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量补语练习

时量补语练习
时量补语练习

判断选择

1、我昨天()

A.看了电影两个多小时 B.看了两个多小时电影

C.看电影了两个多小时

D.看了两个多小时电影了

2、我好久没看见玛丽了,麦克说()

A.她回了国三个月

B.她回了三个月过

C.他回国三个月了

D.她回国了三个月

3、你(),也该休息休息了。

A.已经看书了好几个小时了

B. 已经看了好几个小时书了

C.已经好几个小时看了书了

D.好几个小时已经看了书了

4、他(),汉语说得不错。

A.中国已经来三年多了

B.已经三年多了来中国

C.来中国三年已经多了

D.已经来者三年多了

5、他(),很累。

A.坐车坐了四十分钟才到家

B.才到家坐车坐了四十分钟

C.坐了车四十分钟才到家

D.坐车了四十分钟才到家

6、这个房间()那个房间差不多大。

A.没有

B.没像

C.不比

D.不跟

7、他的汉语水平()你,只有初级水平。

A.不如

B.不比

C.没有 .

D. 不一样改错

1、他和我生气了,我三次找了他,他都不见我。

2、他学汉语三年了,应该说得很好。

3、来中国以前,他已经六个月学习了汉语。

4、他昨天八个小时睡觉了。

5、他都北京来了好几天了,什么地方都没去。

6、他没有我早来中国多长时间,大概一个月,可他的水平比我高很多。

结果补语偏误例析

一结果补语回避性偏误分析 一,把动结式回避成主谓结构(动结式即动词+结果补语) 1回避成两个主谓句 例如“我们终于打赢了这场球”,留学生会回避成: (1)我们打球,这场终于赢了。 (2)打这场球,我们终于赢了。 2 回避成一个主谓谓语句 例如“我们终于打赢了这场球。”留学生会回避成: (3)*这场打球我们终于赢了。 (4)*这场我们打球终于赢了 (5)*我们这场打球终于赢了。 3回避成一个主谓句 在这一类型中,又有两种回避情况, 一是去掉中心语,用原来的结果补语作为主谓句中的谓语。例如: 正确句留学生回避句 (6)我们终于打赢了这场球。我们终于赢了这场打球。 (7)45分钟后,土豆终于烤熟了。45分钟后,土豆终于熟了。 原因:(1)(3 、4 、5)(6)留学生把“打”这一动作和“球”放在一起,作为一个名词,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这种偏误,是由于汉语中常用短语和离合词的频繁使用有关。在学习过程中,留学生先接触的是一些常用的动宾结构的短语,如打球、吃饭、喝水、洗衣服,也有一些是离合词,如游泳、唱歌、睡觉等。这些短语和离合词在留学生的汉语系统中较为凝固,在使用时常常一起用,不易分开。因此,原本应该用结果补语短语的句子中,留学生常把这些常用短语或离合词凝固在一起,作为某一句子成分,让原本应充当结果补语的词成为句子的谓语中心语。(2、7)回避正确 二是用其他的表达方式来回避动结式,例如句子“有一天,农夫回家时,看见了 一只猫”,留学生就用主谓句中的一种句式—存现句来回避,例如: (8)有一天,农夫回家时,门前有一只猫。 原因:因为主谓句是汉语中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句式,所以留学生回避时最爱用这种句式。 出现回避的总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主谓关系和动宾关系在留学生的目的语语法体系里的意识远远强于动结式关系。而汉语结果补语短语本身的结构也使留学生容易采用主谓结构进行回避。汉语结果补语有动词或形容词充当,动词和形容词又可以作为句子的谓语。实际上,很多动结式的句子都是由两个主谓结构紧缩而成的。这两个主谓结构的谓语分别是动结式中的中心语和结果补语。留学生更熟悉主谓结构,就常常把动结式句子还原成了两个主谓结构. 其次是结果补语短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了某种结果,动作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是紧 密相连的。而留学生在表达时往往丢掉表示动作的词,只说结果,这样结果补语变成 了句子的谓语。母语语法的负迁移也会造成这一问题。在很多语言里,当然也包括汉 语,表示结果的动词或形容词可以单独作句子的谓语。 二,把动结式回避成一个词 1“发现”代替动结式“看见”、“找到” 含有动结式的句子留学生回避句 (9)农夫回家时,看见了一只猫。农夫回家时,发现了一只猫。 (10)她找了半天小狗,终于找到了它。她找了半天小狗,终于发现了它。 原因:“发现”是生活中常用的词,各阶段的留学生都很熟悉这个词,而且这个词可以包含“找”“看”等一些动作,以及动作产生的“着”“见”等结果的两层意思,因此用“发现”代替动结式的现象最为普遍。 2. “提醒”代替动结式“叫醒” 含有动结式的句子留学生回避句 (11)早上,宾馆的服务员叫醒了我。早上,宾馆的服务员提醒了我。 原因:由于留学生每天学习的是书上的课文,记的单词也是书后的单词表,书上没有单独列出“叫醒”,而“提醒”是作为基本词汇要留学生记住的,因此用“提醒”这个词。

