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六篇)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一、食品销售工作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上岗,销售过程中禁止挠头、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口。
二、销售直接入口的食品必须有完整的包装或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盛放。
三、食品销售应专柜或专间,要有防尘、防蝇、防污染设施。
四、销售食品必须用专用工具取货,取货工具存放在洁净的容器中保存,做到货、款分开。
五、销售食品用工具、称重衡器要专用,定时消毒,保持清洁。
从业人员卫生健康管理制度一、食品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二、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
三、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____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有碍食品安全疾病人员调理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四、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五、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等。
卫生检查制度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营业后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
三、各岗负责人应跟随检查、指导,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
四、单位卫生管理人员每周1—____次全面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五、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两次提出仍未改进的,按严格有关规定处理。
食品经营单位卫生管理制度一、经营场所及周围保持清洁,无污染源。
二、工作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第二章 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一、填空1.一般保存蔬菜、水果的适宜温度是()左右。
2.牲畜宰杀后,从新鲜至腐败变质要经僵直、()、自溶和腐败四个过程。
3.畜肉处于()和()阶段为新鲜肉。
4.经过兽医卫生检验,肉品质量分为良质肉、()和废弃肉。
5.禽肉的微生物污染源主要有病原微生物和()等两类。
6.禽蛋的主要卫生问题是致病菌和引起腐败变质的()。
7.食用油脂通常包括以油料作物制取的()及经过炼制的()。
8.植物油的提取方法通常采用()、()或两者结合的方法。
9.粮豆含水分的高低与储藏时间的长短和加工密切相关,粮谷的安全水分为()。
10.压榨法通常用于植物油的制取,工艺上分为()和()两种。
11.油脂酸败的化学过程主要是()和()。
12.肉制品加工时,除肉松可使用条件可食肉作原料肉外,其余品种需以(良质肉)为原料。
14.罐头杀菌首先要考虑杀灭食品中的()。
15.低酸性罐头的典型平酸菌为()。
16.冷冻饮品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卫生问题是()污染。
二、单选题3. 棉籽油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A 黄曲霉毒素B 游离棉酚C 铅D 芥酸4.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除了可提供()外,无其他营养价值。
A 水分B 热能C 脂肪D 蛋白质5.酒中甲醇是一种剧烈的()作用。
A 肝脏毒 B肾脏毒 C 神经毒 D 致癌物7.低温长时间巴氏消毒法是将奶加热到()A 135摄氏度,保持60分钟B 85摄氏度,保持30分钟C 62摄氏度,保持30分钟D 煮沸,15分钟8.我国规定猪肉、牛肉在规定的检验部位40cm2面积上,有( D )囊尾蚴,可以冷冻或盐腌处理后出厂。
A 8个或8个以下B 9个C 10个或10个以下D 3个或3个以下5.反映油脂早期酸败的指标是( )A.酸价B. 过氧化值C.羰基价D. 丙二醛含量E.碘价6.食用油脂酸败的主要原因是( )A.自动氧化B. 微生物酶分解C.金属离子作用D.动植物组织残渣E.油脂水分多7.油脂污染和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中有致甲状腺肿作用的物质是( ) A.黄曲霉毒素B. 棉酚C芥酸D.芥子甙E.多环芳烃类化合物8.酒类的( )含量过高可引起饮用者头痛及醉酒。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2篇)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2篇)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精选12篇)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篇1一、进货查验及记录制度1.严格审验供货商(包括销售商或者直接供货的生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者流通许可证、标注通过有关质量认证食品的相关质量认证证书、进口食品的有效商检证明、国家规定应当经过检验检疫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文件。
