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简单电现象和电路典型例题解析
初二物理电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电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白炽灯泡灯丝断了,搭上后重新使用,灯泡两端的电压将,灯丝的电阻将,灯泡的实际功率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不变、变小、变大【解析】白炽灯泡灯丝断了,搭上后重新使用,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由于灯丝变短,变粗,所以电阻变大,根据P =" U" 2/R,电压不变,电阻变小,所以实际功率变大。
2.为了节能,许多场所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照明,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A.纳米材料B.超导体C.导体D.半导体【答案】D【解析】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所以D是正确的。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路中几个导体通过的电流相等,这几个导体一定是串联的。
B.电路中几个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这几个导体一定是并联的。
C.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大于电路中的任一分电阻。
D.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答案】ABD【解析】当几个相同的导体并联在同一电源两端时,通过他们的电流也是相等的,A选项错误;当几个相同的导体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U=IR,所以它们两端的电压也相等,所以B选项错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所以一定大于电路中的任一分电阻,C选项正确;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D选项错误。
4.如图所示的电路,灯L1标有“6V , 3 w”,灯L2标有”12 V , 3w”。
巳知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不考虑灯丝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
通过L1的电流为 A,灯L2的实际功率为 w。
L1的亮度 L2的亮度。
(选填“>”、“=”、“<”)【答案】0.5 A 0.75 W 大于【解析】根据题意知,电源电压是6V,两灯泡是并联,所以灯泡L1正常发光,通过L1的电流是:;灯L2的电阻是:灯L2的实际电功率:,此时灯L1的实际电功率大于L2的实际电功率,所以L1的亮度大于L2的亮度。
【考点】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运用点评:本题是一道电学综合性的试题,涉及的内容较多,难度较大。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方法以及典型例题(超级有用)

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步探索了一套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突破电学综合问题中的障碍有一定效果。
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
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
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
实验原理如图1,当开关S闭合前,两灯均亮(较暗);闭合后,L1不亮,而L2仍发光(较亮)。
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将L1比作是电流需通过的“一座高山”而开关S的短路通道则比作是“山里的一条隧洞”。
有了“隧洞”,电流只会“走隧洞”而不会去“爬山”。
二、识别串并联电路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
许多电学题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解题的基础。
初中电学一般只要求串联、并联两种基本的连接,不要求混联电路。
区分串、并联电路是解电学综合题的又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
⑴、电流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则所分的几个分支之间为并联,(分支前后有两个节点)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无分支点),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
此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⑵、等效电路法:此方法实质上运用了“电位”的概念,在初中物理中,电压的概念,是通过“水位差”的类比中引入的。
那么,可借助于“高度差”进行类比,建立“一样高的电位”概念。
可以通过类比手法,例如:如果某学校三层楼上有初三⑴、初三⑵、初三⑶三个班级,二层楼上有初二⑴、初二⑵、初二⑶三个班级,那么初三年级与初二年级任意两个班级之间的“高度差”是一样的,都相差“一层楼”。
初中物理电学例题分类全解析(完全版)

初中物理电学例题分类全解析(完全版)有关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例题【例1】悬吊在丝线上的泡沫塑料小球,用一带电体去靠近,会发现小球先被吸引,与带电体接触后又立即就被带电体推开,这是为什么?【分析】根据吸引、接触、排斥这三个过程,用带电的特点和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可解释。
【解答】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小球先被带电体吸引。
小球与带电体接触后小球带上与原带电体相同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斥,所以小球立即被带电体排斥而分开。
【例2】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1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都带电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分析】根据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带电体之间要么相互吸引,要么相互排斥。
因此,如果三个小球都带电,其中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因此可否定A与C。
如果只有一个小球带电,那么另两个不带电的小球之间不会发生相互吸引。
【解答】D【说明】判断这类轻小物体相互作用及带电体的带电问题,关键是必须明确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且非相互吸引即相互排斥,而不带电的轻小物体与带正电的物体或带负电的物体都能相互吸引。
有关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例题【例1】如图1所示,已知验电器A带的是正电,验电器B带的电性未知。
现拿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去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如验电器A,B的金属箔张角不变,验电器B带什么电?为什么?如验电器A,B的金属箔张角都减小为零,验电器B带什么电?为什么?【分析】验电器B是带电的,只能是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或缺少电子而带正电,现拿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去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A、B的电荷只能通过金属棒发生转移,而且如有电荷的转移只能是电子的转移。
【解答】(1)验电器A,B的金属箔张角不变,说明两验电器没有通过金属棒发生电荷的转移,所以验电器B带的是与A相同的正电荷。
(2)验电器A,B的金属箔张角都减小为零,说明两带电体相接触后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这是电中和的现象,必定有电荷的转移。
(完整版)初三物理电功电功率典型例题解析(免费)

(完整版)初三物理电功电功率典型例题解析(免费)电功电功率典例精析电功和电功率基础知识1. 电功(W):电流对用电器做的功(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①电功的国际单位:焦耳(J)。