47.现代汉语语法练习题

语法 一、名词解释 1.语法 2.实词 3.双宾句 4.虚词 5.兼语短语 6.句子 7.语素 8.短语 9.祈使句 10.方位短语 11.疑问句 12.非主谓句 二、填空题: 1.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对汉语词进行分类,必须以词的为依据。 2.实词和虚词最大的不同是虚词不能单独充当成分。 3.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 4.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首先根据能否作句法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两大类。 5.语气词经常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普通话里最常见的语气词有 。 6.副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只能充当。 7.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8.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动态助词、以及“所、似的”等其他助词。 9.现代汉语的五种基本短语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中补短语、主谓短语、联合短语,它们是根据来分类的。 10.在偏正短语中,起限制或描写作用的成分叫修饰语,被修饰的是。 12.“今天春节”是关系的短语。 13.“从黄河游泳”从结构关系上看是短语。 23.就词性来说,“突然”是,“忽然”是。 24.就词性来说,“正在”是,“现在”则是。 25.从结构关系看,“他自己、西岳华山、校长蔡元培”等是短语。 26.“学校管理部门同志的想法”中的定语是。 28.“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中“是”是词,“他是老想着大伙儿”中的“是”是词。 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 3、()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A代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名词 4、()不能用“不”修饰。

A动词 B形容词 C名词 D副词 5、()表示动作的量。 A名量词 B动量词 C时量词 D形量词 6、能带宾语的是()。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7、“上来”是() A助动词 B判断动词 C趋向动词 D及物动词 8、“国营、民用、大型”是() A动词 B名词 C副词 D区别词 9、“不、没”都是() A程度副词 B时间副词 C范围副词 D否定副词 10、“很、挺、十分”是() A程度副词 B范围副词 C语气副词 D情态副词 11、“我、你、他”是() A指示代词 B疑问代词 C人你代词 D名词 12、“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 A动词 B副词 C介词 D方位词 13、“着、了、过”是()。 A结构助词 B动态助词 C其他助词 D语气词 14、“哎哟”是() A拟声词 B语气词 C叹词 D助词 15、“今天星期日”是() 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 16、“彻底解决”是() 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 17、“去打电话”是() A主谓短语 B连动短语 C兼语短语 D同位短语 18、“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A主谓短语 B联合短语 C偏正短语 D同位短语 19、“你的到来”是() A体词性句法结构 B谓词性句法结构 C加词性句法结构 D主谓短语 20、“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中性主语 D谓词性主语

汉语补语语法知识

汉语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构成 补语主要由谓语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①谓语性词语作补语 形容词:好低高紧熟快早干净清楚 动词:写改听学拿推抹看走听 主谓短语: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气得脸都白了 述宾短语:急得想哭说得没有分寸 述补短语:痛得昏了过去乱得睡不着 联合短语:长得又精干又潇洒累得筋疲力尽 状中短语:起得很早窜得比天还高 连谓短语:他气得流着眼泪跑了出来羞得转身就跑 兼语短语:奇怪得令人无法捉摸忙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比况短语:痛得钻心一般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②数量短语作补语 看了三遍成立五年走了一趟看了两眼住了半个月 ③介词短语作补语 出生在上海钻到衣领里写于20年代初期始于上个世纪 语义类型 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状态等。 ①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表示述语的结果。 结果补语主要由形容词来充当,也可由少数单音节动词来充当。 结果补语与述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 写错变好压低抬高抓紧煮熟哭肿踢坏做完洗干净说清楚 说完改成听懂学会拿走推倒抹掉打死拉住撞翻叫醒 结果补语与述语结合得比较紧密,其间不能加入别的成分。结果补语后面可以带动词助词“了”和“过”,也可以带宾语。 例如: 抓紧时间压低标准抬高价格哭肿了眼睛踢坏了足球洗干净衣服 叫醒他抹掉痕迹推倒了围墙写完了作文拿走了工资学会了上网

②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主要由趋向动词“来”、“去”、“出”、“上”、“下”、“回”、“上来”、“出来”、“回来”、“上去”、“下去”等充当。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加“得”。例如:走进流进取回跑回送来拿来交上贴上脱下换下 走出去跑进来拿出来蹲下来爬起来扔过去缩回去坚持下去 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例如“送来两本杂志”可以改为“送两本杂志来”。但宾语是表示处所的,只能放在“来”、“去”之前,“进”、“出”、“上”、“下”、“回”、“过”之后,例如“进门来”、“回家去”、“跑回家”、“走进里屋”。 有时趋向动词并不表示动作的真正趋向,而是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例如: 夜晚久久地平静不下来了。 他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动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宾语前面,例如: 他匆忙走进了办公室。 “了”也可以出现在补语之前,这时述语后面就不再出现宾语,例如: 叫声使楼道里过往的人聚了过来。 周围的人都“轰”地笑了起来。 ③可能补语 可能的补语表示能怎么样或不能怎么样。 可能补语主要有两种表示方法: Ⅰ在述语和结果补语之间加入“得”或“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或不可能出现。例如: 写得(不)完听得(不)懂出得(不)去 解决得(不)好看得(不)清楚 Ⅱ“得”或“不得”用在述语之后作补语,表示结果可能实现或不能实现。例如: 去得(去不得)吃得(吃不得)认得(认不得) 丢不得去不得大意不得耽误不得 此外,“得了(liǎo)”或“不了(liǎo)”也可以用在述语后面作补语。例如: 走得了(走不了)办得了(办不了)决定得了 ④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表示述语动作行为的数量。 数量补语可由表动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 看了两眼说过三遍来过三次打了一下 数量补语还可以由表示时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例如: 等了三年来了一个月忧郁了半天坐了三分钟 ⑤状态补语 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或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述语和补语之间一般加助词“得”。例如:

