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鼠害控制程序
虫鼠害控制程序

虫鼠害控制程序1目的确保公司厂房场地,车间和仓库不得有害虫,厂区内无蝇、鼠孳生地。
防止虫害对产品污染,保障产品卫生安全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区域。
3 主要职责与权限3.1质检部负责虫害控制检查及纠正措施的验证。
3.2生产部负责车间的虫害控制及防虫害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
3.3人事部负责厂区车间外围的虫害控制。
3.4物控组负责仓库的虫害控制。
3.5杀虫公司负责执行厂区、车间的定期杀虫工作。
4.程序内容4.1保持厂区环境清洁卫生和排水畅通,地面无积水、垃圾,以防止鼠、蚊、蝇、昆虫等害虫孳生。
厂区外围放有鼠屋,车间各出入口均放置鼠笼。
4.2厂区内由公司聘请专业杀虫公司定期(每月杀虫不少于一次)或在必要时进行除虫灭害工作。
4.2.1杀虫公司应向质检部提交公司的营业执照、资格证明、杀虫人员上岗证、厂区内的害虫防治计划、使用的杀虫剂卫生证明及每次杀虫后的《杀虫报告》,由质检部保存。
4.2.2每次杀虫时,质检部和人事部必须安排专人监督杀虫人员的工作,并定期评估杀虫效果。
4.2.3使用各类杀虫剂或其他药剂前,应做好对人身、产品、设备工具的污染和中毒的预防措施,用药后将所有设备、工具彻底清洗。
4.3车间和仓库各出入口必须装有胶帘和灭蝇灯,车间和仓库内采用密封铝合金玻璃窗,所有车间和仓库与外界相连的通风排气口必须有纱网及挡片覆盖,防止害虫进入车间;车间下水道装设防鼠网。
4.4生产车间内,要保持清洁干净,以防止孳生蝇鼠害虫。
4.5车间废弃设备、工器具应及时清理出厂,以防孳生害虫。
4.6检查与纠正措施4.6.1厂区(车间外围所有场地,楼梯走道、楼顶等)和仓库的鼠笼、粘鼠胶、灭蝇灯布置区域,由质检部卫生员每周检查一次,不得发现鼠、蚊、蝇、昆虫等害虫。
如果在厂区内发现害虫,应立刻杀灭,以防造成污染。
4.6.2生产部卫生管理员每天生产前必须检查车间内是否有害虫出现的痕迹,如有则在害虫消灭后方可生产,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虫害控制检查表》。
虫鼠害控制程序

虫鼠害控制程序1 目的根据本公司自身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和原材料储存特点,设置有效的防止虫鼠侵入、隐藏和孽生的设施,防止受其污染。
2虫鼠害控制措施2.1 清除害虫滋生地2.1.1 厂区环境卫生的管理,按照GMP规范要求进行执行,保持厂区环境清洁卫生和排水畅通,地面无积水、垃圾。
2.1.2 卫生间、更衣室、生产车间按规定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存在卫生死角和地面积水。
2.1.3 车间废弃设备、工器具要及时清理。
2.1.4 绿化区域要定期修剪,防止杂草丛生,滋生虫害。
2.1.5 厂内禁养一切禽、畜及宠物。
2.2 防止进入2.2.1车间、仓库入口设置挡鼠板、防蝇帘、风幕机等设施,防止虫害进入,车间、库房各区域安装灭蝇灯。
(1)灭蝇灯:装置底部离地1.5米–2.0米,装置底部离天花板0.5米安装于避光位置,灭蝇灯保持24h开启状态,不可安装于有裸露产品上方。
(2)挡鼠板:安装于车间、库房入口处适当位置,要求为不锈钢材质,高度≥50cm。
(3)风幕机:安装于室内位置,向外倾斜30°左右,设备宽度大于门洞宽度,离地面1.5m处达到7.62m/s。
(4)防蝇帘:采购PVC材料门帘,规格尺寸以10cm为最佳,紧贴地面为最佳,宽度大于门洞宽度。
要求用黄色的质量比较重一些的胶帘,且每幅胶帘之间的密度为相互重叠50%,以尽量贴地但不垂地为宜,一般建议离地0.5cm-2cm。
2.2.2 车间内所有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如换气扇口等)均设有防护网,下水道要有挡板,地漏要有防护盖,车间与外界不得有大于6mm的缝隙出现。