常用:度(千瓦时)KW.h,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②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③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④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W、U、I、t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才能代入公式计算,即要满足“同一性”;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⑤其他计算公式:W=I2Rt(多用于串联电路),W=U2t/R(多用于并联电路)2. 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国际单位: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①计算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②利用公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a.如果W用焦(J),t用秒(s),则P的单位是瓦(w);b.如果W用千瓦时(KW.h),t用小时(h),则P的单位是千瓦(KW)。
c.公式中各物理量必须满足“同一性”才能代入公式计算。
③其他计算公式:P=I2R (多用于串联电路),P=U2/R(多用于并联电路)④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另有:额定电流⑤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⑥实际电压(U实):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另有:实际电流⑦实际功率(P实):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⑧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随加在它两端的实际电压而改变。
实际电压升高,实际功率增大;反之则减小。
a.当U 实> U额时,则P 实> P额;(灯很亮,将缩短灯泡寿命,且易烧坏)。
b.当U实< U额时,则P实< P额;(灯很暗)。
c.当U实= U额时,则P实= P额;(正常发光)。
九年级物理 认识电路 章末复习 全章知识总结及典型例题(含答案)

电现象及电路知识点一、静电现象:1、带电现象、带电体: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带电现象,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2、带电方法:(1)、摩擦起电;(2)、接触带电;(3)、感应起电接触带电:用不带电的导体接触带电物体时,导体会带电,这种方法叫接触带电。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摩擦起电。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3、摩擦起电的原因:(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中性的,物体也是电中性的;(2)不同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4、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注意: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例题:(湖北)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D )A.灰尘的自然堆积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练习: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如图所示,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橡胶棒带上了_负电.2、下列物体一定带负电的是(A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B.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C.失去电子的玻璃棒D.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知识点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之间的吸引或排斥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电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通过电场带电体不需要接触就能发生相互作用2、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依据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判断(3)、用验电器检验,金属箔张开说明带电,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例题:1、用线悬挂着A,B,C,D,E,F六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肯定带电的小球是B、C、D ,肯定不带电的小球是A, F ,不能肯定是否带电的小球是E2、(滨州)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A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到A(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 )A.金属杆是导体B.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C.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D.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练习:1、(湖州)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列图中的(B )2、.四个悬挂着的通草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B.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C.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D. 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3、(厦门)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 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D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知识点三、电流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方向的判断: 如负电荷的移动方向从A到B,则电流方向为B到A。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解题技巧解说及练习题( 含答案 ) 及分析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1.如下图,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解说合理的是()A.甲:用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则橡胶棒带负电B.乙:闭合开关,小磁针 N 极向右偏转至水平地点C.丙:该实验装置演示的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D.丁:其余条件同样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答案】 D【分析】【解答】解:A、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题中的橡胶棒不必定带负电;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只好说橡胶棒带了电荷,但不可以确立橡胶棒所带电荷的种类,故 A 错误;B、闭合开关,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依据安培定章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N 极;依据同名磁极互相排挤可知,小磁针N 极将向左偏转至水平,故 B 错误;C、若开封闭合,金属棒左右运动时切割磁感线,此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是电磁感觉实验的装置,该装置的实验原理应用于制造发电机,故 C 错误;D、由图可知,两个电磁铁是串连的,则经过两个电磁铁的电流同样;在电流同样的状况下,匝数多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这说明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故D 正确.