简单趋向补语“去”和“来”试讲教案

教案 简单趋向补语“来”和“去”的用法 说课人:许娇试讲人:陈迪 一、课型:初级汉语语法精讲课 二、使用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 三、教学对象:初级阶段留学生 四、教学内容:学会用动态助词“了”,并熟练应用于交际。 五、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练掌握什么时候用动态助词“了”进行交际。 2.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态助词“了”在句子中的位置。 3.通过讲练,会用“了”谈论做过的事情。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了”在句中的位置及“表完成“的用法。 七、教学方式:讲练结合、互动形式的小组活动。 八、教学时间:10分钟 九、教具:PPT、卡片、仿真花 十、教学步骤: (一)复习与导入(1 min.) 老师: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大家周末都去哪儿了? 小瑞,你周末去哪儿了 小瑞:我周末去公园了 老师:小瑞周末去公园了(板书) 我们还可以说:小瑞周末到公园去了(板书) 娇娇,你今天几点来教室的? 娇娇:我今天8点来教室的。 老师:娇今天8点来教室的(板书) 我们也可以说:娇今天8点到教室来的(板书) 老师:同学们,这里的“来”和“去”是我们上一节课学的内容,我们学了“来”和“去”的用法,他们经常作谓语,表示方向。大家有没有发现下面一行的“来”

和“去”,和我们上一节课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它们还是作谓语吗?那么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开始今天新的课程。简单趋向补语“来”和“去” (二)讲解简单趋向补语“来”在句中的位置及其含义(3 min.) 1.ppt动态过程图示 老师问:小黄在说什么?学生回答:小绿过来了接着就显示小绿从远处滑到小黄身旁的动态过程(教师:对,小绿过来了) (以这样的方式展示“小绿拿来了一支笔”“小绿送来了一朵花”“小绿带来了一本书”) 2. 让学生发现“来”在句中的位置,以及“来”所表示的含义 ( ppt上汇总了以上四句话) 教师:大家来看,这些句子里,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把“来”都放在哪儿呢? 学生:放在动词后面 ( ppt上接着列出公式(V+来)) 教师:很好,那来放在动词后面表示什么呢? 学生:不知道 教师:那让我们来看下一张动态图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小绿离小黄越来越近了呢,所以“来”表示什么呢? 学生:表示向某人靠近 教师:对,“来”表示靠近说话人(ppt展示“来”的含义) 3.游戏(传东西)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有谁愿意帮我? (瑞站到讲台背向大家) 教师:这是什么? 学生们:笔 教师:现在大家一个一个地传这个,当瑞说停的时候,才可以停 (瑞喊停,笔落在了小a手上) 教师:小a,你要听小瑞的话,做动作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 1、语法这一术语有()含义 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 2、“人、百、个”这三个词都是() A体词B谓词C加词D代词 3、()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A代词B动词C形容词D名词 4、()不能用“不”修饰。 A动词B形容词C名词D副词 5、()表示动作的量。 A名量词B动量词C时量词D形量词 6、能带宾语的是()。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 7、“上来”是() A助动词B判断动词C趋向动词D及物动词 8、“国营、民用、大型”是() A动词B名词C副词D区别词 9、“不、没”都是() A程度副词B时间副词C范围副词D否定副词 10、“很、挺、十分”是() A程度副词B范围副词C语气副词D情态副词 11、“我、你、他”是() A指示代词B疑问代词C人你代词D名词 12、“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 A动词B副词C介词D方位词 13、“着、了、过”是()。

A结构助词B动态助词C其他助词D语气词 14、“哎哟”是() A拟声词B语气词C叹词D助词 15、“今天星期日”是() A主谓短语B述宾短语C述补短语D偏正短语 16、“彻底解决”是() A主谓短语B述宾短语C述补短语D偏正短语 17、“去打电话”是() A主谓短语B连动短语C兼语短语D同位短语 18、“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A主谓短语B联合短语C偏正短语D同位短语 19、“你的到来”是() A体词性句法结构B谓词性句法结构 C加词性句法结构D主谓短语 20、“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中性主语D谓词性主语 21、“跑跑有益健康”中的“跑跑”是() 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中性主语D谓词性主语 22、“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 A施事宾语B体词性宾语C谓词性宾语D受事宾语 23、“问他一件事”中的“一件事”是() A近宾语B双宾语C远宾语D补语 24、“累得要命”中的“要命”是() A可能补语B趋向补语C情态补语D程度补语 25、“我认识他,那位连长”中的“那位连长”是() A宾语B同位语C复说语D插说语 26、“这条鱼,往少里说,也有二斤”中的“往少里说”是()

第六讲——补语(HSK语法结构)

