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音乐名词解释

音乐名词解释

音乐名词解释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有规律的声音和声调的组合创造出来的。

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声音和情感的表达来传递信息和创造美感。

音乐术语有很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音乐名词的解释:1. 节奏:音乐中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的时间感觉。

节奏可以让音乐更加有力量和生动。

2. 旋律:由一系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的音符组成的音乐句子。

旋律可以让音乐更加有感染力和易于记忆。

3. 和声:不同音符之间的音乐关系。

和声可以通过和弦、和弦进行等方式来表达。

4. 音调:音乐中的基本音高。

不同音调可以表达不同的音乐情感和意境。

5. 调性:音乐中的音调体系。

调性可以给音乐带来稳定感和结构性。

6. 表情:音乐中通过音乐元素和演奏技巧来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7. 曲式: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常见的曲式有奏鸣曲、交响曲、合奏曲等。

8. 乐器:用来演奏音乐的器械。

常见的乐器有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9. 悠扬:音乐中有旋律美感和动听的特点。

10. 抒情:音乐中表达情感和内心感受的特点。

11. 节拍:音乐中规律的有规律的拍子感觉。

12. 速度:音乐中的演奏速度。

常见的速度有快速(快板)、中速(中板)、慢速(慢板)等。

13. 力度:音乐中的音量和强弱。

力度可以给音乐带来层次感和戏剧性。

14. 音色:乐器演奏出的声音质地。

不同音色可以带来不同的音乐效果。

15. 合唱:由多位歌手同时演唱的表演形式。

合唱可以增加音乐的厚度和壮观感。

总的来说,音乐是一种充满艺术和情感的创造性的表达形式。

通过理解和学习这些音乐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

音乐名词解释2

音乐名词解释2

歌剧: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

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

有正歌剧、喜歌剧、轻歌剧等类型。

2、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融音乐、舞蹈、哑剧、文学、舞台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3、室内乐:通常指由少数演奏者演奏的重奏曲。

室内乐重奏不同于管弦乐合奏,前者每一声部由1至2人演奏,后者每一声部则由多人演奏,按声部或人数的多寡,室内乐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直至九重奏等多种演奏形式。

4、组曲:是几个各具独立完整结构的乐曲,根据互相对比的原则和一定的联系,在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器乐套曲。

组曲分为古代组曲和现代组曲两种类型。

5、奏鸣曲:13世纪始见于音乐用语中。

16、17世纪时泛指各种器乐曲,以与声乐曲的泛称康塔塔相对。

17世纪中叶以后,古典奏鸣曲开始出现并巩固其某些特征。

自海顿、莫扎特之后至今,奏鸣曲专指采用器乐套曲形式(即三至四个乐章)组成的大型器乐独奏或由一件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

6、协奏曲: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其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

7、交响曲:是在17世纪末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18世纪中叶后,才独立成为音乐会乐曲的体裁名称,专指用交响乐队演奏采用奏鸣(交响)套曲形式的大型器乐曲。

8、前奏曲:原文是“序”、“引子”之意。

是一种自由结构的短曲。

原指西欧民间歌手开始歌唱之前伴奏的“引子”,最初常是即兴演奏。

19世纪波兰作曲家肖邦开始使前奏曲脱离组曲和赋格,成为独立的钢琴特性曲。

作品欣赏:《降D大调雨滴前奏曲》[波兰]肖邦9、即兴曲:即兴曲是19世纪的一种抒情特性曲。

原是钢琴独奏曲的体裁名称,后也成为其他乐器的独奏乐曲。

即兴是指创作动机,常由激动的段落和深刻抒情的段落组成。

作品欣赏:《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波兰]肖邦10、幽默曲:又名滑稽曲是器乐独奏曲的乐曲体裁。

流行于十九世纪的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精致的器乐曲。

音乐名词解释.doc

音乐名词解释.doc

音乐名词解释[纯律]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和弦形式。

这样便产生了七个基本音级。

根据纯律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又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

它的EF、BC之间的半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半音要大。

全音的情况有两种:CD、FG、AB为大全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大。

ED、GA为小全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全音都小。

前面简略地谈到了各种律制产生的方法和结果,但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定律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现以e1为例,用纯律和五度相生律的定律方法来进行一次计算。

我们已知纯律是以复合音的第二分音、第三分音和第五分音作为生律要素的,也就是说纯律大三度的振动数比应是5/4。

已知振动数比,再由振动数比求得音的振动数是很容易的。

五度相生律是以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为基础,按照纯五度(3/2)的关系连续相生而得。

关于十二平均律,我们已知它是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而成,因此,除一度和八度外,其他各律的音高与纯律和五度相生律皆不相同。

