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点评与分析
全国2卷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点评

全国2卷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点评全国2卷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点评2016年6月高考的季节,7日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很多网友和专家评判今年的作文题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全国2卷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点评,希望大家喜欢!【全国2卷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点评】作文题: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点评】辽宁省实验中学教研处主任、辽宁省语文名教师赵志彦说,高考作文题回归语文教学本身,体现了对语文学科的重视,是对语文“立德树人”功能的肯定。
赵志彦表示,这三个方面,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材提供了经典的篇章,“听说读写”的主要能力是在课堂上培养的;第二个,有大量阅读积累的学生会谈谈自己阅读的名人名篇,“炫”出自己的文字功底;第三方面,丰富的社会生活,特别能检验一个学生语文的积淀和思想深度。
可能大多数学生会侧重谈一个方面,也有的学生会谈两个到三个,无论选择几个,学生得出的结论、写作是展现个人语文素养的过程,学生的思想、情绪的表达、审美能力、水平都能在字里行间反映出来。
赵志彦认为,这个作文题目也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学习,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给学生正确的思想,真善美的传播,让学生受益终身,这些都是我们要不断探索和思考的。
有网民认为,全国卷2的高考作文是继去年“风采人物评选”作文后的又一次任务驱动型作文,难度还可以,学生有话可说,但想要打高分也不容易。
考察的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深度和课外阅读量。
2016年全国一卷高考作文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分析及满分作文一、分析:材料由两幅漫画组成,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男孩得了100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另一位男孩得了55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
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原来得了100分男孩考了98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另一位原来得了55分男孩考了61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
这是一则运用对比手法的漫画,有两个小男孩得分的对比,有小男孩得分后待遇的对比,还有暗藏在巴掌与吻中的家长、社会态度的对比。
漫画直接反映的是人们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成绩高的因为一时失误,挨了批评;成绩低的因为偶有进步,受到表扬。
从否定的角度看,人们要综合看待学生的成绩变化。
从肯定的角度看,退步要批评,进步要表扬。
从深层看,反映的是人们心目中存在的满分意识、及格意识。
从学习成绩推广开来,这可以看做人们评价事物的一种态度,考生可以多方立意,既可以整体立意,谈正确、全面对待一个人的成绩、表现,谈如何教育孩子,谈如何对待进步与退步,也可以谈奖励与惩罚的激励手段;也可以局部立意,谈对追求完美的看法,对及格意识的认识等等。
也可写以下观点:1、不以成败论英雄2、人生的两个极端:把这两个学生看成同一个人生中的不同两种状态,100分表示最佳,55分表示最差。
98分表示,在100分的人生中,也会有98分这种看似不太如意的时候。
《人生如意的事太少,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要"。
55分的人生,可能看起来是灰色的,可是不要灰心,敢向前,却也能看到有61分的光辉时分。
3、欲望太大,知足常乐:1〇〇分的人代表M欲望' 当他到98分的时候,脸上的那一巴摹是不知足的表现,明明够好了,却因为欲求不满,所以不幵心。
61分的人代表M知足、他们也有欲望,这使得他们往上走,到了 61分的时候,他们很高兴是因为,他们完成了自己的目标,所以很快乐。
生活的糖和耳光:生活总是在提_我们,在我们过于骄倣的时候,给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作为警逛,却也在我们面对挫折给我们的耳光时,赠与我们一颗糖作为鼓励,要我们_敢的走下去。
2016年高考作文评价

2016年高考作文评价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作文解析】整体观之,今年的作文题在形式上延续了新材料作文的趋势,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要求考生完成特定语境下的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标志着语文试题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内容上,与2015年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有所不同,思辨的核心回归语文课堂,探讨传承民族文化的方法路径。