凡是宽于0.6cm 以上缝隙者,均要加不能被老鼠要破的防护网或防护盖。
2.2.3 车间窗户必须保持密封状态,不得随意开启,并做到随手关门。
2.3消杀防治2.3.1 由消杀公司定期或在必要时对厂区进行消杀防治工作。
2.3.2 消杀向品保部提交资格证明、虫鼠害控制人员上岗证、健康证、厂区内的虫鼠害防治计划、使用的杀虫剂证明及每次杀虫后的消杀报告,由品保部保存。
虫鼠害控制操作程序

虫鼠害控制操作程序一、厂区虫鼠控制图制定1、外包虫鼠控制公司根据观察到的各处虫害活动的实际情况和区域设计布局,确定粘鼠板、捕鼠笼、诱饵站、捕蝇灯、白蚁诱杀箱等设施的布放位置。
2、粘鼠板、捕鼠笼、诱饵站、捕蝇灯投放点采用不同的标识,以便识别。
3、所有粘鼠板、捕鼠笼、诱饵站、捕蝇灯投放点均分别单独设有编号,外包虫鼠控制公司未经相关主管批准,不准私自增减或更改。
因区域变化等原因更改后,需立即修改相应控制图。
二、虫害控制屏障设置设置多道虫害控制屏障,杜绝虫害孳生和栖息厂区内部。
1、建筑直接对外的门处设置挡鼠板,包括成品库、材料库等。
挡鼠板底部应有橡皮,高度应不小于为0.6米。
2、通往生产车间的门必须安装自动关门器,禁止使自动控制门处于常开的状态。
3、与生产车间相连的仓库拉闸门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不得使用托盘等堆码用于封门,以免虫鼠等物进入生产控制区域。
4、需要开启的窗户及排风口上安装防飞虫纱窗,目数至少为40目。
5、出入口处安装胶帘或风幕机,胶帘呈“品”型叠加保持自然下垂。
胶帘离地不超过6毫米。
6、在各主要进出通道、生产区域、成品库、品控化验室、食堂等处安装外包虫鼠控制公司专用捕蝇灯。
7、厂区地面平整,无堆积的杂物、积水等有利于虫鼠孳生和栖息的条件。
8、墙上的管道引入口均用水泥或钢丝球加泡沫胶密封。
9、排水管设存水弯头,地漏设置金属网盖,定期进行清洗。
10、厂区所有垃圾桶均须套上垃圾袋并且日产日清。
三、药剂和设施质量要求公司对控制虫鼠害所用的药剂和设施的质量与标准要求1、品控部、安全及环境专员负责向各部门及外包虫鼠控制公司传递可口可乐公司有关虫鼠控制最新要求及国家有关灭虫(鼠)药的有关规定。
2、外包公司提供的各种清洁剂、杀虫剂、灭鼠药必须为国家或本地卫生部门认可的、符合政府规定可用于食品加工厂使用的品种。
须提供在公司使用药品的农药登记证、意外保险、MSDS、药品标签等。
使用的药品须在有效期以内,不在有效期的药品不得使用。
TB-QP-22虫鼠害控制管理程序

虫鼠害控制程序一、目的保证公司厂房、车间、仓库内,不得有害虫,厂区内无蝇、鼠、蚊等虫害孳生地。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厂房场地、生产车间、原材料贮存仓库的虫害控制。
三、职责与权限1、行政部负责虫害控制检查及纠正措施的验证。
2、工程部负责车间的虫害控制及防虫害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
3、行政部负责厂区车间外围的虫害控制。
四、内容1、保持厂区环境清洁卫生和排水畅通,地面无积水、垃圾,以防止鼠、蚊、蝇、昆虫等害虫孳生。
2、车间和仓库各出入口,必须装有挡鼠板和灭蝇灯。
车间和仓库内采用密封铝合金玻璃窗,所有车间和仓库与外界相连的通风排气口必须有纱网及挡片覆盖,防止害虫进入车间。
车间下水道装设防鼠网。
3、生产车间内,要保持清洁干净,以防止蝇鼠害虫孳生。
4、车间废弃设备、工器具,应及时清理出厂,以防孳生害虫。
5、检查与纠正措施5.1 厂区(车间外围所有场地,楼梯走道、楼顶等)和仓库的鼠笼、灭蝇灯布置区域,由行政部安排每月检查一次,不得发现鼠、蚊、蝇、昆虫等害虫。
如果在厂区内发现害虫,应立刻杀灭,以防造成污染。
5.2 生产部卫生管理员,每天生产前必须检查车间内是否有害虫出现的痕迹。
如有则在害虫消灭后方可生产。
5.3 工程部安排人员每周检查一次厂区内建筑物是否破损、是否有害虫孳生、窝藏。