三种律制在实际的应用上各有长处,五度相生律是根据纯五度定律的,因此在音的先后结合上自然协调,适用于单音音乐。

纯律是根据自然三和弦而定律,因此在和弦音的同时结合上纯正而和谐,适用于多声音乐。

但随着多声部音乐的发展,转调的频繁,加上键盘乐器在演奏纯律上的困难,因而受到很大限制。

十二平均律在音的先后结合和同时结合上都不是那么纯正自然,但由于它转调方便,在键盘乐器的演奏和制造上有着许多优点,因此近百年来被广泛采用。

[五度相生律]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年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例如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和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不同的。

有关于音乐的名词解释

有关于音乐的名词解释

有关于音乐的名词解释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充满了美好与感动。

然而,对于非音乐专业的人来说,有时候可能会对一些音乐术语感到迷惑。

在本文中,我将解释一些常见的音乐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各个方面。

1.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时间和强度的组合。

它可以是快速或缓慢的,强烈或柔和的。

节奏使得音乐有了一定的动感,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拍子摇摆。

节奏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或声音的组合来构建,从而给音乐带来独特的韵律。

2. 和弦:和弦是指由两个或多个音符同时发声所形成的音。

它们由根音、第三度和第五度组成。

和弦能够给音乐增添和谐的感觉,并为乐曲赋予不同的情感和色彩。

常见的和弦包括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和属七和弦等。

3. 调性:调性是音乐中基于主音与其它音符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音乐系统。

它是由一个基调(主音)和相应的音阶组成的。

调性能够给音乐带来稳定感和层次感,让人们更容易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和情感。

4. 旋律:旋律是由一系列音符按照一定顺序演奏而形成的音乐片段。

它是音乐的灵魂,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旋律可以通过音高、音长、音符的连续性和跳跃性等特征来识别和描述。

5. 节拍:节拍是音乐中规律性的重复,可以看作是音乐的心跳。

它为音乐提供了时间感,使得音乐更易于理解和跟随。

通常,一个乐曲会有一个固定的节拍,例如4/4拍或3/4拍。

6. 和声: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声部之间的音乐关系。

和声可以通过音乐中不同音符的叠加和交错来表达。

它给音乐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和谐感,使得乐曲更加丰富多样。

7. 音乐风格:音乐风格是指音乐作品所属的特定类型或流派。

不同的音乐风格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特点,代表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常见的音乐风格包括古典音乐、摇滚、流行、爵士、电子乐等。

8. 拉格:拉格是一种印度古典音乐的节拍模式。

它用来描述音乐中独特的时间和强度组合,给音乐带来了独特的韵律感。

拉格在印度音乐中被广泛使用,并且每个拉格都有其特定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乐理基本知识,100个名词解释

乐理基本知识,100个名词解释

1:音(Tone)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

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

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音色(Tone-color)指音的感觉特性。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鸣(Resonance)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

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4:基音(Fundamental tone)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

基音决定音高。

5:泛音(Harmonic overtone)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是泛音。

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

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Pitch)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

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音名(Pitch name)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

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

被广泛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唱名(Syllable names)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

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9:音域(Compass)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

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关于音乐名词解释

关于音乐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新音乐:新音乐就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得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得,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得新音乐。

2、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就是指随着新式学堂得建立而兴起得歌唱文化,一般指开设得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得歌曲。

3、传统音乐:传统音乐一般就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得本土音乐。

中国得传统音乐主要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歌舞音乐,器乐以及根据这些艺术传统新创作得音乐。

4、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

其代表剧目有《邓霞姑》,《洛神》,《宇宙锋》以及由她编演得《木兰从军》等爱国戏。

她发展、创造了新腔,与青衣得“花衫”行当相融合。

这种新得唱腔与表演为主要艺术特征得京剧艺术流派被称为“梅派”。

同时她对京剧得伴奏音乐也有改革(加入了二胡与月琴)。

她得表演艺术被誉为可于苏联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得布莱西特相媲美得表演艺术体系。

抗战八年蓄须辍演,表现了崇高得民族气节。

5、周信芳:浙江人。

曾编演了《宋教仁》与《四进士》等爱国剧目。

她得表演风靡南方,世称“麒派”。

6、富连成班:由萧长华,叶春善等人在北京主持。

其存在得四十余年间培养出了大批经过传统京剧艺术教育得演员。

为京剧艺术得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7、评剧:评剧约于1910年由河北莲花落子与东北得“蹦蹦”河流而成。

