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土壤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徐州的风土人情介绍

徐州的风土人情介绍

徐州的风土人情介绍徐州,这座位于中国江苏省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徐州地处南北方的交界处,其独特的位置和历史背景赋予了该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

这篇文章将向您详细介绍徐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以及旅游景点,希望能让您对徐州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地理环境徐州位于江苏省北部,黄河下游南岸,紧邻山东省。

这里的地势平坦,河流密布,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城市。

徐州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质的土壤,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同时,徐州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煤炭、电力、化工等产业发达。

二、历史沿革徐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徐州属于宋国领土,后为楚、齐、魏等国相继统治。

秦统一六国后,徐州隶属泗水郡。

汉朝时期,徐州改为楚国,是汉朝的重要藩国之一。

此后,徐州历经了数个朝代的更迭,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

三、风土人情1. 饮食文化:徐州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以淮扬菜系为主,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里的美食以鲜、咸、微辣为主,如徐州油条、徐州锅贴、徐州蒸饺等,都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此外,徐州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如蜜三刀、麻花等,深受游客喜爱。

2. 方言文化:徐州的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徐州方言的发音与普通话存在较大差异,语调独特,韵律感强。

当地人热情好客,善于言谈,喜欢用方言交流,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3. 民俗文化:徐州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其中,汉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之一。

汉代时期,徐州是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汉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此外,徐州的剪纸、泥人、糖人等民间艺术也独具特色,深受游客喜爱。

4. 节庆习俗:徐州的节庆习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农历正月十五是徐州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

此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在徐州也有着独特的习俗和传统文化。

某化工企业遗留地块环境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

某化工企业遗留地块环境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

某化工企业遗留地块环境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摘要:以某化工企业遗留地块为研究区域,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9)进行地块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

结果表明,该地块氟化物、砷、苯等污染物检出率较高,超过了相关环境标准。

地块部分污染物具有致癌性,存在环境风险隐患。

该地块在开发前需进行修复或风险管控。

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规定:“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1]。

本研究以江苏徐州某化工企业遗留的污染地块为对象,对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土壤和地下水中各污染物的分布特点及污染程度[2]。

在此基础上按照HJ25.3推荐模型及参数,开展污染地块健康风险评估,分析地块环境风险[3]。

1材料与方法1.1地块情况该化工企业位于徐州市鼓楼区。

地块1988年之前为农业用地,1988年后主要从事磷肥生产,1995年停产后该地块被机加工企业租用,主要用于办公区、仓库、停车场等,地块占地面积25.42亩。

1.2布点采样根据HJ25.1和HJ25.2,重点区域土壤采样网格不大于10m×10m,非重点区域土壤采样网格不大于20m×20m,共布设102个土壤采样点位,最大钻探深度10.5m。

地下水共布设22个地下水监测井,包括11口浅水含水层上层取样井(水面下0.5m取样),6口浅水含水层下层取样井(7.5m取样),5口承压水含水层取样井(10.5m取样)。

1.3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因子包括pH、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氟化物。

地下水加测常规指标(硫酸盐、总磷、总氮、氯化物、耗氧量、硝酸盐、硫化物)。

样品分析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202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所要求的分析方法。

徐州丰县调查报告

徐州丰县调查报告

徐州丰县调查报告徐州丰县调查报告一、引言徐州丰县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丰县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丰县的发展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丰县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发展丰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年来,丰县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吸引了一批创新型企业进驻。

同时,丰县还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这些举措为丰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丰县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丰县的产业结构仍然相对单一,过度依赖传统产业。

这导致丰县的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缺乏可持续性。

其次,丰县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

最后,丰县的农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三、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丰县发展的重要方面。

丰县位于淮河流域,水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丰县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水环境治理,推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丰县还加大了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推行了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然而,丰县的环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丰县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过量导致了土壤污染。

其次,丰县的工业企业排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

最后,丰县的生态环境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社会民生社会民生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丰县注重改善民生福祉,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

同时,丰县还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有效减少了贫困人口数量。

然而,社会民生问题仍然存在。

首先,丰县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

其次,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徐州市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徐州市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徐州市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特征分析气候要素徐州的气候类型:徐州位于北纬34度15'48.37",东经117度11'16.35"。

徐州市坐落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徐州在气候区划上属暖温带的鲁淮区,具有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的气候特点,而略近于黄河流域。