这类作文能让真正有思想、能思辨、有底蕴的考生获取高分,但也会使作文思想贫乏、形式僵化的同学面临严峻挑战。
(1)审题:任务驱动,重视实践能力。
本次作文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即比较“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种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要求阐述考生的看法和理由。
题目重点在于“比较”二字,考生必须在文章中分别阐述对这三种途径的看法,并表明自己的观点。
论证力求一针见血,富有思辨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在800字的篇幅内驰骋文笔,写出优秀的文章。
(2)立意:文化精神,重视立意高远。
今年的考题蕴含深刻的文化自觉意识。
正如作文题目所言:“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觉。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快餐文化越来越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我们应该如何借助教育的力量,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的改革,来全面提升国人的文化素养?考生在作文中不应该仅仅探讨课堂、课外、实践这三种途径的具体作用,而应高屋建瓴、立意高远,以国家民族的视野来展开议论,使文章洋溢着积极的实践理念、强烈的时代精神、深刻的文化意识。
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十大点评2016高考作文

2016年全国⾼考作⽂⼗⼤点评2016⾼考作⽂ 2016⾼考结束了,以下是店铺⼩编为⼤家收集整理的“2016年全国⾼考作⽂⼗⼤点评”,希望能对⼤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店铺⾼考频道! ⼀、全国卷I:奖惩之后 点评:最怕的就是漫画了,孩⼦第⼀次考100分,第⼆次考98被家长⼀⽿光,不考满分怎么考北⼤?北京孩⼦第⼀次不及格第⼆次61被表扬了,及格就够分了。
为何学习好只有六根头发?学习差却乌⿊浓密好头发?这深渊的背后究竟是⼈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是洗发⽔⼴告的⽆缝植⼊还是考试院私相授受?这⼀切背后到底折射了什么? ⼆、全国卷II作⽂:语⽂素养提升⼤家谈。
今年全国卷⾼考的语⽂作⽂聚焦如何提⾼学习语⽂素养。
作⽂题⼤意为:谈如何学习语⽂,1、课上有效的学习。
2、课外⼤量的阅读。
3、社会实践活动。
从⾃⼰的⾓度分析这三种学习⽅式,谈如何提⾼学习语⽂素养。
点评:考官这是在推卸责任吧?明明已经⾃⼰不知道如何学习语⽂,更不知道如何提⾼素养硬是把这个问题还给考⽣,这是典型的官场太极踢⽪球。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发散思维,可以让更多的考⽣有发泄的理由和渠道,可以好好地畅所欲⾔写出感想,但这是⾼考作⽂,谁敢写出真⼼的⼼声呢?万⼀被判零分不久完蛋了,因此还是假颂扬。
三、全国卷III作⽂:⼩⽻的创业故事 请以“某⼈推出花茶新⼯艺,但很快被模仿,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他担⼼会破坏这⼀市场。
于是公开⼯艺流程、并制定⾏业标准。
最终规范了市场,⾃⼰也成了致富带头⼈。
”为材料,根据材料⾃拟题⽬,写⼀篇800字的作⽂。
你感觉怎么样? 点评:这是最传统的议论⽂题材,可以根据这个故事写出你对创业的想法,应该说还是有很多的切⼊点的。
但是与此同时,⽹上也流传⼀份名单就是那些⾼考失利的考⽣如今都成了商界精英和领袖,这似乎与创业有关吧?如果创业这个门槛很低的话,是不是可以不⽤⾼考了,那么公开流程,制定标准是不是就是要分享经验组团打怪兽节奏? 四、北京卷:“⽼腔”何以令⼈震撼、神奇的书签。
2016年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

教师点评《奖进罚退方为正道》点评:这是安徽2016高考作文标杆1号文,评卷组给了满分。
本老师认为,满分也许还可商榷,如您可能认为它文意似乎有一丝重复,但其优点却是十分突出的,值得同学们好好揣摩学习。
优点一:思维专注,例证匹配。
思维专注,是指思考问题时,对问题的提出、回答和思考的流程等,都围绕一个问题或目标一贯到底,不偏离,不跑飞,避免了很多同学常犯的旁逸斜出、流滑轻飘的毛病。
例如小作者提出的立意,简言之便是“奖进罚退,方为正道”,他便从第一段开始,到最末一段,都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论证。
一、二、三、六、七、八、九段都有直接表明态度的文字,而二、四段分别用“名言引用分析”“举例分析”强化对这个观点的论证,例证不多,但叙述侧重点,都与观点十分匹配、一致,利落有力。
在与网上某老师的交流中,我提出这是本文的第一优点,果然就有现场阅卷的老师立马出现肯定我的判断。
优点二:就事论理,拓展得当。
很多孩子的作文,往往散漫、空泛,针对性不强,空话套话多,少论证、阐述,陈述句、散文化句式多,缺少严密的判断句。
而本文,显然克服了这些毛病。
例如立意,他在首段引述材料后,紧接着便鲜明地提出观点,“受到赞扬的应是进步,而不是高分,受到批评的应当是退步,而不是低分。
”这一观点,以判断句形式提出,其实已经拓展到教育评价甚至是更多领域更多体系的评价问题,立意自然、合理地得到大大提升。
而三、五、六、八段,反复使用“应该“一词,同样语带判断,斩钉截铁,态度鲜明,毋庸置疑。
优点三:词句严谨,妙文夺目。
