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2019)必修2课件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

配,生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2)×(1/2)=1/4。
三 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归纳
1.XY型与ZW型性别决定方式
比较项目
XY 型性别决定
ZW 型性别决定
雄性个体
XY
ZZ
雄配子
X、Y 两种,比例为 1∶1
一种,含 Z
雌性个体
XX
男子结婚,若女患者是纯合子,其子女都是患者,若女患者是杂
合子,其儿子和女儿都是50%正常、50%患病,C项错误。正
常子女不可能携带父母的显性致病基因,D项正确。
二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
重难归纳
1.首先确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
(1)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
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如下图所示。
病。( × )
(4)红绿色盲基因都是由外祖父经他的女儿传给外孙的。
( × )
(5)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等。( × )
(6)性别决定为XY型的生物中,Y染色体较小,只有X染色体
大小的1/5左右。( × )
三、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指导优生。
物的性别与卵细胞是否受精有关,有些则由环境条件决定。
(3)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但性染色体上的基
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果蝇的眼色基因。
人类的性染色体有X、Y两种,
因此人类单基因伴性遗传病有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
色体隐性遗传病、伴Y染色体遗
传病几种类型。请结合伴性遗
传病的特点,判断以下甲、乙、
2-3伴性遗传课件 高一下学期 生物人教版必修2

XBXB 女正常
XBXb 女正常(携带者)
XBY 男正常
XbXb 女患者
女性正常与男性红绿色盲婚配
亲代
女性正常 X 男性色盲
XB XB
XbY
男性色盲基因的传
递方向?
配子
XB
Xb Y
男患者的色盲基因
只能传给女儿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XBY 男性正常
1
亲代 配子 子代
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婚配
女性携带者 X 男性正常
05 伴XY遗传
3.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的遗传也与性别有关
【例题】果蝇的刚毛和截刚毛一对相对性状位于XY同源区段, 刚毛基因(XB、YB)与截刚毛基因(Xb、Yb),写出雌雄果 蝇关于这对性状的基因型。
性别
雌果蝇
雄果蝇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B XBYb XbYB XbYb
表型 刚毛 刚毛 截刚毛 刚毛 刚毛 刚毛 截刚毛
1972年,英国人道尔顿在观察一朵花时发现了十分奇怪 的现象,这朵花在白天和晚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这 种现象只有他和他的弟弟观察到了,其他人说这朵花始终 是粉红色的,道尔顿决定弄清楚原因,他发现自己和弟弟 对一些颜色识别不清,原来这是一种色盲现象,为此他发 表了论文《有关视觉的离奇事实——附观察记录》,成为 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后来他从事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提 出了化学史上著名的“原子论” 。
3.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的遗传也与性别有关
画出有关刚毛与截刚毛遗传的遗传图解: ①杂合刚毛雌果蝇×截刚毛雄果蝇 ②截刚毛雌果蝇×刚毛雄果蝇(XbYB)
P: XBXb × XbYb
P: XbXb × XbYB
2.3 伴性遗传 讲义【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素养目标】1.了解伴遗传性的概念以及特点分析。
【必备知识】伴性遗传一、概念: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二、XY型性别决定方式:●染色体组成(n对):雄性:n-1对常染色体+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XX●性比:一般1 : 1●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三、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① 男>女②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③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① 女>男② 连续发病③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3)伴Y遗传的特点:①男病女不病②父→子→孙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伴X隐:色盲、血友病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常显:多(并)指四、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1.第一步:排除Y连锁遗传(1)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一-伴Y遗传(2)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一非伴丫遗传2.第二步: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1)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无中生有)一隐性遺传。
(2)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正常者(有中生无)一显性遣传3.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1)已知显性从男患者入手①男病,其母其女均病伴X显性遣传②男病,其母或其女有不病者;双亲病有正常子女常染色体显性遣传。
(2)已知隐性从女患者入手①女病,其父其子均病伴X隐性遺传。
②女病,其父或其子有不病者;双亲正常有患病子女一常染色体隐性遣传4第四步:若系谱圈中无上述特征,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1)若该病在代与代间连续性遗传一显性遣传患者性别无差利,常染色体上患者女多于男、X染色体上(2)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遺传一隐性遺传患者性别无差别,常染色体上患者男多于女X染色体上五、遗传病的概率计算1.在解概率计算题时,需要注意所求对象是在哪一个范围内所占的比例。
2022届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第3节伴性遗传[学习目标] 1.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的特点。
2.运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一、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1.伴性遗传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
2.人类红绿色盲(1)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项目女性男性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表型正常正常(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①方式一由图解分析可知: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