语法结构第六讲—— 补语分析 补语是附加在动词谓语后面,补充说明动作进行的情况、结果、数量、或者性状、程度的成分。补语经常由形容词、动词、副词或短语充当。分为程度补语、情态补语、结果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等几种。 经典例题: 1、这一段描写很精彩,我很想把它背()。 A、起来 B、下来 C、过来 D、进去 2、两栋楼房离得太近了,我甚至()对面房间里的家具的颜色。 A、看得清楚 B、看得不清楚 C、看不得清楚 D、看不清楚 3、老王和这小孩还挺有缘分的,初次见面就()。 A、谈得着 B、谈得上 C、谈得来 D、谈得开 4、在哪儿见过她呢?我怎么也想不()了。 A、起来 B、出来 C、上来 D、过来 5、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你可别()那点儿学费。 A、舍得不 B、舍得 C、舍不得 D、不舍 6、看()她好像懂了,其实并没听懂。 A、上去 B、上来C下来D、下去 7、要在这个位置上有所成就,必须得()失败和挫折。 A、禁得过 B、禁不起 C、禁不住 D、禁得起 8、世界上漂亮女人再多,也()你,我只愿意跟你结婚。 A、比不下 B、比不上 C、比不出 D、比不起 9、经过三个小时的抢救,他终于醒()了。 A、起来 B、过来 C、上来 D、出来 10、()车的人不一定承受得了这么高的油价。 A、买得来 B、买得着 C、买得起 D、买得走 11、事到如今,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坚持()了。 A、得很 B、极了 C、下去 D、下来 12、我能从他们说话的口音()听出他们是从哪儿来的。

A、听出 B、听见 C、听到 D、听上 13、你已经()了,应该出去散散步了。 A、看了书一整天 B、看一整天了书 C、看书了一整天 D、看了一整天书 14、午饭吃得太少了,还没到四点就感觉饿得()。 A、坏了 B、死了 C、极了 D、不得了 15、他把搜集来的民间故事整理(),编成了一本民间故事集。 A、上来 B、出来 C、出去 D、下来 16、钟楼里传来的钟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A、送走 B、送来 C、送去来 D、送上 17、他发现高价买回来一批假货,连连抱怨()。 A、吃了大亏 B、吃大了亏 C、亏大吃了 D、大吃亏了 18、潘思小时候可是淘气(),没想到长大了变成了一个文静的姑娘。 A、个痛快 B、得极了 C、得慌 D、得多 19、有谁想跟我们一起去旅游的,请()! A、举来起手 B、举起手来 C、举手起来 D、举起来手 20、我以前(),也可以算是他的老师吧。 A、辅导过他三次 B、辅导过三次他 C、辅导三次过他 D、辅导三次他过 21、他把最后一口啤酒喝()了。 A、下来 B、下去 C、进来 D、起来 22、想起那些艰苦的日子,总算熬()了。 A、出去 B、过去 C、回去 D、起来 趋向补语的引申义: 1、起来: (1)开始并继续:冷起来了讨论起来了唱起歌来跳起舞来 (2)估计或着眼于某一方面:听起来看起来容易 (3)表示动作完成:捆起来收拾起来存起来 (4)表示对已经忘记的事情恢复记忆:想起来、记起来

对外汉语教学——程度补语练习题

程度补语练习题 1.我的钱包不见了,手机也不见了,真是_____。 A、倒霉坏了 B、倒霉多了 C、倒霉透了 D、倒霉得慌 2.大家都笑得_____。 A、肚子不得了 B、肚子破 C、肚子疼 D、肚子坏 3.这个菜辣得_____ A、很 B、极了 C、透了 D、多了 4.这几天热得_____。 A 死了B、厉害C、不得了D、透了 5.他们吵得我_____ A、睡觉不能 B、睡不着觉 C、睡觉了 D、睡着了 6.这个菜真香,让我馋得_____。 A、透了 B、要命 C、非常 D、极了 7.他的心跳得_____。 A、快 B、多 C、大 D、高 8.上课的时候,他困得_____。 A、透了 B、不得了 C、厉害了 D、极了 9.刚才坐过山车的时候,她吓得_____。 A、坏了 B、极了 C、透了 D、不得了 10.你变得我都_____。 A、认不出来了 B、不知道了 C、认出来了 D、知道了

11.我们腿疼得_____。 A、非常疼 B、走不动了 C、极了 D、透了 12.这两天我搬家,累得_____。 A、腰都死了 B、腰都哭了 C、腰都酸了 D、腰都透了 13.我不习惯跪着坐,一会儿就_____得脚都麻了。 A、跪 B、坐 C、酸 D、疼 14.您这位工程师实在管得_____。 A、宽 B、多 C、大 D、高 15.秋天到了,果园的果子熟_____。 A、极了 B、透了 C、得不得了 D、得很 16.妈妈知道我没有去学院,气得_____ A、极了 B、透了 C、不得了 D、很 17.这次考试简单得_____。 A、极了 B、不得了 C、厉害 D、透了 18. 京剧的内容我都听懂了,我高兴_____。 A、极了 B、不得了 C、厉害 D、透了 19.他发烧烧得_____,被妈妈送去医院了。 A、极了 B、不得了 C、厉害 D、透了 20.他这个人简直坏_____。 A、极了 B、不得了 C、厉害 D、透了

(完整版)如何区分英语中的定语与补语

主谓宾,定状补是学好英语必须掌握的6大词性。有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时常分不清楚定语与补语,虽然知道,定语是限定条件的,补语是补充说明的。但这样的描述还是太过抽象,让部分同学无法理解。那英语中的定语与补语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补语分为主语补语和宾语补足语。一般主语补语为系表结构I am a student.(补语)下文中提到的补语指的都是宾语的补足语。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 (一)从以下三点区别两者 一、作用不同 1.定语,在句子中修饰名词或代词。 2.补语,说明句子宾语的状态或正在进行的动作。 二、位置不同 1.定语,在名词或代词之前,或之后。 2.补语,紧跟宾语之后。 三、作成分的词不同 1.用作定语的成分是: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分词、介词 短语 2.用作补语的成分是: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分词 (二)从例句中区别两者 ——可以同时当作定语与补语的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 1.名词分别作定语与补语的区别 A、I t’s a ball pen. (定语) 主系定表 B、A t the meeting we elected him monitor.(补语) 地点状语主谓宾补 2.形容词分别作定语与补语的区别 A、She is a beautiful girl.(定语) 主系定表 B、I find learning English difficult.(补语) 主谓定宾补 3.副词分别作定语与补语的区别 A、T he boy there needs a pen.(定语后置) 主定谓宾 B、(you)Please call the students back at once.(补语) 主(省略)谓宾补状 4.动词不定式分别作定语与补语的区别 A、T here is nothing to do day.(定语后置) 主系表定 B、W e believe him to be guilty.(补语) 主谓宾补