应选 D.【剖析】( 1 )甲图:验电器是依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挤的原理;(2)乙图:依据安培定章先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N 极,而后依据磁感线方向判断出小磁针N 极的指向;(3)丙图: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发生转动,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觉;(4)丁图: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多少相关:当电流同样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2.)如图为李明同学的实验电路.当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C.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D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答案】 A【分析】【解答】解:由于滑片向右挪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增大;又由于电压表丈量滑动变阻器两头的电压,当滑片向右挪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应选项 A 正确.应选A.【剖析】先剖析电路的连结方式即串连,而后依据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剖析,即滑片向右移,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再依据串连电路起分压作用,即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小.3.以下物理量的预计最靠近实质的是()A. 家用电冰箱每天耗电约为 1 度B. 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C. 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电压约为3V D家.用洗衣机的额定电流约为10A【答案】 A【分析】【解答】解: A、家用电冰箱间歇性工作,每天耗电约为1kW?h ,切合题意;故 A 正确; B、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0W;故 B 错误;C、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电压约48V;故 C 错误;D、家用洗衣机的额定电流约2A;故 D 错误;应选 A.【剖析】第一要对选项中波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关于选项中的单位,可依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变换,清除与生活实质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切合生活实质的答案.4.某款玩具电动汽车上安装有电动机和小灯泡,它们既能够各自独立工作,又能够同时工作。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2电流与电路(解析版)

13.如图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
【答案】B
【详解】A.开关闭合,两灯并联,所以A不符合题意;
E.开关闭合,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形成电源短路,所以B符合题意;
F.下面的灯泡被短路,不亮,右边灯泡正常发光,形成用电器短路,所以C符合题意
G.开关闭合,两灯并联,所以D不符合题意
A.没有开关,所以B不符合题意;
B.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都有,满足形成电路的条件,所以C符合题意
C.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形成电源短路,所以D不符合题意
12.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D.电源B.开关C.导线D.用电器
【答案】D
【详解】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时,充电宝提供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手机电池消耗电能,所以此时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5)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易错点】
在接触带电过程中,只有电子可以移动。
【经典变式练】
1.(2022·湖北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可以吸引纸屑,说明塑料是导体;
B.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更蓬松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纸屑,因为塑料尺把头发的电荷都带走了;
5.(2022·湖南常德)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A.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 一起;
B.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C.用湿手拿冰冻的东西,手被粘住了;
D.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并倒置,纸片“粘”在杯口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13云南昆明)轿车的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一般都设有安全带提醒电路,若汽车点火开关S未接通,则电路不工作。
S接通后,只要有人坐到其中一个座位上,座位下对应的动合开关S1或S2受压后接通,安全带指示灯点亮,提醒他系上安全带。
系上安全带后(即将安全带的插头插入联结插座内),安装在插座内对应的动断开关或断开,安全带指示灯熄灭。
图中的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因为“若汽车点火开关S未接通,则电路不工作”,所以开关S应在干路上,D错;“有人坐到其中一个座位上,座位下对应的动合开关S1或S2受压后接通,安全带指示灯点亮”,说明S1与S2并联,灯L在干路,C错;“安装在插座内对应的动断开关或断开,安全带指示灯熄灭”,说明B错,因此选A。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的圆圈内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我们首先观察一下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泡串联的电流路径为:电源正极—开关—电表2—灯泡L2—灯泡L1—电源负极,显然电表2与灯泡串联在一起,故为电流表。
在已知电表2为电流表的前提下,我们再尝试运用假设法判断另外两个电表类型:假设电表3、1均为电流表,则闭合开关后电流会直接从电源正极流经电表2、1回到负极,形成短路故障;再假设电表3、1均为电压表,闭合开关后,电流路径为电源正极—开关—电表2—灯泡L2—灯泡L 1—电源负极,符合题意且无故障;若假设电表3为电流表,电表1为电压表,会发现灯泡L2被短路,依次逐一假设其他情况均不符合题意或有故障,不再逐一分析。
我们再尝试逐一删除电表分析一下。
删除电表1或3均会发现灯泡依然串联在一起,且能正常工作,故电表1、3为电压表。
3.(2011广东深圳)短路和断路是电路中常见的故障,下列四幅图有短路现象的是()A.B.C.D.【答案】B【解析】B电路中一小灯泡两端并联接有一段导线,该灯泡会被导线短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电现象和电路典型例题解析
例1(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试题)如图2—1—3所示,四个略中,开关闭合后,三个电阻并联的电路是()
(a)(b)
(c)(d)
图2—1—3
精析这道题是让学生识别出串、并、混联电路.
图A,电流无支路,是串联.
图B,流经R1和R3的电流,都流经R2,说明3个电阻,只2条支路,是混联,形式如同图2—l—3中图(a).
图C中,R1、R2串联,而R3在另一条支路上,也是混联.
图D,三个电阻,三条支路,是并联.
答案D
例2(长沙市中考试题)在图2—1—4各个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a)(b)
(c)(d)
图2—1—4
精析此题考查对电源短路、缺少电路主要元件等错误电路的识别.
图A,发生了电源短路.
图B,电路连通后,会发生电源短路.
图C,没有电源,电路中不会产生电流.