2.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3.索取和查验的文件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整理建档备查,保管期限不少于2年。
4.购入食品时,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者索取有供货商盖章或者签名的销售凭证,销售凭证应当记明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销货日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选择账簿登记、单据粘贴、电子文档等其中一种方式建立进货台账。
食品进货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6.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查阅进货台账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进货台账中作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并追回已经售出的食品。
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在进货台账中如实记录。
二、库房管理制度1.食品与非食品应分库存放,或设专门区域,不与有毒有害物品同库存放。
2.食品仓库实行专用并设有防鼠、防蝇、防潮、防霉、通风的设施及措施,并运转正常。
3.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
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4.贮存散装食品的,应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建立食品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第十一章-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1-3教学文稿

1.5 引起腐败变质的原因
( 1 ) 健康牲畜在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中被微生 物污染
(2) 宰前污染即病畜在生前体弱时,病原微生物在牲畜抵 抗力低下的情况下,蔓延至全身各组织
特点:
A 细嫩、柔软,有弹性,易咀嚼,易消化,感官性状 良好,味道鲜美
B 肉表面因蛋白凝固形成一层干膜,可以阻止微生物 侵入
C 肌肉中形成乳酸具有一定杀菌作用。
1.3 自溶 当肉存放在常温或更高温度下,使畜肉原有体 温维持较长时间,组织酶在无菌条件下仍呈活性 ,分解蛋白质、脂肪,使组织发生“自溶”。
感观变化及意义
蛋白质分解产生硫化氢和硫醇,与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中的铁 作用形成硫化血红蛋白,肉呈暗绿色,肌肉纤维松弛,严重影响肉 品的质量。内脏自溶较肌肉快。变质程度较轻时,肉需经高温处理 后食用。
预防
为防止自溶,肉尸应及时降温或冷藏
1.4 腐败
自溶为细菌的入侵、繁殖创造了条件,细菌的酶使蛋 白质、含氮物质分解、肉的PH值上升,该过程为腐败过 程。
( 3 ) 宰后污染:即牲畜疲劳过度,宰后肉的熟力不强,产 酸少,难以抑制细菌的繁殖, 导致腐败变质。
1.6 肉腐败变质的预防措施
肉腐败变质 的预防措施
宰前检查、宰后预防 注意扒皮和解体卫生不要使肠内物污染组 织 延长后熟时间
冷冻保存
高温消毒保藏
2.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1 概念 由对动物和人具有双重致病性的病原体所引 起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大米外形 [色泽]新大米的色泽新鲜,白色有光泽。 [味道]新大米有清香味, [外形]长形或椭圆形 [硬度]表面光亮、整齐均匀、碾压硬度较高的大米, 组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0篇)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0篇)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一、餐饮具洗涤消毒保洁制度1、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消毒室或专用区域,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2、洗刷消毒员必须熟练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
严格安装“除残渣→碱水洗→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
药物消毒增加一道清水冲程序。