5.4 各部门、车间员工如果发现有虫鼠害状况,均有责任立刻向工程部负责人或卫生管理员报告,并将害虫杀灭和清理。
5.5 在厂区和车间内同一区域发现害虫达到3次或以上,相关部门应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要求表》,由工程部进行原因分析和风险评估,同时应考虑虫害控制设施的布置是否合理,并予以纠正。
5.6 每月检查一次厂区、车间防虫鼠害设施是否有效。
工程部负责检查厂区内、仓库的鼠笼、粘鼠胶、灭蝇灯和通风排气口的纱网及挡片。
负责检查车间出入口粘鼠胶、灭蝇灯、下水道防鼠网和所有通风排气口的纱网及挡片。
检查结果记录于《虫害控制检查表》。
5.7 工程部维修员,负责维修和更换厂区车间防虫鼠害设施。
害虫控制程序

1.控制目标:
保证生产区、生产现场无虫、蝇、蚊和鼠害,保证食品安全。
2.控制措施
2.1生产车间出入口及外界相连的给排水、通风口和厂区卫生间设置窗纱、塑料门帘、风幕、地漏网等防鼠、防蝇虫设施,并要经常检查、维修,保持其完整性。
2.2人员进出生产车间、成品库要随手关门。
2.3控制蚊蝇的孳生地,捣毁鼠类的栖息场所,确保厂区及周围环境卫生。
2.4每年在鼠蚊蝇虫大量繁殖季节,要在全厂范围内每月开展1-2次大规模的除鼠灭虫活动,统一安排时间,统一验收。
2.5厂区绿化带定期或不定期修剪、除虫.
2.6防鼠
2.6.1车间门窗应封闭良好,下水道口盖板严密,排水口加筛网。
2.6.2生产结束后,由专人领取捕鼠器,晚上放置于捕鼠点。
2.6.3派专人查找死鼠并集中进行焚烧处理。
2.7防蚊、蝇、虫
2.7.1每年的4-10月份,每天用列喜镇、除虫菊等药物对厂区进行消毒四次;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每天用列喜镇、除虫菊
等药物对厂区进行消毒二次。
2.7.2厂区内的垃圾应用带盖密闭容器,每天由专人进行清理,以免蚊蝇孳生。
2.7.3生产车间入口设有风幕、防蝇门帘、灭蝇灯,并及时清理灭蝇灯。
2.7.4车间门窗应封闭良好,窗纱破损者应及时修复。
虫鼠害控制程序

虫鼠害控制程序1.目的在工厂内为保持充分的虫鼠害控制提供标准导向。
2.职责2.1仓储部:负责来料和运输车辆的害虫痕迹检查,拒收任何可能被污染或有虫害的物料,维护库房卫生;2.2品保部:检查虫害控制设施,制定与实施具体计划,评估计划是否成功报告结果,并建议改进措施。
2.3生产部:负责车间内的卫生清洁,及时打扫残留物料或废弃物,避免滋生虫害。
2.4全体员工:保证所有门在不使用时保持关闭,当发现有任何虫害活动迹象时,及时向品保部报告。
3.程序内容3.1工厂和环境3.1.1厂房周围的地面应被很好地维护,包括定期修剪草地、杂草及清理树叶。
3.1.2地面应能较好地排水,以防止害虫繁殖。
3.1.3在厂区周围连接生产车间及产品/原料储存区应至少保持75cm距离的无植被的一片区域。
3.1.4垃圾应经常清除,以避免害虫繁殖,垃圾桶必须保持干净。
3.1.5设备及物料的外部储存包括闲置的设备、承包商的材料或其他物品应尽量减少并且整齐地离地储存。
3.1.6建筑结构不能有裂缝、洞、开口及其他能够允许害虫繁殖或进入的区域。
3.1.7门应密封并且要关上有,6mm或更大的缝隙出现时,必须修好。
任何时候门都不能是敞开的。
3.1.8窗户等应配有纱窗,出口应被密封好。
所有的纱窗的状况是完好的。
3.1.9屋顶表面不应作为储存闲置设备、承包商材料或其他物品的区域。
3.1.10结构上连接的裂缝或开口应被封好,墙壁上的管道、管子或沟槽应被装上套桶或被封好。
3.1.11地漏应干净并且保持良好的维护。
3.1.12所有干燥的原料和产品储存区域,墙壁及产品储存应有最小30cm的距离,以便进行虫害监控。
3.1.13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良好的内务管理。
闲置的设备应被适当的储存,以避免杂乱和无法控制的虫害情况出现。
3.1.14地面必须保持干净及干燥。
3.2灭蝇设施3.2.1灭蝇灯1)在厂房内的关键区域应安装灭蝇灯,特别是门的附近。