新HSK语法-趋向补语

1.简单趋向补语 V + 来/去 V +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2.复合趋向补语 V + 上来/ 上去/ 下来/ 下去/ 进来/ 进去/ 出来/ 出去/ 回来/ 回去/ 过来/ 过去/ 起来 3.宾语的位置 1)处所宾语要放在“来/去”的前面,其他宾语可前可后。 ????????. 朋友回我的去国了 ?????????. 去朋友下楼跑 2)离合词的名词部分常在“来/去”前。 下雨 --→下起雨来 聊天 --→聊起天来 4.复合趋向补语的抽象意义 V + 上去:1)说话人是下级。Ex:我的作业交上去了。 2)表示加在某个地方。Ex:我把画挂上去了。 V + 下来:1)说话人是上级。Ex:老师把我的作业发下来了。 2)动作从过去持续。Ex: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 3)状态从强变弱。Ex:天渐渐暗下来了。/教室里安静下来了。 4)固定。Ex:红灯亮了,车都停了下来。 V + 下去:1)动作或状态的持续。Ex:我很想在中国一直住下去。 V + 出来:1)表示事物从无到有,从不清楚到清楚。 (写出来/画出来/弄出来/研究出来/整理出来/设计出来/想出来) Ex:有什么想法你说出来。 快把资料整理出来。 2)表示通过动作识别,分辨人或物。(听出来/看出来/认出来) Ex:你今天太漂亮了,我都没认出来。

V + 过来: 1)表示人或事物从不好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到好的,正常的状态。 (回复过来/明白过来/抢救过来/醒过来/改过来/活过来/反应过来) Ex :他说了半天我才明白过来。 经过3个小时,医生终于把他抢救过来了。 2)表示因为数量很多所以没有能力完成。 Ex :工作太多,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V + 过去: 1)表示从好的,正常的状态到不好的,不正常的状态。 Ex :他看恐怖片晕过去了。 V + 起来: 1)表示动作开始并继续。Ex :天气暖和起来。 他来了,晚会马上热闹起来。 音乐开了,大家跳起舞来。 2)回忆起忘记的事情。 Ex:我想起来了,他是我以前的同事。 3)~的时候。Ex:他笑起来很漂亮。 这个办法听起来不错。 4)事物从分散到集中。Ex:把桌子上的书收起来吧。 测试: 找出下面句子里错误的一部分。 1.大家劝了他半天,他才安静下去,但是我看他的样子,就知道这事还没完。 2.年轻的时候我满腔热情,一心想要做一番大事,可是人到暮年,忽然对什么都淡了,希望 生活就这样平静下来,不要再有任何波折。 3.很多事情说下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4.买了车以后,我的腿也“变长”了,想去什么地方就去,看到好地方也可以马上停过去玩 一会儿。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大一下学期

第五章语法 一、名词解释 1.语法 2.实词 3.双宾句 4.虚词 5.兼语短语 6.句子 7.语素 8.短语 9.祈使句 10.方位短语 11.疑问句 12.非主谓句 二、填空题: 1.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对汉语词进行分类,必须以词的为依据。 2.实词和虚词最大的不同是虚词不能单独充当成分。 3.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 4.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首先根据能否作句法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两大类。 5.语气词经常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普通话里最常见的语气词有 。 6.副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只能充当。 7.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8.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动态助词、以及“所、似的”等其他助词。 9.现代汉语的五种基本短语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中补短语、主谓短语、联合短语,它们是根据来分类的。 10.在偏正短语中,起限制或描写作用的成分叫修饰语,被修饰的是。 12.“今天春节”是关系的短语。 13.“从黄河游泳”从结构关系上看是短语。 23.就词性来说,“突然”是,“忽然”是。 24.就词性来说,“正在”是,“现在”则是。 25.从结构关系看,“他自己、西岳华山、校长蔡元培”等是短语。 26.“学校管理部门同志的想法”中的定语是。 28.“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中“是”是词,“他是老想着大伙儿”中的“是”是词。 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 3、()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A代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名词 4、()不能用“不”修饰。

A动词 B形容词 C名词 D副词 5、()表示动作的量。 A名量词 B动量词 C时量词 D形量词 6、能带宾语的是()。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7、“上来”是() A助动词 B判断动词 C趋向动词 D及物动词 8、“国营、民用、大型”是() A动词 B名词 C副词 D区别词 9、“不、没”都是() A程度副词 B时间副词 C范围副词 D否定副词 10、“很、挺、十分”是() A程度副词 B范围副词 C语气副词 D情态副词 11、“我、你、他”是() A指示代词 B疑问代词 C人你代词 D名词 12、“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 A动词 B副词 C介词 D方位词 13、“着、了、过”是()。 A结构助词 B动态助词 C其他助词 D语气词 14、“哎哟”是() A拟声词 B语气词 C叹词 D助词 15、“今天星期日”是() 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 16、“彻底解决”是() 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 17、“去打电话”是() A主谓短语 B连动短语 C兼语短语 D同位短语 18、“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A主谓短语 B联合短语 C偏正短语 D同位短语 19、“你的到来”是() A体词性句法结构 B谓词性句法结构 C加词性句法结构 D主谓短语 20、“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中性主语 D谓词性主语