②方式二由图解分析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③方式三由图解分析可知: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④方式四由图解分析可知: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4)色盲的遗传特点: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判断正误(1)各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2)XY型性别决定生物的X染色体都比Y染色体短()(3)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其上的基因都决定性别()(4)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一定患病()(5)色盲基因都是由外祖父经他的女儿传给外孙的()答案(1)×(2)×(3)×(4)×(5)×探讨点伴性遗传的特点1.根据上面“教材梳理”中的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方式,回答下列问题:(1)哪两种可以用于判断某种性状的遗传是否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试说出原因。
提示用方式一和方式四,因为这两种情况下,色盲和正常的个体在男女中的比值不同。
(2)根据方式二、三和四,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判断某种性状的遗传是否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提示正反交实验,如果实验结果不同,可以判断是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

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的影响 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作出科学的判断。
知识点(一) 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
1.伴性遗传的概念
2.人类红绿色盲
(1)基因的位置: X 染色体上。
(2)显隐性: 隐性 基因。
(3)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2)(生命观念)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哪个区段? 提示:B 区段。 (3)(科学思维)一对等位基因(A、a)在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那么相关的基因型 有哪些?这对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吗? 提示:共七种: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有关联。 3.(科学思维)试分析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还是在女性中的发 病率高。 提示: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在女性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为患者,隐性基因 纯合才正常,男性中 Y 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单个隐性基因就正常。
(1)位于 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 )
(2)伴性遗传一定具有交叉遗传现象。
(× )
(3)位于 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往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 )
(4)位于 XY 同源区段的等位基因,决定的性状与性别无关联。
(× )
1.(科学思维)某系谱图表现为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小李同学认为该系谱 图所表示的遗传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你是否同意小李的说法?说出你 的理由。 提示:不同意。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出现题述表现。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型
XDXD 患者
XDXd _患__者___
202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案: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含解析)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节伴性遗传教学设计科目生物课题伴性遗传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生命观念——了解伴性遗传现象的类型与特点;理解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二.理性思维——能够运用演绎推理等科学思维,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分析。
三.科学探究——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等遗传规律,以此培养学生处理信息、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四.社会责任——关注伴性遗传理论和相关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的影响作出科学的判断。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教学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基因型和表型可以有5种情况。
根据基因型和表型,进一步分析男性和女性婚配的遗传图解。
如果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的色觉都正常;女儿虽表现正常,但由于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红绿色盲基因,因此都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观察不同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分析色盲基因的来源,知道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
学习书写有关遗传图解,要求书写规范。
如果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和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有1/2正常,1/2为红绿色盲;女儿都不是色盲,但有1/2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在这种情况下,儿子的色盲基因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
下面请同学们分析:①如果一位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和一位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所生子女的基因型和表型会怎样呢?②如果一位女性红绿色盲患者和一位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情况又会如何?通过对以上图解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伴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特点:(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表现为代代相传,具有连续现象(3)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4)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部正常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学生自己归纳红绿色盲遗传病特点。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同步教师用书: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第3节伴性遗传1.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重点)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点)3.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遗传特点。