图D,正确.
答案D
例3如图2—1—5所示的电路,两盏灯泡始终完好,当S闭合后,哪盏灯会发光?
图2—1—5
精析当S断开时,两灯都能发光,如果闭合开关S,发现只有L1能发光,而灯L2却熄灭了,且发现L1要比原来亮些,我们称这种情况叫L2被短路了.
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流经L1、L2,两盏灯都发光.
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流经L1,然后通过.a→d→c,回到电极,不会流经灯L2,所以说灯L1不亮.
答案L1发光
例4如图2—1—6(a)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灯泡始终完好.当开关S断开时,三个灯泡都发光.当开关S闭合时()
A.L
、L2、L3都不亮B.L1、L2、L3都发光
1
C.L
不亮,L1、L3亮D.L1、L2不亮,L3亮
2
(a)(b)
图2—1—6
精析识别电路.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可先画出这个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先画出图(a)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1—6(b).
当S断开时,三盏灯混联.
当S闭合后,电流流经L3后,就通过与L1和L2并联的导线,而不流经L1、L2,所以L1、L2同时被短路了,L1、L2不亮.
答案D
例5如图2—1—7(a),S闭合后,指出哪几盏灯发光.
(a)(b)(c)
图2—1—7
精析从图(a)看,导线ab和cd好像把某盏灯短路了,而且很难画出电流流向。
这时我们可将L1、L2、L3两端分别用字母ac、cb、bd标出来,然后把通过导线连接的两点用一个字母等效出来,如a、b两点连在一起,用A点代替;c、d两点连在一起,用B点表示,如图2—1—7(b),这时会发现:三个电阻各有一端连在一起,另外一端也连在一起,等效电路画成了图2—1—7(c).
答案三盏灯并联,三盏灯都可发光.
例6如图2—1—8(a),指出各电表测的是哪个电阻的电流或电压?
精析先将图中用一根导线代替,再将直接去掉,识别出电阻R l、R2的连接方式,如图2—1—9(b)所示.用电流流向法判断出R l、R2是并联的.
再按R l、R2并联的结论去分析图(a)中各电表的作用,画出图2—1—9(c).这时各电表的作用就很清楚了.
(a)(b)(c)
图2—1—8
答案测R l电流,测R2电流,测R l、R2两端电压,也是总电压.
例7如图2—1—9,若在两个圆圈内都放入电流表或都放入电压表,请画出:(1)三个电阻的连接方式.(2)电表测量的是哪个电流或电压?
图2—1—9
精析(1)当两个圆圈中都填入电流表时,如图2—1—10(a).可采取去掉电流表,用一根导线代替电流表位置的方法,画出图2—1—10(b).
(a)(b)(c)
图2—1—10
从图2—1—10(b)看,三个电阻是并联的.
设A端为电源正极.在图(b)中标出电流的流向,根据电流流经的方向可知:表测的是R2、R3的电流.表测的是R l、R2的电流.画出此时的等效电路图是2—1—10(c).(2)当两个圆圈内都填入电压表时,如图2—1—11(a).可采取直接去掉电压表的方法,画出图2—1—11(b).
(a)(b)(c)
图2—1—11
从图(b)看出,三个电阻是串联的.
画出电压表接入后的等效电路图2—1—11(c).看出:测的是R l、R2两端电压,
测的是R2、R3两端电压.
答案当圆圈内都接入电流表时;三个电阻是并联的,其中表测量R l、R2的电流,
表测量R2、R3电流.当圆圈内都接入电压表时,三个电阻是串联的,其中表测量R3、
R2两端电压,表量R2、R3两端电压.
例8如图2—1—12所示,方框内有3只完全相同的灯泡,额定电压均为U,请按照下面3个要求,将框内灯泡和框外a、b、c用3根导线连接起来.(3个灯泡要求所用的电源电压均为U,并保持不变,还可添加导线.)
图2—1—12
(1)开关S断开,将电源接在a、c两点间时,只有一只灯泡正常发光;
(2)开关S断开,将该电源接在b、c两点时,有两只灯泡正常发光;
(3)闭合开关S,将该电源接在b、c两点时,3只灯泡同时正常发光.
精析根据题目要求设计电路.
(1)电源接a、c两点时,S断开,只有一只灯发光,所以只能连使电路中只有一盏灯的通路.
(2)电源接b、c时,S断开,两只灯泡正常发光,两只灯只能并联.
(3)电源接b、c时,S闭合,3只灯仍并联.画出电路图.如图2—1—14.
答案如图2—1—13
图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