汉语趋向补语

第二章 汉语趋向补语 第一节 趋向补语的定义和特点 在谓语动词后面补充说明动作趋向的词和词组,叫趋向补语8。 趋向补语的使用在语法点有四个特点9: a)趋向补语“来”和“去”表示的方向是对说话者讲的,读轻声。 b)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用结构助词“得(de)”。 c)带趋向补语的动词谓语后边可以带宾语。 d)带趋向补语的动词谓语后边可以带动态助词“了(le)”。 第二节 趋向补语的种类 趋向补语可以分为两种10: 1)简单趋向补语:来、去。 8《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李德津,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 第319 页 9《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李德津,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 第320 页 10《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李德津,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 第319 页 4

简单趋向补语,一般是在动词后,宾语前。 简单趋向补语的形式: 中心语(谓语动词)—— 简单趋向补语(动词“来”、“去”) 如果动作是向着说话者或事物进行的就用“来”,朝着相反的方向就用“去”。例如11: ?他下来了。说话者是在下边,“他“从上面朝着说话者的方向。 所以我们用“来”。 ?他上去了。说话者是在下边,“他”从下面朝着说话者的方面。所以我们用“去”。 从动词的使用来解释,简单趋向补语有两种用法12: 1.动作性动词+来/去。这一类动词的补语只有完成形式(可以分为:“肯定式” 和“否定式”),没有可能形式。 11Suparto, ST., BA. (2004). Tata Bahasa Mandarin Itu Mudah 2. Bandung: Pustaka Internasional. 第200 页 12《汉英对照简明汉语语法学习手册》,朱晓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第105-107 页 5

《现代汉语》复习题

韩山师范学院成人学历教育 《现代汉语》考试复习题 一 1、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划分的根据是语音的物理性质;音位是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 2、不同的语体在用词方面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月,月亮”是通用词,而“月球”则带有科技语体色彩;“爸爸”是口语词,“父亲”则带有书面语色彩。可见,不同语体常使用带有一定语体色彩的词。 3、四呼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按有无韵头及韵头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 4、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5、述宾短语中,有时动词后有两个宾语,(2)它们同时和前面的动词发生联系,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 6、.几个性别相同、年龄相仿的熟人在隔壁说话,能听得出说话人是张三还 是李四,这主要是由于各人的音色不同。 7.男子和女子声音差别决定于发音体。 8.汉语拼音字母采用的是拉丁字母。 9.普通话声母共有21个。 10.普通话辅音音位共有22个。 11.“一定”中的“一”应读阳平。 12.“他从什么地方来啊?”中的“啊”应读yɑ呀。 13.“小孩儿”的实际发音是xiǎoháir 。 14.复韵母中的“前响、中响、后响”,实际上就是以韵腹(主要元音)的位置来定名的 15.“国营、民用、大型”是区别词 16.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单位。 17.仓猝、唐突、阑干、苗条、蝙蝠是联绵词的是 18.守株待兔、异想天开结构不相同 19.“上来”是趋向动词 20.“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同位短语 21.“问他一件事”中的“一件事”是远宾语 22.“累得要命”中的“要命”是程度补语 23.“他推开门走了出去”是连动句 24.“只要A,就B”是假设条件 25.“他能拿冠军吗?说不准,说不准,真的说不准”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反复。 26.“你不要一遇到困难就轮胎放炮——泄气了,那还行吗?”中运用

状态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三者的区别

状态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三者的区别 汉语言文字学赖秋虔 2015010307 首先,状态补语与程度补语的区别。状态补语(或情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常用助词“得”,比如“讲得眉飞色舞”。程度补语表示述语所达到的程度或状态,中心语主要是性质形容词,也可能用某些能前加“很”的动词,程度补语没有否定形式。一般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多”等,表达到达极点或很高程度。比如“好极了”、“好得很”。朱德熙先生把大部分的“得”字补语看作是状态补语,而只将形容词加上“极、多、透、死”等组成的粘合式结构看作程度补语。我们从语境的意义上来区分,其中程度补语多带有夸张的意味,而状态补语所要评价、判断、描述的往往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动作或事件,以及与此动作有关的施事者或受事者。比如:程度补语“心里痛快<极>了”和状态补语“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其次,状态补语与可能补语的区别。可能补语分为两种,可能结果补语和可能趋向补语,可能结果补语表示有无可能进行,可能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以“写不好”和“写得不好”为例。“写不好”是可能补语,重音在动词“写”上,动作没有发生,不能扩展为“*写不很好”;“写得不好”是状态补语,重音在补语“不好”上,动作已经发生,可以扩展为“写得很不好”。 最后,程度补语和可能补语的区别。程度补语没有否定式补语的例子,而可能补语有否定形式,比如“吃不得”、“看不出来”。