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较为丰沛,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1. 日照: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19.4千卡/平方厘米。

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

2 .气温:全年平均气温14 C。

3.降水: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年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930—800毫米不等,且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较大。

地学要素(一)地形地貌:我国古代城市一般都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建在依山、傍原、临河之处,或者处于山涧、河谷之中,这样有利于城市地位的巩固和安全的保障。

徐州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正是依赖于山水环绕这一地理环境特征。

徐州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属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1. 丘陵:海拔一般在100 —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2.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 ,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 —50米之间。

徐州属于哪个气候区

徐州属于哪个气候区

徐州属于哪个气候区1、徐州的气候夏天最炎热(约35度)期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楼上说的不太准吧,徐州最热一般都能达到35度以上,一般半个月左右,01-02年两个夏天有过持续一个星期左右38-39左右的高温,夏天一般温度30度上下,持续2-3个月.冬天最低温度零度以下一般1-2个月,最低温度-10度左右, 一般温度-2~-5度.徐州的春天时间比较短,气候也较干燥,一般只有3 月下旬-5月初一个半月时间.秋天是徐州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温度湿度都很适宜,温度一般10-20几度,时间一般持续2个月左右徐州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着、四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3°C-16°C,全年日照时数(绝对日照)平均为2000-2600小时,N0°C的日照时数平均为1800 — 2240小时;日照百分率(相对日照)介T" 48 — 59%之间。

FI照时数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各占全年的29. 0-32. 8%、20.1 — 21.3%。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24-1210毫米,但地区差异明显,年蒸发力为900-1050毫米,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灾害气象主要有干旱、雨涝、、霜冻、冰雹等。

2、徐州一年四季天气如何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气温14°C,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历年平均气温14. 5°C,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 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o徐州市位于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

气候资源较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徐州市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徐州土壤多环芳烃的环境地球化学迁移特征

徐州土壤多环芳烃的环境地球化学迁移特征
葛晓立 , 焦杏春 袁 , 欣 李 奇 , ,罗松 光 孙玮琳 ,
10 3 ; 0 07 108 ) 003 (. 1 国家地质 实验 测试 中心 , 京 北
2 中 国国土资 源航 空物 探遥感 中心 , . 北京
摘 要 :选择 江 苏徐 州黄 棕 壤进 行 不 同深 度层 位 多环 芳烃含 量 的 定 量分析 , 究并探 讨 了 多 I 研 环芳 烃在 土壤 深度剖 面 中的地球 化 学 迁移特征 。研 究结 果 显 示 , 多环 芳 烃在 徐 州土壤 剖 面 中主 要 集 中在 地表 O~ 0c 内。其 中低 环 多环 芳烃 化 合 物 的 迁移 能 力较 强 , 6环等 高环 化 合 物 2 m 4— 相对较 难 迁移 , 主要 残 留于地 表 生 态 系统环境 中。 关键 词 : 多环芳 烃 ; 环境 地球 化 学 ;迁移特 征
2 Chn r o h sc l re & Re t n ig Ce t rf r . ia Ae o Ge p y ia v y Su mo e Se sn ne o
L n n e o re ,B i g 10 8 , i ) a da dR s uc s ej 0 0 3 Chn i n a
De e c mbe 008 r2




V0 _ 7.No 6 I2 .
40 ~41 9 2
R0CK AND I M NERAL ANAL I YS S
文章 编号 : 2 4— 3 7 2 0 ) 6— 4 9— 4 0 5 5 5 (0 8 0 0 0 0
徐 征
中图分 类号 : 5 6 P 9 文 献标识 码 : A
En i o m e t l Ge c e i a i r to f Po y y lc Ar m a i vr n n a o h m c lM g a i n o l c ci o tc