3、每餐收回的餐饮具、用具,立即进行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4、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
餐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及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
5、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的标识,要经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
二、食品的卫生管理:1、食品出厂前,公司营销员应按有关规定索取或查阅检验合格证是否真实、准确、可靠。
2、食品出售之前,技术人员应现场检查、核对食品检验合格证与食品的名称、数量是否一致;重量是否一致,食品有无污染或变质。
若发现食品与证件不符,应不予出售。
3、食品在储存时应有防蝇、防鼠措施,并定期检查其可靠性。
4、食品用(食)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车间负责人为此项工作的监督责任人,并经常进行卫生检查。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1、加工前要检查各种食品原料,如米、面、黄油、果酱、果料、豆馅以及做馅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如发现生虫、霉变、异味、污秽不洁的不能使用。
2、做馅用的肉、面、水产品蔬菜等要按照粗加工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工,蔬菜要彻底浸泡清洗,易于造成农药残留的蔬菜要先浸泡20分钟左右时间,然后冲洗干净。
3、分设制作区和成品区,各种工具、用具,容器生熟分开使用,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定位存放,避免生熟混放。
4、制作面点须有相应许可项目方能加工经营。
并设置有制作间和烧烤间,如需分装,应另高设分装间,分装间的设置和操作按专间要求进行。
使用者按照以上相应功能间摆放用具、规范操作。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精选14篇)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精选14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篇1一、学校必须建立健全以校(园)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
学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校长必须对学校食品安全负总责,学校应设1-2名专兼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员,具体负责食品卫生监督。
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
建立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
二、学校食堂和副食品店必须建立健全食品管理的规章制度.学校食堂和副食品店必须取得餐饮服务监管部门发放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包括原食品卫生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的不得加工、供应食品。
加工、供应食品必须遵照食品卫生许可证核定的范围。
要按照要求建立学校食堂的卫生档案,档案应包括个人健康证明、食品原料和有关用品索证资料、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品采购与使用记录、餐具消毒自查记录、食品留样记录、食品原材料采购合同等。
三、学校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持证上岗。
食品从业人员按有关规定取得健康体检证明和卫生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健康体检每年1次,并定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和卫生知识、食品安全法规培训,经考核合格颁证后方可上岗。
从业人员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专间操作人员还需戴口罩)。
四、学校食堂和副食品店必须严把食品采购进货关。
禁止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建立采购、进货台账,每日一记,全部食品一律入账,详细记录。
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蔬菜农药的检测及其他食品的相关检测,严把食品原料进入关。
五、学校食堂和副食品店必须建立健全食品验收贮存制度。
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与卫生,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食堂、餐厅、食品加工厂等食品经营场所。