好的议论文除了独到的见解外,还需要有富有议论风格的语言表达与之相称。
一些孩子作文,语言平淡呆笨,或者华而不实。
本文语言严谨而灵活。
严谨的突出表现在两点:长句当道,虚词准确。
遣词合理的长句表意严密、精确、细致,语意贯通,与议论文体天然适配。
恰当的虚词运用,可以使议论严谨准确,理性十足。
如“是,而不是”,态度鲜明;“因此”的换头承接,让观点迅速确立;副词“同样”,则适时拓展延伸,内容深化。
2016年高考标杆作文及满分作文点评

2016高考满分作文报告■真题回放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解读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I卷漫画作文试题新鲜出炉,让一直以来在积极投身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备考的考生有些措手不及。
其实,对漫画作文而言,大家不应该陌生。
高考恢复三十多年来,它曾多次出现。
而今年的漫画作文则是继2007年、2010年漫画式作文的延续,值得点赞。
近年来,全国一卷一直在考查思辨类材料作文,今年又回归漫画类材料作文,富有新意,这也是对高考作文备考的一个新突破。
从漫画的内容来看,涉及社会、家长、学校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突出“激励赏识,关爱孩子”的热点, 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选材来源于社会生活,贴近新课改实际,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关注家庭生活,放眼社会,要注意正面激励,共建和谐。
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和现象不仅仅是今天的数百万考生要面对的“任务”,也是每一位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要思考的问题。
■阅卷手记作为一名多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而言,今年感触最深的是,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拟定与往年明显不同。
今年采用同一套试卷的省份较多,为了保持作文评分标准的一致性,在拟定作文评分标准时,专家们一改往年“一言堂“的形式,而是把所有参与作文阅卷的老师集中在一起,献言献策,集思广益,最终拟定出了大家均认可的作文评分细则,最大限度地保护每个考生的权益。
在具体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受去年高考作文书写体的影响,今年高考作文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书信体作文。
书信体有效地规避了议论文体枯燥说理,在叙事中穿插抒情,在抒情中巧妙说理,情理交融,事理清晰,相辅相成,丝丝入扣,成为考生情绪的发泄地,情感的宣泄场,时时叩击着阅卷人的心扉,处处弘扬着人生的正能量。
尤其是《妈妈,我比分重要》一文,更是让阅卷老师潸然泪下!体裁的单一性与举例的陈旧性是今年高考作文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
2016年高考作文点评

2016年高考作文(全国Ⅲ卷)作文点评2评析:神秘的全国卷三的作文题终于揭晓,不过大出意外,使用全国卷三的省市的老师们一片叹息——怎么不考任务驱动新作文呢?任务驱动型作文才2015年才出现并且被广泛好评,理应继续成为高考的首选。
其实仔细审视这个作文题,还是不难发现这个材料作文依然延续着2015年全国卷作文命题的思路——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并结合使用全国卷三的这些省市以前的命题思路——新材料作文,算是体现了这几个省市回归全国卷的平稳过渡。
比任务驱动型作文少了一些限制,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角度和立意,又比以前的新材料作文多了一些规范,更强调对材料的综合把握,更考查考生思考的严谨与思维的深度。
就这道作文题本身来讲,材料与生活紧密相连,关注社会民生,关注时代热点,体现了高考作文“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集中体现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的“敬业、友善”。
作文的基本立意已经在材料中给定,审题难度较低,培养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能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因此,这道作文题,可以由果溯因,挖掘小羽成功——致富带头人的成功原因,并以此立意。
当然小羽的成功有多种因素,既有创新开放,又有规则合作,更有分享与共享的时代正能量。
考生可以从如何规范经济市场促进共同富、心系民众、弘扬着分享共赢精神、利人利己的双赢观念、开放的思想与在共同富裕中体现更大人生价值的时代先锋精神等角度思考并入手写作。
学生如果仅抓住材料中的某一点分析,未免狭隘。
在写法上,依然可以按照新材料作文的写法,当然按照任务驱动型作文来写,依然可以成就高水平的文章,或者说今年这个作文题目偏重于任务驱动型作文。
关键是能够对这个材料做理性思考和深入挖掘,结合材料进行评析,结合社会生活做深挖宽拓。
立意角度:1、分享精神成就更美好的人生,共同富裕彰显更大人生价值。
2、变“苦守”为“放手”,规范市场,遏制假冒伪劣。
2016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评析