徐州农田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研究

徐州农田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研究

徐州农田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研究王玉军;欧名豪【摘要】[Objective]Xuzhou is a city with economy based mainly o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mining. In order to get to know soil fertility and pollution of the farmland soil of the city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ertilization,pollution control and agricultural layout in the region,a total of 9232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plough layers of the farmlands in Xuzhou for analysis of 17 indices,including total nitrogen (TN),total phosphorus(TP),total potassium(TK),alkalyzable nitrogen(AN),available phosphorus(AP),readily available potassium(AK),B,Mo,Mn and heavy metal elements,such as As,Cd,Cr,Cu,Hg,Ni,Pb and Zn.[Method]TN was measured with the volumetric method;TP,TK,Mn,Cr,Cu,Ni,Pb and Zn,with the x-ray fluorescent spectroscopy;Mo and Cd,with the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As and Hg,with the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B, with the emission spectrometry;AN,with the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diffusion-volumetric method;AK, with the ammonium acetate solution leaching-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nd AP,with the ammonium bifluoride and hydrochloride leaching-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n acid soils and with the 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leaching-spectrophotometry in alkaline soil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as performed with the helo of the IBM Statistics SPSS 20.0 software and Kriging interpolation,spatial analysis and geo-statistics with the aid of the ESRI ArcGIS 9.3. Soil nutrient contents were graded according to DZ/T0295-2016 and soil heavy metal contents,using the Nemerowindex.[Result]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soil nutrients in Xuzhou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Jiangsu and China,while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Jiangsu and China, and than the background values of Xuzhou,too.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AP,AK,Mo and H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elements,which indicated high variability between soil samples. Over 80% of the farmlands were rated as moderate or higher in soil nutrient content,while over 99% of the farmlands were sorted into the category of clean or safe soils. Farmlands lightly polluted by As,Cd,Cu or Ni were very limited in area. The higher soil nutrient contents may be attributed to long-term farming culti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organicmanure,meanwhile,the higher heavy metal contents may come from mining and smelting of coal,iron and copper and relevant industries,as well,like thermal power. All the soil indices exhibited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ir spatial correlations with soil types and farmland types.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N,TP,TK,AN,AP and AK contents were apparently quite similar,but those of AN,AP and AK varied sharply,while those of B,Mo and Mn did even more.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in farmland soils exhibited a declining trend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sharp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s in composition was mainly related to soil type and farmland type. Soils derived from lacustrine sedim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hill slope sediments and from river alluvium in nutrient content and heavy metals content,and paddy soilshigher than dryland soils and garden soils,too. Besides,landform was also an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Conclusion]The average contents of soil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 elements in the farmlands of Xuzhou a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ose of Jiangsu and China and than the background values,too. Over 80% of the farmland soils in Xuzhou can be rated moderate or higher in nutrient content level while merely less than 1% is polluted by heavy metal element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 of soil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 elements include soil type,soil parent material,landform tillage,fertilization,as well as mining and industries.%测定分析了江苏省徐州市9232个农田土壤耕层样品的养分含量和重金属含量,并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研究了土壤大量养分(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微量养分全量(硼(B)、锰(Mn)、钼(Mo))和重金属全量(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镍(Ni)、铅(Pb)、锌(Zn))的统计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农田类型中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徐州农田耕层土壤中的养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总体高于江苏和全国平均值,养分含量达中等水平以上的面积比例超过80%,99%以上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为清洁或尚清洁.养分含量偏高与徐州农田耕作程度较高有关,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与工矿业生产有关.养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在空间分布上有较大分异,不同成因的土壤类型和不同农田类型的养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明显.【期刊名称】《土壤学报》【年(卷),期】2017(054)006【总页数】13页(P1438-1450)【关键词】土壤养分;重金属元素;耕层土壤;空间分布;土壤类型;农田类型【作者】王玉军;欧名豪【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95;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18;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P596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载体和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1]。