第三条食品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责任,加强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意识。
第四条食品经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
第二章食品安全管理第五条食品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食品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食品采购要求,加强对食品采购环节的监管。
第六条食品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食品贮存管理制度,明确食品贮存要求,保证食品贮存条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七条食品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食品加工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加工要求,加强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
第八条食品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食品销售管理制度,明确食品销售要求,保证食品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
第九条食品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明确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
第十条食品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食品留样制度,明确食品留样要求,保证食品的可追溯性。
第十一条食品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措施,提高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
第三章食品卫生管理第十二条食品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卫生要求,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第十三条食品经营单位应当加强食堂、餐厅、食品加工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卫生管理,保证食品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十四条食品经营单位应当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管理,要求食品从业人员严格执行个人卫生制度,保证食品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十五条食品经营单位应当加强食品加工工具、设备、容器、餐具等器具的清洗、消毒管理,保证器具的卫生条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通用5篇)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通用5篇).doc1、环境卫生保持酒店餐厅内外环境整洁,与有毒有害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餐厅周围半径三十米内不能有排放灰尘毒物的作业场所以及暴露的垃圾堆和露天坑式厕所;五百米内不能有粪场,并应在污染酒泉的上风向;消除害虫、蚊蝇等孽生条件;餐厅应当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存放垃圾等的设施; 2、采购运输过程中的卫生运输食品的车辆、容器要清洁卫生,生熟分开,以防互相接触传染,装过其他物品的车辆,必须经彻底洗清后方可运输食品;运输过程中必须苫盖,防尘、防蝇;食品运输要尽量缩短时间,按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的要求,做好防晒、冷藏、防潮、防冻工作,装卸食品讲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卸在地上;3、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卫生食品原料新鲜,应具有固有的光泽和颜色,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得带有污水、泥土和其他异物,不得含有有毒物质,禁止使用腐臭、发霉、虫蛀和变质的原料;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加工过程应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要穿戴工作服,洗手,不得穿工作服上厕所。
冷荤制作应做到“五专”:专人、专室、专设备、专冷藏、专消毒;4、食品销售的卫生做好食品保管、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注意防尘、防蝇。