三者对比总表 补语名称表意作用有无标记 “得”有无否定式重音的位置 动作是否完 成 状态补语表状态都有无在补语上完成 程度补语表程度只有“很” 必有 无无无 可能补语表动作可能 性“得”不是 助词,表可 能 有在动词上未完成

状态补语

状态补语 定义及语法特性 状态补语:是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用“得”引出对动作结果或状态程度的评价或描述。状态补语所修饰的动作或状态可以是经常性的,也可以是已经发生的或正在进行的。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 状态补语的语义功能主要有两种: 一、用于评价或评论的。如: 1、她长得很漂亮 2、这个菜做得特别好吃 二、用于描述动作者或者受动着的状态。如: 1、她高兴得跳起来 2、她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课堂导入(情境举例法) 老师向同学们进行提问互动 师:(任意学生XX),你每天几点睡觉? 生:我每天2点睡觉。 师:(问全班同学)XX睡得早吗? 生:XX睡得早/不早。他睡得很早/晚。 师:对,XX睡得很晚(板书) 师:再说一遍,XX睡得晚吗?

生:XX睡得早/不早。他睡得很早/晚。 师:很好!(逐个问学生)你呢?你每天睡得早吗? 生:……….. 师:(总结格式)——语法讲练 肯定形式:V+得+…… 否定形式:V+得+不…… 二、课堂操练 同学两人一组互相提问 1、你每天起得早吗?今天起得早不早? 三、看图说话 用状态补语说句子,描述下列图片,引导学生使用状态补语。 四、课堂操练 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 1、你会说汉语吗?说得怎么样? 2、你喜欢打什么球?打得怎么样? 3、你会唱歌吗?唱得怎么样? 4、你喜欢写字吗?写得怎么样? 五、组词成句 1、哥哥跑得快 2、为了备课,老师每天睡得很晚 3、她的汉语说得很好 4、爷爷太极打得很标准

六、阅读短文 昨天丽丽的心情糟糕极了,因为她考试考得不好。对她来说,汉语太难了,她看得很慢,写得很慢,所以交卷的时候,她还有三道题没做完,为了让她高兴起来,我们一起去唱歌了,丽丽唱歌唱得特别好,我们玩得很晚,玩得很高兴。回来的路上,丽丽的心情也好起来了。提问: 师:1、丽丽高兴吗? 生:不高兴 师:2、丽丽为什么不高兴? 生:因为丽丽考试考得不好 师:3、丽丽为什么考得不好? 生:对她来说,汉语太难了,她看得很慢,写得很慢,所以交卷的时候,她还有三道题没做完 师:4、为了让丽丽高兴,我们去干什么了? 生:我们一起去唱歌了 师:5、丽丽唱歌唱得怎么样? 生:丽丽唱歌唱得特别好 师:6、我们玩得怎么样? 生:我们玩得很高兴 七、布置作业 用状态补语造五句话 龚莎莎 11对外汉语 11110691026

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

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 【标题注释】本文是赵金铭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的一部分(项目号:2000ZDXM740007)。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赵金铭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成文后赵教授又提出 一引言 1.1众所周知,趋向补语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动词+趋向补语”带宾语时宾语的位置 “动词+趋向补语”带宾语一般有两个位置:a.动词+趋向补语+宾语,b.“动词+趋[,1]+宾语+趋[,2]。(注:“趋[,1]”指复合趋向动词的第一个语素,“趋[,2]”指复合趋向动词的第二个语素。下同。)a、b两个格式中的宾语都有一定的条件,当趋向补语为“来”、“去”,或为复合趋向补语时,a中的宾语一般是数量(名);b中的宾语可以是数量(名),也可以是数量(名)以外的其他体词性成分。但是外国学生常常忽视了这种差别,该用b式时却往往用了a式。例如: (1)我特别回来这个地方。 (2)有的人举上来我们的国旗。 以上二例中的宾语“这个地方”和“我们的国旗”位置都放错了,应该放在“来”的前面。 (二)趋向补语表示引申意义时,由于引申意义比较抽象,很难把握,常常出现搭配上的错误,例如: (3)如果句子有错误,请改起来。 (4)把东西赶快藏下去,别让孩子发现了。 例(3)的“起来”用得不对,应改为“过来”;例(4)的“下去”用得也不对,应改为“起来”。

1.2趋向补语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固然与其本身比较复杂有很大的关系,但与我们对趋向补语的研究还不够,特别是跟我们对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研究得还很不够有一定的关系。迄今为止,就我们目力所及,有关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方面的研究只有钱旭菁的《日本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一篇,钱文对留学生作文和问卷调查得到的语料进行分析,构拟出了日本学生习得趋向补语的顺序。(注:钱文的习得顺序是:动词不带宾语的简单趋向补语→动词不带宾语的复合趋向补语→动词带一般宾语的简单趋向补语→“起来”表示开始(不带宾语)→动词带处所宾语的趋向补语(理解)→动词带一般宾语的复合趋向补语→“出来”表示暴露→动词带处所宾语的趋向补语(表达)→“下去”表示继续→“起来”表示评价→“过来”表示恢复→“过去”表示失去→“下来”表示开始→“起来”引申带宾语→“起来”表示集中。)钱文的趋向补语习得顺序比较细,不仅把趋向补语的不同用法作了习得上的排序,而且把表示引申意义的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也作了大致的排列。这种研究毫无疑问是很有价值的,不仅对教材编写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教学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1.3然而,只知道日本学生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了解以英语、法语、韩国语等为母语的学生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趋向补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才能避免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随意编排趋向补语的现象。鉴于此,本文将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二语料和方法 本文使用的语料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该语料库共收中介语语料三百多万字。为了保证样本的单一性,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本文只考察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使用带趋向补语的句子,在语料库中进行了穷尽性的提取,最后得到427个用例。这427个用例中,一、二年级