2016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评析2016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评析2016年高考已经结束了,下面一起看看人人是怎么评价今年的高考的吧!【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最接地气”: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
题中说,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
对于这个题目,很多网友表示,每个考生都有题目所需的素材,还能在作文中体现出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挺好。
“最难懂”:全国卷Ⅰ的“教育和分数”漫画作文。
该题中漫画分两格,上面左边小孩A手举得分100分的试卷,脸上有个吻印,右边小孩B手举55分的试卷,脸上有个巴掌印;下面左边小孩A得了98分,脸上有巴掌印,右边小孩B得了61分,脸上有吻印。
题目一出,不少人表示“不知如何理解”,解读纷呈:有人说,这是A被表扬后成绩下降、B被打了后成绩上升的意思,讲的是教育方式问题;有人说,这是家长对高分考生要求过于苛刻、对低分考生过于放纵,反映的是家长对分数的态度。
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组副组长李金涛表示,漫画可以有多个视角,可以竖着看,可以横着看,甚至可以斜着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和寓意。
贴近生活也充满了新意网友“吐槽”:真心“看不懂”“没话说”神奇的书签、“老腔”、虚拟与现实、小羽的创业故事、“话长话短”……今年全国高考(精品课)作文可谓题材丰富、形式多样。
一些教师和专家认为,今年的作文题材既贴近生活也充满了新意,但也有一些人“吐槽”部分题目“看不懂”“没话说”。
今年的作文题目有哪些新特点?透露出今后作文题材哪些趋势?记者采访了多位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
“最具科技感”:浙江卷的“虚拟与现实”。
题干中提到,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安徽省合肥市的高考学生家长刘斌说:个人觉得浙江的题目出得很好,有时代特色,“浙江好超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点评与分析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I卷作文题点评与分析语文月刊第一部分专业点评全国I卷1.广东省语文评卷组副组长李金涛:看图写作有话可说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幅漫画,要求阅读漫画进行写作。
漫画可以有多个视角,可以竖着看,可以横着看,甚至可以斜着看。
从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内容和寓意。
该漫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分数,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退步,仍受到家长的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进步,也受到家长的奖赏。
虽然同样受到奖赏或惩罚,但两个学生的分数差异很大,这反映了家长对学生学习分数的态度。
二、学生家长的态度,其实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三、从更抽象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上对进步、退步的态度。
该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该题角度多样,层次丰富,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角度立意,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2.广州六中肖刚老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刚看到这个作文题目,脑海立即浮现8个大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因为高考作文命题是永远在规避和超越中前进的,这是必然的现象,也是合情合理的。
命题人为了规避模仿套路这种现实,于是漫画材料作文横空出世了,或者说又回来了!这道作文题目有三个典型特点:形象性,现实性,思辨性。
这几个特点都比较符合最新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对于这个题目,首先,我觉得意料之外,是因为其提供的材料类型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纯文本形式,而是以一幅漫画的形式来呈现,这可能会对考生有一定的心理冲击。
不过语用专题都有图文换的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教研室的冲刺作文训练中就提供了一到漫画作文题。
其次,我认为情理之中,是因为它的中心话题或者说中心任务非常明确,就是关于家长、老师、社会对待孩子成绩的心态,只不过题目用了比较形象的漫画来呈现罢了。
第三,我认为这道题目比较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几乎每位考生都会有漫画中的类似经历或体验,有话可说。
第四,作为选拔性考试,我认为这道题目有很好的区分度,虽然考生基本都有话可说,但是想在短时间内写出优秀的文章,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对漫画材料内容的准确理解,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得到了表扬,第二次考了98分挨到了耳光;第二个孩子第一考了55分不及格,受到了批评,第二次考了61分被表扬。