出售直接入口食品不用手拿;销售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便后洗手,穿戴工作帽,不吸烟,不面对食品打喷涕、咳嗽;5、食品贮存过程的卫生食品入库要验收、登记,验收食品用的工具、容器做到生熟分开,库内不能存放变质、有异味、不洁的食品。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2一、学校食堂实行个人租赁经营,承租人须身体健康方可具备承租资格,但必须履行合同,接受学校及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二、承租方所雇用的人员必须在指定医疗部门进行体检,合格后办理健康证方可上岗,同时要进行定期体检。
三、定点采购粮、油、菜、肉,变质的和未经检疫的不得采购。
四、小食品类、饮料类等必须有商标,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含保质期)。
否则,不得购买和销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饮食品的卫生
1、冷饮食品的特点 • 原料中含有多量适合于细菌繁殖的 奶、蛋、糖及淀粉 • 食用时不需加热处理 • 销售面广,尤其是南方
如果在制造或销售过程中受到 污染,就可成为胃肠道传染病的传 播途径之一,且波及面大。
2、主要卫生问题
• 微生物的污染: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 化学物质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 如食品添加剂(色素、香精、甜味剂 和防腐剂);制作容器的铅、砷也可 以溶出造成污染。 • 其他(如:原料本身含有的化学物质)
③食物中的某些成分
脂肪、牛奶、甜饮料减缓吸收速度;
含CO2饮料加速吸收,白酒加汽水导 致乙醇吸收相当快。
2、有害成分及其预防 (1)蒸馏酒 ①甲醇
• 来源:来自发酵过程中一些甲基酯的 水解产物,尤以含果胶较多的水果 • 毒性:
侵犯神经细胞,特别是视神经
引起体内酸碱失调,表现酸中毒
• 甲醇在体内有蓄积作用,不容易排 出体外,体内氧化很慢,且氧化很 不完全。
• 过氧化值
• 羰基价
• 丙二醛含量
黑心的“二手油”
西式快餐的“二手油”问题一直是大家 所关注的重点。所谓二手油就是油炸食品后 的剩油被反复多次的使用。中国的洋快餐店 使用的油究竟使用了多长时间再更换,消费 者也无从知道。 西式快餐中部分有害物质的含量比世界 卫生组织标准所规定的含量高出100倍甚至 500倍。即使是知名快餐店,也存在同样的 食品健康问题。
三、有害物质的污染 • 农药残留
• 工业“三废”
• 黄曲霉毒素M1
• 抗菌素残留
• 二噁英
食用油脂的主要卫生问题
一、油脂的酸败 1、机理: 酶解过程:动植物残渣、酶
纯化学过程:空气、阳光、水等作用
下水解和自身氧化
2、危害
• 必需脂肪酸被破坏
• 维生素A、D、E、K被破坏 • 氧化产物对身体的酶系统有破坏作 用 • 高度的氧化物有致癌作用,对脏器 也有影响(肝肿大)
二、致病菌的污染及消毒 1、结核杆菌 2、布氏杆菌 3、口蹄疫 4、葡萄球菌
奶的杀菌(消毒)有以下几种方法:
1、巴氏消毒法
• 低温长时间巴氏消毒法:62℃30分钟
• 高温短时间巴氏消毒法:75℃15秒
或80~85℃10~15秒
2、超高温瞬间灭菌法:135℃2秒 3、煮沸消毒法:10分钟
4、蒸汽消毒法:10分钟
• 肉类被猪的有钩绦虫或牛的无钩绦虫的幼虫感 染后,其幼虫在猪和牛肌肉组织内形成囊尾蚴, 猪和牛患囊虫病。 • 人食用带囊尾蚴的肉类(囊虫病肉)可患绦虫 病。绦虫成虫长期寄生于人,危害健康。 • 人食用带有虫卵、节片(粪便污染)的蔬菜后, 可患囊虫病。囊尾蚴可出现于体内很多部位, 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猪丹毒(通过皮肤可传染给人,继 发感染沙门菌后易引起食物中毒, 不作鲜肉出售) 布氏杆菌病(同群急宰,有症状的 病畜不能挤奶) 结核(全身结核者全部销毁)
②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囊虫病(40cm2多于5个囊尾蚴则废 弃,不能食用) 旋毛虫病(在24个膈肌切片中,低 倍镜发现幼虫囊或钙化的幼虫超过5 个者则不能食用)
“去头弃尾”同样可除去醛类。
④铅
主要来源于蒸馏器及贮酒的容器。
蒸馏器内壁为防止酒的有机酸腐蚀 而挂锡,质量差的锡含有大量铅,热酒 蒸汽通过时即可使铅溶出(蒸馏管道的 材质含铅)。
去除:500kg酒+1kg生石膏,混凝搅拌, 1小时,过滤。
⑤氰化物
过去农村常用木薯、果核进行酿酒, 产生的氢氰酸含量很高,随着人们生活 水平提高,现今此法酿酒少见。
• 甲醇→甲醛→甲酸
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 甲酸毒性比甲醇大6倍
• 预防措施:
原料选择
控制蒸馏温度
甲醇沸点(64℃~65℃)低于乙醇 沸点(78℃),可去酒头,谓“去头”。
不用花生皮做填料 稀释
②杂醇油 • 来源:在发酵过程中,由醣或蛋白质分 解而生成,是比乙醇碳链长的各种高级 醇的混合物。 “酒上头”与酒精度无关,与杂醇油 的含量有关(杂醇油是“酒上头”的成 分)。
畜、禽肉及鱼类食品的卫生与管理
一、肉类食品的卫生与管理 1、宰后肉品的理化变化 ①僵直:酸度升高,蛋白质凝固 ②后熟(成熟):蛋白质变性(僵硬的肉 变柔软多汁) ③自溶:蛋白质分解 ④腐败
2、肉类食品的卫生问题
①人畜共患传染病
炭疽(深埋或销毁)
口蹄疫、水泡病(同群牲畜急宰,不作 鲜肉出售)
鲜奶的卫生及管理
• 鲜奶生产工艺流程:
生奶→净化→冷却→贮奶→消毒→ 装瓶(盒)→冷藏→储运→销售至 用户 冷藏、储运要求达6~8℃
一、一般微生物的污染及处理
1、0.5%漂白粉清洗奶牛的乳房、挤奶 用具及贮奶桶。 2、0.1%高锰酸钾洗手
3、弃去第一把奶
4、挤奶后马上降温