但要注意灭蝇灯安装的位置不要将外面的昆虫吸引进厂内。
鼠虫害控制程序

鼠虫害控制程序1、目的:为保障公司职工的人身健康安全,保障工厂生产的可持续性,合理制定工厂生产生活区鼠虫害的防范纠正措施,防治鼠虫害带来的病疫及财产损失,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此程序适用公司厂区范围内的虫、鼠的检查防治工作。
3、职责:3.1人事行政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部门的检查防范工作,同时负责公司生产区以外区域的鼠虫害防治检查工作。
3.2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生产区域的鼠虫害检查与防范工作,同时参与人事行政部组织的例行检查,做好配合工作。
对于发现鼠虫害的区域做好纠正预防措施。
4、工作程序4.1鼠虫害的检查工作鼠虫害的检查工作由相关部门按照标准要求如实填写《虫害检查记录》、《防鼠灭鼠检查记录》, 7S小组在做7S检查时需对各部门《虫害检查记录》、《防鼠灭鼠检查记录》进行检查。
检查过程中对于发现鼠虫害踪迹的区域,由人事行政部填写《虫害/老鼠防范分析报告》发至相关的责任部门,由相关部门分析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人事行政部进行跟踪验证其效果。
对于相关部门自检时发现鼠虫害踪迹的,相关部门点检人应开出《虫害/老鼠防范分析报告》,由部门负责人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由相关部门点检人进行跟踪验证其效果。
4.2鼠虫害的防范4.2.1 公司厂区(包括生产区域与非生产区)要定期每月进行一次灭鼠杀虫防范。
4.2.2灭鼠应以适当的方式即非药物性灭鼠,以避免对环境或周围的水资源造成破坏,以使用高强度胶或专用灭鼠夹为主要灭鼠措施。
对于工作区的虫害控制,应以适当的灭蚊灯来控制,根据灭蚊灯的悬挂高度标准和有效范围来合理布控灭蚊灯的安装位置,以避免灭蚊灯失效的使用。
对于工作区以外(厂区)的虫害控制,应以适当的药物比例来调配,在当地医院或资质药店指导下和相关医师的要求进行杀虫,不可使用高毒度药物,以避免对职工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4.2.3虫害防控药物的使用虫害防控药物喷洒方式:使用一般性低压力喷头喷射器。
虫害、鼠害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1 目的厂区的任何区域不能有鼠、虫害,防止有害昆虫和鼠类带有的细菌性病毒对食品造成危害。
2 范围公司内的所有区域。
3 职责3.1 人事行政部负责制订虫鼠防治的措施和计划。
3.2 生产工程部和储运部负责计划的实施。
3.3 人事行政部负责监督抽查。
4 程序4.1 人事行政部制订虫害防治的措施4.1.1 蚊蝇飞虫门帘、灭蝇灯和玻璃门窗加以防治。
4.1.2 老鼠用灭板加以防治4.1.3 车间外的虫害在市场上购买常见的杀虫剂,如雷达等,进行喷洒。
4.2 人事行政部制订虫害防治的计划4.2.1 对老鼠的防治制定灭鼠图,每天执行(灭鼠分布图)4.2.2 车间外的虫害采取每月杀虫剂喷洒,地点:草坪、下水道、垃圾存放处等。
4.3 生产工程部和储运部负责计划的实施4.3.1 窗户门帘是否完好。
4.3.2 由操作工每周做CIP时将灭蝇灯清理一遍,并且检查安全情况。
4.3.3 每周检查所有公司区下水道盖板,是否完好。
4.3.4 每天检查灭鼠板上是否有老鼠、蟑螂等,如果有老鼠时,采用火烧后深埋入土里。
4.3.5 监控员按人事行政部制订虫害防治的计划,监督抽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4.4 为防止虫鼠进入厂房的机会,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所有门窗的管理。
