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第2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
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PPT课件 华东师大版

一、盛世疆域
1、康乾盛世 思考:“康乾盛世”是清王朝最强盛的时
期,出现了哪几个杰出的皇帝? 出现强盛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皇帝勤于政事,无大战事,赋役有规,财政丰
裕,休养生息等)
2、盛世疆域
巴尔喀什湖
西伯利亚
葱岭
外
库页岛
兴
安
岭
太
平 洋 台湾 南海诸岛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
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
23、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
24、每天醒来,敲醒自己的不是钟声,而是梦想。
•
25、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
27、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励志名言: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2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
9、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
华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4课 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word教案 (6)

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一、选择题1、美丽的新疆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汉朝开始到清朝,历史中央政府都在新疆设立了管理机构。
对此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张骞出使西域后,西汉与西域的关系密切,汉宣帝时设立了西域都护府B 公元74年,东汉政府重建西域都护C 雍正帝时,对该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D 18世纪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2、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其主要意义是()A 第一次把新疆和西藏地区纳入中国版图B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和西藏的有效管理C 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巩固了祖国的边防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3、明朝时期,监督西藏地方行政事务的是()A 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驻藏大臣 D乌斯藏都指挥使司4、清朝前期确立了驻藏大臣制度,它所产生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了佛教的传播B消除了土司割据状态C有利于西藏安定和清朝统一D逐渐稳定了天山北路的形势5、下列有关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所采取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A设立了中书省管理藏族事务 B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事务C平定了大、小和卓木的分裂叛乱 D设驻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6、为加强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管理,清政府大力推行的措施是()A 实行可改土归流 B设立了驻藏大臣 C确立了册封制度 D出兵平定叛乱7、清朝的乾隆皇帝晚年自称是十全老人,并将自己一生的主要政绩概括为十全武功。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哪些应包括在其十全武功之内()A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 B驱逐荷兰殖民者出台湾C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D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8、某剧团编演一步反映清政府与少数民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应取材()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游天竺 D册封五世达赖9、清朝册封达赖、班禅和平定大小和卓木的叛乱的共同作用()A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驱逐了殖民势力C增进了中外友好交往 D巩固了清朝海防10、清朝疆域广大,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3.14 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课件4(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认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
雍正 乾隆三朝统治最为强盛,史称 1.清朝在 康熙 、 、 “康乾盛世”。 2.清朝前期国力强盛,疆域广阔:东临太平洋 , 南海诸岛 。 西越 葱岭 ,北界西伯利亚 ,南及 3.清朝为加强对西藏、新疆、云贵地区的管辖与 统治,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与政策?
①西藏地区:册封达赖、班禅,平定西藏内乱,设置驻 藏大臣;②新疆地区: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和回部大小和 卓木的叛乱,派驻伊犁将军;③云贵地区:废除土司制
史海拾遗
明朝末年,土尔扈特是漠西蒙古的一支, 因受准噶尔部的排挤,被迫西迁。后来 沙俄控制了这一地区。土尔扈特人不堪 沙俄的强征暴敛,思返故地。1770年他 们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发动起义,脱 离沙俄统治,行程万里,经8个多月,直 到次年才到达伊犁。乾隆帝在承德山庄 会见渥巴锡,并刻碑纪念。土尔扈特人 被安置在伊犁河流域放牧生活。 土尔扈特人重返祖国,说明什么?