1935年定名为评剧。

其代表剧目有《杨三姐告状》。

8、越剧: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得嵊县一带,故名。

起初就是男演员组成得“得笃班”。

后入上海发展改称绍兴文戏。

1936年后,女班盛行,时称女子文戏,约在此时开始以“越剧”为名。

近代以来得代表剧目有“雪声剧团”得《祥林嫂》。

9、河南坠子:就是由河南得道情与“颖歌柳”“三弦书”等合流而成得。

就是歌唱性较强得说唱曲种。

以乔清秀得“乔派”与董桂芝得“董派”为代表。

10、江南丝竹:就是中国得传统器乐丝竹类得重要乐种。

原先主要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近代在上海获得大得发展,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成为全国著名得乐种。

音乐常识与名词解释

音乐常识与名词解释

音乐常识与名词解释一.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1.旋律旋律是由一连串高低、长短不等的音符连续演唱或演奏形成的线条,也称为曲调。

有的旋律舒展委婉;有的铿锵有力、棱角分明。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欣赏音乐的入门钥匙。

一般来说,每首乐曲都有它的主旋律,能够“捕捉”到它的主旋律,就能帮助我们欣赏、辨别和记住它。

2.节奏节奏是音乐在时间上有规律的运动,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音的长短进行;二是指音的强弱交替,形成节拍。

3.速度速度指音乐的快慢程度及其变化,通常运用以下术语来标记:广板、慢板、柔板、行板、小行板、中板、小快板、快板、很快的快板、急板、最急板等4.和声按一定音程关系构成的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奏响称为和弦;一系列不同和弦有规律的进行(连接)称为和声5.调式与调性从本质和形式上来看,调式与音阶基本相同。

西方音乐一般以七声音阶为基础,不同音阶在不同高度上排列就构成了各种调式。

调式中有大调式、小调式。

大调式以Do为主音,小调式以La为主音。

6.音色音色即音乐的色彩,它取决于不同的发音主体和不同的发音方法。

7.织体多声部音乐在横向(旋律)和纵向(和声)上相互交织构成织体,西方音乐主要有主调、复调两种织体。

8.曲式曲式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具有逻辑性和规范性。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音乐都有其常用的曲式,西方音乐自17世纪以来形成的曲式有: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式等。

二.欧洲音乐的发展历程和时代风格1.巴罗克音乐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并流传于欧洲各国的音乐风格。

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原意为“怪异的珍珠”,开始时被文艺理论家用来贬称17世纪初的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后来就成为包括那个时期音乐在内的艺术风格的总称。

其特征是高贵庄严,华丽雄伟,富于动力感和装饰性。

巴罗克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蒙特威尔第、吕利、珀赛尔、维瓦尔第以及亨德尔、巴赫等。

2.古典主义音乐古典主义音乐通常指欧洲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的音乐风格。

音乐名词解释

音乐名词解释

音乐名词解释引言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声音的组合和表达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概念。

在音乐领域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这些名词是理解和解释音乐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音乐名词的解释。

1. 节拍和节奏节拍指的是音乐中的基本节律单位,它通过一定的时间间隔来界定音乐的节奏感。

常见的节拍记号包括四分之一音符、八分之一音符等,通常用数字表示。

节奏是指音乐中不同音符的相对强度和持续时间。

它包括强弱、长短以及间隔等因素,给予音乐以动感和活力。

2. 和声和旋律和声是指同时发出的两个或更多音符的组合。

和声可以创建和弦,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和色彩。

和声通常由主旋律和伴奏构成,它们共同营造出整个音乐的氛围和情感。

旋律是音乐中最为突出和人耳所感知到的部分。

它由一系列音符组成,有着一定的音高起伏和节奏感。

旋律是音乐中人们最容易记住和识别的元素之一。

3. 和弦和调性和弦指的是同时发出的两个或多个音符的组合,它们以和谐的方式共同存在。

和弦用符号表示,常见的和弦包括大调和弦、小调和弦、属调和弦等。

和弦在音乐中起到了连接旋律和节奏的作用。

调性是指音乐中围绕着某个音为中心的音符的集合。

常见的调性包括大调和小调。

调性对于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起伏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调性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和感觉。

4. 节奏性和旋律性乐器节奏性乐器是指主要用于产生和强调节奏的乐器。

常见的节奏性乐器包括鼓、打击乐器和钢琴等。

这些乐器通过不同的敲击方式和节奏模式,为音乐增添了动感和韵律。

旋律性乐器是指主要用于演奏旋律的乐器。

例如,小提琴、吉他和长笛等。

这些乐器可以通过演奏不同的音符和音高来表达旋律和情感。

5. 音域和音色音域是指乐器或人声能够发出的音符的范围。

不同乐器和歌手的音域不同,音域的宽度对于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音色是指不同音符在相同音量和音高下发出的特殊音质。

每个乐器和声音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这使得音乐更加生动和有趣。

结论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语言,通过结构、节奏、和声、旋律等元素来表达和传达情感和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