4.4.1 所有的门窗、纱窗要经常保持干净、整洁、完好无损。
4.4.2 所有的门窗都要做到人离即关闭,需开窗时,一定将纱窗关闭,以防蚊蝇、飞虫进入。
4.4.3 若发现门窗、纱窗有破损,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维修。
4.4.4 平时各部门要加强检查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人事行政部。
4.4.5 各部门在辖区内应做到: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意弃置垃圾;b)垃圾每日清除;c)及时清除积水、产品残液等易孳生蚊虫的源头;d)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门窗保持关闭;e)辖区范围内如孔洞、缝隙应及时封堵;f)其他公司根据事情情况提出的要求以及辖区主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其他卫生要求。
4.5 每月对虫害治理后需出具情况报告,内容包括:害虫种类、活动情况以及建议的控制措施/方式/工具并进行跟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虫鼠害控制程序
1.目的
在工厂内为保持充分的虫鼠害控制提供标准导向。
2.职责
2.1设备部、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与实施具体计划,在技术方面进行管理,评估计划是否成功,报告结果,并建议改进措施。
2.2物流部:检查来料和运输车辆的害虫痕迹,拒收任何可能被污染的原料。
2.3质量部:审核供应商的害虫控制设施,使其达到富利达对供应商的标准。
2.4仓库:负责仓库内的卫生清洁,及时打扫空置的货架区,将破损或退回的货物隔离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2.5全体员工:保证所有的门在不使用时保持关闭状态,当发现有任何虫害活动迹象时,及时向后勤人员报告。
3.程序内容
3.1工厂和环境
3.1.1厂房周围的地面应被很好地维护,包括定期修剪草地、杂草及清理树叶。
3.1.2地面应能较好地排水,以防止害虫繁殖。
3.1.3在厂区周围连接生产车间及产品/原料储存区应至少保持75cm距离的无植被的一片区域。
3.1.4垃圾应经常清除,以避免害虫繁殖,垃圾桶必须保持干净。
3.1.5设备及物料的外部储存包括闲置的设备、承包商的材料或其他物品应尽量减少并且整齐地离地储存。
3.1.6建筑结构不能有裂缝、洞、开口及其他能够允许害虫繁殖或进入的区域。
3.1.7门应密封并且要关上。
6mm或更大的缝隙出现时,必须修好。
任何时候门都不能是敞开的。
3.1.8窗户等应配有纱窗,出口应被密封好。
所有的纱窗的状况是完好的。
3.1.9屋顶表面不应作为储存闲置设备、承包商材料或其他物品的区域。
3.1.10结构上连接的裂缝或开口应被封好,墙壁上的管道、管子或沟槽应
被装上套桶或被封好。
3.1.11地漏应干净并且保持良好的维护。
3.1.12所有干燥的原料和产品储存区域,墙壁及产品储存应有最小30cm的距离,以便进行虫害监控。
3.1.13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良好的内务管理。
闲置的设备应被适当的储存,以避免杂乱和无法控制的虫害情况出现。
3.1.14地面必须保持干净及干燥。
3.2昆虫控制
3.2.1门窗的管理
♦整个厂房应封闭,所有对外开放的门都应安装自动闭门器,并有至少一层门帘以防止飞虫的进入。
♦门帘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要求,各条门帘之间不得有缝隙。
♦所有的窗和排风扇都应有可防蝇的纱窗。
♦设备动力部负责每天对所有门窗进行检查,如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给予解决。
