进一步加大,我国在油气勘探方面也具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我国现有已探明的储层资源中,低渗透储层具有着较大的构成比例,部分油田构成比甚至已经达到了60%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能够以良好技术方式的应用做好该类储层的开发。
在对现有数据、研究资料进行结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认识到低渗透储层储层具有着地层致密性较强、渗透率低以及岩性构成复杂等特点,正是这部分特点的存在,就使该类油层在试油方式、技术上同常规储层试油方式存在着较大的的差异。
同时,由于在地层勘探过程中,试油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需要我们能够通过先进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获得更好的勘探效果。
2 低渗透储层试油工艺应用现状
随着人们对低渗透储层认识程度的增加,在对该类油层进行不断开发的过程中其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成熟。
并从射孔、测试、排液到后期的封堵形成了一系列的配套性技术方案,对低渗透储层石油开发的规范化发展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目前,有以下工艺在现今低渗透储层试油工作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1 射孔及多联作工艺
在我们实际开展低渗透储层试油工作中,可以根据低渗透储层实际所处地区的情况在对其地质、成分等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射孔技术方案,通过该技术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低渗透储层内形成适合的渗流通道。
在低渗透储层中,往往具有着较低的地层压力,而这也正是该类储层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能够对试油环节中射孔液对储层所具有的回压影响进行最大程度的降低,在实际开展射孔工作之前则可以首先对储层进行掏空,并对其进行测-射的联作处理。
通过该种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对储层产生一定生产压差的基础上使低渗透储层可能受到的影响得到降低。
同时,在实际射孔工作开展时,也可以通过深穿透射孔弹的应用对井眼周围的渗流阻力能够得到更为合理的控制。
而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井眼附近油水系统较为复杂,或者因为具有水层分布而难以对其进行改造,则可以通过复合射孔弹或者深穿透射孔弹的应用对其进行处理,以此更好地解决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压裂问题。
2.2 措施改造技术
在对低渗透储层进行开发时,在对以往实践经验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则能够将试油作用与措施改造技术进行良好的结合,以此起到提升油气层开发率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根据低渗透储层在物理性质、地质特性等方面表现情况对合理、科学的优化改造工艺进行确定,以此在使具有不同地质特性、物性特
性低渗透储层在同针对性改造工艺相结合的基础上获得企业油气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
如在对低渗透储层情况勘测时,发现储层存在着排液通道不畅、渗透性较差以及能量不足等问题,则可以在射孔后通过压裂、酸化以及排液求产等方式的应用对储层开发质量较低的问题进行解决。
而这同联系实际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2.3 排液技术
在现有技术条件支持下,在实际试油工作开展中,可以根据实际地层产能情况对不同的求产方式进行选择,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求产方式有抽汲求产方式、提涝求产方式、自喷求产方式以及气举求产方式这几种。
而对于低渗透储层来说,由于其地层具有着较高的致密性,且地层能量相对偏低,则需要通过抽汲求产以及气举求产等方式的应用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而在实际操作时,也需要我们能够根据不同储层在勘探环境、地质特征等方面差异性的表现通过抽汲提捞、氮气气举、连续油管氮气气举等多种排液方式的共同应用起到更好的效果,此外,也需要在充分联系低渗透储层压力低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在压裂操作前注入氮气的方式对地层能量进行增加,以此使措施液能够得到更为顺畅的反排。
3 低渗透储层试油工艺发展
在现今我国油气企业所开展的低渗透储层勘探施工中,也会面临到一定的问题:第一,通过多工序联作方式的应用,虽然能够对整个低渗透储层所具有的试油效率会起到较好的提升作用,但该种方式在现今油田中所具有的使用比例还相对较低,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推广;第二,虽然目前对于低渗透储层所研究、应用的试油技术都具有着较强的针对性,但是这部分方式往往开展周期较长,且在具体应用前缺少全面的测试,不仅对地层来说是一种认识方
面的缺乏,也很可能因此使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着较强的局限性。
针对上述我们在实际低渗透储层工艺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能够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积极解决的基础上使我国低渗透储层石油工艺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在未来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根据低渗透储层特点,可以在实际开展低渗透储层试油工作时对低渗透储层的物性特征、储存地质特征等进行积极的结合,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措施改造技术的应用使低渗透储层能够得到更好的改造,进而使油气层开发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需要对同低渗透储层相配套的试油技术、工艺等进行积极的优化,使相关技术的现代化水平以及智能特征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最后,需要加快低渗透储层措施改造后拮施液的返排,需要高效的排液技术支撑,而优化排液方式将更经济合理。
4 结束语
可以说,在我国现今油气勘探工作中,低渗透储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储层类型。
在上文中,我们对低渗透储层试油工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在今后工作开展中能够继续加强该类技术的开发,以此使低渗透储层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王敬武.试油工艺技术的应用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55-56.
[2]刘建强,王瑞丽.试油工艺技术在浅井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1(02):105-106.
[3]张强.在浅井中试油工艺技术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