人类红绿色盲症1.伴性遗传(1)特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2)常见实例: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等。
2.人类红绿色盲症(1)基因的位置:X染色体上。
(2)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 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①女性正常和男性色盲:②女性携带者和男性正常:③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④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合作探讨]探讨1:分析下面的色盲家系图谱(1)若X b表示色盲基因,则Ⅲ-9的基因型是怎样的?(2)观察该图,从男女的发病率和代与代之间的连续性分析,能得出红绿色盲遗传的哪些特点?提示:(1)X B X B或X B X b。
(2)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遗传。
探讨2:观察教材图2-12和2-13,分析色盲基因的传递有什么规律?提示: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
[思维升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特点(1)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例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女性只有X b X b才表现为色盲,而X B X b表现为正常;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
所以人群中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约7%,而女性只有0.5%。
(2)往往具有隔代遗传现象。
(3)具有交叉遗传现象: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得到,以后又只能传给自己的女儿。
(4)其他特点:①女性患病:其父亲、儿子一定患病,其母亲、女儿至少为携带者。
②男性正常:其母亲、女儿一定表现为正常。
③男性患病:其母亲、女儿至少为携带者。
1.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A.外祖母B.外祖父C.祖母D.祖父【解析】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其中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课件ppt

第 2 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内
01 课前篇 自主预习
容
索
02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引
【学习目标】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伴性遗传 1.概念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2.常见实例 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睛颜色遗传等。 3.伴X染色体遗传 与X染色体相比,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 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可知,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而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的 发病概率相同,A项错误;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女性 患者的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上均带有致病基因,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其父 亲性染色体组成为XY,故其父亲一定患红绿色盲,B项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 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女性体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体 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该病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C项错误;白化病为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常表现为隔代遗传,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的 遗传病通常为显性遗传病,D项错误。
答案 D
解析 ZaZa(雄性油蚕)与ZAW(雌性正常蚕)交配,子代中凡正常蚕均为雄性
(ZAZa),凡油蚕均为雌性(ZaW)。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 【情境探究】 1.[系谱图分析] 下图为红绿色盲的某家系图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Ⅰ -1是否将自己的红绿色盲基因传给了Ⅱ -2?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 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为什么? 提示 否。X染色体上。因为Ⅰ-1传给Ⅱ-2的是Y染色体,若红绿色盲基因位 于Y染色体上,则Ⅱ-2一定是红绿色盲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答案:D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2、一个色盲男孩的父母、外祖父母、祖 母均正常,而祖父是色盲。那么,这个男 孩的色盲基因是由谁传给他的?
答案:由外祖母传给男孩。
抗维生素D佝偻病:X显性伴性遗传(D)
性别 基因型
表现型
女
XDXD XDXd XdXd
患者由于对磷、钙吸 收不良而导致骨发 育障碍。患者常常 表现为X型(O型) 腿、骨骼发育畸形 (如鸡胸)、生长 缓慢等症状。
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是常见的人类 遗传病。 但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女性远远多于男性。
为什么上述两种病在遗传表现上总 是和性别相联系呢
D、22条+Y
C 2、人的性别决定是在--------------------( )
A、胎儿形成时 B、胎儿发育时
C、形成受精卵时 D、受精卵分裂时
3 、假若某一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又从儿子直接传
C 给孙子,那么这一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 )。
A、由常染色体决定的 B、由X染色体决定的
(sex-linkage inheritance)
人类ABO血型的遗传
人类 ABO血型系统是由复等位基因 (multiple alleles) IA、IB、i控制的,IA、IB 为显性基因,i为隐性基因。其中IA和IB之 间无显隐关系(或者说是共显性 (codominance) )。
A型——IAIA或IAi
是 母亲
.
(3) I V1是色盲携带者的概率是_1/_8 。
如果题目中给出一张某家族遗传系谱图,一般应
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致病基因是否在常染色体上,
或是伴性遗传?
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
父子无病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无病非伴性
基本步骤: 1、显隐性判断; 2、 X常判断(假设法) 3、隐性找有病,显性找没病,写出基因型; 4、从后往前推出其他个体基因型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型——IBIB或IBi
AB型——IAIB
O型——ii
动动脑
一对父母的血型分别为B型和A型。 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 该男孩的血型是O型。
推测这对父母的基因型是什么? 如果这个孩子是女孩,血型是什么?
你的 色觉 正常吗?