♦所有的门在非使用情况下应保持关闭。
3.2.2清洁
♦人力资源部对整个厂房建筑进行定期检查,所有的孔洞和缝隙需封闭。
♦设施设备安装时应与墙面尽量保持至少60cm距离,避免造成清洁死角。
♦如发现蛛网,死昆虫等害虫踪迹,应对该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检查,并作记录。
♦仓库的铲车和生产拖料的小车应保持清洁,以免带入苍蝇。
♦散落的废品垃圾应及时清洁。
♦下水道、水槽周围应保持清洁,避免污垢累积而吸引害虫。
3.2.3 灭蝇设施
A.灭蝇灯
♦在厂房内的关键区域应安装灭蝇灯,特别是门的附近。
但要注意灭蝇灯安装的位置不要将外面的昆虫吸引进厂内。
♦不要将灭蝇灯安装在苍蝇触电时可能会落到或可能会被吹到产品设备或原料的地方。
♦所有的灭蝇灯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
♦如灭蝇灯不能正常工作,应立即通知设备动力部修理。
所有灭蝇灯管最少每年更换1次。
♦当厂房建筑或布局发生变化时,应根据需要及时改变灭蝇灯的位置和数量。
♦灭蝇灯的分布图保存在设备动力部,并根据变动情况及时更新。
3.3 鼠害控制
3.3.1良好的内务管理:清洁有序的工厂将减少鼠类的藏身之处和食物并方便检查发现鼠类的踪迹。
♦将所有废物存放在干净有盖老鼠难以进入的容器内。
♦处理或正确存放所有过时的记录、闲置的设备和多余的建筑材料。
♦必须保留的材料应离地存放并与墙壁保持至少30cm的距离。
♦所有屋顶上和人员进出的门在不用时应关闭。
♦封闭所有孔洞和通向工厂的密封不好的门,门与墙及地面间的缝隙不得超过6mm。
♦使用多种物理灭鼠方法。
♦防止来料内有老鼠。
♦下水道用密封良好的盖板防护。
♦封闭所有看到的鼠洞。
3.3.2 内部控制
3.3.2.1粘鼠板
♦在干燥无粉尘的地方可放置粘鼠板,对被污染或失效的粘鼠板及时更换。
♦鼠笼放置在工厂对外出口的两侧或其他需要的地方,应靠墙放置。
♦所有粘鼠板应编号并在墙上标记,同时标注在位置图上,临时放置的鼠板无需标注。
♦害虫控制员每周检查两次粘鼠板,确保其在正常的工作状态,发现死鼠立即处理。
3.3.4 外部控制
3.3.
4.1鼠药
♦鼠药只能用于工厂外部,只允许使用抗凝血型毒饵。
♦鼠药必须是块状的,不能是颗粒或粉末状。
♦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鼠饵站,锁闭并固定。
鼠饵站应编号,并在墙上有相对应的标识并绘制鼠饵站布局图。
♦虫害控制员每周检查一次鼠饵取用情况,及时补充被取用的毒饵,更换潮湿、发霉或被污染的毒饵,至少每30天更换新的饵料。
♦及时清除死鼠并记录死鼠数量,虫害控制员带手套将被捉到的老鼠放入塑料带,密封好后扔进垃圾箱。
3.4 检查与记录
3.4.1 虫害控制设施图
《灭蝇设施分布图》--- 包括灭蝇灯和连接主要通到门的布置
《灭鼠设施分布图》--- 包括粘鼠板和毒饵箱的布置
卫生协调员负责设施图的制订和回顾,如有变动及时更新。
3.4.2 检查与记录
3.4.2.1卫生协调员每天检查工厂所有门窗和门帘的状况,垃圾清运和卫生状况,确定害虫进厂位置,及时纠正异常情况。
3.4.2.2灭蝇灯检查清洁频率:每年3-11月每月二次,其它月份每月一次。
3.4.2.3虫害踪迹检查表
厂内虫害控制员每天检查昆虫、工作情况,并记录在《虫害检查记录》上,鼠害踪迹和粘鼠板害虫控制员每周检查两次并记录在《扑鼠检查表》上,并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每个季度对虫鼠害情况进行趋势分析,制作趋势分析图,年末进行总结。
3.4.2.4虫害控制月报告
每月由卫生协调员完成,内容包括本月发现的虫害踪迹、纠正措施、上月纠正措施的验证、任何与虫害控制相关的变化。
3.4.2.5所有记录每月交给卫生协调员审阅,保证要求的所有资料清楚和正确的填写。
审阅完毕后在记录上签字和标明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