徐州土壤环境问题

徐州土壤环境问题
徐州土壤环境问题简述
姓名: 专业:环境工程 学号:
目录
1
2 3
• 地理环境 • 土壤类型 • 煤矿开采 • 环境问题
4 5
• 解决措施
地理环境
• 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 • 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 90% •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 无酷暑,冬无严寒 • 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
煤矸石堆放对环境的污染
占用大量土地 淋滤导致土壤污染
防治和对策
• 选择荒地、废坑堆放煤 矸石;采用拦墙等防护 、防渗手段 减轻其对堆放区水 体和土壤的污染 • 利用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 烧 制陶瓷、陶粒(砂)、马赛克 • 用煤矸石铺路、充 填塌陷坑
• 利用煤矸石发电
重金属污染
煤矿煤矸山周围土壤:Cu Pb Cr Cd Zn 煤矿混推复垦区: Zn Mn Pb Ni Cu 城区土壤: Cu Pb Cr Cd Zn
棕壤
褐土
紫色土
潮土 砂姜黑土
水稻土
土壤基本性质
土壤 城区土壤 自然土壤 pH 7.62 7.9 有机质(g/kg) 8.9 10.9 氮 磷(g/kg) 钾(g/kg) (g/kg) 0.81 0.88 0.64 0.85 14.97
原因:城市燃煤、交通排放等空气污染物随降雨进入土壤导致 pH降低; 城市土壤频繁地经过客土、换土、翻土等强烈的人为扰动,土 壤中砂石成分多; 城市的住宅区、建筑区和商业区较多,全面缺少肥料的输入。
夹河煤矿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
地理位置:徐州市区西部 土壤类型:黄潮土 煤矸石堆放:成锥形,直接堆放 于地表 样品采集:煤矸山底部和 50m 高度各采 集 1 个煤矸石样品
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夹河煤矿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
地理位置:徐州市区西部 土壤类型:黄潮土 煤矸石堆放:成锥形,直接堆放 于地表 样品采集:煤矸山底部和 50m 高度各采 集 1 个煤矸石样品
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结果
土壤一级标准 Cu , Pb , Cd 超标 土壤二级标准 Cd 和Zn超标
措施
矿区修复 清洁生产 废物综合利用 加强管理
煤矸石堆放对环境的污染
占用大量土地 淋滤导致土壤污染
防治和对策
• 选择荒地、废坑堆放煤 矸石;采用拦墙等防护 、防渗手段 减轻其对堆放区水 体和土壤的污染 • 利用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 烧 制陶瓷、陶粒(砂)、马赛克 • 用煤矸石铺路、充 填塌陷坑
• 利用煤矸石发电
重金属污染
煤矿煤矸山周围土壤:Cu Pb Cr Cd Zn 煤矿混推复垦区: Zn Mn Pb Ni Cu 城区土壤: Cu Pb Cr Cd Zn
徐州土壤环境问题简述
姓名: 专业:环境工程 学号:
目录
1
2 3
• 地理环境 • 土壤类型 • 煤矿开采 • 环境问题
4 5
• 解决措施
地理环境
• 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 • 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 90% •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 无酷暑,冬无严寒 • 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
棕壤
褐土
紫色土
潮土 砂姜黑土
水稻土
土壤基本性质
土壤 城区土壤 自然土壤 pH 7.62 7.9 有机质(g/kg) 8.9 10.9 氮 磷(g/kg) 钾(g/kg) (g/kg) 0.81 0.88 0.64 0.85 14.97
原因:城市燃煤、交通排放等空气污染物随降雨进入土壤导致 pH降低; 城市土壤频繁地经过客土、换土、翻土等强烈的人为扰动,土 壤中砂石成分多; 城市的住宅区、建筑区和商业区较多,全面缺少肥料的输入。
主要的土壤类型
棕壤
褐土
紫色土
潮土
砂姜黑土
水稻土
土壤类型
形成 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林下,发生较 强的淋溶作用和粘化作用。 褐色森林土,发育于地中海型气候区或欧亚大陆东部暖温带 季风气候区半干旱森林灌木下的土壤。 一般是指亚热带和热带气候下,由紫色砂页岩发育形成的一 种土壤。这类土壤由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的紫 色沙泥发育而成。 是一种受地下潜水作用形成的具有腐殖质层(耕作层)、氧 化还原及母质层等剖面构型的半水成土壤。 砂姜黑土发育于河湖相沉积物上经脱沼泽作用而形成的半水 成土,因而多分布于山前交接洼地、岗丘间洼地和河间洼地, 淮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砂姜黑土分布区。 是在长期种水稻条件下,经认为的水耕熟化和自然成土因素 的双重作用,产生水耕熟化和氧化还原过程而形成具有水耕 熟化层、犁底层、渗育层、水耕沉积层、潜育层的特有剖面 结构的土壤。
Thank you!
徐州煤矿和开采
开采时间:宋朝至今 煤矿储量:69亿吨 年产量: 2500多万吨(最高) 塌陷面积:34.5万亩土地
采煤带来的环境问题
• • • • • 采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 采空塌陷 矿井境问题
洗(选)煤水对环境的污染
污染水体
淤塞河道
污染地面环境和农田
土壤环境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