色盲(color-blind ):先天性的色觉 障碍病症,失去正常人辨别某些颜 色的能力。
亲代 ♂ zbzb X ♀ zBw
配子 Zb
ZB W
子代 ♂zBzb
芦花鸡
♀ zbw
非芦花鸡
从早期的雏鸡就可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分雌性和雄性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性染色体
1、XY型:亲代 XX
XY
配子 X
X
Y
子代 XX
XY
2、ZW型:与XY型正好相反
二、伴性遗传: 1、概念:
2、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 (1)交叉遗传 3、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3)隔代遗传
4、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1)交叉遗传 (2)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3)代代相传
巩固练习
B 1、人类精子染色体组成是------------------------------------( )
A、 44条+XY
B 、22条+X或22条+Y
C、11对+X或11对+Y
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 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 的发育成雄性?
我为什么是女孩?
我为什么是男孩?
果蝇体细胞染色体
XY型性别决定
染
常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autosomes
色
体
性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Sex
chromosomes
雄性:XY 雌性:XX
xy
xx
正常男性的染色体分组图 正常女性的染色体分组图
男 孩 的
这 对 夫 妇
色生
盲的
基一
配子 XB Xb
XB Y
因 只 能
个 男 孩 是
来色
自盲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于 母 亲
1\2
概 率
1 :1: 1: 1
思考:
1.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
XBXb
XbY
配子 XB Xb Xb Y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患病 患病 正常
(发病轻)
男
XDY XdY
患病 正常
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发病情况?
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的婚配图解
女性正常 亲代
XdXd
男性患者 XDY
配子 Xd
XD
Y
子代 XDXd 女性患者
XdY 男性正常
1
:
1
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但部分女性患者(XDXd )病症较轻
表现型
正常
正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正常女性与男性色盲的婚配图解
女性正常 亲代
XBXB
男性色盲 Xb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XBY 男性正常
1
不男 能性 传的 给色 儿盲 子基 。因
只 能 传 给 女 儿 ,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
亲代
女性携带者 XBXb
男性正常 XBY
P34页资料分析 遗传家系(pedigree)
思考
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 色体上?
2、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 因还是隐性基因?
为什么红绿色盲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b)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性别
女
男
BB
Bb
bb
B
b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患者由于某些细胞色素系统具有某种缺陷, 就有红色盲、 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 全色盲之分.
正常色觉:26; 红色盲:6; 绿色盲:2; 红绿色盲:Nothing。
色盲症的发现
J.Dalton 1766--1844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 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 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 给妈妈。妈妈却说:你买的这双 樱桃红色的袜子,我怎么穿呢?
C、由Y染色体决定的 D、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父亲均为色盲患者,他们所生
B 的子女中,儿子患色盲的概率是 ------------------( )
A、25% B、50%
C、75%
D、100%
例题:下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
I
1
2
II
1
3
4
2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女性色盲
亲代 ♂ zz X ♀ zw
配子 Z
Z
W
子代 ♂ zz
1
♀ zw
:
1
蛾类、蝶类、鸟类(鸡、
鸭、鹅)的性别决定属
于“ZW”型。
像红绿色盲这种由于致病基因位于 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常与性别 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sex-linkage inheritance)。
为什么这些疾病,有 的多发于男性,有的 却多发于女性?伴性 遗传还有哪些特点?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 1 :1 :1
女
儿
色 盲 父 亲 一 定
)
(
女 患 父 必 患
色
盲
2.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婚配
XbXb XB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XbY
男性色盲
1
母
亲
色 盲 儿 子 一 定
)
(
母 患 子 必 患
色
盲
I
XbY 1
2II 12 Fra bibliotekBXb 3• 道尔顿发现,只有弟弟与自己看 法相同,其他人全说袜子是樱桃 红色的。
• 道尔顿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原 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为此他 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了第 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 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道 尔顿症。
抗维生素D佝偻病
vitamin D resistant rickets
III
12 3 4
5
色
盲
遗
4
传 家
系
图
6 XbY
男性的红绿色盲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 传给女儿。(不是从男性传递到男性)。这种传 递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 (cross inheritance) 。
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1、交叉遗传
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3、隔代遗传
人的性别决定过程:
亲代 22对+XX
22对+XY
配 子 22+X
22+Y 22+X
1 :1
受精卵 22对+XY
22对+XX
子代
比例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