如何区分英语中的定语与补语

补语分为主语补语和宾语补足语.一般主语补语为系表结构 .(补语) 下文中提到地补语指地都是宾语地补足语.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 从以下三点区别两者 作用不同 定语,在句子中修饰名词或代词. 补语,说明句子宾语地状态或正在进行地动作. 位置不同 定语,在名词或代词之前,或之后. 补语,紧跟宾语之后. 作成分地词不同 用作定语地成分是: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分词、介词短语用作补语地成分是: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分词 从例句中区别两者 ——可以同时当作定语与补语地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 .名词分别作定语与补语地区别 ’ . (定语) 主系定表 .(补语) 地点状语主谓宾补 .形容词分别作定语与补语地区别 、 .(定语)

主系定表 、 .(补语) 主谓定宾补 .副词分别作定语与补语地区别 .(定语后置) 主定谓宾 () .(补语) 主(省略)谓宾补状.动词不定式分别作定语与补语地区别 .(定语后置) 主系表定 .(补语) 主谓宾补 . 分词分别作定语与补语地区别 现在分词 .(定语) 定主系表状 .(补语) 主谓宾补状 过去分词 . (定语) 主系定表

.(补语) 主谓宾补状 ——只能作定语:代词、数词、介词短语 代词作定语: . 定主系表 数词作定语: . 定主系表 介词短语作定语: . 主定系表 *有个不成文区别两者地小技巧,当不确认是定语还是补语时,把这个词或组词“去掉”,如果句子还是完整且原意清楚地,则是定语,如果句意不明,则是补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举例: . 我发现学习英语很难. 如果把【】去掉,“我发现学习英语……“,句子不完整,这个作补语. . 她是一个漂亮地女孩儿. 如果把【】去掉,“她是一个女孩儿“,完全不影响整个句子地意思,这个作定语.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题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百、个”这三个词都是()。 A.体词 B.谓词 C.加词 D.代词2.()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A.代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名词 3.()不能用“不”修饰。 A.动词 B.形容词 C.名词 D.副词 4.()表示动作的量。 A.名量词 B.动量词 C.时量词 D.形量词 5.能带宾语的是()。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6.“上来”是()。 A.助动词 B.判断动词 C.趋向动词 D.及物动词7.“国营、民用、大型”是()。 A.动词 B.名词 C.副词 D.区别词8.“不、没”都是()。 A.程度副词 B.时间副词 C.范围副词 D.否定副词9.“很、挺、十分”是() A.程度副词 B.范围副词 C.语气副词 D.情态副词10.“我、你、他”是()。 A.指示代词 B.疑问代词 C.人称代词 D.名词11.“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 A.动词 B.副词 C.介词 D.方位词12.“着、了、过”是()。 A.结构助词 B.动态助词 C.其他助词 D.语气词13.“哎哟”是()。 A.拟声词 B.语气词 C.叹词 D.助词14.“今天星期日”是()。 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15.“彻底解决”是()。 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16.“去打电话”是()。 A.主谓短语 B.连动短语 C.兼语短语 D.同位短语17.“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A.主谓短语 B.联合短语 C.偏正短语 D.同位短语18.“你的到来”是()。 A.体词性短语 B.谓词性短语 C.加词性短语 D.主谓短语19.“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中性主语 D.谓词性主语 1

情态补语

情态补语 一、导入 T: 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大家今天早上吃早饭了吗? S:吃了 T:吃得多吗? S:吃得多(1) 好,同学么,大家看这个句子“我吃得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语法点,情态补语。 我们首先来看它的结构: S + (V)+ O + V + 得+ adv + adj + particle 1 我吃得多 2 大家来上课来得早吗? 3 大家来上课来得很早 4 大家说汉语说得怎么样? 5 老师教汉语教得不快 T:好,老师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来上课来得早吗?(2) S:早。 T:大家几点来得? S:7点 T:好,大家来上课来得很早。(3) 非常不错。老师认为大家说汉语说得很好,同学们说汉语说得怎么样?(4) S:说的好。 T:嗯,不错。老师教汉语教得快不快? S:教的不快。 T:好,用请句子说? S:老师教汉语教得不快。(5) T:好,大家来看老师的板书。以上啊就是情态补语的用法。大家想一想这种语法有什么作用? T:老师来告诉大家,今天大家吃得多,来得早,说得好,教得不快,是不是在说吃,来,说,教的动作呢? S:是 T:对,如果大家以后想要表达动作的状态,可以用情态补语。记得要用得字连接,得前是动作,得后时动作的状态。 好,我们接下来做几个练习,大家看我的PPT。 图一,这个女孩她从商场里出来,手里都是衣服,大家用情态补语的句式造句。 “她买得很多” 很好,她买什么买得很多?“她买衣服买得很多。” 好,我们看第二张图,1+1=3,我们来完成句子, B同学说,习题做得不对,A同学可能会说什么?“习题做得对不对?” 好,还可以怎么说?“习题做得对吗?”好,谁做习题?“我做习题做得对吗?” 非常棒,大家学汉语学得非常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