牛奶中有一种由乳腺分泌的杀 菌物质,称乳素(又称奶中制菌物 质),它受热即被破坏。为了延长 乳素的杀菌时间,挤出的奶必须立 即降温,乳温下降越低,杀菌能力 维持时间越长,但一般降温至4℃即 可,以免冻结影响奶的质量。
水果多长在树上,与粪便接触少一些。
2、有害物质对蔬菜的污染 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 农药残留(例如:豆角,因每天 喷药数次,农药残留严重)
3、腐烂变质与亚硝酸盐 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都有 可能使蔬菜、水果变腐烂。 存放时间越长,产生的亚硝酸盐 也越多。
4、特殊的卫生问题
多日连续摄入新鲜荔枝,可突然发 生低血糖症。(机理不甚清楚) 一次食用多量柿子,易在胃中形成 结石——“柿石”。(由红鞣质遇胃 酸而形成,故空腹时更不应进食柿 子)
酒类的卫生及管理
酒类不外乎三种分类:
• 蒸馏酒:发酵后再蒸馏制得
• 发酒:发酵后(不蒸馏)过滤制得
• 配制酒:以蒸馏酒或发酵酒为酒基, 加入可食用的辅料配制而成。
酒类制造的基本流程:
原料加压蒸煮冷却至55℃加麯多糖分解为单糖(糖化)
酵母
使单糖发酵
蒸馏 过滤
蒸溜酒 发酵酒 加工配制为配制酒
1、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食用鱼类引起的疾病和危害
蠕虫病
河豚鱼中毒(上海:徐霞客套餐) 组胺中毒 4、其他(鱼类杀菌剂)
宰后鱼类的理化变化:
• 对于鱼来说,首先第一个变化是体表粘 液分泌,这是鱼体为适应环境恶化,保 护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反应,主要成分 是透明状的粘蛋白,可成为腐败菌的培 养基。
• 第二个变化才是僵直,以下照推,顺序 不变。
• 急性中毒(粘膜上皮受刺激;影响食欲; 条件反射受抑制,判断力减退;血管中 枢麻痹,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 慢性中毒(实质性脏器发生脂肪变形; 生殖细胞受损;心脏病死亡) • 另外,吸烟同时喝酒,增加尼古丁吸收
• 影响乙醇吸收的因素
①酒精浓度与含量:一般成正比,但含量 过高,则抑制吸收,因为胃粘膜受损。 ②胃内充盈度:空腹饮酒加速吸收
• 油脂在高温下反复加热也可造成多 环芳烃类化合物含量增高 • 油脂中的甘油经热解可形成丙烯醛
三、污染以及其他毒物问题 1、黄曲霉毒素 油料种子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 后,榨出的油(花生油、玉米油、 豆油)中亦含有毒素。 比较有效的去毒方法是碱炼法 和吸附法
2、苯并(α)芘
用轻汽油浸出法生产食油,较传统 榨油法一般可提高出油率3%或更高, 是一项较先进的生产技术,轻汽油的主 要成分为己烷及庚烷,但不纯的轻汽油 中常含有其他有毒杂质,如苯并(α) 芘。故对浸出法生产的食油应注意溶剂 的纯度和溶剂的残留。
• 毒性:具有一定毒性,其在体内氧 化慢,体内停留时间长。中毒症状 主要是恶心、头痛、并有较强麻醉 力。 • 预防:利用沸点比乙醇高,可除掉 杂醇油,即“弃尾”。
③醛类
来自于醇的氧化。醛类毒性要比醇高 许多倍,但可以利用醛类的两大特点: 甲醛、乙醛、糠醛沸点较低(低沸点)
丁醛、戊醛、己醛沸点较高(高沸点)
③猪瘟、猪出血性败血症
不会感染人√
与猪丹毒一起,是猪的三大传染病,因 其肉和内脏往往伴有沙门氏菌继发感染, 易产生食物中毒(显著病变者销毁)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 性传染病,人也可以通过皮肤有外伤感 染本病,称为类丹毒,所以猪丹毒不是 人畜共患传染病
④药物、抗生素、激素残留 ——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 是一种平喘药,β-受体兴奋剂 它有三个“10%”增长率: 猪重增长10%
去除氰化物的方法:
打碎木薯,在40℃使氢氰酸跑掉, 后进行蒸馏。 糖化后,先蒸馏1小时,然后才进行 发酵。
糖化后,先蒸馏1小时,然后才进行 发酵,发酵后再蒸馏1小时。
(2)发酵酒
主要卫生问题:N-二甲基亚硝胺、二氧化 硫残留、黄曲霉毒素B1、微生物的污染 (3)配制酒 主要卫生问题:配制酒中的食品添加剂、 不同酒基所带来的卫生问题 上述各项指标的国家标准以60度酒计。
• 在杀菌温度的有效范围内,温度每 升高10℃,奶中细菌芽孢的破坏速 度可增加10倍。 • 牛奶的消毒一般采用高温短时间巴 士消毒法。其消毒效果好,奶中营 养成分的变化也小。
• 消毒的目的:主要杀灭致病菌和腐败菌
• 目前多用巴氏瞬间消毒法:80~90℃ 30秒~1分钟 • 二次杀菌法(配合防腐剂)
• 喂了“瘦肉精”后的猪肉呈鲜红, 很好看,好像很新鲜。 • 检测“瘦肉精”的检验结果需要三 天才出来,而且费用约1000元,这 样对杜绝和限制“瘦肉精”的使用 起不到遏制作用。
⑤肉制品加工的卫生问题 亚硝酸盐 多环芳烃
二、鱼类食品的卫生与管理
1、腐败变质(含自溶酶)
2、有害物质的污染(养殖过程)
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
粮豆的卫生问题
• 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污染 温度、湿度、水分 (长春: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 • 农药残留(水、空气、土壤) 有机氯:我国1983年停止生产 1984年停止使用 • 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 镉、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