度,实行改土归流。
1.唐朝时,先后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
根据所学,归纳说明西藏地区自古就 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藏同吐蕃首领成婚; 2.元朝时,在中央设立宣政院,专管西藏 事务; 3.明朝时,设乌斯藏都指挥使司,监管西 藏地方行政事务; 4.清朝时,册封达赖、班禅,平定西藏内 乱,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 理。
根据所学,归纳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 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汉朝时,派张骞通西域,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 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域设立安西、 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 3.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对新疆:平定 叛乱、设置伊 犁将军 对西藏:册封 达赖、班禅, 设驻藏大臣 对云贵川地区: 改土归流
3.14 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课件2(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2、伊犁将军
• 请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回顾新疆地区归属于中国版图的概 况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班超 出使西域,东汉重建西域都护。唐朝:设置安西 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康、雍、乾三朝,西北边疆发生了哪些叛乱?清王 朝如何解决这些叛乱并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康熙时,准噶尔部的噶尔丹与沙俄勾结,阴谋割据,发动叛乱, 威胁清王朝的巩固统一,康熙帝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时 彻底平定了准噶尔部,使整个蒙古地区以及西藏、青海和天山 南北的形势逐渐稳定。 •乾隆时,天山南路的回部首领大小和卓木又发动叛乱,后为清 军平定。之后,清王朝将天山南北合称“新疆”,并派驻伊犁 将军管辖新疆。
3、改土归流
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为西南少数民族的聚居 地,由于交通不便,中原王朝一直较难管辖 康、雍、乾三朝对云贵地区的管辖是否有大 的举措?效果如何? 雍正时,为加强云贵高原地区的统治和防范 土司叛乱,对该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 流”,改封国制为郡县制,变世袭制为任命 制。乾隆时,在平定大小金川叛乱的基础上, 废除该地区的土司制度,改设流官管理。 “改土归流”消除了土司割据状态,有利于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4课 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 传说中乾隆有个妃子,她 “玉容未近,芳香袭 人” ……。 • 其实,传说中的香妃本是 新疆回部小和卓木的妃子, 回部叛乱,和卓被杀,香 妃被生擒送与乾隆。但香 妃心怀“国破家亡,情愿 一死”之志,始终不从乾 隆,最后被太后赐死。香 妃的传说体现清朝平定大 小和卓木叛乱,加强对我 国西北地区的统治的历史。
谢谢
史海拾遗
• 明朝末年,土尔扈特是漠西蒙古的一支,因受准 噶尔部的排挤,被迫西迁.后来沙俄控制了这一地区.土 尔扈特人不堪沙俄的强征暴敛,思返故地.1770年他们 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发动起义,脱离沙俄统治,行程 万里,经8个多月,直到次年才到达伊犁.乾隆帝在承德 山庄会见渥巴锡,并刻碑纪念.土尔扈特人被安置在伊 犁河流域放牧生活. • 土尔扈特人重返祖国,说明什么?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教案.doc

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课程标准: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康乾盛世”、驻藏大臣、平定准尔部及大小和卓木的叛乱、“改土归流“的基本情况。
(2)了解清朝前期的疆域四至。
2、能力目标(1)探寻“康乾盛世”形成的原因。
(2)通过填图,了解清代前期的疆域四至。
(3)比较清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和云贵地区统治的区别。
(4)根据所学知识,归纳西藏、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康乾盛世”是清王朝最强盛的时期,奠定了疆域广阔、统一强盛的大国的格局。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清王朝加强对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和云贵地区统治的措施,不仅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教学重点: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对西藏、新疆、云贵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措施。
教学难点:1.康乾时期加强对少数民族控制的有关制度讲解时应把握好分寸。
2.“新疆”、“改土归流”、“金奔巴瓶掣签制”等历史名词的讲解。
教学过程设问: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明清时期“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其中清朝时期加强对我国东南、东北地区统治的措施有哪些?解答:郑成功收复台湾、清王朝统一台湾、抗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
导入新课:通过以上措施,清王朝加强了对我国东南地区、东北地区的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清王朝加强对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统治,了解“康乾盛世”时期清王朝的统一概况。
一、“康乾盛世”设问:汉朝、唐朝等建立初期,统治清明,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解答:“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等。
清朝入关后,非常重视明亡教训,统治也很清明,出现了“康乾盛世”设问:1、什么是“康乾盛世”?2、“康乾盛世”包括哪几个皇帝时期?3、“康乾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找出以上问题,归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王朝的强盛时期,其原因是:吸取明亡教训,割除明朝弊政,无大战事,赋役有规,财政丰裕,休养生息。
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2、电视剧《康熙王朝》的热播,被历 史学家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又 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请回答: (1)康熙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有哪些重大贡献?你认这应如何 正确评价康熙帝? (1)平三藩,收复台湾,剿灭噶尔丹, 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驱逐沙俄对黑龙 江流域的侵略。总的来说: 对内平定 叛乱,对外抵抗侵略。 (2)伟大的政治家,民族英雄
二、驻藏大臣 1、设立:于 雍正 (皇帝)时设立 驻藏大臣。代表 清朝政府 ,会 同 达赖 、 班禅 ,监理西藏事务,并 监督 达赖 、 班禅 圆寂后的转世程 序。 2、作用:驻藏大臣制度,有利于西 藏的安定和清朝的统一。