两个孩子的遭遇明显不同,而这种遭遇正是高度分数(教育)的人给予的评价——亲吻(表扬、肯定)或耳光(批评、否定)。
而分数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学生成长的全部吗?这个题目充满了思辨性,并且漫画背后潜藏着给考生的规定性任务:你(考生)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而且如果想写出高分作文,还必须完成一个比较的动作,即两位学生的分数差距悬殊,为何遭遇却不同。
总之,这道作文题目的现实意义和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同时,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和现象不仅仅是今天的几百万考生要面对的任务,也是每一位家长、教育工以及全社会要思考的问题。
3.考生甲说:当做任务驱动型的作文来写当做任务驱动型的作文来写,不要过度的逼孩子,要看到孩子的进步,教育下面家长功利性的心理,家长只看到孩子的成绩,没有看到孩子背后的努力,而且学习成绩不等于学习能力的高低。
教育应该以鼓励为主,学习是个过程,不能老看分数,看结果,要看过程。
我的点是落在耳光和唇印上面的,我觉得这种情况不仅是教育的问题,还有对于不同结果的回应。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考生4.考生乙说:看待分数不能简单我的观点是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分数问题,不能以简单的一次分数升降就武断地判定孩子的学习状况。
另外,家长要注意对待孩子学习问题的态度:家长在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时要积极有为,不能为所欲为,也不能无所作为。
——广州市第六中学考生5.湖南谢胤老师:审题立意解读一、分析要点:1.漫画上的分数、笑脸和手掌印2.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与语义。
二、漫画内容解读从漫画上来看,整体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学习层次的学生,在获得不同的学习分数时所受到的待遇(或自我的内心感受)。
三、考察含义1.就事论事根据学生的思维角度,这是学生个人或者家长对学生的要求。
根据个人的层次,来制定对自己或者对孩子的标准。
反映出的是一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学习和教学理念。
2.延伸思考从学生的考试分数,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的现实案例。
优秀者,对自己的要求高,希望能够尽善尽美;合格者,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但是依旧希望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你是否能够在某个行业中独占鳌头,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的层次,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
四、立意角度1.就事论事从学生的学习生涯入手,就事论事,写作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对待自己的态度,最终明确文章的主旨是:无论你的能力怎么样,达成自己的目标,不断进步,你就是优秀的。
对待别人,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需要以他人的实际能力去衡量。
2.延伸写作1.写对人对事的态度,根据个人的能力作出不同的要求2.写对自己的要求,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合理的规划,展望未来。
五、写作禁忌1.学习压力重,家长要求高2.两种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人生对比。
六、作文题点评新课标作文,一直是全国作文考试的风向标,以实际的生活案例为基础,贴近学生的生活,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
今年的新课标作文,有点类似于前几年出现的语文基础表达题中的漫画问题,对广东的学生来说,颇有益处。
针对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家长和个人的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考察这样的作文题,无外乎在警醒家长和学生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层次,按照自己的能力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学习努力,就是一个优秀的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出现在高考考试的第一场中,也体现出了命题人对考生的爱护,重视对考生心态的引导。
当然,虽然作文比较简单,但是也很容易出现层次对比过于明显的问题,亦即习作中强调考试成绩的差异而导致的偏题。
6.合肥六中老师张巍巍我认为今年的全国课标I卷的漫画作文仍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只是以漫画的形式出现,而非常规的文字表述。
立意角度多,立意审题无难度。
两个孩子,两种现象,折射出当下对待成绩的不同态度看法。
可以比较来写,发表自己的观点态度,审明自己对这种两种现象折射出的不同心态,然后立意出观点。
例如教育孩子是以鼓励关爱为主,还是以严格为主。
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反观当下,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从孩子角度可以,从家中而角度可以,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点评。
总之,今年的作文接地气,让孩子们有话可写。
立意无难度,但立意有高下之分,要拿高分除了立意体现价值观的高低,还要看个人表述。
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有亮点,体现新时代学生的思想深度为佳。
7.合肥13中郭老师今年的高考漫画作文,让合肥市的一线语文教研的教师们直呼: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有些出乎预料,因为前几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目,都没有出现过这类漫画作文题目。
今年的漫画题目,属于材料作文的一种类型。
教师们研究了今年的作文题目后,认为该作文题,按照字画理解,或者审阅画面,是比较简单的,贴近考生生活,一般都有话说,但是,要写出高分作文,则要做好以下四点。
一是要认真审题。
从漫画看,A、B两位同学显然不是我们要歌颂或者是要讽刺的对象。
要自己的生活实际,跳出画面,由实到虚,由表及里,对这个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从现象看,A同学先考了100分,受到褒奖,后考了98分,受到惩罚;而B同学先考了55分,受到惩罚,后考了61分,受到褒奖。
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不仅是家长,也是整个社会对于学生的评价唯分数论。
而其实,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是综合性的,而不能看一个方面。
总之,审题立意要有一定的高度。
二是作文选材要独特。
考生要善于挖掘漫画中的本质,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选好角度,进行理性的思考,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并结合掌握的事例进行叙述。
三是结构安排要巧妙。
结构是文章的表现形式,要适合自己叙述或者论证的内容。
四是语言表达要流畅,字迹要整洁漂亮。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再次提醒广大考生,今后一定要加大课外阅读量。
针对事例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要在阅读中形成个人的观点。
8.河南省实验中学张定勇、崔矿山:形式回归漫画,内容富有新意一、形式上回归漫画作文,富有新意2016年高考作文新鲜出炉,引得大家一片惊呼。
漫画式材料,生活气息浓,考生有话说,区分度数高。
这则漫画作文是继2007年、2010年漫画式作文的延续,值得点赞。
近年来,全国一卷一直在考思辨类新材料作文,今年又回归漫画类材料作文,富有新意。
2010漫画作文《有鱼吃还用不用捉老鼠》,2007年漫画作文《摔了一跤》让很多考生记忆犹新,时隔六年又考查漫画作文,确实出乎意料,这也是对今年备考的一个突破。
二、审题难度大于去年,要注意审准寓意今年这则漫画作文,运用纵横两组对比手法,鲜明地表现了我们对孩子的评判标准:唯分论英雄,功利心太重。
我们要以赏识激励的方式去鼓励孩子,不以分数论英雄,进步均有可取处,不宜体罚孩子。
具体写作角度,可以从家长、老师和社会切入,也可以从孩子、学生等受教育者入手。
文体的选择更为自由,可写议论文、记叙文,可写书信、小说,只要紧扣漫画寓意均可。
比如,如果考生选择了书信体,题目为不以分数论英雄——致师长的一封信,新颖独特,自出机杼,如果写得出色,就会赢得高分。
今年作文构思立意:最佳立意:不以分数论英雄,进步均有可取处。
主要角度:家长、老师和社会要以鼓励为主,看到孩子的进步之处,不以分数论英雄,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正确看到孩子的进步之处,不能分数高就奖励,分数低就惩罚。
不宜体罚学生。
反对胡马狼爸式的教育方式。
让孩子在鼓励的阳光下幸福成长。
如果一味惩罚可能适得其反,反而让优秀的孩子有挫败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次要角度:孩子、学生等受教育者学会自我成长,进步均有可取处,暂时的退步也不要气馁。
分数进退均要理智看待。
分数不等于实力,分数不等于能力,等等。
也可以从教育入手,进行适度拓展,如各行各业管理者均要注意以鼓励为主,激励每一成员积极提高业绩,不以数字论英雄,多些正面激励,多些人性化管理。
三、内容贴近生活,比较接地气作文命题从内容上讲,突出激励赏识,关爱孩子的热点,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选材来源于社会生活,贴近新课改实际,这种命题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家庭生活,要注意正面激励,共建和谐,是一道好题。
四、得高分要在发展等级上多挖掘图文型是新材料作文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审题立意方面除了要遵循材料作文的基本规律外,还要注意细心审阅画面,读懂画意画旨非常重要,包括标题文字和图片中的文字。
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有三部曲:看懂漫画内容,社会生活,审题立意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