1、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 (1)时间:康熙 、雍正 、 乾隆 三朝。 准噶尔 (2)原因: 部反复叛乱,严重威胁 边疆安全。 (3)结果:使整个蒙古地区,以及 西藏 、 和 青海 和天山北路的形势逐渐稳定。 2、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1)时间: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木 新疆 ” 的叛乱。(2)结果:天山南北被称“ 以清朝派驻的 伊犁将军 为最高长官。新 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14课 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学习目标: 1、记住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 清朝疆域的四至。 2、说出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重点) 3、知道驻藏大臣的设置及武力 平息大小和卓木的意义。
自学指导: 大声读课本79-84页,读 完后自觉停下来完成下列 各题,先易后难,最后不 会的问同桌,做完后记忆 所填写内容。
一、“康乾盛世”与疆域四至 1.“康乾盛世”:历经 康熙 . 乾隆 . 雍正 . 三朝,自1683 年台湾郑氏降清后,百余 年间无大事,史称“康乾盛世”。 2、清朝疆域:北界 西伯利亚、东北 至 黑龙江 以北的 外兴安岭 、库页岛 、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 台湾 及其附属岛 屿 钓鱼岛 、赤尾屿,南及 南海 诸岛, 西南抵 喜马拉雅山脉山脉,西越葱岭, 巴尔喀什湖 西北达 。
初中历史_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元朝的统一与拓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教学设计教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培养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述自我想法的意识。
3、讲述文天祥抗元的故事,提高学生以史为鉴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讲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进而评价成吉思汗;2、通过阅读《过零丁洋》,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3、说明民族关系的变化,逐渐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用语言表达思想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一代天骄”的崛起,忽必烈改制的学习,感受他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个人品质和人生观,从而对学生能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有所助益;2、文天祥抗元虽属于个人的经历,但其中的高度的责任感却是古今共通的,要让学生从中体会责任心的重要性;3、从“人分四等与文化趋同”一目中,则要让学生意识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关系呈现出不断融合的趋势,人为的去切断这种融合是不可能的,无论统治者的意志如何,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从而培养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尊重所有民族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学生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本课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评价历史人物。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共同创造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请欣赏歌曲《蒙古人》,并说出你了解的蒙古族人的特色有哪些?你知道蒙古族的历史有哪些?介绍“男儿三技”:摔跤、赛马、射箭。
蒙古族人的性格特征有哪些?(刻苦、坚毅、勇猛能战、骁勇善战)学生:根据了解介绍蒙古族的生活环境,进而总结蒙古族人的性格特征.教师: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贵族们为了争夺财富,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因此蒙古族各部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学案2华东师大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学案2华东师大版学习目标:一、知识(1)“康乾盛世”、驻藏大臣、平定准噶尔部及大小和卓木的叛乱、“改土归流”。
(2)清朝前期的疆域四至。
二、方法探寻清政府对边疆地工统治措施的异同,学会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清王朝加强对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和云贵地区统治的措施,不仅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学习重点: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对西藏、新疆、云贵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措施。
学习难点及突破策略:康乾时期加强对少数民族控制的有关制度是本节的学习难点。
教师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采用分组讨论集体解析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实在难点。
教具:历史地图册教学流程:[创设情境点燃激情]聆听歌曲《爱我中华》。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今天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清朝前期,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和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关系,清政府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西南少数民族统治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3、在阅读质疑的基础上,教师梳理、归纳:(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在图中找出清朝的疆域四至。
(2)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藏族的管理和统治的。
(3)说出驻藏大臣的职责和所起的作用。
(4)思考:驻藏大臣能够直接管理西藏事务吗?(5)康熙和乾隆是如何解决准噶尔部叛乱的?有什么历史作用?(6)清政府如何加强同维吾尔族(主要颁布于今新疆地区)的关系的?(7)为加强对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统治,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意义如何?(8)对比清政府对西藏、新疆、云贵等边疆地区管理措施的异同?[多元互动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开展有小组合作,每个成员将自己的问题向小组提出解决,最后将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向教师提出;师生合作,共同解决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导入新课
师:近几年反映清朝历代帝王的影视作品较多,同学们看过哪些呢?
生:《康熙大帝》、《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还珠格格》……
师:不错,同学们知道的还真是不少,这些电视剧向我们展示了清朝三代皇帝在位时期的盛世局面。
上节课我们又学习了清王朝对我国东南的台湾和东北的黑龙江地区加强了统治,巩固了统一。
今天,我们进一步通过清王朝加强对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统一,了解“康乾盛世”时期的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的概况。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知道“康乾盛世”、驻藏大臣、平定准噶尔部及大小和卓木的叛乱、“改土归流”的基本情况。
(2)了解清朝前期的疆域四至。
2.能力培养
(1)通过读图,了解清代前期的疆域四至。
(2)探寻清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和云贵地区统治的措施。
(3)归纳西藏、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康乾盛世”是清王朝最强盛的时期,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奠定了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大国的格局。
(2)通过学习,认识清王朝加强对西藏、云贵的管辖,平定新疆的叛乱,不仅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计划学时:1课时
教学重点:
新疆西藏自古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史实
教学难点:
了解“康乾盛世”是清王朝最强盛的时期,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奠定了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大国的格局。
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一致
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快速预习阅读,同时落实和交流学案上的基础知识部分。
(生)快速阅读,落实基础知识。
(师)板书“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生)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协调下,快速交流。
师:(估计时间,指定小组展示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哪个小组将你们交流的答案展示一下,其他小组认真对照,看答案跟你们的是否一致。
(一小组毛遂自荐展示自己的答案)
师:(引导小组之间互评纠正)答案是否一致辞,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答案?
师:好,看来同学们的意见达成一致。
非常棒!那下面老师想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记忆能力。
咱们以组为单位,先组内检测,请组长记录掌握情况,全部过关的请举手示意一下老师。
(1)自年台湾郑氏政权降清之后年间,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史称“”。
(2)盛世之下,清朝的疆域北界,东北至以北的、,东临,东南到及其附属岛屿、,南及,西南抵,西越,西北达北岸。
(3)末年,西藏发生内乱,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乘机攻入西藏;时,西藏再度发生内乱,清军入藏平定,设立。
这一制度,有利于。
(4)清朝时设置的管理新疆的最高长官是。
(5)帝时,对西南地区的、、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时,平定叛乱后,又废除了土司制度,改设管理。
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生)小组长依次举手示意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脱离学案,看大屏幕,谁来说一下第一题的答案?
生:我来……
师:第二题……
生:我来……
(后面三题不需再问,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
师:哦,相当不错啊。
同学们的记忆能力超出老师的想象。
那么下面老师想了解一下咱们各小组的合作能力及同学们的分析归纳能力。
请同学们对照学案中的三个理解分析题进行讨论归纳,整理出知识要点。
看哪个组分析归纳得更全面。
(生)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每题的知识要点。
(师)板书:“一、盛世”
(师)巡视每个小组的讨论整理情况,适时进行指导。
(课件三)你知道“康乾盛世”的原因吗?(人多力量大,看哪组归纳最完善)
生一:清朝非常重视明亡教训,革除明朝弊政。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自1683年台湾郑氏政权降清之后,百余年间无大的战事。
其时,赋役有一定之规,财政入多出少,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称“康乾盛世”。
师:不错,要点很全面。
哪位同学能将这些要点进一步归纳,用自己的语言答出来呢?
生二:重视明亡教训,革除明朝弊政;无大的战事;赋役有一定之规;财政入多出少;人民休养生息。
)
师:相当不错。
还能再简炼些吗?
生三:勤于政事、无大战事、赋役有规、财政丰裕、休养生息
师:相当准确,与标准答案一模一样。
看来咱们这个同学求知心切,提前从别的班级知道了标准答案。
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师:在盛世之下,清王朝疆域辽阔。
下面老师想简单考查一下同学们地理学习中的读图与绘制简图的能力。
(课件四)“清朝前期疆域图”
(师)补充板书:“(盛世)疆域”
师:谁能用最简单的方位图标注出清朝的疆域?
生:我来试试吧
师:好,给老师补充一下板书吧。
(生)板图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